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大企’新闻 31个
-
韩国500强"人才争夺战" 三星电子稳居榜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500强企业新招聘员工小幅上升,三星电子在面临多重挑战下仍稳居雇佣率榜首。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5日对韩国500强企业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全体企业国民年金加入人数从2023年的158.8817万人增至2024年的159.4119万人,增加0.3%。在企业方面,以2024年为基准,三星电子以12.5593万人的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位居榜首,同比(12.0877万人)增加3.9%。其次依次为现代汽车(6.9285万人)、LG电子(3.6244万人)、起亚(3.3004万人)、SK海力士(3.1638万人)、LG显示器(2.5632万人)、韩国铁道公社(2.3452万人)以及易买得(2.3305万人)等企业。CEO Score指出,尽管三星电子的存储器业务在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表现未达市场预期,而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仍持续增加了新招聘人数,展现了强大的雇佣能力。 同时,与2023年相比,去年国民年金加入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旧是三星电子,新增人数达4716人。希杰欧利芙洋(2224人)、韩国铁道公社(1359人)、乐天Himart(1136人)、大创韩国(899人)、三星SDI(876人)、现代汽车(858人)、德威航空(653人)以及LG电子(635人)等企业紧随其后。然而,LG Innotek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有所减少(2391人)。CEO Score分析称,由于行业特性,LG Innotek短期合同工较多,因此员工人数波动较大。 此外,数据显示,去年实施自愿退休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次为LG显示器(2346人)、易买得(1293人)、国民银行(684人)、LG化学(634人)以及巴黎贝甜(614人)等。从增减幅度来看,乐天Himart(41.3%)和德威航空(30.1%)的增幅相对较高,而泰荣工程建设(-23.8%)和SK建设(-17.6%)等企业则出现了大幅减少。 从各行业来看,IT及电器电子行业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最多,达33.257万人。紧随其后的是零部件(18.9349万人)、流通(15.4789万人)、国营企业(14.4789万人)、服务业(9.9985万人)、食品饮料行业(9.8099万人)、银行业(9.3193万人)、建材建设行业(8.4420万人)、造船(6.7476万人)、石油化学行业(6.2476万人)、运输行业(5.1502万人)以及保险行业(5.0302万人)等行业。
2025-02-05 19:17:20 -
【CES 2025】观察:技术与生活的距离正被AI缩短
当地时间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从开幕起便热度不减。多数主题演讲的门票提前售罄,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三星电子、SK、LG电子等韩国大企业的展馆更是人头攒动。LG电子的“World Premiere”活动还邀请了嘻哈明星威廉(will.i.am)惊喜现身,点燃了现场气氛。 今年的CES以智能代理(AI Agent)为核心,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在CES创新奖的获奖名单中,AI相关领域占比达到11.6%,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而韩国企业斩获了全部创新奖项的47.8%,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实力。此外,宝马(BMW)也首次公开了其下一代“BMW全景iDrive”技术,备受瞩目。 在全球初创企业展示创新技术的“尤里卡公园”(Eureka Park),韩国的国家综合展区以及光州、城南、大田和首尔等地方政府的展馆集中亮相。其中,首尔综合馆展出了“AFS”的AI脱发诊断解决方案、“Caique Tech”的模块化高速PI测速枪等104家企业的创新技术。 本届展会中,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老龄化社会,许多基于AI的医疗设备让用户在家中即可轻松管理健康。其中,Nuance Audio公司推出的智能助听眼镜专为早期听力障碍患者设计,配备方向性扬声器,可以放大用户视线方向的声音,不同于传统助听器。产品负责人马特奥·唐德拉奥(Mateo Dondrao)表示:“这款产品不仅适合听力障碍患者,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日本企业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展出的“电动盐勺”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款产品通过微电流刺激钠离子,使食物仅需30%的盐量即可达到相同的咸味。尽管售价高达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3元),但对于高血压或肥胖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实用的低盐饮食替代方案。 图为在CES 2025上展出的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1-24 19:16:37 -
