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按记者分类的新闻

具攸庭记者
juliagu@ajunews.com
-
【파고파자 중국경제】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
币安是一家全球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超100种加密货币交易服务,包括期权、现货、u本位合约、币本位合约等交易产品。 币安的总部最初在中国,在中国限制加密货币交易所前转移至日本,继日本之后转移至马耳他等地。自2018年以来,币安在交易量方面被认为是全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截止2024年12月,该交易所的每日交易额可达近900亿美元。
2025-06-04 16:42:26 -
关税政策效应显现 现代起亚5月在美销售增速趋缓
现代汽车于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现代汽车在美实现新车销售8.4521万辆,同比增长8%。其中,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推动整体新能源车型创历年同期最佳销售纪录。 具体车型来看,伊兰特(141%↑)、科纳(74%↑)、途胜(15%↑)、帕里斯帝(10%↑)、艾尼氪6(9%↑)以及胜达(0.3%↑)均创单月最高销售纪录。现代汽车表示,自1986年进军美国市场以来,在美累计销量突破1700万辆,这一里程碑式成就标志着品牌在北美市场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产品线分析显示,伊兰特、索纳塔、途胜、胜达、雅绅特、卓越等6款战略车型在美累计销量均超百万辆。其中,伊兰特系列以卓越的市场表现成为品牌历史上最畅销车型。 起亚汽车表现同样亮眼。据数据,今年5月在美实现销量7.9007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去年新推出的嘉华混合动力车型嘉华MPV销量尤为突出,同比大增68%,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畅销车型特柳赖德(Telluride)(12%↑)、狮跑(10%↑)及K4(4%↑)亦创单月销售新高。起亚美国法人销售副总裁埃里克·沃森(Eric Watson)表示:“我们已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势头,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随着2026款EV9的上市,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高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的需求。” 尽管现代与起亚在美国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同比有所放缓。数据显示,今年4月现代与起亚同比增幅分别为19%和14%,显著高于5月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政府4月初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于5月扩展至汽车零部件的政策环境下,两家车企均维持现有价格体系未作调整。 行业专家分析称,3至4月间消费者因关税预期产生的超前购车行为在5月明显减弱。权威汽车市场研究机构Cox Automotive分析指出,美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两个月的销售热潮后,5月呈增速放缓态势,预计整体销量同比增幅为3.2%,环比增长2.5%。
2025-06-04 11:17:35 -
"寒门贵子"李在明 工人子弟到政坛巅峰的从政传奇
李在明作为韩国政坛最具话题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成长背景、从政经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李在明曾任共同民主党党首、京畿道知事及城南市市长,于1964年12月22日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 李在明出身贫寒,在七兄妹中排行老五。幼时随家人迁居至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彼时正值韩国制造业蓬勃发展时期,该地区吸引了大批农村务工人员进城打工。全家蜗居于板桥洞简陋的棚户区内,生活条件极为拮据。其父从事熔炉工作,每日与高温铁坯为伴;母亲则靠打零工补贴家用。为分担家庭重担,年幼的李在明在小学时期便开始参与体力劳动。 初中毕业后,迫于生计压力,李在明不得不中断学业,进入一家压铸工厂工作。在充斥着有毒气体和安全隐患的工作环境中,他不仅因长期吸入橡胶加热产生的毒气导致肺部及皮肤严重损伤,更在一次机械事故中造成左手永久性伤残。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仍坚持自学完成高中学历认证,并于20岁时考入韩国顶尖学府中央大学法学院,创造了当时工人子弟教育逆袭的奇迹。 求学期间,李在明持续勤工俭学,从事家教、洗碗工、司法文书等多种工作。与多数家境优渥的同窗不同,他仍需定期寄钱补贴家用,肩负着远超同龄人的生活重担。 大学时期,李在明深受“社会正义”与“人权法”相关课程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公益律师。1986年,他通过司法考试后,于1989年完成司法研修院课程,毅然放弃高薪律所机会,选择回到城南市开设小型律师事务所,专注代理劳工权益及弱势群体维权案件。 执业期间,李在明积极投身市民团体活动,在劳动权益保障、反歧视、反强制拆迁等领域屡次发声,成功代理多起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维权案件,逐渐成为当地知名人权律师。这段经历为他日后从政奠定了坚实基础和社会声誉。 2006年,李在明首度参选国会议员,但因政治经验不足而落选。2010年重整旗鼓,成功当选城南市市长,开启政治生涯新篇章。任内推行包括“透明预算制度”、“青年分红金计划”、“弱势群体支援政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虽引发部分争议,但获得市民广泛认可,于2014年顺利连任。 2018年,李在明当选京畿道知事,将施政理念扩展至更广范围,推动包括“青年基本收入”、“京畿灾难基本支援金”等创新性社会福利政策。此外,在房地产领域主张加强市场监管、限制开发利益不当分配等。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主张实施快速补贴和地方政府自主防疫措施,展现出果断的危机应对能力。 2021年,李在明在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中胜出,代表进步阵营参加2022年总统大选。他提出公平经济、扩大福利、司法改革等政纲,与保守派候选人尹锡悦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他以0.73%的微弱差距惜败,创下韩国总统选举史上最小票差纪录。 选后,李在明继续保持高度政治活跃度。先是参加仁川桂阳乙选区的国会议员补缺选举并成功当选并重返政坛。并于同年8月,当选共同民主党党首,正式掌握最大在野党的领导权。任内持续推动“公平国家”建设议程,同时面临多项涉及地方开发项目的司法调查。2023年9月,他因抗议政府施政方略,进行为期24天的绝食行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后因健康恶化住院。 李在明作为韩国政坛极具代表性的平民政治家,他的从政轨迹既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公民参政特征,也折射出韩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多维图景。他草根出身的个人经历和政治主张深刻反映了韩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权力制衡等核心议题的持续探讨,在当前韩国政治格局面临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其未来政治动向仍将是韩国政坛关注焦点。
2025-06-04 08:10:15 -
现代汽车荣膺美国"青少年最佳车型"评选七项大奖 创历史最佳成绩
