主页按记者分类的新闻
傅璐瑶记者
royo0624@ajunews.com
-
已故演员金守美遗作《鬼神警察》今日举办媒体试映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13日下午,已故演员金守美的遗作《鬼神警察》在首尔龙山CGV举行了媒体试映会。活动现场,主演申贤俊深情注视着金守美的人形立牌,场面温馨感人。《鬼神警察》由金荣俊执导,影片讲述了一位警察在晴天被雷电击中后,意外获得一项特殊能力,随后与家人共同卷入一场充满意外与惊喜的案件。
2025-01-13 17:30:46 -
韩国时尚业借体育营销突围 品牌合作引领消费新潮流
近年来,韩国时尚行业加速推进体育营销,通过与各类体育团体的合作,吸引忠实粉丝群体并开拓新客户。众多品牌纷纷与足球、棒球、篮球、赛车等体育领域的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提供赞助和支持,提升品牌效益。 在高物价、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韩国时尚市场面临萎缩。业内人士表示,时尚企业通过体育合作,特别是借助球衣等相关商品的销售,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动粉丝消费,并确保未来客户基础的稳固。 据时尚业界13日消息,韩国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自8日起推出由韩国篮球联赛(KBL)全明星赛官方球衣,发售“2024-25 KBL全明星特别套装”。该套装包括球员比赛时穿着的同款球衣、六款刺绣徽章及仿球衣设计的健身包。Musinsa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套装在发售前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售当天便迅速登顶Musinsa销量榜。” 阿迪达斯(adidas)也在积极拓展体育领域,近日与梅赛德斯-AMG马石油F1车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进军赛车运动。凭借与顶级运动员合作的经验,阿迪达斯将为车队成员、车手及粉丝打造涵盖维修区、赛道及主看台的车队套装。首个系列将于2025年F1赛季开始前发布。 此外,阿迪达斯还与韩国职业棒球联赛(KBO)球队斗山熊队达成赞助协议。而彪马(PUMA)则通过与葡萄牙足球协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在足球领域的影响力,并将从今年起支持葡萄牙男女国家队及青少年队伍。 随着体育粉丝群体趋于年轻化,球衣等商品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根据Musinsa Player的统计数据,2024年球衣交易额较去年增长了约四倍,职业篮球、棒球及电子竞技等领域的球衣销量表现尤为强劲。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球衣等运动商品正逐步成为展现个性的时尚单品,尤其是搭配日常服饰的‘运动风’(Blockcore)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 “2024-25 KBL全明星特别套装”【图片来源 Musinsa】
2025-01-13 16:15:06 -
韩国科玛加码扩建生产设施 应对高汇率挑战
面临高汇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韩国科玛(Kolmar Korea)正通过扩建国内外工厂提升生产力,以应对市场环境的挑战。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3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韩国科玛的工厂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20.3%,超出既定生产能力。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妆(K-Beauty)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以及订单激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出口量大幅增长的推动,去年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超过100%。目前,我们正专注于扩建国内外工厂设施,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为应对订单激增,韩国科玛正在加速扩大生产能力(CAPA)。公司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全面启用新扩建的世宗1工厂,预计扩建完成后化妆品产能将提升20%以上。 证券行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韩国科玛2024年的销售额将保持增长势头。大信证券研究员郑汉率(音)表示:“随着世宗工厂扩建完工,年度CAPA预计将达到5.3亿个,公司未来的增长前景乐观。” 韩国科玛也在加快推进海外生的布局。公司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美国第二工厂的建设,届时北美法人生产设施的年产能将从现有的1.8亿个提升至3亿个,以满足北美市场新客户的需求。尽管受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关税政策和高汇率等因素影响,流通行业成本压力显著增加,但韩国科玛仍有望通过扩建生产设施,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作为一家化妆品原始设计制造(ODM)企业,韩国科玛在应对汇率上涨时面临进口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以棕榈油和甘油为主的关键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合并销售成本率升至71.4%。 然而,随着海外订单增加及产能扩张,这一汇率压力预计将有所缓解。郑汉率预测,美国市场的新客户将推动韩国科玛美国子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55%,并促使第一工厂实现盈利转正。业内人士表示:“汇率波动对进口原材料依赖型企业带来了更大成本压力,但韩国科玛通过美元计价的海外交易和强化全球市场营销,正努力化解这一挑战。” 位于世宗市全义面的韩国科玛工厂【图片来源 韩国科玛】
2025-01-13 14:59:19 -
韩国"午餐通胀"持续 在外就餐物价连涨三年
