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军事’新闻 34个
-
【12·3紧急戒严】总统室扣押搜查再遭拒 特制加密手机通信记录获取未果
调查“12·3紧急戒严事态”的韩国联合调查本部试图对总统室进行搜查,但总统室警卫处不予合作导致获取相关资料未果。 18日下午4时50分,由警方特别调查团、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等组成的联合调查本部收到总统室警卫处发来的《不予批准搜查事由书》。警卫处以“涉及军事机密及公务原因”为由,称无法协助执行服务器搜查令,联合调查本部认为这是拒绝协助搜查的明确表态。 前日,联合调查本部试图对总统室大楼内的警卫处服务器进行搜查,但在与警卫处对峙7小时后,得到“次日(18日)告知是否协助”的答复后撤离。警卫处直至18日下午工作时间即将结束的5时许才传达不批准的立场。 联合调查本部表示,搜查令的执行期限尚未到期,计划在内部讨论后决定下一步的资料获取方案。 本次搜查令旨在获取警卫处服务器中与警察厅长赵志浩使用特制加密手机的相关通信记录。据悉,赵志浩在戒严当日使用特制加密手机与尹锡悦通话6次,而该手机由警卫处提供,并负责使用记录的管理。 事实上,联合调查本部早在11日就尝试对龙山总统室和联合参谋本部进行搜查,但同样遭到警卫处以“军事及公务机密”为由阻止进入,仅通过自愿提交部分资料的方式获取到有限信息。 韩国《刑事诉讼法》对涉及军事及职务机密的场所搜查设限。该法第110条规定,对需要保守军事机密的场所,未经责任人同意不得进行搜查或扣押;第111条规定,对于公务员的职务机密,需经相关部门或主管机关批准方可进行扣押。 17日下午,在首尔龙山总统室,负责调查“12·3紧急戒严事态”的警察厅国家调查本部特别调查团相关人士试图扣押搜查遭拒后,正在走出信访室。【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9 05:52:20 -
【12·3紧急戒严】戒严军主要指挥官接连被捕 调查面临新局面
涉嫌在“12·3紧急戒严”事态当时向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投入兵力的戒严军主要司令官接连“落马”。 继中央地区军事法院本月14日批捕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后,16日再次对陆军特战司令部司令郭种根、首都防卫司令李镇雨下达拘捕令。 此前检方指控上述三人涉嫌在内乱中从事重要任务,向军事法院提请批捕。 本月3日晚,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当时,吕寅兄按照前国防部长官指示,向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调遣兵力,逮捕朝野党首等主要政治人士,并获取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系统服务器。 郭种根涉嫌调遣下属精锐反恐部队707特殊任务团,以及第一、第三和第九空降部队派往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李镇雨涉嫌与吕寅兄和郭种根指挥戒严军封锁国会作战,向国会派遣首都防卫司令部麾下军事警察团和第一警卫团共211名兵力。 国防部着手对上述三名戒严军指挥官启动免职流程。国防部发言人全夏圭(音)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根据《军队人事法》等相关法令,被拘留属于免职事由,目前正在讨论启动免职流程。 《军队人事法》第14条第4项规定,对于因与职务相关不当行为被拘留,无法履职的军人,将在被免职后7天内举行免职审议委员会进行表决。 此外,检方还对紧急当时当时担任戒严司令官的陆军参谋总长朴安洙申请批捕令。军事法庭将于17日上午对朴安洙进行逮捕必要性审查。另有多名涉嫌参与“12·3紧急戒严”的现役将领被停职。 左起依次为国防部前长官金龙显、陆军参谋总长朴安洙、首都防卫司令李镇雨、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和陆军特战司令部司令郭种根。【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7 05:02:21 -
【12·3紧急戒严】尹锡悦"内乱主谋"证据确凿 拒绝传唤或遭强制逮捕
在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案三天前的11日,韩国检察机关向尹锡悦发出传唤通知。前一天的10日,法院批准拘留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并判断检察机关有权启动对紧急戒严事件的调查。检方目前已经掌握尹锡悦涉嫌共谋紧急戒严事件的证据,同时检警与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之间的调查竞争也可能加速检方的行动。因此,检察机关在权限争议尘埃落定后,可能迅速把调查矛头对准尹锡悦。 10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法官南天圭在批准拘留金龙显时称:“根据《检察厅法》,此案属于检方可以启动调查的犯罪范围。”案件涉及时任警察厅长的赵志浩等警察官员,因此法院初步认定检方有权调查“12·3紧急戒严”事件。随后,警方在次日凌晨3时49分紧急逮捕警察厅长赵志浩和首尔警察厅长金峰植。 此前检方一直认为,完成对紧急戒严期间军警进入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的调查,即可推进对总统尹锡悦的调查。当时尹锡悦通过电视直播直接宣布紧急戒严,对此检方判断,能证明军警对国会等宪法机构的控制是听从尹锡悦的指示,就能构成尹锡悦的内乱罪。事实上,检方在向法院申请拘留金龙显时,已经把尹锡悦列为叛乱共犯。据悉,检方在向尹锡悦发出传唤通知时,明确指控尹锡悦为“叛乱主谋”。 检察机关在获取法院对内乱罪调查的合法认定后,在警方紧急逮捕赵志浩等人的基础上,迅速推进对尹锡悦的调查。一位前检察官分析指出,多名相关人士的证词表明,尹锡悦直接指挥军警进入国会的行动,这成为检方调查的充分依据,而检警与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的调查竞争激化,也可能是促使检方提前行动的原因之一。 此外,检方最近对紧急戒严期间动员的军事指挥官展开全面调查,可能也是为了推进对尹锡悦的传唤。检方在13日申请逮捕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14日申请逮捕陆军特战司令官郭种根,15日又对首都防卫司令官李镇遇和陆军参谋总长(前戒严司令官)朴安洙提出逮捕申请。 检方几乎已经掌握戒严时期关键军事领导人的所有证词。根据上述军事指挥官的供述,尹锡悦在戒严期间下达“把国会里的人拖出来”的电话指令,这一证词明显推翻尹锡悦此前关于“戒严仅是警告措施”的个人主张。 如果尹锡悦坚持拒绝接受调查,检方可能会申请逮捕令或事前拘留令。一般情况下,检方会在嫌疑人三次拒绝出席后申请逮捕令。一位前检察官指出,对现任总统申请逮捕令史无前例,但鉴于尹锡悦的总统职务已经暂停并涉及“内乱罪”这一严重指控,检方可能会比预期更快采取强硬措施。 因“12·3紧急戒严”事件而遭到职务暂停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6 18:55:53 -
检方提请批捕陆军特战司令郭种根 指控其与尹锡悦合谋发起戒严
15日,检方紧急戒严特别调查本部以涉嫌内乱和滥用职权妨碍行使权力为由,向中央地方军事法院对在“12·3紧急戒严”中部署麾下707特殊任务团进入国会的陆军特战司令部司令郭种根申请拘捕令。 检方指控郭种根涉嫌与总统尹锡悦、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等合谋,以扰乱国宪为目的发起暴动。 郭种根此前曾表示,戒严当晚接到尹锡悦打来的电话指示破门拉出国会议员阻止国会表决,但他认为这一指示不妥未执行命令。
2024-12-15 19:26:26 -
新任驻韩大使戴兵即将履新 能否成为重启中韩关系的关键钥匙?
