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美国’新闻 503个
-
关税冲击下中国手机厂商逆势崛起 撼动苹果三星双强格局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下半年面临下行压力,但华为、小米等中国厂商却有望成为逆势增长的“异军突起”,借助庞大内需和政府补贴,撼动苹果与三星长期主导的“双雄格局”。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至第四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全球出货总量预计出现下滑,而中国四大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则有望实现增长。第二季度三星与苹果出货总量预计分别为5200万台和4100万台,同比分别下降4%和10%;而中国四大品牌的整体出货总量则预计增长3%,达到1.34亿台。 这一趋势可能延续至第三和第四季度。全年出货总量方面,苹果和三星预计分别为2.18亿台和2.19亿台,较去年小幅下滑;而中国四大品牌预计达到5.3亿台,同比增长约2%。在智能手机关税成为全球风险背景下,中国厂商凭借“以旧换新”等政策强势扩张,在新兴市场通过低廉价格和补贴优势迅速扩大份额。 华为今年3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此前在中国内销的“三折叠手机”Mate XT全球发布会,标志旗下高端产品开始向海外扩展,同时也成功缩短中国与海外市场之间的新品发布时间差距。vivo也在加快海外拓展节奏。vivo首席运营官(COO)胡柏山3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海外,年内计划提升至60%,2027年则瞄准70%的目标。 中国智能手机四大品牌的海外扩张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今年第一季度vivo以19.2%的份额在印度市场夺冠,领先三星电子(16.4%)。OPPO在东南亚市场也以18%的份额超越三星(17%)。与此相比,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则由2023年初的70%跌至今年第一季度的47%,同期华为则从13%跃升至35%。 面对分别计划7月与9月即将发布的新机,三星与苹果在可能面临的25%美国对华关税中陷入被动,如果转嫁成本导致产品涨价,又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Kiwoom证券研究员指出,关税会推高成本与售价,抑制需求,导致原本具有季节利好的下半年市场出现增长受限的局面。
2025-06-13 00:43:29 -
从质疑到"真香" 比亚迪杀入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前三位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今年在韩国进口电动汽车市场销量跃居第七位,业界评价比亚迪成功打破了韩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偏见,首款车型上市近两个月后已在市场上立足。预计下半年随着极氪、极星等中国电动车驶入韩国市场,竞争将进一步趋于白热化。 12日,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韩国市场纯电动(BEV)乘用车销量累计1066辆,在进口电动车市场中排名第七位。若仅统计正式开始交付的4月和5月,销量仅次于特斯拉(8017辆)和宝马(1216辆),排名第三位。 加上自2016年起开始布局的商用车,比亚迪在韩国电动车市场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据Car is you数据研究所统计,截至目前比亚迪今年在韩国销售的乘用车及商用车累计为1710辆,排名第6位。与现代(2.2433万辆)、起亚(2.234万辆)、特斯拉(1.2846万辆)相比虽仍有较大差距,但与KG Mobility(2618辆)的市场份额差距仅为1.2个百分点。比亚迪乘用车月均销量在500辆以上,业界预测有望于下半年跻身韩国电动车市场第4位。 就在几个月前,比亚迪官宣将进军韩国市场时普遍不被业界看好,主要是由于韩国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市场调查机构消费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去年8月实施的问卷调查显示,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高达90%表示因质量顾虑不会考虑购买中国电动车。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称,比亚迪2023年进军日本市场,但未能改变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排斥,两年间仅销售了3000多辆,预测比亚迪在韩国销售前景不乐观。 但“比亚迪=性价比”的策略在韩国消费者获得积极反响,比亚迪韩国推出的首款乘用车“ATTO 3”售价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7万元),较同等配置的现代科纳(KONA)和起亚EV3便宜近1000万韩元。 业界预计下半年中国电动车将加速“驶入”韩国市场,比亚迪在韩国的第二款车型“海豹”日前已获得环境部认证将于第三季度上市,中型电动SUV“海狮”也有望于年底发布。极氪汽车今年2月在韩国成立销售法人,完成商标注册后即将在韩国推出首款车型“7X”。 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极星汽车宣布从今年底起在雷诺釜山工厂生产SUV“极星4”,目标年产量定为1万辆,除部分供应韩国市场外还将出口美国。
2025-06-13 00:30:49 -
三星Wellstory拓展全球餐饮合作 海底捞正式入驻员工食堂
