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依赖’新闻 76个
-
进口成本激增及汇率波动 韩国食品业承受双重重压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饮料、饼干、面包等加工食品及餐饮价格呈显著上涨趋势。在异常气候条件导致部分食材价格飙升的态势下,韩元兑美元汇率的上升,导致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食品与餐饮行业的成本负担。 农林畜产食品部于9日发布的《1月消费者物价动向》数据显示,加工食品和餐饮物价指数上升率分别为2.7%和2.9%,超过全体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均上升率(2.2%)。从上调价格的主要产品来看,大象集团对蛋黄酱、胡椒、调味汁等酱料类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9.1%。东亚大冢(Donga Otsuka)将宝矿力水特的价格上调了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汉堡王上调招牌菜单皇堡(Whopper)价格等,各大食品企业及餐饮点纷纷上调了产品单价。 同时,咖啡行业的价格同样呈上涨趋势。星巴克韩国于上月将22种中杯饮料的价格上调200至300韩元,豪丽斯咖啡和PaulBassett也紧随其后,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200至400韩元的上调。即便是平价咖啡连锁店也未能幸免,Composse Coffee的美式咖啡和低咖啡因咖啡价格均上调了300韩元。 进入本月以来,餐饮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涨价的行列中。SPC巴黎贝甜对96种面包和25种蛋糕的价格进行了平均5.9%的上调,乐天沃食品则计划从本月17日起,将26种巧克力棒的价格上调9.5%。宾格瑞也预告称,下月将对咖啡、冰淇淋、饮料等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200至300韩元的上调。各大企业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用的持续上升,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势头尤为迅猛。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在一周内上涨8%,环比上涨27%,每吨售价达8905美元,创新高。巧克力原材料可可的价格自去年12月(每吨1.2565美元)创新高后,并未出现下降的势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食品业界相关人士指出,由于韩国大部分食品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上涨将直接降低食品企业的利润,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某连锁店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加之汇率持续波动,尽管总公司计划在上半年内最大限度地遏制价格攀升,但若当前的材料涨价与汇率高企态势延续至下半年,或将难以有效把控价格上涨的局面。”随着食品和餐饮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政府决定携手食品业共商对策。农林畜产食品部将于11日举行相关座谈会,邀请各大食品企业参与,旨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025-02-09 23:24:02 -
汇率波动与关税战双重冲击 韩国进口食品价格面临上行压力
“12·3紧急戒严事件”及中美关税战引发的汇率波动,已对韩国食品价格造成上行压力。大型超市的农、畜和水产品进口价格普遍上涨10%至15%。 根据韩国零售业9日消息,某大型超市上个月与挪威等国签订的冷冻鲭鱼年度采购合同,其价格同比上涨约10%,主要受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走高影响。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在1450韩元左右波动,较去年2月的1330韩元上涨约10%。 该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度采购合同通常在2月至3月签订,但由于今年汇率持续上升,合同签订时间提前至上月,以尽量控制价格涨幅。本月以来,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 活龙虾进口价格同样受汇率影响。另一家大型超市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加拿大活龙虾进口价格同比上涨超10%。受中美关税战影响,中国或将活龙虾进口来源地从美国转向加拿大,进一步推高加拿大龙虾价格,预计5月至6月旺季的进口价格或上涨30%。 此外,美国及澳大利亚牛肉价格也因汇率波动和供应减少持续上涨。目前,进口价格较去年上涨超15%,销售价格上涨超10%。由于进口牛肉通常需提前三个月备货,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汇率急升预计将在下月的销售价格中体现。 大型超市预计,仅汇率因素就将导致进口新鲜食品的销售价格至少上涨10%。若叠加中美关税战导致的供应变化,价格上涨幅度难以预测。为缓解进口食品成本上升的压力,大型超市正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国产替代品供应,并通过直接进口降低流通成本。例如,在牛肉供应方面,超市加大韩牛促销力度,同时增加比美国牛肉价格低约10%的加拿大牛肉进口;在猪肉供应方面,则尝试与荷兰、丹麦等新供应地合作,以减少对美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的依赖。 除进口农、畜和水产品外,汇率上涨还推高了加工食品的原材料成本,导致零售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加重消费者负担。某大型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汇率波动和中美关税战使食品销售策略更具挑战性。我们正集中力量稳定价格,并探索多种应对措施。” 首尔明洞某家换钱所前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9 19:39:01 -
DeepSeek冲击传统AI基础设施投资 三星SK海力士迎来战略转型压力
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成功证明,即便在低成本条件下,也能实现高性能AI技术,这一突破使得长期依赖向英伟达供应高带宽存储器(HBM)来获取大量利润的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面临新的应对挑战。 最重要的是,“DeepSeek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英伟达GPU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泡沫。由于DeepSeek通过软件(SW)优化,使得低规格半导体也能支持先进的AI服务,意味着无需投入昂贵的英伟达高端GPU。 据业内人士6日消息,今年,亚马逊云服务(AWS)、微软(MS)、Meta等大型科技企业计划大规模投资AI基础设施,并可能在部分数据中心采用DeepSeek的R1模型,以优化成本。据悉,R1模型搭载的HBM规格低于SK海力士目前向英伟达供应的最先进HBM3E。 这一趋势短期内对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等HBM供应商构成利空。由于高端GPU需求减少,随之而来的高规格HBM销售额可能受损。然而,从中长期来看,这一变化可能成为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摆脱对英伟达依赖、拓展客户群的契机。