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价格’新闻 88个
-
韩国企业市值排名大洗牌 三星市值跌至五年来最低
三星集团去年在韩国集团企业市值排名中依旧位列榜首,但市值规模降至五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一变化原因在于三星电子在半导体竞争力上的疲软表现,导致整个集团业绩受到拖累。与此同时,造船与军工行业的繁荣推动HD现代集团和韩华集团排名迅速上升,而三年前排在第10位的乐天集团受流动性危机影响,正在面临跌出前20名的风险。 据韩国交易所29日数据,去年年底三星集团市值为543.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3万亿元),较前一年的709.69万亿韩元下跌23.44%。三星目前依旧稳居韩国集团企业市值第一,但市值已经降至2019年514.11万亿韩元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三星电子股价下跌32.23%。 三星电子业绩不佳的部分原因是面向英伟达的高带宽存储器(HBM)供应延迟,导致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下降。此外,通用内存竞争加剧、价格下降,以及代工业务的持续低迷等多重问题,也让公司面临危机。 相比之下,SK集团市值为202.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81%,以此成功夺回三年前失去的亚军位置。这一成绩主要在于SK海力士在HBM领域的竞争优势,并借助AI半导体的上涨势头推动股价上涨22.9%。 LG集团旗下LG新能源和LG化学二次电池与石化业务疲软,导致集团市值下跌23.88%至144.65万亿韩元,排名下滑至第三位。现代汽车集团则略微增长0.9%,市值为141.66万亿韩元,排名保持在第四位。 HD现代集团以123.93%的增幅,市值涨至76.84万亿韩元,排名第五。HD现代集团在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的上市与造船行业的繁荣上受益,市值排名从前一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5位。 其他排名前十的集团包括塞尔群集团(43.06万亿韩元)、浦项制铁集团(42.5万亿韩元)、韩华集团(41.46万亿韩元)、Kakao集团(35.04万亿韩元)和NAVER集团(31.51万亿韩元)。韩华集团受益于海洋及航天业务的强劲表现,排名从第11位上升至第8位。 乐天集团市值为13.07万亿韩元,连续三年排名下滑,从2021年的第10位跌至2023年的第19位。乐天集团去年年底面临流动性危机,不得已以乐天世界塔为担保,采取出售低收益资产的自救措施。去年12月,乐天集团以1.6万亿韩元出售乐天租赁,开始对旗下子公司进行整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9 23:10:55 -
韩国春节"涨价潮"来袭 蔬菜和水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在韩国政府集中管理的春节期间需求较大的16类商品中,受作物歉收影响,白菜等部分农产品及黄花鱼等水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但苹果、韩牛和鸡肉等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 春节期间需求较大的16类商品包括白菜、萝卜、苹果、梨、栗子、大枣、韩牛、猪肉、鸡肉、鸡蛋、明太鱼、鱿鱼、带鱼、鲭鱼、黄花鱼和干鳀鱼。 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24日发布的数据,白菜零售价格为每棵4839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同比上涨52.9%,较平年均价上涨41.6%。 萝卜零售价为每个3023韩元,同比上涨96.3%,较平年均价上涨64.8%。受冬季白菜和萝卜产量不佳影响,本月两种蔬菜价格居高不下。此外,受价格上涨预期影响,产地经销商和辛奇(泡菜)企业增加储存需求,进一步推高价格。 梨的价格显著上涨,主要原因是去年产量减少以及酷暑天气影响流通供应。新高梨平均零售价为每10个4.6956万韩元,同比上涨39.6%,较平年均价上涨40.4%。富士苹果的平均零售价为每10个2.6872万韩元,同比微降0.9%,但较平年均价上涨4.3%。栗子和大枣价格则与去年持平。 水产品价格普遍走高。鲭鱼(国产盐渍中等品)零售价为两条6473韩元,同比上涨45.4%,较平年均价高出67%;黄花鱼(冷冻中等品)价格为每条1959韩元,同比上涨24.9%,较平年上涨28%;干鳀鱼每100克售价为2409韩元,同比及较平年均上涨11%;明太鱼(远洋进口冷冻)价格同比上涨6.1%;鱿鱼(近海冷藏)每条售价为7507韩元,同比上涨2.3%,较平年高4.6%;而带鱼(国产冷藏)价格则同比及较平年均下降5.9%。 在畜产品方面,韩牛一等级里脊肉零售价为每100克9185韩元,鸡肉价格为每公斤5527韩元,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特大鸡蛋的零售价为每盒6410韩元,同比上涨8.7%;五花肉零售价为每100克2541韩元,同比上涨13.2%。 迎来春节销售旺季的韩国传统市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6 19:58:20 -
SK海力士即将公布去年业绩 第四季度有望突破8万亿韩元大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SK海力士将于本周内正式公布去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得益于去年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强劲供应,SK海力士的营业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越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的业绩。 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于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SK海力士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达19.700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达8.210万亿韩元。各大证券公司普遍预测SK海力士的第四季度营业利润有望突破8万亿韩元大关,彰显了SK海力士在市场中的卓越表现。反之,三星电子营业利润预测值从10万亿韩元降至7万亿韩元。 SK海力士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HBM3E需求的持续扩大。据业内推测,SK海力士的高带宽内存(HBM)销售额占第四季度DRAM销售额的40%,利润率超过60%。因此,SK海力士去年全年营业利润有望以显著差距超越三星电子。具体来看,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部门)去年全年营业利润预计约为15万亿韩元,而SK海力士则有望突破23万亿韩元,预计相差约8万亿韩元。 然而,全球NAND闪存市场近期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连续四个月下滑。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各大厂商纷纷开始减产以平衡供求关系并稳定价格。继美光、三星决定减产后,SK海力士也计划削减NAND闪存的产量。由于NAND闪存在SK海力士的销售额中占据不小比重,因此这一决策可能会对部分营业利润的增长势头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如此,业内专家对SK海力士的未来前景仍持乐观态度。有预测称,得益于SK海力士在12层HBM市场的主导地位,HBM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同时,SK海力士的LPDDR5内存价格预计也将保持稳定。因此,预计SK海力士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仍将保持在7万亿韩元以上的高位。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SK海力士今年的营销战略主打高端市场,以HBM等高附加值产品和定制策略为核心抢夺市场份额。高附加值的尖端内存产品需求预计今年也将保持强劲,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SK海力士今后有望获得更大的营业利润。”
2025-01-21 23:50:19 -
咖啡豆价格狂飙 咖啡品牌纷纷涨价
