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物价’新闻 102个
-
重新定义消费 "CDO"开启韩国零售新时代
人口仅有5000万的韩国,却孕育出全球最发达的零售市场之一,近年来随着线上和线下市场界限逐渐模糊,韩国的零售流通业也悄然完成新一轮洗牌,出现了“离开‘CDO’无法生存”的说法,“CDO”指电商平台Coupang、生活用品集合店Daiso(大创)和健康美妆产品连锁店Oliveyoung(欧利芙洋)。 性价比、便利性、可及性、选品能力、创新和潮流等六大关键词是这三大企业取得成功的共同秘诀。经历过新冠疫情后,高物价、高利率和高汇率“三高”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打开钱包变得更加谨慎,消费标准愈发苛刻。上述六大关键词中哪怕只欠缺1到2条,消费者也会毫不留情地选择淘汰。而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六边形战士”则遥遥领先,流通市场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加剧。 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下,CDO完成了量子飞跃。去年Coupang和大创的销售额分别达到4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51亿元)和3.9689万亿韩元,双双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欧利芙洋销售额同比激增24%,达到4.7899万亿韩元。 2021年3月,Coupang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图片提供 韩联社】 ▲Coupang:重构韩国零售模式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消费重心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被誉为“韩版亚马逊”的Coupang成为市场规则重塑者,将目前的韩国零售市场说成是Coupang天下也不为过。 Coupang斥资数十亿美元在全国构建起物流网络,采取直接采购方式推出“火箭配送”服务。不过短短几年前,网购下单后消费者通常习惯于等待两到三天的物流配送时间,但现在睡前下单,清晨到货的体验令消费者直呼“上头”。在合理定价、应有尽有的商品矩阵加持下,“何必花时间去超市”成为消费新常态。 被便利性“驯化”的消费者已习惯于靠Coupang一站式解决所有购物需求,并心甘情愿地为服务买单。Coupang的付费会员制度“WOW会员”数量从2020年的600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1400万人。去年8月,Coupang将会费从每月4990韩元上调至7890韩元,服务范围从单纯网购扩大至外卖、流媒体(OTT)等,会员人数不降反增。 ▲大创:不仅仅只有性价比 成立于1997年的大创,以最高5000韩元“封顶”的统一定价策略被誉为性价比“天花板”。尤其在“除了工资什么都涨”的当下,大创更是拥有其他流通渠道无可比拟的优势。 据大创日前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去年销售额达3.9689万亿韩元,逼近4万亿韩元大关,同比增长近15%,营业利润达3711亿韩元,同比大增41.8%。 当然,仅靠一味的便宜低价战略远远不够,大创在售的70%以上商品采购自韩国合作厂商,在保障品质的同时通过扩张门店,提升商品种类,持续优化消费体验。凭借大批量采购以降低利润率的薄利多销思路,持续吸引知名美妆、保健食品等入驻,有效拉动线下客流提高集客效应,形成良性循环。 大创负责人透露,大创的供货方来自全球35个国家(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集中筛选性价比商品,每个国家都有专项采购优势品类。 大创的商品企划能力也可圈可点,每季持续推出兼顾品质和性价比的商品持续成为“爆款”,VT的微针精华、Son&Park的唇颊两用膏等频繁引发抢购热潮,位于首尔明洞的12层大创旗舰店已成为外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正在大创门店内选购商品的顾客。【图片提供 韩联社】 ▲欧利芙洋:美妆赛道终极赢家 作为韩国历史最悠久的美妆连锁门店,欧利芙洋自1999年成立以来,曾一度与丝芙兰、Boots、LOBH's等国际品牌上演龙虎斗,但笑到最后成为美妆赛道的终极赢家。 欧利芙洋打破大品牌垄断,给予中小品牌公平的入驻机会,门店数量从2014年的417家增加至去年底的1370多家,10年间扩张3倍。 在产品信息爆炸时代,欧利芙洋为“选择困难症”消费者打造试用场景,提供沉浸式消费体验,目前入驻品牌超2000个,60%的会员为20-39岁的消费者,官网上累计商品评测突破3100万条,欧利芙洋已成为韩国美妆(K-Beauty)的代名词。 以去年数据为准,欧利芙洋年销售额超过100亿韩元的品牌数量去年首次突破100个,这一数据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从2013年的2个增加至2022年的61个、2023年的83个,11年内实现50倍增长。其中美迪惠尔(Mediheal)、Round Lab、桃瑞丹(Torriden)等3个品牌更在欧利芙洋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韩元的新纪录。 位于首尔明洞的欧利芙洋旗舰店 【图片提供 韩联社】 “CDO”通过极致创新重塑了韩国的零售商业生态,也证明了当企业精准捕捉到消费需求,将消费者既渴望优质商品和服务,但不愿多花一分钱的“痛点”转化为商业模式创新时,就能在"三高"经济压力下开辟增长新蓝海。
2025-04-22 19:19:37 -
韩国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持平 鱿鱼鸡蛋价格猛涨
韩国银行(央行)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32(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微升0.01%,呈连续两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生产者物价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一般会在1至3个月之后反映至消费者实际购买物价上。 具体来看,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4%,主要受畜产品(1.8%)和水产品(0.5%)价格上涨影响。工业产品价格整体持平,其中,初级金属产品(0.8%)价格上涨,而煤炭及石油产品(-4.3%)等价格下降。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环比下降0.2%,受工业用城市天然气(-2.7%)价格下降影响。服务业方面,金融及保险服务(-1.5%)价格下降,而餐厅及住宿服务(0.5%)等价格上涨,导致总体服务业环比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3月部分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在畜产品中,猪肉(6.1%)和鸡蛋(6.8%)价格上涨;水产品中,鱿鱼(19.9%)和螃蟹(22.2%)等价格有明显上涨。然而,草莓(-31.2%)和萝卜(-8.4%)价格下跌;工业品方面,柴油(-5.7%)和汽油(-5.8%)价格均有所下降。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两个月保持平稳,呈现微幅波动态势。虽然初级金属产品等品类有所上涨,但由于油价走低导致煤炭及石油产品价格下跌,整体价格水平维持平衡。 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3月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1%,呈现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第六个月保持上涨趋势。其中原材料(-1%)价格出现下跌,但中间品(0.1%)和最终产品(0.3%)价格均有所上涨。此外,包括国内出口在内的3月总产品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1%,电力、天然气和水费(-0.2%)价格环比下降,而工业用(0.2%)价格环比上涨。 本月7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韩国消费者在挑选水果。【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2 18:47:32 -