近年来,受高物价、高汇率和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韩国在外就餐价格连续三年涨幅超过3%。从普通市民常点的餐馆菜品到上班族日常依赖的公司食堂和便利店便当,餐饮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午餐通货膨胀”现象。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21.01,较2023年的117.38上涨3.1%。尽管涨幅低于2023年的6%,但仍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2.3%)。 自2012年以来,在外就餐物价指数已连续12年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2022年上涨7.7%,2023年上涨6%,2024年的涨幅仍维持在3%以上。 具体来看,在外就餐菜单中,便当的价格涨幅最大,达5.9%;其次是炒年糕(5.8%)、汉堡(5.4%)和紫菜包饭(5.3%)。其他常见菜品如刀削面(4.8%)、炸鸡(4.8%)、冷面(4.2%)和米线(4.1%)也普遍上涨约4%。这一系列涨价趋势加重了民众的在外就餐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便利店便当(4.9%)和三角紫菜包饭(3.7%)等简单快餐的价格同样上涨3%至4%,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寻找高性价比餐饮的选择空间。 公司食堂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同比上涨6.9%,创下自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连续四年涨幅超过4%,许多上班族反映,公司食堂的性价比逐渐下降。 “午餐通胀”现象背后的主因之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主要食材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农畜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9%,是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的两倍多。其中,水果价格上涨16.9%,蔬菜上涨8.1%,谷物上涨3.3%,而畜产品价格则相对稳定,仅上涨0.7%。 分析人士预计,“午餐通胀”现象将在2025年持续加剧。全球物价上涨趋势、汇率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主要进口食材的价格上涨。韩国消费者联盟秘书长郑智延(音)表示:“气候变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使得食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食品价格指数可能继续上升。” 在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日益敏感的背景下,零售行业的性价比竞争愈加激烈。各大零售商和便利店相继推出低价餐饮产品吸引消费者。例如,易买得推出了仅售1900韩元(约合人民币9元)的紫菜包饭,比市场上普通紫菜包饭便宜约45%,以抢占低价食品市场份额。 首尔某商街的餐厅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3 11:16:06 -
首尔气温回升 明洞商业街人潮涌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12日下午,首尔地区气温罕见回升至零度以上,首尔中区明洞商业街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街道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2025-01-12 16:26:51 -
韩国OTT市场迈入成熟期 "竞合共生"成行业新趋势
随着韩国在线视频服务(OTT)市场进入成熟期,“合作共赢”正逐渐成为各大运营商制胜的关键。 近期,奈飞(Netflix)与韩国SBS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SBS将向奈飞韩国会员提供节目,部分新剧也将同时向全球公开。Disney+也首次通过韩国MBC电视台播出热门剧集《超异能族》。这些合作模式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典范。 面对市场衰退压力,传统广播媒体正积极将内容输送至OTT平台,以缓解制作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一趋势表明,行业竞争格局正从“单纯竞争”逐步演变为“竞合共生”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OTT平台与大型门户网站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同样备受关注。奈飞近期与NAVER达成合作协议,NAVER+会员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即可享受奈飞广告版标准套餐的同等服务。这种捆绑策略进一步强化了OTT平台的市场竞争力。 业内分析认为,考虑到30岁至40岁群体的消费能力,NAVER已成为OTT平台扩展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除了推动原创内容的制作外,与合适的运营商合作并创造协同效应,已成为OTT平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业内普遍预测,2024年韩国OTT市场将延续“奈飞独强,TVING稳居中游,Wavve、Coupang Play、Disney+处于弱势”的格局,同时,跨行业合作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韩国数字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卢昌熙(音)指出:“广告套餐和会员制等服务结构的变化,以及捆绑策略的使用值得高度关注。随着市场迈入成熟阶段,行业需通过多样化服务与跨行业合作,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10岁至20岁年轻群体对短视频内容的热衷正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尽管短视频已成为主流趋势,长视频的市场需求预计仍将保持稳定。 卢昌熙进一步表示:“传统电视综艺节目正加速向优兔(YouTube)平台转移。从近期优兔的热门综艺节目来看,尽管短视频备受青睐,30岁至50岁群体仍需要长视频内容填补空闲时间。优兔的实时广告收益模式也有望推动更多传统长视频内容向这一平台转移。” 电视剧《超异能族》海报【图片来源 Disney+】