韩国食品饮料行业21日消息,韩国咖啡品牌Paul Bassett从本月23日起将对28种咖啡饮品的价格平均上调3.4%。其中,拿铁咖啡的价格将从5700韩元(约合人民币29元)上涨至5900韩元、浓缩咖啡从4900韩元上涨至5300韩元,冰激凌则从4000韩元上涨至4300韩元,涨幅在200至400韩元之间。 Paul Bassett表示,过去几年我们一直保持价格不变,但由于咖啡豆价格上涨、汇率急剧波动以及各种原材料和副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决定调整价格。 星巴克韩国也决定对22种咖啡和茶饮品进行价格调整。从本月24日起,美式咖啡中杯(Tall)价格将上涨200韩元,达到4700韩元。星巴克韩国表示,此次饮品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国际咖啡豆价格暴涨和汇率上升等多重因素。 去年8月,星巴克韩国曾将大杯和超大杯饮品的价格分别上调了300韩元和600韩元。这是继2022年1月进行一次价格调整后,时隔两年半再次进行提价。同年11月,星巴克韩国还将11种中杯饮品的价格上调了200韩元。 目前,全球超过70%的咖啡豆产自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五个国家。但受气候变化和干旱的影响,去年咖啡豆第一大生产国巴西和第二大生产国越南的产量大幅下降,推动全球咖啡豆价格飙升。根据aT食品产业统计信息的数据,在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本月阿拉比卡咖啡的平均交易价格为7112.7亿美元(每吨),同比暴涨73%。与2020年相比,价格已上涨约三倍。 然而,韩国的低价咖啡品牌Mega Coffee、Compose Coffee、Paik’s Coffee目前并未调整咖啡饮品价格。分析认为,尽管预计它们的利润将有所下滑,但三大品牌仍坚持性价比战略,以吸引更多顾客。 韩国大型超市的咖啡豆产品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20:12:20 -
比亚迪"三箭齐发"亮相仁川 全面进军韩国电动车市场
16日上午,比亚迪(BYD)在韩国仁川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发布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乘坐比亚迪高性能纯电超跑仰望U9亮相,向在场媒体介绍了比亚迪在韩国的业务战略以及新车型的推出计划。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登陆韩国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比亚迪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涵盖汽车、轻轨、可再生能源及电子四大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 比亚迪早在2016年便进入韩国市场,但当时以商用车为主,包括电动叉车、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等,同时提供相关零部件及服务。如今,借助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决定进一步拓展至韩国乘用车市场。 ▲三款电动车型抢滩韩国市场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今年将在韩国市场推出的三款电动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中型轿车“海豹”(SEAL) 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首发车型,ATTO 3搭载了比亚迪领先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321公里。车辆配备全景天窗、V2L对外放电功能等便捷配置,同时通过了欧洲NCAP五星安全认证。为迎合韩国用户的需求,ATTO 3特别集成了T-map导航服务和音乐平台FLO等本地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自2022年上市以来,ATTO 3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此车型已经通过韩国环境部认证,并计划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其标准版和Plus版本的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00万韩元。扣除政府与地方补贴后,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出头,为韩国消费者带来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打造信赖品牌 力破"中国制造"刻板印象 针对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面临的固有印象挑战,赵仁哲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品牌体验最大化”的策略,让韩国消费者全面了解比亚迪。为了消除消费者顾虑,比亚迪韩国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与6家官方经销商(三千里EV、DT NETWORKS、和谐汽车集团、Vision Mobility、G&B Automobile和SSMOTORS)合作,在韩国全境主要城市设立15家展厅及11家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品牌体验及全方位服务。赵仁哲强调,未来将以用户满意为核心,通过扩展经销网络及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定位来看,ATTO 3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起亚EV3(起售价3995万韩元)和现代Casper Electric(起售价2740万韩元)。比亚迪还考虑利用8%的关税优惠差价,进一步降低车型售价,巩固价格优势。 面对比亚迪的“强势来袭”,现代汽车集团经营研究院移动产业研究室室长梁振洙(音)在韩国汽车记者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警示称:“不能因既定印象低估比亚迪。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与韩国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他以中国家电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市场的成功为例,指出中国品牌已具备在韩国市场突围的潜力,并补充道:“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不可小觑。” ▲日本经验助力 为韩国布局增添信心 比亚迪此次进军韩国市场的信心,部分来自其在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据日本媒体10日报道,比亚迪自2023年进入日本市场以来,通过积极的折扣策略和渠道布局,在短短两年内超越丰田,实现了显著的市场突破。截至年底,比亚迪计划将日本门店数量扩充至100家以上。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在本土品牌影响力渐趋减弱的背景下,中韩品牌正成为日本电动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中国品牌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虽然比亚迪与市场领头羊日产在销量上仍有差距,但其表现已达到进口冠军特斯拉的40%。 韩国消费者以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质的严格要求著称。为此,比亚迪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推出兼具价格优势与技术实力的产品,努力突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传统认知,树立科技创新与高性价比并重的品牌形象。 梁振洙建议,韩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国际企业及国内初创公司的合作。他呼吁政府除提供购车补贴外,还应着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比亚迪中型轿车“海豹”(SEAL) 、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6 22:24:32 -