名创优品重启韩国市场 打造"内容零售"新形态
在全球零售格局重塑与中韩资本互动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名创优品(MINISO)于2024年底重新进入韩国市场。继成功在大学路、弘大等年轻人聚集区开设门店后,品牌正加速拓展线下零售网络。此次回归标志着名创优品从“价格驱动”向“内容驱动”的战略转型。 与2021年低调撤出不同,名创优品此次回归,将目光聚焦于韩国年轻群体对“兴趣消费”的深层需求。品牌在坚持性价比的基础上,通过与全球150多个知名知识产权(IP)合作,着力打造独特的内容生态系统。 据名创优品方面介绍,其在韩国市场推出的哈利·波特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集团已与全球前20大IP授权商中的半数以上达成合作。今年还将陆续在全球推出多款涵盖常青、潜力和强属性等类型的IP新品。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IP设计零售集团。”名创优品方面表示,集团正加快全球设计资源整合,除总部外,已在韩国、日本、美国设立设计中心,构建起“多点支撑”的全球设计网络。其中,韩国设计中心于去年正式落地,为本地化产品创意和商品种类(SKU)结构优化提供稳定支撑。 业内普遍认为,相较于单一的价格优势,融合IP内容与场景体验的模式更有望构建品牌护城河。一位韩国流通业人士指出:“当前中国流通企业正加速布局韩国市场。在经济放缓、物价高企的背景下,兼具设计感与性价比的中国品牌正逐步赢得韩国年轻一代的青睐。” 在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迅速扩张的同时,名创优品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回归零售本质,依托产品创新和线下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跨境电商的低价冲击,品牌通过“兴趣消费”和“性价比消费”双轮驱动,既满足生活刚需,又提供情绪价值。 在产品策略上,名创优品持续加大创意IP产品研发投入,依托自主品牌优势,强化供应链成本控制与上新节奏的把握。同时,公司推动精细化运营,针对不同商圈和消费文化进行本地化调整,优化商品结构与陈列布局。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通过独家渠道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市场吸引力的IP联名产品。 目前,名创优品在韩国的业务聚焦首尔核心商圈。继去年12月大学路和今年2月弘大门店相继开业后,江南大路的新店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选址为原Kakao Friends旗舰店旧址。此外,集团还在评估明洞、蚕室等流量商圈,并计划向仁川、水原、釜山等重点城市扩展。 名创优品位于江南大路的新店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据透露,名创优品还计划在韩国落地“MINISO LAND”这类具备IP沉浸体验功能的超级门店,探索零售与娱乐结合的新零售形态。在选址上,公司倾向选择人流密集且兼顾品牌形象与坪效潜力的商圈,以场景强化消费者认知。 在中国资本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大背景下,名创优品也在积极推进与本土流通企业的合作。据悉,今年6月,品牌将正式入驻现代百货,并与乐天、新世界等主流零售集团保持沟通,进一步扩展其本地渠道布局。 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与韩国流通企业的合作,不仅是拓展渠道的战略举措,更是品牌本地化融合的重要一步。通过引入本土人才,并结合韩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进行场景化设计,名创优品旨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品牌认同感。 名创优品此次重返韩国,既是中国资本再度进入韩国流通前线的缩影,也标志着中韩消费生态正在经历新一轮融合。面对市场上部分对中国资本的“恐惧症”言论,名创优品强调,公司的核心战略并非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独特的内容力和品牌体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随着韩国零售业结构性调整的不断推进,兼具性价比与品牌附加值的零售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趋势下,名创优品能否摆脱传统“低价策略”的刻板印象,以“内容零售”的全新形象重新站稳脚跟,值得持续关注。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2025-04-22 17:51:29 -
奢侈品与平价商品齐头并进 韩国消费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在高物价长期化与内需疲软的背景下,韩国流通业加速呈现“高端化”与“实用性”并行的两极分化格局。一方面,市场着力满足高净值客户对高端商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则转向吸引重视实用性与性价比的大众消费群体。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主要百货公司近年来在珠宝、美妆、儿童、食品等特定品类加快推进垂直细分。为优化高端服务体验,卖场同步进行空间重组,增设专属休息区、私人购物空间及定制化礼宾服务。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主要百货公司的VIP客户销售占比持续上升,乐天与新世界百货均达45%,现代百货为43%,格乐丽雅(Galleria)百货则突破半数,达到51%。 为强化高端布局,乐天百货总店近期在一层引入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格拉夫(Graff)等高端珠宝品牌,并将儿童专馆升级为高端主题空间。新世界百货总店则将新馆改造为主打高端时尚与餐饮的“THE ESTATE”,并计划下半年开设集合韩国最大规模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与爱马仕(Hermes)门店的“THE RESERVE”。 现代百货狎鸥亭总店近日新设高端红酒吧,顾客可按杯试饮售价高达240万至27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至1.3万元)的波尔多一级酒庄红酒;位于狎鸥亭的格乐丽雅百货则正在推进奢侈品专区——西馆的高端化改造,计划于上半年引进瑞士奢华腕表品牌亨利慕时(H. Moser & Cie.)及德国高端珠宝品牌华洛芙(Wellendorff)。 与百货公司主打高端化的战略不同,大型超市则聚焦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领域,通过扩大自有品牌(PB)商品比重,顺应消费者日趋理性的购买倾向。易买得通过运营“Peacock”“No Brand”等品牌,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1%。 Homeplus则通过“Homeplus Signature”和“Simplus”等系列,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0%;乐天玛特旗下“Yorihada”等产品也实现快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PB销售占比较去年同期翻倍,达到10%。乐天玛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湿巾等品类中,售价约1000韩元的PB商品已占据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流通企业销售统计》,线上渠道销售占比首次突破50%,达50.7%。在线下渠道中,百货公司占比为17.4%,便利店为17.3%,大型超市为11.9%,企业型超市(SSM)为2.8%。 格乐丽雅百货奢侈品专区——西馆二楼【图片来源 格乐丽雅百货】
