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现代’新闻 208个
-
去年韩国274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同比减少9.9%
企业分析机构韩国CXO研究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本月2日为基准,韩国2749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计达到225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3万亿元),同比减少9.9%。 同期,有1904家上市公司市值在过去一年内出现下跌。“万亿俱乐部”(市值超过1万亿韩元)成员从259家减至240家。 数据显示,有56家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加1万亿韩元以上,其中7家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加10万亿韩元以上。具体来看,SK海力士市值从103.67万亿韩元增至124.63万亿韩元,增长近21万亿韩元。此外,HD现代重工(14.38万亿韩元)、HD现代电气(11.78万亿韩元)、Alteogen(11.22万亿韩元)、KB金融(11.19万亿韩元)、三星生物制药(10.32万亿韩元)、韩华航空航天(10.2万亿韩元)等股票的市值均实现了增长。 然而,三星电子市值从475.19万亿韩元降至318.79万亿韩元,下降了156.41万亿韩元。此外,浦项控股集团(20.61万亿韩元)、LG新能源(19.54万亿韩元)、LG化学(17.72万亿韩元)、浦项未来M(16.58万亿韩元)、三星SDI(15.64万亿韩元)等股票的市值均同比下降10万亿以上。 从市值排行榜来看,三星电子、SK海力士、LG新能源、三星生物制药、现代汽车仍然位列前五。然而,前20家上市公司的排名发生了变化。根据资料,新进入前20的企业包括HD现代重工、三星人寿、三星火灾和SK innovation等。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13 22:32:57 -
韩国电池市场占有率下滑 全固态电池竞争力不敌中美日
韩国电池产业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竞争力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价格竞争力逊于中国,技术开发进度落后于美国和日本,K-电池的全球市场地位进一步下降,陷入苦战。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不含中国)的占有率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仅为45.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孚能科技、中创新航等,正在包括欧洲、巴西、泰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多个新兴市场迅速扩大供应范围。这种竞争使得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 即便是市场份额第一的中国宁德时代(CATL),也因竞争压力占有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特斯拉和日本丰田-松下合资公司PPES则分别实现了市场份额增长2.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韩国电池企业的业绩也受到严重冲击。LG新能源近日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初步财报显示,销售额为6.45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4.43亿元),同比下降6.2%;营业利润则转为亏损,亏损额达2255亿韩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一情况主要归因于中国产低价电池的快速扩张和电动车市场需求的暂时性放缓。分析认为,SK On和三星SDI的第四季度财报表现也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在新技术领域,K-电池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全固态电池作为全球电池产业的竞争焦点,被认为能够彻底解决现有电池起火风险,并提供更高性能。然而,韩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开发进度明显落后于海外竞争者。 美国初创企业QuantumScape计划在今年内实现20GWh(吉瓦时)规模的全固态电池量产,可为近23.8万辆现代艾尼氪(Ioniq) 5车型供电。而韩国的三星SDI预计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比美国落后约两年。与此同时,日本在本国政府补贴支持下,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也大幅加快,且拥有全球最多相关专利。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至少将有两家企业宣布全固态电池开发成功,市场商业化时间点可能早于预期。 2024年12月18日,在中国厦门市举行的发布演示前,观众们观看来自中国宁德时代(CATL)的下一代电池换电站。【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5-01-10 19:38:55 -
韩车企业去年出口创9年新高 今年或因多重因素迎来下降拐点
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9日消息,去年,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韩国公司、KG Mobility(KGM)、雷诺韩国和塔塔大宇等6家国内整车企业共出口278.2639万辆整车,创下自2015年(297.4114万辆)以来的9年新高。然而,今年由于多重不确定性,预计汽车出口将出现下滑趋势。 虽然去年出口总量创纪录,但同比增幅仅为0.6%,远低于2024年20.3%的增长率。KAMA指出,北美市场需求回暖,加之SUV和混合动力车的持续热销,成为支撑出口的主要动力。然而,北美以外地区出口表现不佳,加之电动车需求放缓,导致整体增长趋缓。 分企业来看,现代汽车去年出口117.2633万辆,同比增长1.9%;起亚出口100.5182万辆,同比下降4.0%;通用汽车韩国公司出口47.3165万辆,增长9.8%;KG Mobility增长18.5%,出口6.2318万辆;雷诺韩国则下滑18.4%,出口6.7123万辆。 KAMA预计,今年国内整车企业出口量或降至270万辆,同比减少3.1%。新冠疫情后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基数效应,使进一步增长难度加大。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普遍关税的政策提议,都为出口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此外,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需求停滞也令前景堪忧。现代汽车和起亚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在美首座电动汽车专用工厂——现代汽车集团Metaplant America(HMGMA)已投入运营,新能源车型的本地生产将直接减少相关车型的出口量。 KAMA方面表示:“今年汽车出口增长将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韩美贸易环境的恶化、中国在全球市场扩张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企业海外生产布局对出口的替代效应。行业需重点关注市场变化,优化全球化战略。” 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出口装船码头旁的露天堆货场,车辆正在等待装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19:12:11 -
韩国百货业"马太效应"凸显 强者恒强 弱者恒弱