中国低价攻势重创韩国核心产业 反倾销呼声高涨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主要核心产业深受中国产品低价攻势困扰。钢铁行业去年已就中国进口厚板和热轧钢板提起反倾销诉讼;机器人行业近期也要求对来自中国与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实施反倾销措施;太阳能行业受低价竞争影响业绩恶化,开始考虑退出本土市场。 据韩国产业界15日消息,HD Hyundai Robotics、Yuil Robotics等五家韩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本月10日向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提交关于中国产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的反倾销申诉。 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组装、涂装、焊接等制造工业现场。韩国企业指出,中日厂商以低于正常价格最多40%的价格倾销工业机器人,扰乱韩国市场价格。 初步数据显示,韩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进口量从2021年的9080台增至2024年的1.3445万台,三年增幅超过48%。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21年的75%升至2023年的81%。进口工业机器人凭借低价几乎占据韩国市场。 钢铁行业去年两度针对进口钢材提起反倾销申诉,以反击进口产品的低价冲击。现代制铁去年7月对中国产厚板提出反倾销申诉,12月又对中日热轧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目前,针对中国产厚板的反倾销申诉已获受理,贸易委员会正在展开调查。 据韩国钢铁协会数据,去年韩国进口中国产钢材多达877万吨,同比增加6.1%,创2017年以来新高。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产厚板价格比韩国国产低20%,热轧钢板则低5%至10%。面对经济萧条与低价竞争的双重压力,业界纷纷感叹情况持续下去企业会难以维继。 太阳能行业也是受到中国低价竞争影响的一大领域。据韩国进出口银行去年12月26日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太阳能产业动向》报告,去年12月多晶硅价格跌至每公斤5.6美元的历史低点,较同年1月(8.8美元)下降36.4%,仅为2022年8月顶点(39美元)的七分之一。同期210mm单晶硅片价格降至每片0.21美元,较同年1月下降34.4%。太阳能电池价格降至每瓦0.0038美元,组件价格降至每瓦0.0084美元,分别较去年1月下降24%和30%,同创历史新低。 随着中国产低价太阳能零部件涌入韩国市场,韩国企业或全面退出本土业务,或承受亏损进行恶性竞争。韩国唯一的多晶硅生产企业OCI难以承受与中国廉价产品的竞争,2020年放弃韩国业务,目前专注马来西亚工厂运营。韩华解决方案的Q-CELLS部门目前70%至80%的太阳能业务收入来自北美市场,目前发展重点也在海外。 中国低价倾销源于内需萎靡,韩国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上,但前景并不乐观。浦项控股公司会长张仁和表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内需难以快速恢复,因此中国可能会继续向韩国倾销低价钢铁产品。” 业界与学界呼吁通过政策支援保护韩国产业,同时国内企业也需要尽快调整业务组合。淑明女子大学经营学教授徐镛求表示:“中国产品的低价攻势是结构性问题,高人工成本的韩国企业几乎不可能在价格竞争中胜出。因此应该迅速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或加速进军北美和法律规章较为宽松的灰色市场。” 现代制铁生产的热轧钢板【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1-16 00:02:16 -
小米15日韩国首秀 发布多款新品全面出击
记者会现场【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15日上午,全球IT企业小米在首尔举行了韩国法人成立后的首次记者发布会,并以“为每个人的创新”为愿景,展示了多款新产品。发布会上,小米强调了“高品质”、“合理价格”、“有保障的服务”三大核心价值,并表达了通过这些价值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决心。 ▲从初创到全球500强 小米的成长之路 小米成立于2010年,以其创新的用户界面MIUI起步,实现了快速增长。成立仅9年,小米便成为最年轻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已连续17个季度保持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三的位置。以“Human x Car x Home”为核心战略,小米正在构建下一代智能生态系统。目前,小米拥有全球连接超过8.6亿台智能设备的AIoT平台,并在全球100多个市场运营粉丝社区。在韩国,小米的粉丝群体已超过51.5万人。 ▲亮相多款新品 彰显技术创新 本次记者发布会上,小米展示了多款创新产品,包括与徕卡联合开发的高端智能手机“Xiaomi 14T”和强化耐用性的中端机型“Redmi Note 14 Pro 5G”;电视产品涵盖从支持4K UHD分辨率的“TV A系列”到最大屏幕尺寸达100英寸的“TV Max 100”;穿戴设备方面则发布了“Redmi Watch 5”、“Redmi Buds 6 Lite”以及“Xiaomi Smart Band 9 Pro”等产品。此外,小米还推出了全新移动电源系列和吸力高达8000Pa的“Xiaomi Robot Vacuum X20 Max”智能扫地机器人。 “Xiaomi Robot Vacuum X20 Max”智能扫地机器人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Xiaomi 14T”是小米与徕卡经过三年深度合作打造的旗舰级智能手机,配备了下一代徕卡Summilux移动光学镜头,采用非球面高透光设计及镜头边缘涂墨技术,实现了卓越的拍摄品质。广角光圈设计特别适合夜间拍摄,同时支持“Leica Vibrant”和“Leica Authentic”两种拍摄风格。搭载的AI技术结合谷歌的Gemini和Circle to Search功能,带来了直观的设备控制和信息搜索体验。 Xiaomi 14T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该机型配备6.67英寸AMOLED显示屏,支持最高4000尼特亮度和144Hz刷新率。设计方面,提供钛蓝、钛灰、钛黑和柠檬绿四种颜色,其中柠檬绿采用50%生物基碳素与100%再生PET的环保PU皮革工艺。价格方面,12GB+256GB版本为59.9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11元),12GB+512GB版本为64.98万韩元,并附赠价值32万韩元的高级礼包。 “Redmi Note 14 Pro 5G”作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2亿台的Redmi Note系列最新力作,配备了200MP专业级AI摄像头和创新的“All-Star Armor”设计。其内置的耐用结构和高强度铝复合框架使设备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稳定运行。产品支持IP68防水防尘,并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Corning Gorilla Glass)Victus 2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耐用性。 小米首次在韩国市场同时推出了完整的电视产品线,包括“TV A系列”、“TV A Pro系列”、“TV S Mini LED系列”和“TV Max 100”。其中,“TV Max 100”搭载量子点显示技术,支持10亿种色彩呈现,并配有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功能,售价为299.8万韩元。 TV S Mini LED系列75英寸【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Redmi Watch 5”配备了小米智能手表中最大的2.07英寸AMOLED显示屏,拥有高达1500尼特的亮度和长达24天的续航时间。售价为12.98万韩元。 发布会上,小米正式推出了其最新操作系统“HyperOS”,该系统旨在连接“Human x Car x Home”,通过五大核心元素提供更智能和安全的用户体验。 小米韩国负责人Jony Wu表示:“小米韩国的成立是公司承诺在韩国市场提供更加定制化用户体验的关键一步。未来将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为韩国用户提供更符合本地生活方式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还计划逐步扩大线下零售网点,让更多用户能够便捷地体验小米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小米计划在韩国开设首家线下体验店,用户将在该店内体验小米丰富的产品阵容,并享受从购买到售后的全方位服务。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小米还将在其官网、Coupang和Naver品牌店提供当日安装服务,并对通过这些渠道购买的电视产品提供三年质保。 与此同时,小米韩国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更多的线下服务中心,确保用户购买小米产品后能够享受到及时的售后服务。小米表示,随着本地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将得到显著改善。 小米韩国负责人Jony Wu正在介绍小米相关产品【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2025-01-15 20:22:03 -