戴兵在第78届联大五委常会开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网】 中国新任驻韩国大使戴兵即将正式履职,这标志着中韩双边关系进入新的阶段。然而,当前韩国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交织,韩国总统尹锡悦涉及中国的敏感言论持续发酵,使戴兵的外交任务异常艰巨。 戴兵赴任之际,尹锡悦因“紧急戒严事件”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中国间谍和制造业的言论,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些言论不仅被解读为转移公众视线,也令中韩关系蒙上阴影。 12日,尹锡悦在对国民讲话中提及“外国间谍”,表示由于在野党的不合作,政府无法惩治这些间谍,不得不宣布戒严。他进一步明确指控这些间谍来自中国,并列举了具体案例:“今年6月,三名中国人因涉用无人机拍停靠釜山美航母而受调查。上个月,一名40多岁的中国人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国家情报院而被捕。” 对此,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发言人毛宁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韩方言论深感意外与不满,反对将内政问题与涉华因素挂钩,抹黑正常经贸合作。这一事态使尹锡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个月于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初步形成的积极氛围迅速消散。 当地时间11月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韩国总统尹锡悦(第二排右二)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排右)等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韩联社】 更令人担忧的是,尹锡悦在讲话中提到“中国制造的太阳能设备”,暗示中国制造业与韩国内环境问题相关联。这一指责可能进一步引发两国经济合作中的潜在矛盾。 戴兵需要在复杂的背景下协调中韩经贸关系。一方面,他需回应韩方关切,避免双边贸易因政治化而受损;另一方面,他需推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化解美国对韩施压与中韩贸易间的潜在冲突。 韩国国内动荡及尹锡悦政府将“中国间谍”作为安全威胁的指控,势必在区域安全合作中制造更多掣肘。戴兵需向韩方传递中方立场,澄清相关争议,并促进双方在半岛和平与朝核问题上的协作。同时,朝鲜与俄罗斯军事合作升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也为他的任务增添了复杂性。 12日,尹锡悦在龙山总统办公室发表对国民讲话。【图片来源 韩国总统办公室】 此外,尹锡悦的言论可能加深韩国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戴兵面临改善中韩民间关系的考验。他需要通过文化交流、媒体合作等手段,扭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增强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相比精通韩语且熟悉朝鲜半岛事务的前任大使邢海明,戴兵以多边外交经验见长,虽缺乏“半岛通”的背景,但他曾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驻新加坡大使馆、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等重要部门任职,并常年活跃在联合国多边外交舞台上,具有丰富的多边外交经验。他或可借助新的视角和更广泛的国际经验,重新定义中韩关系中的角色。 尹锡悦的发言为中韩关系增添了新的变数。中韩高层交往能否顺利推进,甚至习近平明年是否访韩,都因这些言论而变得扑朔迷离。戴兵的履职充满挑战。未来,中韩关系能否重新走上正轨,将取决于双方在这一敏感时刻如何妥善应对,尤其是韩国政府是否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因尹锡悦言论引发的外交裂痕。
2024-12-14 01:00:16 -
从暴力冲突到大型蹦迪现场 韩国示威文化变迁史
本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毫无征兆地宣布实行“紧急戒严”,声称将铲除“无耻的亲朝鲜叛国势力”,但随后遭国会否决后解除。这场荒诞的戒严虽然只持续了155分钟,但却令已经45年没有经历过戒严的韩国民众陷入巨大的恐慌,继而转化成对总统这一很难用常识来解释的行为的愤慨。一夜之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用集会示威的方式表达不满,呼吁总统立即下台。 韩国经历了朴正熙与全斗焕长达27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实现民主化的历程可谓是一部血泪史,在此过程中民众团结力量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绝对不容小觑,每逢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市民们走上街头集会示威,多次力挽狂澜。 “示威”是一个听上去有点恐怖的词语,它可能意味着冲突、流血、甚至牺牲,韩国也曾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经历过暴力示威的时期,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有过对那段历史的描写。催泪弹、火焰瓶、辣椒水枪、扔石头……警方与市民激烈对峙,暴力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韩国民主化的不断成熟,示威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2008年,韩国民众为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纷纷手持蜡烛走上街头举行集会,烛光集会开始登场。示威不再充斥着冲突和暴力,而是用非暴力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和态度。 韩国的烛光集会有自发性、非暴力、持续性规模大的特点。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因“闺蜜干政”事件震惊韩国。从当年10月29日直至2017年3月,市民走上街头先后举行18次烛光集会。2016年12月3日举行的第6次烛光集会参加人数达到232万人,创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会纪录。但在百万人示威中,未发生一起事故或冲突,秩序井然有条不紊,集会结束后市民自发整理现场,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令外媒感叹不已。 2016年11月,韩国民众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呼吁朴槿惠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这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政治格局及社会生态,展现了韩国民主及示威文化的成熟面貌。 而在这次反对尹锡悦的示威集会中,韩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关于示威的全新打开方式。MZ世代成了示威的主力军,蜡烛也升级成了本是用来追星的偶像应援棒,上面贴有“尹锡悦下台”等贴纸。在位于汝矣岛的国会大道上,愤怒的集会人群手持各式各样应援棒,伴随着现场欢快的流行音乐高喊口号,集会现场仿佛大型K-POP庆典。 