上月26日,位于明洞的新世界百货。【图片来源 韩联社】 去年韩国百货商店行业增长率显著放缓,未及1%,各大商场间业绩分化加剧,呈“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 百货商店业界于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乐天、新世界、现代、格乐丽雅(Galleria)、AK等五大百货商店旗下68家商场累计交易额达39.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11.5亿元),同比(39.4万亿韩元)仅上涨0.9%。 百货商店交易额涨幅于2021年至2022年,因新冠疫情引发的报复性消费热潮而连续两年超过10%的增长率,随后于2023年骤降至1.7%,去年进一步降至1%以下。据分析,受高利率和高物价影响,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心理趋于保守。 各百货商场表现来看,以2024年为基准,乐天百货以13.8325万亿韩元(34.8%)的交易额稳居榜首,其次依次为新世界(12.6252万亿韩元,31.7%)、现代(9.4493万亿韩元,23.7%)、格乐丽雅(2.7991万亿韩元)和AK(1.0941万亿韩元,2.7%)。与前一年度相比,仅乐天(1.2%↑)和新世界(3.7%↑)实现交易额正增长,现代(0.2%↓)、格乐丽雅(3.8%↓)、AK(9.3%↓)等其余三家百货商店均有所下滑。 各商场间的两极分化现象愈发显著。首都圈的大型商场保持稳健增长,而多数地方商场则面临交易额的大幅缩减。从交易额超过1万亿韩元的店铺数量来看,新世界与现代各有4家,乐天3家,格乐丽雅1家,共计12家,其中,除新世界釜山店、大邱店、乐天釜山总店等3家商场外,其余均集中在首都地区。这12家商场去年总交易额同比增长5%,达21.0936万亿韩元,远超整体市场涨幅。12家商场总交易额中所占比重也从51%升至53%,增加了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其余56家商场交易额则减少3.3%,从2023年的19.3352万亿韩元降至去年的18.766万亿韩元。 业界普遍预测,未来首都圈与地方商场之间的业绩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在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广域市和中小城市中,仅少数竞争力突出的百货商场有望维持运营。业界某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多数品牌倾向于入驻业绩良好的商场,销售额将进一步向高水平商场集中,形成恶性循环,加剧市场分化。”
2025-01-08 00:58:53 -
【CES 2025】韩国企业巨头齐聚CES 2025 聚焦AI引领未来商机
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及信息技术展会CES 2025即将启幕,韩国主要企业集团总裁和高管届时齐聚美国拉斯维加斯,计划通过了解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产业趋势,与全球客户会面,发掘未来增长机会并拓展商业网络。 据韩国财界6日消息,SK集团会长崔泰源今年计划连续第三年出席CES,并偕SK海力士社长(CEO)郭鲁正、AI基础设施总管(CMO)金柱善、开发总管(CDO)安炫和SK电讯社长柳英相一同前往。 此次展会期间崔泰源与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会面能否成行值得关注。黄仁勋此次会在CES上进行八年以来的首次主题演讲,SK海力士目前正在向英伟达供应高带宽存储器(HBM),双方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备受瞩目。SK集团今年计划在CES上以“创新AI技术打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运营联合展位。 三星集团方面,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副会长韩宗熙率队出席CES。同行的还有三星电子影像显示部门部长龙锡宇、全球营销室长李源镇、三星显示社长李青、三星电机社长张德铉以及三星SDS社长李俊熙等。韩宗熙届时会登台CES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阐述三星电子的AI家居战略“为了世界的AI”。 LG集团由LG电子社长赵周完领队,LG电子家电解决方案(HS)部门部长柳在哲、媒体娱乐解决方案(MS)部门部长朴亨世、车辆解决方案(VS)部门部长殷锡炫以及LG伊诺特代表理事文赫洙等随行。赵周完计划在介绍LG电子下一代业务战略的演讲中,发布AI家居中枢平台ThinQ ON。 现代汽车集团大多决定不参加本届CES,仅现代摩比斯设立展位。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与HD现代首席副会长郑基宣是否现身尚未确定,但现代摩比斯社长李奎锡和销售部门总管阿克塞尔·马施卡(Axel Maschka)计划参观展览。 另外,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LG集团会长具光谟等决定不出席此次活动,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经济环境严峻,因此仅派遣必要人员参会。 CES 2025于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今年预计共吸引来自全球166个国家的4500多家企业参展。韩国参展企业数量达到1031家,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1509家)和中国(1399家),创下历史新高。本届CES的口号为“AI DIVE IN”(与AI同行 智泽万象),意在通过AI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可能性,推动变革实现突破。 出席CES 2024的SK集团会长崔泰源【图片来源 SK集团】
2025-01-07 00:55:41 -
现代汽车在美销量再创新高 连续两年稳居前四
起亚EV9 【图片来源 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现代汽车集团于去年在美国市场创下历史销量新高,稳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紧随通用汽车、丰田与福特之后,现代汽车集团连续两年荣膺美国市场销量前四。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现代汽车(包括捷尼赛思)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共售出170.8293万辆汽车,同比(165.2821万辆)增加3.4%,在美销量首次突破170万辆大关。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分别达91.1805万辆和79.6488万辆,分别增长4.8%和1.8%。现代汽车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捷尼赛思销量达7.5003万辆,同比增加8.4%。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得益于休闲车(RV)和新能源汽车的卓越销售表现,推动整体业绩增长。 现代汽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帕里斯帝和电动汽车艾尼氪5销量均创新高,分别售出11.055万辆(23%↑)和4.44万辆(31%↑)。同时,起亚亦有6款车型刷新了年度销量新高。起亚EV9销量达2.2017万辆,增加1869%;起亚狮跑销量达16.1917万辆,增加15%;起亚嘉华销量为4.9726万辆,增加14%;K3、K4销量为13.9778万辆(13%),EV6销量为2.1715万辆(6%)等,均创新高。现代汽车“前三”车型分别是途胜(20.6126万辆)、伊兰特(13.6698万辆)、胜达(11.9010万辆)。起亚依次是狮跑、K3、K4、起亚特柳赖德(Telluride)。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在美市场的汽车销量继2023年之后第二次位居第四位。主要整车企业公开的去年年销量来看,通用汽车以268.9346万辆稳居首位,丰田以233.2623万辆紧随其后,福特以206.5161万辆销量位居第三。继现代汽车集团之后,本田(142.3857万辆)和三菱(103.3851万辆)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位。 现代汽车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及通胀削减法案(IRA)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凭借RV与新能源汽车的出色表现,成功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5-01-06 22:32:29 -
中美贸易格局生变 韩国对华对美出口差距创21年新低