韩国春节祭祀费用上涨 大型超市推出多项优惠活动
今年春节祭祀费用预计上涨超过7%,韩国大型超市纷纷扩大供应量并推出折扣活动,以减轻消费者的购物负担。 根据韩国物价信息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今年祭祀费用预计将超过4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04元),较去年上涨7.6%。为应对这一上涨,大型超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通过折扣和增加供应量来减轻消费者的压力。特别是祭祀费用中占比较大的水果和蔬菜类商品,价格分别上涨了57.9%和32%。为此,超市将推出大规模折扣活动。 据业界14日消息,易买得、乐天玛特和Home plus三大超市将从本月16日起同步开展春节祭祀用品折扣活动,并增加相关商品供应量。 易买得将向购买祭祀用品的顾客赠送新世界百货店商品券,并提供3%的额外折扣。此外,易买得还计划从16日起每周更换折扣品类,持续至春节,并通过自有生鲜物流中心Fresh Center和畜产品直营中心Meat Center,确保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的供应及折扣销售。 水果方面,由于适合节日的中大型果实收成较好,价格较去年春节下降约10%,供应量增加15%至20%。畜产品通过直营肉类中心的加工和生产缩减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最终价格。韩牛套餐的价格在去年春节和中秋节后冻结,今年春节大部分品种价格继续保持不变。 乐天玛特同样推出了最高30%的畜产品折扣,并扩大了统一价格和买一送一等额外折扣。自去年10月以来,乐天玛特已预订150吨的LA牛肋骨,并通过提前采购水果,将春节礼盒使用的苹果价格降低约10%。此外,阳光玫瑰葡萄和时令水果的供应量比去年春节增加了30%,坚果类商品的供应量也比去年春节增加了50%。Home plus也将在19日前举行“春节四天特价”促销活动,对时令水果、肉类等食品进行大幅折扣。 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消息,政府计划在春节前供应16.8万吨的10大节日必需品,供应量是平时的1.6倍。政府还将密切监控蔬菜、水果、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供需和价格波动,并积极推进供需稳定对策。 业内人士表示,大型超市拥有众多门店和在线配送服务,不仅确保持续供应,同时还保持了商品质量与价格的一致性。为响应政府的供需稳定对策并减轻消费者的购物负担,超市将通过降价或冻结价格等措施,确保市场竞争力。 1日,在首尔某大型超市的生鲜区,市民正在选购水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5 00:15:51 -
韩国外卖业陷入"双重定价"困境 连锁品牌涨价引发争议
随着部分大型连锁品牌逐步在外卖平台实施“双重定价制”,韩国外卖行业正面临巨大挑战。 据业界14日消息,SPC集团旗下冰淇淋品牌芭斯罗缤(Baskin Robbins)近期对部分产品实施“双重定价制”,涉及奶昔、冰沙等饮料和甜品,使外卖价格普遍高于店内价格。 SPC集团表示,由于外卖服务成本持续上涨,加盟店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在加盟店主强烈要求下,公司决定采取这一定价模式。芭斯罗缤加盟店主协会也长期呼吁总部引入双重定价制,称外卖平台手续费的逐年上涨已对加盟店的经营造成压力。 此外,连锁炸鸡品牌BHC等企业也在考虑实行类似政策。实际上,许多快餐品牌早已实行双重定价制,包括乐天利亚、KFC、Popeyes、麦当劳和Frank Burger等,价格差异从100韩元至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至5元)不等。 相关企业普遍表示,外卖成本增加是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例如,便当品牌“一碗盒饭”(Hansot)去年10月引入外卖专用价格时表示,配送服务费用的上涨已令加盟店几乎无利可图。 随着双重定价制的推广,消费者的反应成为焦点。外卖平台担忧,用户可能因价格差异而更倾向选择店内消费,进一步导致订单流失。同时,价格上的差距也引发物价上涨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争议。部分连锁品牌在未公开外卖成本具体上涨幅度的情况下,对不同菜单的价格调整幅度不一,涨幅从100韩元至500韩元不等。 为缓解消费者的不满,外卖平台正在尝试推出多种应对措施。目前,韩国最大外卖平台“外卖的民族”自2023年起推行“与店内价格一致认证店铺”制度,允许消费者提前核查商家是否实施双重定价。然而,其他平台如Coupang Eats和Yogiyo尚未引入类似机制。此外,外卖平台无法强制要求商家标示双重定价制,这可能引发商家对定价权受侵犯的异议。 业内专家指出,连锁品牌在涨价的同时推行双重定价制,实际上是将外卖平台手续费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这一策略可能抑制外卖需求,进一步威胁以外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型加盟店的生存。 一名外卖骑手在取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4 23:14:58 -
韩国"午餐通胀"持续 在外就餐物价连涨三年
近年来,受高物价、高汇率和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韩国在外就餐价格连续三年涨幅超过3%。从普通市民常点的餐馆菜品到上班族日常依赖的公司食堂和便利店便当,餐饮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午餐通货膨胀”现象。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21.01,较2023年的117.38上涨3.1%。尽管涨幅低于2023年的6%,但仍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2.3%)。 自2012年以来,在外就餐物价指数已连续12年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2022年上涨7.7%,2023年上涨6%,2024年的涨幅仍维持在3%以上。 具体来看,在外就餐菜单中,便当的价格涨幅最大,达5.9%;其次是炒年糕(5.8%)、汉堡(5.4%)和紫菜包饭(5.3%)。其他常见菜品如刀削面(4.8%)、炸鸡(4.8%)、冷面(4.2%)和米线(4.1%)也普遍上涨约4%。这一系列涨价趋势加重了民众的在外就餐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便利店便当(4.9%)和三角紫菜包饭(3.7%)等简单快餐的价格同样上涨3%至4%,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寻找高性价比餐饮的选择空间。 公司食堂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同比上涨6.9%,创下自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连续四年涨幅超过4%,许多上班族反映,公司食堂的性价比逐渐下降。 “午餐通胀”现象背后的主因之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主要食材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农畜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9%,是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的两倍多。其中,水果价格上涨16.9%,蔬菜上涨8.1%,谷物上涨3.3%,而畜产品价格则相对稳定,仅上涨0.7%。 分析人士预计,“午餐通胀”现象将在2025年持续加剧。全球物价上涨趋势、汇率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主要进口食材的价格上涨。韩国消费者联盟秘书长郑智延(音)表示:“气候变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使得食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食品价格指数可能继续上升。” 在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日益敏感的背景下,零售行业的性价比竞争愈加激烈。各大零售商和便利店相继推出低价餐饮产品吸引消费者。例如,易买得推出了仅售1900韩元(约合人民币9元)的紫菜包饭,比市场上普通紫菜包饭便宜约45%,以抢占低价食品市场份额。 首尔某商街的餐厅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3 20:16:06
