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价格’新闻 88个
-
韩国经济"三重下降"再现 1月主要经济指标全线走低
韩国统计厅4日公布的《1月产业活动动向》报告显示,今年1月韩国生产、消费和投资三大经济活动指标全面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是继去年11月后时隔两个月再次出现所谓的“经济三重下降”现象,且降幅进一步扩大。 报告显示,剔除农林渔业的1月全产业生产指数(季节调整后)为111.2(2020年=100),环比下降2.7%。这是自2020年2月(-2.9%)以来近四年零11个月内的最大降幅。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月正值韩国新冠疫情大规模暴发初期。 韩国全产业生产指数去年11月曾下降1.2%,随后12月增长1.7%,但在今年1月再次转为下降趋势。其中,矿工制造业生产环比下降2.3%,制造业产量减少2.4%。虽然半导体生产增长0.1%,但增势明显放缓,而汽车生产则下降0.4%。 受去年持续的内需疲软影响,消费回暖迹象仍不明显。尽管1月有春节长假及临时公休日的安排,但其对消费市场的拉动效果有限。反映服务消费情况的服务业生产环比下降0.8%,而反映商品消费的零售销售则环比减少0.6%。其中,服装等半耐用品(-2.6%)及化妆品等非耐用品(-0.5%)的销售均有所下滑。去年10月和11月,韩国零售销售连续下降0.7%,12月小幅回升0.2%后,1月再次下滑。 投资方面,1月设备投资环比大幅减少14.2%,创下自2020年10月(-16.7%)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投资减少12.6%,其他运输设备投资下降17.5%。 此外,反映建筑行业表现的建筑施工实绩(不变价格计算)环比下降4.3%,其中建筑工程减少4.1%,土木工程减少5.2%。这是自去年8月(-2.1%)以来连续六个月下降,降幅不断扩大。 衡量当前经济状况的同步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而预测未来经济趋势的先行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对于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的原因,韩国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表示:“受上月数据增长带来的基数效应影响,加之春节假期导致工作日减少,1月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负增长。” 2日,在首尔某大型超市里,市民正在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4 19:28:02 -
韩国央行:高汇率滞后效应或持续推高下半年通胀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27日发布《汇率对物价的长短期传导效应分析》报告显示,尽管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从去年年底的高位略有回落,但其对物价的传导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通胀压力。 报告指出,汇率变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研究团队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韩元兑美元汇率每贬值10个百分点,将在一年内推动消费者物价上涨0.4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前3个月)传导效应为0.28个百分点,长期(4至12个月)效应为0.19个百分点,表明短期内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然而,研究团队特别指出,在近期汇率急剧上升并持续超过3个月的情况下,长期传导效应(1.3个百分点)远超短期效应(0.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被解释为企业因高汇率长期化而推迟涨价决策,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在后期集中释放。 为进一步分析汇率对不同商品类别的影响,研究团队将45种在汇率变动后3个月内价格快速调整的商品归类为“短期性敏感商品”,将73种在9个月内缓慢调整的商品归类为“长期敏感性商品”。研究发现,在汇率急剧波动期间,短期敏感性商品价格波动显著,而长期敏感性商品虽然反应较慢,但受汇率影响的时间更长。这些对汇率敏感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大量依赖进口中间品的生产领域。 央行研究团队总结称:“即使未来汇率出现小幅回落,去年年底以来汇率急剧上涨的滞后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物价水平。”这一分析为韩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提醒企业和消费者为潜在的通胀压力做好准备。 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7 23:40:32 -
LG化学携手华友钴业 市场"鸿沟"中正极材料发展稳健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鸿沟”(Chasm,需求暂时停滞)导致电池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LG化学的中国正极材料业务发展稳健。与中国华友钴业的合资项目令LG化学能够以较低价格采购原材料,确保成本竞争力。 据电池行业24日消息,LG化学2018年与中国华友钴业合资成立的正极材料法人乐友新能源材料去年实现1.34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7.89亿元)的营收和1086亿韩元的净利润。营收较前一年下降24.3%,净利润下降31.1%,但考虑到当前电池材料行业的困境,这一成绩可谓相当亮眼。相比之下,韩国主要正极材料企业ECOPRO去年亏损3145亿韩元,L&F亏损5102亿韩元。 LG化学自2010年代后期开始与华友钴业展开合作,以确保稳定的电池原材料供应。中国是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物的最大供应国。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中国承担全球电池用球形石墨精炼的99%,锂加工超过50%,精炼钴则占比超过75%。也就是说,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几乎完全由中国主导。 LG化学的中国正极材料法人2020年在江苏无锡建成投产,年产能4万吨。在当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乐友新能源材料依旧可以控制业绩下滑幅度在相对较低的水平。LG化学相关人士表示,核心原因是可以通过华友钴业在中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采购原材料。 除了中国以外,LG化学和华友钴业还在积极推动在韩合资项目。2022年,两家公司宣布计划在韩国龟尾国家工业园区投资约5000亿韩元建设年产6万吨的正极材料工厂。