三星Wellstory于12日宣布,正式与中国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合作,在员工食堂推出麻辣火锅菜单。 三星Wellstory在员工食堂菜单开发上持续推陈出新。今年2月启动的全球餐厅合作计划首站——日本篇,已引入一兰豚骨拉面、电影版《孤独的美食家》同款火锅乌冬面及YAMAYA牛肠锅等日本本土招牌菜品,合作专区用餐人数同比增长44%,广受员工好评。 在此基础上,三星Wellstory将合作版图拓展至中国市场,携手中国知名餐饮品牌海底捞,持续丰富全球餐厅合作阵容。作为全球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目前在14个国家运营约1400家门店,凭借正宗麻辣火锅风味与个性化自助调料台,积累了庞大的忠实消费群体,推动火锅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在此次合作中,三星Wellstory力求最大程度还原海底捞的特色风味。公司引入品牌专用麻辣汤底、核心秘制调料及花生芝麻酱等调味材料,并从海外空运日式福袋、响铃卷(油炸豆皮)、椰奶等特色食材,为员工带来地道的用餐体验。 与此同时,员工食堂还特别设置了海底捞标志性的自助调料台,提供多达15种酱料,并配备官方推荐的调料搭配指南,方便首次体验的员工根据个人口味自由调制蘸料,增强用餐的互动体验和趣味性。 除美食体验外,三星Wellstory还策划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海底捞负责人将亲临现场,带来变脸、拉面秀等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同时,公司携手中国文化院,将食堂打造成富有中国风情的主题空间,并推出丰富的季节性活动,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 三星Wellstory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员工长期以来对正宗麻辣火锅的期待,我们特别策划了此次与海底捞的合作项目。未来还将陆续引入新加坡、美国等全球知名餐厅的特色菜单,努力为员工带来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营造如同海外旅行般的用餐体验。”
2025-06-13 00:24:09 -
韩企百万亿韩元投资为美创造83万工作岗位 韩经协启动全球成果宣传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12日表示,韩国新一届政府履新之际,将全面推进韩国企业对美投资成果的系列宣传活动。 作为首阶段重要举措,当天韩经协作为主要赞助机构参与在华盛顿国家公园球场举行的“美国国会慈善棒球赛”(CBG)。CBG是自1909年开始举办的大型传统慈善赛事,具有显著政治影响力,每年吸引逾万名现场观众。2015年时任总统奥巴马、2021年时任总统拜登曾亲临现场,总统特朗普在首任期间也通过视频形式发表致辞,赛事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在本次活动中,韩经协通过在球场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投资宣传片,发放韩企对美投资白皮书、并设大型广告横幅等方式,多元宣传投资成果。数据显示,自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任以来至今,韩企累计对美投资规模突破1600亿美元,创造83万个就业岗位,投资领域涵盖汽车制造、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产业。 韩经协会长柳津亲自出席当日举行的官方招待会开展专项推介。柳津系统阐述了韩企对美投资的经济贡献,并着重分析了韩美两国在造船工业、清洁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互补优势与合作前景。本次招待会汇聚了来自美国25个州的69位重量级参众议员,与会阵容庞大。包括德克萨斯州、佐治亚州、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和爱荷华州等韩国企业重点投资地区的议员代表悉数出席。 韩经协国际本部长金奉万(音)表示:“随着韩国新政府上台,预计韩美之间包括关税在内的各项谈判将全面重启。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团体,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当地宣传活动,为两国企业营造更具建设性的合作环境。”韩经协表示,将以此次国会慈善赛事为起点,构建包括主流媒体与社交平台在内的全渠道传播矩阵,持续提升韩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韩经协与美国商会共同创办的“韩美财界会议”将于年内举办第35届年会,该机制自1988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5-06-13 00:07:56 -
市场承压与劳资谈判并行 SK海力士多线迎战下半年挑战
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CEO)郭鲁正近日表示,受关税及整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市场波动将进一步加剧。 据业界11日消息,郭鲁正日前在SK海力士利川园区出席“共同沟通活动”时,就公司未来业绩展望表示:“虽然今年及明年的市场走势仍难以预判,但目前为止公司业务基本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希望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完成年度目标。” SK海力士每季度定期举办由CEO亲自主持、倾听员工意见并说明经营方向的沟通活动。当天的活动通过公司内部网络向全国各业务网点同步直播。 目前,美国正积极推动涵盖多领域的互征关税政策。业界普遍认为,若半导体领域的分项关税最终落地,SK海力士也难以避免受到冲击。尽管公司整体业务目前仍运行在既定轨道内,但郭鲁正坦言,下半年市场整体不确定性或将有所加大。不过,公司方面仍对今年半导体市场整体行情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SK海力士全球销售营销(GSM)负责人李相洛(音)表示:“上半年市场表现良好,下半年同样无需过度悲观。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传统DRAM产品也具备稳定的市场优势。” 目前,SK海力士正向人工智能(AI)领域龙头企业英伟达供应第五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E)产品,相关订单已于年内售罄。第六代HBM(HBM4)产品也已向英伟达等主要客户提供样品,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量产。 在HBM技术优势的带动下,SK海力士今年一季度时隔33年首次超越三星电子,跃居全球DRAM市场份额首位。全球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SK海力士一季度DRAM市场份额为36.9%,三星电子则为34.4%。公司方面表示,未来仍将维持HBM核心制造设备——热压键合机(TC Bonder)的多元化采购策略。 与此同时,针对绩效奖金制度之一的超额利润分配金(PS)新标准制定问题,郭鲁正表示:“现行制度确实存在不够明确之处,今后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努力制定出更加合理透明的标准。”他还补充称:“若能通过类似大型讨论会的形式,公开包括财务在内的公司运营情况,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据悉,PS奖金根据年度经营业绩每年发放一次,最高可达年薪的50%(即基本工资的1000%)。自2021年起,SK海力士将前一年度营业利润的10%作为奖金池,结合个人绩效发放PS奖金。去年,公司创下营业利润23.46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0亿元)的历史新高,今年初已向员工发放了基本工资1500%的PS奖金及30股公司股票作为特别奖励。 然而,因工会方面主张应追加发放更高额度的特别绩效奖金,劳资双方一度在奖金分配问题上产生分歧。目前,工会正就加薪及PS超额分配等事项与公司持续进行协商。
