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经济’新闻 502个
-
全球贸易秩序重整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成焦点
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美国开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后,全球贸易秩序出现剧烈动荡。长期以来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的自由贸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由贸易协定(FTA)原本旨在消除关税壁垒、赋予贸易特惠,但当下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FTA是指缔约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贸易壁垒的协议。此前多以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区域协定为主,称为区域贸易协定(RTA)。韩国并非EU或NAFTA成员,但通过与59个国家签署22项FTA协议,成功拓展经济版图。与韩国缔约的59个国家GDP之和占全球总量的85%,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新加坡。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2日在白宫宣布大幅提高关税壁垒,并签署行政命令,对韩国等多国启动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通过重新谈判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目前美国对韩国设关税25%,欧盟20%、日本24%、中国台湾32%、越南高达46%。部分国家获得临时关税豁免,但中美之间超过100%的报复性关税战却硝烟弥漫。 为应对美方保护主义,各国纷纷寻求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或考虑实施对等措施。专家指出,即使当前紧张局势最终缓解,多数国家对美出口恐难再享受零关税待遇。长期依赖双边FTA、缺乏区域经济整合支撑的韩国则可能首当其冲。 FTA按经济整合程度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及完全经济整合五个阶段。相比已经实现第五阶段整合的欧盟,韩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大多处于最初阶段,全球保护主义氛围高涨无疑削弱韩国的对外贸易优势。 在美国削弱WTO作用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全球自由贸易结构开始裂解。特朗普政府重提对等关税,成为对FTA制度的沉重打击。当前WTO几乎丧失实质争端解决能力,如果FTA失效,韩国企业出口环境可能更加恶化。 此外,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协定也在单边主义下面临功能弱化风险。专家指出,APEC为非约束性机制,但如果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则会破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始受到关注。RCEP涵盖中国、韩国、日本、澳洲及东盟十国,在全球人口总数中约占23亿,GDP与贸易规模约占30%。 韩国尚未加入CPTPP,目前正在推进加入进程来分散出口风险。RCEP标准则相对宽松,缺乏高附加值领域的严格规则,部分专家认为仅可作为补充战略。此外,中国作为RCEP主导国,也可能限制韩国在其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日韩三国间自由贸易协定重启谈判的呼声渐涨。三国经贸部长3月30日时隔六年在首尔会面,达成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加强三边合作的共同意愿,并在联合声明中支持基于规则、开放、包容、透明和没有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 目前中日韩三国间尚无共同经济合作机制,仅有中韩FTA正在运行。三国自2012年起进行16轮FTA谈判,2019年中断。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中美关系恶化,协商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三国才再度确认重启意愿。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此前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的会谈中,主张尽快恢复中日韩FTA谈判,并推动中韩FTA第二阶段深化,强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中日韩三国达成FTA,则会形成一个GDP总额高达24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甚至超过欧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三国均为制造大国,产业重合度高,贸易自由化易触发产业矛盾。此外,政治纷争也难以忽视。韩日在慰安妇赔偿、独岛主权等历史问题下多次出现摩擦,中韩则在“萨德”风波后曾一度陷入文化封锁与外交僵局。 近期,在美方持续强化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对中日韩FTA展现出积极态度。安德根强调,面对国际贸易体系不确定性,三国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同时也坦言,合作内容和领域尚存分歧,需要协调。 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争中,中日韩开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三国部长的握手,不仅象征东亚经济合作重启,同时也是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中东亚三国对自由贸易承诺的一次重要宣示。如果三国能在互信基础上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不仅可以为地区创造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也可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为自由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025-05-13 01:00:48 -
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逆势增长 HBM等高附加值产品成新引擎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战阴影下,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17.2%,带动整体出口上升3.7%。在此背景下,半导体能否在第二季度继续充当出口主力,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随着中国加快提升通用型半导体市场占有率并推进产业自立,韩国存储半导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风险正在上升。然而,高带宽存储器(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韩国贸易协会12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半导体出口额达1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今年1月出口为101.31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月为96.48亿美元,同比减少3%;3月为13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整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约6%。作为占比接近总出口20%的核心品类,半导体在第二季度初依然维持着近两成的强劲增长势头。 产业通商资源部指出,4月半导体出口创历年同期新高,主要得益于HBM等高附加值存储器表现强劲,以及固定价格的反弹。业界普遍预期,短期内该增长势头仍将延续。 根据韩国企划财政部发布的每日经济指标,8GB的DRAM现货价格自2月底的1.73美元持续上扬,至5月7日升至2.14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9%。与此同时,128GB的NAND现货价格自去年底以来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5月6日和7日均报7.2美元,同比涨幅分别为12.7%和12.6%。 在人工智能(AI)产业迅速扩张的带动下,HBM出口大幅增长,进一步推高整体半导体出口。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韩国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大幅上升,凸显出以SK海力士与台积电(TSMC)合作、面向美国英伟达等企业供应高性能半导体的供应链体系正加速成形。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台半导体出口达216.2亿美元,同比激增127.2%,在出口国排名中跃升至第三位。今年1至3月,该出口额达59.82亿美元,同比再增132.9%,跃居第二,占比达18.2%。相较之下,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半导体出口分别下滑12.4%和40.4%,但以HBM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走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整体出口的减幅。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金阳平(音)表示:“随着中国以低价策略主导本土半导体市场,其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韩国则已逐步退出该领域竞争,转向以HBM、DDR5为代表的高性能产品领域发力。” 尽管短期内韩国半导体出口维持上行势头,但从中长期来看,围绕中国推进半导体自立及美中矛盾激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不可忽视。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郑衡坤在《韩国存储及系统半导体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中指出,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过高、市场结构单一,亟需制定针对对华出口收缩的风险应对方案。 SK海力士参加TSMC“2025 年北美技术研讨会”的展台全景【图片来源 SK海力士】