去年韩国大企业在美游说支出698万美元 创历史新高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走向难以预测,韩国大型企业近期积极在美国展开游说活动。三星集团、SK集团等韩国大企业去年在美的游说支出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美国参议院22日(当地时间)公布的企业游说申报内容,包括三星电子、三星半导体、三星SDI和Imagine的三星集团去年在美国国会的游说支出总额达到698万美元。 根据统计游说申报内容的非营利组织Opensecrets的数据,三星集团在美国的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372万美元、2022年的579万美元、2023年的630万美元,去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从申报内容来看,三星集团的游说涵盖广泛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韩美关系、国防授权法案、对美外商投资、半导体法案、通信政策、供应链、贸易政策、人工智能(AI)政策、税制、移民以及数字鸿沟等。 SK集团去年在美国政府游说活动上的支出为559万美元,排名第二。SK集团的游说议题涉及美国政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与供应链政策、半导体投资、半导体法案、AI、通胀削减法案(IRA)、电动车、清洁能源以及制药等领域。 由于议题广泛,SK集团的游说对象涵盖美国参众两院、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国家经济委员会(NEC)、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交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及财政部等多个部门。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花费了328万美元用于游说美国政府。公司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291万美元、2022年的336万美元、2023年的323万美元,每年维持在相近水平。现代汽车集团的游说议题包括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政策及基础设施、电动车基础设施与税收优惠政策等。 韩华集团去年共支出391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随着韩华集团扩张在美国市场业务,其游说金额为2021年的64万美元、2022年的90万美元、2023年的158万美元逐年快速增长。 LG集团方面,尽管LG电子去年投入了创纪录的90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但与其他韩国企业相比,金额相对较少。 美国国会大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3 19:24:30 -
韩国大企起薪首破5000万韩元大关 全体企业平均达3675万韩元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入职韩国大型企业的大学毕业生起薪显著增长,300人以上规模企业起薪首超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2日发表的《韩国大学毕业生起薪分析及韩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较》报告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300人以上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含加班费等额外劳动报酬)平均为5001万韩元。该数据基于34岁以下大学毕业生新职员所获得的工资及特殊绩效薪酬(包括定期奖金、绩效奖金)总和计算得出。 数据显示,韩国全体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675万韩元,300人以下企业的平均起薪(3238万韩元)仅达300人以上企业起薪的64.7%水平,凸显出企业规模对薪资水平影响显著。具体来看,30至299人规模的企业平均起薪为3595万韩元,5至29人规模的企业为3070万韩元,而不满5人的企业则仅为2731万韩元。若将额外绩效纳入薪资,全体企业的总起薪平均为3810万韩元,其中,300人以上企业的总起薪为5302万韩元,30至299人企业为3735万韩元,5至29人企业为3138万韩元,不满5人企业为2750万韩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大企业受工会溢价及高入职标准的影响,整体起薪水平均在高位。大企业有必要适度控制起薪的上调幅度,转而建立基于工作价值和成果进行合理奖励的工资体系。” 此外,500人以上规模的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较日本大企业(1000人以上)高出许多。研究团队针对29岁以下大学毕业生进行的分析显示,以购买力评价(PPP)汇率为基准,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为5.7568万美元,较日本大企业的3.6466万美元高出57.9%。从全体企业层面来看,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以PPP汇率为基准)为4.5401万美元,同样高于日本(3.4794万美元)。 河尚宇指出:“韩国大企业的起薪不仅远高于日本大企业,且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起薪差距也十分显著。这一状况加剧了劳动市场内工作岗位的不匹配问题,并导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年薪差距日益扩大。”
2025-01-14 00:10:27 -
【CES 2025】SK、三星、LG、LS齐聚一堂 韩国大企业聚焦"人工智能"
韩国主要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CEO)齐聚美国拉斯维加斯,寻找未来的增长动力并促进合作。他们一致强调,应以人工智能(AI)为中心,积极构建业务蓝图。 当地时间本月9日,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及信息技术展会CES 2025期间,韩国企业代表们通过系列活动了解行业趋势,并展示自身技术及未来业务计划。 当地时间8日,SK集团会长崔泰源在CES 2025现场举行记者会。【图片来源 SK集团】 SK集团会长崔泰源于8日(当地时间)在记者会表示:“所谓的物理AI,像机器人或日常设备中搭载AI的现象已经成为日常化和常识化。为了韩国的生存,必须系统性地完善AI相关基础设施。AI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像蒸汽机一样在各领域带来变革的力量。” 三星电子也全面展示了基于AI的技术,并推出“SmartThings Pro”,这是一种将AI家居扩展至商业设施、办公室、酒店、学校等多种场景的B2B解决方案。该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还能优化设施维护。 当地时间6日,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在CES 2025现场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提供 三星电子】 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扩大搭载AI功能的产品,还要通过产品间的有机连接,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的AI家居使用体验。” 