据3日最新消息,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权威时事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主办的“青少年最佳车型”评选中表现卓越,从12个奖项类别中斩获7项大奖,创该评选历史上单一汽车集团获奖数量最多的新纪录。 此次评选分为新车和二手车两大类别,现代汽车集团在新车类别的8个奖项中斩获4项,在二手车类别的4个奖项中获得3项,连续四年(自2022年起)保持获奖最多车企。 在新车评选中,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多款车型表现亮眼。伊兰特(Elantra)荣获2.5万至3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轿车称号;途胜(Tucson)同时摘得2.5万至3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SUV桂冠,其混合动力车型更获得3万至3.5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SUV奖项。值得关注的是,途胜车型已连续四年蝉联该价格区间最佳SUV殊荣。此外,起亚秀尔(Kia Soul)也以出色表现获评2万至2.5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SUV。 在二手车评选中,2022款伊兰特混合动力车型被评为最佳小型轿车;2022款途胜混合动力车型获评最佳小型SUV;2022款圣达菲(Santa Fe)混合动力车型则荣膺最佳中型SUV。 据悉,“青少年最佳车型"评选标准严苛。新车评选主要考量车辆的可靠性、碰撞安全性能、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配置水平以及行业专家综合评价;二手车评选则着重评估2020至2022年款车型的安全性能、养护成本效益以及专业媒体的正面评价等多维度指标。 现代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一逼近再次验证了现代汽车在安全性能和经济性方面的卓越表现,还展现了为首次购车群体提供的优质用户体验,将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品牌忠诚度的潜在客户群体。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产品配置的肯定,更是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可。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价指出,现代汽车集团此次斩获多项奖项,充分彰显了其在打造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车型领域的不懈追求和卓越成就。
2025-06-03 17:55:22 -
国际金融机构集体下调韩国经济增长预期
一项调查显示,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对韩国经济展望日益悲观。目前,逾二十多家机构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长将仅停留在0%区间,短短四周内,平均增长预期降至约0.9%。 韩国银行(央行)于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月30日,全球41家国际权威金融机构对韩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区间为0.3%至2.2%,平均值降至0.985%。较本月初的1.307%平均值大幅下调0.322个百分点。 据悉,已超过半数机构将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调降至0%区间,反映出国际金融界对韩国经济前景的普遍担忧。在参与调查的41家机构中,包括美银美林证券(0.8%)、凯投宏观(0.5%)、花旗集团(0.6%)及汇丰银行(0.7%)在内的21家金融机构均给出0%区间的增长预测。此外,巴克莱、惠誉、野村证券等9家机构预测增长率为1%区间,当前预测值低于2%的机构总数已达30家,较本月初的16家显著增加。 从各大金融机构的下调幅度来看,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将预期值从1.6%大幅下调至0.8%,降幅达0.8个百分点;汇丰银行(从1.4%降至0.7%)和新加坡星展银行(从1.7%降至1%)也均下调0.7个百分点。特别是,法国兴业银行将预测值从1%大幅调降至0.3%,成为全体机构中最悲观的预测,较央行于上月28日修正后的0.8%预期还低0.5个百分点。此外,花旗集团、荷兰国际集团、摩根大通等12家机构的预测值均低于央行基准,反映出央行考虑建筑投资疲软、消费萎缩及美国贸易政策冲击后的修正预测仍显乐观。 尽管整体预期趋于悲观,仍有部分机构小幅上调了预测值。巴克莱(从0.9%上调至1%)、彭博经济研究(从0.7%上调至0.8%)、摩根士丹利(从1%上调至1.1%)均作出小幅上调调整。摩根士丹利在上月22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美关税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以及美国实施的90天关税暂缓措施,成为其调整预测的重要考量因素。分析指出,国际机构普遍下调预期的现象,凸显韩国经济正面临内外双重压力。
2025-06-02 13:40:24 -
美国关税施压致韩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作为韩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上月出口大幅下滑,引发各界高度担忧。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2日公布的5月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5月韩国汽车出口额为62亿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额仅为18.4亿美元,同比骤降32%,凸显出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在持续深化。 造成对美出口急剧萎缩的主因在于特朗普政府自4月起实施的25%汽车进口关税政策,以及5月进一步扩大的汽车零部件征税范围。面对这一政策变化,韩国车企不得不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包括集中消化在美库存、相应缩减出口规模等,这些举措直接导致了整体出口下滑。 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及韩国通用三大车企对美出口占比分别高达54%、28%和85%,韩国汽车产业对美国市场具有极高的依存度。当前依靠仅存2至3个月的在美库存维持销售的策略已接近极限。为此,现代、起亚等主要车企正加速推进本地化生产战略,同时考虑调整终端售价。若最终落实提价措施以吸收关税成本,势必会影响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对韩国汽车出口造成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关税政策的冲击逐渐波及上游产业。现代汽车近期已调整生产计划,取消了蔚山第一工厂第二生产线的周末加班工期,相应减少了电动汽车产量。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今年下半年汽车出口将同比减少11.4%,全年预计下降8%。 此外,5月份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也出现8.3%的同比下降,仅为4.3亿美元。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向整个汽车产业体系蔓延,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出口均受到显著冲击。”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韩国汽车产业正密切关注韩美两国间的关税实务谈判进展。鉴于关税长期化可能对整车制造及零部件供应链造成全面冲击,业界普遍呼吁韩国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争取在对美谈判中达成实质性协议。