2025-04-20 20:39:05 -
韩国首都圈地铁票价调整方案即将落地 6月起实施新一轮上调
在搭乘地铁的市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据20日报道,韩国首都圈地铁票价将于今年6月起正式上调,基础票价由现行的1400韩元(约合人民币7元)调整为1550韩元,上调150韩元。随着京畿道议会日前顺利完成票价审议程序,首尔市政府原定于上半年实施的票价调整方案有望如期推进。 京畿道议会近日审议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费调整范围意见征询案》,批准票价上调150韩元。该方案仅需获得京畿道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最终批准即可完成全部行政程序。鉴于京畿道政府已明确表态支持票价调整,预计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审议将顺利通过。此后,交通卡结算运营商T-money公司将启动系统升级工作,预计需要约两个月时间完成新票价系统的开发与调试。 首尔市作为首都圈轨道交通运营主体和票价决策主导方,表示将在行政程序完成后加快推进系统准备工作,力争6月内实施新票价。具体实施日期将由首尔市、京畿道、仁川市及韩国铁道公社(KORAIL)于本月底共同召开政策协调会议后最终敲定。 考虑到公共交通票价调整的社会敏感性及系统适配周期,业界普遍预测实际调价时间将安排在6月下旬总统大选结束后。受选举日程提前影响,此前有分析认为票价调整可能推迟至下半年。但首尔市强调,由于首尔交通公社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原定今年3月的调价计划已多次延期,此次调整势在必行。 据悉,首尔市曾在2023年10月7日将地铁基础票价从1250韩元上调至1400韩元,并同步宣布将于2024年实施第二轮150韩元的上调方案。但因政府实施物价稳定政策,该计划被迫搁置近一年后方得以重启。 财务数据显示,首尔交通公社正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首尔交通公社累计赤字已接近19万亿韩元,当期净亏损达7241亿韩元,同比激增40%,负债总额达7.3474万亿韩元。在电力成本等运营费用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地铁票价长期未能实现合理调整,导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首尔市与交通公社共同呼吁,除票价调整外,政府应就“无偿乘车”政策造成的亏损提供财政支持。交通公社指出,随着韩国加速进入超高龄社会,针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免费乘车制度带来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由于该政策面向全国民众实施,本质上属于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符合《公共服务亏损补偿(PSO)》制度的适用条件。特别是,韩国铁道公社(KTX运营商)已获得政府约70%的相关补偿,首尔交通公社理应获得同等待遇。然而,政府方面坚持认为,地铁运营属于地方自治事务范畴,不应由政府承担。 首尔交通公社表示:“若无偿乘车制度造成的亏损持续缺乏补偿机制,将导致结构性赤字进一步扩大,最终可能影响地铁安全设施投资等核心领域。”
2025-04-20 20:14:5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韩元汇率震荡 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2.75%不变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1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75%不变。在今年2月以及去年10月和11月三次下调利率后,韩国央行暂时停止降息周期。 央行在声明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经济低迷和贸易环境恶化导致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上升,并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家庭债务等多重因素,决定此次暂不调整基准利率。 市场分析分为,韩元汇率波动促使韩国央行保持谨慎立场。首尔外汇市场数据显示,上月韩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470韩元左右。本月9日美方关税措施生效后,韩元汇率更是一度触及1484.1韩元,创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家庭债务上升、楼市波动以及金融市场整体不稳,再加上补充预算进展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相关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影响央行决定冻息的重要因素。 受年初降息和监管放宽政策影响,韩国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NH农协)的家庭贷款规模在2月份激增3.0931万亿韩元,尽管3月增速有所放缓,但截至本月10日,家庭贷款新增已达1.1218万亿韩元,增速再度加快。 央行当天表示,今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低于2月预测的1.5%。主要原因是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持续,出口增长动能减弱。此外,央行还预测今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将低于2%。 央行强调,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对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有必要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波动以及家庭债务的演变趋势。这显示出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的背景下,韩国央行正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力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出口,内需复苏缓慢的背景下,韩国央行可能将在未来数月再次下调基准利率。SK证券经济学家安永镇(音)表示,尽管5月宣布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有所扩大,但总统大选或将对央行的最终决策产生影响。 17日上午,在首尔中区央行大楼,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出席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7 23:04:10 -
韩国进口物价连续两月下行 国际油价走低抵消韩元升值影响