此外,LG电子将AI视为新业务的关键技术。在本次CES上推出了“Mobility Experience(MX)平台”。该平台旨在将先进的AI家居技术无缝融入汽车内部,为用户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个性化移动生活空间。 LG电子CEO赵周完表示,“LG电子的最终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情感智能为客户创造全面的体验。无论AI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LG电子都将通过AI技术持续传递‘Life's Good’的价值。” CES2025现场【摄影 记者 李孝贞(音译)】 每年参观CES的LS集团会长具滋殷也于9日(当地时间)在记者会上强调了AI的重要性。他表示:“未来将不再是硬件主导,而是AI与软件主导的世界。如何将AI应用到生产、采购、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自主开发软件。”
2025-01-11 01:05:31 -
韩国主要企业投资并购规模达8.6万亿韩元 同比减少40%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8日发布报告称,机构面向提交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361家销售额500强企业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今年主要大企业的企业并购(M&A)规模为8.58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4.9亿元),同比减少39.3%。今年500强企业仅有50项并购投资,同比减少42.5%。 CEO SCORE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内消费市场低迷等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对企业并购持谨慎态度。实际上,韩国IT巨头Kakao于2022年完成了8项并购投资,而今年仅完成了1项。SK和Naver今年未进行并购。 具体来看,今年最大规模的并购是大韩航空收购韩亚航空,总收购金额达到1.8万亿韩元。这是今年唯一一项超过1万亿韩元的最大并购交易。 今年完成收购最多的公司是LS电气(LS Electric)。该公司共收购了5家公司,包括KOC电气(592亿韩元)、Thirautech(385亿韩元)、KOREA E&M(108亿韩元)、CX Solution(18亿韩元)等。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4-12-18 19:32:03 -
韩国大企投资新动向 二次电池领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型企业为寻求新的增长引擎,近三年间对二次电池行业的投资力度位居各行业之首。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在销售额500强企业中,对提交事业报告的354家公司进行调查,并于17日发布的结果显示,自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受访企业的总体投资规模高达12.82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0.3亿元),其中,二次电池最备受关注,近3年间,投资规模达4.7018万亿韩元,占全体的36.7%,稳居各行业投资之首。 其次依次为文化信息及娱乐行业,投资规模达1.9769万亿韩元;生物新药研发行业,投资规模达1.5918万亿韩元;环保能源行业,投资规模达1.527万亿韩元;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行业,投资规模达8176亿韩元。 近期,韩国大企业对于机器人及无人机领域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1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仅为144亿韩元,但今年上半年已激增至1033亿韩元。同时,环保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722亿韩元增长至去年的8401亿韩元。同期,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投资同样显著增长,从998亿韩元攀升至5265亿韩元。 反之,区块链、金融科技、平台及应用程序等领域的投资规模均呈下滑态势。以区块链及金融科技行业为例,2021年投资规模达157亿韩元,但去年缩减至106亿韩元,今年上半年仅达31亿韩元。同样,平台及应用程序领域投资规模从2153亿韩元降至去年的1951亿韩元,今年上半年更是仅为480亿韩元。
2024-12-18 00:36:46 -
韩国七成大企业尚未敲定明年投资计划 投资态度趋于保守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大企业中,有7家尚未确定或不打算进行明年投资。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上月13至25日对销售额前500强企业进行《2025年投资规划与展望》调查,并于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韩国大企业对未来一年的投资态度趋于谨慎,122家受访企业中,56.6%的企业回答“计划未定”,同比增加6.9个百分点;11.4%的企业回答“没有投资计划”,同比增加6.1个百分点。反之,回答“已制定明确投资计划”的企业仅占32%,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显示出投资动力明显减弱。 对于投资计划未定的原因,组织结构调整与人事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37.7%)、对国内外风险的审慎评估(27.5%)以及明年国内外经济前景不明朗(20.3%)等回答最多。表示已制定明确投资计划的企业(39家)中,计划缩小投资规模的企业(28.2%)明显多于扩大投资规模的企业(12.8%)。此外,59%的企业表示投资规模将与今年持平。在去年的调查中,表示扩大投资(28.8%)的企业多于缩小投资(10.2%)的企业,但仅一年就出现逆转,在今年调查中,企业在投资规模上均持保守态度。企业减少投资或未定计划,主要归因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33.3%)、“国内外投资环境恶化”(20%)以及“内需市场萎缩”等因素。 在设备投资方面,77.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现有设备投资水平,以维修和使用现有设备为主。