2025-06-02 10:01:16 -
韩国建筑业劳动力严重短缺 亟需扩大外籍技术工人引进规模
韩国建筑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建政研”)于1日发布的《建筑业引进一般技能人员(E-7-3签证)实施方案》报告中指出,在人口结构持续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建筑业正面临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困境,亟需通过扩大外籍技术工人引进规模来缓解行业危机。 报告显示,建筑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遭受出生率持续走低和劳动人口锐减的双重打击。同时,本土劳动者对建筑行业就业意愿持续低迷,施工现场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这一结构性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达50.2岁。其中“技术工种及相关技能人员”和“基础劳务人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1.1岁和53岁,显示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特别是基础劳务人员中,60岁以上高龄劳动者占比高达34.7%,50岁年龄段占32.7%。报告指出,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不仅造成生产效率下降,更将削弱韩国建筑业的竞争力及经济发展。 建政研于2022年受国土交通部委托开展的“建筑业熟练工人供需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1%的受访建筑企业表示“技术工人严重短缺”,26.5%的企业表示“略有短缺”,合计超过六成的建筑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用工荒。报告指出,熟练工人持续短缺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误,继而推高施工成本。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大型工程项目,工期延误还可能引发后续入驻延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韩国建筑行业仅能通过E-9非专业就业签证引进外籍劳工。该签证只允许短期(三年)滞留,且仅限从事基础性劳务工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因此,报告建议,在建筑业引入特定活动(E-7)签证框架下的“一般技能人员(E-7-3)”制度,该制度允许引进具备专业技能的外籍工人并能延长滞留期限。 据悉,E-7-3签证目前适用于动物饲养、水产养殖、清真食品加工、乐器制造与调律、船舶焊接、船舶电气、船舶涂装、航空器维修及航空零部件制造等九个专业领域。与通过雇佣许可制随机分配的E-9签证不同,E-7-3签证允许雇主根据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进行自主选拔,更能保障劳动生产效率。此外,该签证允许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延长居留期限并申请家属随行,将有效减少建筑业非法滞留外籍劳工雇佣现象。 建筑业相关人士表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提升、普遍追求高薪职业、适龄劳动人口不断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建筑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用工危机。若能建立专业外籍技术人才的合法引进渠道,或能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
2025-06-01 11:06:08 -
韩国双职工家庭普及率攀升 经济重担仍"如芒在背"
随着韩国物价持续上涨、住房成本激增及教育支出负担加重等多重经济因素影响,传统单一收入模式已难以维系现代家庭开支需求。同时,伴随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和女性高等教育普及,韩国双职工家庭比例逐年攀升,社会逐步摒弃传统儒家文化框架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 韩国社会长期受儒家伦理价值体系影响,男性被赋予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女性则专注于家庭与子女教育。然而,随着二十世纪后期韩国加速推进工业化以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实现快速腾飞。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型趋势显著,特别是女性劳动参与率突破历史峰值。 针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韩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推动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提升。同时,持续攀升的生活成本与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加速了双职工家庭模式的普及。 近年来,政府与企业协同推进工作与家庭平衡支持体系。在政策层面,先后出台包括弹性工作制、育儿休假延长法案、公共托育服务扩充计划等在内的多项措施。企业也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为双职工家庭创造更为友好的职场环境。事业与家庭双重价值实现已成为新时代韩国家庭的核心诉求。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双职工家庭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双职工家庭占比为44.2%,2018年上升至46%。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小幅回落至45%,但去年迅速反弹至48.2%,意味着近半数家庭为双职工家庭。从数量来看,2015年双职工家庭为537万户,2018年增至568.4万户,去年大幅升至611.6万户,增长趋势显著。 从年龄分布来看,以去年为基准,30至39岁人群的双职工比例达50.1%,同比(42.8%)大幅上升。双职工比例最高的群体集中在40至49岁及50至59岁年龄段,占55.2%。相比之下,60岁以上人群的双职工比例仅为31.1%,在所有年龄层中占比最低。 在育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双职工比例达56.8%,创新高。从子女年龄来看,家中最小子女年龄为6岁以下的双职工家庭比例达51.5%;子女年龄在7至12岁的双职工家庭,占58.6%;而子女年龄在13至17岁的双职工家庭则进一步攀升至62.6%,反映出子女教育阶段的经济负担与家庭收入需求呈正相关。此外,从子女数量来看,养育1名子女的双职工家庭占比为57.2%,2名子女的家庭占比为57%,差异较小。 在新婚夫妇群体中,双职工比例达58.2%,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结婚1年的夫妻双职工比例最高,达61.8%,而随着婚龄增长,该比例逐渐下降,结婚5年的夫妻中双职工比例降至54.9%。从收入水平来看,双职工新婚夫妇的平均年收入为897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8.5万元),而单职工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仅为536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收入差距显著。在地域分布上,济州岛双职工家庭占比最高,达63.5%,其次为全南(56.4%)、世宗(55.8%)、忠南(53.4%)、忠北(52.9%),大田(45%)等。 