去年,韩国对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差距缩小至52.35亿美元,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变化反映了中美贸易格局重塑对韩国出口结构的深远影响。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及2015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生效以来,中国长期稳居韩国最大出口市场。然而,近年来,受中国内需疲软和中间品自给率提升的影响,中韩供应链分工体系受到冲击,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呈现下滑趋势。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6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330.26亿美元,同比增长6.6%,继续稳居韩国最大出口市场。然而,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1277.91亿美元,增幅达10.45%,不仅创下连续7年新高,还实现连续8年正增长。 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和美国出口额的差距已从2018年的894.05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大幅缩小至2024年的52.35亿美元,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最小差距。 韩国对中国出口在2021年创下1629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后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降至1557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1248亿美元。尽管2024年小幅回升至1330亿美元,但增长势头依然乏力。 长期以来,韩国对中国出口以零部件和材料等中间品为主,而中国则通过加工这些中间品生产成品并供应全球市场。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一传统的分工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 相比对华出口的疲软,韩国对美出口呈现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汽车(8.2%)、半导体(122.8%)、通用机械(3.6%)和计算机(196.8%)等核心品目的出口表现突出。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星集团、SK集团、现代汽车和LG集团等韩国主要企业在美国加大对半导体、二次电池和电动汽车等尖端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相关机械设备和中间品的出口。此外,美国科技巨头增加对人工智能(AI)服务器的投资,也为韩国半导体出口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韩国贸易协会趋势分析室长张相植(音)指出:“美国作为大型消费市场,其出口结构日益多样化,包括信息技术(IT)、机械设备和石油化学等领域。美国本地投资的增长,相关中间品出口逐渐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 展望未来,若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启动第二任期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中心的供应链重组或将对韩国对华出口带来更大挑战。 张相植表示:“鉴于中美冲突和中国强化自给自足的趋势,维持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难度将持续增加。韩国需要以韩美同盟为基础,通过加强尖端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合作,提升与美国的互补性贸易关系。” 现代汽车的电动汽车电池【图片来源 现代汽车】
2025-01-06 20:02:04 -
【CES 2025】科技届春晚来袭AI与未来移动性技术成最大看点
全球规模最大的家电与IT展览会“CES 2025”将于7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来自160多个国家的4500多家企业将在本次展会上展示全球尖端技术的发展方向。 CES最初以消费者家电展览会起步,但随着移动性、机械、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扩展,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展览之一。今年的主题是“连接、解决、发现、深入探究”(Connect, Solve, Discover, DIVE IN),展现对未来技术的深刻探索与创新渴望。 据业界5日消息,今年CES将集中展示AI技术的产业应用,备受关注。有分析指出,本次展会将揭示AI如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潜力。AI技术将在移动性、数字健康、内容、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性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核心关键词包括超连接、经营模式创新和安全性。 除AI外,量子计算、生成型AI机器人、未来移动性技术和能源转换技术也成为展会的核心亮点。展会有望展现AI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全面进展,为与会者带来新的启示。 移动性领域技术在本届CES中备受瞩目,甚至有人将其比喻为“汽车展”。今年首次设立的“移动性舞台”预计将吸引大量观众。 日本丰田汽车在时隔5年后重返CES,计划展示其智慧城市模型“编织城市”(Woven City)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案例。现代摩比斯则将代表现代汽车集团亮相,展出全息风挡显示屏等技术。 CES媒体日活动作为展会的前哨战,已于5日至6日在拉斯维加斯展开。三星电子和LG电子等企业将于6日举行媒体日活动。三星电子副会长韩宗熙将以“AI For All(为所有人的人工智能)”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AI技术的普惠应用;LG电子社长赵周完则将以“共感智能”为主题,展示其未来愿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将在展会期间发表主题演讲,他将展示下一代AI加速器“Blackwell”的研发进展。达美航空CEO埃德·巴斯蒂安、沃尔沃集团总裁兼CEO马丁·伦德斯泰特和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会长津贺一宏等业界领袖也将介绍各自在移动性与社会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计划。 本次CES的媒体日活动包括标志性项目“CES拉斯维加斯揭幕”(CES Unveiled Las Vegas),于5日下午率先登场。参展企业将通过这一平台抢先展示其技术突破与未来发展蓝图,激发全球产业的关注与期待。 CES 2025将持续至10日,预计将吸引众多技术爱好者、企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前来,共同探索科技的未来。 LG电子5日宣布,将于7日至10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举办的“CES 2025”上,以“与共情智能相伴的日常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广告展示其技术愿景,迎接来自全球的参观者。【图片来源 LG电子】
2025-01-05 23:00:14 -
2024年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外籍游客突破22万 创历史新高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访问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馆、果川馆、德寿宫馆和清州馆四个馆的外籍游客人数达到22.06万人次,较2023年的20.89万人次增加了1.16万人次,创下开馆以来的历史新高。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4年增幅达到了35.9%。 此外,自2013年首尔馆开馆以来,国立现代美术馆四个馆接待的外籍游客累计人数达到101.2万人次,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从2024年外籍游客国籍分布来看,美国占比最高,为27%,其次是欧洲(26.4%)、中国(18.8%)、日本(8.5%)和东南亚(7%)。其中,首尔馆是外籍游客的主要参观场所,全年接待人数达到19万人次。 2024年展出的“回到未来:韩国现代艺术的当代性探索”吸引了5万名外籍游客。此外,另一展览“郑英善:为这片土地上呼吸的所有生命”也深受欢迎。 根据统计数据,在国内外访客中,20多岁的访客占比为41.3%,30多岁的占比为24.4%。20至30岁年龄段的访客合计占比达65.7%。这意味着约三分之二的访客为年轻群体。 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金成希(音)表示:“在全球对韩国艺术关注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美术馆将继续策划高品质展览,同时开发满足国内外访客需求的服务和项目,进一步推动韩国艺术的国际化发展。” 外籍游客在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参观展览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3 01:02:02 -