2025-05-12 18:39:48 -
经合组织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 成经济基础能力迅速衰退信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明年韩国的潜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或跌破2%,进入1%区间。继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等本土机构之后,海外机构也开始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预期,趋势整体一致。 据OECD在12日更新的《经济展望》报告,明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8%,较今年的2.02%低0.04个百分点。潜在GDP是指在不引发通胀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在充分动员劳动、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后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水平,因此也是国家经济基础能力的象征。 此次OECD的预测与近期韩国本土机构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再次引发关注。国会预算政策处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5年经济展望》中预计今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并认为目前下行趋势明显,明年可能进一步跌破这一水平。KDI本月8日发布的2025至2030年潜在增长率预测为1.5%,相比2022年时对2023至2027年作出的2%预测大幅下调。 导致韩国潜在增长率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潜在增长率根据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进行估算,其中劳动投入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与此同时,受本国优先主义下全球供应链断裂影响,资本投入也呈下降趋势。人工智能(AI)等技术迅速发展,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陷入停滞。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其他OECD成员国相比,韩国潜在增长率的跌幅尤为显著。2017至2026年的十年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1.02个百分点(3%降至1.98%),在公布数据的37个国家中排名第七,跌幅仅次于土耳其、捷克、爱沙尼亚等国。除土耳其外,以上国家的经济规模均不足韩国的一半,土耳其则是潜在增长率超过4%的新兴国家。 也就是说,韩国作为发达国家,潜在增长率却正在迅速向中小经济体或新兴国家水平靠近。反观法国(0.92%增至1.04%)、意大利(0.03%增至1.22%)、西班牙(1.03%增至1.74%)等国家同期却呈现增长趋势。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潜在增长率则维持在2.2%至2.4%之间,自2022年以来,韩国的潜在增长率已连续五年低于美国。 潜在增长率的快速下滑成为韩国经济基础能力正在迅速衰退的信号。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国内政局混乱等内外因素影响,韩国整体经济持续动荡,连续出现0%的增长预期也与此密切相关。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指出,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潜在增长率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时,发达国家遭受的冲击可能会更为严重。 8日,在政府世宗办公大楼,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研究院正在就《潜在增长率展望和政策启示》报告进行说明。【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12 18:10:41 -
韩国人结婚意向回升 低生育率困局或迎转机
过去三年间韩国新生儿人数持续减少,但有结婚意向的未婚者比例有所上升。如果这一趋势转化为实际婚姻,低出生率问题则在未来有望得到缓解。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面向19至49岁成年人(包括未婚者)及其配偶共1.4372万人进行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家庭与生育》报告显示,女性平均生育0.85人,较三年前(1.03人)减少0.18人。 包括事实婚姻在内的已婚女性群体中,结婚时的生育计划平均为1.75人,低于2021年的1.93人。在去年的调查中,计划生育2个孩子的比例最高,占比63.6%,其次为1个(22.3%)、3个(6.7%)、0个(6.1%)和4个以上(1.2%)。 调查显示,对19至49岁男女按有无配偶划分后,有配偶者中仅18%有生育计划,生育计划平均为1.25人;而无配偶者中63.2%有生育计划,生育计划平均为1.54人,明显高于有配偶者。 去年表示有结婚意向的受访者占比62.2%,较2021年的50.8%上升11.4个百分点。尚未决定是否结婚的受访者从2021年的23.9%下降到去年的19.4%,表示尚无结婚意向的受访者从11.9%降至6.7%。研究人员指出,该趋势出现的原因是疫情期间结婚意向跌至谷底后反弹,还是真正转为增长趋势,还需进一步深入分析。 与此同时,在无结婚意向的人群中,占比最多的原因是“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58.4%),其后依次是“经济能力不足”(11.4%)、“没有遇到合适对象”(10.2%)。女性群体中“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而不考虑结婚的比例达63.4%,比男性高9.5个百分点;而男性群体中“经济能力不足”原因占比为17%,比女性高10.9个百分点。 此外,已婚者在结婚时看重的价值观依次是“爱情”(81.9%)、“伴侣关系”(81.8%)、“经济稳定”(53.2%)、“满足家庭与社会期待”(45.1%)。有结婚意向的未婚者择偶标准则依次为“伴侣关系”(82.4%)、“爱情”(78.5%)、“经济稳定”(69.8%)和“满足家庭与社会期待”(44.2%)。 研究人员表示,已婚者与未婚者的价值观差距微小,但也可以看出相比实现爱情,当代青年更重视建立良好的伴侣关系,并且注重现实层面的经济稳定,因此未来婚姻可能更加趋向理性选择。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5-12 00:58:27 -
韩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垫底主要国家 内需疲软成主因
韩国银行(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这是继去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2%以来,韩国再次出现负增长。 在已公布一季度数据的19个国家(地区)中,韩国经济增长率排名垫底。这19个国家包括1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和1个非成员国。数据显示,爱尔兰以3.219%的增长率位居榜首,中国(1.2%)和印度尼西亚(1.124%)紧随其后。与韩国经济体量相近的西班牙实现0.568%的增长,排名第四。此外,加拿大(0.4%)、意大利(0.26%)、德国(0.211%)和法国(0.127%)等主要经济体也均实现正增长。 然而,日本和英国尚未公布今年一季度的官方数据。根据彭博社的数据,预计日本和英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1%和0.6%。 韩国经济已连续四个季度增长乏力,基本原地踏步。去年第一季度,韩国经济增长率达1.3%,在全球主要37个国家中排名第六,仅次于中国(1.5%)。但随后在第二季度出现-0.228%的负增长,排名跌至第32位;第三季度虽小幅回升(0.1%),但仍位列全球第26位。受消费和建筑投资疲软,以及去年12月政治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内需持续低迷,第四季度增长率进一步降至0.066%,排名第29位。 尽管全球37个国家的一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但专家普遍预计,韩国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仍可能处于全球低位。专家指出,内需疲软是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政治不确定性和外部因素如美国关税政策也进一步打击了市场信心。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朴正宇(音)表示,尽管半导体下行周期和美国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对韩国出口形成负面压力,但当前韩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国内消费和建筑投资的持续低迷。他还指出,韩国家庭债务水平高企,叠加物价居高不下,抑制了居民消费意愿,导致一季度民间消费环比再次下滑0.1%。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高利率环境也使建筑业自2023年以来始终处于低迷的状态。 釜山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5-11 23:42:16 -