此外,双方还签署一项关于在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建立前驱体工厂的谅解备忘录(MOU)。该项目计划截至2028年累计投资1.2万亿韩元,构建年产10万吨的生产体系,旨在利用华友钴业的全球原材料供应链,在韩生产价格竞争力较高的产品。 在LG化学的石化、电池等主要业务板块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正极材料业务的贡献度正在上升。去年LG化学的净利润为5150亿韩元,仅为2023年2.053万亿韩元的四分之一,而中国正极材料业务在LG化学整体净利润中的占比已达20%。正极材料是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之一,与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共同决定电池的容量和平均电压。 据悉,中国正极材料法人乐友新能源材料生产的正极材料主要供应LG新能源在中国或韩国的电池工厂。LG化学相关人士表示,在《通胀削减法案》(IRA)的限制下,在华生产的正极材料主要供应欧洲、亚洲市场,而非美国。 LG化学与华友钴业龟尾正极材料事业合资签约仪式【图片来源 LG化学】
2025-02-27 19:38:02 -
韩个体工商户"步履维艰" 政府支援呼声高
16日,首尔某饭店张贴着租赁公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个体工商户去年业绩与净利润显著下滑,未来预期仍不乐观。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500名个体工商户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5日发布的结果显示,去年韩国个体工商户的业绩与净利润均出现大幅恶化,72%的受访者表示净利润有所减少,仅有28%的受访者表示净利润同比有所增加。从整体上看,净利润平均同比减少13.3%。在销售额方面,同样有72.6%的受访者表示销售额同比有所减少,对于今年净利润和销售额的预期,分别有62.2%和61.2%的受访者表示仍将减少,且预计净利润和销售额的平均减幅将达到7.2%和6.5%。凸显出韩国个体工商户经营环境十分严峻,进一步加剧了个体工商户对市场前景的担忧。 调查显示,个体工商户最大的负担来源为原材料及材料费(22.2%)、人工费(21.2%)、租金(18.7%)、贷款偿还本息(14.2%)等。据分析,个体工商户平均贷款1.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万元),月均利息为84.3万韩元,年利率高达8.4%。韩经协预测,考虑到存储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为4.7%,小额贷款利率为6.9%,相当多的个体工商户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进行了贷款。 在停业相关问题上,43.6%的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在未来3年内停业。停业的主要原因包括业绩持续恶化(28.2%)、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18.1%)、资金状况恶化及偿还贷款负担(18.1%)、租金及人工费等上升(11.9%)、原材料价格上涨(11.9%)等。关于景气复苏前景,受访者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25.8%)、明年上半年(24.4%)以及后年下半年(17.8%)将有可能复苏。然而,这一预期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今年经营困难事项方面,经济停滞导致的消费心理萎缩(34.9%)、原材料费用负担(24%)、租赁、税金、手续费负担(12.3%)、贷款偿还、利息负担(11.6%)以及人工费负担(9.1%)等成为了主要的因素,对未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针对个体工商户所面临的困境,受访者普遍呼吁政府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其中,扩大贷款延期偿还等金融支持(22.1%)、扩大消费促进方案(20.9%)、稳定原材料价格等物价措施(14%)、强化租金支援(11.7%)以及抑制和降低公共费用(10.5%)等成为了受访者最为关注的政策方向。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当前,家庭消费恶化及内需冻结等,大部分个体工商户的担忧持续加深。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援,并采取措施稳定原材料物价等,以帮助个体工商户度过难关。”
2025-02-25 20:02:40 -
韩国折扣零售店逆势崛起 高折扣模式受消费者热捧
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韩国折扣零售店(Off-Price Retailing Store,简称OPR)正受到消费者日益关注。 据零售业界23日消息,OPR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通过大规模采购库存或过季商品,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目前,该模式在北美已相当成熟,约6700家门店遍布各地,而在韩国仍处于发展初期。 韩国目前运营OPR门店的主要企业包括新世界百货的Factory Store、现代百货的OFFWORKS及E-Land Retail的NC PIKS等。其中,E-Land Retail是最早引入OPR的企业,自2013年在堂山店试点以来,陆续扩展至NewCore Outlet千户店、NC百货江西店和松坡店。 新世界百货于2017年在Starfield高阳购物中心开设首家Factory Store,目前已运营18家门店。现代百货则于2019年9月在东大门开设首家OFFWORKS门店,随后陆续进驻Garden Five、松岛、SPACE1及大田店,目前共运营5家门店。 OPR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竞争力。除了传统奢侈品牌,部分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新奢品牌也加入其中,折扣力度最高可达90%,远超传统奥特莱斯30%至50%的折扣幅度。 高折扣率主要得益于海外直接采购,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企业通过与品牌方直接签约,大量采购库存及过季商品,避免中间商加价,确保价格优势。 以NC PIKS为例,该品牌在美国和欧洲设有专业采购团队,每周精选商品运回韩国。同时,OPR门店采用仓储式布局,减少陈列与装潢成本,使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面对高物价环境,OPR销售表现持续攀升。新世界Factory Store成立七年后,去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6亿元),较成立首年增长13倍。 现代百货OFFWORKS去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成为现代百货集团旗下增速最快的零售品牌。其中,去年新增客户占比达30%至40%,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NC PIKS的客户粘性同样较高,门店复购率达30%。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大企业正加快OPR业务扩张。新世界计划今年在韩国新开4家Factory Store,目标年交易额达1200亿韩元。此外,该品牌还计划在老挝首都万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正式进军国际市场。 位于Starfield水原购物中心的Factory Store【图片来源 新世界百货】