仅18.9%的企业表示将积极扩张设备投资。 关于明年企业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全球经济放缓”(42.9%)居首位,大部分企业对全球经济形势普遍持消极态度。“高汇率及物价上涨压力”(23%)、“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13.7%)等回答紧随其后。 关于阻碍投资的因素方面,设备及研究开发(R&D)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足(37.4%)、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相关制度限制(21.3%)、设备投资扩建相关制度限制(15%)等成为阻碍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 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扩大金融资金支持(21%)、加大税制支持力度(16.9%)、放宽支配结构及投资相关制度限制(15.3%)等成为企业最期待的政策方向,认为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信心,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针对当前的投资形势,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表示:“企业投资是应对经济困境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来由于企业经营承压,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显著减弱。政府有必要对限制企业投资的制度进行审视和调整,消除阻碍企业投资的政策障碍。同时,通过金融支持、税制优惠等措施,积极吸引企业投资,助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12-03 19:46:20 -
韩国大企业SKY出身CEO占比下降 能力导向成新趋势
全球猎头公司Unico Search就韩国1000家大企业的1380名首席执行官(CEO)学历进行调查,并于25日发布结果显示,韩国大企业CEO中毕业于“SKY”大学(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的比例较去年略有下降。 受访CEO中毕业于首尔大学的最多,共有188人,占比13.6%,其次是延世大学113人、高丽大学107人。三所大学出身的CEO总数占比29.6%,较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从历史数据来看,“SKY”大学出身CEO比例从2008年的45.6%逐步下降,2019年以来维持在20%区间。 首尔大学出身的CEO比例也在持续减少,2019年为15.2%,而目前为13.6%。此外,首尔大学毕业的CEO中,1970年以前出生占83.5%(157人),而1970年以后出生仅占16.5%(31人)。Unico Search分析认为,随着1970年后出生的CEO数量增多,首尔大学出身比例或进一步下降。 在其他大学中,汉阳大学毕业的CEO有59人,西江大学42人,成均馆大学38人,中央大学31人,釜山大学29人,韩国外国语大学28人等。从专业背景来看,工科出身CEO比例为45.5%,较去年增加0.1个百分点。在可统计本科专业的914名CEO中,管理学专业占比最高,为22.9%(209人)。 值得注意的是,“SKY”大学管理学专业的CEO人数达到100人,其中延世大学管理学专业以36人位居首位,成为培养CEO的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包括极东油化会长张洪宣、韩独会长金宁珍、大韩纺织会长薛范、爱茉莉太平洋会长徐庆培,以及斗山能源会长朴知原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1960至1963年出生的CEO最多,占22.5%(310人);其次是1964至1966年出生的247人(17.8%),1967至1969年出生的163人(11.8%),1970至1973年出生的158人(11.4%)。单一出生年份中,1964年出生的CEO人数最多,达到107人,代表人物包括三星电机社长张德铉、SK社长张龙镐、现代汽车副会长张在勋等。 1980年以后出生的MZ一代CEO共有64人,占比4.6%,其中最年轻的CEO是1997年出生的KAON集团代表理事林东渊。Unico Search代表金惠阳表示,如今比起出身大学,CEO展现的业绩和能力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步入人工智能(AI)时代后,大学背景的“招牌“作用正在减弱,迅速准确洞察时代趋势并具有执行力的人才更加受到青睐。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5 23:27:25 -
韩国保险公司第三季度贷款余额增加 家庭与中小企业逾期率攀升
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保险公司贷款债权余额增加,但以家庭和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逾期率有所上升。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22日发布的《2024年9月末保险公司贷款债权现状》数据,截至9月末,保险公司贷款债权余额达到266.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798万亿元),比上一季度末增加5000亿韩元。 在贷款结构中,家庭贷款余额为134.4万亿韩元,较上一季度增加8000亿韩元;企业贷款余额为132.4万亿韩元,减少3000亿韩元。具体而言,家庭贷款中,保险合同贷款增加5000亿韩元至70.7万亿韩元,住房抵押贷款增加4000亿韩元至51.6万亿韩元。企业贷款中,大企业贷款增加8000亿韩元至45万亿韩元,而中小企业贷款减少1.1万亿韩元至87.4万亿韩元。 逾期率方面,整体贷款债权逾期率为0.62%,较上一季度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逾期率从0.51%升至0.59%,增加0.08个百分点;家庭贷款逾期率从0.62%升至0.68%,增加0.06个百分点。尤其中小企业贷款逾期率升至0.98%,较上一季度增加0.12个百分点。 不良债权率0.71%,较上一季度上升0.04个百分点。家庭贷款不良债权率上升0.08个百分点至0.49%,而企业贷款不良债权率则下降0.1个百分点至0.81%。 对此,金融监督院表示,将持续关注逾期率等保险公司贷款健全性指标,同时通过充实坏账准备金,提高损失吸收能力,并积极引导不良资产的正常化管理。 韩国某家银行贷款窗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2 19:34:42