想说分手不容易 韩企期待在华再现高光时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脱钩”论在国际范围内重新抬头,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韩国企业也随之调整在华战略。尽管与在华投资的巅峰时期相比,韩企因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而选择撤出中国市场,或缩小在华业务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仍具有发展潜力,近来多家韩企在权衡利弊后意识到,与中国“分手”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出现“回潮”中国的迹象。 ▲三养食品海外首厂落户嘉兴 好丽友铁心做中国消费者“好朋友” 凭借“火鸡面”风靡全球的三养食品去年12月宣布,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浙江省嘉兴市成立生产法人和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 三养食品称,工厂计划于2027年初建成6条生产线。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养食品还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子公司,作为海外工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持平台。 三养食品2012年推出“火鸡面”后,凭借独特的韩式辣味迅速成为“爆款”,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其中,中国市场功不可没,占整体出口的25%。 本地化战略是三养食品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宝,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喜爱口味进行调研,去年在中国推出限定“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作为中韩合作研发的首款产品,巧妙融合了椰香奶味与经典火鸡辣味,上市后收获好评如潮。三养食品还与桂桂茶、乐乐茶、七分甜等新茶饮品牌展开跨界联名,推动三养食品在线上线下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11月,三养食品中国总裁金周泳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推介产品。【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三养食品承诺今后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快本土新品的研发,并精心规划每年推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三养连年扩大规模,去年员工数量较2023年翻倍增长至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20%。 在食品领域,除了三养食品外,被誉为本地化“天花板”的好丽友也于去年12月宣布,“Market Onature O!”格兰诺拉麦片将正式进军中国麦片市场。从去年9月起在高端超市Ole'上架后,11月起扩大至开市客和盒马鲜生,今年上半年起将进驻大润发、山姆会员商店等。 好丽友表示,中国麦片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000亿韩元增至2021年的1.9万亿韩元,12年间扩大了近4倍,去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3万亿韩元。通过持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诚意满满的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分销渠道,好丽友正在走出低迷期,市场预测有望于今年恢复至2016年“萨德风波”前在华销售水平。 为纪念巧克力派上市50周年,好丽友在中国推出限量款产品。【图片来源 网络】 ▲“打不过就加入” 现代汽车入华22年持续加码投资 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源已成为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现代汽车集团在2019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氢能产业,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已于2023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 去年,现代汽车连续第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In China, For China, To Global”为主题,现展出包括氢燃料电池轻卡MIGH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巴士、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中国版等氢能最新产品,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氢能解决方案。 同时,高性能电动车艾尼氪5N,以及全新Elantra N等现代N品牌明星车型也亮相进博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继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后,现代汽车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随即宣布,将向双方在华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投资11亿美元。业界分析称,即使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并被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现代汽车仍希望加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根据去年的数据,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已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而现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却没有一款相关车型在售。这一空白无疑向现代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次投资被评价为不仅是现代和北汽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续命”之举,更是现代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全球布局的一步关键尝试。 2024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图片来源 网络】 ▲2025年韩企在华机遇挑战并存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区域间合作持续深化,预计在2025年,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投资前景光明,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是韩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之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关系的变化可能对韩企在中国的部分高科技领域投资产生影响,企业需制定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中韩自贸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贸易便利和投资机会,在供应链协同和拓展市场方面扩大双边合作范围,成为韩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5-01-01 19:22:23