2025-02-23 23:53:59 -
韩国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 创17个月最大涨幅
韩国银行(央行)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18(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6%,创下自2023年8月(0.8%)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并已连续三个月上升。 从具体分类来看,1月韩国主要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4%,主要受农产品(7.9%)和水产品(1.4%)供应减少影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6%,煤炭及石油产品(4%)、初级金属产品(1.2%)等受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涨幅明显。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整体持平,尽管污水处理费上涨2.8%,但工业用城市天然气价格下降2.5%。服务业方面,信息通信和广播服务(0.7%)、商业支持服务(1.1%)等带动整体价格上涨0.4%。 值得注意的是,1月部分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其中,草莓(57.7%)、柑橘(26.5%)、鱿鱼(8.4%)、鳀鱼(13.9%)、咖啡豆(8.4%)、柴油(7.7%)、汽油(5.6%)、丁二烯(9.3%)等商品价格涨幅居前;而猪肉(-5%)、韩元进口手续费(-22.4%)等则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产品、农林水产品和服务价格均有所上升,推高整体生产者物价水平。 展望未来趋势,李文熙表示,虽然2月以来国际油价和汇率较上月平均水平有所回落,但月底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公共费用调整等因素也将对生产者物价产生重要影响。 数据显示,1月韩国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其中原材料(0.7%)、中间产品(0.5%)、最终产品(0.6%)均呈现上涨态势。此外,1月韩国总产出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7%,其中工业产品(0.8%)、服务业(0.4%)均有明显增长。 20日,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02:46:38 -
代购时代或终结 乐天免税店"断臂求生"掀行业变革
仁川国际机场内的免税区域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新年伊始,经营一蹶不振多年的乐天免税店“断臂求生”,率先在各大免税店中全面停止与中国代购的交易。对于这一大胆举措,业内外观点认为,虽然短期内将打击乐天免税店的销售额和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切断恶性循环、提升财务健全性的起点。 乐天免税店上月决定,从本月起与中国代购“划清界限”,停止向其销售产品。此外还将专门服务代购的市场营销、沟通团队、旅行社等进行合并。由于代购销售额占到乐天免税店整体销售额的半壁江山,短期内销售额必将不可避免地锐减,但即便如此,乐天免税店仍选择“长痛不如短痛”,大胆果断放弃对代购的依赖,展现出“刮骨疗毒”般的决心。 代购通常低价大量购入韩国免税商品再转手卖出,客户主要来自中国及东南亚等地。2017年韩中两国因萨德风波关系急转直下,中方叫停赴韩团体游客,代购的存在感开始显现。尤其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代购的影响力可谓呼风唤雨,甚至成为了左右韩国免税行业销售的“头号玩家。” 但随之而来也暴露出韩国免税店的结构弊病,为拉拢代购资源,各家免税店打起价格“内卷”战。情况虽然略有差异,但免税店通常需要在商品销售中保留至少20%的利润率,才能勉强达到盈亏平衡点。然而免税店为维持经营,不得不以佣金的名义向代购返还商品原价的40%至50%,实际上可视为代购所得“回扣”。虽然2023年后降至35%,但仍然成为利润率直线下滑的元凶。 乐天免税店负责人表示,此次决定与代购中断交易,即使短期内放弃部分销售,也要保证自身盈利能力逐渐趋稳。自2017年以来,免税行业因代购的登场发生巨变,各家企业间的竞争已陷入毫无意义的“内卷”。 有意见持续指出,免税行业过于依赖代购,反而错失了中国游客这一核心客户群。尽管当前外国游客人数已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免税行业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去年各主要免税店创下近年来最糟糕业绩,这是因为外籍游客来韩观光形态发生了变化,比起在免税店一掷千金“扫货”,更倾向于体验式旅游。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的数据,去年前9个月,360万访韩中国游客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为文化体验,登山也首次跻身第三位,显示出体验式旅游已成主流。免税店购物未能进入排名上游,逛大型购物中心也仅仅排名第10位。 乐天免税店在业界率先与代购中断交易后,若实际效果逐步显现,预计新罗、新世界、现代等其他免税店也将积极效仿。 此外,乐天免税店还在尝试更多经营方式,通过加强网上免税店、直播电商、NFT营销等,与境内旅游商品联动,试图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新罗免税店也通过加强线上竞争力,与知名酒店联名合作,加强新加坡樟宜机场分店运营等各种方式,努力恢复盈利能力。
2025-02-20 18:43:47 -
大创开辟健康食品新赛道 欲挑战欧利芙洋霸主地位