从韩国民主化运动的象征歌曲《为君的进行曲》,到G-Dragon的《Crooked》、少女时代的《再次重逢的世界》,再到最近火遍全球的《APT.》等,歌词被民众创意改编为讽刺尹锡悦,或呼吁下台的版本,跟着节奏高喊“弹劾尹锡悦”的口号,做出一波又一波的“人浪”,场面无比震撼。 脑洞大开的MZ世代还模仿经常在集会中出现的政党、工会旗帜,扛着“全国超重猫咪联合会”、“什么都不想做联盟”、“全国驼背协会”、“走路时不看手机运动本部”、“OTT选择障碍症协会”等各种无厘头的花式大旗加入示威队伍,举着各种幽默诙谐充满讽刺意味的口号,令原本严肃甚至危险的集会氛围变得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诉求与意见。 中央大学社会学专业名誉教授李秉勋(音)认为,韩国示威文化的变迁是MZ世代多元化的象征,他们正用被自己所认同的形态和方式参与政治,为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发声。此前示威集会通常以政党、公民团体、劳动工会等为主体,年轻人觉得政治似乎是距离自己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应援棒和K-POP音乐的登场,正在打破年龄界限和代沟,令不同世代产生共鸣。示威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公民行动,而是可以像愉快的庆典一样可持续下去。 公民团体“烛光行动”负责人表示,虽然年轻人一直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后,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愿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一名参加示威集会的市民手持偶像组合Super Junior的应援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2 20:06:55 -
韩国戒严阴影下的通讯密器 保密手机成调查关键
随着戒严令宣布时使用的具有强大安全功能的"保密手机"相关信息逐渐曝光,获取和解读国防部服务器中的保密手机使用数据成为调查的关键。据业界11日消息,保密手机采用了加密技术、特殊即时通讯软件等安全技术,使得普通电子证据收集变得困难。 与普通手机不同,保密手机为防止窃听和信息泄露,采取了数据加密、特殊即时通讯、远程数据删除、限制外部连接等安全措施。过去,韩国军队使用功能手机作为保密手机,但随着第二代移动通信(2G)服务终止,现在主要使用智能手机。 据悉,国防部在2020年以三星Galaxy S20为基础开发了保密手机,并进行了大规模普及。当时的报道称,保密手机采用了特殊软件,使得即使在商用通信网络中也能安全地交换军事资料。为了防止信息泄露,设备禁止使用互联网浏览、Wi-Fi、蓝牙、USB等功能,但安装了特殊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在军队组织内部传递资料和沟通。仅在安全软件运行时,相机才能使用。 普通智能手机的通信记录会保存在通信公司,而军用保密智能手机的使用记录则保存在国防部自己的服务器上。共同民主党议员金炳周11日在最高委员会上表示:"保密手机上不会留下通话记录",并呼吁“(国防部)应该扣押服务器。调查当局应立即确保服务器”。 保密手机不仅在军事领域使用,还用于非军事公共领域和企业机密保护。根据使用群体和目的的不同,保密手机有多种制造方式。通常,保密手机采用端到端加密算法。只有发送和接收通话和数据的人才能解密,即使中间信号被截获也无法解密。 此外,还有在通话结束后自动删除加密所用密钥数据的解决方案,使得过去的通信记录无法解密。同时,还会更频繁、更精确地实施智能手机启动路径跟踪、处理器监控、系统完整性监控等常规安全措施。 目前,正在开发的量子加密技术也受到保密通信技术的关注。根据美国咨询公司NMSC的数据,随着个人信息保护和企业机密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安全智能手机(保密手机)市场在2021年估值为20.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94.7亿美元。 以三星Galaxy S20为基础开发的保密手机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2-12 19:58:13 -
韩国宪政史第三例总统弹劾 尹锡悦面对历史性审判
韩国宪政史上第三位总统弹劾程序于12月4日正式启动。在野六党——共同民主党、祖国革新党、进步党、改革新党、社会民主党、基本收入党,以及无党派议员金钟民,共计190名议员当日下午共同提交了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 弹劾案指控尹锡悦总统于此前一天在未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非法发布紧急戒严令,严重违反了国民主权主义和权力分立的宪法原则,这是提出弹劾的核心理由。 回顾历史,卢武铉和朴槿惠的弹劾案均曾在韩国国会通过,但两人在宪法法院的裁决中命运迥异。 2016年12月2日,朴槿惠总统因“崔顺实干政”丑闻以及“世越号沉船事故”的应对不当而被弹劾。一周后的12月9日,韩国国会300名议员中299人参与投票,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弹劾案。在172名在野党议员全体赞成的情况下,执政党新国家党亦有62人投下赞成票。最终,2017年3月10日,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裁定罢免朴槿惠总统,引发了总统补选,两个月后文在寅上台。 更早的2004年3月12日,卢武铉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国会通过弹劾案的总统。当时,反对党指控卢武铉在国会选举期间公开表态支持新成立的开放国民党,违反了选举法。弹劾案在271名议员中获得193票支持。然而,宪法法院于同年5月14日驳回弹劾案,认为卢武铉虽有违法行为,但不足以罢免。卢武铉随即恢复职务,而发起弹劾的反对党则因民意反弹受挫。 若此次针对尹锡悦总统的弹劾案于5日提交国会全体会议并在6日通过表决,尹锡悦将被暂停总统职务。在韩国宪政史上,总统职权暂停或出现权力真空的情况仅发生过五次,分别是4·19革命、5·16军事政变、12·12事件、卢武铉弹劾案及朴槿惠弹劾案。如果此次弹劾成功,尹锡悦将成为韩国历史上第六位遭遇职权暂停的总统。 从左只有分别为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朴槿惠,现任总统尹锡悦。【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2-05 02:23:10 -
消息:特朗普团队考虑与金正恩直接对话
据路透社26日(当地时间)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进行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过渡团队正在讨论与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进行直接对话、推进新的外交进程,以降低武装冲突的风险。 这两位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团队中的几位成员认为,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特朗普直接与金正恩接触最有可能打破僵局。特朗普曾在第一任期内与金正恩在新加坡、河内和韩朝边境举行了三次会谈,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外交努力,彼此交换了被特朗普称为“美丽的信件”。虽然这些外交努力并未取得任何具体成果,但特朗普形容他们的会谈是“坠入爱河”,美国呼吁朝鲜放弃开发核武,而金正恩则要求美国全面放宽对朝制裁。 消息人士强调,政策讨论仍在进行中,特朗普尚未做出最终决定。