-
去年韩国274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同比减少9.9%
企业分析机构韩国CXO研究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本月2日为基准,韩国2749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计达到225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3万亿元),同比减少9.9%。 同期,有1904家上市公司市值在过去一年内出现下跌。“万亿俱乐部”(市值超过1万亿韩元)成员从259家减至240家。 数据显示,有56家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加1万亿韩元以上,其中7家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加10万亿韩元以上。具体来看,SK海力士市值从103.67万亿韩元增至124.63万亿韩元,增长近21万亿韩元。此外,HD现代重工(14.38万亿韩元)、HD现代电气(11.78万亿韩元)、Alteogen(11.22万亿韩元)、KB金融(11.19万亿韩元)、三星生物制药(10.32万亿韩元)、韩华航空航天(10.2万亿韩元)等股票的市值均实现了增长。 然而,三星电子市值从475.19万亿韩元降至318.79万亿韩元,下降了156.41万亿韩元。此外,浦项控股集团(20.61万亿韩元)、LG新能源(19.54万亿韩元)、LG化学(17.72万亿韩元)、浦项未来M(16.58万亿韩元)、三星SDI(15.64万亿韩元)等股票的市值均同比下降10万亿以上。 从市值排行榜来看,三星电子、SK海力士、LG新能源、三星生物制药、现代汽车仍然位列前五。然而,前20家上市公司的排名发生了变化。根据资料,新进入前20的企业包括HD现代重工、三星人寿、三星火灾和SK innovation等。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13 22:32:57 -
韩国电池市场占有率下滑 全固态电池竞争力不敌中美日
韩国电池产业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竞争力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价格竞争力逊于中国,技术开发进度落后于美国和日本,K-电池的全球市场地位进一步下降,陷入苦战。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不含中国)的占有率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仅为45.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孚能科技、中创新航等,正在包括欧洲、巴西、泰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多个新兴市场迅速扩大供应范围。这种竞争使得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 即便是市场份额第一的中国宁德时代(CATL),也因竞争压力占有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特斯拉和日本丰田-松下合资公司PPES则分别实现了市场份额增长2.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韩国电池企业的业绩也受到严重冲击。LG新能源近日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初步财报显示,销售额为6.45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4.43亿元),同比下降6.2%;营业利润则转为亏损,亏损额达2255亿韩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一情况主要归因于中国产低价电池的快速扩张和电动车市场需求的暂时性放缓。分析认为,SK On和三星SDI的第四季度财报表现也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在新技术领域,K-电池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全固态电池作为全球电池产业的竞争焦点,被认为能够彻底解决现有电池起火风险,并提供更高性能。然而,韩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开发进度明显落后于海外竞争者。 美国初创企业QuantumScape计划在今年内实现20GWh(吉瓦时)规模的全固态电池量产,可为近23.8万辆现代艾尼氪(Ioniq) 5车型供电。而韩国的三星SDI预计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比美国落后约两年。与此同时,日本在本国政府补贴支持下,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也大幅加快,且拥有全球最多相关专利。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至少将有两家企业宣布全固态电池开发成功,市场商业化时间点可能早于预期。 2024年12月18日,在中国厦门市举行的发布演示前,观众们观看来自中国宁德时代(CATL)的下一代电池换电站。【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5-01-10 19:38:55 -
韩车企业去年出口创9年新高 今年或因多重因素迎来下降拐点
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9日消息,去年,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韩国公司、KG Mobility(KGM)、雷诺韩国和塔塔大宇等6家国内整车企业共出口278.2639万辆整车,创下自2015年(297.4114万辆)以来的9年新高。然而,今年由于多重不确定性,预计汽车出口将出现下滑趋势。 虽然去年出口总量创纪录,但同比增幅仅为0.6%,远低于2024年20.3%的增长率。KAMA指出,北美市场需求回暖,加之SUV和混合动力车的持续热销,成为支撑出口的主要动力。然而,北美以外地区出口表现不佳,加之电动车需求放缓,导致整体增长趋缓。 分企业来看,现代汽车去年出口117.2633万辆,同比增长1.9%;起亚出口100.5182万辆,同比下降4.0%;通用汽车韩国公司出口47.3165万辆,增长9.8%;KG Mobility增长18.5%,出口6.2318万辆;雷诺韩国则下滑18.4%,出口6.7123万辆。 KAMA预计,今年国内整车企业出口量或降至270万辆,同比减少3.1%。新冠疫情后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基数效应,使进一步增长难度加大。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普遍关税的政策提议,都为出口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此外,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需求停滞也令前景堪忧。现代汽车和起亚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在美首座电动汽车专用工厂——现代汽车集团Metaplant America(HMGMA)已投入运营,新能源车型的本地生产将直接减少相关车型的出口量。 KAMA方面表示:“今年汽车出口增长将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韩美贸易环境的恶化、中国在全球市场扩张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企业海外生产布局对出口的替代效应。行业需重点关注市场变化,优化全球化战略。” 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出口装船码头旁的露天堆货场,车辆正在等待装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19:12:11 -
韩国百货业"马太效应"凸显 强者恒强 弱者恒弱
