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按记者分类的新闻

具攸庭记者
juliagu@ajunews.com
-
首尔市民文化消费显著回升 艺术体验参与度恢复至疫前水平
首尔文化财团对1.24万名首尔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首尔市民文化体验实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率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参与率为7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63.1%,2022年小幅回升至69.1%,2024年恢复至76.1%。 具体来看,首尔市民人均年度文化体验支出达2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元),较2022年(16.8万韩元)增长27.4%,同期,市民年均参与文化艺术活动频次从4.6次跃升至7.2次,增幅达56.5%,呈显著增长态势。 从消费结构分析,30至39岁人群以26.5万韩元的年均文化体验支出位居各年龄段之首,而70岁以上老年群体消费额最低,仅为8.8万韩元。在活动类型方面,表演艺术与展览类活动的参与率达65.2%,显著高于电影观赏(47.9%)。分析认为,随着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普及,影院观影率下降,同时反映出线下文化体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后疫情时代市民文化需求的持续释放。 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通过网络媒介接触文化艺术类数字内容的比例达81.5%,较2022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影视动画类内容以65.3%的消费率居首,音乐内容(44%)和网络文学(25.7%)分列二三位。 在创新文化形式接受度方面,45.7%的受访市民表示愿意体验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文化艺术活动,但仅35.9%的受访者表现出付费意愿。在50岁以上人群中,55至64岁群体文化参与最为活跃,而75岁以上高龄人群参与度相对较低。 此外,残障人士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仍待加强。该群体无任何文化体验的比例高达64.5%,远超普通市民23.9%的水平。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文化活动的残障人士比例仅为0.7%,与普通市民(13.3%)存在显著差距。在无障碍文化设施建设方面,45.3%的受访者认为“便利可达性”是关键因素。 首尔文化财团理事长宋亨钟(音)强调:“本次调查证实文化艺术在应对社会孤独感和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首尔市政府的政策协同,重点推进‘文化包容性发展计划’,为弱势群体构建更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
2025-06-11 10:41:34 -
韩国服务市场凌晨配送最受宠 婚庆服务垫底
韩国消费者院面向4万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全国范围内服务及消费市场进行全面评估,于10日公布的《2024年消费者市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韩国消费者对凌晨配送服务满意度最高,婚庆服务则最低。本研究基于多维评估框架,系统考察了消费者对服务及消费市场的信任度、服务满意度、多元选择性、价格公平性以及权益受损等核心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在满分为100分的评价体系中,韩国消费市场整体平均得分为65.7分。其中,凌晨配送服务以71.8分位居榜首,成为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服务类别。该服务在信任度与价格公平性两个细分指标中均表现突出。保健功能食品(70.3分)、生活化学用品(70.2分)、综合医院诊疗服务(69.7分)以及航空服务(69.7分)紧随其后。 得分最低的五大市场分别是婚庆服务(50.4分)、校服市场(54.8分)、住宅维修与室内装修(59.4分)、动物医院(61.9分)以及产后护理服务(62.5分)。婚庆服务在包括信任度在内的四项主要评价指标中得分垫底,特别是在价格公平性方面更是排名最后。 调查显示,在婚庆服务领域,85.4%的受访者(854人)表示难以获取明确的价格标准,83.2%(832人)表示曾遭遇额外收费情况,78.1%(781人)则表示曾被引导使用现金支付方式。校服市场则因选择性受限得分偏低。调查指出,校服的实际购买价格(24.88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10元)较消费者预期价格(18.2457万韩元)高出36.4%,44.6%的受访者将价格上涨归因于市场垄断。 住宅维修与室内装修行业在价格信息透明度不足上问题显著,导致消费者难以进行有效比价。动动物医院方面,在价格公平性方面得分偏低,实际支付价格(19.1807万韩元)远超消费者预期(10.2660万韩元),价格差异幅度高达86.8%。产后护理服务则在服务比较和选择性方面表现欠佳。 韩国消费者院特别指出,在评价最低的五大市场中,有四项属于服务类行业,反映出该领域整体消费者导向性较弱的问题。消费者院表示已将相关数据提交至主管部门,作为完善市场制度的参考依据。对于表现最不理想的婚庆服务市场,消费者院计划开展专项研究,后续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2025-06-10 15:09:20 -
韩国AI家电市场热度攀升 增长潜力显著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消费市场对人工智能家电的接受度呈显著提升态势。在价格相当的前提下,八成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搭载人工智能(AI)功能的家电产品,同时,七成消费者对AI家电订阅服务表现出明显的使用意向。 消费者数据平台Open Survey于上月16至21日面向1000名20至59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0日发布的《AI家电趋势报告2025》显示,消费者对AI厨房家电和生活家电的购买意愿分别达到83.9%和84%。其中,冰箱、洗碗机、泡菜冰箱位列厨房类AI家电需求前三甲;空调、吸尘器及洗衣机则位居生活类AI家电需求榜首。 据调查,尽管市场热情高涨,当前AI家电的实际渗透率仍不足10%。Open Survey分析指出,产品定价偏高及个人信息安全顾虑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消费者对AI功能实用性的认知深化,市场接受度有望实现突破性增长。 据悉,目前AI家电用户展现出显著的复购倾向。在厨房AI家电用户群体中,76.8%的受访者表示与传统产品存在明显体验差异;生活AI家电用户的差异化感知比例更是高达80.5%。两类用户均将“操作便捷性”(厨38.6%、生活51%)和“时间效率提升”(30.5%、31.2%)列为核心优势。报告指出,具备自动感知洗涤量、污染程度及食材状态等智能功能的产品最受用户青睐,反映出市场对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针对三星、LG等主要家电企业近期推出的AI家电订阅服务,30.7%的受访者表示已知晓或正在使用该服务。