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收支’新闻 13个
-
韩国10月经常账户连续6个月盈余 半导体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6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韩国10月经常账户盈余为97.8亿美元,这是自4月因外国人分红增加等因素导致短暂赤字(-2.9亿美元)后连续第六个月实现盈余。尽管盈余额较去年同期的74.4亿美元有所增长,但低于9月的109.4亿美元,在历年10月中排名第三。今年1至10月累计经常账户盈余为742.4亿美元,同比增加500.6亿美元。 从分项数据来看,商品收支实现81.2亿美元盈余,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盈余,但较9月的104.9亿美元减少23.7亿美元。出口额为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连续13个月呈增长态势。 从品类来看,半导体(+39.8%)、钢铁制品(+6.8%)、乘用车(+5.2%)、信息通信设备(+5.2%)增长显著;从地区来看,对中国(+10.8%)、东南亚(+7.7%)、欧盟(+5.7%)和美国(+3.4%)的出口表现良好,但石油产品(-34.5%)和机械及精密仪器(-4.2%)出口有所下降。 进口总额为519.6亿美元,同比减少0.7%,这一降幅主要受原油(-17.9%)、石油产品(-13.3%)、煤炭(-9.5%)和化工产品(-6.7%)等原材料进口下降4.7%的影响。然而,半导体制造设备(+48.6%)、半导体(+18.2%)、精密仪器(+3.3%)等资本品进口增长7.5%,贵金属、珠宝(+72.9%)和直接消费品(+15.1%)等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8.8%。 服务收支赤字为17.3亿美元,虽较上月的22.4亿美元有所缩小,但较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有所扩大。其中,旅行收支赤字为4.8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国庆节假期带动旅行收入增加,较9月的9.4亿美元赤字有所改善;而运输收支则因集装箱船运费下降,从9月4亿美元盈余转为2.3亿美元赤字。初次收入收支实现34.5亿美元盈余,高于9月的30.9亿美元,其中股息收入维持稳定,为24.9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10月净资产增加129.8亿美元。直接投资中,韩国对外投资增加2.8亿美元,外国对韩投资增加22.5亿美元;证券投资中,韩国对外债券投资增加29.1亿美元,外国对韩债券投资增加12亿美元。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6 18:58:19 -
韩医保涉外项目整体顺差 中国参保者项目持续出现亏损
韩国保健福祉部(以下简称福祉部)27日发布的一份资料显示,从2017年至去年累计顺差达到3.23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8.4亿元)。这意味着外籍参保人缴纳的健康保险费高于医保报销的费用。 然而,中国籍参保者近几年持续出现逆差,逆差规模从2019年至去年分别为987亿韩元、239亿韩元、109亿韩元、229亿韩元和640亿韩元。 目前,韩国政府不断加强外籍人员和旅外公民参保者资格和在韩享受医保报销的标准,以改善涉外项目收支。政府于2019年7月起实施外籍人员义务加入医保的外国人义务参保制度;今年4月3日起进一步加强外籍被扶养人资格条件;5月20日起通过身份证等证件确认患者等是否属于医保适用对象,以防非法借用或盗用他人医保。 部分政界人士认为,为了应对国籍参保者项目持续亏损,医保基金应当采取对等原则。然而,福祉部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将对等原则应用于特定国家的医保项目可能会引发外交冲突等负面影响。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4-11-28 00:14:43 -
韩国收入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资产与劳动政策改善是关键
韩国经济跻身全球领先行列,但内部两极分化现象愈发突显。专家分析指出,这种现象背后存在工资和资产差距扩大等深层次结构性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优化教育功能,以及稳定房地产市场。 韩国的名义工资有所上涨,但工资不平等趋势却在加剧。统计厅14日数据显示,以今年8月为准,非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204.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6万元),同比增加9.1万韩元;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379.6万韩元,同比增加17.3万韩元,两者相差174.8万韩元,创下历史最大差距。今年第二季度家庭收支调查也显示,收入排名前20%的第五分位工资收入同比增长8.3%,而收入排名后20%的第一分位工资收入则下降7.5%。 此外,物价上涨速度比工资更快,家庭的实际收入进一步缩水。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指出,2022至2024年间,韩国国民实际收入呈普遍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价上涨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疫情期间的资产市场过热也加剧财富不平等现象。汉阳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俊京(音)认为,“财富继承资本主义”也对两极分化产生影响,积累资产相比劳动收入的增速更快,尤其在房地产领域,相关政策和规制通常偏向既得利益阶层。 对于缩小收入两极分化,专家认为应该从提升工资与劳动匹配度入手。高丽大学社会学教授尹麟镇表示,应当把工资收入提高至与劳动相匹配的水平,企业高管享有不受限制的津贴和奖金,而基层劳工的工资却难以跟上物价涨幅。 河俊京教授强调,应该从宏观角度着手企业生态系统和劳动市场教育,改善劳动市场双重结构,缩小企业间的差距。此外,还应扩大进入劳动市场的机会,提供适当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目前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劳动市场政策上的预算投入相对较少。 尹麟镇教授也指出,应该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机会,以此提高生产力,并增加公共领域的就业或实习机会,引导青年顺利进入劳动市场。此外,政府承担部分私营企业的实习生雇佣费用,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设想。 另有专家表示,单靠扩大福利支出无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贤(音)认为,福利支出与两极分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资产两极分化最终需要通过稳定房地产价格来解决。尹麟镇教授也补充称,通过福利改善不平等可能带来“标签效应”隐患。金光锡室长提出,为消除两极分化,可能需要通过社会讨论努力引进适当的税制。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4 23:55:36