特朗普团队未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要求。 近四年来,朝鲜完全忽视了拜登政府不设条件展开谈判的努力,金正恩还因扩大导弹武器库和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关系而底气大增。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本月21日在平壤军事展览的演讲中表示,朝鲜曾试图与美方开展对话,但却换来了敌对性对朝政策。分析认为,在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的背景下,金正恩此言意在与朝美即将转为“对话模式”的观点划清界限。朝鲜官媒尚未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进行任何报道。 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的初步目标是重新进行基本的接触,但尚未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这一问题或因中东和乌克兰等更迫切的外交问题而退居次要地位。 特朗普上周任命前国务院官员黄之瀚(Alex Wong)出任副国家安全顾问,华裔出身的黄之瀚曾协助特朗普与金正恩举行峰会。 目前可以预知的是,当特朗普明年1月重返白宫时,将面临与朝鲜的紧张局势。特朗普盟友、美国参议员比尔·哈格蒂(Bill Hagerty)今年早些时候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与特朗普接触的经验是,他更有可能对直接(与朝鲜)接触持开放态度。我很乐观,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如果对话能够再次开启,金正恩也许会采取不同的姿态。” 美国方面对朝鲜不断扩大核武和导弹计划、对韩国日益敌视的言论和与俄罗斯的紧密军事合作极为担忧。尤其是俄罗斯和朝鲜之间加强共享核技术或导弹技术的前景,以及朝鲜将向俄罗斯派遣数千名军队,协助其对乌克兰的战争更令华盛顿忧心忡忡。 美国一家智库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研究卫星图片时发现,朝鲜正在扩建一个重要的武器制造基地,负责装配俄罗斯的一种短程导弹。美国官员表示,这些因素提高了欧洲和亚洲多个核武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包括美国的盟友韩国和日本。 2019年,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和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板门店举行会晤。【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8 02:14:47 -
尹锡悦称韩国不可在中美间"二选一" 总统室否认外交政策基调生变
就最近频现回暖信号的韩中关系,韩国总统室表态称,将致力于加强两国政府间高层协商与沟通推动双边关系不断改善。 总统室高级官员18日(当地时间)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新闻中心会见媒体时作出上述发言。这名官员表示,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及决策程序,高层做出的重大决策执行速度极快,政府间高层对话活跃将助推两国关系改善。自今年5月后,两国高级别对话提速,频繁且深入进行沟通,这一点令人鼓舞。相信今后两国在自由贸易谈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将会取得具体合作成果。 正在巴西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韩国来说,中国和美国并非二选一的问题。此番言论被解读为在任期前半阶段致力于巩固韩美同盟和加强韩美日三边合作机制的尹锡悦开始着手改善此间暂被搁浅的韩中关系。 与此前尹锡悦重视“理念外交”,强调韩美日合作的言论基调相比似乎有向中方靠近之意,引发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调是否有摆脱自由民民主国家重视的“理念外交”,而转向“实用外交”谋求变化的猜测。 总统室对于这一说法进行了否认,称外交基调并不会发生变化。从现实来看,在某种意义上韩国理所当然不可在中美之间“二选一”。政府始终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并努力改善双边关系。将尹锡悦的发言理解为外交基调生变,不如理解为是在韩美同盟完全恢复、韩美日合作步入正轨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关系。 总统室高级官员称,政府着眼于国家利益开展外交,以确保国家安全和谋求经济利益为两大目的。政府寻求透明、立场一贯明确、具有可预测性的合作伙伴,而恰巧这些国家均奉行自由价值和民主主义。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防止战争的同时,努力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通过充分的投资合作保护企业利益。对韩国外交政策从“价值外交”转变为“实用外交”的质疑欠妥。对于有些问题我们同美方深入进行探讨,但另一方面也一直推动韩中关系朝着互惠共赢方向发展。 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奉行“价值外交”加强韩美同盟和韩美日合作机制,去年8月举行的戴维营峰会被视为最大的外交成果。但特朗普再次赢得美国大选,朝俄军事合作升级,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韩半岛安全问题上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总统室官员表示,外交安保政策灵活并需要符合现实,根据形势变化此前稍显停滞的对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而中方也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下,对改善韩中关系的必要性形成共识。中方本月8日起首次对韩国普通护照持有者提供单方免签待遇,释放对韩友好信号。这名官员称,为加强韩中交流,需要两国“双向奔赴”,因此将考虑如何活跃民间交流。 尹锡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5日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发出互访邀请,并向对方表示感谢。习近平在会谈中强调,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韩半岛)生战生乱,这一发言也被评价为与中方在半岛问题上“偏袒”朝鲜,认为“无核化僵局责任在于韩美日”的一贯立场有所不同。 从韩国政府立场来看,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预计将向韩国提出大幅上调防卫费分摊金的要求,韩国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可争取到更多谈判的筹码。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朴元坤(音)称,特朗普上台后必然会向同盟国施压要求加入牵制中国统一战线,韩国不应主动“入群”,而应极可能地调动一切可同美方进行谈判交易的筹码,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尹锡悦对于中美关系不可“二选一”的论调说得通。 当地时间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韩国总统尹锡悦(居中)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期间出席“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成立仪式,同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前排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0 00:05:58