LG电子在华市场"退潮" 加速布局"出海"新引擎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LG电子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受主要产品需求萎缩、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持续承压。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随着本土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LG电子的市场份额持续缩减。为此,集团正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布局,逐步将业务重心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转移。 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板块,LG显示器在过去十余年间重点布局大尺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面板领域。然而,行业分析指出,在中国厂商大举进军LCD和Mini LED电视市场的背景下,OLED电视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LG显示器过度集中于电视用OLED面板的投资策略,随着市场增长乏力,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同时,LG Innotek也面临业务结构单一化的挑战。尽管LG Innotek与苹果公司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经营模式已显现出结构性问题。证券界分析认为,虽然G Innotek一直在寻求业务多元化突破,但迄今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今年整体业绩可能进一步下滑。 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表示,若无法在2025年前有效降低OLED电视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该品类年出货量或将长期徘徊在600万至650万台区间。此外,受iPad Pro销售疲软影响,LG显示器为苹果供应的OLED面板产线利用率持续走低,LG电子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 LG电子中国市场复苏前景亦不容乐观。随着本土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强,外资品牌的市场拓展空间日益受限。为此,LG电子近期已将位于广州的LCD工厂出售给TCL科技集团旗下华星光电,旨在降低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转而推进多元化战略。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市场具有独特的本土化特征,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忠诚度持续攀升,这为外资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商业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促使越来越多国际企业调整战略重心。” 进入今年以来,LG电子明显加快了在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布局步伐,特别是在阿联酋迪拜等战略要地。LG电子首席执行官赵周完表示:“自2025年起,我们将在现有战略框架中强化'区域化'发展轴心,重点开拓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特别是将聚焦印度这一重要战略市场,以及中东地区快速发展的IT产业和亚洲新兴市场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凭借在印度市场28年深耕积累的本地化优势,我们有信心将LG打造成为当地消费者首选的国民品牌。” LG电子长期以来致力于印度市场。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约14.5亿)及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凭借年轻化的人口结构(40%为25岁以下)和较低的家电普及率,成为LG电子重点布局的高增长市场。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预测,印度家电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今年的21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目前,LG电子在印度北方邦诺伊达、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设立生产基地,并在南部安得拉邦斯里城新建第三工厂,以进一步强化本地化生产能力。同时,LG电子正积极筹备印度子公司上市计划,预计估值将达150亿美元。据悉,LG电子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将于未来两个月内启动IPO路演,目标融资10亿至15亿美元,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赵周完强调,未来将重点拓展需求稳定、客户黏性高的B2B业务,以增强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此外,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正积极调整供应链布局。针对美国可能对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潜在风险,LG电子已做好预案,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工厂除生产洗衣机和烘干机外,还可迅速转产冰箱、烤箱等产品,以保障北美市场供应稳定。 此外,尽管目前LG电子在俄罗斯的业务暂时性停滞,但仍密切关注局势变化,为未来可能的业务重启做准备。在俄乌冲突爆发前,LG电子在俄罗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莫斯科州卢杰工厂生产的电视、显示器、洗衣机、冰箱等产品曾稳居市场首位。赵周完表示:“我们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策略,确保在适当时机恢复运营。”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LG电子正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强化B2B业务及优化全球供应链等举措,积极应对挑战。随着印度市场IPO计划的推进、北美供应链的灵活调整以及对新兴市场的持续探索,LG电子正逐步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化经营体系。未来,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仍有待观察。
2025-05-11 16:00:00 -
李在明暂时摆脱"司法风险" 支持率持续领先