-
韩国500强"人才争夺战" 三星电子稳居榜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500强企业新招聘员工小幅上升,三星电子在面临多重挑战下仍稳居雇佣率榜首。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5日对韩国500强企业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全体企业国民年金加入人数从2023年的158.8817万人增至2024年的159.4119万人,增加0.3%。在企业方面,以2024年为基准,三星电子以12.5593万人的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位居榜首,同比(12.0877万人)增加3.9%。其次依次为现代汽车(6.9285万人)、LG电子(3.6244万人)、起亚(3.3004万人)、SK海力士(3.1638万人)、LG显示器(2.5632万人)、韩国铁道公社(2.3452万人)以及易买得(2.3305万人)等企业。CEO Score指出,尽管三星电子的存储器业务在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表现未达市场预期,而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仍持续增加了新招聘人数,展现了强大的雇佣能力。 同时,与2023年相比,去年国民年金加入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旧是三星电子,新增人数达4716人。希杰欧利芙洋(2224人)、韩国铁道公社(1359人)、乐天Himart(1136人)、大创韩国(899人)、三星SDI(876人)、现代汽车(858人)、德威航空(653人)以及LG电子(635人)等企业紧随其后。然而,LG Innotek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有所减少(2391人)。CEO Score分析称,由于行业特性,LG Innotek短期合同工较多,因此员工人数波动较大。 此外,数据显示,去年实施自愿退休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次为LG显示器(2346人)、易买得(1293人)、国民银行(684人)、LG化学(634人)以及巴黎贝甜(614人)等。从增减幅度来看,乐天Himart(41.3%)和德威航空(30.1%)的增幅相对较高,而泰荣工程建设(-23.8%)和SK建设(-17.6%)等企业则出现了大幅减少。 从各行业来看,IT及电器电子行业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最多,达33.257万人。紧随其后的是零部件(18.9349万人)、流通(15.4789万人)、国营企业(14.4789万人)、服务业(9.9985万人)、食品饮料行业(9.8099万人)、银行业(9.3193万人)、建材建设行业(8.4420万人)、造船(6.7476万人)、石油化学行业(6.2476万人)、运输行业(5.1502万人)以及保险行业(5.0302万人)等行业。
2025-02-05 19:17:20 -
【CES 2025】观察:技术与生活的距离正被AI缩短
当地时间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从开幕起便热度不减。多数主题演讲的门票提前售罄,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三星电子、SK、LG电子等韩国大企业的展馆更是人头攒动。LG电子的“World Premiere”活动还邀请了嘻哈明星威廉(will.i.am)惊喜现身,点燃了现场气氛。 今年的CES以智能代理(AI Agent)为核心,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在CES创新奖的获奖名单中,AI相关领域占比达到11.6%,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而韩国企业斩获了全部创新奖项的47.8%,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实力。此外,宝马(BMW)也首次公开了其下一代“BMW全景iDrive”技术,备受瞩目。 在全球初创企业展示创新技术的“尤里卡公园”(Eureka Park),韩国的国家综合展区以及光州、城南、大田和首尔等地方政府的展馆集中亮相。其中,首尔综合馆展出了“AFS”的AI脱发诊断解决方案、“Caique Tech”的模块化高速PI测速枪等104家企业的创新技术。 本届展会中,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老龄化社会,许多基于AI的医疗设备让用户在家中即可轻松管理健康。其中,Nuance Audio公司推出的智能助听眼镜专为早期听力障碍患者设计,配备方向性扬声器,可以放大用户视线方向的声音,不同于传统助听器。产品负责人马特奥·唐德拉奥(Mateo Dondrao)表示:“这款产品不仅适合听力障碍患者,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日本企业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展出的“电动盐勺”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款产品通过微电流刺激钠离子,使食物仅需30%的盐量即可达到相同的咸味。尽管售价高达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3元),但对于高血压或肥胖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实用的低盐饮食替代方案。 图为在CES 2025上展出的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1-24 19:16:37 -