油价持续上涨【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上月韩元兑美元汇率走高,但受国际油价一个月内下跌7%的影响,韩国进口物价连续两个月下跌。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告显示,今年3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43.04(2020年=100),环比下降0.4%,继2月下降1%后连两个月呈下行趋势。意味着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四个月的上涨态势告一段落。 从品类来看,原材料价格环比下降3.3%,而中间产品(0.7%)、资本品(1.6%)和消费品(0.9%)价格均保持上涨。具体来看,矿产品(-3.7%)和煤炭及石油制品(-3.2%)价格跌幅显著,其中,原油(-6.2%)、石脑油(-3.9%)、丙烷气(-2.4%)及二次电池(-3.5%)等细分品类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央行分析指出,尽管3月韩元兑美元汇率环上升,从2月的平均1445.56韩元上涨至3月的1456.95韩元,但国际油价的大幅回落成为主导进口物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2月的每桶77.92美元降至3月的72.49美元,下跌7%。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4月以来,迪拜原油价格延续下行趋势,环比下降5.4%,而韩元兑美元汇率则小幅上涨约0.3%。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高,但若这一趋势持续,油价下跌将对进口物价产生显著影响。”他强调,虽然关税因素未直接计入进口物价调查因素,但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市场供需调整及企业定价策略等因素仍可能对物价走势产生间接影响。 在出口方面,3月出口物价指数(韩元基准)环比回升0.3%至135.00。其中,农林水产品价格上涨1.6%,工业制品在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1.2%)和一次金属制品(2%)等品类带动下上涨0.3%。闪存(6.1%)、电动机(5.7%)和精炼铜制品(5.1%)等细分品类涨幅居前。 贸易数据显示,3月进口物量指数同比上升5.1%至113.92,进口金额指数上升1.8%至136.10;出口物量指数同比上升3.4%至121.18,出口金额指数上升0.9%至133.96。此外,净商品交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0.8%至92.53,实现连续21个月同比上涨,主要得益于进口价格(-3.2%)降幅大于出口价格(-2.4%)。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同比提升4.3%至112.13,反映出净交易条件指数和出口物量指数的同步改善。
2025-04-16 22:49:10 -
气候异常叠加经济低迷 韩国百货店春装提前"熄火"
继去年春装销售疲软后,今年韩国百货业界的春装业绩依然未见起色。受高物价、经济不振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信心持续低迷,春季服饰类商品销售承压加剧。业内普遍认为,春装销售期已提前结束,各大品牌正加快布局夏季商品。 据百货业界16日消息,今年2月至3月,乐天百货时尚品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世界百货同比增长0.9%,现代百货微增0.2%。不仅男女时尚,婴幼儿、儿童、运动、户外等主要服饰品类同样疲软,整体表现乏力。尽管部分企业勉强实现正增长,但与往年同期6%至7%的增幅相比,整体表现明显趋缓。 去年由于气温提前回升,春装销售增长率已降至约2%;今年则受到气候反复无常的影响,消费热度进一步下滑。每年2月至3月通常为春装集中上架与销售的主要时段,商品多在2月投放,3月迎来销售高峰。然而,今年销售期表现疲软,一方面反映出消费信心仍未恢复,另一方面也受持续“倒春寒”等异常气候的直接冲击。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2月恰逢立春与雨水节气前后,韩国多地遭遇两轮强寒潮,月平均气温跌至0.5摄氏度,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低。3月中旬前虽有短暂回暖,但降雪频繁、气温骤降等异常天气频发,直接抑制了春装购买需求。一位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政局不稳与物价高企影响消费心理,但今年春装滞销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天气寒冷,导致换季节奏被打乱。” 随着近期气温上升至20摄氏度以上,加之酷暑预计提前来临,时尚业界判断春装销售已进入尾声。考虑到服饰类商品在百货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高达20%至30%,春季滞销可能对第一季度业绩造成实质性冲击。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季节性销售不确定性,主要流通企业正在加快调整商品运营策略。现代百货于去年底成立“气候变化特别小组(TF)”,由15家核心时尚品牌与自有买手团队组成,着手重构以季节为导向的商品企划体系,并就延长夏季商品销售周期、压缩春秋季商品占比、调整新品上市时机等方案展开讨论。 此外,现代百货还计划根据实时气温变化,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并优化促销投放节奏。乐天、新世界等主要百货企业亦正逐步打破传统的“季节性”商品运作模式,积极构建更具弹性的气候响应型商品体系,以提升对不确定销售环境的应对能力。 首尔中区明洞一家服装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22:45:59 -
韩国燃油税下调措施临期 油价和汇率成关键决策因素
韩国政府预计将于下周决定是否延长原定于本月底到期的燃油税弹性税率临时下调措施。尽管国际油价近来呈下降趋势,但高汇率水平依然导致实际燃油费用负担加重,政府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的慎重考虑,权衡是否延长该措施。 据韩国相关部门15日消息,企划财政部将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多重因素后,于下周作出最终决定。政府已将“延长现有下调措施”、“部分恢复税率后延长”以及“下调措施到期终止”三种方案纳入讨论范围,并正在评估各方案对物价和税收的潜在影响。 其中,鉴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行,部分上调弹性税率的方案亦在讨论之中。自2021年底以来,政府已多次根据油价与物价状况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此次若继续延长,将是第15次延长该政策。 目前,燃油税弹性税率已将汽油税率下调15%,柴油和液化石油气(LPG)丁烷税率下调23%。与原税率相比,汽油每升便宜122韩元(约合人民币0.6元),柴油每升便宜133韩元。 国际油价因全球经济衰退忧虑持续波动,已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导致国内加油站汽油和柴油的周平均价格连续9周下跌。鉴于油价下行趋势,终止燃油税下调措施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然而,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这一高汇率水平持续推高了实际油价。高汇率的影响使得石油类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整体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统计数据,上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1%,其中石油类产品价格的上涨率为2.8%。 韩国企划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政府尚未就是否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作出最终决定,正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因素,开展各项方案的研讨。”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00:53:29