按年龄和家庭结构来看,40至49岁群体(38.4%)及三人以上家庭(33.8%)的参与度最高,而20至29岁群体(17.2%)与单身家庭(23%)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此外,71.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可能尝试订阅服务,而已在使用AI家电用户中,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80.4%,显示出订阅服务模式在AI家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Open Survey指出,当前,AI家电产业正处于市场扩张的关键窗口期。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用户隐私保护体系的日益完善,AI家电市场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迎来跨越式增长。
2025-06-10 10:46:00 -
【亚洲人之声】韩国"李在明时代"启幕 经济治理如何避免"竭泽而渔"?
近日,韩国政坛迎来重大变局,李在明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统,民主党时隔多年重新执政。政权更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新政府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政策走向产生诸多疑虑。 韩国两大政党在经济治理理念上呈显著差异。作为新执政党的民主党倾向于政府干预经济,主张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扩大社会福利来促进经济公平。国民力量党则倾向于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税负、放宽监管以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 一项民调显示,“改善民生与提振经济”以34%的支持率成为新政府首要课题,“肃清叛乱与戒严势力”以26%的占比紧随其后,其次依次为对美关税谈判(13%)、社会融合(12%)、低生育及高龄化问题(11%)。 对新政府的期待,“行政效能与政策执行力”(25%)获首要关注,其次是“对劳动者及中小企业的友好经济政策”(22%)以及“社会福利体系扩展”(14%)。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政权更替,仅有3%的受访者期待新政府在改善韩朝关系方面有所作为。 然而,伴随期待,社会各界对新政府施政潜在风险也表示深切忧虑。24%的受访者对新政府同时掌控行政与立法权可能导致的“权力制衡缺失”表示担忧。其次为“过度福利政策导致国家财政恶化”(13%)、“社会矛盾加剧”(13%)及“司法独立性受损”(12%)。 笔者认为,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公正的法治保障,任何形式的政治干预司法行为都将损害投资者信心。民生改善固然重要,但若过度干预市场、向大型企业施加不当压力,恐将适得其反。过重的政策负担可能迫使企业外迁,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经济萎缩等连锁反应。 就执政风险而言,19%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15%则担忧“政治清算”。在政治风险层面,“朝野矛盾升级”(34%)和“执政党占多数导致行政牵制力量削弱”(20%)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笔者认为,新政府应恪守权力中立原则,避免将政权更迭异化为政治报复,否则不仅会加剧社会分裂,更可能动摇经济根基。 当前,韩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关键阶段。新政府需要在保障民生与激发市场活力之间寻求精准的政策平衡。过度强调财富分配而忽视增长动能,犹如竭泽而渔;而缺乏有效制衡的行政权力,则可能衍生新的治理危机。李在明政府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超越党派立场,以中立的态度处理经济事务,在确保社会公平的同时,为企业创新发展保留必要空间,方能真正实现民生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2025-06-09 15:47:47 -
韩国进出口指标波动显著 经济前景堪忧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韩国进出口指标呈明显波动态势。调查显示,今年1月韩国时隔20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后,虽于2至5月实现连续四个月贸易顺差,但进出口数据双双走弱,业界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专家指出,若当前趋势持续,韩国经济或将面临全面衰退风险。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9日发布的《1至5月进出口贸易统计报告》显示,1月出口额为491.2亿美元,同比下滑10.3%;2月回升至522亿美元,实现1%的微幅增长;3月达5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4月小幅回落至582.1亿美元,仍保持3.7%的增幅;而5月则再度下跌至5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同期进口额分别为1月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同期,进口数据同样不容乐观。1月进口额为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 韩国在1月出现18.9亿美元贸易逆差后,2至5月连续实现贸易顺差,顺差额分别为43亿美元、50亿美元、49亿美元和69亿美元。 出口方面,今年1至5月累计出口额为2752亿美元,同比(2775亿美元)下降0.82%。尽管5月因进口降幅(-5.3%)大于出口降幅(-1.3%)导致顺差扩大,但有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可能正步入下行周期。 重点市场出口疲软态势尤为严峻。作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今年前五个月出口数据持续出现波动,1月93亿美元(-9.4%),2月99亿美元(0.9%),3月111亿美元(2.2%),4月106亿美元(-6.8%),5月100亿美元(-8.1%)。其中,对美出口占比达26%的汽车产业遭遇重创,5月出口额暴跌至18亿美元,同比下滑32%,这主要归因于美国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实施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 同时,对华出口也呈下行趋势。1月对华出口额为92亿美元(-13.9%)、2月95亿美元(-1.4%)、3月101亿美元(-4.4%)、4月109亿美元(3.9%)、5月104亿美元(-8.4%)。分析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调整对韩国中间材料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 专家强调,韩国对中美两大核心市场出口同步下滑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中美两国是韩国前两大出口市场,若当前趋势延续,不仅可能导致贸易顺差难以持续,更可能引发连锁经济反应,使韩国经济陷入更为严峻的衰退局面。