随着韩国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提升,专业领域及服务业等多元领域就业机会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家庭转向双职工模式。然而,双职工家庭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包括家务分工不均、育儿压力及经济负担等问题。由于夫妻双方均投入职场,家庭内部的时间管理、育儿照料及家务分配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丈夫的家务参与度普遍较低,导致女性仍需承担大部分家庭责任,成为女性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此外,尽管双职工家庭收入较高,但房贷、教育支出等固定成本压力依然显著,尤其是临时工女性劳动者的收入稳定性较低,进一步加剧经济焦虑。 尽管韩国双职工家庭比例持续上升,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数据显示,立陶宛、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瑞典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职工家庭比例均超过70%,新加坡亦超过50%。中国则以76%的双职工比例位居全球首位,尤其在大城市,由于经济压力大及女性劳动参与率高,绝大多数家庭采取双收入模式。越南(74%)、美国(65%)和日本(58%)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韩国的双职工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韩国双职工家庭的快速增长源于经济压力、社会观念转变和政策支持的多重推动。尽管这一模式有助于提升家庭经济能力,但也暴露出职场性别歧视、育儿支持不足和工作制度僵化等深层问题。要实现工作与家庭的真正平衡,必须系统性地推进职场平等化改革,并完善育儿保障体系。
2025-05-29 15:12:55 -
首尔公寓价格延续涨势 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在首尔公寓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的态势下,本月房价上涨预期也愈发明显。 KB房地产于29日发布的《月度住宅价格动向》报告显示,首尔公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本月房价上涨预期呈进一步强化趋势。5月首尔公寓买卖价格预期指数为110.3,环比上涨6.9个点。该指数自今年3月突破基准值100(117.1)后,虽4月小幅回落至103.4,但本月再度回升。 该指数是KB房地产通过对全国约6000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专项调查,分析从业者对所在区域房价走势的预判。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200,当数值超过100时,表明市场参与者普遍持看涨预期,反之则相反。 调查结果显示,28.1%的首尔房地产中介机构预测房价将持续上行,仅7.5%持下跌预期,其余64.4%认为将持平。尽管KB房地产预测,今年全国公寓价格将整体微降0.29%,但首尔市场价格预期却逆势上扬2.39%,延续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连续上涨周期。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首尔公寓成交价格中位数于本月首次突破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1.2万元)大关,达10.833亿韩元。中位数是指将全体公寓成交价格按顺序排列后处于中位的数值。数据显示,价格前20%的首尔高价公寓平均成交价达30.942亿韩元,自相关统计以来首次突破30亿韩元大关。而后20%的公寓均价则为4.9044亿韩元,二者价差持续扩大,反映出市场层级分化加剧。 此外,首都圈房价预期指数同样呈回升态势,由4月的98.8上升至103.1,进入看涨区间。具体来看,18.3%的中介机构预期价格上涨,11.8%持相反观点。分析指出,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叠加家庭贷款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部分购房者选择大选后再行交易等因素,短期内交易量或将继续走低。然而,受供应短缺等影响首都圈房价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韩亚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河瑞珍(音)表示:“供给不足将持续刺激购房需求,加之政策调控引发的价格‘气球效应’,预计以首都圈为核心的房价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2025-05-29 10:12:54 -
首尔跻身全球城市15强 人力资本领跑 环境指标滞后
英国权威经济研究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于28日发布《2025全球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报告显示,韩国首尔在全球1000个城市中综合排名第15位,较去年(第41位)跃升26个位次,并在亚洲城市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排名第9的日本东京。报告指出,首尔在人力资本领域表现突出,但在环境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据悉,该指数采用多维度评估体系,从经济实力、人力资本、生活质量、环境可持续性和城市治理能力五大核心领域,基于去年权威数据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在全球榜单中,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分列前三甲,展现出一线城市在全球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首尔在本年度评估中呈显著进步。具体来看,经济领域(包括GDP规模与就业市场指标)位列全球第18位。报告分析指出,虽然首尔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经济体系,但受制于近期经济增长乏力及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挑战,经济领域的排名提升受到一定制约。 在人力资本方面,首尔位居全球第5位。首尔聚集高等教育机构和跨国及大型企业,在该领域评价颇高。然而,在生活质量(第129位)、治理能力(第147位)、环境(第514位)等领域,得分相对较低,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短板。 在生活质量方面,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与供给不足成主要制约因素。环境方面,因空气污染问题突出及气候异常现象频发而评价低迷。治理能力方面,近年来韩国政局的持续动荡对评分产生负面影响。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韩国自民主化转型以来长期保持政治稳定,但前总统尹锡悦执政期间实施紧急戒严及后续弹劾风波,导致治理效能受损。未来韩国政治危机的化解程度不仅将直接影响治理排名,更可能对城市发展的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在亚洲城市中,日本东京以第9名位居高位,中国香港排名第72位,深圳与北京分别位列第134位与第152位。韩国其他主要城市中,釜山排名第281位,全州第314位,大邱第321位,光州第328位,清州第332位,大田第341位。 据悉,全球前十强城市中有八席与去年保持一致,纽约与伦敦已连续两年蝉联冠亚军。近年来,首尔在多项国际城市评选中均保持10至20名的稳定表现。在3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位列第10位;在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评选的“全球百大旅游城市”排名中位列第12位,展现出首尔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竞争力。