去年韩国大企业在美游说支出698万美元 创历史新高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走向难以预测,韩国大型企业近期积极在美国展开游说活动。三星集团、SK集团等韩国大企业去年在美的游说支出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美国参议院22日(当地时间)公布的企业游说申报内容,包括三星电子、三星半导体、三星SDI和Imagine的三星集团去年在美国国会的游说支出总额达到698万美元。 根据统计游说申报内容的非营利组织Opensecrets的数据,三星集团在美国的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372万美元、2022年的579万美元、2023年的630万美元,去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从申报内容来看,三星集团的游说涵盖广泛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韩美关系、国防授权法案、对美外商投资、半导体法案、通信政策、供应链、贸易政策、人工智能(AI)政策、税制、移民以及数字鸿沟等。 SK集团去年在美国政府游说活动上的支出为559万美元,排名第二。SK集团的游说议题涉及美国政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与供应链政策、半导体投资、半导体法案、AI、通胀削减法案(IRA)、电动车、清洁能源以及制药等领域。 由于议题广泛,SK集团的游说对象涵盖美国参众两院、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国家经济委员会(NEC)、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交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及财政部等多个部门。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花费了328万美元用于游说美国政府。公司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291万美元、2022年的336万美元、2023年的323万美元,每年维持在相近水平。现代汽车集团的游说议题包括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政策及基础设施、电动车基础设施与税收优惠政策等。 韩华集团去年共支出391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随着韩华集团扩张在美国市场业务,其游说金额为2021年的64万美元、2022年的90万美元、2023年的158万美元逐年快速增长。 LG集团方面,尽管LG电子去年投入了创纪录的90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但与其他韩国企业相比,金额相对较少。 美国国会大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3 19:24:30 -
韩国大企起薪首破5000万韩元大关 全体企业平均达3675万韩元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入职韩国大型企业的大学毕业生起薪显著增长,300人以上规模企业起薪首超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2日发表的《韩国大学毕业生起薪分析及韩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较》报告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300人以上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含加班费等额外劳动报酬)平均为5001万韩元。该数据基于34岁以下大学毕业生新职员所获得的工资及特殊绩效薪酬(包括定期奖金、绩效奖金)总和计算得出。 数据显示,韩国全体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675万韩元,300人以下企业的平均起薪(3238万韩元)仅达300人以上企业起薪的64.7%水平,凸显出企业规模对薪资水平影响显著。具体来看,30至299人规模的企业平均起薪为3595万韩元,5至29人规模的企业为3070万韩元,而不满5人的企业则仅为2731万韩元。若将额外绩效纳入薪资,全体企业的总起薪平均为3810万韩元,其中,300人以上企业的总起薪为5302万韩元,30至299人企业为3735万韩元,5至29人企业为3138万韩元,不满5人企业为2750万韩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大企业受工会溢价及高入职标准的影响,整体起薪水平均在高位。大企业有必要适度控制起薪的上调幅度,转而建立基于工作价值和成果进行合理奖励的工资体系。” 此外,500人以上规模的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较日本大企业(1000人以上)高出许多。研究团队针对29岁以下大学毕业生进行的分析显示,以购买力评价(PPP)汇率为基准,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为5.7568万美元,较日本大企业的3.6466万美元高出57.9%。从全体企业层面来看,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以PPP汇率为基准)为4.5401万美元,同样高于日本(3.4794万美元)。 河尚宇指出:“韩国大企业的起薪不仅远高于日本大企业,且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起薪差距也十分显著。这一状况加剧了劳动市场内工作岗位的不匹配问题,并导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年薪差距日益扩大。”
2025-01-14 00:10:27 -
【CES 2025】SK、三星、LG、LS齐聚一堂 韩国大企业聚焦"人工智能"
韩国主要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CEO)齐聚美国拉斯维加斯,寻找未来的增长动力并促进合作。他们一致强调,应以人工智能(AI)为中心,积极构建业务蓝图。 当地时间本月9日,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及信息技术展会CES 2025期间,韩国企业代表们通过系列活动了解行业趋势,并展示自身技术及未来业务计划。 当地时间8日,SK集团会长崔泰源在CES 2025现场举行记者会。【图片来源 SK集团】 SK集团会长崔泰源于8日(当地时间)在记者会表示:“所谓的物理AI,像机器人或日常设备中搭载AI的现象已经成为日常化和常识化。为了韩国的生存,必须系统性地完善AI相关基础设施。AI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像蒸汽机一样在各领域带来变革的力量。” 三星电子也全面展示了基于AI的技术,并推出“SmartThings Pro”,这是一种将AI家居扩展至商业设施、办公室、酒店、学校等多种场景的B2B解决方案。该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还能优化设施维护。 当地时间6日,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在CES 2025现场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提供 三星电子】 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扩大搭载AI功能的产品,还要通过产品间的有机连接,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的AI家居使用体验。” 