2025-06-09 14:21:25 -
韩国政府呼吁美方谨慎对待关键矿产进口管制 避免冲击双边产业合作
据9日消息,韩国政府已正式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书,就美方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开展的进口限制审查表明立场。意见书强调,若美国对韩国产关键矿产实施进口限制,将直接影响在美投资的韩国电池企业正常运营,最终对美国本土产业及经济发展造成连锁性负面影响。 韩国政府在意见书中指出:“韩国始终坚持公平自由贸易原则,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更是与美国共享民主自由等核心价值的坚定盟友。我们恳请美国商务部秉持客观公正原则开展此次调查。”并强调:“韩国出口的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不仅有效满足美国多个战略产业的原材料需求,更能促进对美投资。因此,韩国期待美方能充分考虑双边合作大局,最终作出互利共赢的审查决定。" 目前,美国商务部基于国家安全考量,重点评估是否需要对进口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加征关税或实施其他限制措施。该调查源于美国对中国等国家的关键矿产依赖度过高的担忧,但也有观点指出,美国本土供应链目前尚未具备完全自主供应的能力,若贸然实施进口限制,恐将对本土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韩方强调,鉴于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自给,过度限制进口不仅无助于增强经济安全,反而可能削弱相关产业竞争力。韩国作为美国在供应链安全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始终致力于协助美方构建稳定、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 政府指出,虽然韩国电池企业正在积极投资美国供应链建设,但短期内仍难以完全脱离进口依赖。为确保相关企业对美战略投资顺利推进,韩方请求美方对所需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设备及韩国关键矿产衍生产品给予特殊政策考量。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强调,截至目前韩国企业在美投资总额突破587亿美元,显著提升了美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自主生产能力。因此,协会建议美方将进口限制措施限定于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和企业。报告还提出,若对电池及关键矿产征收关税不可避免,希望美方能给予韩国企业至少五年的政策缓冲期。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指出:“在美国本土供应链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与韩国保持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不仅能有效降低美国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更能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据悉,包括SK On、LG新能源、LG化学、三星SDI在内的韩国主要电池企业均提交意见书,详细说明各自在美投资布局及业务规划,并呼吁美方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避免对业务造成冲击。
2025-06-09 10:27:48 -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出席G7峰会 开启多边外交新征程
据7日消息,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于本月15日至17日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出席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此次出访是李在明就任总统后首次参与多边首脑外交活动,新政府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务实外交战略正式拉开帷幕。 七国集团作为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组成的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和维护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每年轮值主席国可邀请对会议议题具有重要贡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参与。本届将是韩国继2021年和2023年后第三次获邀参加G7峰会。 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李在明此次与会将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特别是韩美、韩日领导人之间的互动将成为焦点。 针对关于G7峰会是否会成为韩美首脑会晤契机的问题,总统府发言人表示:“韩美首脑会谈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外交议程之一,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关于是否计划派遣特使团赴美协调首脑会谈事宜,发言人回应称:“当前工作重心在于G7峰会的筹备事宜。虽然确有考虑派遣特使团,但具体安排尚处于商议阶段,不便对外透露更多细节。” 据悉,李在明近日已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双方就深化韩美同盟关系达成共识,并同意通过多边会议或双边互访等机会尽快举行首脑会晤。据悉,此次通话历时约20分钟,较常规的10至15分钟更为深入。 此次韩美领导人首次通话旨在建立两国首脑之间的信任与友好关系。总统府相关人士评价称,本次通话气氛融洽,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入交换意见,成功构建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与互信机制。此次沟通为未来两国关系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通话日程,总统府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协调中。”
2025-06-07 23:10:34 -
李在明加速推进新政府官员任命 着力缩短政权过渡期行政空白