2025-06-11 23:30:15 -
韩国出口呈复苏态势 半导体等主力品类表现亮眼
韩国关税厅于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上月出口下滑后,本月韩国出口呈明显回暖迹象。6月1至10日期间,韩国出口总额达15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半导体、汽车等主力出口品类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拉动整体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 具体来看,本月前10个工作日的日均出口额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尽管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减少0.5天(5.5个工作日),但出口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显示出韩国出口正逐步走出上月负增长阴霾。 此前,5月韩国出口同比下降1.3%,为近四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对中美两大主要市场的出口分别下滑8.4%和8.1%,反映出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从出口品类来看,半导体行业表现最为抢眼,同比增长22%;汽车出口增长8.4%,船舶出口更是大幅攀升23.4%。然而,石油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出口表现欠佳,同比分别下降20.5%和43.1%。从出口市场来看,对中国(2.9%)、美国(3.9%)和欧盟(14.5%)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实现增长,但对越南(-9.5%)和日本(-5.9%)的出口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同期,韩国进口总额达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主要进口增长品类包括半导体(15.2%)、机械设备(16.8%)和天然气(36%),而原油(-9.1%)和石油产品(-5.1%)进口则有所减少。从进口来源地看,自中国(14.1%)、美国(20.3%)和欧盟(7.7%)的进口额均有提升,而沙特阿拉伯(-14.1%)和澳大利亚(-13.9%)的进口则呈下降趋势。 由于进口增速高于出口,本月前10天韩国贸易逆差达17亿美元。韩国关税厅相关官员表示:“当前出口复苏态势良好,但考虑到统计周期较短,月度整体出口能否保持增长势头,仍需持续关注后续出口变化。”分析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韩国出口走势仍需谨慎观察。
2025-06-11 23:04:51 -
铠侠大幅扩产突围AI存储市场 全球NAND格局或迎重塑
据芯片行业10日消息,日本NAND闪存企业铠侠(KIOXIA)正在大幅扩充产能,积极进军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市场。目前,全球NAND市场由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主导,但随着竞争加剧,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后进企业扩充产能后,NAND市场格局可能随时重塑的担忧开始出现。 铠侠近日公布中长期经营战略,计划截至2029年把主要NAND生产工厂的产能在去年基础上提升一倍以上。公司还计划在明年3月前提高先进第八代NAND生产比例,以此实现先进产品营收超过传统通用NAND产品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铠侠还在正式推进下一代NAND产品存储级内存(SCM)的生产。该产品结合NAND与DRAM的优势,具备更快的读写速度与更大的存储容量,是下一代存储技术的核心。 为实现上述目标,铠侠计划利用每年最多20%的营收进行设备投资。目前,公司在日本四日市和北上地区分别运营NAND生产工厂。借助去年完成的上市融资及日本政府的支援,铠侠正在全力开发面向AI数据中心的新一代产品。 随着全球NAND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界分析指出,后发企业的积极投资可能打破三星与SK海力士主导的市场格局。数据显示,NAND市场排名第一的三星电子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3.9%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31.9%,包括旗下Solidigm在内的SK海力士份额也从20.5%降至16.6%。 相比之下,排名第三的美光(Micron)市场份额从13.8%升至15.4%。铠侠份额则为14.6%,与第二至第四名之间的差距不大。SK海力士与美光的份额差距仅为1.2个百分点,三星电子的份额也持续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另外,美国闪迪(SanDisk)市场份额为12.9%,中国长江存储(YMTC)为8.1%,均取得不容小觑的成绩,导致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NAND的技术门槛相对低于DRAM,因此后发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领先企业的技术与产能差距。 此前,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的NAND营收为42亿美元,环比减少25%,主要受企业级固态硬盘(SSD)需求疲软影响。同期,SK海力士的NAND营收为21.9亿美元,环比下降35.5%。 业内人士表示,海外竞争企业在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快速追赶,技术与市场差距正在缩小。韩国企业不仅需要加快先进技术开发,也需要与新一届政府积极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2025-06-10 23:33:27 -
韩国4月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达57亿美元 连续24个月维持盈余