-
韩国企业市值排名大洗牌 三星市值跌至五年来最低
三星集团去年在韩国集团企业市值排名中依旧位列榜首,但市值规模降至五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一变化原因在于三星电子在半导体竞争力上的疲软表现,导致整个集团业绩受到拖累。与此同时,造船与军工行业的繁荣推动HD现代集团和韩华集团排名迅速上升,而三年前排在第10位的乐天集团受流动性危机影响,正在面临跌出前20名的风险。 据韩国交易所29日数据,去年年底三星集团市值为543.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3万亿元),较前一年的709.69万亿韩元下跌23.44%。三星目前依旧稳居韩国集团企业市值第一,但市值已经降至2019年514.11万亿韩元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三星电子股价下跌32.23%。 三星电子业绩不佳的部分原因是面向英伟达的高带宽存储器(HBM)供应延迟,导致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下降。此外,通用内存竞争加剧、价格下降,以及代工业务的持续低迷等多重问题,也让公司面临危机。 相比之下,SK集团市值为202.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81%,以此成功夺回三年前失去的亚军位置。这一成绩主要在于SK海力士在HBM领域的竞争优势,并借助AI半导体的上涨势头推动股价上涨22.9%。 LG集团旗下LG新能源和LG化学二次电池与石化业务疲软,导致集团市值下跌23.88%至144.65万亿韩元,排名下滑至第三位。现代汽车集团则略微增长0.9%,市值为141.66万亿韩元,排名保持在第四位。 HD现代集团以123.93%的增幅,市值涨至76.84万亿韩元,排名第五。HD现代集团在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的上市与造船行业的繁荣上受益,市值排名从前一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5位。 其他排名前十的集团包括塞尔群集团(43.06万亿韩元)、浦项制铁集团(42.5万亿韩元)、韩华集团(41.46万亿韩元)、Kakao集团(35.04万亿韩元)和NAVER集团(31.51万亿韩元)。韩华集团受益于海洋及航天业务的强劲表现,排名从第11位上升至第8位。 乐天集团市值为13.07万亿韩元,连续三年排名下滑,从2021年的第10位跌至2023年的第19位。乐天集团去年年底面临流动性危机,不得已以乐天世界塔为担保,采取出售低收益资产的自救措施。去年12月,乐天集团以1.6万亿韩元出售乐天租赁,开始对旗下子公司进行整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9 23:10:55 -
韩国春节"涨价潮"来袭 蔬菜和水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在韩国政府集中管理的春节期间需求较大的16类商品中,受作物歉收影响,白菜等部分农产品及黄花鱼等水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但苹果、韩牛和鸡肉等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 春节期间需求较大的16类商品包括白菜、萝卜、苹果、梨、栗子、大枣、韩牛、猪肉、鸡肉、鸡蛋、明太鱼、鱿鱼、带鱼、鲭鱼、黄花鱼和干鳀鱼。 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24日发布的数据,白菜零售价格为每棵4839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同比上涨52.9%,较平年均价上涨41.6%。 萝卜零售价为每个3023韩元,同比上涨96.3%,较平年均价上涨64.8%。受冬季白菜和萝卜产量不佳影响,本月两种蔬菜价格居高不下。此外,受价格上涨预期影响,产地经销商和辛奇(泡菜)企业增加储存需求,进一步推高价格。 梨的价格显著上涨,主要原因是去年产量减少以及酷暑天气影响流通供应。新高梨平均零售价为每10个4.6956万韩元,同比上涨39.6%,较平年均价上涨40.4%。富士苹果的平均零售价为每10个2.6872万韩元,同比微降0.9%,但较平年均价上涨4.3%。栗子和大枣价格则与去年持平。 水产品价格普遍走高。鲭鱼(国产盐渍中等品)零售价为两条6473韩元,同比上涨45.4%,较平年均价高出67%;黄花鱼(冷冻中等品)价格为每条1959韩元,同比上涨24.9%,较平年上涨28%;干鳀鱼每100克售价为2409韩元,同比及较平年均上涨11%;明太鱼(远洋进口冷冻)价格同比上涨6.1%;鱿鱼(近海冷藏)每条售价为7507韩元,同比上涨2.3%,较平年高4.6%;而带鱼(国产冷藏)价格则同比及较平年均下降5.9%。 在畜产品方面,韩牛一等级里脊肉零售价为每100克9185韩元,鸡肉价格为每公斤5527韩元,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特大鸡蛋的零售价为每盒6410韩元,同比上涨8.7%;五花肉零售价为每100克2541韩元,同比上涨13.2%。 迎来春节销售旺季的韩国传统市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6 19:58:20 -
SK海力士即将公布去年业绩 第四季度有望突破8万亿韩元大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SK海力士将于本周内正式公布去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得益于去年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强劲供应,SK海力士的营业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越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的业绩。 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于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SK海力士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达19.700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达8.210万亿韩元。各大证券公司普遍预测SK海力士的第四季度营业利润有望突破8万亿韩元大关,彰显了SK海力士在市场中的卓越表现。反之,三星电子营业利润预测值从10万亿韩元降至7万亿韩元。 SK海力士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HBM3E需求的持续扩大。据业内推测,SK海力士的高带宽内存(HBM)销售额占第四季度DRAM销售额的40%,利润率超过60%。因此,SK海力士去年全年营业利润有望以显著差距超越三星电子。具体来看,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部门)去年全年营业利润预计约为15万亿韩元,而SK海力士则有望突破23万亿韩元,预计相差约8万亿韩元。 然而,全球NAND闪存市场近期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连续四个月下滑。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各大厂商纷纷开始减产以平衡供求关系并稳定价格。继美光、三星决定减产后,SK海力士也计划削减NAND闪存的产量。由于NAND闪存在SK海力士的销售额中占据不小比重,因此这一决策可能会对部分营业利润的增长势头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如此,业内专家对SK海力士的未来前景仍持乐观态度。有预测称,得益于SK海力士在12层HBM市场的主导地位,HBM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同时,SK海力士的LPDDR5内存价格预计也将保持稳定。因此,预计SK海力士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仍将保持在7万亿韩元以上的高位。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SK海力士今年的营销战略主打高端市场,以HBM等高附加值产品和定制策略为核心抢夺市场份额。高附加值的尖端内存产品需求预计今年也将保持强劲,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SK海力士今后有望获得更大的营业利润。”
2025-01-21 23:50:19 -
咖啡豆价格狂飙 咖啡品牌纷纷涨价