2025-01-12 15:18:56 -
韩国辛奇出口创历史新高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随着全球对韩国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韩国辛奇(泡菜)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在去年均创下历史新高。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辛奇出口量达到4.71万吨,同比增长6.9%。 从2020年到2021年,韩国辛奇出口量从3.97万吨增长至4.25万吨,增幅为7.1%。虽然2022年略微下降至4.11万吨,但2023年和2024年出口量连续回升,分别达到4.4万吨和4.71万吨。 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去年气候异常导致白菜供应紧张、海外物流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辛奇凭借其作为素食和发酵食品的独特优势,认知度不断上升,推动了出口的稳定增长。” 随着出口量的增长,辛奇的出口额也同比增长5.2%,达到1.636亿美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此前,辛奇主要面向侨民市场或亚洲超市销售,但随着企业拓展和政府支持,韩国辛奇的出口国已增至90多个。从2020年的85个国家增长到2023年的98个,2024年略微回落至95个。 去年,日本依然是韩国辛奇的最大出口市场,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和荷兰,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25.2%和28.9%。加拿大的出口量增长61.5%,位居第四,而澳大利亚排名第五,增长37.2%。 农林畜产食品部指出,在美国,辛奇逐步进入Costco、沃尔玛等大型零售渠道,并推出多种新口味,保持了出口的稳定增长。在欧洲,随着韩国餐厅的兴起及辛奇与当地菜肴融合的趋势,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辛奇出口量均有所增加。” 尽管日本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受到日元贬值影响,韩国辛奇在日本的出口量下降了8.9%。为适应各国市场需求,韩国辛奇出口企业计划推出新产品并加强营销。 今年,企业将继续拓展市场,推动销售渠道多元化。大象集团计划在“宗家辛奇”的出口国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并推出新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希杰第一制糖则计划通过扩大在当地大型零售渠道的布局,并结合与韩国文化内容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辛奇品牌的知名度。 8日,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市民正在选购辛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14:19:09 -
韩国零售销售额创21年最大降幅 内需低迷态势加剧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自2003年“信用卡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两年下降,这一现象即便在外汇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未曾出现。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2.1%。这是自2003年(-3.1%)以来同期的最大降幅,时隔21年再次出现。当年因信用卡过度发行引发的“信用卡危机”曾导致消费大幅下滑,而此次消费萎缩同样波及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耐用品消费同比下降2.8%,准耐用品下降3.7%,非耐用品下降1.3%。这是继2023年之后,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第二年同时下滑。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这种现象尚属首次。 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耐用品中的乘用车消费在2023年增长7.6%后,于去年大幅下降6.5%;准耐用品中的服装消费从2023年的微增(0.2%)转为下降3.2%;非耐用品中的食品饮料受高物价影响持续低迷,继2023年下降1.8%后,去年再度下滑2.5%,降幅进一步扩大。这是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滑。 与商品消费疲软相对应,服务消费增速也显著放缓。去年1月至11月,服务生产同比增长1.5%,远低于2023年的3.4%和2022年的6.9%。这一趋势显示,尽管疫情结束后服务消费曾短暂复苏,其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 通常情况下,商品和服务消费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趋势,但近年来两者均陷入低迷,进一步凸显内需困境。尽管自去年10月起连续降息一度提振了市场对内需复苏的期待,但“12.3紧急戒严”对消费信心的冲击再次令内需恢复蒙上阴影。 专家表示,高汇率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加重内需压力。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石秉勋指出:“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企业延缓投资,内需疲软的趋势可能持续深化。” 首尔明洞商业街某服装店门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11:04:21 -