大创门店 【图片来源 网络】 “无所不卖”的生活用品综合门店大创(Daiso)不断扩大产品线,近来国内外消费者对于美妆及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大创顺势推出健康美妆产品,欲赶超这一领域的绝对王者希杰欧利芙洋(OliveYoung)。 据亚成大创(Asung Daiso)集团日前消息,旗下200家门店将从本月24日起开始销售健康保养食品,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D、Omega-3、叶黄素等,价格最高不超过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虽然大创曾销售过大熊制药等生产的医药品,但销售健康保养品还是首次。 为测试消费者反映,提前对货架摆放进行安排,大创本月14日在直营卖场梅峰站店临时试售健康食品,据悉消费者反映良好。 韩国消费者对于养生的热情持续高涨,韩国健康功能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健康保养食品市场规模为6.04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5亿元),与4年相比扩大了16.8%。 除了健康保养食品外,大创还计划扩大美容产品线。大创近来推出的一系列价格不超过5000韩元的性价比美妆深受消费者欢迎。去年前11个月,大创美妆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增150%。 大创扩大美妆及健康食品的产品线后,预计将与以化妆品为主力的欧利芙洋形成竞争格局。欧利芙洋近年来不断扩大健康食品销售,相关产品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但大创拥有无法比拟的性价比优势,因此竞争力不容小觑。 大创在美妆产品上的竞争力已得到有力验证,推出的一系列价格在3000至5000韩元之间的化妆品连续引发断货热潮。VT Cosmetics的微针精华,以及被称为“香奈儿唇膏平替”的Son&Park唇颊两用膏,在美妆爱好者之间名声大噪。 三大美容巨头企业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爱敬产业等纷纷推出大创专用产品线,入驻卖场,用户群体扩大至不同年龄层。 在销售额方面大创也是连攀新高,并逐渐形成与欧利芙洋的两强竞争格局。从2021年至2023年的销售额来看,大创先后为2.6万亿韩元、2.9万亿韩元和3.04万亿韩元,欧利芙洋先后为2.1万亿韩元、2.7万亿韩元和3.8万亿韩元。 去年,大创和欧利芙洋的销售额预计都将突破4万亿韩元,未来谁将率先进入“5万亿俱乐部”也备受关注。 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大创产品扩展至健康保养食品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便利性和选择性,预计未来与欧利芙洋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
2025-02-20 01:48:49 -
韩国金条断货 美元存款和黄金账户投资热兴起
近期,韩国市场出现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显著增加。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影响,黄金和美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以本月18日为基准,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余额达676.5207亿美元,创下自2023年1月以来的两年新高。美元存款余额较去年年底(637.9719亿美元)增长了6%,较上月底(635.2915亿美元)增长了6.5%。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存款余额在本月13日之前维持在630亿至640亿美元之间,而在14日突然激增至670亿美元以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分析指出,尽管韩元兑美元汇率处于金融危机后的高位,许多投资者并未选择卖出美元以获取差价收益,而是进一步买入美元和黄金,显示出对安全资产的强烈偏好。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安全资产需求上升,加上17日(当地时间)美国总统日假期临近,市场出现大量美元买盘,推动了美元存款余额的快速增长。 美元货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除了美元存款,韩国商业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也大幅增加。以本月14日为基准,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三家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达901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3亿元),创历史新高。韩亚银行和NH农协银行不提供黄金账户服务。黄金账户是一种通过银行账户买卖黄金的投资产品,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受到投资者青睐。数据显示,三家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较去年年底增长15.3%,较上月底增长8%,反映出投资者对黄金的强烈需求。 近期,由于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替代投资产品。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需求大幅增加,导致市场上金条和黄金相关投资产品的供应紧张。 韩国造币公社于本月11日向各大银行发送公文,要求暂停销售金条。公文中称:“由于黄金原材料供应问题暂时停止销售金条,将尽快努力恢复销售。”除了造币公社外,未能找到其他供应渠道的银行也从本月12日起停止销售金条。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使得黄金价格居高不下,部分投资者转而选择美元存款、黄金账户等其他替代产品进行投资。 专家分析认为,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仅推高了黄金价格,也促使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转向其他具有保值功能的资产。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其他替代投资产品的市场热度也可能继续上升。 首尔钟路区韩国黄金珠宝交易所展示的金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8 20:35:12 -
"面食通胀"持续 首尔炸酱面价格直奔50元
进入新年以来,韩国的“面食通胀”现象依旧持续。受原料价格、人工成本、店铺租金及水电费用持续上涨影响,原本平价的大众面食价格不断攀升。 韩国消费者院价格信息综合门户网站18日发布数据显示,作为首尔地区民众经常消费的八大餐饮品种之一,炸酱面平均价格从去年12月的7423韩元(约合人民币37.4元)上涨至今年1月的7500韩元。 首尔地区炸酱面平均价格在2014年10月为4500韩元,2019年10月上涨至5000韩元区间,2022年4月突破6000韩元,2023年9月达到7000韩元以上。 上月冷面价格也从1.2万韩元上涨至1.2038万韩元。冷面均价在2022年4月首次突破1万韩元,2023年6月突破1.1万韩元,去年12月首次迈过1.2万韩元大关。首尔知名冷面餐厅的冷面价格最高已达1.6万韩元。 此外,上月刀切面价格从9385韩元涨至9462韩元,紫菜包饭从3500韩元涨至3538韩元,拌饭从1.1192万韩元涨至1.1231万韩元。 五花肉、参鸡汤和辛奇汤套餐等三类餐饮品种价格上月保持不变。五花肉(200克)为2.0282万韩元,参鸡汤和辛奇汤套餐价格分别维持在1.7269万韩元和8269韩元。 与此同时,上月首尔地区的个人服务价格也尚未出现变动。理发费用为1.2538万韩元,澡堂费用维持在1.0615万韩元。 首尔市内一家中餐厅门口张贴的炸酱面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8 20:10:11