8日,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与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崔泰源会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重申庭审日期被推迟至总统选举后,暂时摆脱“司法风险”枷锁,加速在经济领域展开各项活动。 8日,李在明到访大韩商工会议所,与五大经济团体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崔泰源、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会长孙京植、韩国经济人协会会长柳津、韩国贸易协会会长尹镇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会长崔镇植等出席。 李在明在座谈会上表示,目前当务之急是改善民生,核心在于振兴经济,振兴经济的主体正是企业。他承诺将积极采纳各界提出的可行发展方案,制定并推行更优质的政策。李在明此番发言被解读为通过与企业的沟通,释放改善经济的信号,积极争取中间及保守派的选票。 李在明从年初起便打出“复苏与发展”的口号,推行实用主义经济路线。3月与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会见时他曾强调,企业兴则国家兴。与三星、现代汽车、SK、LG等四大集团智库负责人座谈时曾表示,企业家的意见最为重要。 共同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会负责人尹昊重当天表示,李在明计划以与五大经济团体负责人的见面为开端,重新振兴因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搞垮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在明当天还同大韩医生协会、大韩护士协会、韩国私立幼儿园协议会、全国加盟店主协议会、韩国餐饮业中央会等27家团体机构举行政策协议会,听取基层经济民生团体的政策诉求。并作客优兔(Youtube)经济频道进行直播,与订阅人数达110万人的“全仁九经济研究所”等频道运营者就经济、股市等话题进行讨论。 EMBRAIN PUBLIC、Kstat Research、Korea Research和韩国Research本月5至7日面向1000名民众实施总统热门候选人支持率调查,于8日公布结果显示,李在明支持率为43%,无党籍总统候选人初步人选韩德洙为28%,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为12%,改革新党总统候选人李俊锡支持率为5%。 假设李在明、韩德洙、李俊锡形成三者对决格局,三人支持率分别为44%、34%和6%。假设李在明、金文洙、李俊锡形成三者对决格局,三人支持率分别为43%、29%和7%。 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支持率为38%,国民力量党支持率为34%,两党支持率差距超出误差范围。
2025-05-09 01:46:35 -
五一假期旅游业全面复苏 济州岛以支付系统升级出租车服务
济州岛政府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月1至6日)期间,济州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达26万人次,外籍游客同比增长4.8%,韩国游客同比增长1.8%。其中,5月4日单日接待游客4.9151万人次,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纪录。 五月初黄金假期期间,大韩航空、韩亚航空、济州航空等韩国主要航空公司的济州航线航班几近售罄,航班平均上座率达到92.8%。搭乘邮轮入境的游客数量也同比激增63%。 游客量的回升被视为济州旅游业加速复苏的重要信号,尤其是外籍游客数量的增长,为济州带来了新发展机遇。济州岛政府计划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外籍游客的旅游便利性。 为改善游客和居民的交通体验,济州岛政府近日宣布,将在岛内引入出租车二维码支付系统,推动“非接触支付”服务。该系统将优先在全岛3300多辆个人出租车上推广使用,预计下半年扩大至包括1400多辆普通出租车在内的所有未安装车辆。 据介绍,该支付系统支持二维码支付及多种便捷的线上支付方式,有效解决游客因无法使用现金或银行卡支付而产生的不便。为减轻出租车司机的经济负担,济州岛将承担支付终端设备和安装费用的90%。终端设备将安装在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的中控台位置,乘客无需与司机接触即可自助完成支付。 济州岛自去年8月起已率先在公交车上推行二维码支付系统,并于去年7月全面实施“无现金公交”政策,目前已在所有公交线路上开放外籍游客二维码支付服务。调查显示,MZ一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的外籍游客中,有27.1%选择乘坐公交,29.6%选择乘坐出租车,合计高达56.7%。 济州岛交通航空局局长金泰完(音)表示,非接触支付系统不仅将为乘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也将助力济州出租车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线上支付流程【图片提供 济州岛政府】
2025-05-08 23:08:21 -
去年韩国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净利润为1.6万美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以下简称“金监院”)6日发布的《2024年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业绩》显示,去年韩国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实现净利润达1.591亿美元,同比增加1.734亿美元,成功扭亏为盈。 从公司类型来看,人寿保险公司实现净利润6400万美元,同比增长3.5%,主要得益于保险业务的增长。财产保险公司净利润为9510万美元,较前一年大幅改善,实现由亏转盈。 金监院指出,财产保险公司业绩改善主要受到2023年5月关岛遭遇超级台风“玛娃”以及8月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山火等重大灾害事件的基数效应影响。 截至去年年底,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达7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负债总额为3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资本金为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 目前,11家韩国保险公司在全球11个国家(地区)设有44家海外分支机构。从地区分布来看,保险公司在亚洲地区设置27家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越南(7家)、印度(5家)和中国(4家)。此外,保险公司在美国设置13家分支机构;欧洲方面,英国设有3家,瑞士1家。 金监院表示,考虑到海外经营面临的地区经济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未来将持续关注海外分支机构的财务稳定性,加强对其经营情况的监测与管理。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5-08 02:41:54 -
联合国:韩国人生活质量排名全球第20位高于中日
本月5日是韩国儿童节,小朋友们快乐享受属于他们的节日。【图片提供 韩联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当地时间6日公开《2025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以2023年数据为准,韩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937,在统计的193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0位,较上一年下滑1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HDI指数还仅为0.738,此后持续上升,并在2010年和2012年升至第12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球上游行列。HDI指数包括预期寿命、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等四项客观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以2023年为准,韩国人预期寿命为84.33岁,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6.62年和12.72年,人均GNI为4.9726万美元(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准)。 美国HDI指数为0.938,排名全球第17位,但预期寿命为79.3岁,在发达国家中仍属于较低水平。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5.92年和13.91年,与韩国差异较小,但人均GNI远高于韩国,为7.365万美元。 排名全球首位的是冰岛,HDI指数为0.972,预期寿命虽较韩国短1.64年,但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韩国长2.23年和1.19年,人均GNI为6.9117万美元。 排名冰岛之后的依次为挪威(0.97)、瑞士(0.97)、丹麦(0.962)、德国(0.959)、瑞典(0.959)、澳大利亚(0.958)、中国香港(0.955)、荷兰(0.955)、比利时(0.951)等。 日本的HDI指数为0.925,较上一年上升2位,排名全球第23位。中国的HDI指数为0.797,较上一年下滑3位,排名全球第78位。 排名全球倒数第一的是陷入长期内战的南苏丹,HDI指数为0.388,索马里(0.404)、中非共和国(0.414)、乍得(0.416)等继续排名垫底。由于缺乏必要数据,朝鲜未被列入此次排名。 全球整体HDI指数为0.756,基本与上一年(0.752)持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除去全球新冠大流行的2020年和2021年,人类生活质量改善速度创下1990年以后35年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强调,富裕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传统的发展路径争面临挑战和压力,为摆脱生活质量长期停滞的局面,亟需采取果断行动。 本次报告还包括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全球调查结果,约半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在AI的影响下趋于自动化。6成受访者认为AI将催生新的职业病增加就业,仅1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岗位会减少。
2025-05-08 02:01:36