2025-05-28 11:18:28
-
【파고파자 중국경제】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
币安是一家全球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超100种加密货币交易服务,包括期权、现货、u本位合约、币本位合约等交易产品。 币安的总部最初在中国,在中国限制加密货币交易所前转移至日本,继日本之后转移至马耳他等地。自2018年以来,币安在交易量方面被认为是全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截止2024年12月,该交易所的每日交易额可达近900亿美元。
2025-06-04 16:42:26 -
关税政策效应显现 现代起亚5月在美销售增速趋缓
现代汽车于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现代汽车在美实现新车销售8.4521万辆,同比增长8%。其中,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推动整体新能源车型创历年同期最佳销售纪录。 具体车型来看,伊兰特(141%↑)、科纳(74%↑)、途胜(15%↑)、帕里斯帝(10%↑)、艾尼氪6(9%↑)以及胜达(0.3%↑)均创单月最高销售纪录。现代汽车表示,自1986年进军美国市场以来,在美累计销量突破1700万辆,这一里程碑式成就标志着品牌在北美市场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产品线分析显示,伊兰特、索纳塔、途胜、胜达、雅绅特、卓越等6款战略车型在美累计销量均超百万辆。其中,伊兰特系列以卓越的市场表现成为品牌历史上最畅销车型。 起亚汽车表现同样亮眼。据数据,今年5月在美实现销量7.9007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去年新推出的嘉华混合动力车型嘉华MPV销量尤为突出,同比大增68%,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畅销车型特柳赖德(Telluride)(12%↑)、狮跑(10%↑)及K4(4%↑)亦创单月销售新高。起亚美国法人销售副总裁埃里克·沃森(Eric Watson)表示:“我们已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势头,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随着2026款EV9的上市,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高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的需求。” 尽管现代与起亚在美国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同比有所放缓。数据显示,今年4月现代与起亚同比增幅分别为19%和14%,显著高于5月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政府4月初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于5月扩展至汽车零部件的政策环境下,两家车企均维持现有价格体系未作调整。 行业专家分析称,3至4月间消费者因关税预期产生的超前购车行为在5月明显减弱。权威汽车市场研究机构Cox Automotive分析指出,美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两个月的销售热潮后,5月呈增速放缓态势,预计整体销量同比增幅为3.2%,环比增长2.5%。
2025-06-04 11:17:35 -
"寒门贵子"李在明 工人子弟到政坛巅峰的从政传奇
李在明作为韩国政坛最具话题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成长背景、从政经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李在明曾任共同民主党党首、京畿道知事及城南市市长,于1964年12月22日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 李在明出身贫寒,在七兄妹中排行老五。幼时随家人迁居至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彼时正值韩国制造业蓬勃发展时期,该地区吸引了大批农村务工人员进城打工。全家蜗居于板桥洞简陋的棚户区内,生活条件极为拮据。其父从事熔炉工作,每日与高温铁坯为伴;母亲则靠打零工补贴家用。为分担家庭重担,年幼的李在明在小学时期便开始参与体力劳动。 初中毕业后,迫于生计压力,李在明不得不中断学业,进入一家压铸工厂工作。在充斥着有毒气体和安全隐患的工作环境中,他不仅因长期吸入橡胶加热产生的毒气导致肺部及皮肤严重损伤,更在一次机械事故中造成左手永久性伤残。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仍坚持自学完成高中学历认证,并于20岁时考入韩国顶尖学府中央大学法学院,创造了当时工人子弟教育逆袭的奇迹。 求学期间,李在明持续勤工俭学,从事家教、洗碗工、司法文书等多种工作。与多数家境优渥的同窗不同,他仍需定期寄钱补贴家用,肩负着远超同龄人的生活重担。 大学时期,李在明深受“社会正义”与“人权法”相关课程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公益律师。1986年,他通过司法考试后,于1989年完成司法研修院课程,毅然放弃高薪律所机会,选择回到城南市开设小型律师事务所,专注代理劳工权益及弱势群体维权案件。 执业期间,李在明积极投身市民团体活动,在劳动权益保障、反歧视、反强制拆迁等领域屡次发声,成功代理多起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维权案件,逐渐成为当地知名人权律师。这段经历为他日后从政奠定了坚实基础和社会声誉。 2006年,李在明首度参选国会议员,但因政治经验不足而落选。2010年重整旗鼓,成功当选城南市市长,开启政治生涯新篇章。任内推行包括“透明预算制度”、“青年分红金计划”、“弱势群体支援政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虽引发部分争议,但获得市民广泛认可,于2014年顺利连任。 2018年,李在明当选京畿道知事,将施政理念扩展至更广范围,推动包括“青年基本收入”、“京畿灾难基本支援金”等创新性社会福利政策。此外,在房地产领域主张加强市场监管、限制开发利益不当分配等。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主张实施快速补贴和地方政府自主防疫措施,展现出果断的危机应对能力。 2021年,李在明在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中胜出,代表进步阵营参加2022年总统大选。他提出公平经济、扩大福利、司法改革等政纲,与保守派候选人尹锡悦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他以0.73%的微弱差距惜败,创下韩国总统选举史上最小票差纪录。 选后,李在明继续保持高度政治活跃度。先是参加仁川桂阳乙选区的国会议员补缺选举并成功当选并重返政坛。并于同年8月,当选共同民主党党首,正式掌握最大在野党的领导权。任内持续推动“公平国家”建设议程,同时面临多项涉及地方开发项目的司法调查。2023年9月,他因抗议政府施政方略,进行为期24天的绝食行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后因健康恶化住院。 李在明作为韩国政坛极具代表性的平民政治家,他的从政轨迹既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公民参政特征,也折射出韩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多维图景。他草根出身的个人经历和政治主张深刻反映了韩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权力制衡等核心议题的持续探讨,在当前韩国政治格局面临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其未来政治动向仍将是韩国政坛关注焦点。
2025-06-04 08:10:15 -
现代汽车荣膺美国"青少年最佳车型"评选七项大奖 创历史最佳成绩