-
重新定义消费 "CDO"开启韩国零售新时代
人口仅有5000万的韩国,却孕育出全球最发达的零售市场之一,近年来随着线上和线下市场界限逐渐模糊,韩国的零售流通业也悄然完成新一轮洗牌,出现了“离开‘CDO’无法生存”的说法,“CDO”指电商平台Coupang、生活用品集合店Daiso(大创)和健康美妆产品连锁店Oliveyoung(欧利芙洋)。 性价比、便利性、可及性、选品能力、创新和潮流等六大关键词是这三大企业取得成功的共同秘诀。经历过新冠疫情后,高物价、高利率和高汇率“三高”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打开钱包变得更加谨慎,消费标准愈发苛刻。上述六大关键词中哪怕只欠缺1到2条,消费者也会毫不留情地选择淘汰。而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六边形战士”则遥遥领先,流通市场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加剧。 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下,CDO完成了量子飞跃。去年Coupang和大创的销售额分别达到4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51亿元)和3.9689万亿韩元,双双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欧利芙洋销售额同比激增24%,达到4.7899万亿韩元。 2021年3月,Coupang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图片提供 韩联社】 ▲Coupang:重构韩国零售模式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消费重心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被誉为“韩版亚马逊”的Coupang成为市场规则重塑者,将目前的韩国零售市场说成是Coupang天下也不为过。 Coupang斥资数十亿美元在全国构建起物流网络,采取直接采购方式推出“火箭配送”服务。不过短短几年前,网购下单后消费者通常习惯于等待两到三天的物流配送时间,但现在睡前下单,清晨到货的体验令消费者直呼“上头”。在合理定价、应有尽有的商品矩阵加持下,“何必花时间去超市”成为消费新常态。 被便利性“驯化”的消费者已习惯于靠Coupang一站式解决所有购物需求,并心甘情愿地为服务买单。Coupang的付费会员制度“WOW会员”数量从2020年的600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1400万人。去年8月,Coupang将会费从每月4990韩元上调至7890韩元,服务范围从单纯网购扩大至外卖、流媒体(OTT)等,会员人数不降反增。 ▲大创:不仅仅只有性价比 成立于1997年的大创,以最高5000韩元“封顶”的统一定价策略被誉为性价比“天花板”。尤其在“除了工资什么都涨”的当下,大创更是拥有其他流通渠道无可比拟的优势。 据大创日前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去年销售额达3.9689万亿韩元,逼近4万亿韩元大关,同比增长近15%,营业利润达3711亿韩元,同比大增41.8%。 当然,仅靠一味的便宜低价战略远远不够,大创在售的70%以上商品采购自韩国合作厂商,在保障品质的同时通过扩张门店,提升商品种类,持续优化消费体验。凭借大批量采购以降低利润率的薄利多销思路,持续吸引知名美妆、保健食品等入驻,有效拉动线下客流提高集客效应,形成良性循环。 大创负责人透露,大创的供货方来自全球35个国家(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集中筛选性价比商品,每个国家都有专项采购优势品类。 大创的商品企划能力也可圈可点,每季持续推出兼顾品质和性价比的商品持续成为“爆款”,VT的微针精华、Son&Park的唇颊两用膏等频繁引发抢购热潮,位于首尔明洞的12层大创旗舰店已成为外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正在大创门店内选购商品的顾客。【图片提供 韩联社】 ▲欧利芙洋:美妆赛道终极赢家 作为韩国历史最悠久的美妆连锁门店,欧利芙洋自1999年成立以来,曾一度与丝芙兰、Boots、LOBH's等国际品牌上演龙虎斗,但笑到最后成为美妆赛道的终极赢家。 欧利芙洋打破大品牌垄断,给予中小品牌公平的入驻机会,门店数量从2014年的417家增加至去年底的1370多家,10年间扩张3倍。 在产品信息爆炸时代,欧利芙洋为“选择困难症”消费者打造试用场景,提供沉浸式消费体验,目前入驻品牌超2000个,60%的会员为20-39岁的消费者,官网上累计商品评测突破3100万条,欧利芙洋已成为韩国美妆(K-Beauty)的代名词。 以去年数据为准,欧利芙洋年销售额超过100亿韩元的品牌数量去年首次突破100个,这一数据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从2013年的2个增加至2022年的61个、2023年的83个,11年内实现50倍增长。其中美迪惠尔(Mediheal)、Round Lab、桃瑞丹(Torriden)等3个品牌更在欧利芙洋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韩元的新纪录。 位于首尔明洞的欧利芙洋旗舰店 【图片提供 韩联社】 “CDO”通过极致创新重塑了韩国的零售商业生态,也证明了当企业精准捕捉到消费需求,将消费者既渴望优质商品和服务,但不愿多花一分钱的“痛点”转化为商业模式创新时,就能在"三高"经济压力下开辟增长新蓝海。
2025-04-22 19:19:37 -
韩国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持平 鱿鱼鸡蛋价格猛涨
韩国银行(央行)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32(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微升0.01%,呈连续两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生产者物价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一般会在1至3个月之后反映至消费者实际购买物价上。 具体来看,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4%,主要受畜产品(1.8%)和水产品(0.5%)价格上涨影响。工业产品价格整体持平,其中,初级金属产品(0.8%)价格上涨,而煤炭及石油产品(-4.3%)等价格下降。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环比下降0.2%,受工业用城市天然气(-2.7%)价格下降影响。服务业方面,金融及保险服务(-1.5%)价格下降,而餐厅及住宿服务(0.5%)等价格上涨,导致总体服务业环比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3月部分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在畜产品中,猪肉(6.1%)和鸡蛋(6.8%)价格上涨;水产品中,鱿鱼(19.9%)和螃蟹(22.2%)等价格有明显上涨。然而,草莓(-31.2%)和萝卜(-8.4%)价格下跌;工业品方面,柴油(-5.7%)和汽油(-5.8%)价格均有所下降。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两个月保持平稳,呈现微幅波动态势。虽然初级金属产品等品类有所上涨,但由于油价走低导致煤炭及石油产品价格下跌,整体价格水平维持平衡。 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3月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1%,呈现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第六个月保持上涨趋势。其中原材料(-1%)价格出现下跌,但中间品(0.1%)和最终产品(0.3%)价格均有所上涨。此外,包括国内出口在内的3月总产品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1%,电力、天然气和水费(-0.2%)价格环比下降,而工业用(0.2%)价格环比上涨。 本月7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韩国消费者在挑选水果。【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2 18:47:32 -
