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价格’新闻 88个
-
比亚迪"驶入"韩国倒计时 首发车型定为Atto 3
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于本月16日在韩国举行盛大的品牌发布仪式,正式宣告进军韩国市场。记者日前从业界获悉,比亚迪Atto 3(中国命名为元PLUS)成为首款在韩上市的车型,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最早或于13日授予Atto 3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 根据韩国《大气环境保护法》规定,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是对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后续航里程进行测试的过程。Atto 3通过环境部的认证,意味着完成在韩国上市电动汽车的所有认证流程。认证流程快于其他正在接受测试的Seal(海豹)、Dolphin(海豚)、Sealion 07(海狮07)等比亚迪其他车型,最先“驶入”韩国市场。 Atto 3将在完成产业部的环保汽车申报、韩国环境公团的普及评估(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后正式上市。通常不超过一个月,因此Atto 3的最快有望于下月与韩国消费者见面。 比亚迪Atto 3定位紧凑型SUV,搭载高功率、低能耗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按照欧盟标准(WLTP)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420公里。但在韩国被认证的续航里程为330公里。 Atto 3的韩国售价可能在3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左右。但由于Atto 3搭载回收率较低的磷酸铁锂(LFP)电池,根据环境部的电动汽车购买补贴规定,预计补贴额度将低于韩国本土车辆。此前环境部曾表示,将根据续航里程及性能进一步扩大补贴支付差距。 乌山大学电动汽车专业教授文学勋(音)称,比亚迪主要瞄准的是进口车市场,占韩国整体汽车市场的15%-20%,最终竞争对手剑指特斯拉而非现代起亚,价格将是决定销量的关键因素。 比亚迪海狮07日前亮相日本东京车展。【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2 23:13:19 -
韩国美妆巨头掀涨价潮 独立品牌坚守价格博弈市场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与汇率波动导致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期接连上调产品价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品牌化妆品选择维持目前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韩国美妆业界10日消息,LG生活健康宣布上调旗下品牌欧蕙(OHUI)、苏秘37°(SU:M37°)、BEYOND等部分产品价格。欧蕙本月已对115款产品价格上调1000至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至25元),下月1日起还计划对Prime Advancer、Miracle Moisture系列4款产品再度上调5000韩元。 苏秘37°品牌也上调主打产品Micro-Active、Water-full等系列价格至多5000韩元,并计划下月作出进一步调整。BEYOND则计划下月提高13款产品价格,涨幅最高达2000韩元,并于5月1日对4款产品再度提价1000韩元。 对此,LG生活健康方面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进口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持续上涨,公司作出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ABLE C&C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馥(A’pieu)也分别上调部分产品价格。谜尚的三色眼影和唇线笔等11款产品涨价,奥馥则对卸妆液、定妆粉以及化妆棉等7款产品进行调价。 与上述企业不同,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表示,今年暂未计划单独上调雪花秀(Sulwhasoo)产品价格,但主打产品滋阴水乳、弹力面霜等系列会在年中进行升级换代,届时可能会伴随价格调整。 另一方面,独立品牌Rom&nd和朝鲜美女等表示目前暂无价格调整计划。Rom&nd相关人士称,材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主力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价格调整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位。因此,Rom&nd选择通过产品升级来控制成本,去年11月推出的Juicy Lasting Tint系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原来的5.5克减少到3.5克。 此外,入驻大创(DAISO)的美妆品牌产品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化妆品的需求。统计显示,大创美妆品类营收在2021年增长52%,2022年增长50%,2023年大幅增长85%。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品牌忠诚度降低,类似大创和独立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中,价格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品牌通过缩减容量或特定渠道定制产品来应对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6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试用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20:07:45 -
韩国电池市场占有率下滑 全固态电池竞争力不敌中美日