韩国银行(央行)10日发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4月经常项目顺差为57亿美元,较3月(91.4亿美元)大幅减少34.4亿美元,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14.9亿美元,实现连续第24个月保持顺差。 今年前四个月,经常项目累计顺差达24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79.7亿美元增加69.9亿美元。 分项来看,4月商品收支顺差为89.9亿美元,较上月的84.9亿美元略有增加,较去年同期的52.4亿美元则大幅扩大37.5亿美元。出口总额为5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半导体等信息技术产品持续发挥主力作用。按通关标准,半导体出口增长16.9%,无线通信设备增长6.3%,医药品增长22.3%。同时,石油制品和乘用车出口分别下降13.8%和4.1%。 从出口地区来看,对欧盟(18.4%)和东南亚(8.6%)的出口表现强劲,而对美国(-6.8%)和日本(-5.3%)的出口则相对疲软。 进口方面,受能源价格下行影响,整体进口额同比减少5.1%,降至495.8亿美元。其中,原材料进口减少10.4%,煤炭(-38.5%)、原油(-19.9%)、天然气(-11.4%)降幅明显。消费品进口同比下降2.1%,包括谷物(-11.5%)、非耐用消费品(-3.3%)、乘用车(-2.8%)等项目。资本财进口中,半导体制造设备(增长26.8%)、运输设备(增长20.8%)保持较快增长,整体增长8.7%。 服务项目方面,4月收支逆差扩大至28.3亿美元,高于上月(22.1亿美元)和去年同期(17.9亿美元)。其中运输项目在时隔15个月后再度转为逆差(-0.1亿美元),主要受集装箱运费下滑影响;同时,企业研发支出增加,导致其他商业服务逆差进一步扩大至15.1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4月净资产(资产减去负债)增加45.1亿美元,整体维持资金净流入态势。具体来看,韩国居民对外直接投资增加30亿美元,而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则减少3.2亿美元。在证券投资方面,韩国居民对海外股票等投资大幅增加123.3亿美元,外国人对韩证券投资减少21.8亿美元,呈现资本流出趋势。
2025-06-10 19:39:59 -
哈佛智库:韩国生物科技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10位
美国智库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核心及新兴技术指数》报告显示,韩国生物科技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10位。 该智库对韩国、美国、中国、欧洲等25个国家(地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半导体、航空航天、量子等五大主要核心领域的技术实力进行排名。韩国在半导体领域排名第5位,在人工智能、量子和航空航天领域分别排名第9位、第12位和第13位。 美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稳居首位,其次依次为中国、欧洲、日本、英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报告称,美国仍在各领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通过与韩国、欧洲、日本合作将有可能在量子、半导体、生物科技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五大技术领域内,中国在生物领域最有可能超越美国。 报告称,韩国仍未能将充裕的公共及民间资本有效转化为生物科技竞争力,但基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仍是值得关注的国家之一。
2025-06-10 19:17:33 -
美国突围中日紧追 韩国存储芯片霸主地位难保
人工智能(AI)的崛起引发存储半导体行业的技术竞争,同时伴随AI产业扩张带动高性能存储器需求的激增,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半导体三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一直稳居首位的三星电子如今被SK海力士紧追不舍,美国、日本和中国企业也加快追击步伐,导致韩国业内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8日数据显示,SK海力士以第一季度36%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三星电子(33.7%),高带宽存储器(HBM)是导致两家公司排名对调的关键因素。SK海力士凭借HBM3E出货占比维持平均售价(ASP),以此登上行业榜首。三星电子在除HBM以外的市场保持整体优势,但在美国出口管制下无法直接向中国销售HBM产品导致营收下滑,从而被SK海力士赶超。这是三星电子33年来首次失去DRAM领域第一位置。 DRAM领域“双强”格局也面临变数。美光科技近日成功推出全球首款基于第六代10nm级制程的LPDDR5X内存,并已向合作伙伴交付16GB容量的认证样品。不过“行业首发”并不等于“行业最优”,还需考量产品稳定性、合格率等各种因素。目前,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的合计市场份额达70%,远超美光的24.3%。业界认为首发优势可能转化为市场先机,尤其是美光在HBM市场上已抢先进入英伟达(NVIDIA)供应链,正在享受AI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 此外,中国企业同样不容小窥。行业数据显示,中国长鑫存储(CXMT)第一季度市场份额达4.1%(11亿美元),超越原本排在行业第四的中国台湾南亚科技(0.8%)。三星电子(31.9%)、SK海力士(16.6%)、美光科技(15.4%)稳居前三,但日本铠侠(14.6%)凭借去年上市与政府支援正在全力开发下一代AI数据中心产品。此外,美国闪迪(12.9%)、中国长江存储(8.1%)也以可观市场份额影响市场格局。 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正在集中发力进行HBM等高附加值存储器的生产,以此来稳固市场地位。新竞争者的激进扩产可能导致传统厂商盈利与市场份额下降。业界人士指出,存储半导体是韩国出口第一品类,对国家整体产业影响巨大。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与技术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新政府有必要对此行业给予持续关注与支援。
2025-06-09 23:50:56