韩国食品饮料行业21日消息,韩国咖啡品牌Paul Bassett从本月23日起将对28种咖啡饮品的价格平均上调3.4%。其中,拿铁咖啡的价格将从5700韩元(约合人民币29元)上涨至5900韩元、浓缩咖啡从4900韩元上涨至5300韩元,冰激凌则从4000韩元上涨至4300韩元,涨幅在200至400韩元之间。 Paul Bassett表示,过去几年我们一直保持价格不变,但由于咖啡豆价格上涨、汇率急剧波动以及各种原材料和副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决定调整价格。 星巴克韩国也决定对22种咖啡和茶饮品进行价格调整。从本月24日起,美式咖啡中杯(Tall)价格将上涨200韩元,达到4700韩元。星巴克韩国表示,此次饮品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国际咖啡豆价格暴涨和汇率上升等多重因素。 去年8月,星巴克韩国曾将大杯和超大杯饮品的价格分别上调了300韩元和600韩元。这是继2022年1月进行一次价格调整后,时隔两年半再次进行提价。同年11月,星巴克韩国还将11种中杯饮品的价格上调了200韩元。 目前,全球超过70%的咖啡豆产自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五个国家。但受气候变化和干旱的影响,去年咖啡豆第一大生产国巴西和第二大生产国越南的产量大幅下降,推动全球咖啡豆价格飙升。根据aT食品产业统计信息的数据,在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本月阿拉比卡咖啡的平均交易价格为7112.7亿美元(每吨),同比暴涨73%。与2020年相比,价格已上涨约三倍。 然而,韩国的低价咖啡品牌Mega Coffee、Compose Coffee、Paik’s Coffee目前并未调整咖啡饮品价格。分析认为,尽管预计它们的利润将有所下滑,但三大品牌仍坚持性价比战略,以吸引更多顾客。 韩国大型超市的咖啡豆产品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20:12:20 -
比亚迪"三箭齐发"亮相仁川 全面进军韩国电动车市场
16日上午,比亚迪(BYD)在韩国仁川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发布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乘坐比亚迪高性能纯电超跑仰望U9亮相,向在场媒体介绍了比亚迪在韩国的业务战略以及新车型的推出计划。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登陆韩国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比亚迪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涵盖汽车、轻轨、可再生能源及电子四大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 比亚迪早在2016年便进入韩国市场,但当时以商用车为主,包括电动叉车、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等,同时提供相关零部件及服务。如今,借助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决定进一步拓展至韩国乘用车市场。 ▲三款电动车型抢滩韩国市场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今年将在韩国市场推出的三款电动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中型轿车“海豹”(SEAL) 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首发车型,ATTO 3搭载了比亚迪领先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321公里。车辆配备全景天窗、V2L对外放电功能等便捷配置,同时通过了欧洲NCAP五星安全认证。为迎合韩国用户的需求,ATTO 3特别集成了T-map导航服务和音乐平台FLO等本地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自2022年上市以来,ATTO 3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此车型已经通过韩国环境部认证,并计划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其标准版和Plus版本的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00万韩元。扣除政府与地方补贴后,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出头,为韩国消费者带来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打造信赖品牌 力破"中国制造"刻板印象 针对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面临的固有印象挑战,赵仁哲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品牌体验最大化”的策略,让韩国消费者全面了解比亚迪。为了消除消费者顾虑,比亚迪韩国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与6家官方经销商(三千里EV、DT NETWORKS、和谐汽车集团、Vision Mobility、G&B Automobile和SSMOTORS)合作,在韩国全境主要城市设立15家展厅及11家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品牌体验及全方位服务。赵仁哲强调,未来将以用户满意为核心,通过扩展经销网络及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定位来看,ATTO 3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起亚EV3(起售价3995万韩元)和现代Casper Electric(起售价2740万韩元)。比亚迪还考虑利用8%的关税优惠差价,进一步降低车型售价,巩固价格优势。 面对比亚迪的“强势来袭”,现代汽车集团经营研究院移动产业研究室室长梁振洙(音)在韩国汽车记者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警示称:“不能因既定印象低估比亚迪。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与韩国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他以中国家电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市场的成功为例,指出中国品牌已具备在韩国市场突围的潜力,并补充道:“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不可小觑。” ▲日本经验助力 为韩国布局增添信心 比亚迪此次进军韩国市场的信心,部分来自其在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据日本媒体10日报道,比亚迪自2023年进入日本市场以来,通过积极的折扣策略和渠道布局,在短短两年内超越丰田,实现了显著的市场突破。截至年底,比亚迪计划将日本门店数量扩充至100家以上。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在本土品牌影响力渐趋减弱的背景下,中韩品牌正成为日本电动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中国品牌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虽然比亚迪与市场领头羊日产在销量上仍有差距,但其表现已达到进口冠军特斯拉的40%。 韩国消费者以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质的严格要求著称。为此,比亚迪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推出兼具价格优势与技术实力的产品,努力突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传统认知,树立科技创新与高性价比并重的品牌形象。 梁振洙建议,韩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国际企业及国内初创公司的合作。他呼吁政府除提供购车补贴外,还应着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比亚迪中型轿车“海豹”(SEAL) 、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6 22:24:32 -