-
韩国经济"三重下降"再现 1月主要经济指标全线走低
韩国统计厅4日公布的《1月产业活动动向》报告显示,今年1月韩国生产、消费和投资三大经济活动指标全面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是继去年11月后时隔两个月再次出现所谓的“经济三重下降”现象,且降幅进一步扩大。 报告显示,剔除农林渔业的1月全产业生产指数(季节调整后)为111.2(2020年=100),环比下降2.7%。这是自2020年2月(-2.9%)以来近四年零11个月内的最大降幅。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月正值韩国新冠疫情大规模暴发初期。 韩国全产业生产指数去年11月曾下降1.2%,随后12月增长1.7%,但在今年1月再次转为下降趋势。其中,矿工制造业生产环比下降2.3%,制造业产量减少2.4%。虽然半导体生产增长0.1%,但增势明显放缓,而汽车生产则下降0.4%。 受去年持续的内需疲软影响,消费回暖迹象仍不明显。尽管1月有春节长假及临时公休日的安排,但其对消费市场的拉动效果有限。反映服务消费情况的服务业生产环比下降0.8%,而反映商品消费的零售销售则环比减少0.6%。其中,服装等半耐用品(-2.6%)及化妆品等非耐用品(-0.5%)的销售均有所下滑。去年10月和11月,韩国零售销售连续下降0.7%,12月小幅回升0.2%后,1月再次下滑。 投资方面,1月设备投资环比大幅减少14.2%,创下自2020年10月(-16.7%)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投资减少12.6%,其他运输设备投资下降17.5%。 此外,反映建筑行业表现的建筑施工实绩(不变价格计算)环比下降4.3%,其中建筑工程减少4.1%,土木工程减少5.2%。这是自去年8月(-2.1%)以来连续六个月下降,降幅不断扩大。 衡量当前经济状况的同步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而预测未来经济趋势的先行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对于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的原因,韩国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表示:“受上月数据增长带来的基数效应影响,加之春节假期导致工作日减少,1月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负增长。” 2日,在首尔某大型超市里,市民正在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4 19:28:02 -
韩国央行:高汇率滞后效应或持续推高下半年通胀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27日发布《汇率对物价的长短期传导效应分析》报告显示,尽管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从去年年底的高位略有回落,但其对物价的传导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通胀压力。 报告指出,汇率变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研究团队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韩元兑美元汇率每贬值10个百分点,将在一年内推动消费者物价上涨0.4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前3个月)传导效应为0.28个百分点,长期(4至12个月)效应为0.19个百分点,表明短期内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然而,研究团队特别指出,在近期汇率急剧上升并持续超过3个月的情况下,长期传导效应(1.3个百分点)远超短期效应(0.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被解释为企业因高汇率长期化而推迟涨价决策,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在后期集中释放。 为进一步分析汇率对不同商品类别的影响,研究团队将45种在汇率变动后3个月内价格快速调整的商品归类为“短期性敏感商品”,将73种在9个月内缓慢调整的商品归类为“长期敏感性商品”。研究发现,在汇率急剧波动期间,短期敏感性商品价格波动显著,而长期敏感性商品虽然反应较慢,但受汇率影响的时间更长。这些对汇率敏感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大量依赖进口中间品的生产领域。 央行研究团队总结称:“即使未来汇率出现小幅回落,去年年底以来汇率急剧上涨的滞后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物价水平。”这一分析为韩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提醒企业和消费者为潜在的通胀压力做好准备。 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7 23:40:32 -
LG化学携手华友钴业 市场"鸿沟"中正极材料发展稳健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鸿沟”(Chasm,需求暂时停滞)导致电池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LG化学的中国正极材料业务发展稳健。与中国华友钴业的合资项目令LG化学能够以较低价格采购原材料,确保成本竞争力。 据电池行业24日消息,LG化学2018年与中国华友钴业合资成立的正极材料法人乐友新能源材料去年实现1.34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7.89亿元)的营收和1086亿韩元的净利润。营收较前一年下降24.3%,净利润下降31.1%,但考虑到当前电池材料行业的困境,这一成绩可谓相当亮眼。相比之下,韩国主要正极材料企业ECOPRO去年亏损3145亿韩元,L&F亏损5102亿韩元。 LG化学自2010年代后期开始与华友钴业展开合作,以确保稳定的电池原材料供应。中国是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物的最大供应国。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中国承担全球电池用球形石墨精炼的99%,锂加工超过50%,精炼钴则占比超过75%。也就是说,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几乎完全由中国主导。 LG化学的中国正极材料法人2020年在江苏无锡建成投产,年产能4万吨。在当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乐友新能源材料依旧可以控制业绩下滑幅度在相对较低的水平。LG化学相关人士表示,核心原因是可以通过华友钴业在中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采购原材料。 除了中国以外,LG化学和华友钴业还在积极推动在韩合资项目。2022年,两家公司宣布计划在韩国龟尾国家工业园区投资约5000亿韩元建设年产6万吨的正极材料工厂。此外,双方还签署一项关于在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建立前驱体工厂的谅解备忘录(MOU)。该项目计划截至2028年累计投资1.2万亿韩元,构建年产10万吨的生产体系,旨在利用华友钴业的全球原材料供应链,在韩生产价格竞争力较高的产品。 在LG化学的石化、电池等主要业务板块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正极材料业务的贡献度正在上升。去年LG化学的净利润为5150亿韩元,仅为2023年2.053万亿韩元的四分之一,而中国正极材料业务在LG化学整体净利润中的占比已达20%。正极材料是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之一,与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共同决定电池的容量和平均电压。 据悉,中国正极材料法人乐友新能源材料生产的正极材料主要供应LG新能源在中国或韩国的电池工厂。LG化学相关人士表示,在《通胀削减法案》(IRA)的限制下,在华生产的正极材料主要供应欧洲、亚洲市场,而非美国。 LG化学与华友钴业龟尾正极材料事业合资签约仪式【图片来源 LG化学】