-
关税冲击下中国手机厂商逆势崛起 撼动苹果三星双强格局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下半年面临下行压力,但华为、小米等中国厂商却有望成为逆势增长的“异军突起”,借助庞大内需和政府补贴,撼动苹果与三星长期主导的“双雄格局”。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至第四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全球出货总量预计出现下滑,而中国四大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则有望实现增长。第二季度三星与苹果出货总量预计分别为5200万台和4100万台,同比分别下降4%和10%;而中国四大品牌的整体出货总量则预计增长3%,达到1.34亿台。 这一趋势可能延续至第三和第四季度。全年出货总量方面,苹果和三星预计分别为2.18亿台和2.19亿台,较去年小幅下滑;而中国四大品牌预计达到5.3亿台,同比增长约2%。在智能手机关税成为全球风险背景下,中国厂商凭借“以旧换新”等政策强势扩张,在新兴市场通过低廉价格和补贴优势迅速扩大份额。 华为今年3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此前在中国内销的“三折叠手机”Mate XT全球发布会,标志旗下高端产品开始向海外扩展,同时也成功缩短中国与海外市场之间的新品发布时间差距。vivo也在加快海外拓展节奏。vivo首席运营官(COO)胡柏山3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海外,年内计划提升至60%,2027年则瞄准70%的目标。 中国智能手机四大品牌的海外扩张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今年第一季度vivo以19.2%的份额在印度市场夺冠,领先三星电子(16.4%)。OPPO在东南亚市场也以18%的份额超越三星(17%)。与此相比,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则由2023年初的70%跌至今年第一季度的47%,同期华为则从13%跃升至35%。 面对分别计划7月与9月即将发布的新机,三星与苹果在可能面临的25%美国对华关税中陷入被动,如果转嫁成本导致产品涨价,又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Kiwoom证券研究员指出,关税会推高成本与售价,抑制需求,导致原本具有季节利好的下半年市场出现增长受限的局面。
2025-06-13 00:43:29 -
从质疑到"真香" 比亚迪杀入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前三位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今年在韩国进口电动汽车市场销量跃居第七位,业界评价比亚迪成功打破了韩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偏见,首款车型上市近两个月后已在市场上立足。预计下半年随着极氪、极星等中国电动车驶入韩国市场,竞争将进一步趋于白热化。 12日,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韩国市场纯电动(BEV)乘用车销量累计1066辆,在进口电动车市场中排名第七位。若仅统计正式开始交付的4月和5月,销量仅次于特斯拉(8017辆)和宝马(1216辆),排名第三位。 加上自2016年起开始布局的商用车,比亚迪在韩国电动车市场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据Car is you数据研究所统计,截至目前比亚迪今年在韩国销售的乘用车及商用车累计为1710辆,排名第6位。与现代(2.2433万辆)、起亚(2.234万辆)、特斯拉(1.2846万辆)相比虽仍有较大差距,但与KG Mobility(2618辆)的市场份额差距仅为1.2个百分点。比亚迪乘用车月均销量在500辆以上,业界预测有望于下半年跻身韩国电动车市场第4位。 就在几个月前,比亚迪官宣将进军韩国市场时普遍不被业界看好,主要是由于韩国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市场调查机构消费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去年8月实施的问卷调查显示,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高达90%表示因质量顾虑不会考虑购买中国电动车。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称,比亚迪2023年进军日本市场,但未能改变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排斥,两年间仅销售了3000多辆,预测比亚迪在韩国销售前景不乐观。 但“比亚迪=性价比”的策略在韩国消费者获得积极反响,比亚迪韩国推出的首款乘用车“ATTO 3”售价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7万元),较同等配置的现代科纳(KONA)和起亚EV3便宜近1000万韩元。 业界预计下半年中国电动车将加速“驶入”韩国市场,比亚迪在韩国的第二款车型“海豹”日前已获得环境部认证将于第三季度上市,中型电动SUV“海狮”也有望于年底发布。极氪汽车今年2月在韩国成立销售法人,完成商标注册后即将在韩国推出首款车型“7X”。 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极星汽车宣布从今年底起在雷诺釜山工厂生产SUV“极星4”,目标年产量定为1万辆,除部分供应韩国市场外还将出口美国。
2025-06-13 00:30:49 -
三星Wellstory拓展全球餐饮合作 海底捞正式入驻员工食堂
三星Wellstory于12日宣布,正式与中国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合作,在员工食堂推出麻辣火锅菜单。 三星Wellstory在员工食堂菜单开发上持续推陈出新。今年2月启动的全球餐厅合作计划首站——日本篇,已引入一兰豚骨拉面、电影版《孤独的美食家》同款火锅乌冬面及YAMAYA牛肠锅等日本本土招牌菜品,合作专区用餐人数同比增长44%,广受员工好评。 在此基础上,三星Wellstory将合作版图拓展至中国市场,携手中国知名餐饮品牌海底捞,持续丰富全球餐厅合作阵容。作为全球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目前在14个国家运营约1400家门店,凭借正宗麻辣火锅风味与个性化自助调料台,积累了庞大的忠实消费群体,推动火锅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在此次合作中,三星Wellstory力求最大程度还原海底捞的特色风味。公司引入品牌专用麻辣汤底、核心秘制调料及花生芝麻酱等调味材料,并从海外空运日式福袋、响铃卷(油炸豆皮)、椰奶等特色食材,为员工带来地道的用餐体验。 