据5日最新消息,在未设立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的特殊情况下,新任总统李在明于于4日正式上任后,即刻着手推进新一届内阁组建工作。据总统府消息,除法务部长官朴性载外,李在明已驳回尹锡悦政府时期所有部长及副部长级官员提交的辞呈,旨在最大限度避免政权交替期间的行政空白。 总统府相关人士表示:“为确保新政府施政稳定,内阁人事任命工作刻不容缓。目前我们正对候选名单进行严格审查,并加快相关程序。”此前,文在寅政府同样未设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其首届内阁组建耗时195天,期间不得不维持前任政府官员留任的过渡状态。据悉,李在明有意缩短“人事过渡期”,以期在执政初期迅速取得政绩。然而,由于部长级任命需经国会听证程序,耗时较长,政界普遍预测新政府将优先完成副部长级人事任命。 尤其是总统直属核心幕僚机构总统秘书室,人事安排进展尤为迅速。继前一日任命总统秘书室长与国家安保室长之后,预计不久后将公布包括政策室长在内的“三大室长”及多名首席秘书人选。据悉,总统政策室长人选目前仍在考量中;政务首席秘书一职,外界预测将由李在明亲信“七人会”核心成员及前议员金炳旭担任;民政首席秘书职位,则可能由李在明司法研修院第18期同窗、前大邱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吴光洙担任。 同时,承担过渡期政策协调职能的“国家政策企划咨询委员会(暂名)”筹建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据悉,李在明重要亲信民主研究院院长李韩柱已被内定为该委员会首任委员长。该机构预计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正式开展工作,负责制定五年国政发展规划及“百大国政课题”框架。总统府相关人士表示:“本周将陆续公布其他人事任命,在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的同时,加速推进内阁组建与国政议程的统筹协调。”
2025-06-05 14:40:58 -
韩国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全球第二 5月用户增长放缓
韩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第二大的市场。然而,近期ChatGPT的热度出现明显降温趋势。在月活跃用户数(MAU)突破千万大关后,用户增长呈放缓态势。 韩国数据分析企业IGAWorks于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月ChatGPT在韩月活跃用户数为1017.1126万,环比(1072.227万)下降5.1%,减少54.8901万用户。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ChatGPT在韩国市场第二次出现MAU下滑。 ChatGPT进军韩国以来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今年3月,MAU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509.965万;随后在4月迅速突破1000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自今年3月OpenAI推出GPT-4o图像生成服务后,迅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吉卜力风”AI图片创作热潮,有效推动了用户规模扩张。 然而,ChatGPT在韩国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5月新增安装量仅为150.6416万次,较4月的466.8381万次出现显著下滑,回落至与3月(143.6242万次)相当的水平。在今年2月之前,ChatGPT的新增安装量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态势。 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KISDI)日前发布的《2024智能信息社会用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韩国互联网用户中订阅付费AI服务的比例达7%,同比(0.9%)增长逾7倍。反映出韩国市场对AI服务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OpenAI于上月在韩召开记者见面会表示,宣布成立韩国法人实体,并计划于年内在首尔设立首个办公室,全面拓展韩国业务。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Jason Kwon)在访韩期间,积极开展政商界交流活动。4日,他特别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祝贺李在明总统就任,并表示对新政府AI政策的大力支持。杰森·权强调:"韩国政府致力于将国家打造成为全球AI强国,OpenAI将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
2025-06-05 10:58:30 -
美国大幅上调钢铁进口关税 三星LG在美本土化战略遇阻
据业界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命令,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将进口钢铁产品关税由原来的25%上调至50%。这一贸易政策调整预计将对三星电子、LG电子等在美设厂的韩国家电制造商造成显著影响。钢铁是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美国本土生产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产品的核心原材料。此次关税调整正值韩国企业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而筹划扩大本土化生产之际,突如其来的原材料供应紧张或将导致战略部署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自3月12日起取消对韩国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豁免,开始征收25%基准关税,而本次进一步上调关税税率,凸显美国贸易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韩美互免关税协定即将于7月8日到期,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包含敦促贸易伙伴加快谈判进程的政策意图。 此次钢铁关税上调,不仅韩国钢铁企业受到直接冲击,在美布局生产基地的韩国家电巨头也陷入深深担忧。目前,三星电子和LG电子均在美运营洗衣机生产线,LG电子还设有冰箱制造工厂。韩国家电企业原本为规避家电产品关税风险而推进本土化生产战略,如今却因原材料成本激增面临新的经营压力。 市场数据显示,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进口国,2022年钢铁进口量达2622万吨,出口量为802万吨。由于本土钢材价格普遍高于亚洲和南美市场,关税上调恐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国本土钢铁需求激增将推高采购价格,生产成本上升必然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进口限制可能导致全球钢铁市场供需失衡,甚至引发价格震荡。”对于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韩国本土生产再出口的模式可能反而显现出新的竞争优势。