名创优品重启韩国市场 打造"内容零售"新形态
在全球零售格局重塑与中韩资本互动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名创优品(MINISO)于2024年底重新进入韩国市场。继成功在大学路、弘大等年轻人聚集区开设门店后,品牌正加速拓展线下零售网络。此次回归标志着名创优品从“价格驱动”向“内容驱动”的战略转型。 与2021年低调撤出不同,名创优品此次回归,将目光聚焦于韩国年轻群体对“兴趣消费”的深层需求。品牌在坚持性价比的基础上,通过与全球150多个知名知识产权(IP)合作,着力打造独特的内容生态系统。 据名创优品方面介绍,其在韩国市场推出的哈利·波特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集团已与全球前20大IP授权商中的半数以上达成合作。今年还将陆续在全球推出多款涵盖常青、潜力和强属性等类型的IP新品。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IP设计零售集团。”名创优品方面表示,集团正加快全球设计资源整合,除总部外,已在韩国、日本、美国设立设计中心,构建起“多点支撑”的全球设计网络。其中,韩国设计中心于去年正式落地,为本地化产品创意和商品种类(SKU)结构优化提供稳定支撑。 业内普遍认为,相较于单一的价格优势,融合IP内容与场景体验的模式更有望构建品牌护城河。一位韩国流通业人士指出:“当前中国流通企业正加速布局韩国市场。在经济放缓、物价高企的背景下,兼具设计感与性价比的中国品牌正逐步赢得韩国年轻一代的青睐。” 在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迅速扩张的同时,名创优品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回归零售本质,依托产品创新和线下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跨境电商的低价冲击,品牌通过“兴趣消费”和“性价比消费”双轮驱动,既满足生活刚需,又提供情绪价值。 在产品策略上,名创优品持续加大创意IP产品研发投入,依托自主品牌优势,强化供应链成本控制与上新节奏的把握。同时,公司推动精细化运营,针对不同商圈和消费文化进行本地化调整,优化商品结构与陈列布局。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通过独家渠道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市场吸引力的IP联名产品。 目前,名创优品在韩国的业务聚焦首尔核心商圈。继去年12月大学路和今年2月弘大门店相继开业后,江南大路的新店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选址为原Kakao Friends旗舰店旧址。此外,集团还在评估明洞、蚕室等流量商圈,并计划向仁川、水原、釜山等重点城市扩展。 名创优品位于江南大路的新店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据透露,名创优品还计划在韩国落地“MINISO LAND”这类具备IP沉浸体验功能的超级门店,探索零售与娱乐结合的新零售形态。在选址上,公司倾向选择人流密集且兼顾品牌形象与坪效潜力的商圈,以场景强化消费者认知。 在中国资本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大背景下,名创优品也在积极推进与本土流通企业的合作。据悉,今年6月,品牌将正式入驻现代百货,并与乐天、新世界等主流零售集团保持沟通,进一步扩展其本地渠道布局。 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与韩国流通企业的合作,不仅是拓展渠道的战略举措,更是品牌本地化融合的重要一步。通过引入本土人才,并结合韩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进行场景化设计,名创优品旨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品牌认同感。 名创优品此次重返韩国,既是中国资本再度进入韩国流通前线的缩影,也标志着中韩消费生态正在经历新一轮融合。面对市场上部分对中国资本的“恐惧症”言论,名创优品强调,公司的核心战略并非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独特的内容力和品牌体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随着韩国零售业结构性调整的不断推进,兼具性价比与品牌附加值的零售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趋势下,名创优品能否摆脱传统“低价策略”的刻板印象,以“内容零售”的全新形象重新站稳脚跟,值得持续关注。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2025-04-22 17:51:29 -
奢侈品与平价商品齐头并进 韩国消费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在高物价长期化与内需疲软的背景下,韩国流通业加速呈现“高端化”与“实用性”并行的两极分化格局。一方面,市场着力满足高净值客户对高端商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则转向吸引重视实用性与性价比的大众消费群体。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主要百货公司近年来在珠宝、美妆、儿童、食品等特定品类加快推进垂直细分。为优化高端服务体验,卖场同步进行空间重组,增设专属休息区、私人购物空间及定制化礼宾服务。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主要百货公司的VIP客户销售占比持续上升,乐天与新世界百货均达45%,现代百货为43%,格乐丽雅(Galleria)百货则突破半数,达到51%。 为强化高端布局,乐天百货总店近期在一层引入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格拉夫(Graff)等高端珠宝品牌,并将儿童专馆升级为高端主题空间。新世界百货总店则将新馆改造为主打高端时尚与餐饮的“THE ESTATE”,并计划下半年开设集合韩国最大规模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与爱马仕(Hermes)门店的“THE RESERVE”。 现代百货狎鸥亭总店近日新设高端红酒吧,顾客可按杯试饮售价高达240万至27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至1.3万元)的波尔多一级酒庄红酒;位于狎鸥亭的格乐丽雅百货则正在推进奢侈品专区——西馆的高端化改造,计划于上半年引进瑞士奢华腕表品牌亨利慕时(H. Moser & Cie.)及德国高端珠宝品牌华洛芙(Wellendorff)。 与百货公司主打高端化的战略不同,大型超市则聚焦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领域,通过扩大自有品牌(PB)商品比重,顺应消费者日趋理性的购买倾向。易买得通过运营“Peacock”“No Brand”等品牌,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1%。 Homeplus则通过“Homeplus Signature”和“Simplus”等系列,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0%;乐天玛特旗下“Yorihada”等产品也实现快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PB销售占比较去年同期翻倍,达到10%。乐天玛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湿巾等品类中,售价约1000韩元的PB商品已占据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流通企业销售统计》,线上渠道销售占比首次突破50%,达50.7%。在线下渠道中,百货公司占比为17.4%,便利店为17.3%,大型超市为11.9%,企业型超市(SSM)为2.8%。 格乐丽雅百货奢侈品专区——西馆二楼【图片来源 格乐丽雅百货】