与此同时,员工食堂还特别设置了海底捞标志性的自助调料台,提供多达15种酱料,并配备官方推荐的调料搭配指南,方便首次体验的员工根据个人口味自由调制蘸料,增强用餐的互动体验和趣味性。 除美食体验外,三星Wellstory还策划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海底捞负责人将亲临现场,带来变脸、拉面秀等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同时,公司携手中国文化院,将食堂打造成富有中国风情的主题空间,并推出丰富的季节性活动,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 三星Wellstory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员工长期以来对正宗麻辣火锅的期待,我们特别策划了此次与海底捞的合作项目。未来还将陆续引入新加坡、美国等全球知名餐厅的特色菜单,努力为员工带来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营造如同海外旅行般的用餐体验。”
2025-06-13 00:24:09 -
韩企百万亿韩元投资为美创造83万工作岗位 韩经协启动全球成果宣传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12日表示,韩国新一届政府履新之际,将全面推进韩国企业对美投资成果的系列宣传活动。 作为首阶段重要举措,当天韩经协作为主要赞助机构参与在华盛顿国家公园球场举行的“美国国会慈善棒球赛”(CBG)。CBG是自1909年开始举办的大型传统慈善赛事,具有显著政治影响力,每年吸引逾万名现场观众。2015年时任总统奥巴马、2021年时任总统拜登曾亲临现场,总统特朗普在首任期间也通过视频形式发表致辞,赛事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在本次活动中,韩经协通过在球场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投资宣传片,发放韩企对美投资白皮书、并设大型广告横幅等方式,多元宣传投资成果。数据显示,自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任以来至今,韩企累计对美投资规模突破1600亿美元,创造83万个就业岗位,投资领域涵盖汽车制造、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产业。 韩经协会长柳津亲自出席当日举行的官方招待会开展专项推介。柳津系统阐述了韩企对美投资的经济贡献,并着重分析了韩美两国在造船工业、清洁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互补优势与合作前景。本次招待会汇聚了来自美国25个州的69位重量级参众议员,与会阵容庞大。包括德克萨斯州、佐治亚州、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和爱荷华州等韩国企业重点投资地区的议员代表悉数出席。 韩经协国际本部长金奉万(音)表示:“随着韩国新政府上台,预计韩美之间包括关税在内的各项谈判将全面重启。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团体,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当地宣传活动,为两国企业营造更具建设性的合作环境。”韩经协表示,将以此次国会慈善赛事为起点,构建包括主流媒体与社交平台在内的全渠道传播矩阵,持续提升韩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韩经协与美国商会共同创办的“韩美财界会议”将于年内举办第35届年会,该机制自1988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5-06-13 00:07:56 -
市场承压与劳资谈判并行 SK海力士多线迎战下半年挑战
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CEO)郭鲁正近日表示,受关税及整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市场波动将进一步加剧。 据业界11日消息,郭鲁正日前在SK海力士利川园区出席“共同沟通活动”时,就公司未来业绩展望表示:“虽然今年及明年的市场走势仍难以预判,但目前为止公司业务基本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希望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完成年度目标。” SK海力士每季度定期举办由CEO亲自主持、倾听员工意见并说明经营方向的沟通活动。当天的活动通过公司内部网络向全国各业务网点同步直播。 目前,美国正积极推动涵盖多领域的互征关税政策。业界普遍认为,若半导体领域的分项关税最终落地,SK海力士也难以避免受到冲击。尽管公司整体业务目前仍运行在既定轨道内,但郭鲁正坦言,下半年市场整体不确定性或将有所加大。不过,公司方面仍对今年半导体市场整体行情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SK海力士全球销售营销(GSM)负责人李相洛(音)表示:“上半年市场表现良好,下半年同样无需过度悲观。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传统DRAM产品也具备稳定的市场优势。” 目前,SK海力士正向人工智能(AI)领域龙头企业英伟达供应第五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E)产品,相关订单已于年内售罄。第六代HBM(HBM4)产品也已向英伟达等主要客户提供样品,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量产。 在HBM技术优势的带动下,SK海力士今年一季度时隔33年首次超越三星电子,跃居全球DRAM市场份额首位。全球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SK海力士一季度DRAM市场份额为36.9%,三星电子则为34.4%。公司方面表示,未来仍将维持HBM核心制造设备——热压键合机(TC Bonder)的多元化采购策略。 与此同时,针对绩效奖金制度之一的超额利润分配金(PS)新标准制定问题,郭鲁正表示:“现行制度确实存在不够明确之处,今后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努力制定出更加合理透明的标准。”他还补充称:“若能通过类似大型讨论会的形式,公开包括财务在内的公司运营情况,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据悉,PS奖金根据年度经营业绩每年发放一次,最高可达年薪的50%(即基本工资的1000%)。自2021年起,SK海力士将前一年度营业利润的10%作为奖金池,结合个人绩效发放PS奖金。去年,公司创下营业利润23.46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0亿元)的历史新高,今年初已向员工发放了基本工资1500%的PS奖金及30股公司股票作为特别奖励。 然而,因工会方面主张应追加发放更高额度的特别绩效奖金,劳资双方一度在奖金分配问题上产生分歧。目前,工会正就加薪及PS超额分配等事项与公司持续进行协商。