上月26日,位于明洞的新世界百货。【图片来源 韩联社】 去年韩国百货商店行业增长率显著放缓,未及1%,各大商场间业绩分化加剧,呈“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 百货商店业界于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乐天、新世界、现代、格乐丽雅(Galleria)、AK等五大百货商店旗下68家商场累计交易额达39.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11.5亿元),同比(39.4万亿韩元)仅上涨0.9%。 百货商店交易额涨幅于2021年至2022年,因新冠疫情引发的报复性消费热潮而连续两年超过10%的增长率,随后于2023年骤降至1.7%,去年进一步降至1%以下。据分析,受高利率和高物价影响,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心理趋于保守。 各百货商场表现来看,以2024年为基准,乐天百货以13.8325万亿韩元(34.8%)的交易额稳居榜首,其次依次为新世界(12.6252万亿韩元,31.7%)、现代(9.4493万亿韩元,23.7%)、格乐丽雅(2.7991万亿韩元)和AK(1.0941万亿韩元,2.7%)。与前一年度相比,仅乐天(1.2%↑)和新世界(3.7%↑)实现交易额正增长,现代(0.2%↓)、格乐丽雅(3.8%↓)、AK(9.3%↓)等其余三家百货商店均有所下滑。 各商场间的两极分化现象愈发显著。首都圈的大型商场保持稳健增长,而多数地方商场则面临交易额的大幅缩减。从交易额超过1万亿韩元的店铺数量来看,新世界与现代各有4家,乐天3家,格乐丽雅1家,共计12家,其中,除新世界釜山店、大邱店、乐天釜山总店等3家商场外,其余均集中在首都地区。这12家商场去年总交易额同比增长5%,达21.0936万亿韩元,远超整体市场涨幅。12家商场总交易额中所占比重也从51%升至53%,增加了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其余56家商场交易额则减少3.3%,从2023年的19.3352万亿韩元降至去年的18.766万亿韩元。 业界普遍预测,未来首都圈与地方商场之间的业绩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在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广域市和中小城市中,仅少数竞争力突出的百货商场有望维持运营。业界某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多数品牌倾向于入驻业绩良好的商场,销售额将进一步向高水平商场集中,形成恶性循环,加剧市场分化。”
2025-01-08 00:58:53 -
【CES 2025】韩国企业巨头齐聚CES 2025 聚焦AI引领未来商机
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及信息技术展会CES 2025即将启幕,韩国主要企业集团总裁和高管届时齐聚美国拉斯维加斯,计划通过了解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产业趋势,与全球客户会面,发掘未来增长机会并拓展商业网络。 据韩国财界6日消息,SK集团会长崔泰源今年计划连续第三年出席CES,并偕SK海力士社长(CEO)郭鲁正、AI基础设施总管(CMO)金柱善、开发总管(CDO)安炫和SK电讯社长柳英相一同前往。 此次展会期间崔泰源与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会面能否成行值得关注。黄仁勋此次会在CES上进行八年以来的首次主题演讲,SK海力士目前正在向英伟达供应高带宽存储器(HBM),双方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备受瞩目。SK集团今年计划在CES上以“创新AI技术打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运营联合展位。 三星集团方面,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副会长韩宗熙率队出席CES。同行的还有三星电子影像显示部门部长龙锡宇、全球营销室长李源镇、三星显示社长李青、三星电机社长张德铉以及三星SDS社长李俊熙等。韩宗熙届时会登台CES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阐述三星电子的AI家居战略“为了世界的AI”。 LG集团由LG电子社长赵周完领队,LG电子家电解决方案(HS)部门部长柳在哲、媒体娱乐解决方案(MS)部门部长朴亨世、车辆解决方案(VS)部门部长殷锡炫以及LG伊诺特代表理事文赫洙等随行。赵周完计划在介绍LG电子下一代业务战略的演讲中,发布AI家居中枢平台ThinQ ON。 现代汽车集团大多决定不参加本届CES,仅现代摩比斯设立展位。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与HD现代首席副会长郑基宣是否现身尚未确定,但现代摩比斯社长李奎锡和销售部门总管阿克塞尔·马施卡(Axel Maschka)计划参观展览。 另外,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LG集团会长具光谟等决定不出席此次活动,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经济环境严峻,因此仅派遣必要人员参会。 CES 2025于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今年预计共吸引来自全球166个国家的4500多家企业参展。韩国参展企业数量达到1031家,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1509家)和中国(1399家),创下历史新高。本届CES的口号为“AI DIVE IN”(与AI同行 智泽万象),意在通过AI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可能性,推动变革实现突破。 出席CES 2024的SK集团会长崔泰源【图片来源 SK集团】
2025-01-07 00:55:41 -
现代汽车在美销量再创新高 连续两年稳居前四
起亚EV9 【图片来源 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现代汽车集团于去年在美国市场创下历史销量新高,稳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紧随通用汽车、丰田与福特之后,现代汽车集团连续两年荣膺美国市场销量前四。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现代汽车(包括捷尼赛思)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共售出170.8293万辆汽车,同比(165.2821万辆)增加3.4%,在美销量首次突破170万辆大关。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分别达91.1805万辆和79.6488万辆,分别增长4.8%和1.8%。现代汽车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捷尼赛思销量达7.5003万辆,同比增加8.4%。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得益于休闲车(RV)和新能源汽车的卓越销售表现,推动整体业绩增长。 现代汽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帕里斯帝和电动汽车艾尼氪5销量均创新高,分别售出11.055万辆(23%↑)和4.44万辆(31%↑)。同时,起亚亦有6款车型刷新了年度销量新高。起亚EV9销量达2.2017万辆,增加1869%;起亚狮跑销量达16.1917万辆,增加15%;起亚嘉华销量为4.9726万辆,增加14%;K3、K4销量为13.9778万辆(13%),EV6销量为2.1715万辆(6%)等,均创新高。现代汽车“前三”车型分别是途胜(20.6126万辆)、伊兰特(13.6698万辆)、胜达(11.9010万辆)。起亚依次是狮跑、K3、K4、起亚特柳赖德(Telluride)。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在美市场的汽车销量继2023年之后第二次位居第四位。主要整车企业公开的去年年销量来看,通用汽车以268.9346万辆稳居首位,丰田以233.2623万辆紧随其后,福特以206.5161万辆销量位居第三。继现代汽车集团之后,本田(142.3857万辆)和三菱(103.3851万辆)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位。 现代汽车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及通胀削减法案(IRA)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凭借RV与新能源汽车的出色表现,成功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5-01-06 22:32:29 -
中美贸易格局生变 韩国对华对美出口差距创21年新低