因此,业界呼吁加强与更多企业的合作,并推动定制化业务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未来资产证券研究员赵延珠(音)表示:“尽管市场对DeepSeek的影响有所担忧,但成本效益更高的AI模型的出现,预计将推动更多AI应用的落地。整体AI计算需求反而会增加,推动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她补充道:“目前,AI模型的计算效率正在不断提升,但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非但没有减少投资,反而在加大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 有观点认为,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AI技术的产业范式正从依赖大规模资本投入,转向更加多元化和灵活的发展模式。业内人士指出:“DeepSeek的崛起象征着创业公司无需依赖大型AI企业,也能开发出独立的AI应用。这标志着行业范式转变的开始。” 对于长期依赖标准化、批量生产模式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而言,如何调整业务以适应这一新的AI产业格局成为关键。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三星电子的存储业务主要依赖向英特尔、英伟达、AMD等大型客户批量供应通用存储器产品,这种模式过于单一。未来,企业需要灵活调整,向‘定制化’和‘小批量多品种’供应模式转变,以满足不同AI服务的需求。” 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DeepSeek采用的‘混合专家(MoE, Mixture of Experts)’架构虽然早已在市场上普遍应用,但DeepSeek成功地将其与最新技术结合并优化,以低成本实现高端AI服务,这具有重大意义。”他进一步指出:“以DeepSeek为代表,未来将有更多AI初创企业涌现。这些公司将寻求优化成本,与存储器、代工(半导体制造)等半导体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图片来源 AI生成】
2025-02-06 20:26:30 -
韩国跻身全球第四大音乐出口国 日本成最大K-POP市场
据音乐和娱乐数据分析公司Luminate于2日发布的报告,韩国在2024年“Luminate音乐出口影响力指数”(Luminate Export Power Score)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 Luminate上月推出的“音乐出口影响力指数”是衡量各国音乐出口能力的指标,评估标准包括各国在全球最受欢迎的流媒体艺人排名、音乐进口国家的数量、音乐进口国的流媒体规模,以及拥有海外听众的艺人数量等。Luminate表示,在海外市场发展的艺人数量多、表现优异的艺人多,以及成功进入全球主要音乐市场的国家,在该指数中的评分会更高。 在本次排名中,德国和法国紧随韩国,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而第七至第十名分别是波多黎各、澳大利亚、瑞典和巴西。 数据显示,日本是韩国音乐的第一大进口国(地区),其次是中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在日本,2024年流媒体播放量最高的前50名艺人中,有9组是韩国艺人。在中国台湾,播放量前10的艺人中有4组来自韩国,而在印度尼西亚,前50名中有3组韩国艺人。此外,韩国艺人还进入了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在内的12个国家(地区)的流媒体前50排名。 Luminate分析认为,K-POP在日本市场表现强劲的原因之一是年轻一代对其的高度喜爱。“在日本,千禧一代(1981至1996年出生)和Z世代(1997至2010年出生)音乐听众中,18%是K-POP粉丝。”报告还指出,日本的K-POP听众每周平均听音乐37.3小时,比日本普通音乐听众高出6.5小时,显示出他们对K-POP的高度忠诚度和消费热情。 尽管K-POP在亚洲市场表现出色,但在全球最大的音乐市场——美国,2024年流媒体播放量排名前100的艺人中却没有韩国艺人入围。这一数据与2024年K-POP在美国的专辑销售成绩形成鲜明对比。当年,美国CD销量前10名的专辑中,有7张来自K-POP艺人。Luminate数据显示,Stray Kids的专辑《ATE》是去年美国第二畅销CD,ENHYPEN的《ROMANCE : UNTOLD》排名第三。 对于K-POP在美国市场实体专辑销量强劲,但流媒体表现相对逊色的现象,业内专家认为,这反映了K-POP市场的特点,即K-POP产业主要依赖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群体,因此在实体专辑等需要购买力的市场上表现突出,但在面向大众市场的流媒体领域则相对较弱。 韩国流行音乐评论家金英大(音)表示:“K-POP更注重粉丝热衷的音乐和表演,而非流媒体上‘爆红’的音乐。因此,要想成为更加大众化的产业,K-POP需要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平衡。”他还指出,去年在美国走红的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在TikTok上广泛传播。因此,想要在流媒体市场取得成功,需要创作更加直观、有趣,容易成为网络热门话题(meme)的音乐作品。 韩国男团Stray Kids【图片来源 JYP娱乐】
2025-02-02 22:54:19 -
【亚洲人之声】全球化已寿终正寝
“自由的精灵不会再回到神灯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预言道,他认为引入经济自由的中国会不可逆转地走向开放。WTO作为自由贸易与多边主义的象征,中国的加入成为全球化的重要一步。此后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凭借丰富的劳动人力、庞大的消费人口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吸引全球企业前来设厂。 中国的崛起大力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海外大型企业生产设施扎根中国,相关零部件供应链遍布周边国家。中国不仅是全球80%空调、80%太阳能面板和70%手机的生产国,还在高科技领域的出口上持续增长。直到疫情前,中国为全球带来“通缩红利”,商品价格大幅下降。 研究显示,2000至2007年间,中国进口商品令美国普通家庭年度消费能力提升2%;2004至2015年间,中国制造商品让美国商品价格每年下降0.19%。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美国制造行业工厂外迁导致工人失业,中国工人遭受剥削,工厂老板则受跨国企业层层压榨。全球化加剧贫富差距,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2017年特朗普初次上任后,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加速全球化裂解。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陷入瘫痪,复杂的全球经济网络缺点暴露。汽车生产需要约3万种零部件,其中任何一个短缺都会导致生产停摆。苹果的产品由来自六大洲43国的零部件运至中国组装。一次性尿布看似简单也需要50多种原料。 贸易争端与疫情暴发让全球化逐渐走向终结,而特朗普的再次上任无疑会导致进程继续加速。中国逐渐从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退下,取而代之的是分布式区域供应链。东南亚国家或接替中国成为亚洲制造中心,西欧依赖东欧、土耳其和非洲的生产设施,而美国更多选择拉美的近岸制造。全球化已寿终正寝,“邻近外包”和“回流生产”才是未来趋势。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2 18:00:00 -