据3日最新消息,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权威时事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主办的“青少年最佳车型”评选中表现卓越,从12个奖项类别中斩获7项大奖,创该评选历史上单一汽车集团获奖数量最多的新纪录。 此次评选分为新车和二手车两大类别,现代汽车集团在新车类别的8个奖项中斩获4项,在二手车类别的4个奖项中获得3项,连续四年(自2022年起)保持获奖最多车企。 在新车评选中,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多款车型表现亮眼。伊兰特(Elantra)荣获2.5万至3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轿车称号;途胜(Tucson)同时摘得2.5万至3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SUV桂冠,其混合动力车型更获得3万至3.5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SUV奖项。值得关注的是,途胜车型已连续四年蝉联该价格区间最佳SUV殊荣。此外,起亚秀尔(Kia Soul)也以出色表现获评2万至2.5万美元价格区间最佳SUV。 在二手车评选中,2022款伊兰特混合动力车型被评为最佳小型轿车;2022款途胜混合动力车型获评最佳小型SUV;2022款圣达菲(Santa Fe)混合动力车型则荣膺最佳中型SUV。 据悉,“青少年最佳车型"评选标准严苛。新车评选主要考量车辆的可靠性、碰撞安全性能、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配置水平以及行业专家综合评价;二手车评选则着重评估2020至2022年款车型的安全性能、养护成本效益以及专业媒体的正面评价等多维度指标。 现代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一逼近再次验证了现代汽车在安全性能和经济性方面的卓越表现,还展现了为首次购车群体提供的优质用户体验,将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品牌忠诚度的潜在客户群体。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产品配置的肯定,更是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可。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价指出,现代汽车集团此次斩获多项奖项,充分彰显了其在打造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车型领域的不懈追求和卓越成就。
2025-06-03 17:55:22 -
国际金融机构集体下调韩国经济增长预期
一项调查显示,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对韩国经济展望日益悲观。目前,逾二十多家机构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长将仅停留在0%区间,短短四周内,平均增长预期降至约0.9%。 韩国银行(央行)于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月30日,全球41家国际权威金融机构对韩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区间为0.3%至2.2%,平均值降至0.985%。较本月初的1.307%平均值大幅下调0.322个百分点。 据悉,已超过半数机构将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调降至0%区间,反映出国际金融界对韩国经济前景的普遍担忧。在参与调查的41家机构中,包括美银美林证券(0.8%)、凯投宏观(0.5%)、花旗集团(0.6%)及汇丰银行(0.7%)在内的21家金融机构均给出0%区间的增长预测。此外,巴克莱、惠誉、野村证券等9家机构预测增长率为1%区间,当前预测值低于2%的机构总数已达30家,较本月初的16家显著增加。 从各大金融机构的下调幅度来看,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将预期值从1.6%大幅下调至0.8%,降幅达0.8个百分点;汇丰银行(从1.4%降至0.7%)和新加坡星展银行(从1.7%降至1%)也均下调0.7个百分点。特别是,法国兴业银行将预测值从1%大幅调降至0.3%,成为全体机构中最悲观的预测,较央行于上月28日修正后的0.8%预期还低0.5个百分点。此外,花旗集团、荷兰国际集团、摩根大通等12家机构的预测值均低于央行基准,反映出央行考虑建筑投资疲软、消费萎缩及美国贸易政策冲击后的修正预测仍显乐观。 尽管整体预期趋于悲观,仍有部分机构小幅上调了预测值。巴克莱(从0.9%上调至1%)、彭博经济研究(从0.7%上调至0.8%)、摩根士丹利(从1%上调至1.1%)均作出小幅上调调整。摩根士丹利在上月22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美关税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以及美国实施的90天关税暂缓措施,成为其调整预测的重要考量因素。分析指出,国际机构普遍下调预期的现象,凸显韩国经济正面临内外双重压力。
2025-06-02 13:40:24 -
美国关税施压致韩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作为韩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上月出口大幅下滑,引发各界高度担忧。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2日公布的5月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5月韩国汽车出口额为62亿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额仅为18.4亿美元,同比骤降32%,凸显出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在持续深化。 造成对美出口急剧萎缩的主因在于特朗普政府自4月起实施的25%汽车进口关税政策,以及5月进一步扩大的汽车零部件征税范围。面对这一政策变化,韩国车企不得不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包括集中消化在美库存、相应缩减出口规模等,这些举措直接导致了整体出口下滑。 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及韩国通用三大车企对美出口占比分别高达54%、28%和85%,韩国汽车产业对美国市场具有极高的依存度。当前依靠仅存2至3个月的在美库存维持销售的策略已接近极限。为此,现代、起亚等主要车企正加速推进本地化生产战略,同时考虑调整终端售价。若最终落实提价措施以吸收关税成本,势必会影响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对韩国汽车出口造成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关税政策的冲击逐渐波及上游产业。现代汽车近期已调整生产计划,取消了蔚山第一工厂第二生产线的周末加班工期,相应减少了电动汽车产量。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今年下半年汽车出口将同比减少11.4%,全年预计下降8%。 此外,5月份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也出现8.3%的同比下降,仅为4.3亿美元。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向整个汽车产业体系蔓延,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出口均受到显著冲击。”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韩国汽车产业正密切关注韩美两国间的关税实务谈判进展。鉴于关税长期化可能对整车制造及零部件供应链造成全面冲击,业界普遍呼吁韩国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争取在对美谈判中达成实质性协议。
2025-06-02 10:01:16 -
韩国建筑业劳动力严重短缺 亟需扩大外籍技术工人引进规模