2025-02-27 19:38:02 -
韩个体工商户"步履维艰" 政府支援呼声高
16日,首尔某饭店张贴着租赁公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个体工商户去年业绩与净利润显著下滑,未来预期仍不乐观。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500名个体工商户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5日发布的结果显示,去年韩国个体工商户的业绩与净利润均出现大幅恶化,72%的受访者表示净利润有所减少,仅有28%的受访者表示净利润同比有所增加。从整体上看,净利润平均同比减少13.3%。在销售额方面,同样有72.6%的受访者表示销售额同比有所减少,对于今年净利润和销售额的预期,分别有62.2%和61.2%的受访者表示仍将减少,且预计净利润和销售额的平均减幅将达到7.2%和6.5%。凸显出韩国个体工商户经营环境十分严峻,进一步加剧了个体工商户对市场前景的担忧。 调查显示,个体工商户最大的负担来源为原材料及材料费(22.2%)、人工费(21.2%)、租金(18.7%)、贷款偿还本息(14.2%)等。据分析,个体工商户平均贷款1.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万元),月均利息为84.3万韩元,年利率高达8.4%。韩经协预测,考虑到存储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为4.7%,小额贷款利率为6.9%,相当多的个体工商户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进行了贷款。 在停业相关问题上,43.6%的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在未来3年内停业。停业的主要原因包括业绩持续恶化(28.2%)、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18.1%)、资金状况恶化及偿还贷款负担(18.1%)、租金及人工费等上升(11.9%)、原材料价格上涨(11.9%)等。关于景气复苏前景,受访者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25.8%)、明年上半年(24.4%)以及后年下半年(17.8%)将有可能复苏。然而,这一预期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今年经营困难事项方面,经济停滞导致的消费心理萎缩(34.9%)、原材料费用负担(24%)、租赁、税金、手续费负担(12.3%)、贷款偿还、利息负担(11.6%)以及人工费负担(9.1%)等成为了主要的因素,对未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针对个体工商户所面临的困境,受访者普遍呼吁政府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其中,扩大贷款延期偿还等金融支持(22.1%)、扩大消费促进方案(20.9%)、稳定原材料价格等物价措施(14%)、强化租金支援(11.7%)以及抑制和降低公共费用(10.5%)等成为了受访者最为关注的政策方向。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当前,家庭消费恶化及内需冻结等,大部分个体工商户的担忧持续加深。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援,并采取措施稳定原材料物价等,以帮助个体工商户度过难关。”
2025-02-25 20:02:40 -
韩国折扣零售店逆势崛起 高折扣模式受消费者热捧
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韩国折扣零售店(Off-Price Retailing Store,简称OPR)正受到消费者日益关注。 据零售业界23日消息,OPR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通过大规模采购库存或过季商品,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目前,该模式在北美已相当成熟,约6700家门店遍布各地,而在韩国仍处于发展初期。 韩国目前运营OPR门店的主要企业包括新世界百货的Factory Store、现代百货的OFFWORKS及E-Land Retail的NC PIKS等。其中,E-Land Retail是最早引入OPR的企业,自2013年在堂山店试点以来,陆续扩展至NewCore Outlet千户店、NC百货江西店和松坡店。 新世界百货于2017年在Starfield高阳购物中心开设首家Factory Store,目前已运营18家门店。现代百货则于2019年9月在东大门开设首家OFFWORKS门店,随后陆续进驻Garden Five、松岛、SPACE1及大田店,目前共运营5家门店。 OPR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竞争力。除了传统奢侈品牌,部分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新奢品牌也加入其中,折扣力度最高可达90%,远超传统奥特莱斯30%至50%的折扣幅度。 高折扣率主要得益于海外直接采购,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企业通过与品牌方直接签约,大量采购库存及过季商品,避免中间商加价,确保价格优势。 以NC PIKS为例,该品牌在美国和欧洲设有专业采购团队,每周精选商品运回韩国。同时,OPR门店采用仓储式布局,减少陈列与装潢成本,使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面对高物价环境,OPR销售表现持续攀升。新世界Factory Store成立七年后,去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6亿元),较成立首年增长13倍。 现代百货OFFWORKS去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成为现代百货集团旗下增速最快的零售品牌。其中,去年新增客户占比达30%至40%,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NC PIKS的客户粘性同样较高,门店复购率达30%。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大企业正加快OPR业务扩张。新世界计划今年在韩国新开4家Factory Store,目标年交易额达1200亿韩元。此外,该品牌还计划在老挝首都万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正式进军国际市场。 位于Starfield水原购物中心的Factory Store【图片来源 新世界百货】