韩国尿素自华进口依赖度剧减 多元化战略显成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此前,韩国在产业及车用尿素方面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然而,随着韩国政府积极推进尿素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策略,中国供需不稳定所引发的“尿素危机”等资源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产业通商资源于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共进口35.8197万吨产业及车用尿素。自去年起,韩国政府全面启动了供应链稳定化事业,通过进口国多元化战略,有效降低了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韩国自华产业及车用尿素进口比重达88.1%,但去年锐减至27.1%。 据调查,去年越南成为了韩国产业及车用尿素的最大供应国,占比达53.1%,其次依次为中国(27.1%)、日本(8.8%)、卡塔尔(4.7%)、沙特阿拉伯(3.4%)、印度尼西亚(2.9%)等。据分析,自华进口比重急剧减少得益于韩国政府积极扩张供应链的举措。 政府方面认为,韩国自华尿素进口依赖度过高,一旦供需出现不稳定,将对韩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政府采取了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尿素的策略,并通过降低关税等紧急措施有效缓解尿素荒问题。乐天化学等主要进口企业也紧跟政策步伐,大幅增加从越南等国的进口量,越南进口比重从2023年的5.2%激增至去年的53.1%,大幅替代了自华进口。 为了进一步防止“尿素危机”的发生,韩国政府正积极讨论在国内生产尿素的可行性,并考虑提供财政支持方案。尽管制造尿素不需要高技术力,但由于其收益性相对较低,韩国一直依赖进口。政府认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尿素危机”,有必要通过财政及税收支持来鼓励企业进军尿素产业。业界认为,在具备足够生产尿素的人力及设备的情况下,若政府能够给予全力支持,在国内生产尿素并非不可能。与韩国产业结构相似的日本,其国内尿素产量稳定,因此对进口供应波动的影响较小。这也是韩国政府积极探讨在国内生产尿素的原因之一。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音)表示:“尿素等关键资源的断供无疑给韩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确保国家资源稳定,还将持续加大其他核心矿物储备量的进口来源多元化方案,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25-01-31 18:41:01 -
SK海力士完成英特尔NAND业务收购 中国市场布局面临挑战
去年创下历史最高业绩的SK海力士预计将顺利完成原定于今年3月进行的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收购的最后一笔资金交付。未来,SK海力士将接手英特尔NAND业务相关的知识产权(IP)以及中国大连工厂的运营权和员工。此次交易消除了不确定性,不仅吸收了生产设施,还包括技术和人员,这对公司是积极的。然而,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可能在第二任期内加强对华经济制裁,以及NAND行业面临的市场困境,不应仅仅抱持乐观态度。 据半导体业界23日透露,SK海力士继2021年支付70亿美元完成第一次资金交付后,将于今年3月支付剩余的20亿美元,从而完成对英特尔NAND闪存、固态硬盘(SSD)业务的收购合并(M&A)。SK海力士相关人士解释称:“交易完成后,大连工厂的运营权将全面移交,从而实现业务的整体统一性。” 通过收购英特尔NAND业务,SK海力士克服了在该领域的劣势。此前,NAND闪存业务一直是SK海力士的“痛点”。海力士在DRAM领域一直紧随三星电子之后,保持第二的位置,但在NAND业务方面一直停留在第五位。但现在,海力士巩固了DRAM第二、NAND第二的位置,与三星电子一起形成了明确的存储半导体两强格局。 然而,业界对SK海力士收购中国工厂的前景持审慎态度,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加大对华经济制裁的背景下。由于特朗普总统一贯坚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政策,这无疑增加了业务的不确定性。有分析指出,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韩国半导体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受到削弱。 半导体工程学会会长柳会峻对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一事表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产生影响。从长远来看,当中美关系缓和时,这或许会成为一个重要筹码,但当前更像是‘接了一个包袱’。” 特别是业内专家对中国工厂NAND闪存的增长性持负面展望。虽然普遍认为由于AI热潮导致数据中心扩充等,NAND闪存行业暂时需求会增加,但担心中国业务会成为绊脚石。 前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副会长李昌汉评价说:“SK海力士短期内能否维持整体产量不确定,但在中国开展业务本身就具有一定风险。”他还指出:“仅靠现有的存储业务,在中国构建高端产品群很困难,只能进行补充现有产量的投资,很难进行尖端技术的新投资。” 在三星电子工作了30多年的嘉泉大学半导体大学院特聘教授金容晳表示:“SK海力士、三星电子等在中国生产的NAND闪存等即使在当地有一定市场,但最终也难以完全排除对美国的出口。虽然各有自己的判断,但如果特朗普持续对中国进行打压,那么用于工艺升级的设备引进也具有一定困难。” 他特别强调,特朗普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崛起是需要关注的长期变量。他指出:“随着中国企业逐渐提高存储生产能力,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全球市场地位可能会受到威胁。从长远来看,或许需要逐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NAND行业展望也不乐观。有预测称,今年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将开始削减NAND闪存的产量。市场调查机构集邦咨询(Trend Force)表示,今年NAND闪存行业预计将面临因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导致的双重压力。对此,主要制造商正通过降低开工率和延迟工艺升级来实施减产,包括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含Solidigm)、铠侠和西部数据等公司。 NAND制造商选择减产是因为市场行情持续恶化。受国内外不确定性扩大影响,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核心消费电子产品的出货量持续低迷。而企业级SSD市场也因IT投资放缓而增长受限。 此外,NAND价格从去年第三季度起开始下跌,今年上半年的需求前景依然悲观。中国存储企业的崛起也加剧了市场竞争。集邦咨询指出:“中国供应商借助国家替代政策积极扩大产量,全球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据了解,美光、铠侠和西部数据已宣布削减产量,而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生产战略,以应对库存压力和技术升级的挑战。 SK海力士韩国京畿道利川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4 00:31:01 -
三星携手谷歌 打造史上最强AI智能手机Galaxy S25