2025-06-05 10:19:48
-
首尔市民文化消费显著回升 艺术体验参与度恢复至疫前水平
首尔文化财团对1.24万名首尔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首尔市民文化体验实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率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参与率为7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63.1%,2022年小幅回升至69.1%,2024年恢复至76.1%。 具体来看,首尔市民人均年度文化体验支出达2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元),较2022年(16.8万韩元)增长27.4%,同期,市民年均参与文化艺术活动频次从4.6次跃升至7.2次,增幅达56.5%,呈显著增长态势。 从消费结构分析,30至39岁人群以26.5万韩元的年均文化体验支出位居各年龄段之首,而70岁以上老年群体消费额最低,仅为8.8万韩元。在活动类型方面,表演艺术与展览类活动的参与率达65.2%,显著高于电影观赏(47.9%)。分析认为,随着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普及,影院观影率下降,同时反映出线下文化体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后疫情时代市民文化需求的持续释放。 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通过网络媒介接触文化艺术类数字内容的比例达81.5%,较2022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影视动画类内容以65.3%的消费率居首,音乐内容(44%)和网络文学(25.7%)分列二三位。 在创新文化形式接受度方面,45.7%的受访市民表示愿意体验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文化艺术活动,但仅35.9%的受访者表现出付费意愿。在50岁以上人群中,55至64岁群体文化参与最为活跃,而75岁以上高龄人群参与度相对较低。 此外,残障人士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仍待加强。该群体无任何文化体验的比例高达64.5%,远超普通市民23.9%的水平。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文化活动的残障人士比例仅为0.7%,与普通市民(13.3%)存在显著差距。在无障碍文化设施建设方面,45.3%的受访者认为“便利可达性”是关键因素。 首尔文化财团理事长宋亨钟(音)强调:“本次调查证实文化艺术在应对社会孤独感和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首尔市政府的政策协同,重点推进‘文化包容性发展计划’,为弱势群体构建更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
2025-06-11 10:41:34 -
韩国服务市场凌晨配送最受宠 婚庆服务垫底
韩国消费者院面向4万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全国范围内服务及消费市场进行全面评估,于10日公布的《2024年消费者市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韩国消费者对凌晨配送服务满意度最高,婚庆服务则最低。本研究基于多维评估框架,系统考察了消费者对服务及消费市场的信任度、服务满意度、多元选择性、价格公平性以及权益受损等核心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在满分为100分的评价体系中,韩国消费市场整体平均得分为65.7分。其中,凌晨配送服务以71.8分位居榜首,成为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服务类别。该服务在信任度与价格公平性两个细分指标中均表现突出。保健功能食品(70.3分)、生活化学用品(70.2分)、综合医院诊疗服务(69.7分)以及航空服务(69.7分)紧随其后。 得分最低的五大市场分别是婚庆服务(50.4分)、校服市场(54.8分)、住宅维修与室内装修(59.4分)、动物医院(61.9分)以及产后护理服务(62.5分)。婚庆服务在包括信任度在内的四项主要评价指标中得分垫底,特别是在价格公平性方面更是排名最后。 调查显示,在婚庆服务领域,85.4%的受访者(854人)表示难以获取明确的价格标准,83.2%(832人)表示曾遭遇额外收费情况,78.1%(781人)则表示曾被引导使用现金支付方式。校服市场则因选择性受限得分偏低。调查指出,校服的实际购买价格(24.88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10元)较消费者预期价格(18.2457万韩元)高出36.4%,44.6%的受访者将价格上涨归因于市场垄断。 住宅维修与室内装修行业在价格信息透明度不足上问题显著,导致消费者难以进行有效比价。动动物医院方面,在价格公平性方面得分偏低,实际支付价格(19.1807万韩元)远超消费者预期(10.2660万韩元),价格差异幅度高达86.8%。产后护理服务则在服务比较和选择性方面表现欠佳。 韩国消费者院特别指出,在评价最低的五大市场中,有四项属于服务类行业,反映出该领域整体消费者导向性较弱的问题。消费者院表示已将相关数据提交至主管部门,作为完善市场制度的参考依据。对于表现最不理想的婚庆服务市场,消费者院计划开展专项研究,后续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2025-06-10 15:09:20 -
韩国AI家电市场热度攀升 增长潜力显著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消费市场对人工智能家电的接受度呈显著提升态势。在价格相当的前提下,八成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搭载人工智能(AI)功能的家电产品,同时,七成消费者对AI家电订阅服务表现出明显的使用意向。 消费者数据平台Open Survey于上月16至21日面向1000名20至59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0日发布的《AI家电趋势报告2025》显示,消费者对AI厨房家电和生活家电的购买意愿分别达到83.9%和84%。其中,冰箱、洗碗机、泡菜冰箱位列厨房类AI家电需求前三甲;空调、吸尘器及洗衣机则位居生活类AI家电需求榜首。 据调查,尽管市场热情高涨,当前AI家电的实际渗透率仍不足10%。Open Survey分析指出,产品定价偏高及个人信息安全顾虑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消费者对AI功能实用性的认知深化,市场接受度有望实现突破性增长。 据悉,目前AI家电用户展现出显著的复购倾向。在厨房AI家电用户群体中,76.8%的受访者表示与传统产品存在明显体验差异;生活AI家电用户的差异化感知比例更是高达80.5%。两类用户均将“操作便捷性”(厨38.6%、生活51%)和“时间效率提升”(30.5%、31.2%)列为核心优势。报告指出,具备自动感知洗涤量、污染程度及食材状态等智能功能的产品最受用户青睐,反映出市场对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针对三星、LG等主要家电企业近期推出的AI家电订阅服务,30.7%的受访者表示已知晓或正在使用该服务。按年龄和家庭结构来看,40至49岁群体(38.4%)及三人以上家庭(33.8%)的参与度最高,而20至29岁群体(17.2%)与单身家庭(23%)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此外,71.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可能尝试订阅服务,而已在使用AI家电用户中,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80.4%,显示出订阅服务模式在AI家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Open Survey指出,当前,AI家电产业正处于市场扩张的关键窗口期。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用户隐私保护体系的日益完善,AI家电市场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迎来跨越式增长。