2025-02-23 23:53:59 -
韩国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 创17个月最大涨幅
韩国银行(央行)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18(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6%,创下自2023年8月(0.8%)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并已连续三个月上升。 从具体分类来看,1月韩国主要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4%,主要受农产品(7.9%)和水产品(1.4%)供应减少影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6%,煤炭及石油产品(4%)、初级金属产品(1.2%)等受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涨幅明显。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整体持平,尽管污水处理费上涨2.8%,但工业用城市天然气价格下降2.5%。服务业方面,信息通信和广播服务(0.7%)、商业支持服务(1.1%)等带动整体价格上涨0.4%。 值得注意的是,1月部分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其中,草莓(57.7%)、柑橘(26.5%)、鱿鱼(8.4%)、鳀鱼(13.9%)、咖啡豆(8.4%)、柴油(7.7%)、汽油(5.6%)、丁二烯(9.3%)等商品价格涨幅居前;而猪肉(-5%)、韩元进口手续费(-22.4%)等则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产品、农林水产品和服务价格均有所上升,推高整体生产者物价水平。 展望未来趋势,李文熙表示,虽然2月以来国际油价和汇率较上月平均水平有所回落,但月底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公共费用调整等因素也将对生产者物价产生重要影响。 数据显示,1月韩国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其中原材料(0.7%)、中间产品(0.5%)、最终产品(0.6%)均呈现上涨态势。此外,1月韩国总产出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7%,其中工业产品(0.8%)、服务业(0.4%)均有明显增长。 20日,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02:46:38 -
代购时代或终结 乐天免税店"断臂求生"掀行业变革
仁川国际机场内的免税区域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新年伊始,经营一蹶不振多年的乐天免税店“断臂求生”,率先在各大免税店中全面停止与中国代购的交易。对于这一大胆举措,业内外观点认为,虽然短期内将打击乐天免税店的销售额和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切断恶性循环、提升财务健全性的起点。 乐天免税店上月决定,从本月起与中国代购“划清界限”,停止向其销售产品。此外还将专门服务代购的市场营销、沟通团队、旅行社等进行合并。由于代购销售额占到乐天免税店整体销售额的半壁江山,短期内销售额必将不可避免地锐减,但即便如此,乐天免税店仍选择“长痛不如短痛”,大胆果断放弃对代购的依赖,展现出“刮骨疗毒”般的决心。 代购通常低价大量购入韩国免税商品再转手卖出,客户主要来自中国及东南亚等地。2017年韩中两国因萨德风波关系急转直下,中方叫停赴韩团体游客,代购的存在感开始显现。尤其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代购的影响力可谓呼风唤雨,甚至成为了左右韩国免税行业销售的“头号玩家。” 但随之而来也暴露出韩国免税店的结构弊病,为拉拢代购资源,各家免税店打起价格“内卷”战。情况虽然略有差异,但免税店通常需要在商品销售中保留至少20%的利润率,才能勉强达到盈亏平衡点。然而免税店为维持经营,不得不以佣金的名义向代购返还商品原价的40%至50%,实际上可视为代购所得“回扣”。虽然2023年后降至35%,但仍然成为利润率直线下滑的元凶。 乐天免税店负责人表示,此次决定与代购中断交易,即使短期内放弃部分销售,也要保证自身盈利能力逐渐趋稳。自2017年以来,免税行业因代购的登场发生巨变,各家企业间的竞争已陷入毫无意义的“内卷”。 有意见持续指出,免税行业过于依赖代购,反而错失了中国游客这一核心客户群。尽管当前外国游客人数已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免税行业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去年各主要免税店创下近年来最糟糕业绩,这是因为外籍游客来韩观光形态发生了变化,比起在免税店一掷千金“扫货”,更倾向于体验式旅游。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的数据,去年前9个月,360万访韩中国游客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为文化体验,登山也首次跻身第三位,显示出体验式旅游已成主流。免税店购物未能进入排名上游,逛大型购物中心也仅仅排名第10位。 乐天免税店在业界率先与代购中断交易后,若实际效果逐步显现,预计新罗、新世界、现代等其他免税店也将积极效仿。 此外,乐天免税店还在尝试更多经营方式,通过加强网上免税店、直播电商、NFT营销等,与境内旅游商品联动,试图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新罗免税店也通过加强线上竞争力,与知名酒店联名合作,加强新加坡樟宜机场分店运营等各种方式,努力恢复盈利能力。
2025-02-20 18:43:47 -
大创开辟健康食品新赛道 欲挑战欧利芙洋霸主地位