2025-04-20 20:39:05 -
韩国首都圈地铁票价调整方案即将落地 6月起实施新一轮上调
在搭乘地铁的市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据20日报道,韩国首都圈地铁票价将于今年6月起正式上调,基础票价由现行的1400韩元(约合人民币7元)调整为1550韩元,上调150韩元。随着京畿道议会日前顺利完成票价审议程序,首尔市政府原定于上半年实施的票价调整方案有望如期推进。 京畿道议会近日审议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费调整范围意见征询案》,批准票价上调150韩元。该方案仅需获得京畿道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最终批准即可完成全部行政程序。鉴于京畿道政府已明确表态支持票价调整,预计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审议将顺利通过。此后,交通卡结算运营商T-money公司将启动系统升级工作,预计需要约两个月时间完成新票价系统的开发与调试。 首尔市作为首都圈轨道交通运营主体和票价决策主导方,表示将在行政程序完成后加快推进系统准备工作,力争6月内实施新票价。具体实施日期将由首尔市、京畿道、仁川市及韩国铁道公社(KORAIL)于本月底共同召开政策协调会议后最终敲定。 考虑到公共交通票价调整的社会敏感性及系统适配周期,业界普遍预测实际调价时间将安排在6月下旬总统大选结束后。受选举日程提前影响,此前有分析认为票价调整可能推迟至下半年。但首尔市强调,由于首尔交通公社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原定今年3月的调价计划已多次延期,此次调整势在必行。 据悉,首尔市曾在2023年10月7日将地铁基础票价从1250韩元上调至1400韩元,并同步宣布将于2024年实施第二轮150韩元的上调方案。但因政府实施物价稳定政策,该计划被迫搁置近一年后方得以重启。 财务数据显示,首尔交通公社正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首尔交通公社累计赤字已接近19万亿韩元,当期净亏损达7241亿韩元,同比激增40%,负债总额达7.3474万亿韩元。在电力成本等运营费用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地铁票价长期未能实现合理调整,导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首尔市与交通公社共同呼吁,除票价调整外,政府应就“无偿乘车”政策造成的亏损提供财政支持。交通公社指出,随着韩国加速进入超高龄社会,针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免费乘车制度带来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由于该政策面向全国民众实施,本质上属于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符合《公共服务亏损补偿(PSO)》制度的适用条件。特别是,韩国铁道公社(KTX运营商)已获得政府约70%的相关补偿,首尔交通公社理应获得同等待遇。然而,政府方面坚持认为,地铁运营属于地方自治事务范畴,不应由政府承担。 首尔交通公社表示:“若无偿乘车制度造成的亏损持续缺乏补偿机制,将导致结构性赤字进一步扩大,最终可能影响地铁安全设施投资等核心领域。”
2025-04-20 20:14:5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韩元汇率震荡 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2.75%不变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1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75%不变。在今年2月以及去年10月和11月三次下调利率后,韩国央行暂时停止降息周期。 央行在声明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经济低迷和贸易环境恶化导致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上升,并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家庭债务等多重因素,决定此次暂不调整基准利率。 市场分析分为,韩元汇率波动促使韩国央行保持谨慎立场。首尔外汇市场数据显示,上月韩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470韩元左右。本月9日美方关税措施生效后,韩元汇率更是一度触及1484.1韩元,创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家庭债务上升、楼市波动以及金融市场整体不稳,再加上补充预算进展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相关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影响央行决定冻息的重要因素。 受年初降息和监管放宽政策影响,韩国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NH农协)的家庭贷款规模在2月份激增3.0931万亿韩元,尽管3月增速有所放缓,但截至本月10日,家庭贷款新增已达1.1218万亿韩元,增速再度加快。 央行当天表示,今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低于2月预测的1.5%。主要原因是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持续,出口增长动能减弱。此外,央行还预测今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将低于2%。 央行强调,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对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有必要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波动以及家庭债务的演变趋势。这显示出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的背景下,韩国央行正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力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出口,内需复苏缓慢的背景下,韩国央行可能将在未来数月再次下调基准利率。SK证券经济学家安永镇(音)表示,尽管5月宣布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有所扩大,但总统大选或将对央行的最终决策产生影响。 17日上午,在首尔中区央行大楼,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出席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7 23:04:10 -
韩国进口物价连续两月下行 国际油价走低抵消韩元升值影响