-
【12·3紧急戒严】总统室扣押搜查再遭拒 特制加密手机通信记录获取未果
调查“12·3紧急戒严事态”的韩国联合调查本部试图对总统室进行搜查,但总统室警卫处不予合作导致获取相关资料未果。 18日下午4时50分,由警方特别调查团、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等组成的联合调查本部收到总统室警卫处发来的《不予批准搜查事由书》。警卫处以“涉及军事机密及公务原因”为由,称无法协助执行服务器搜查令,联合调查本部认为这是拒绝协助搜查的明确表态。 前日,联合调查本部试图对总统室大楼内的警卫处服务器进行搜查,但在与警卫处对峙7小时后,得到“次日(18日)告知是否协助”的答复后撤离。警卫处直至18日下午工作时间即将结束的5时许才传达不批准的立场。 联合调查本部表示,搜查令的执行期限尚未到期,计划在内部讨论后决定下一步的资料获取方案。 本次搜查令旨在获取警卫处服务器中与警察厅长赵志浩使用特制加密手机的相关通信记录。据悉,赵志浩在戒严当日使用特制加密手机与尹锡悦通话6次,而该手机由警卫处提供,并负责使用记录的管理。 事实上,联合调查本部早在11日就尝试对龙山总统室和联合参谋本部进行搜查,但同样遭到警卫处以“军事及公务机密”为由阻止进入,仅通过自愿提交部分资料的方式获取到有限信息。 韩国《刑事诉讼法》对涉及军事及职务机密的场所搜查设限。该法第110条规定,对需要保守军事机密的场所,未经责任人同意不得进行搜查或扣押;第111条规定,对于公务员的职务机密,需经相关部门或主管机关批准方可进行扣押。 17日下午,在首尔龙山总统室,负责调查“12·3紧急戒严事态”的警察厅国家调查本部特别调查团相关人士试图扣押搜查遭拒后,正在走出信访室。【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9 05:52:20 -
【12·3紧急戒严】戒严军主要指挥官接连被捕 调查面临新局面
涉嫌在“12·3紧急戒严”事态当时向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投入兵力的戒严军主要司令官接连“落马”。 继中央地区军事法院本月14日批捕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后,16日再次对陆军特战司令部司令郭种根、首都防卫司令李镇雨下达拘捕令。 此前检方指控上述三人涉嫌在内乱中从事重要任务,向军事法院提请批捕。 本月3日晚,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当时,吕寅兄按照前国防部长官指示,向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调遣兵力,逮捕朝野党首等主要政治人士,并获取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系统服务器。 郭种根涉嫌调遣下属精锐反恐部队707特殊任务团,以及第一、第三和第九空降部队派往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李镇雨涉嫌与吕寅兄和郭种根指挥戒严军封锁国会作战,向国会派遣首都防卫司令部麾下军事警察团和第一警卫团共211名兵力。 国防部着手对上述三名戒严军指挥官启动免职流程。国防部发言人全夏圭(音)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根据《军队人事法》等相关法令,被拘留属于免职事由,目前正在讨论启动免职流程。 《军队人事法》第14条第4项规定,对于因与职务相关不当行为被拘留,无法履职的军人,将在被免职后7天内举行免职审议委员会进行表决。 此外,检方还对紧急当时当时担任戒严司令官的陆军参谋总长朴安洙申请批捕令。军事法庭将于17日上午对朴安洙进行逮捕必要性审查。另有多名涉嫌参与“12·3紧急戒严”的现役将领被停职。 左起依次为国防部前长官金龙显、陆军参谋总长朴安洙、首都防卫司令李镇雨、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和陆军特战司令部司令郭种根。【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7 05:02:21 -
【12·3紧急戒严】尹锡悦"内乱主谋"证据确凿 拒绝传唤或遭强制逮捕
在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案三天前的11日,韩国检察机关向尹锡悦发出传唤通知。前一天的10日,法院批准拘留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并判断检察机关有权启动对紧急戒严事件的调查。检方目前已经掌握尹锡悦涉嫌共谋紧急戒严事件的证据,同时检警与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之间的调查竞争也可能加速检方的行动。因此,检察机关在权限争议尘埃落定后,可能迅速把调查矛头对准尹锡悦。 10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法官南天圭在批准拘留金龙显时称:“根据《检察厅法》,此案属于检方可以启动调查的犯罪范围。”案件涉及时任警察厅长的赵志浩等警察官员,因此法院初步认定检方有权调查“12·3紧急戒严”事件。随后,警方在次日凌晨3时49分紧急逮捕警察厅长赵志浩和首尔警察厅长金峰植。 此前检方一直认为,完成对紧急戒严期间军警进入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的调查,即可推进对总统尹锡悦的调查。当时尹锡悦通过电视直播直接宣布紧急戒严,对此检方判断,能证明军警对国会等宪法机构的控制是听从尹锡悦的指示,就能构成尹锡悦的内乱罪。事实上,检方在向法院申请拘留金龙显时,已经把尹锡悦列为叛乱共犯。据悉,检方在向尹锡悦发出传唤通知时,明确指控尹锡悦为“叛乱主谋”。 检察机关在获取法院对内乱罪调查的合法认定后,在警方紧急逮捕赵志浩等人的基础上,迅速推进对尹锡悦的调查。一位前检察官分析指出,多名相关人士的证词表明,尹锡悦直接指挥军警进入国会的行动,这成为检方调查的充分依据,而检警与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的调查竞争激化,也可能是促使检方提前行动的原因之一。 此外,检方最近对紧急戒严期间动员的军事指挥官展开全面调查,可能也是为了推进对尹锡悦的传唤。检方在13日申请逮捕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14日申请逮捕陆军特战司令官郭种根,15日又对首都防卫司令官李镇遇和陆军参谋总长(前戒严司令官)朴安洙提出逮捕申请。 检方几乎已经掌握戒严时期关键军事领导人的所有证词。根据上述军事指挥官的供述,尹锡悦在戒严期间下达“把国会里的人拖出来”的电话指令,这一证词明显推翻尹锡悦此前关于“戒严仅是警告措施”的个人主张。 如果尹锡悦坚持拒绝接受调查,检方可能会申请逮捕令或事前拘留令。一般情况下,检方会在嫌疑人三次拒绝出席后申请逮捕令。一位前检察官指出,对现任总统申请逮捕令史无前例,但鉴于尹锡悦的总统职务已经暂停并涉及“内乱罪”这一严重指控,检方可能会比预期更快采取强硬措施。 因“12·3紧急戒严”事件而遭到职务暂停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6 18:55:53 -
检方提请批捕陆军特战司令郭种根 指控其与尹锡悦合谋发起戒严
15日,检方紧急戒严特别调查本部以涉嫌内乱和滥用职权妨碍行使权力为由,向中央地方军事法院对在“12·3紧急戒严”中部署麾下707特殊任务团进入国会的陆军特战司令部司令郭种根申请拘捕令。 检方指控郭种根涉嫌与总统尹锡悦、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等合谋,以扰乱国宪为目的发起暴动。 郭种根此前曾表示,戒严当晚接到尹锡悦打来的电话指示破门拉出国会议员阻止国会表决,但他认为这一指示不妥未执行命令。
2024-12-15 19:26:26 -
新任驻韩大使戴兵即将履新 能否成为重启中韩关系的关键钥匙?