2025-06-10 10:46:00 -
【亚洲人之声】韩国"李在明时代"启幕 经济治理如何避免"竭泽而渔"?
近日,韩国政坛迎来重大变局,李在明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统,民主党时隔多年重新执政。政权更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新政府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政策走向产生诸多疑虑。 韩国两大政党在经济治理理念上呈显著差异。作为新执政党的民主党倾向于政府干预经济,主张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扩大社会福利来促进经济公平。国民力量党则倾向于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税负、放宽监管以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 一项民调显示,“改善民生与提振经济”以34%的支持率成为新政府首要课题,“肃清叛乱与戒严势力”以26%的占比紧随其后,其次依次为对美关税谈判(13%)、社会融合(12%)、低生育及高龄化问题(11%)。 对新政府的期待,“行政效能与政策执行力”(25%)获首要关注,其次是“对劳动者及中小企业的友好经济政策”(22%)以及“社会福利体系扩展”(14%)。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政权更替,仅有3%的受访者期待新政府在改善韩朝关系方面有所作为。 然而,伴随期待,社会各界对新政府施政潜在风险也表示深切忧虑。24%的受访者对新政府同时掌控行政与立法权可能导致的“权力制衡缺失”表示担忧。其次为“过度福利政策导致国家财政恶化”(13%)、“社会矛盾加剧”(13%)及“司法独立性受损”(12%)。 笔者认为,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公正的法治保障,任何形式的政治干预司法行为都将损害投资者信心。民生改善固然重要,但若过度干预市场、向大型企业施加不当压力,恐将适得其反。过重的政策负担可能迫使企业外迁,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经济萎缩等连锁反应。 就执政风险而言,19%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15%则担忧“政治清算”。在政治风险层面,“朝野矛盾升级”(34%)和“执政党占多数导致行政牵制力量削弱”(20%)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笔者认为,新政府应恪守权力中立原则,避免将政权更迭异化为政治报复,否则不仅会加剧社会分裂,更可能动摇经济根基。 当前,韩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关键阶段。新政府需要在保障民生与激发市场活力之间寻求精准的政策平衡。过度强调财富分配而忽视增长动能,犹如竭泽而渔;而缺乏有效制衡的行政权力,则可能衍生新的治理危机。李在明政府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超越党派立场,以中立的态度处理经济事务,在确保社会公平的同时,为企业创新发展保留必要空间,方能真正实现民生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2025-06-09 15:47:47 -
韩国进出口指标波动显著 经济前景堪忧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韩国进出口指标呈明显波动态势。调查显示,今年1月韩国时隔20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后,虽于2至5月实现连续四个月贸易顺差,但进出口数据双双走弱,业界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专家指出,若当前趋势持续,韩国经济或将面临全面衰退风险。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9日发布的《1至5月进出口贸易统计报告》显示,1月出口额为491.2亿美元,同比下滑10.3%;2月回升至522亿美元,实现1%的微幅增长;3月达5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4月小幅回落至582.1亿美元,仍保持3.7%的增幅;而5月则再度下跌至5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同期进口额分别为1月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同期,进口数据同样不容乐观。1月进口额为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 韩国在1月出现18.9亿美元贸易逆差后,2至5月连续实现贸易顺差,顺差额分别为43亿美元、50亿美元、49亿美元和69亿美元。 出口方面,今年1至5月累计出口额为2752亿美元,同比(2775亿美元)下降0.82%。尽管5月因进口降幅(-5.3%)大于出口降幅(-1.3%)导致顺差扩大,但有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可能正步入下行周期。 重点市场出口疲软态势尤为严峻。作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今年前五个月出口数据持续出现波动,1月93亿美元(-9.4%),2月99亿美元(0.9%),3月111亿美元(2.2%),4月106亿美元(-6.8%),5月100亿美元(-8.1%)。其中,对美出口占比达26%的汽车产业遭遇重创,5月出口额暴跌至18亿美元,同比下滑32%,这主要归因于美国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实施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 同时,对华出口也呈下行趋势。1月对华出口额为92亿美元(-13.9%)、2月95亿美元(-1.4%)、3月101亿美元(-4.4%)、4月109亿美元(3.9%)、5月104亿美元(-8.4%)。分析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调整对韩国中间材料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 专家强调,韩国对中美两大核心市场出口同步下滑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中美两国是韩国前两大出口市场,若当前趋势延续,不仅可能导致贸易顺差难以持续,更可能引发连锁经济反应,使韩国经济陷入更为严峻的衰退局面。