韩国建筑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建政研”)于1日发布的《建筑业引进一般技能人员(E-7-3签证)实施方案》报告中指出,在人口结构持续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建筑业正面临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困境,亟需通过扩大外籍技术工人引进规模来缓解行业危机。 报告显示,建筑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遭受出生率持续走低和劳动人口锐减的双重打击。同时,本土劳动者对建筑行业就业意愿持续低迷,施工现场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这一结构性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达50.2岁。其中“技术工种及相关技能人员”和“基础劳务人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1.1岁和53岁,显示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特别是基础劳务人员中,60岁以上高龄劳动者占比高达34.7%,50岁年龄段占32.7%。报告指出,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不仅造成生产效率下降,更将削弱韩国建筑业的竞争力及经济发展。 建政研于2022年受国土交通部委托开展的“建筑业熟练工人供需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1%的受访建筑企业表示“技术工人严重短缺”,26.5%的企业表示“略有短缺”,合计超过六成的建筑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用工荒。报告指出,熟练工人持续短缺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误,继而推高施工成本。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大型工程项目,工期延误还可能引发后续入驻延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韩国建筑行业仅能通过E-9非专业就业签证引进外籍劳工。该签证只允许短期(三年)滞留,且仅限从事基础性劳务工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因此,报告建议,在建筑业引入特定活动(E-7)签证框架下的“一般技能人员(E-7-3)”制度,该制度允许引进具备专业技能的外籍工人并能延长滞留期限。 据悉,E-7-3签证目前适用于动物饲养、水产养殖、清真食品加工、乐器制造与调律、船舶焊接、船舶电气、船舶涂装、航空器维修及航空零部件制造等九个专业领域。与通过雇佣许可制随机分配的E-9签证不同,E-7-3签证允许雇主根据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进行自主选拔,更能保障劳动生产效率。此外,该签证允许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延长居留期限并申请家属随行,将有效减少建筑业非法滞留外籍劳工雇佣现象。 建筑业相关人士表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提升、普遍追求高薪职业、适龄劳动人口不断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建筑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用工危机。若能建立专业外籍技术人才的合法引进渠道,或能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
2025-06-01 11:06:08 -
韩国双职工家庭普及率攀升 经济重担仍"如芒在背"
随着韩国物价持续上涨、住房成本激增及教育支出负担加重等多重经济因素影响,传统单一收入模式已难以维系现代家庭开支需求。同时,伴随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和女性高等教育普及,韩国双职工家庭比例逐年攀升,社会逐步摒弃传统儒家文化框架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 韩国社会长期受儒家伦理价值体系影响,男性被赋予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女性则专注于家庭与子女教育。然而,随着二十世纪后期韩国加速推进工业化以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实现快速腾飞。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型趋势显著,特别是女性劳动参与率突破历史峰值。 针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韩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推动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提升。同时,持续攀升的生活成本与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加速了双职工家庭模式的普及。 近年来,政府与企业协同推进工作与家庭平衡支持体系。在政策层面,先后出台包括弹性工作制、育儿休假延长法案、公共托育服务扩充计划等在内的多项措施。企业也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为双职工家庭创造更为友好的职场环境。事业与家庭双重价值实现已成为新时代韩国家庭的核心诉求。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双职工家庭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双职工家庭占比为44.2%,2018年上升至46%。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小幅回落至45%,但去年迅速反弹至48.2%,意味着近半数家庭为双职工家庭。从数量来看,2015年双职工家庭为537万户,2018年增至568.4万户,去年大幅升至611.6万户,增长趋势显著。 从年龄分布来看,以去年为基准,30至39岁人群的双职工比例达50.1%,同比(42.8%)大幅上升。双职工比例最高的群体集中在40至49岁及50至59岁年龄段,占55.2%。相比之下,60岁以上人群的双职工比例仅为31.1%,在所有年龄层中占比最低。 在育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双职工比例达56.8%,创新高。从子女年龄来看,家中最小子女年龄为6岁以下的双职工家庭比例达51.5%;子女年龄在7至12岁的双职工家庭,占58.6%;而子女年龄在13至17岁的双职工家庭则进一步攀升至62.6%,反映出子女教育阶段的经济负担与家庭收入需求呈正相关。此外,从子女数量来看,养育1名子女的双职工家庭占比为57.2%,2名子女的家庭占比为57%,差异较小。 在新婚夫妇群体中,双职工比例达58.2%,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结婚1年的夫妻双职工比例最高,达61.8%,而随着婚龄增长,该比例逐渐下降,结婚5年的夫妻中双职工比例降至54.9%。从收入水平来看,双职工新婚夫妇的平均年收入为897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8.5万元),而单职工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仅为536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收入差距显著。在地域分布上,济州岛双职工家庭占比最高,达63.5%,其次为全南(56.4%)、世宗(55.8%)、忠南(53.4%)、忠北(52.9%),大田(45%)等。 随着韩国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提升,专业领域及服务业等多元领域就业机会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家庭转向双职工模式。