戴兵在第78届联大五委常会开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网】 中国新任驻韩国大使戴兵即将正式履职,这标志着中韩双边关系进入新的阶段。然而,当前韩国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交织,韩国总统尹锡悦涉及中国的敏感言论持续发酵,使戴兵的外交任务异常艰巨。 戴兵赴任之际,尹锡悦因“紧急戒严事件”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中国间谍和制造业的言论,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些言论不仅被解读为转移公众视线,也令中韩关系蒙上阴影。 12日,尹锡悦在对国民讲话中提及“外国间谍”,表示由于在野党的不合作,政府无法惩治这些间谍,不得不宣布戒严。他进一步明确指控这些间谍来自中国,并列举了具体案例:“今年6月,三名中国人因涉用无人机拍停靠釜山美航母而受调查。上个月,一名40多岁的中国人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国家情报院而被捕。” 对此,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发言人毛宁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韩方言论深感意外与不满,反对将内政问题与涉华因素挂钩,抹黑正常经贸合作。这一事态使尹锡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个月于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初步形成的积极氛围迅速消散。 当地时间11月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韩国总统尹锡悦(第二排右二)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排右)等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韩联社】 更令人担忧的是,尹锡悦在讲话中提到“中国制造的太阳能设备”,暗示中国制造业与韩国内环境问题相关联。这一指责可能进一步引发两国经济合作中的潜在矛盾。 戴兵需要在复杂的背景下协调中韩经贸关系。一方面,他需回应韩方关切,避免双边贸易因政治化而受损;另一方面,他需推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化解美国对韩施压与中韩贸易间的潜在冲突。 韩国国内动荡及尹锡悦政府将“中国间谍”作为安全威胁的指控,势必在区域安全合作中制造更多掣肘。戴兵需向韩方传递中方立场,澄清相关争议,并促进双方在半岛和平与朝核问题上的协作。同时,朝鲜与俄罗斯军事合作升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也为他的任务增添了复杂性。 12日,尹锡悦在龙山总统办公室发表对国民讲话。【图片来源 韩国总统办公室】 此外,尹锡悦的言论可能加深韩国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戴兵面临改善中韩民间关系的考验。他需要通过文化交流、媒体合作等手段,扭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增强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相比精通韩语且熟悉朝鲜半岛事务的前任大使邢海明,戴兵以多边外交经验见长,虽缺乏“半岛通”的背景,但他曾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驻新加坡大使馆、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等重要部门任职,并常年活跃在联合国多边外交舞台上,具有丰富的多边外交经验。他或可借助新的视角和更广泛的国际经验,重新定义中韩关系中的角色。 尹锡悦的发言为中韩关系增添了新的变数。中韩高层交往能否顺利推进,甚至习近平明年是否访韩,都因这些言论而变得扑朔迷离。戴兵的履职充满挑战。未来,中韩关系能否重新走上正轨,将取决于双方在这一敏感时刻如何妥善应对,尤其是韩国政府是否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因尹锡悦言论引发的外交裂痕。
2024-12-14 01:00:16 -
从暴力冲突到大型蹦迪现场 韩国示威文化变迁史
本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毫无征兆地宣布实行“紧急戒严”,声称将铲除“无耻的亲朝鲜叛国势力”,但随后遭国会否决后解除。这场荒诞的戒严虽然只持续了155分钟,但却令已经45年没有经历过戒严的韩国民众陷入巨大的恐慌,继而转化成对总统这一很难用常识来解释的行为的愤慨。一夜之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用集会示威的方式表达不满,呼吁总统立即下台。 韩国经历了朴正熙与全斗焕长达27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实现民主化的历程可谓是一部血泪史,在此过程中民众团结力量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绝对不容小觑,每逢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市民们走上街头集会示威,多次力挽狂澜。 “示威”是一个听上去有点恐怖的词语,它可能意味着冲突、流血、甚至牺牲,韩国也曾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经历过暴力示威的时期,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有过对那段历史的描写。催泪弹、火焰瓶、辣椒水枪、扔石头……警方与市民激烈对峙,暴力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韩国民主化的不断成熟,示威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2008年,韩国民众为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纷纷手持蜡烛走上街头举行集会,烛光集会开始登场。示威不再充斥着冲突和暴力,而是用非暴力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和态度。 韩国的烛光集会有自发性、非暴力、持续性规模大的特点。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因“闺蜜干政”事件震惊韩国。从当年10月29日直至2017年3月,市民走上街头先后举行18次烛光集会。2016年12月3日举行的第6次烛光集会参加人数达到232万人,创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会纪录。但在百万人示威中,未发生一起事故或冲突,秩序井然有条不紊,集会结束后市民自发整理现场,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令外媒感叹不已。 2016年11月,韩国民众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呼吁朴槿惠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这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政治格局及社会生态,展现了韩国民主及示威文化的成熟面貌。 而在这次反对尹锡悦的示威集会中,韩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关于示威的全新打开方式。MZ世代成了示威的主力军,蜡烛也升级成了本是用来追星的偶像应援棒,上面贴有“尹锡悦下台”等贴纸。在位于汝矣岛的国会大道上,愤怒的集会人群手持各式各样应援棒,伴随着现场欢快的流行音乐高喊口号,集会现场仿佛大型K-POP庆典。 