2025-06-11 23:30:15 -
韩国出口呈复苏态势 半导体等主力品类表现亮眼
韩国关税厅于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上月出口下滑后,本月韩国出口呈明显回暖迹象。6月1至10日期间,韩国出口总额达15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半导体、汽车等主力出口品类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拉动整体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 具体来看,本月前10个工作日的日均出口额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尽管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减少0.5天(5.5个工作日),但出口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显示出韩国出口正逐步走出上月负增长阴霾。 此前,5月韩国出口同比下降1.3%,为近四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对中美两大主要市场的出口分别下滑8.4%和8.1%,反映出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从出口品类来看,半导体行业表现最为抢眼,同比增长22%;汽车出口增长8.4%,船舶出口更是大幅攀升23.4%。然而,石油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出口表现欠佳,同比分别下降20.5%和43.1%。从出口市场来看,对中国(2.9%)、美国(3.9%)和欧盟(14.5%)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实现增长,但对越南(-9.5%)和日本(-5.9%)的出口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同期,韩国进口总额达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主要进口增长品类包括半导体(15.2%)、机械设备(16.8%)和天然气(36%),而原油(-9.1%)和石油产品(-5.1%)进口则有所减少。从进口来源地看,自中国(14.1%)、美国(20.3%)和欧盟(7.7%)的进口额均有提升,而沙特阿拉伯(-14.1%)和澳大利亚(-13.9%)的进口则呈下降趋势。 由于进口增速高于出口,本月前10天韩国贸易逆差达17亿美元。韩国关税厅相关官员表示:“当前出口复苏态势良好,但考虑到统计周期较短,月度整体出口能否保持增长势头,仍需持续关注后续出口变化。”分析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韩国出口走势仍需谨慎观察。
2025-06-11 23:04:51 -
铠侠大幅扩产突围AI存储市场 全球NAND格局或迎重塑
据芯片行业10日消息,日本NAND闪存企业铠侠(KIOXIA)正在大幅扩充产能,积极进军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市场。目前,全球NAND市场由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主导,但随着竞争加剧,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后进企业扩充产能后,NAND市场格局可能随时重塑的担忧开始出现。 铠侠近日公布中长期经营战略,计划截至2029年把主要NAND生产工厂的产能在去年基础上提升一倍以上。公司还计划在明年3月前提高先进第八代NAND生产比例,以此实现先进产品营收超过传统通用NAND产品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铠侠还在正式推进下一代NAND产品存储级内存(SCM)的生产。该产品结合NAND与DRAM的优势,具备更快的读写速度与更大的存储容量,是下一代存储技术的核心。 为实现上述目标,铠侠计划利用每年最多20%的营收进行设备投资。目前,公司在日本四日市和北上地区分别运营NAND生产工厂。借助去年完成的上市融资及日本政府的支援,铠侠正在全力开发面向AI数据中心的新一代产品。 随着全球NAND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界分析指出,后发企业的积极投资可能打破三星与SK海力士主导的市场格局。数据显示,NAND市场排名第一的三星电子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3.9%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31.9%,包括旗下Solidigm在内的SK海力士份额也从20.5%降至16.6%。 相比之下,排名第三的美光(Micron)市场份额从13.8%升至15.4%。铠侠份额则为14.6%,与第二至第四名之间的差距不大。SK海力士与美光的份额差距仅为1.2个百分点,三星电子的份额也持续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另外,美国闪迪(SanDisk)市场份额为12.9%,中国长江存储(YMTC)为8.1%,均取得不容小觑的成绩,导致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NAND的技术门槛相对低于DRAM,因此后发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领先企业的技术与产能差距。 此前,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的NAND营收为42亿美元,环比减少25%,主要受企业级固态硬盘(SSD)需求疲软影响。同期,SK海力士的NAND营收为21.9亿美元,环比下降35.5%。 业内人士表示,海外竞争企业在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快速追赶,技术与市场差距正在缩小。韩国企业不仅需要加快先进技术开发,也需要与新一届政府积极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2025-06-10 23:33:27 -
韩国4月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达57亿美元 连续24个月维持盈余