然而,双职工家庭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包括家务分工不均、育儿压力及经济负担等问题。由于夫妻双方均投入职场,家庭内部的时间管理、育儿照料及家务分配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丈夫的家务参与度普遍较低,导致女性仍需承担大部分家庭责任,成为女性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此外,尽管双职工家庭收入较高,但房贷、教育支出等固定成本压力依然显著,尤其是临时工女性劳动者的收入稳定性较低,进一步加剧经济焦虑。 尽管韩国双职工家庭比例持续上升,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数据显示,立陶宛、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瑞典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双职工家庭比例均超过70%,新加坡亦超过50%。中国则以76%的双职工比例位居全球首位,尤其在大城市,由于经济压力大及女性劳动参与率高,绝大多数家庭采取双收入模式。越南(74%)、美国(65%)和日本(58%)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韩国的双职工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韩国双职工家庭的快速增长源于经济压力、社会观念转变和政策支持的多重推动。尽管这一模式有助于提升家庭经济能力,但也暴露出职场性别歧视、育儿支持不足和工作制度僵化等深层问题。要实现工作与家庭的真正平衡,必须系统性地推进职场平等化改革,并完善育儿保障体系。
2025-05-29 15:12:55 -
首尔公寓价格延续涨势 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在首尔公寓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的态势下,本月房价上涨预期也愈发明显。 KB房地产于29日发布的《月度住宅价格动向》报告显示,首尔公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本月房价上涨预期呈进一步强化趋势。5月首尔公寓买卖价格预期指数为110.3,环比上涨6.9个点。该指数自今年3月突破基准值100(117.1)后,虽4月小幅回落至103.4,但本月再度回升。 该指数是KB房地产通过对全国约6000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专项调查,分析从业者对所在区域房价走势的预判。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200,当数值超过100时,表明市场参与者普遍持看涨预期,反之则相反。 调查结果显示,28.1%的首尔房地产中介机构预测房价将持续上行,仅7.5%持下跌预期,其余64.4%认为将持平。尽管KB房地产预测,今年全国公寓价格将整体微降0.29%,但首尔市场价格预期却逆势上扬2.39%,延续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连续上涨周期。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首尔公寓成交价格中位数于本月首次突破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1.2万元)大关,达10.833亿韩元。中位数是指将全体公寓成交价格按顺序排列后处于中位的数值。数据显示,价格前20%的首尔高价公寓平均成交价达30.942亿韩元,自相关统计以来首次突破30亿韩元大关。而后20%的公寓均价则为4.9044亿韩元,二者价差持续扩大,反映出市场层级分化加剧。 此外,首都圈房价预期指数同样呈回升态势,由4月的98.8上升至103.1,进入看涨区间。具体来看,18.3%的中介机构预期价格上涨,11.8%持相反观点。分析指出,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叠加家庭贷款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部分购房者选择大选后再行交易等因素,短期内交易量或将继续走低。然而,受供应短缺等影响首都圈房价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韩亚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河瑞珍(音)表示:“供给不足将持续刺激购房需求,加之政策调控引发的价格‘气球效应’,预计以首都圈为核心的房价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2025-05-29 10:12:54 -
首尔跻身全球城市15强 人力资本领跑 环境指标滞后
英国权威经济研究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于28日发布《2025全球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报告显示,韩国首尔在全球1000个城市中综合排名第15位,较去年(第41位)跃升26个位次,并在亚洲城市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排名第9的日本东京。报告指出,首尔在人力资本领域表现突出,但在环境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据悉,该指数采用多维度评估体系,从经济实力、人力资本、生活质量、环境可持续性和城市治理能力五大核心领域,基于去年权威数据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在全球榜单中,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分列前三甲,展现出一线城市在全球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首尔在本年度评估中呈显著进步。具体来看,经济领域(包括GDP规模与就业市场指标)位列全球第18位。报告分析指出,虽然首尔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经济体系,但受制于近期经济增长乏力及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挑战,经济领域的排名提升受到一定制约。 在人力资本方面,首尔位居全球第5位。首尔聚集高等教育机构和跨国及大型企业,在该领域评价颇高。然而,在生活质量(第129位)、治理能力(第147位)、环境(第514位)等领域,得分相对较低,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短板。 在生活质量方面,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与供给不足成主要制约因素。环境方面,因空气污染问题突出及气候异常现象频发而评价低迷。治理能力方面,近年来韩国政局的持续动荡对评分产生负面影响。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韩国自民主化转型以来长期保持政治稳定,但前总统尹锡悦执政期间实施紧急戒严及后续弹劾风波,导致治理效能受损。未来韩国政治危机的化解程度不仅将直接影响治理排名,更可能对城市发展的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在亚洲城市中,日本东京以第9名位居高位,中国香港排名第72位,深圳与北京分别位列第134位与第152位。韩国其他主要城市中,釜山排名第281位,全州第314位,大邱第321位,光州第328位,清州第332位,大田第341位。 据悉,全球前十强城市中有八席与去年保持一致,纽约与伦敦已连续两年蝉联冠亚军。近年来,首尔在多项国际城市评选中均保持10至20名的稳定表现。在3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位列第10位;在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评选的“全球百大旅游城市”排名中位列第12位,展现出首尔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竞争力。
2025-05-28 11: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