-
全球贸易秩序重整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成焦点
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美国开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后,全球贸易秩序出现剧烈动荡。长期以来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的自由贸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由贸易协定(FTA)原本旨在消除关税壁垒、赋予贸易特惠,但当下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FTA是指缔约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贸易壁垒的协议。此前多以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区域协定为主,称为区域贸易协定(RTA)。韩国并非EU或NAFTA成员,但通过与59个国家签署22项FTA协议,成功拓展经济版图。与韩国缔约的59个国家GDP之和占全球总量的85%,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新加坡。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2日在白宫宣布大幅提高关税壁垒,并签署行政命令,对韩国等多国启动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通过重新谈判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目前美国对韩国设关税25%,欧盟20%、日本24%、中国台湾32%、越南高达46%。部分国家获得临时关税豁免,但中美之间超过100%的报复性关税战却硝烟弥漫。 为应对美方保护主义,各国纷纷寻求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或考虑实施对等措施。专家指出,即使当前紧张局势最终缓解,多数国家对美出口恐难再享受零关税待遇。长期依赖双边FTA、缺乏区域经济整合支撑的韩国则可能首当其冲。 FTA按经济整合程度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及完全经济整合五个阶段。相比已经实现第五阶段整合的欧盟,韩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大多处于最初阶段,全球保护主义氛围高涨无疑削弱韩国的对外贸易优势。 在美国削弱WTO作用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全球自由贸易结构开始裂解。特朗普政府重提对等关税,成为对FTA制度的沉重打击。当前WTO几乎丧失实质争端解决能力,如果FTA失效,韩国企业出口环境可能更加恶化。 此外,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协定也在单边主义下面临功能弱化风险。专家指出,APEC为非约束性机制,但如果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则会破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始受到关注。RCEP涵盖中国、韩国、日本、澳洲及东盟十国,在全球人口总数中约占23亿,GDP与贸易规模约占30%。 韩国尚未加入CPTPP,目前正在推进加入进程来分散出口风险。RCEP标准则相对宽松,缺乏高附加值领域的严格规则,部分专家认为仅可作为补充战略。此外,中国作为RCEP主导国,也可能限制韩国在其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日韩三国间自由贸易协定重启谈判的呼声渐涨。三国经贸部长3月30日时隔六年在首尔会面,达成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加强三边合作的共同意愿,并在联合声明中支持基于规则、开放、包容、透明和没有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 目前中日韩三国间尚无共同经济合作机制,仅有中韩FTA正在运行。三国自2012年起进行16轮FTA谈判,2019年中断。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中美关系恶化,协商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三国才再度确认重启意愿。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此前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的会谈中,主张尽快恢复中日韩FTA谈判,并推动中韩FTA第二阶段深化,强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中日韩三国达成FTA,则会形成一个GDP总额高达24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甚至超过欧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三国均为制造大国,产业重合度高,贸易自由化易触发产业矛盾。此外,政治纷争也难以忽视。韩日在慰安妇赔偿、独岛主权等历史问题下多次出现摩擦,中韩则在“萨德”风波后曾一度陷入文化封锁与外交僵局。 近期,在美方持续强化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对中日韩FTA展现出积极态度。安德根强调,面对国际贸易体系不确定性,三国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同时也坦言,合作内容和领域尚存分歧,需要协调。 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争中,中日韩开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三国部长的握手,不仅象征东亚经济合作重启,同时也是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中东亚三国对自由贸易承诺的一次重要宣示。如果三国能在互信基础上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不仅可以为地区创造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也可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为自由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025-05-13 01:00:48 -
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逆势增长 HBM等高附加值产品成新引擎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战阴影下,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17.2%,带动整体出口上升3.7%。在此背景下,半导体能否在第二季度继续充当出口主力,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随着中国加快提升通用型半导体市场占有率并推进产业自立,韩国存储半导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风险正在上升。然而,高带宽存储器(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韩国贸易协会12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半导体出口额达1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今年1月出口为101.31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月为96.48亿美元,同比减少3%;3月为13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整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约6%。作为占比接近总出口20%的核心品类,半导体在第二季度初依然维持着近两成的强劲增长势头。 产业通商资源部指出,4月半导体出口创历年同期新高,主要得益于HBM等高附加值存储器表现强劲,以及固定价格的反弹。业界普遍预期,短期内该增长势头仍将延续。 根据韩国企划财政部发布的每日经济指标,8GB的DRAM现货价格自2月底的1.73美元持续上扬,至5月7日升至2.14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9%。与此同时,128GB的NAND现货价格自去年底以来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5月6日和7日均报7.2美元,同比涨幅分别为12.7%和12.6%。 在人工智能(AI)产业迅速扩张的带动下,HBM出口大幅增长,进一步推高整体半导体出口。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韩国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大幅上升,凸显出以SK海力士与台积电(TSMC)合作、面向美国英伟达等企业供应高性能半导体的供应链体系正加速成形。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台半导体出口达216.2亿美元,同比激增127.2%,在出口国排名中跃升至第三位。今年1至3月,该出口额达59.82亿美元,同比再增132.9%,跃居第二,占比达18.2%。相较之下,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半导体出口分别下滑12.4%和40.4%,但以HBM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走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整体出口的减幅。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金阳平(音)表示:“随着中国以低价策略主导本土半导体市场,其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韩国则已逐步退出该领域竞争,转向以HBM、DDR5为代表的高性能产品领域发力。” 尽管短期内韩国半导体出口维持上行势头,但从中长期来看,围绕中国推进半导体自立及美中矛盾激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不可忽视。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郑衡坤在《韩国存储及系统半导体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中指出,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过高、市场结构单一,亟需制定针对对华出口收缩的风险应对方案。 SK海力士参加TSMC“2025 年北美技术研讨会”的展台全景【图片来源 SK海力士】