-
韩国10月经常账户连续6个月盈余 半导体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6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韩国10月经常账户盈余为97.8亿美元,这是自4月因外国人分红增加等因素导致短暂赤字(-2.9亿美元)后连续第六个月实现盈余。尽管盈余额较去年同期的74.4亿美元有所增长,但低于9月的109.4亿美元,在历年10月中排名第三。今年1至10月累计经常账户盈余为742.4亿美元,同比增加500.6亿美元。 从分项数据来看,商品收支实现81.2亿美元盈余,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盈余,但较9月的104.9亿美元减少23.7亿美元。出口额为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连续13个月呈增长态势。 从品类来看,半导体(+39.8%)、钢铁制品(+6.8%)、乘用车(+5.2%)、信息通信设备(+5.2%)增长显著;从地区来看,对中国(+10.8%)、东南亚(+7.7%)、欧盟(+5.7%)和美国(+3.4%)的出口表现良好,但石油产品(-34.5%)和机械及精密仪器(-4.2%)出口有所下降。 进口总额为519.6亿美元,同比减少0.7%,这一降幅主要受原油(-17.9%)、石油产品(-13.3%)、煤炭(-9.5%)和化工产品(-6.7%)等原材料进口下降4.7%的影响。然而,半导体制造设备(+48.6%)、半导体(+18.2%)、精密仪器(+3.3%)等资本品进口增长7.5%,贵金属、珠宝(+72.9%)和直接消费品(+15.1%)等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8.8%。 服务收支赤字为17.3亿美元,虽较上月的22.4亿美元有所缩小,但较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有所扩大。其中,旅行收支赤字为4.8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国庆节假期带动旅行收入增加,较9月的9.4亿美元赤字有所改善;而运输收支则因集装箱船运费下降,从9月4亿美元盈余转为2.3亿美元赤字。初次收入收支实现34.5亿美元盈余,高于9月的30.9亿美元,其中股息收入维持稳定,为24.9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10月净资产增加129.8亿美元。直接投资中,韩国对外投资增加2.8亿美元,外国对韩投资增加22.5亿美元;证券投资中,韩国对外债券投资增加29.1亿美元,外国对韩债券投资增加12亿美元。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6 18:58:19 -
韩医保涉外项目整体顺差 中国参保者项目持续出现亏损
韩国保健福祉部(以下简称福祉部)27日发布的一份资料显示,从2017年至去年累计顺差达到3.23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8.4亿元)。这意味着外籍参保人缴纳的健康保险费高于医保报销的费用。 然而,中国籍参保者近几年持续出现逆差,逆差规模从2019年至去年分别为987亿韩元、239亿韩元、109亿韩元、229亿韩元和640亿韩元。 目前,韩国政府不断加强外籍人员和旅外公民参保者资格和在韩享受医保报销的标准,以改善涉外项目收支。政府于2019年7月起实施外籍人员义务加入医保的外国人义务参保制度;今年4月3日起进一步加强外籍被扶养人资格条件;5月20日起通过身份证等证件确认患者等是否属于医保适用对象,以防非法借用或盗用他人医保。 部分政界人士认为,为了应对国籍参保者项目持续亏损,医保基金应当采取对等原则。然而,福祉部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将对等原则应用于特定国家的医保项目可能会引发外交冲突等负面影响。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4-11-28 00:14:43 -
韩国收入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资产与劳动政策改善是关键
韩国经济跻身全球领先行列,但内部两极分化现象愈发突显。专家分析指出,这种现象背后存在工资和资产差距扩大等深层次结构性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优化教育功能,以及稳定房地产市场。 韩国的名义工资有所上涨,但工资不平等趋势却在加剧。统计厅14日数据显示,以今年8月为准,非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204.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6万元),同比增加9.1万韩元;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379.6万韩元,同比增加17.3万韩元,两者相差174.8万韩元,创下历史最大差距。今年第二季度家庭收支调查也显示,收入排名前20%的第五分位工资收入同比增长8.3%,而收入排名后20%的第一分位工资收入则下降7.5%。 此外,物价上涨速度比工资更快,家庭的实际收入进一步缩水。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指出,2022至2024年间,韩国国民实际收入呈普遍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价上涨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疫情期间的资产市场过热也加剧财富不平等现象。汉阳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俊京(音)认为,“财富继承资本主义”也对两极分化产生影响,积累资产相比劳动收入的增速更快,尤其在房地产领域,相关政策和规制通常偏向既得利益阶层。 对于缩小收入两极分化,专家认为应该从提升工资与劳动匹配度入手。高丽大学社会学教授尹麟镇表示,应当把工资收入提高至与劳动相匹配的水平,企业高管享有不受限制的津贴和奖金,而基层劳工的工资却难以跟上物价涨幅。 河俊京教授强调,应该从宏观角度着手企业生态系统和劳动市场教育,改善劳动市场双重结构,缩小企业间的差距。此外,还应扩大进入劳动市场的机会,提供适当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目前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劳动市场政策上的预算投入相对较少。 尹麟镇教授也指出,应该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机会,以此提高生产力,并增加公共领域的就业或实习机会,引导青年顺利进入劳动市场。此外,政府承担部分私营企业的实习生雇佣费用,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设想。 另有专家表示,单靠扩大福利支出无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贤(音)认为,福利支出与两极分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资产两极分化最终需要通过稳定房地产价格来解决。尹麟镇教授也补充称,通过福利改善不平等可能带来“标签效应”隐患。金光锡室长提出,为消除两极分化,可能需要通过社会讨论努力引进适当的税制。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4 2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