中国低价攻势重创韩国核心产业 反倾销呼声高涨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主要核心产业深受中国产品低价攻势困扰。钢铁行业去年已就中国进口厚板和热轧钢板提起反倾销诉讼;机器人行业近期也要求对来自中国与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实施反倾销措施;太阳能行业受低价竞争影响业绩恶化,开始考虑退出本土市场。 据韩国产业界15日消息,HD Hyundai Robotics、Yuil Robotics等五家韩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本月10日向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提交关于中国产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的反倾销申诉。 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组装、涂装、焊接等制造工业现场。韩国企业指出,中日厂商以低于正常价格最多40%的价格倾销工业机器人,扰乱韩国市场价格。 初步数据显示,韩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进口量从2021年的9080台增至2024年的1.3445万台,三年增幅超过48%。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21年的75%升至2023年的81%。进口工业机器人凭借低价几乎占据韩国市场。 钢铁行业去年两度针对进口钢材提起反倾销申诉,以反击进口产品的低价冲击。现代制铁去年7月对中国产厚板提出反倾销申诉,12月又对中日热轧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目前,针对中国产厚板的反倾销申诉已获受理,贸易委员会正在展开调查。 据韩国钢铁协会数据,去年韩国进口中国产钢材多达877万吨,同比增加6.1%,创2017年以来新高。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产厚板价格比韩国国产低20%,热轧钢板则低5%至10%。面对经济萧条与低价竞争的双重压力,业界纷纷感叹情况持续下去企业会难以维继。 太阳能行业也是受到中国低价竞争影响的一大领域。据韩国进出口银行去年12月26日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太阳能产业动向》报告,去年12月多晶硅价格跌至每公斤5.6美元的历史低点,较同年1月(8.8美元)下降36.4%,仅为2022年8月顶点(39美元)的七分之一。同期210mm单晶硅片价格降至每片0.21美元,较同年1月下降34.4%。太阳能电池价格降至每瓦0.0038美元,组件价格降至每瓦0.0084美元,分别较去年1月下降24%和30%,同创历史新低。 随着中国产低价太阳能零部件涌入韩国市场,韩国企业或全面退出本土业务,或承受亏损进行恶性竞争。韩国唯一的多晶硅生产企业OCI难以承受与中国廉价产品的竞争,2020年放弃韩国业务,目前专注马来西亚工厂运营。韩华解决方案的Q-CELLS部门目前70%至80%的太阳能业务收入来自北美市场,目前发展重点也在海外。 中国低价倾销源于内需萎靡,韩国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上,但前景并不乐观。浦项控股公司会长张仁和表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内需难以快速恢复,因此中国可能会继续向韩国倾销低价钢铁产品。” 业界与学界呼吁通过政策支援保护韩国产业,同时国内企业也需要尽快调整业务组合。淑明女子大学经营学教授徐镛求表示:“中国产品的低价攻势是结构性问题,高人工成本的韩国企业几乎不可能在价格竞争中胜出。因此应该迅速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或加速进军北美和法律规章较为宽松的灰色市场。” 现代制铁生产的热轧钢板【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1-16 00:02:16 -
小米15日韩国首秀 发布多款新品全面出击
记者会现场【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15日上午,全球IT企业小米在首尔举行了韩国法人成立后的首次记者发布会,并以“为每个人的创新”为愿景,展示了多款新产品。发布会上,小米强调了“高品质”、“合理价格”、“有保障的服务”三大核心价值,并表达了通过这些价值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决心。 ▲从初创到全球500强 小米的成长之路 小米成立于2010年,以其创新的用户界面MIUI起步,实现了快速增长。成立仅9年,小米便成为最年轻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已连续17个季度保持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三的位置。以“Human x Car x Home”为核心战略,小米正在构建下一代智能生态系统。目前,小米拥有全球连接超过8.6亿台智能设备的AIoT平台,并在全球100多个市场运营粉丝社区。在韩国,小米的粉丝群体已超过51.5万人。 ▲亮相多款新品 彰显技术创新 本次记者发布会上,小米展示了多款创新产品,包括与徕卡联合开发的高端智能手机“Xiaomi 14T”和强化耐用性的中端机型“Redmi Note 14 Pro 5G”;电视产品涵盖从支持4K UHD分辨率的“TV A系列”到最大屏幕尺寸达100英寸的“TV Max 100”;穿戴设备方面则发布了“Redmi Watch 5”、“Redmi Buds 6 Lite”以及“Xiaomi Smart Band 9 Pro”等产品。此外,小米还推出了全新移动电源系列和吸力高达8000Pa的“Xiaomi Robot Vacuum X20 Max”智能扫地机器人。 “Xiaomi Robot Vacuum X20 Max”智能扫地机器人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Xiaomi 14T”是小米与徕卡经过三年深度合作打造的旗舰级智能手机,配备了下一代徕卡Summilux移动光学镜头,采用非球面高透光设计及镜头边缘涂墨技术,实现了卓越的拍摄品质。广角光圈设计特别适合夜间拍摄,同时支持“Leica Vibrant”和“Leica Authentic”两种拍摄风格。搭载的AI技术结合谷歌的Gemini和Circle to Search功能,带来了直观的设备控制和信息搜索体验。 Xiaomi 14T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该机型配备6.67英寸AMOLED显示屏,支持最高4000尼特亮度和144Hz刷新率。设计方面,提供钛蓝、钛灰、钛黑和柠檬绿四种颜色,其中柠檬绿采用50%生物基碳素与100%再生PET的环保PU皮革工艺。价格方面,12GB+256GB版本为59.9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11元),12GB+512GB版本为64.98万韩元,并附赠价值32万韩元的高级礼包。 “Redmi Note 14 Pro 5G”作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2亿台的Redmi Note系列最新力作,配备了200MP专业级AI摄像头和创新的“All-Star Armor”设计。其内置的耐用结构和高强度铝复合框架使设备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稳定运行。产品支持IP68防水防尘,并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Corning Gorilla Glass)Victus 2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耐用性。 小米首次在韩国市场同时推出了完整的电视产品线,包括“TV A系列”、“TV A Pro系列”、“TV S Mini LED系列”和“TV Max 100”。其中,“TV Max 100”搭载量子点显示技术,支持10亿种色彩呈现,并配有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功能,售价为299.8万韩元。 TV S Mini LED系列75英寸【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Redmi Watch 5”配备了小米智能手表中最大的2.07英寸AMOLED显示屏,拥有高达1500尼特的亮度和长达24天的续航时间。售价为12.98万韩元。 发布会上,小米正式推出了其最新操作系统“HyperOS”,该系统旨在连接“Human x Car x Home”,通过五大核心元素提供更智能和安全的用户体验。 小米韩国负责人Jony Wu表示:“小米韩国的成立是公司承诺在韩国市场提供更加定制化用户体验的关键一步。未来将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为韩国用户提供更符合本地生活方式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还计划逐步扩大线下零售网点,让更多用户能够便捷地体验小米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小米计划在韩国开设首家线下体验店,用户将在该店内体验小米丰富的产品阵容,并享受从购买到售后的全方位服务。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小米还将在其官网、Coupang和Naver品牌店提供当日安装服务,并对通过这些渠道购买的电视产品提供三年质保。 与此同时,小米韩国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更多的线下服务中心,确保用户购买小米产品后能够享受到及时的售后服务。小米表示,随着本地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将得到显著改善。 小米韩国负责人Jony Wu正在介绍小米相关产品【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2025-01-15 20:22:03 -