MBC新剧《加利福尼亚旅馆》今日举办制作发布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9日下午,MBC新剧《加利福尼亚旅馆》在首尔麻浦区上岩洞MBC Golden Mouse Hall举行了制作发布会。左起依次为演员罗人友、李世荣、崔喜珍和金泰亨。该剧改编自沈允瑞作家的小说《Home,Bitter Home》,讲述了在经营乡郊汽车旅馆的家庭中出生和成长的女主角,因故决定抛下亲人和初恋离开家乡,却在12年后与初恋再度重逢的浪漫爱情故事。
2025-01-09 15:44:27 -
韩妆出口突破百亿美元 行业面临高汇率挑战
据韩国美妆业界9日消息,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预测,今年韩妆(K-Beauty)出口额将较去年增长3%至10%。根据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进出口动向》报告,韩国化妆品出口额已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尤其是在美国市场,韩国化妆品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成功超越法国,成为美国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化妆品来源国。与此同时,韩国独立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即将开启第二任期,国内局势不稳定以及高汇率持续,化妆品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生产并出口至海外的品牌能够从汇率波动中获益,但那些依赖进口原料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在高汇率持续的情况下,可能不得不提高价格以应对成本上升。 尽管如此,许多企业目前仍在使用已进口的原料,因此尚未明显感受到高汇率带来的影响。化妆品业界人士表示:“我们仍有大量进口原料库存,当前尚未对经营造成压力。”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品牌,美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反而可能被视为利好消息。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仍需密切关注未来汇率变化。另一位韩国化妆品原始设计制造(ODM)业界专家表示:“由于政局的不稳定,短期内难以预测汇率走势。如果高汇率长期持续,化妆品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哪怕是轻微的价格调整,也可能给消费者留下‘贵’的印象。” 近年来,韩妆独立品牌在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上的数量增长了1.4倍,截至去年已增至230个。据亚马逊统计,过去一年韩妆品牌在全球商店的销量增长超过75%。化妆品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亚马逊,近年来面向海外市场的美妆平台也在增加。如果汇率损失加剧,品牌可通过多元化出口渠道提升海外销售额。” 6日,一位市民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挑选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9 15:29:13
-
已故演员金守美遗作《鬼神警察》今日举办媒体试映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13日下午,已故演员金守美的遗作《鬼神警察》在首尔龙山CGV举行了媒体试映会。活动现场,主演申贤俊深情注视着金守美的人形立牌,场面温馨感人。《鬼神警察》由金荣俊执导,影片讲述了一位警察在晴天被雷电击中后,意外获得一项特殊能力,随后与家人共同卷入一场充满意外与惊喜的案件。
2025-01-13 17:30:46 -
韩国时尚业借体育营销突围 品牌合作引领消费新潮流
近年来,韩国时尚行业加速推进体育营销,通过与各类体育团体的合作,吸引忠实粉丝群体并开拓新客户。众多品牌纷纷与足球、棒球、篮球、赛车等体育领域的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提供赞助和支持,提升品牌效益。 在高物价、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韩国时尚市场面临萎缩。业内人士表示,时尚企业通过体育合作,特别是借助球衣等相关商品的销售,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动粉丝消费,并确保未来客户基础的稳固。 据时尚业界13日消息,韩国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自8日起推出由韩国篮球联赛(KBL)全明星赛官方球衣,发售“2024-25 KBL全明星特别套装”。该套装包括球员比赛时穿着的同款球衣、六款刺绣徽章及仿球衣设计的健身包。Musinsa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套装在发售前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售当天便迅速登顶Musinsa销量榜。” 阿迪达斯(adidas)也在积极拓展体育领域,近日与梅赛德斯-AMG马石油F1车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进军赛车运动。凭借与顶级运动员合作的经验,阿迪达斯将为车队成员、车手及粉丝打造涵盖维修区、赛道及主看台的车队套装。首个系列将于2025年F1赛季开始前发布。 此外,阿迪达斯还与韩国职业棒球联赛(KBO)球队斗山熊队达成赞助协议。而彪马(PUMA)则通过与葡萄牙足球协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在足球领域的影响力,并将从今年起支持葡萄牙男女国家队及青少年队伍。 随着体育粉丝群体趋于年轻化,球衣等商品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根据Musinsa Player的统计数据,2024年球衣交易额较去年增长了约四倍,职业篮球、棒球及电子竞技等领域的球衣销量表现尤为强劲。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球衣等运动商品正逐步成为展现个性的时尚单品,尤其是搭配日常服饰的‘运动风’(Blockcore)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 “2024-25 KBL全明星特别套装”【图片来源 Musinsa】
2025-01-13 16:15:06 -
韩国科玛加码扩建生产设施 应对高汇率挑战