去年,韩国对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差距缩小至52.35亿美元,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变化反映了中美贸易格局重塑对韩国出口结构的深远影响。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及2015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生效以来,中国长期稳居韩国最大出口市场。然而,近年来,受中国内需疲软和中间品自给率提升的影响,中韩供应链分工体系受到冲击,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呈现下滑趋势。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6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330.26亿美元,同比增长6.6%,继续稳居韩国最大出口市场。然而,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1277.91亿美元,增幅达10.45%,不仅创下连续7年新高,还实现连续8年正增长。 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和美国出口额的差距已从2018年的894.05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大幅缩小至2024年的52.35亿美元,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最小差距。 韩国对中国出口在2021年创下1629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后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降至1557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1248亿美元。尽管2024年小幅回升至1330亿美元,但增长势头依然乏力。 长期以来,韩国对中国出口以零部件和材料等中间品为主,而中国则通过加工这些中间品生产成品并供应全球市场。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一传统的分工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 相比对华出口的疲软,韩国对美出口呈现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汽车(8.2%)、半导体(122.8%)、通用机械(3.6%)和计算机(196.8%)等核心品目的出口表现突出。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星集团、SK集团、现代汽车和LG集团等韩国主要企业在美国加大对半导体、二次电池和电动汽车等尖端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相关机械设备和中间品的出口。此外,美国科技巨头增加对人工智能(AI)服务器的投资,也为韩国半导体出口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韩国贸易协会趋势分析室长张相植(音)指出:“美国作为大型消费市场,其出口结构日益多样化,包括信息技术(IT)、机械设备和石油化学等领域。美国本地投资的增长,相关中间品出口逐渐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 展望未来,若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启动第二任期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中心的供应链重组或将对韩国对华出口带来更大挑战。 张相植表示:“鉴于中美冲突和中国强化自给自足的趋势,维持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难度将持续增加。韩国需要以韩美同盟为基础,通过加强尖端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合作,提升与美国的互补性贸易关系。” 现代汽车的电动汽车电池【图片来源 现代汽车】
2025-01-06 20:02:04 -
【CES 2025】科技届春晚来袭AI与未来移动性技术成最大看点
全球规模最大的家电与IT展览会“CES 2025”将于7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来自160多个国家的4500多家企业将在本次展会上展示全球尖端技术的发展方向。 CES最初以消费者家电展览会起步,但随着移动性、机械、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扩展,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展览之一。今年的主题是“连接、解决、发现、深入探究”(Connect, Solve, Discover, DIVE IN),展现对未来技术的深刻探索与创新渴望。 据业界5日消息,今年CES将集中展示AI技术的产业应用,备受关注。有分析指出,本次展会将揭示AI如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潜力。AI技术将在移动性、数字健康、内容、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性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核心关键词包括超连接、经营模式创新和安全性。 除AI外,量子计算、生成型AI机器人、未来移动性技术和能源转换技术也成为展会的核心亮点。展会有望展现AI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全面进展,为与会者带来新的启示。 移动性领域技术在本届CES中备受瞩目,甚至有人将其比喻为“汽车展”。今年首次设立的“移动性舞台”预计将吸引大量观众。 日本丰田汽车在时隔5年后重返CES,计划展示其智慧城市模型“编织城市”(Woven City)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案例。现代摩比斯则将代表现代汽车集团亮相,展出全息风挡显示屏等技术。 CES媒体日活动作为展会的前哨战,已于5日至6日在拉斯维加斯展开。三星电子和LG电子等企业将于6日举行媒体日活动。三星电子副会长韩宗熙将以“AI For All(为所有人的人工智能)”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AI技术的普惠应用;LG电子社长赵周完则将以“共感智能”为主题,展示其未来愿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将在展会期间发表主题演讲,他将展示下一代AI加速器“Blackwell”的研发进展。达美航空CEO埃德·巴斯蒂安、沃尔沃集团总裁兼CEO马丁·伦德斯泰特和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会长津贺一宏等业界领袖也将介绍各自在移动性与社会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计划。 本次CES的媒体日活动包括标志性项目“CES拉斯维加斯揭幕”(CES Unveiled Las Vegas),于5日下午率先登场。参展企业将通过这一平台抢先展示其技术突破与未来发展蓝图,激发全球产业的关注与期待。 CES 2025将持续至10日,预计将吸引众多技术爱好者、企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前来,共同探索科技的未来。 LG电子5日宣布,将于7日至10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举办的“CES 2025”上,以“与共情智能相伴的日常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广告展示其技术愿景,迎接来自全球的参观者。【图片来源 LG电子】
2025-01-05 23:00:14 -
2024年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外籍游客突破22万 创历史新高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访问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馆、果川馆、德寿宫馆和清州馆四个馆的外籍游客人数达到22.06万人次,较2023年的20.89万人次增加了1.16万人次,创下开馆以来的历史新高。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4年增幅达到了35.9%。 此外,自2013年首尔馆开馆以来,国立现代美术馆四个馆接待的外籍游客累计人数达到101.2万人次,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从2024年外籍游客国籍分布来看,美国占比最高,为27%,其次是欧洲(26.4%)、中国(18.8%)、日本(8.5%)和东南亚(7%)。其中,首尔馆是外籍游客的主要参观场所,全年接待人数达到19万人次。 2024年展出的“回到未来:韩国现代艺术的当代性探索”吸引了5万名外籍游客。此外,另一展览“郑英善:为这片土地上呼吸的所有生命”也深受欢迎。 根据统计数据,在国内外访客中,20多岁的访客占比为41.3%,30多岁的占比为24.4%。20至30岁年龄段的访客合计占比达65.7%。这意味着约三分之二的访客为年轻群体。 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金成希(音)表示:“在全球对韩国艺术关注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美术馆将继续策划高品质展览,同时开发满足国内外访客需求的服务和项目,进一步推动韩国艺术的国际化发展。” 外籍游客在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参观展览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3 01:02:02 -