此外,LG电子将AI视为新业务的关键技术。在本次CES上推出了“Mobility Experience(MX)平台”。该平台旨在将先进的AI家居技术无缝融入汽车内部,为用户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个性化移动生活空间。 LG电子CEO赵周完表示,“LG电子的最终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情感智能为客户创造全面的体验。无论AI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LG电子都将通过AI技术持续传递‘Life's Good’的价值。” CES2025现场【摄影 记者 李孝贞(音译)】 每年参观CES的LS集团会长具滋殷也于9日(当地时间)在记者会上强调了AI的重要性。他表示:“未来将不再是硬件主导,而是AI与软件主导的世界。如何将AI应用到生产、采购、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自主开发软件。”
2025-01-11 01:05:31 -
韩国主要企业投资并购规模达8.6万亿韩元 同比减少40%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8日发布报告称,机构面向提交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361家销售额500强企业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今年主要大企业的企业并购(M&A)规模为8.58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4.9亿元),同比减少39.3%。今年500强企业仅有50项并购投资,同比减少42.5%。 CEO SCORE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内消费市场低迷等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对企业并购持谨慎态度。实际上,韩国IT巨头Kakao于2022年完成了8项并购投资,而今年仅完成了1项。SK和Naver今年未进行并购。 具体来看,今年最大规模的并购是大韩航空收购韩亚航空,总收购金额达到1.8万亿韩元。这是今年唯一一项超过1万亿韩元的最大并购交易。 今年完成收购最多的公司是LS电气(LS Electric)。该公司共收购了5家公司,包括KOC电气(592亿韩元)、Thirautech(385亿韩元)、KOREA E&M(108亿韩元)、CX Solution(18亿韩元)等。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4-12-18 19:32:03 -
韩国大企投资新动向 二次电池领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型企业为寻求新的增长引擎,近三年间对二次电池行业的投资力度位居各行业之首。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在销售额500强企业中,对提交事业报告的354家公司进行调查,并于17日发布的结果显示,自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受访企业的总体投资规模高达12.82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0.3亿元),其中,二次电池最备受关注,近3年间,投资规模达4.7018万亿韩元,占全体的36.7%,稳居各行业投资之首。 其次依次为文化信息及娱乐行业,投资规模达1.9769万亿韩元;生物新药研发行业,投资规模达1.5918万亿韩元;环保能源行业,投资规模达1.527万亿韩元;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行业,投资规模达8176亿韩元。 近期,韩国大企业对于机器人及无人机领域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1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仅为144亿韩元,但今年上半年已激增至1033亿韩元。同时,环保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722亿韩元增长至去年的8401亿韩元。同期,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投资同样显著增长,从998亿韩元攀升至5265亿韩元。 反之,区块链、金融科技、平台及应用程序等领域的投资规模均呈下滑态势。以区块链及金融科技行业为例,2021年投资规模达157亿韩元,但去年缩减至106亿韩元,今年上半年仅达31亿韩元。同样,平台及应用程序领域投资规模从2153亿韩元降至去年的1951亿韩元,今年上半年更是仅为480亿韩元。
2024-12-18 00:36:46 -
韩国七成大企业尚未敲定明年投资计划 投资态度趋于保守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大企业中,有7家尚未确定或不打算进行明年投资。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上月13至25日对销售额前500强企业进行《2025年投资规划与展望》调查,并于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韩国大企业对未来一年的投资态度趋于谨慎,122家受访企业中,56.6%的企业回答“计划未定”,同比增加6.9个百分点;11.4%的企业回答“没有投资计划”,同比增加6.1个百分点。反之,回答“已制定明确投资计划”的企业仅占32%,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显示出投资动力明显减弱。 对于投资计划未定的原因,组织结构调整与人事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37.7%)、对国内外风险的审慎评估(27.5%)以及明年国内外经济前景不明朗(20.3%)等回答最多。表示已制定明确投资计划的企业(39家)中,计划缩小投资规模的企业(28.2%)明显多于扩大投资规模的企业(12.8%)。此外,59%的企业表示投资规模将与今年持平。在去年的调查中,表示扩大投资(28.8%)的企业多于缩小投资(10.2%)的企业,但仅一年就出现逆转,在今年调查中,企业在投资规模上均持保守态度。企业减少投资或未定计划,主要归因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33.3%)、“国内外投资环境恶化”(20%)以及“内需市场萎缩”等因素。 在设备投资方面,77.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现有设备投资水平,以维修和使用现有设备为主。仅18.9%的企业表示将积极扩张设备投资。 