油价持续上涨【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上月韩元兑美元汇率走高,但受国际油价一个月内下跌7%的影响,韩国进口物价连续两个月下跌。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告显示,今年3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43.04(2020年=100),环比下降0.4%,继2月下降1%后连两个月呈下行趋势。意味着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四个月的上涨态势告一段落。 从品类来看,原材料价格环比下降3.3%,而中间产品(0.7%)、资本品(1.6%)和消费品(0.9%)价格均保持上涨。具体来看,矿产品(-3.7%)和煤炭及石油制品(-3.2%)价格跌幅显著,其中,原油(-6.2%)、石脑油(-3.9%)、丙烷气(-2.4%)及二次电池(-3.5%)等细分品类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央行分析指出,尽管3月韩元兑美元汇率环上升,从2月的平均1445.56韩元上涨至3月的1456.95韩元,但国际油价的大幅回落成为主导进口物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2月的每桶77.92美元降至3月的72.49美元,下跌7%。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4月以来,迪拜原油价格延续下行趋势,环比下降5.4%,而韩元兑美元汇率则小幅上涨约0.3%。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高,但若这一趋势持续,油价下跌将对进口物价产生显著影响。”他强调,虽然关税因素未直接计入进口物价调查因素,但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市场供需调整及企业定价策略等因素仍可能对物价走势产生间接影响。 在出口方面,3月出口物价指数(韩元基准)环比回升0.3%至135.00。其中,农林水产品价格上涨1.6%,工业制品在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1.2%)和一次金属制品(2%)等品类带动下上涨0.3%。闪存(6.1%)、电动机(5.7%)和精炼铜制品(5.1%)等细分品类涨幅居前。 贸易数据显示,3月进口物量指数同比上升5.1%至113.92,进口金额指数上升1.8%至136.10;出口物量指数同比上升3.4%至121.18,出口金额指数上升0.9%至133.96。此外,净商品交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0.8%至92.53,实现连续21个月同比上涨,主要得益于进口价格(-3.2%)降幅大于出口价格(-2.4%)。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同比提升4.3%至112.13,反映出净交易条件指数和出口物量指数的同步改善。
2025-04-16 22:49:10 -
气候异常叠加经济低迷 韩国百货店春装提前"熄火"
继去年春装销售疲软后,今年韩国百货业界的春装业绩依然未见起色。受高物价、经济不振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信心持续低迷,春季服饰类商品销售承压加剧。业内普遍认为,春装销售期已提前结束,各大品牌正加快布局夏季商品。 据百货业界16日消息,今年2月至3月,乐天百货时尚品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世界百货同比增长0.9%,现代百货微增0.2%。不仅男女时尚,婴幼儿、儿童、运动、户外等主要服饰品类同样疲软,整体表现乏力。尽管部分企业勉强实现正增长,但与往年同期6%至7%的增幅相比,整体表现明显趋缓。 去年由于气温提前回升,春装销售增长率已降至约2%;今年则受到气候反复无常的影响,消费热度进一步下滑。每年2月至3月通常为春装集中上架与销售的主要时段,商品多在2月投放,3月迎来销售高峰。然而,今年销售期表现疲软,一方面反映出消费信心仍未恢复,另一方面也受持续“倒春寒”等异常气候的直接冲击。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2月恰逢立春与雨水节气前后,韩国多地遭遇两轮强寒潮,月平均气温跌至0.5摄氏度,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低。3月中旬前虽有短暂回暖,但降雪频繁、气温骤降等异常天气频发,直接抑制了春装购买需求。一位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政局不稳与物价高企影响消费心理,但今年春装滞销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天气寒冷,导致换季节奏被打乱。” 随着近期气温上升至20摄氏度以上,加之酷暑预计提前来临,时尚业界判断春装销售已进入尾声。考虑到服饰类商品在百货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高达20%至30%,春季滞销可能对第一季度业绩造成实质性冲击。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季节性销售不确定性,主要流通企业正在加快调整商品运营策略。现代百货于去年底成立“气候变化特别小组(TF)”,由15家核心时尚品牌与自有买手团队组成,着手重构以季节为导向的商品企划体系,并就延长夏季商品销售周期、压缩春秋季商品占比、调整新品上市时机等方案展开讨论。 此外,现代百货还计划根据实时气温变化,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并优化促销投放节奏。乐天、新世界等主要百货企业亦正逐步打破传统的“季节性”商品运作模式,积极构建更具弹性的气候响应型商品体系,以提升对不确定销售环境的应对能力。 首尔中区明洞一家服装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22:45:59 -
韩国燃油税下调措施临期 油价和汇率成关键决策因素
韩国政府预计将于下周决定是否延长原定于本月底到期的燃油税弹性税率临时下调措施。尽管国际油价近来呈下降趋势,但高汇率水平依然导致实际燃油费用负担加重,政府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的慎重考虑,权衡是否延长该措施。 据韩国相关部门15日消息,企划财政部将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多重因素后,于下周作出最终决定。政府已将“延长现有下调措施”、“部分恢复税率后延长”以及“下调措施到期终止”三种方案纳入讨论范围,并正在评估各方案对物价和税收的潜在影响。 其中,鉴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行,部分上调弹性税率的方案亦在讨论之中。自2021年底以来,政府已多次根据油价与物价状况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此次若继续延长,将是第15次延长该政策。 目前,燃油税弹性税率已将汽油税率下调15%,柴油和液化石油气(LPG)丁烷税率下调23%。与原税率相比,汽油每升便宜122韩元(约合人民币0.6元),柴油每升便宜133韩元。 国际油价因全球经济衰退忧虑持续波动,已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导致国内加油站汽油和柴油的周平均价格连续9周下跌。鉴于油价下行趋势,终止燃油税下调措施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然而,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这一高汇率水平持续推高了实际油价。高汇率的影响使得石油类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整体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统计数据,上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1%,其中石油类产品价格的上涨率为2.8%。 韩国企划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政府尚未就是否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作出最终决定,正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因素,开展各项方案的研讨。”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00: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