大创门店 【图片来源 网络】 “无所不卖”的生活用品综合门店大创(Daiso)不断扩大产品线,近来国内外消费者对于美妆及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大创顺势推出健康美妆产品,欲赶超这一领域的绝对王者希杰欧利芙洋(OliveYoung)。 据亚成大创(Asung Daiso)集团日前消息,旗下200家门店将从本月24日起开始销售健康保养食品,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D、Omega-3、叶黄素等,价格最高不超过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虽然大创曾销售过大熊制药等生产的医药品,但销售健康保养品还是首次。 为测试消费者反映,提前对货架摆放进行安排,大创本月14日在直营卖场梅峰站店临时试售健康食品,据悉消费者反映良好。 韩国消费者对于养生的热情持续高涨,韩国健康功能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健康保养食品市场规模为6.04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5亿元),与4年相比扩大了16.8%。 除了健康保养食品外,大创还计划扩大美容产品线。大创近来推出的一系列价格不超过5000韩元的性价比美妆深受消费者欢迎。去年前11个月,大创美妆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增150%。 大创扩大美妆及健康食品的产品线后,预计将与以化妆品为主力的欧利芙洋形成竞争格局。欧利芙洋近年来不断扩大健康食品销售,相关产品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但大创拥有无法比拟的性价比优势,因此竞争力不容小觑。 大创在美妆产品上的竞争力已得到有力验证,推出的一系列价格在3000至5000韩元之间的化妆品连续引发断货热潮。VT Cosmetics的微针精华,以及被称为“香奈儿唇膏平替”的Son&Park唇颊两用膏,在美妆爱好者之间名声大噪。 三大美容巨头企业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爱敬产业等纷纷推出大创专用产品线,入驻卖场,用户群体扩大至不同年龄层。 在销售额方面大创也是连攀新高,并逐渐形成与欧利芙洋的两强竞争格局。从2021年至2023年的销售额来看,大创先后为2.6万亿韩元、2.9万亿韩元和3.04万亿韩元,欧利芙洋先后为2.1万亿韩元、2.7万亿韩元和3.8万亿韩元。 去年,大创和欧利芙洋的销售额预计都将突破4万亿韩元,未来谁将率先进入“5万亿俱乐部”也备受关注。 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大创产品扩展至健康保养食品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便利性和选择性,预计未来与欧利芙洋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
2025-02-20 01:48:49 -
韩国金条断货 美元存款和黄金账户投资热兴起
近期,韩国市场出现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显著增加。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影响,黄金和美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以本月18日为基准,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余额达676.5207亿美元,创下自2023年1月以来的两年新高。美元存款余额较去年年底(637.9719亿美元)增长了6%,较上月底(635.2915亿美元)增长了6.5%。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存款余额在本月13日之前维持在630亿至640亿美元之间,而在14日突然激增至670亿美元以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分析指出,尽管韩元兑美元汇率处于金融危机后的高位,许多投资者并未选择卖出美元以获取差价收益,而是进一步买入美元和黄金,显示出对安全资产的强烈偏好。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安全资产需求上升,加上17日(当地时间)美国总统日假期临近,市场出现大量美元买盘,推动了美元存款余额的快速增长。 美元货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除了美元存款,韩国商业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也大幅增加。以本月14日为基准,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三家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达901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3亿元),创历史新高。韩亚银行和NH农协银行不提供黄金账户服务。黄金账户是一种通过银行账户买卖黄金的投资产品,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受到投资者青睐。数据显示,三家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较去年年底增长15.3%,较上月底增长8%,反映出投资者对黄金的强烈需求。 近期,由于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替代投资产品。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需求大幅增加,导致市场上金条和黄金相关投资产品的供应紧张。 韩国造币公社于本月11日向各大银行发送公文,要求暂停销售金条。公文中称:“由于黄金原材料供应问题暂时停止销售金条,将尽快努力恢复销售。”除了造币公社外,未能找到其他供应渠道的银行也从本月12日起停止销售金条。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使得黄金价格居高不下,部分投资者转而选择美元存款、黄金账户等其他替代产品进行投资。 专家分析认为,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仅推高了黄金价格,也促使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转向其他具有保值功能的资产。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其他替代投资产品的市场热度也可能继续上升。 首尔钟路区韩国黄金珠宝交易所展示的金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8 20:35:12 -
"面食通胀"持续 首尔炸酱面价格直奔50元
进入新年以来,韩国的“面食通胀”现象依旧持续。受原料价格、人工成本、店铺租金及水电费用持续上涨影响,原本平价的大众面食价格不断攀升。 韩国消费者院价格信息综合门户网站18日发布数据显示,作为首尔地区民众经常消费的八大餐饮品种之一,炸酱面平均价格从去年12月的7423韩元(约合人民币37.4元)上涨至今年1月的7500韩元。 首尔地区炸酱面平均价格在2014年10月为4500韩元,2019年10月上涨至5000韩元区间,2022年4月突破6000韩元,2023年9月达到7000韩元以上。 上月冷面价格也从1.2万韩元上涨至1.2038万韩元。冷面均价在2022年4月首次突破1万韩元,2023年6月突破1.1万韩元,去年12月首次迈过1.2万韩元大关。首尔知名冷面餐厅的冷面价格最高已达1.6万韩元。 此外,上月刀切面价格从9385韩元涨至9462韩元,紫菜包饭从3500韩元涨至3538韩元,拌饭从1.1192万韩元涨至1.1231万韩元。 五花肉、参鸡汤和辛奇汤套餐等三类餐饮品种价格上月保持不变。五花肉(200克)为2.0282万韩元,参鸡汤和辛奇汤套餐价格分别维持在1.7269万韩元和8269韩元。 与此同时,上月首尔地区的个人服务价格也尚未出现变动。理发费用为1.2538万韩元,澡堂费用维持在1.0615万韩元。 首尔市内一家中餐厅门口张贴的炸酱面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8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