三星电子22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圣何塞SAP中心举办“Galaxy Unpacked 2025”活动,正式发布旗下最新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S25系列。三星电子表示,这款手机搭载了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并结合与谷歌联合开发的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堪称史上最强的AI手机。 ▲迈入全面AI手机时代 三星电子称,去年推出的Galaxy S24开启了AI智能手机的序幕,而Galaxy S25则全面引领AI手机时代的到来。该系列搭载AI优化平台“One UI 7”,支持处理文本、语音、图像及视频等多模态数据。通过语音指令,用户可以实现图片搜索、日程安排等操作。在设备侧面的音量键下方新增快捷按键,用户可快速唤醒AI助手进行语音互动。 目前,AI助手已支持三星、谷歌的基础应用以及Spotify和WhatsApp等应用,未来将扩展至更多第三方平台,实现语音操控叫车、点餐等服务。 此外,三星首次在Galaxy S25系列中引入了“个人数据引擎”(PDE),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数据将通过三星的安全平台“Knox”在设备上进行安全存储,确保用户隐私。 ▲AI功能与硬件升级并驾齐驱 Galaxy S25系列新增了多功能AI工具“AI Select”,用户可在任何界面启动该功能,通过框选区域获得个性化AI功能推荐,例如文字处理、图片编辑等。另一亮点功能“音频橡皮擦”可对视频中的声音进行分类,用户能够轻松移除语音、背景音、噪声或风声,并调整音量。 在硬件方面,Galaxy S25系列搭载专为Galaxy定制的高通骁龙8至尊版(for Galaxy)处理器,采用3纳米制程工艺。与前代相比,其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性能提升40%,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性能分别提高37%和30%。这一芯片使许多AI功能能够直接在设备端运行,无需依赖云计算,显著提升了效率与用户体验。 三星通过技术优化,使S25系列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实现轻薄化。S25 Ultra比前代轻14克,S25+轻6克,S25轻5克,厚度均减少0.4毫米。此外,屏幕边框缩窄15%,带来更宽广的显示视野。 ▲旗舰性能与价格稳定并存 尽管硬件性能显著提升,Galaxy S25系列的定价却与前代基本保持一致。256GB版本的S25售价为115.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826元),S25+为135.3万韩元,S25 Ultra为169.84万韩元。此外,512GB版本价格则有所上调。 S25 Ultra搭载了升级至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采用康宁Gorilla Armor 2玻璃,并内置Galaxy S Pen,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生产力工具。 三星电子计划于2月7日开始在全球市场推出Galaxy S25系列,并于1月24日至2月3日在韩国进行预售。 三星电子MX事业部长(社长)卢泰文表示:“自去年推出全球首款AI智能手机以来,三星持续推动移动AI市场的发展。Galaxy S25系列通过更强大的AI技术,为用户带来史上最简单、最直观的AI体验。” 在美国旧金山SAP中心举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5”活动上,三星电子MX事业部长(社长)卢泰文正在展示“Galaxy S25系列”。【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1-23 23:36:44 -
全球技术壁垒攀升 美中加速加强对韩技术管控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4日消息,2024年全球贸易技术壁垒创下历史新高,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通报的技术规制数量达4337件,同比增加6.6%。这是继2023年创下4068件纪录后连续两年刷新最高纪录。随着主要贸易国技术壁垒的加强,韩国出口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技术壁垒激增的主因在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规制通报大幅增加,发展中国家占总通报量的83%。乌干达以426件居首,美国(419件)紧随其后,坦桑尼亚(326件)和中国(191件)分列第三和第四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和中国作为韩国的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技术规制力度显著加大。美国新增了能源效率与交通安全相关规定,继续保持全球通报数量第一;中国则通过制定和修改国家标准及强制性认证(CCC),通报数量较2023年(70件)激增至191件,增长近三倍。 与此同时,越南的通报数量也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达到66件,同比增加一倍以上。而欧盟(EU)和印度的通报数量分别下降至62件和36件,减幅超过50%。 从行业来看,化学陶瓷(17.1%)、食品药品(15.7%)及电气电子(15.1%)领域规制最多。尤其是化学物质相关规定集中在美国和欧盟,这对韩国相关出口企业造成了更大负担。企业需应对复杂的当地测试与认证程序,增加了出口成本和难度。 国家技术标准院院长陈宗煜表示:“韩国80%以上的出口依赖主要贸易国,而这些国家的技术规制正快速增加。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国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协力突破技术壁垒,确保出口增长势头。”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4 19:19:48 -
韩国钢铁内需不振出口无门 制铁企业减产求生
现代制铁仁川工厂【图片来源 韩联社】 由于韩国建筑业景气持续低迷,钢筋需求显著下滑,多家主要钢铁公司纷纷采取减产措施以应对市场变化。 据钢铁业界最新消息,现代制铁计划于本月13日至27日期间暂停仁川第二钢铁工厂的钢筋生产线,并将在22日至31日期间中止浦项钢铁工厂的运营。同时,位于仁川的另一家小型制铁工厂也已于9日停止生产,预计将持续至27日。 鉴于今年春节假期将从25日开始延续至下月2日,现代制铁旗下仁川第二钢铁工厂、小型制铁工厂以及浦项钢铁工厂均预计在下月3日后逐步恢复生产运作。现代制铁相关负责人表示:“钢筋总产量的50%至60%被送往建筑现场,但由于建筑业的不景气,直接导致钢筋需求大幅下降,现代制铁决定在春节假期前实施减产计划,预计本月将减少约7万吨的钢筋产量。 据分析,去年现代制铁已通过降低开工率的方式进行了适度的减产调整。然而,随着建筑业持续低迷以及钢筋价格的下跌,现代制铁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暂时关闭部分工厂。业界普遍预测,现代制铁减产趋势可能会延续至2月份。 继现代制铁之后,另一家钢筋主要生产商东国制钢也计划进一步削减产量。自去年7月起,东国制钢将制钢工厂的运营时间调整为仅在夜间进行,开工率降至往年的65%。而今年决定将开工率进一步缩减至约50%的水平。 钢铁业界的相关人士强调,在当前钢筋库存积压严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正面临着高汇率、电费等成本上升的压力。为了减轻这些负担,钢铁企业不得不采取更为强有力的减产措施。与热轧、厚板、冷轧产品因汽车、造船等行业的繁荣而需求持续增长不同,钢筋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几乎无出口渠道。因此,减产成为了钢铁企业在当前困境下的唯一出路。
2025-01-14 01:22:26