韩国春节祭祀费用上涨 大型超市推出多项优惠活动
今年春节祭祀费用预计上涨超过7%,韩国大型超市纷纷扩大供应量并推出折扣活动,以减轻消费者的购物负担。 根据韩国物价信息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今年祭祀费用预计将超过4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04元),较去年上涨7.6%。为应对这一上涨,大型超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通过折扣和增加供应量来减轻消费者的压力。特别是祭祀费用中占比较大的水果和蔬菜类商品,价格分别上涨了57.9%和32%。为此,超市将推出大规模折扣活动。 据业界14日消息,易买得、乐天玛特和Home plus三大超市将从本月16日起同步开展春节祭祀用品折扣活动,并增加相关商品供应量。 易买得将向购买祭祀用品的顾客赠送新世界百货店商品券,并提供3%的额外折扣。此外,易买得还计划从16日起每周更换折扣品类,持续至春节,并通过自有生鲜物流中心Fresh Center和畜产品直营中心Meat Center,确保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的供应及折扣销售。 水果方面,由于适合节日的中大型果实收成较好,价格较去年春节下降约10%,供应量增加15%至20%。畜产品通过直营肉类中心的加工和生产缩减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最终价格。韩牛套餐的价格在去年春节和中秋节后冻结,今年春节大部分品种价格继续保持不变。 乐天玛特同样推出了最高30%的畜产品折扣,并扩大了统一价格和买一送一等额外折扣。自去年10月以来,乐天玛特已预订150吨的LA牛肋骨,并通过提前采购水果,将春节礼盒使用的苹果价格降低约10%。此外,阳光玫瑰葡萄和时令水果的供应量比去年春节增加了30%,坚果类商品的供应量也比去年春节增加了50%。Home plus也将在19日前举行“春节四天特价”促销活动,对时令水果、肉类等食品进行大幅折扣。 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消息,政府计划在春节前供应16.8万吨的10大节日必需品,供应量是平时的1.6倍。政府还将密切监控蔬菜、水果、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供需和价格波动,并积极推进供需稳定对策。 业内人士表示,大型超市拥有众多门店和在线配送服务,不仅确保持续供应,同时还保持了商品质量与价格的一致性。为响应政府的供需稳定对策并减轻消费者的购物负担,超市将通过降价或冻结价格等措施,确保市场竞争力。 1日,在首尔某大型超市的生鲜区,市民正在选购水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5 00:15:51 -
韩国外卖业陷入"双重定价"困境 连锁品牌涨价引发争议
随着部分大型连锁品牌逐步在外卖平台实施“双重定价制”,韩国外卖行业正面临巨大挑战。 据业界14日消息,SPC集团旗下冰淇淋品牌芭斯罗缤(Baskin Robbins)近期对部分产品实施“双重定价制”,涉及奶昔、冰沙等饮料和甜品,使外卖价格普遍高于店内价格。 SPC集团表示,由于外卖服务成本持续上涨,加盟店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在加盟店主强烈要求下,公司决定采取这一定价模式。芭斯罗缤加盟店主协会也长期呼吁总部引入双重定价制,称外卖平台手续费的逐年上涨已对加盟店的经营造成压力。 此外,连锁炸鸡品牌BHC等企业也在考虑实行类似政策。实际上,许多快餐品牌早已实行双重定价制,包括乐天利亚、KFC、Popeyes、麦当劳和Frank Burger等,价格差异从100韩元至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至5元)不等。 相关企业普遍表示,外卖成本增加是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例如,便当品牌“一碗盒饭”(Hansot)去年10月引入外卖专用价格时表示,配送服务费用的上涨已令加盟店几乎无利可图。 随着双重定价制的推广,消费者的反应成为焦点。外卖平台担忧,用户可能因价格差异而更倾向选择店内消费,进一步导致订单流失。同时,价格上的差距也引发物价上涨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争议。部分连锁品牌在未公开外卖成本具体上涨幅度的情况下,对不同菜单的价格调整幅度不一,涨幅从100韩元至500韩元不等。 为缓解消费者的不满,外卖平台正在尝试推出多种应对措施。目前,韩国最大外卖平台“外卖的民族”自2023年起推行“与店内价格一致认证店铺”制度,允许消费者提前核查商家是否实施双重定价。然而,其他平台如Coupang Eats和Yogiyo尚未引入类似机制。此外,外卖平台无法强制要求商家标示双重定价制,这可能引发商家对定价权受侵犯的异议。 业内专家指出,连锁品牌在涨价的同时推行双重定价制,实际上是将外卖平台手续费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这一策略可能抑制外卖需求,进一步威胁以外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型加盟店的生存。 一名外卖骑手在取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4 23:14:58 -
韩国"午餐通胀"持续 在外就餐物价连涨三年
近年来,受高物价、高汇率和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韩国在外就餐价格连续三年涨幅超过3%。从普通市民常点的餐馆菜品到上班族日常依赖的公司食堂和便利店便当,餐饮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午餐通货膨胀”现象。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21.01,较2023年的117.38上涨3.1%。尽管涨幅低于2023年的6%,但仍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2.3%)。 自2012年以来,在外就餐物价指数已连续12年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2022年上涨7.7%,2023年上涨6%,2024年的涨幅仍维持在3%以上。 具体来看,在外就餐菜单中,便当的价格涨幅最大,达5.9%;其次是炒年糕(5.8%)、汉堡(5.4%)和紫菜包饭(5.3%)。其他常见菜品如刀削面(4.8%)、炸鸡(4.8%)、冷面(4.2%)和米线(4.1%)也普遍上涨约4%。这一系列涨价趋势加重了民众的在外就餐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便利店便当(4.9%)和三角紫菜包饭(3.7%)等简单快餐的价格同样上涨3%至4%,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寻找高性价比餐饮的选择空间。 公司食堂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同比上涨6.9%,创下自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连续四年涨幅超过4%,许多上班族反映,公司食堂的性价比逐渐下降。 “午餐通胀”现象背后的主因之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主要食材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农畜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9%,是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的两倍多。其中,水果价格上涨16.9%,蔬菜上涨8.1%,谷物上涨3.3%,而畜产品价格则相对稳定,仅上涨0.7%。 分析人士预计,“午餐通胀”现象将在2025年持续加剧。全球物价上涨趋势、汇率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主要进口食材的价格上涨。韩国消费者联盟秘书长郑智延(音)表示:“气候变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使得食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食品价格指数可能继续上升。” 在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日益敏感的背景下,零售行业的性价比竞争愈加激烈。各大零售商和便利店相继推出低价餐饮产品吸引消费者。例如,易买得推出了仅售1900韩元(约合人民币9元)的紫菜包饭,比市场上普通紫菜包饭便宜约45%,以抢占低价食品市场份额。 首尔某商街的餐厅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3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