面临高汇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韩国科玛(Kolmar Korea)正通过扩建国内外工厂提升生产力,以应对市场环境的挑战。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3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韩国科玛的工厂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20.3%,超出既定生产能力。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妆(K-Beauty)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以及订单激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出口量大幅增长的推动,去年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超过100%。目前,我们正专注于扩建国内外工厂设施,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为应对订单激增,韩国科玛正在加速扩大生产能力(CAPA)。公司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全面启用新扩建的世宗1工厂,预计扩建完成后化妆品产能将提升20%以上。 证券行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韩国科玛2024年的销售额将保持增长势头。大信证券研究员郑汉率(音)表示:“随着世宗工厂扩建完工,年度CAPA预计将达到5.3亿个,公司未来的增长前景乐观。” 韩国科玛也在加快推进海外生的布局。公司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美国第二工厂的建设,届时北美法人生产设施的年产能将从现有的1.8亿个提升至3亿个,以满足北美市场新客户的需求。尽管受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关税政策和高汇率等因素影响,流通行业成本压力显著增加,但韩国科玛仍有望通过扩建生产设施,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作为一家化妆品原始设计制造(ODM)企业,韩国科玛在应对汇率上涨时面临进口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以棕榈油和甘油为主的关键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合并销售成本率升至71.4%。 然而,随着海外订单增加及产能扩张,这一汇率压力预计将有所缓解。郑汉率预测,美国市场的新客户将推动韩国科玛美国子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55%,并促使第一工厂实现盈利转正。业内人士表示:“汇率波动对进口原材料依赖型企业带来了更大成本压力,但韩国科玛通过美元计价的海外交易和强化全球市场营销,正努力化解这一挑战。” 位于世宗市全义面的韩国科玛工厂【图片来源 韩国科玛】
2025-01-13 14:59:19 -
韩国"午餐通胀"持续 在外就餐物价连涨三年
近年来,受高物价、高汇率和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韩国在外就餐价格连续三年涨幅超过3%。从普通市民常点的餐馆菜品到上班族日常依赖的公司食堂和便利店便当,餐饮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午餐通货膨胀”现象。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21.01,较2023年的117.38上涨3.1%。尽管涨幅低于2023年的6%,但仍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2.3%)。 自2012年以来,在外就餐物价指数已连续12年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2022年上涨7.7%,2023年上涨6%,2024年的涨幅仍维持在3%以上。 具体来看,在外就餐菜单中,便当的价格涨幅最大,达5.9%;其次是炒年糕(5.8%)、汉堡(5.4%)和紫菜包饭(5.3%)。其他常见菜品如刀削面(4.8%)、炸鸡(4.8%)、冷面(4.2%)和米线(4.1%)也普遍上涨约4%。这一系列涨价趋势加重了民众的在外就餐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便利店便当(4.9%)和三角紫菜包饭(3.7%)等简单快餐的价格同样上涨3%至4%,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寻找高性价比餐饮的选择空间。 公司食堂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同比上涨6.9%,创下自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连续四年涨幅超过4%,许多上班族反映,公司食堂的性价比逐渐下降。 “午餐通胀”现象背后的主因之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主要食材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农畜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9%,是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的两倍多。其中,水果价格上涨16.9%,蔬菜上涨8.1%,谷物上涨3.3%,而畜产品价格则相对稳定,仅上涨0.7%。 分析人士预计,“午餐通胀”现象将在2025年持续加剧。全球物价上涨趋势、汇率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主要进口食材的价格上涨。韩国消费者联盟秘书长郑智延(音)表示:“气候变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使得食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食品价格指数可能继续上升。” 在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日益敏感的背景下,零售行业的性价比竞争愈加激烈。各大零售商和便利店相继推出低价餐饮产品吸引消费者。例如,易买得推出了仅售1900韩元(约合人民币9元)的紫菜包饭,比市场上普通紫菜包饭便宜约45%,以抢占低价食品市场份额。 首尔某商街的餐厅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3 11:16:06 -