-
进口成本激增及汇率波动 韩国食品业承受双重重压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饮料、饼干、面包等加工食品及餐饮价格呈显著上涨趋势。在异常气候条件导致部分食材价格飙升的态势下,韩元兑美元汇率的上升,导致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食品与餐饮行业的成本负担。 农林畜产食品部于9日发布的《1月消费者物价动向》数据显示,加工食品和餐饮物价指数上升率分别为2.7%和2.9%,超过全体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均上升率(2.2%)。从上调价格的主要产品来看,大象集团对蛋黄酱、胡椒、调味汁等酱料类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9.1%。东亚大冢(Donga Otsuka)将宝矿力水特的价格上调了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汉堡王上调招牌菜单皇堡(Whopper)价格等,各大食品企业及餐饮点纷纷上调了产品单价。 同时,咖啡行业的价格同样呈上涨趋势。星巴克韩国于上月将22种中杯饮料的价格上调200至300韩元,豪丽斯咖啡和PaulBassett也紧随其后,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200至400韩元的上调。即便是平价咖啡连锁店也未能幸免,Composse Coffee的美式咖啡和低咖啡因咖啡价格均上调了300韩元。 进入本月以来,餐饮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涨价的行列中。SPC巴黎贝甜对96种面包和25种蛋糕的价格进行了平均5.9%的上调,乐天沃食品则计划从本月17日起,将26种巧克力棒的价格上调9.5%。宾格瑞也预告称,下月将对咖啡、冰淇淋、饮料等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200至300韩元的上调。各大企业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用的持续上升,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势头尤为迅猛。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在一周内上涨8%,环比上涨27%,每吨售价达8905美元,创新高。巧克力原材料可可的价格自去年12月(每吨1.2565美元)创新高后,并未出现下降的势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食品业界相关人士指出,由于韩国大部分食品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上涨将直接降低食品企业的利润,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某连锁店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加之汇率持续波动,尽管总公司计划在上半年内最大限度地遏制价格攀升,但若当前的材料涨价与汇率高企态势延续至下半年,或将难以有效把控价格上涨的局面。”随着食品和餐饮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政府决定携手食品业共商对策。农林畜产食品部将于11日举行相关座谈会,邀请各大食品企业参与,旨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025-02-09 23:24:02 -
汇率波动与关税战双重冲击 韩国进口食品价格面临上行压力
“12·3紧急戒严事件”及中美关税战引发的汇率波动,已对韩国食品价格造成上行压力。大型超市的农、畜和水产品进口价格普遍上涨10%至15%。 根据韩国零售业9日消息,某大型超市上个月与挪威等国签订的冷冻鲭鱼年度采购合同,其价格同比上涨约10%,主要受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走高影响。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在1450韩元左右波动,较去年2月的1330韩元上涨约10%。 该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度采购合同通常在2月至3月签订,但由于今年汇率持续上升,合同签订时间提前至上月,以尽量控制价格涨幅。本月以来,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 活龙虾进口价格同样受汇率影响。另一家大型超市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加拿大活龙虾进口价格同比上涨超10%。受中美关税战影响,中国或将活龙虾进口来源地从美国转向加拿大,进一步推高加拿大龙虾价格,预计5月至6月旺季的进口价格或上涨30%。 此外,美国及澳大利亚牛肉价格也因汇率波动和供应减少持续上涨。目前,进口价格较去年上涨超15%,销售价格上涨超10%。由于进口牛肉通常需提前三个月备货,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汇率急升预计将在下月的销售价格中体现。 大型超市预计,仅汇率因素就将导致进口新鲜食品的销售价格至少上涨10%。若叠加中美关税战导致的供应变化,价格上涨幅度难以预测。为缓解进口食品成本上升的压力,大型超市正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国产替代品供应,并通过直接进口降低流通成本。例如,在牛肉供应方面,超市加大韩牛促销力度,同时增加比美国牛肉价格低约10%的加拿大牛肉进口;在猪肉供应方面,则尝试与荷兰、丹麦等新供应地合作,以减少对美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的依赖。 除进口农、畜和水产品外,汇率上涨还推高了加工食品的原材料成本,导致零售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加重消费者负担。某大型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汇率波动和中美关税战使食品销售策略更具挑战性。我们正集中力量稳定价格,并探索多种应对措施。” 首尔明洞某家换钱所前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9 19:39:01 -
DeepSeek冲击传统AI基础设施投资 三星SK海力士迎来战略转型压力
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成功证明,即便在低成本条件下,也能实现高性能AI技术,这一突破使得长期依赖向英伟达供应高带宽存储器(HBM)来获取大量利润的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面临新的应对挑战。 最重要的是,“DeepSeek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英伟达GPU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泡沫。由于DeepSeek通过软件(SW)优化,使得低规格半导体也能支持先进的AI服务,意味着无需投入昂贵的英伟达高端GPU。 据业内人士6日消息,今年,亚马逊云服务(AWS)、微软(MS)、Meta等大型科技企业计划大规模投资AI基础设施,并可能在部分数据中心采用DeepSeek的R1模型,以优化成本。据悉,R1模型搭载的HBM规格低于SK海力士目前向英伟达供应的最先进HBM3E。 这一趋势短期内对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等HBM供应商构成利空。由于高端GPU需求减少,随之而来的高规格HBM销售额可能受损。然而,从中长期来看,这一变化可能成为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摆脱对英伟达依赖、拓展客户群的契机。