2025-05-12 18:39:48 -
经合组织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 成经济基础能力迅速衰退信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明年韩国的潜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或跌破2%,进入1%区间。继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等本土机构之后,海外机构也开始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预期,趋势整体一致。 据OECD在12日更新的《经济展望》报告,明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8%,较今年的2.02%低0.04个百分点。潜在GDP是指在不引发通胀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在充分动员劳动、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后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水平,因此也是国家经济基础能力的象征。 此次OECD的预测与近期韩国本土机构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再次引发关注。国会预算政策处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5年经济展望》中预计今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并认为目前下行趋势明显,明年可能进一步跌破这一水平。KDI本月8日发布的2025至2030年潜在增长率预测为1.5%,相比2022年时对2023至2027年作出的2%预测大幅下调。 导致韩国潜在增长率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潜在增长率根据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进行估算,其中劳动投入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与此同时,受本国优先主义下全球供应链断裂影响,资本投入也呈下降趋势。人工智能(AI)等技术迅速发展,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陷入停滞。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其他OECD成员国相比,韩国潜在增长率的跌幅尤为显著。2017至2026年的十年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1.02个百分点(3%降至1.98%),在公布数据的37个国家中排名第七,跌幅仅次于土耳其、捷克、爱沙尼亚等国。除土耳其外,以上国家的经济规模均不足韩国的一半,土耳其则是潜在增长率超过4%的新兴国家。 也就是说,韩国作为发达国家,潜在增长率却正在迅速向中小经济体或新兴国家水平靠近。反观法国(0.92%增至1.04%)、意大利(0.03%增至1.22%)、西班牙(1.03%增至1.74%)等国家同期却呈现增长趋势。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潜在增长率则维持在2.2%至2.4%之间,自2022年以来,韩国的潜在增长率已连续五年低于美国。 潜在增长率的快速下滑成为韩国经济基础能力正在迅速衰退的信号。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国内政局混乱等内外因素影响,韩国整体经济持续动荡,连续出现0%的增长预期也与此密切相关。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指出,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潜在增长率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时,发达国家遭受的冲击可能会更为严重。 8日,在政府世宗办公大楼,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研究院正在就《潜在增长率展望和政策启示》报告进行说明。【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12 18:10:41 -
韩国人结婚意向回升 低生育率困局或迎转机
过去三年间韩国新生儿人数持续减少,但有结婚意向的未婚者比例有所上升。如果这一趋势转化为实际婚姻,低出生率问题则在未来有望得到缓解。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面向19至49岁成年人(包括未婚者)及其配偶共1.4372万人进行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家庭与生育》报告显示,女性平均生育0.85人,较三年前(1.03人)减少0.18人。 包括事实婚姻在内的已婚女性群体中,结婚时的生育计划平均为1.75人,低于2021年的1.93人。在去年的调查中,计划生育2个孩子的比例最高,占比63.6%,其次为1个(22.3%)、3个(6.7%)、0个(6.1%)和4个以上(1.2%)。 调查显示,对19至49岁男女按有无配偶划分后,有配偶者中仅18%有生育计划,生育计划平均为1.25人;而无配偶者中63.2%有生育计划,生育计划平均为1.54人,明显高于有配偶者。 去年表示有结婚意向的受访者占比62.2%,较2021年的50.8%上升11.4个百分点。尚未决定是否结婚的受访者从2021年的23.9%下降到去年的19.4%,表示尚无结婚意向的受访者从11.9%降至6.7%。研究人员指出,该趋势出现的原因是疫情期间结婚意向跌至谷底后反弹,还是真正转为增长趋势,还需进一步深入分析。 与此同时,在无结婚意向的人群中,占比最多的原因是“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58.4%),其后依次是“经济能力不足”(11.4%)、“没有遇到合适对象”(10.2%)。女性群体中“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而不考虑结婚的比例达63.4%,比男性高9.5个百分点;而男性群体中“经济能力不足”原因占比为17%,比女性高10.9个百分点。 此外,已婚者在结婚时看重的价值观依次是“爱情”(81.9%)、“伴侣关系”(81.8%)、“经济稳定”(53.2%)、“满足家庭与社会期待”(45.1%)。有结婚意向的未婚者择偶标准则依次为“伴侣关系”(82.4%)、“爱情”(78.5%)、“经济稳定”(69.8%)和“满足家庭与社会期待”(44.2%)。 研究人员表示,已婚者与未婚者的价值观差距微小,但也可以看出相比实现爱情,当代青年更重视建立良好的伴侣关系,并且注重现实层面的经济稳定,因此未来婚姻可能更加趋向理性选择。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5-12 00:58:27 -
韩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垫底主要国家 内需疲软成主因
韩国银行(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这是继去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2%以来,韩国再次出现负增长。 在已公布一季度数据的19个国家(地区)中,韩国经济增长率排名垫底。这19个国家包括1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和1个非成员国。数据显示,爱尔兰以3.219%的增长率位居榜首,中国(1.2%)和印度尼西亚(1.124%)紧随其后。与韩国经济体量相近的西班牙实现0.568%的增长,排名第四。此外,加拿大(0.4%)、意大利(0.26%)、德国(0.211%)和法国(0.127%)等主要经济体也均实现正增长。 然而,日本和英国尚未公布今年一季度的官方数据。根据彭博社的数据,预计日本和英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1%和0.6%。 韩国经济已连续四个季度增长乏力,基本原地踏步。去年第一季度,韩国经济增长率达1.3%,在全球主要37个国家中排名第六,仅次于中国(1.5%)。但随后在第二季度出现-0.228%的负增长,排名跌至第32位;第三季度虽小幅回升(0.1%),但仍位列全球第26位。受消费和建筑投资疲软,以及去年12月政治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内需持续低迷,第四季度增长率进一步降至0.066%,排名第29位。 尽管全球37个国家的一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但专家普遍预计,韩国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仍可能处于全球低位。专家指出,内需疲软是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政治不确定性和外部因素如美国关税政策也进一步打击了市场信心。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朴正宇(音)表示,尽管半导体下行周期和美国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对韩国出口形成负面压力,但当前韩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国内消费和建筑投资的持续低迷。他还指出,韩国家庭债务水平高企,叠加物价居高不下,抑制了居民消费意愿,导致一季度民间消费环比再次下滑0.1%。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高利率环境也使建筑业自2023年以来始终处于低迷的状态。 釜山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5-11 23:42:16 -