首尔气温回升 明洞商业街人潮涌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12日下午,首尔地区气温罕见回升至零度以上,首尔中区明洞商业街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街道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2025-01-12 16:26:51 -
韩国OTT市场迈入成熟期 "竞合共生"成行业新趋势
随着韩国在线视频服务(OTT)市场进入成熟期,“合作共赢”正逐渐成为各大运营商制胜的关键。 近期,奈飞(Netflix)与韩国SBS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SBS将向奈飞韩国会员提供节目,部分新剧也将同时向全球公开。Disney+也首次通过韩国MBC电视台播出热门剧集《超异能族》。这些合作模式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典范。 面对市场衰退压力,传统广播媒体正积极将内容输送至OTT平台,以缓解制作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一趋势表明,行业竞争格局正从“单纯竞争”逐步演变为“竞合共生”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OTT平台与大型门户网站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同样备受关注。奈飞近期与NAVER达成合作协议,NAVER+会员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即可享受奈飞广告版标准套餐的同等服务。这种捆绑策略进一步强化了OTT平台的市场竞争力。 业内分析认为,考虑到30岁至40岁群体的消费能力,NAVER已成为OTT平台扩展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除了推动原创内容的制作外,与合适的运营商合作并创造协同效应,已成为OTT平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业内普遍预测,2024年韩国OTT市场将延续“奈飞独强,TVING稳居中游,Wavve、Coupang Play、Disney+处于弱势”的格局,同时,跨行业合作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韩国数字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卢昌熙(音)指出:“广告套餐和会员制等服务结构的变化,以及捆绑策略的使用值得高度关注。随着市场迈入成熟阶段,行业需通过多样化服务与跨行业合作,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10岁至20岁年轻群体对短视频内容的热衷正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尽管短视频已成为主流趋势,长视频的市场需求预计仍将保持稳定。 卢昌熙进一步表示:“传统电视综艺节目正加速向优兔(YouTube)平台转移。从近期优兔的热门综艺节目来看,尽管短视频备受青睐,30岁至50岁群体仍需要长视频内容填补空闲时间。优兔的实时广告收益模式也有望推动更多传统长视频内容向这一平台转移。” 电视剧《超异能族》海报【图片来源 Disney+】
2025-01-12 15:18:56 -
韩国辛奇出口创历史新高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随着全球对韩国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韩国辛奇(泡菜)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在去年均创下历史新高。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辛奇出口量达到4.71万吨,同比增长6.9%。 从2020年到2021年,韩国辛奇出口量从3.97万吨增长至4.25万吨,增幅为7.1%。虽然2022年略微下降至4.11万吨,但2023年和2024年出口量连续回升,分别达到4.4万吨和4.71万吨。 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去年气候异常导致白菜供应紧张、海外物流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辛奇凭借其作为素食和发酵食品的独特优势,认知度不断上升,推动了出口的稳定增长。” 随着出口量的增长,辛奇的出口额也同比增长5.2%,达到1.636亿美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此前,辛奇主要面向侨民市场或亚洲超市销售,但随着企业拓展和政府支持,韩国辛奇的出口国已增至90多个。从2020年的85个国家增长到2023年的98个,2024年略微回落至95个。 去年,日本依然是韩国辛奇的最大出口市场,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和荷兰,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25.2%和28.9%。加拿大的出口量增长61.5%,位居第四,而澳大利亚排名第五,增长37.2%。 农林畜产食品部指出,在美国,辛奇逐步进入Costco、沃尔玛等大型零售渠道,并推出多种新口味,保持了出口的稳定增长。在欧洲,随着韩国餐厅的兴起及辛奇与当地菜肴融合的趋势,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辛奇出口量均有所增加。” 尽管日本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受到日元贬值影响,韩国辛奇在日本的出口量下降了8.9%。为适应各国市场需求,韩国辛奇出口企业计划推出新产品并加强营销。 今年,企业将继续拓展市场,推动销售渠道多元化。大象集团计划在“宗家辛奇”的出口国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并推出新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希杰第一制糖则计划通过扩大在当地大型零售渠道的布局,并结合与韩国文化内容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辛奇品牌的知名度。 8日,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市民正在选购辛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14:19:09 -