关于明年企业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全球经济放缓”(42.9%)居首位,大部分企业对全球经济形势普遍持消极态度。“高汇率及物价上涨压力”(23%)、“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13.7%)等回答紧随其后。 关于阻碍投资的因素方面,设备及研究开发(R&D)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足(37.4%)、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相关制度限制(21.3%)、设备投资扩建相关制度限制(15%)等成为阻碍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 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扩大金融资金支持(21%)、加大税制支持力度(16.9%)、放宽支配结构及投资相关制度限制(15.3%)等成为企业最期待的政策方向,认为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信心,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针对当前的投资形势,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表示:“企业投资是应对经济困境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来由于企业经营承压,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显著减弱。政府有必要对限制企业投资的制度进行审视和调整,消除阻碍企业投资的政策障碍。同时,通过金融支持、税制优惠等措施,积极吸引企业投资,助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12-03 19:46:20 -
韩国大企业SKY出身CEO占比下降 能力导向成新趋势
全球猎头公司Unico Search就韩国1000家大企业的1380名首席执行官(CEO)学历进行调查,并于25日发布结果显示,韩国大企业CEO中毕业于“SKY”大学(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的比例较去年略有下降。 受访CEO中毕业于首尔大学的最多,共有188人,占比13.6%,其次是延世大学113人、高丽大学107人。三所大学出身的CEO总数占比29.6%,较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从历史数据来看,“SKY”大学出身CEO比例从2008年的45.6%逐步下降,2019年以来维持在20%区间。 首尔大学出身的CEO比例也在持续减少,2019年为15.2%,而目前为13.6%。此外,首尔大学毕业的CEO中,1970年以前出生占83.5%(157人),而1970年以后出生仅占16.5%(31人)。Unico Search分析认为,随着1970年后出生的CEO数量增多,首尔大学出身比例或进一步下降。 在其他大学中,汉阳大学毕业的CEO有59人,西江大学42人,成均馆大学38人,中央大学31人,釜山大学29人,韩国外国语大学28人等。从专业背景来看,工科出身CEO比例为45.5%,较去年增加0.1个百分点。在可统计本科专业的914名CEO中,管理学专业占比最高,为22.9%(209人)。 值得注意的是,“SKY”大学管理学专业的CEO人数达到100人,其中延世大学管理学专业以36人位居首位,成为培养CEO的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包括极东油化会长张洪宣、韩独会长金宁珍、大韩纺织会长薛范、爱茉莉太平洋会长徐庆培,以及斗山能源会长朴知原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1960至1963年出生的CEO最多,占22.5%(310人);其次是1964至1966年出生的247人(17.8%),1967至1969年出生的163人(11.8%),1970至1973年出生的158人(11.4%)。单一出生年份中,1964年出生的CEO人数最多,达到107人,代表人物包括三星电机社长张德铉、SK社长张龙镐、现代汽车副会长张在勋等。 1980年以后出生的MZ一代CEO共有64人,占比4.6%,其中最年轻的CEO是1997年出生的KAON集团代表理事林东渊。Unico Search代表金惠阳表示,如今比起出身大学,CEO展现的业绩和能力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步入人工智能(AI)时代后,大学背景的“招牌“作用正在减弱,迅速准确洞察时代趋势并具有执行力的人才更加受到青睐。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5 23:27:25 -
韩国保险公司第三季度贷款余额增加 家庭与中小企业逾期率攀升
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保险公司贷款债权余额增加,但以家庭和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逾期率有所上升。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22日发布的《2024年9月末保险公司贷款债权现状》数据,截至9月末,保险公司贷款债权余额达到266.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798万亿元),比上一季度末增加5000亿韩元。 在贷款结构中,家庭贷款余额为134.4万亿韩元,较上一季度增加8000亿韩元;企业贷款余额为132.4万亿韩元,减少3000亿韩元。具体而言,家庭贷款中,保险合同贷款增加5000亿韩元至70.7万亿韩元,住房抵押贷款增加4000亿韩元至51.6万亿韩元。企业贷款中,大企业贷款增加8000亿韩元至45万亿韩元,而中小企业贷款减少1.1万亿韩元至87.4万亿韩元。 逾期率方面,整体贷款债权逾期率为0.62%,较上一季度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逾期率从0.51%升至0.59%,增加0.08个百分点;家庭贷款逾期率从0.62%升至0.68%,增加0.06个百分点。尤其中小企业贷款逾期率升至0.98%,较上一季度增加0.12个百分点。 不良债权率0.71%,较上一季度上升0.04个百分点。家庭贷款不良债权率上升0.08个百分点至0.49%,而企业贷款不良债权率则下降0.1个百分点至0.81%。 对此,金融监督院表示,将持续关注逾期率等保险公司贷款健全性指标,同时通过充实坏账准备金,提高损失吸收能力,并积极引导不良资产的正常化管理。 韩国某家银行贷款窗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2 19: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