LG电子在华市场"退潮" 加速布局"出海"新引擎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LG电子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受主要产品需求萎缩、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持续承压。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随着本土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LG电子的市场份额持续缩减。为此,集团正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布局,逐步将业务重心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转移。 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板块,LG显示器在过去十余年间重点布局大尺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面板领域。然而,行业分析指出,在中国厂商大举进军LCD和Mini LED电视市场的背景下,OLED电视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LG显示器过度集中于电视用OLED面板的投资策略,随着市场增长乏力,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同时,LG Innotek也面临业务结构单一化的挑战。尽管LG Innotek与苹果公司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经营模式已显现出结构性问题。证券界分析认为,虽然G Innotek一直在寻求业务多元化突破,但迄今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今年整体业绩可能进一步下滑。 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表示,若无法在2025年前有效降低OLED电视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该品类年出货量或将长期徘徊在600万至650万台区间。此外,受iPad Pro销售疲软影响,LG显示器为苹果供应的OLED面板产线利用率持续走低,LG电子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 LG电子中国市场复苏前景亦不容乐观。随着本土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强,外资品牌的市场拓展空间日益受限。为此,LG电子近期已将位于广州的LCD工厂出售给TCL科技集团旗下华星光电,旨在降低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转而推进多元化战略。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市场具有独特的本土化特征,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忠诚度持续攀升,这为外资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商业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促使越来越多国际企业调整战略重心。” 进入今年以来,LG电子明显加快了在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布局步伐,特别是在阿联酋迪拜等战略要地。LG电子首席执行官赵周完表示:“自2025年起,我们将在现有战略框架中强化'区域化'发展轴心,重点开拓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特别是将聚焦印度这一重要战略市场,以及中东地区快速发展的IT产业和亚洲新兴市场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凭借在印度市场28年深耕积累的本地化优势,我们有信心将LG打造成为当地消费者首选的国民品牌。” LG电子长期以来致力于印度市场。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约14.5亿)及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凭借年轻化的人口结构(40%为25岁以下)和较低的家电普及率,成为LG电子重点布局的高增长市场。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预测,印度家电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今年的21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目前,LG电子在印度北方邦诺伊达、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设立生产基地,并在南部安得拉邦斯里城新建第三工厂,以进一步强化本地化生产能力。同时,LG电子正积极筹备印度子公司上市计划,预计估值将达150亿美元。据悉,LG电子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将于未来两个月内启动IPO路演,目标融资10亿至15亿美元,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赵周完强调,未来将重点拓展需求稳定、客户黏性高的B2B业务,以增强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此外,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正积极调整供应链布局。针对美国可能对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潜在风险,LG电子已做好预案,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工厂除生产洗衣机和烘干机外,还可迅速转产冰箱、烤箱等产品,以保障北美市场供应稳定。 此外,尽管目前LG电子在俄罗斯的业务暂时性停滞,但仍密切关注局势变化,为未来可能的业务重启做准备。在俄乌冲突爆发前,LG电子在俄罗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莫斯科州卢杰工厂生产的电视、显示器、洗衣机、冰箱等产品曾稳居市场首位。赵周完表示:“我们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策略,确保在适当时机恢复运营。”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LG电子正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强化B2B业务及优化全球供应链等举措,积极应对挑战。随着印度市场IPO计划的推进、北美供应链的灵活调整以及对新兴市场的持续探索,LG电子正逐步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化经营体系。未来,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仍有待观察。
2025-05-11 16:00:00 -
李在明暂时摆脱"司法风险" 支持率持续领先