韩国银行(央行)10日发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4月经常项目顺差为57亿美元,较3月(91.4亿美元)大幅减少34.4亿美元,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14.9亿美元,实现连续第24个月保持顺差。 今年前四个月,经常项目累计顺差达24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79.7亿美元增加69.9亿美元。 分项来看,4月商品收支顺差为89.9亿美元,较上月的84.9亿美元略有增加,较去年同期的52.4亿美元则大幅扩大37.5亿美元。出口总额为5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半导体等信息技术产品持续发挥主力作用。按通关标准,半导体出口增长16.9%,无线通信设备增长6.3%,医药品增长22.3%。同时,石油制品和乘用车出口分别下降13.8%和4.1%。 从出口地区来看,对欧盟(18.4%)和东南亚(8.6%)的出口表现强劲,而对美国(-6.8%)和日本(-5.3%)的出口则相对疲软。 进口方面,受能源价格下行影响,整体进口额同比减少5.1%,降至495.8亿美元。其中,原材料进口减少10.4%,煤炭(-38.5%)、原油(-19.9%)、天然气(-11.4%)降幅明显。消费品进口同比下降2.1%,包括谷物(-11.5%)、非耐用消费品(-3.3%)、乘用车(-2.8%)等项目。资本财进口中,半导体制造设备(增长26.8%)、运输设备(增长20.8%)保持较快增长,整体增长8.7%。 服务项目方面,4月收支逆差扩大至28.3亿美元,高于上月(22.1亿美元)和去年同期(17.9亿美元)。其中运输项目在时隔15个月后再度转为逆差(-0.1亿美元),主要受集装箱运费下滑影响;同时,企业研发支出增加,导致其他商业服务逆差进一步扩大至15.1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4月净资产(资产减去负债)增加45.1亿美元,整体维持资金净流入态势。具体来看,韩国居民对外直接投资增加30亿美元,而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则减少3.2亿美元。在证券投资方面,韩国居民对海外股票等投资大幅增加123.3亿美元,外国人对韩证券投资减少21.8亿美元,呈现资本流出趋势。
2025-06-10 19:39:59 -
哈佛智库:韩国生物科技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10位
美国智库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核心及新兴技术指数》报告显示,韩国生物科技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10位。 该智库对韩国、美国、中国、欧洲等25个国家(地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半导体、航空航天、量子等五大主要核心领域的技术实力进行排名。韩国在半导体领域排名第5位,在人工智能、量子和航空航天领域分别排名第9位、第12位和第13位。 美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稳居首位,其次依次为中国、欧洲、日本、英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报告称,美国仍在各领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通过与韩国、欧洲、日本合作将有可能在量子、半导体、生物科技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五大技术领域内,中国在生物领域最有可能超越美国。 报告称,韩国仍未能将充裕的公共及民间资本有效转化为生物科技竞争力,但基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仍是值得关注的国家之一。
2025-06-10 19:17:33 -
美国突围中日紧追 韩国存储芯片霸主地位难保
人工智能(AI)的崛起引发存储半导体行业的技术竞争,同时伴随AI产业扩张带动高性能存储器需求的激增,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半导体三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一直稳居首位的三星电子如今被SK海力士紧追不舍,美国、日本和中国企业也加快追击步伐,导致韩国业内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8日数据显示,SK海力士以第一季度36%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三星电子(33.7%),高带宽存储器(HBM)是导致两家公司排名对调的关键因素。SK海力士凭借HBM3E出货占比维持平均售价(ASP),以此登上行业榜首。三星电子在除HBM以外的市场保持整体优势,但在美国出口管制下无法直接向中国销售HBM产品导致营收下滑,从而被SK海力士赶超。这是三星电子33年来首次失去DRAM领域第一位置。 DRAM领域“双强”格局也面临变数。美光科技近日成功推出全球首款基于第六代10nm级制程的LPDDR5X内存,并已向合作伙伴交付16GB容量的认证样品。不过“行业首发”并不等于“行业最优”,还需考量产品稳定性、合格率等各种因素。目前,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的合计市场份额达70%,远超美光的24.3%。业界认为首发优势可能转化为市场先机,尤其是美光在HBM市场上已抢先进入英伟达(NVIDIA)供应链,正在享受AI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 此外,中国企业同样不容小窥。行业数据显示,中国长鑫存储(CXMT)第一季度市场份额达4.1%(11亿美元),超越原本排在行业第四的中国台湾南亚科技(0.8%)。三星电子(31.9%)、SK海力士(16.6%)、美光科技(15.4%)稳居前三,但日本铠侠(14.6%)凭借去年上市与政府支援正在全力开发下一代AI数据中心产品。此外,美国闪迪(12.9%)、中国长江存储(8.1%)也以可观市场份额影响市场格局。 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正在集中发力进行HBM等高附加值存储器的生产,以此来稳固市场地位。新竞争者的激进扩产可能导致传统厂商盈利与市场份额下降。业界人士指出,存储半导体是韩国出口第一品类,对国家整体产业影响巨大。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与技术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新政府有必要对此行业给予持续关注与支援。
2025-06-09 23: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