因此,业界呼吁加强与更多企业的合作,并推动定制化业务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未来资产证券研究员赵延珠(音)表示:“尽管市场对DeepSeek的影响有所担忧,但成本效益更高的AI模型的出现,预计将推动更多AI应用的落地。整体AI计算需求反而会增加,推动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她补充道:“目前,AI模型的计算效率正在不断提升,但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非但没有减少投资,反而在加大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 有观点认为,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AI技术的产业范式正从依赖大规模资本投入,转向更加多元化和灵活的发展模式。业内人士指出:“DeepSeek的崛起象征着创业公司无需依赖大型AI企业,也能开发出独立的AI应用。这标志着行业范式转变的开始。” 对于长期依赖标准化、批量生产模式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而言,如何调整业务以适应这一新的AI产业格局成为关键。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三星电子的存储业务主要依赖向英特尔、英伟达、AMD等大型客户批量供应通用存储器产品,这种模式过于单一。未来,企业需要灵活调整,向‘定制化’和‘小批量多品种’供应模式转变,以满足不同AI服务的需求。” 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DeepSeek采用的‘混合专家(MoE, Mixture of Experts)’架构虽然早已在市场上普遍应用,但DeepSeek成功地将其与最新技术结合并优化,以低成本实现高端AI服务,这具有重大意义。”他进一步指出:“以DeepSeek为代表,未来将有更多AI初创企业涌现。这些公司将寻求优化成本,与存储器、代工(半导体制造)等半导体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图片来源 AI生成】
2025-02-06 20:26:30 -
韩国跻身全球第四大音乐出口国 日本成最大K-POP市场
据音乐和娱乐数据分析公司Luminate于2日发布的报告,韩国在2024年“Luminate音乐出口影响力指数”(Luminate Export Power Score)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 Luminate上月推出的“音乐出口影响力指数”是衡量各国音乐出口能力的指标,评估标准包括各国在全球最受欢迎的流媒体艺人排名、音乐进口国家的数量、音乐进口国的流媒体规模,以及拥有海外听众的艺人数量等。Luminate表示,在海外市场发展的艺人数量多、表现优异的艺人多,以及成功进入全球主要音乐市场的国家,在该指数中的评分会更高。 在本次排名中,德国和法国紧随韩国,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而第七至第十名分别是波多黎各、澳大利亚、瑞典和巴西。 数据显示,日本是韩国音乐的第一大进口国(地区),其次是中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在日本,2024年流媒体播放量最高的前50名艺人中,有9组是韩国艺人。在中国台湾,播放量前10的艺人中有4组来自韩国,而在印度尼西亚,前50名中有3组韩国艺人。此外,韩国艺人还进入了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在内的12个国家(地区)的流媒体前50排名。 Luminate分析认为,K-POP在日本市场表现强劲的原因之一是年轻一代对其的高度喜爱。“在日本,千禧一代(1981至1996年出生)和Z世代(1997至2010年出生)音乐听众中,18%是K-POP粉丝。”报告还指出,日本的K-POP听众每周平均听音乐37.3小时,比日本普通音乐听众高出6.5小时,显示出他们对K-POP的高度忠诚度和消费热情。 尽管K-POP在亚洲市场表现出色,但在全球最大的音乐市场——美国,2024年流媒体播放量排名前100的艺人中却没有韩国艺人入围。这一数据与2024年K-POP在美国的专辑销售成绩形成鲜明对比。当年,美国CD销量前10名的专辑中,有7张来自K-POP艺人。Luminate数据显示,Stray Kids的专辑《ATE》是去年美国第二畅销CD,ENHYPEN的《ROMANCE : UNTOLD》排名第三。 对于K-POP在美国市场实体专辑销量强劲,但流媒体表现相对逊色的现象,业内专家认为,这反映了K-POP市场的特点,即K-POP产业主要依赖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群体,因此在实体专辑等需要购买力的市场上表现突出,但在面向大众市场的流媒体领域则相对较弱。 韩国流行音乐评论家金英大(音)表示:“K-POP更注重粉丝热衷的音乐和表演,而非流媒体上‘爆红’的音乐。因此,要想成为更加大众化的产业,K-POP需要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平衡。”他还指出,去年在美国走红的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在TikTok上广泛传播。因此,想要在流媒体市场取得成功,需要创作更加直观、有趣,容易成为网络热门话题(meme)的音乐作品。 韩国男团Stray Kids【图片来源 JYP娱乐】
2025-02-02 22:54:19 -
【亚洲人之声】全球化已寿终正寝
“自由的精灵不会再回到神灯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预言道,他认为引入经济自由的中国会不可逆转地走向开放。WTO作为自由贸易与多边主义的象征,中国的加入成为全球化的重要一步。此后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凭借丰富的劳动人力、庞大的消费人口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吸引全球企业前来设厂。 中国的崛起大力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海外大型企业生产设施扎根中国,相关零部件供应链遍布周边国家。中国不仅是全球80%空调、80%太阳能面板和70%手机的生产国,还在高科技领域的出口上持续增长。直到疫情前,中国为全球带来“通缩红利”,商品价格大幅下降。 研究显示,2000至2007年间,中国进口商品令美国普通家庭年度消费能力提升2%;2004至2015年间,中国制造商品让美国商品价格每年下降0.19%。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美国制造行业工厂外迁导致工人失业,中国工人遭受剥削,工厂老板则受跨国企业层层压榨。全球化加剧贫富差距,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2017年特朗普初次上任后,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加速全球化裂解。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陷入瘫痪,复杂的全球经济网络缺点暴露。汽车生产需要约3万种零部件,其中任何一个短缺都会导致生产停摆。苹果的产品由来自六大洲43国的零部件运至中国组装。一次性尿布看似简单也需要50多种原料。 贸易争端与疫情暴发让全球化逐渐走向终结,而特朗普的再次上任无疑会导致进程继续加速。中国逐渐从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退下,取而代之的是分布式区域供应链。东南亚国家或接替中国成为亚洲制造中心,西欧依赖东欧、土耳其和非洲的生产设施,而美国更多选择拉美的近岸制造。全球化已寿终正寝,“邻近外包”和“回流生产”才是未来趋势。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2 18:00:00 -