8日,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与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崔泰源会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重申庭审日期被推迟至总统选举后,暂时摆脱“司法风险”枷锁,加速在经济领域展开各项活动。 8日,李在明到访大韩商工会议所,与五大经济团体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崔泰源、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会长孙京植、韩国经济人协会会长柳津、韩国贸易协会会长尹镇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会长崔镇植等出席。 李在明在座谈会上表示,目前当务之急是改善民生,核心在于振兴经济,振兴经济的主体正是企业。他承诺将积极采纳各界提出的可行发展方案,制定并推行更优质的政策。李在明此番发言被解读为通过与企业的沟通,释放改善经济的信号,积极争取中间及保守派的选票。 李在明从年初起便打出“复苏与发展”的口号,推行实用主义经济路线。3月与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会见时他曾强调,企业兴则国家兴。与三星、现代汽车、SK、LG等四大集团智库负责人座谈时曾表示,企业家的意见最为重要。 共同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会负责人尹昊重当天表示,李在明计划以与五大经济团体负责人的见面为开端,重新振兴因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搞垮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在明当天还同大韩医生协会、大韩护士协会、韩国私立幼儿园协议会、全国加盟店主协议会、韩国餐饮业中央会等27家团体机构举行政策协议会,听取基层经济民生团体的政策诉求。并作客优兔(Youtube)经济频道进行直播,与订阅人数达110万人的“全仁九经济研究所”等频道运营者就经济、股市等话题进行讨论。 EMBRAIN PUBLIC、Kstat Research、Korea Research和韩国Research本月5至7日面向1000名民众实施总统热门候选人支持率调查,于8日公布结果显示,李在明支持率为43%,无党籍总统候选人初步人选韩德洙为28%,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为12%,改革新党总统候选人李俊锡支持率为5%。 假设李在明、韩德洙、李俊锡形成三者对决格局,三人支持率分别为44%、34%和6%。假设李在明、金文洙、李俊锡形成三者对决格局,三人支持率分别为43%、29%和7%。 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支持率为38%,国民力量党支持率为34%,两党支持率差距超出误差范围。
2025-05-09 01:46:35 -
五一假期旅游业全面复苏 济州岛以支付系统升级出租车服务
济州岛政府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月1至6日)期间,济州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达26万人次,外籍游客同比增长4.8%,韩国游客同比增长1.8%。其中,5月4日单日接待游客4.9151万人次,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纪录。 五月初黄金假期期间,大韩航空、韩亚航空、济州航空等韩国主要航空公司的济州航线航班几近售罄,航班平均上座率达到92.8%。搭乘邮轮入境的游客数量也同比激增63%。 游客量的回升被视为济州旅游业加速复苏的重要信号,尤其是外籍游客数量的增长,为济州带来了新发展机遇。济州岛政府计划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外籍游客的旅游便利性。 为改善游客和居民的交通体验,济州岛政府近日宣布,将在岛内引入出租车二维码支付系统,推动“非接触支付”服务。该系统将优先在全岛3300多辆个人出租车上推广使用,预计下半年扩大至包括1400多辆普通出租车在内的所有未安装车辆。 据介绍,该支付系统支持二维码支付及多种便捷的线上支付方式,有效解决游客因无法使用现金或银行卡支付而产生的不便。为减轻出租车司机的经济负担,济州岛将承担支付终端设备和安装费用的90%。终端设备将安装在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的中控台位置,乘客无需与司机接触即可自助完成支付。 济州岛自去年8月起已率先在公交车上推行二维码支付系统,并于去年7月全面实施“无现金公交”政策,目前已在所有公交线路上开放外籍游客二维码支付服务。调查显示,MZ一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的外籍游客中,有27.1%选择乘坐公交,29.6%选择乘坐出租车,合计高达56.7%。 济州岛交通航空局局长金泰完(音)表示,非接触支付系统不仅将为乘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也将助力济州出租车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线上支付流程【图片提供 济州岛政府】
2025-05-08 23:08:21 -
去年韩国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净利润为1.6万美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以下简称“金监院”)6日发布的《2024年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业绩》显示,去年韩国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实现净利润达1.591亿美元,同比增加1.734亿美元,成功扭亏为盈。 从公司类型来看,人寿保险公司实现净利润6400万美元,同比增长3.5%,主要得益于保险业务的增长。财产保险公司净利润为9510万美元,较前一年大幅改善,实现由亏转盈。 金监院指出,财产保险公司业绩改善主要受到2023年5月关岛遭遇超级台风“玛娃”以及8月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山火等重大灾害事件的基数效应影响。 截至去年年底,保险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达7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负债总额为3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资本金为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 目前,11家韩国保险公司在全球11个国家(地区)设有44家海外分支机构。从地区分布来看,保险公司在亚洲地区设置27家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越南(7家)、印度(5家)和中国(4家)。此外,保险公司在美国设置13家分支机构;欧洲方面,英国设有3家,瑞士1家。 金监院表示,考虑到海外经营面临的地区经济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未来将持续关注海外分支机构的财务稳定性,加强对其经营情况的监测与管理。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5-08 02:41:54 -
联合国:韩国人生活质量排名全球第20位高于中日
本月5日是韩国儿童节,小朋友们快乐享受属于他们的节日。【图片提供 韩联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当地时间6日公开《2025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以2023年数据为准,韩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937,在统计的193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0位,较上一年下滑1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HDI指数还仅为0.738,此后持续上升,并在2010年和2012年升至第12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球上游行列。HDI指数包括预期寿命、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等四项客观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以2023年为准,韩国人预期寿命为84.33岁,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6.62年和12.72年,人均GNI为4.9726万美元(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准)。 美国HDI指数为0.938,排名全球第17位,但预期寿命为79.3岁,在发达国家中仍属于较低水平。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5.92年和13.91年,与韩国差异较小,但人均GNI远高于韩国,为7.365万美元。 排名全球首位的是冰岛,HDI指数为0.972,预期寿命虽较韩国短1.64年,但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韩国长2.23年和1.19年,人均GNI为6.9117万美元。 排名冰岛之后的依次为挪威(0.97)、瑞士(0.97)、丹麦(0.962)、德国(0.959)、瑞典(0.959)、澳大利亚(0.958)、中国香港(0.955)、荷兰(0.955)、比利时(0.951)等。 日本的HDI指数为0.925,较上一年上升2位,排名全球第23位。中国的HDI指数为0.797,较上一年下滑3位,排名全球第78位。 排名全球倒数第一的是陷入长期内战的南苏丹,HDI指数为0.388,索马里(0.404)、中非共和国(0.414)、乍得(0.416)等继续排名垫底。由于缺乏必要数据,朝鲜未被列入此次排名。 全球整体HDI指数为0.756,基本与上一年(0.752)持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除去全球新冠大流行的2020年和2021年,人类生活质量改善速度创下1990年以后35年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强调,富裕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传统的发展路径争面临挑战和压力,为摆脱生活质量长期停滞的局面,亟需采取果断行动。 本次报告还包括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全球调查结果,约半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在AI的影响下趋于自动化。6成受访者认为AI将催生新的职业病增加就业,仅1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岗位会减少。
2025-05-08 0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