想说分手不容易 韩企期待在华再现高光时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脱钩”论在国际范围内重新抬头,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韩国企业也随之调整在华战略。尽管与在华投资的巅峰时期相比,韩企因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而选择撤出中国市场,或缩小在华业务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仍具有发展潜力,近来多家韩企在权衡利弊后意识到,与中国“分手”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出现“回潮”中国的迹象。 ▲三养食品海外首厂落户嘉兴 好丽友铁心做中国消费者“好朋友” 凭借“火鸡面”风靡全球的三养食品去年12月宣布,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浙江省嘉兴市成立生产法人和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 三养食品称,工厂计划于2027年初建成6条生产线。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养食品还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子公司,作为海外工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持平台。 三养食品2012年推出“火鸡面”后,凭借独特的韩式辣味迅速成为“爆款”,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其中,中国市场功不可没,占整体出口的25%。 本地化战略是三养食品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宝,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喜爱口味进行调研,去年在中国推出限定“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作为中韩合作研发的首款产品,巧妙融合了椰香奶味与经典火鸡辣味,上市后收获好评如潮。三养食品还与桂桂茶、乐乐茶、七分甜等新茶饮品牌展开跨界联名,推动三养食品在线上线下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11月,三养食品中国总裁金周泳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推介产品。【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三养食品承诺今后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快本土新品的研发,并精心规划每年推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三养连年扩大规模,去年员工数量较2023年翻倍增长至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20%。 在食品领域,除了三养食品外,被誉为本地化“天花板”的好丽友也于去年12月宣布,“Market Onature O!”格兰诺拉麦片将正式进军中国麦片市场。从去年9月起在高端超市Ole'上架后,11月起扩大至开市客和盒马鲜生,今年上半年起将进驻大润发、山姆会员商店等。 好丽友表示,中国麦片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000亿韩元增至2021年的1.9万亿韩元,12年间扩大了近4倍,去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3万亿韩元。通过持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诚意满满的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分销渠道,好丽友正在走出低迷期,市场预测有望于今年恢复至2016年“萨德风波”前在华销售水平。 为纪念巧克力派上市50周年,好丽友在中国推出限量款产品。【图片来源 网络】 ▲“打不过就加入” 现代汽车入华22年持续加码投资 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源已成为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现代汽车集团在2019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氢能产业,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已于2023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 去年,现代汽车连续第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In China, For China, To Global”为主题,现展出包括氢燃料电池轻卡MIGH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巴士、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中国版等氢能最新产品,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氢能解决方案。 同时,高性能电动车艾尼氪5N,以及全新Elantra N等现代N品牌明星车型也亮相进博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继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后,现代汽车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随即宣布,将向双方在华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投资11亿美元。业界分析称,即使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并被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现代汽车仍希望加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根据去年的数据,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已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而现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却没有一款相关车型在售。这一空白无疑向现代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次投资被评价为不仅是现代和北汽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续命”之举,更是现代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全球布局的一步关键尝试。 2024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图片来源 网络】 ▲2025年韩企在华机遇挑战并存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区域间合作持续深化,预计在2025年,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投资前景光明,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是韩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之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关系的变化可能对韩企在中国的部分高科技领域投资产生影响,企业需制定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中韩自贸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贸易便利和投资机会,在供应链协同和拓展市场方面扩大双边合作范围,成为韩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5-01-01 1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