韩国尿素自华进口依赖度剧减 多元化战略显成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此前,韩国在产业及车用尿素方面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然而,随着韩国政府积极推进尿素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策略,中国供需不稳定所引发的“尿素危机”等资源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产业通商资源于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共进口35.8197万吨产业及车用尿素。自去年起,韩国政府全面启动了供应链稳定化事业,通过进口国多元化战略,有效降低了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韩国自华产业及车用尿素进口比重达88.1%,但去年锐减至27.1%。 据调查,去年越南成为了韩国产业及车用尿素的最大供应国,占比达53.1%,其次依次为中国(27.1%)、日本(8.8%)、卡塔尔(4.7%)、沙特阿拉伯(3.4%)、印度尼西亚(2.9%)等。据分析,自华进口比重急剧减少得益于韩国政府积极扩张供应链的举措。 政府方面认为,韩国自华尿素进口依赖度过高,一旦供需出现不稳定,将对韩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政府采取了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尿素的策略,并通过降低关税等紧急措施有效缓解尿素荒问题。乐天化学等主要进口企业也紧跟政策步伐,大幅增加从越南等国的进口量,越南进口比重从2023年的5.2%激增至去年的53.1%,大幅替代了自华进口。 为了进一步防止“尿素危机”的发生,韩国政府正积极讨论在国内生产尿素的可行性,并考虑提供财政支持方案。尽管制造尿素不需要高技术力,但由于其收益性相对较低,韩国一直依赖进口。政府认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尿素危机”,有必要通过财政及税收支持来鼓励企业进军尿素产业。业界认为,在具备足够生产尿素的人力及设备的情况下,若政府能够给予全力支持,在国内生产尿素并非不可能。与韩国产业结构相似的日本,其国内尿素产量稳定,因此对进口供应波动的影响较小。这也是韩国政府积极探讨在国内生产尿素的原因之一。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音)表示:“尿素等关键资源的断供无疑给韩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确保国家资源稳定,还将持续加大其他核心矿物储备量的进口来源多元化方案,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25-01-31 18:41:01 -
SK海力士完成英特尔NAND业务收购 中国市场布局面临挑战
去年创下历史最高业绩的SK海力士预计将顺利完成原定于今年3月进行的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收购的最后一笔资金交付。未来,SK海力士将接手英特尔NAND业务相关的知识产权(IP)以及中国大连工厂的运营权和员工。此次交易消除了不确定性,不仅吸收了生产设施,还包括技术和人员,这对公司是积极的。然而,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可能在第二任期内加强对华经济制裁,以及NAND行业面临的市场困境,不应仅仅抱持乐观态度。 据半导体业界23日透露,SK海力士继2021年支付70亿美元完成第一次资金交付后,将于今年3月支付剩余的20亿美元,从而完成对英特尔NAND闪存、固态硬盘(SSD)业务的收购合并(M&A)。SK海力士相关人士解释称:“交易完成后,大连工厂的运营权将全面移交,从而实现业务的整体统一性。” 通过收购英特尔NAND业务,SK海力士克服了在该领域的劣势。此前,NAND闪存业务一直是SK海力士的“痛点”。海力士在DRAM领域一直紧随三星电子之后,保持第二的位置,但在NAND业务方面一直停留在第五位。但现在,海力士巩固了DRAM第二、NAND第二的位置,与三星电子一起形成了明确的存储半导体两强格局。 然而,业界对SK海力士收购中国工厂的前景持审慎态度,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加大对华经济制裁的背景下。由于特朗普总统一贯坚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政策,这无疑增加了业务的不确定性。有分析指出,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韩国半导体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受到削弱。 半导体工程学会会长柳会峻对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一事表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产生影响。从长远来看,当中美关系缓和时,这或许会成为一个重要筹码,但当前更像是‘接了一个包袱’。” 特别是业内专家对中国工厂NAND闪存的增长性持负面展望。虽然普遍认为由于AI热潮导致数据中心扩充等,NAND闪存行业暂时需求会增加,但担心中国业务会成为绊脚石。 前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副会长李昌汉评价说:“SK海力士短期内能否维持整体产量不确定,但在中国开展业务本身就具有一定风险。”他还指出:“仅靠现有的存储业务,在中国构建高端产品群很困难,只能进行补充现有产量的投资,很难进行尖端技术的新投资。” 在三星电子工作了30多年的嘉泉大学半导体大学院特聘教授金容晳表示:“SK海力士、三星电子等在中国生产的NAND闪存等即使在当地有一定市场,但最终也难以完全排除对美国的出口。虽然各有自己的判断,但如果特朗普持续对中国进行打压,那么用于工艺升级的设备引进也具有一定困难。” 他特别强调,特朗普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崛起是需要关注的长期变量。他指出:“随着中国企业逐渐提高存储生产能力,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全球市场地位可能会受到威胁。从长远来看,或许需要逐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NAND行业展望也不乐观。有预测称,今年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将开始削减NAND闪存的产量。市场调查机构集邦咨询(Trend Force)表示,今年NAND闪存行业预计将面临因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导致的双重压力。对此,主要制造商正通过降低开工率和延迟工艺升级来实施减产,包括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含Solidigm)、铠侠和西部数据等公司。 NAND制造商选择减产是因为市场行情持续恶化。受国内外不确定性扩大影响,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核心消费电子产品的出货量持续低迷。而企业级SSD市场也因IT投资放缓而增长受限。 此外,NAND价格从去年第三季度起开始下跌,今年上半年的需求前景依然悲观。中国存储企业的崛起也加剧了市场竞争。集邦咨询指出:“中国供应商借助国家替代政策积极扩大产量,全球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据了解,美光、铠侠和西部数据已宣布削减产量,而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生产战略,以应对库存压力和技术升级的挑战。 SK海力士韩国京畿道利川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4 00:31:01 -
三星携手谷歌 打造史上最强AI智能手机Galaxy S25