2025-06-09 14:21:25 -
韩国政府呼吁美方谨慎对待关键矿产进口管制 避免冲击双边产业合作
据9日消息,韩国政府已正式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书,就美方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开展的进口限制审查表明立场。意见书强调,若美国对韩国产关键矿产实施进口限制,将直接影响在美投资的韩国电池企业正常运营,最终对美国本土产业及经济发展造成连锁性负面影响。 韩国政府在意见书中指出:“韩国始终坚持公平自由贸易原则,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更是与美国共享民主自由等核心价值的坚定盟友。我们恳请美国商务部秉持客观公正原则开展此次调查。”并强调:“韩国出口的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不仅有效满足美国多个战略产业的原材料需求,更能促进对美投资。因此,韩国期待美方能充分考虑双边合作大局,最终作出互利共赢的审查决定。" 目前,美国商务部基于国家安全考量,重点评估是否需要对进口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加征关税或实施其他限制措施。该调查源于美国对中国等国家的关键矿产依赖度过高的担忧,但也有观点指出,美国本土供应链目前尚未具备完全自主供应的能力,若贸然实施进口限制,恐将对本土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韩方强调,鉴于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自给,过度限制进口不仅无助于增强经济安全,反而可能削弱相关产业竞争力。韩国作为美国在供应链安全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始终致力于协助美方构建稳定、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 政府指出,虽然韩国电池企业正在积极投资美国供应链建设,但短期内仍难以完全脱离进口依赖。为确保相关企业对美战略投资顺利推进,韩方请求美方对所需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设备及韩国关键矿产衍生产品给予特殊政策考量。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强调,截至目前韩国企业在美投资总额突破587亿美元,显著提升了美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自主生产能力。因此,协会建议美方将进口限制措施限定于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和企业。报告还提出,若对电池及关键矿产征收关税不可避免,希望美方能给予韩国企业至少五年的政策缓冲期。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指出:“在美国本土供应链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与韩国保持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不仅能有效降低美国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更能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据悉,包括SK On、LG新能源、LG化学、三星SDI在内的韩国主要电池企业均提交意见书,详细说明各自在美投资布局及业务规划,并呼吁美方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避免对业务造成冲击。
2025-06-09 10:27:48 -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出席G7峰会 开启多边外交新征程
据7日消息,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于本月15日至17日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出席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此次出访是李在明就任总统后首次参与多边首脑外交活动,新政府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务实外交战略正式拉开帷幕。 七国集团作为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组成的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和维护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每年轮值主席国可邀请对会议议题具有重要贡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参与。本届将是韩国继2021年和2023年后第三次获邀参加G7峰会。 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李在明此次与会将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特别是韩美、韩日领导人之间的互动将成为焦点。 针对关于G7峰会是否会成为韩美首脑会晤契机的问题,总统府发言人表示:“韩美首脑会谈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外交议程之一,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关于是否计划派遣特使团赴美协调首脑会谈事宜,发言人回应称:“当前工作重心在于G7峰会的筹备事宜。虽然确有考虑派遣特使团,但具体安排尚处于商议阶段,不便对外透露更多细节。” 据悉,李在明近日已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双方就深化韩美同盟关系达成共识,并同意通过多边会议或双边互访等机会尽快举行首脑会晤。据悉,此次通话历时约20分钟,较常规的10至15分钟更为深入。 此次韩美领导人首次通话旨在建立两国首脑之间的信任与友好关系。总统府相关人士评价称,本次通话气氛融洽,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入交换意见,成功构建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与互信机制。此次沟通为未来两国关系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通话日程,总统府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协调中。”
2025-06-07 23:10:34 -
李在明加速推进新政府官员任命 着力缩短政权过渡期行政空白