从韩国民主化运动的象征歌曲《为君的进行曲》,到G-Dragon的《Crooked》、少女时代的《再次重逢的世界》,再到最近火遍全球的《APT.》等,歌词被民众创意改编为讽刺尹锡悦,或呼吁下台的版本,跟着节奏高喊“弹劾尹锡悦”的口号,做出一波又一波的“人浪”,场面无比震撼。 脑洞大开的MZ世代还模仿经常在集会中出现的政党、工会旗帜,扛着“全国超重猫咪联合会”、“什么都不想做联盟”、“全国驼背协会”、“走路时不看手机运动本部”、“OTT选择障碍症协会”等各种无厘头的花式大旗加入示威队伍,举着各种幽默诙谐充满讽刺意味的口号,令原本严肃甚至危险的集会氛围变得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诉求与意见。 中央大学社会学专业名誉教授李秉勋(音)认为,韩国示威文化的变迁是MZ世代多元化的象征,他们正用被自己所认同的形态和方式参与政治,为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发声。此前示威集会通常以政党、公民团体、劳动工会等为主体,年轻人觉得政治似乎是距离自己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应援棒和K-POP音乐的登场,正在打破年龄界限和代沟,令不同世代产生共鸣。示威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公民行动,而是可以像愉快的庆典一样可持续下去。 公民团体“烛光行动”负责人表示,虽然年轻人一直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后,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愿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一名参加示威集会的市民手持偶像组合Super Junior的应援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2 20:06:55 -
韩国戒严阴影下的通讯密器 保密手机成调查关键
随着戒严令宣布时使用的具有强大安全功能的"保密手机"相关信息逐渐曝光,获取和解读国防部服务器中的保密手机使用数据成为调查的关键。据业界11日消息,保密手机采用了加密技术、特殊即时通讯软件等安全技术,使得普通电子证据收集变得困难。 与普通手机不同,保密手机为防止窃听和信息泄露,采取了数据加密、特殊即时通讯、远程数据删除、限制外部连接等安全措施。过去,韩国军队使用功能手机作为保密手机,但随着第二代移动通信(2G)服务终止,现在主要使用智能手机。 据悉,国防部在2020年以三星Galaxy S20为基础开发了保密手机,并进行了大规模普及。当时的报道称,保密手机采用了特殊软件,使得即使在商用通信网络中也能安全地交换军事资料。为了防止信息泄露,设备禁止使用互联网浏览、Wi-Fi、蓝牙、USB等功能,但安装了特殊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在军队组织内部传递资料和沟通。仅在安全软件运行时,相机才能使用。 普通智能手机的通信记录会保存在通信公司,而军用保密智能手机的使用记录则保存在国防部自己的服务器上。共同民主党议员金炳周11日在最高委员会上表示:"保密手机上不会留下通话记录",并呼吁“(国防部)应该扣押服务器。调查当局应立即确保服务器”。 保密手机不仅在军事领域使用,还用于非军事公共领域和企业机密保护。根据使用群体和目的的不同,保密手机有多种制造方式。通常,保密手机采用端到端加密算法。只有发送和接收通话和数据的人才能解密,即使中间信号被截获也无法解密。 此外,还有在通话结束后自动删除加密所用密钥数据的解决方案,使得过去的通信记录无法解密。同时,还会更频繁、更精确地实施智能手机启动路径跟踪、处理器监控、系统完整性监控等常规安全措施。 目前,正在开发的量子加密技术也受到保密通信技术的关注。根据美国咨询公司NMSC的数据,随着个人信息保护和企业机密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安全智能手机(保密手机)市场在2021年估值为20.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94.7亿美元。 以三星Galaxy S20为基础开发的保密手机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2-12 19:58:13 -
韩国宪政史第三例总统弹劾 尹锡悦面对历史性审判
韩国宪政史上第三位总统弹劾程序于12月4日正式启动。在野六党——共同民主党、祖国革新党、进步党、改革新党、社会民主党、基本收入党,以及无党派议员金钟民,共计190名议员当日下午共同提交了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 弹劾案指控尹锡悦总统于此前一天在未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非法发布紧急戒严令,严重违反了国民主权主义和权力分立的宪法原则,这是提出弹劾的核心理由。 回顾历史,卢武铉和朴槿惠的弹劾案均曾在韩国国会通过,但两人在宪法法院的裁决中命运迥异。 2016年12月2日,朴槿惠总统因“崔顺实干政”丑闻以及“世越号沉船事故”的应对不当而被弹劾。一周后的12月9日,韩国国会300名议员中299人参与投票,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弹劾案。在172名在野党议员全体赞成的情况下,执政党新国家党亦有62人投下赞成票。最终,2017年3月10日,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裁定罢免朴槿惠总统,引发了总统补选,两个月后文在寅上台。 更早的2004年3月12日,卢武铉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国会通过弹劾案的总统。当时,反对党指控卢武铉在国会选举期间公开表态支持新成立的开放国民党,违反了选举法。弹劾案在271名议员中获得193票支持。然而,宪法法院于同年5月14日驳回弹劾案,认为卢武铉虽有违法行为,但不足以罢免。卢武铉随即恢复职务,而发起弹劾的反对党则因民意反弹受挫。 若此次针对尹锡悦总统的弹劾案于5日提交国会全体会议并在6日通过表决,尹锡悦将被暂停总统职务。在韩国宪政史上,总统职权暂停或出现权力真空的情况仅发生过五次,分别是4·19革命、5·16军事政变、12·12事件、卢武铉弹劾案及朴槿惠弹劾案。如果此次弹劾成功,尹锡悦将成为韩国历史上第六位遭遇职权暂停的总统。 从左只有分别为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朴槿惠,现任总统尹锡悦。【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2-05 02:23:10 -
消息:特朗普团队考虑与金正恩直接对话
据路透社26日(当地时间)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进行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过渡团队正在讨论与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进行直接对话、推进新的外交进程,以降低武装冲突的风险。 这两位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团队中的几位成员认为,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特朗普直接与金正恩接触最有可能打破僵局。特朗普曾在第一任期内与金正恩在新加坡、河内和韩朝边境举行了三次会谈,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外交努力,彼此交换了被特朗普称为“美丽的信件”。虽然这些外交努力并未取得任何具体成果,但特朗普形容他们的会谈是“坠入爱河”,美国呼吁朝鲜放弃开发核武,而金正恩则要求美国全面放宽对朝制裁。 消息人士强调,政策讨论仍在进行中,特朗普尚未做出最终决定。特朗普团队未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要求。 近四年来,朝鲜完全忽视了拜登政府不设条件展开谈判的努力,金正恩还因扩大导弹武器库和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关系而底气大增。