三星电子22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圣何塞SAP中心举办“Galaxy Unpacked 2025”活动,正式发布旗下最新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S25系列。三星电子表示,这款手机搭载了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并结合与谷歌联合开发的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堪称史上最强的AI手机。 ▲迈入全面AI手机时代 三星电子称,去年推出的Galaxy S24开启了AI智能手机的序幕,而Galaxy S25则全面引领AI手机时代的到来。该系列搭载AI优化平台“One UI 7”,支持处理文本、语音、图像及视频等多模态数据。通过语音指令,用户可以实现图片搜索、日程安排等操作。在设备侧面的音量键下方新增快捷按键,用户可快速唤醒AI助手进行语音互动。 目前,AI助手已支持三星、谷歌的基础应用以及Spotify和WhatsApp等应用,未来将扩展至更多第三方平台,实现语音操控叫车、点餐等服务。 此外,三星首次在Galaxy S25系列中引入了“个人数据引擎”(PDE),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数据将通过三星的安全平台“Knox”在设备上进行安全存储,确保用户隐私。 ▲AI功能与硬件升级并驾齐驱 Galaxy S25系列新增了多功能AI工具“AI Select”,用户可在任何界面启动该功能,通过框选区域获得个性化AI功能推荐,例如文字处理、图片编辑等。另一亮点功能“音频橡皮擦”可对视频中的声音进行分类,用户能够轻松移除语音、背景音、噪声或风声,并调整音量。 在硬件方面,Galaxy S25系列搭载专为Galaxy定制的高通骁龙8至尊版(for Galaxy)处理器,采用3纳米制程工艺。与前代相比,其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性能提升40%,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性能分别提高37%和30%。这一芯片使许多AI功能能够直接在设备端运行,无需依赖云计算,显著提升了效率与用户体验。 三星通过技术优化,使S25系列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实现轻薄化。S25 Ultra比前代轻14克,S25+轻6克,S25轻5克,厚度均减少0.4毫米。此外,屏幕边框缩窄15%,带来更宽广的显示视野。 ▲旗舰性能与价格稳定并存 尽管硬件性能显著提升,Galaxy S25系列的定价却与前代基本保持一致。256GB版本的S25售价为115.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826元),S25+为135.3万韩元,S25 Ultra为169.84万韩元。此外,512GB版本价格则有所上调。 S25 Ultra搭载了升级至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采用康宁Gorilla Armor 2玻璃,并内置Galaxy S Pen,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生产力工具。 三星电子计划于2月7日开始在全球市场推出Galaxy S25系列,并于1月24日至2月3日在韩国进行预售。 三星电子MX事业部长(社长)卢泰文表示:“自去年推出全球首款AI智能手机以来,三星持续推动移动AI市场的发展。Galaxy S25系列通过更强大的AI技术,为用户带来史上最简单、最直观的AI体验。” 在美国旧金山SAP中心举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5”活动上,三星电子MX事业部长(社长)卢泰文正在展示“Galaxy S25系列”。【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1-23 23:36:44 -
全球技术壁垒攀升 美中加速加强对韩技术管控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4日消息,2024年全球贸易技术壁垒创下历史新高,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通报的技术规制数量达4337件,同比增加6.6%。这是继2023年创下4068件纪录后连续两年刷新最高纪录。随着主要贸易国技术壁垒的加强,韩国出口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技术壁垒激增的主因在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规制通报大幅增加,发展中国家占总通报量的83%。乌干达以426件居首,美国(419件)紧随其后,坦桑尼亚(326件)和中国(191件)分列第三和第四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和中国作为韩国的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技术规制力度显著加大。美国新增了能源效率与交通安全相关规定,继续保持全球通报数量第一;中国则通过制定和修改国家标准及强制性认证(CCC),通报数量较2023年(70件)激增至191件,增长近三倍。 与此同时,越南的通报数量也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达到66件,同比增加一倍以上。而欧盟(EU)和印度的通报数量分别下降至62件和36件,减幅超过50%。 从行业来看,化学陶瓷(17.1%)、食品药品(15.7%)及电气电子(15.1%)领域规制最多。尤其是化学物质相关规定集中在美国和欧盟,这对韩国相关出口企业造成了更大负担。企业需应对复杂的当地测试与认证程序,增加了出口成本和难度。 国家技术标准院院长陈宗煜表示:“韩国80%以上的出口依赖主要贸易国,而这些国家的技术规制正快速增加。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国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协力突破技术壁垒,确保出口增长势头。”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4 19:19:48 -
韩国钢铁内需不振出口无门 制铁企业减产求生
现代制铁仁川工厂【图片来源 韩联社】 由于韩国建筑业景气持续低迷,钢筋需求显著下滑,多家主要钢铁公司纷纷采取减产措施以应对市场变化。 据钢铁业界最新消息,现代制铁计划于本月13日至27日期间暂停仁川第二钢铁工厂的钢筋生产线,并将在22日至31日期间中止浦项钢铁工厂的运营。同时,位于仁川的另一家小型制铁工厂也已于9日停止生产,预计将持续至27日。 鉴于今年春节假期将从25日开始延续至下月2日,现代制铁旗下仁川第二钢铁工厂、小型制铁工厂以及浦项钢铁工厂均预计在下月3日后逐步恢复生产运作。现代制铁相关负责人表示:“钢筋总产量的50%至60%被送往建筑现场,但由于建筑业的不景气,直接导致钢筋需求大幅下降,现代制铁决定在春节假期前实施减产计划,预计本月将减少约7万吨的钢筋产量。 据分析,去年现代制铁已通过降低开工率的方式进行了适度的减产调整。然而,随着建筑业持续低迷以及钢筋价格的下跌,现代制铁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暂时关闭部分工厂。业界普遍预测,现代制铁减产趋势可能会延续至2月份。 继现代制铁之后,另一家钢筋主要生产商东国制钢也计划进一步削减产量。自去年7月起,东国制钢将制钢工厂的运营时间调整为仅在夜间进行,开工率降至往年的65%。而今年决定将开工率进一步缩减至约50%的水平。 钢铁业界的相关人士强调,在当前钢筋库存积压严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正面临着高汇率、电费等成本上升的压力。为了减轻这些负担,钢铁企业不得不采取更为强有力的减产措施。与热轧、厚板、冷轧产品因汽车、造船等行业的繁荣而需求持续增长不同,钢筋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几乎无出口渠道。因此,减产成为了钢铁企业在当前困境下的唯一出路。
2025-01-14 0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