据5日最新消息,在未设立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的特殊情况下,新任总统李在明于于4日正式上任后,即刻着手推进新一届内阁组建工作。据总统府消息,除法务部长官朴性载外,李在明已驳回尹锡悦政府时期所有部长及副部长级官员提交的辞呈,旨在最大限度避免政权交替期间的行政空白。 总统府相关人士表示:“为确保新政府施政稳定,内阁人事任命工作刻不容缓。目前我们正对候选名单进行严格审查,并加快相关程序。”此前,文在寅政府同样未设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其首届内阁组建耗时195天,期间不得不维持前任政府官员留任的过渡状态。据悉,李在明有意缩短“人事过渡期”,以期在执政初期迅速取得政绩。然而,由于部长级任命需经国会听证程序,耗时较长,政界普遍预测新政府将优先完成副部长级人事任命。 尤其是总统直属核心幕僚机构总统秘书室,人事安排进展尤为迅速。继前一日任命总统秘书室长与国家安保室长之后,预计不久后将公布包括政策室长在内的“三大室长”及多名首席秘书人选。据悉,总统政策室长人选目前仍在考量中;政务首席秘书一职,外界预测将由李在明亲信“七人会”核心成员及前议员金炳旭担任;民政首席秘书职位,则可能由李在明司法研修院第18期同窗、前大邱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吴光洙担任。 同时,承担过渡期政策协调职能的“国家政策企划咨询委员会(暂名)”筹建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据悉,李在明重要亲信民主研究院院长李韩柱已被内定为该委员会首任委员长。该机构预计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正式开展工作,负责制定五年国政发展规划及“百大国政课题”框架。总统府相关人士表示:“本周将陆续公布其他人事任命,在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的同时,加速推进内阁组建与国政议程的统筹协调。”
2025-06-05 14:40:58 -
韩国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全球第二 5月用户增长放缓
韩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第二大的市场。然而,近期ChatGPT的热度出现明显降温趋势。在月活跃用户数(MAU)突破千万大关后,用户增长呈放缓态势。 韩国数据分析企业IGAWorks于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月ChatGPT在韩月活跃用户数为1017.1126万,环比(1072.227万)下降5.1%,减少54.8901万用户。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ChatGPT在韩国市场第二次出现MAU下滑。 ChatGPT进军韩国以来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今年3月,MAU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509.965万;随后在4月迅速突破1000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自今年3月OpenAI推出GPT-4o图像生成服务后,迅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吉卜力风”AI图片创作热潮,有效推动了用户规模扩张。 然而,ChatGPT在韩国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5月新增安装量仅为150.6416万次,较4月的466.8381万次出现显著下滑,回落至与3月(143.6242万次)相当的水平。在今年2月之前,ChatGPT的新增安装量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态势。 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KISDI)日前发布的《2024智能信息社会用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韩国互联网用户中订阅付费AI服务的比例达7%,同比(0.9%)增长逾7倍。反映出韩国市场对AI服务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OpenAI于上月在韩召开记者见面会表示,宣布成立韩国法人实体,并计划于年内在首尔设立首个办公室,全面拓展韩国业务。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Jason Kwon)在访韩期间,积极开展政商界交流活动。4日,他特别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祝贺李在明总统就任,并表示对新政府AI政策的大力支持。杰森·权强调:"韩国政府致力于将国家打造成为全球AI强国,OpenAI将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
2025-06-05 10:58:30 -
美国大幅上调钢铁进口关税 三星LG在美本土化战略遇阻
据业界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命令,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将进口钢铁产品关税由原来的25%上调至50%。这一贸易政策调整预计将对三星电子、LG电子等在美设厂的韩国家电制造商造成显著影响。钢铁是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美国本土生产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产品的核心原材料。此次关税调整正值韩国企业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而筹划扩大本土化生产之际,突如其来的原材料供应紧张或将导致战略部署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自3月12日起取消对韩国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豁免,开始征收25%基准关税,而本次进一步上调关税税率,凸显美国贸易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韩美互免关税协定即将于7月8日到期,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包含敦促贸易伙伴加快谈判进程的政策意图。 此次钢铁关税上调,不仅韩国钢铁企业受到直接冲击,在美布局生产基地的韩国家电巨头也陷入深深担忧。目前,三星电子和LG电子均在美运营洗衣机生产线,LG电子还设有冰箱制造工厂。韩国家电企业原本为规避家电产品关税风险而推进本土化生产战略,如今却因原材料成本激增面临新的经营压力。 市场数据显示,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进口国,2022年钢铁进口量达2622万吨,出口量为802万吨。由于本土钢材价格普遍高于亚洲和南美市场,关税上调恐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国本土钢铁需求激增将推高采购价格,生产成本上升必然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进口限制可能导致全球钢铁市场供需失衡,甚至引发价格震荡。”对于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韩国本土生产再出口的模式可能反而显现出新的竞争优势。
2025-06-05 1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