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本月21日在平壤军事展览的演讲中表示,朝鲜曾试图与美方开展对话,但却换来了敌对性对朝政策。分析认为,在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的背景下,金正恩此言意在与朝美即将转为“对话模式”的观点划清界限。朝鲜官媒尚未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进行任何报道。 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的初步目标是重新进行基本的接触,但尚未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这一问题或因中东和乌克兰等更迫切的外交问题而退居次要地位。 特朗普上周任命前国务院官员黄之瀚(Alex Wong)出任副国家安全顾问,华裔出身的黄之瀚曾协助特朗普与金正恩举行峰会。 目前可以预知的是,当特朗普明年1月重返白宫时,将面临与朝鲜的紧张局势。特朗普盟友、美国参议员比尔·哈格蒂(Bill Hagerty)今年早些时候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与特朗普接触的经验是,他更有可能对直接(与朝鲜)接触持开放态度。我很乐观,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如果对话能够再次开启,金正恩也许会采取不同的姿态。” 美国方面对朝鲜不断扩大核武和导弹计划、对韩国日益敌视的言论和与俄罗斯的紧密军事合作极为担忧。尤其是俄罗斯和朝鲜之间加强共享核技术或导弹技术的前景,以及朝鲜将向俄罗斯派遣数千名军队,协助其对乌克兰的战争更令华盛顿忧心忡忡。 美国一家智库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研究卫星图片时发现,朝鲜正在扩建一个重要的武器制造基地,负责装配俄罗斯的一种短程导弹。美国官员表示,这些因素提高了欧洲和亚洲多个核武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包括美国的盟友韩国和日本。 2019年,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和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板门店举行会晤。【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8 02:14:47 -
尹锡悦称韩国不可在中美间"二选一" 总统室否认外交政策基调生变
就最近频现回暖信号的韩中关系,韩国总统室表态称,将致力于加强两国政府间高层协商与沟通推动双边关系不断改善。 总统室高级官员18日(当地时间)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新闻中心会见媒体时作出上述发言。这名官员表示,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及决策程序,高层做出的重大决策执行速度极快,政府间高层对话活跃将助推两国关系改善。自今年5月后,两国高级别对话提速,频繁且深入进行沟通,这一点令人鼓舞。相信今后两国在自由贸易谈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将会取得具体合作成果。 正在巴西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韩国来说,中国和美国并非二选一的问题。此番言论被解读为在任期前半阶段致力于巩固韩美同盟和加强韩美日三边合作机制的尹锡悦开始着手改善此间暂被搁浅的韩中关系。 与此前尹锡悦重视“理念外交”,强调韩美日合作的言论基调相比似乎有向中方靠近之意,引发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调是否有摆脱自由民民主国家重视的“理念外交”,而转向“实用外交”谋求变化的猜测。 总统室对于这一说法进行了否认,称外交基调并不会发生变化。从现实来看,在某种意义上韩国理所当然不可在中美之间“二选一”。政府始终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并努力改善双边关系。将尹锡悦的发言理解为外交基调生变,不如理解为是在韩美同盟完全恢复、韩美日合作步入正轨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关系。 总统室高级官员称,政府着眼于国家利益开展外交,以确保国家安全和谋求经济利益为两大目的。政府寻求透明、立场一贯明确、具有可预测性的合作伙伴,而恰巧这些国家均奉行自由价值和民主主义。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防止战争的同时,努力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通过充分的投资合作保护企业利益。对韩国外交政策从“价值外交”转变为“实用外交”的质疑欠妥。对于有些问题我们同美方深入进行探讨,但另一方面也一直推动韩中关系朝着互惠共赢方向发展。 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奉行“价值外交”加强韩美同盟和韩美日合作机制,去年8月举行的戴维营峰会被视为最大的外交成果。但特朗普再次赢得美国大选,朝俄军事合作升级,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韩半岛安全问题上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总统室官员表示,外交安保政策灵活并需要符合现实,根据形势变化此前稍显停滞的对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而中方也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下,对改善韩中关系的必要性形成共识。中方本月8日起首次对韩国普通护照持有者提供单方免签待遇,释放对韩友好信号。这名官员称,为加强韩中交流,需要两国“双向奔赴”,因此将考虑如何活跃民间交流。 尹锡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5日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发出互访邀请,并向对方表示感谢。习近平在会谈中强调,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韩半岛)生战生乱,这一发言也被评价为与中方在半岛问题上“偏袒”朝鲜,认为“无核化僵局责任在于韩美日”的一贯立场有所不同。 从韩国政府立场来看,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预计将向韩国提出大幅上调防卫费分摊金的要求,韩国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可争取到更多谈判的筹码。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朴元坤(音)称,特朗普上台后必然会向同盟国施压要求加入牵制中国统一战线,韩国不应主动“入群”,而应极可能地调动一切可同美方进行谈判交易的筹码,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尹锡悦对于中美关系不可“二选一”的论调说得通。 当地时间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韩国总统尹锡悦(居中)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期间出席“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成立仪式,同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前排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0 00: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