韩国零售销售额创21年最大降幅 内需低迷态势加剧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自2003年“信用卡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两年下降,这一现象即便在外汇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未曾出现。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2.1%。这是自2003年(-3.1%)以来同期的最大降幅,时隔21年再次出现。当年因信用卡过度发行引发的“信用卡危机”曾导致消费大幅下滑,而此次消费萎缩同样波及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耐用品消费同比下降2.8%,准耐用品下降3.7%,非耐用品下降1.3%。这是继2023年之后,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第二年同时下滑。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这种现象尚属首次。 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耐用品中的乘用车消费在2023年增长7.6%后,于去年大幅下降6.5%;准耐用品中的服装消费从2023年的微增(0.2%)转为下降3.2%;非耐用品中的食品饮料受高物价影响持续低迷,继2023年下降1.8%后,去年再度下滑2.5%,降幅进一步扩大。这是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滑。 与商品消费疲软相对应,服务消费增速也显著放缓。去年1月至11月,服务生产同比增长1.5%,远低于2023年的3.4%和2022年的6.9%。这一趋势显示,尽管疫情结束后服务消费曾短暂复苏,其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 通常情况下,商品和服务消费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趋势,但近年来两者均陷入低迷,进一步凸显内需困境。尽管自去年10月起连续降息一度提振了市场对内需复苏的期待,但“12.3紧急戒严”对消费信心的冲击再次令内需恢复蒙上阴影。 专家表示,高汇率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加重内需压力。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石秉勋指出:“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企业延缓投资,内需疲软的趋势可能持续深化。” 首尔明洞商业街某服装店门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11:04:21 -
MBC新剧《加利福尼亚旅馆》今日举办制作发布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9日下午,MBC新剧《加利福尼亚旅馆》在首尔麻浦区上岩洞MBC Golden Mouse Hall举行了制作发布会。左起依次为演员罗人友、李世荣、崔喜珍和金泰亨。该剧改编自沈允瑞作家的小说《Home,Bitter Home》,讲述了在经营乡郊汽车旅馆的家庭中出生和成长的女主角,因故决定抛下亲人和初恋离开家乡,却在12年后与初恋再度重逢的浪漫爱情故事。
2025-01-09 15:44:27 -
韩妆出口突破百亿美元 行业面临高汇率挑战
据韩国美妆业界9日消息,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预测,今年韩妆(K-Beauty)出口额将较去年增长3%至10%。根据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进出口动向》报告,韩国化妆品出口额已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尤其是在美国市场,韩国化妆品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成功超越法国,成为美国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化妆品来源国。与此同时,韩国独立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即将开启第二任期,国内局势不稳定以及高汇率持续,化妆品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生产并出口至海外的品牌能够从汇率波动中获益,但那些依赖进口原料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在高汇率持续的情况下,可能不得不提高价格以应对成本上升。 尽管如此,许多企业目前仍在使用已进口的原料,因此尚未明显感受到高汇率带来的影响。化妆品业界人士表示:“我们仍有大量进口原料库存,当前尚未对经营造成压力。”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品牌,美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反而可能被视为利好消息。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仍需密切关注未来汇率变化。另一位韩国化妆品原始设计制造(ODM)业界专家表示:“由于政局的不稳定,短期内难以预测汇率走势。如果高汇率长期持续,化妆品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哪怕是轻微的价格调整,也可能给消费者留下‘贵’的印象。” 近年来,韩妆独立品牌在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上的数量增长了1.4倍,截至去年已增至230个。据亚马逊统计,过去一年韩妆品牌在全球商店的销量增长超过75%。化妆品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亚马逊,近年来面向海外市场的美妆平台也在增加。如果汇率损失加剧,品牌可通过多元化出口渠道提升海外销售额。” 6日,一位市民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挑选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9 15: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