韩国电池产业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竞争力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价格竞争力逊于中国,技术开发进度落后于美国和日本,K-电池的全球市场地位进一步下降,陷入苦战。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不含中国)的占有率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仅为45.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孚能科技、中创新航等,正在包括欧洲、巴西、泰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多个新兴市场迅速扩大供应范围。这种竞争使得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 即便是市场份额第一的中国宁德时代(CATL),也因竞争压力占有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特斯拉和日本丰田-松下合资公司PPES则分别实现了市场份额增长2.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韩国电池企业的业绩也受到严重冲击。LG新能源近日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初步财报显示,销售额为6.45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4.43亿元),同比下降6.2%;营业利润则转为亏损,亏损额达2255亿韩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一情况主要归因于中国产低价电池的快速扩张和电动车市场需求的暂时性放缓。分析认为,SK On和三星SDI的第四季度财报表现也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在新技术领域,K-电池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全固态电池作为全球电池产业的竞争焦点,被认为能够彻底解决现有电池起火风险,并提供更高性能。然而,韩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开发进度明显落后于海外竞争者。 美国初创企业QuantumScape计划在今年内实现20GWh(吉瓦时)规模的全固态电池量产,可为近23.8万辆现代艾尼氪(Ioniq) 5车型供电。而韩国的三星SDI预计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比美国落后约两年。与此同时,日本在本国政府补贴支持下,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也大幅加快,且拥有全球最多相关专利。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至少将有两家企业宣布全固态电池开发成功,市场商业化时间点可能早于预期。 2024年12月18日,在中国厦门市举行的发布演示前,观众们观看来自中国宁德时代(CATL)的下一代电池换电站。【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5-01-10 19:38:55 -
韩妆出口突破百亿美元 行业面临高汇率挑战
据韩国美妆业界9日消息,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预测,今年韩妆(K-Beauty)出口额将较去年增长3%至10%。根据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进出口动向》报告,韩国化妆品出口额已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尤其是在美国市场,韩国化妆品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成功超越法国,成为美国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化妆品来源国。与此同时,韩国独立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即将开启第二任期,国内局势不稳定以及高汇率持续,化妆品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生产并出口至海外的品牌能够从汇率波动中获益,但那些依赖进口原料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在高汇率持续的情况下,可能不得不提高价格以应对成本上升。 尽管如此,许多企业目前仍在使用已进口的原料,因此尚未明显感受到高汇率带来的影响。化妆品业界人士表示:“我们仍有大量进口原料库存,当前尚未对经营造成压力。”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品牌,美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反而可能被视为利好消息。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仍需密切关注未来汇率变化。另一位韩国化妆品原始设计制造(ODM)业界专家表示:“由于政局的不稳定,短期内难以预测汇率走势。如果高汇率长期持续,化妆品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哪怕是轻微的价格调整,也可能给消费者留下‘贵’的印象。” 近年来,韩妆独立品牌在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上的数量增长了1.4倍,截至去年已增至230个。据亚马逊统计,过去一年韩妆品牌在全球商店的销量增长超过75%。化妆品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亚马逊,近年来面向海外市场的美妆平台也在增加。如果汇率损失加剧,品牌可通过多元化出口渠道提升海外销售额。” 6日,一位市民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挑选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00:29:13 -
韩国电商市场持续降温 平台调整战略以求突围
受经济衰退影响与消费者信心减弱影响,韩国电商市场的增长步伐逐渐放缓。面对愈加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调整战略,聚焦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图在挑战中寻求突破。 据电商业界3日消息,乐天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乐天ON将2025年的战略重点放在时尚和美妆等垂直领域,以强化核心竞争优势。 作为平台核心品类的时尚领域,乐天ON计划进一步扩大品牌阵容,扶持新兴卖家。在奢侈品和海外直购领域,乐天ON将与全球品牌及精品店合作,推出更多独家商品。此外,乐天ON还将加大对韩国小众美妆品牌的投资,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乐天ON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持续优化线上服务,为应对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新世界集团旗下电商平台SSG.com正在加大对奢侈品、时尚和美妆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投入,同时依托人工智能(AI)驱动的广告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SSG.com与希杰集团的物流合作被认为是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支撑。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SSG.com将以‘强化核心品类竞争力’和‘物流体系改革’为核心战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平台将在食品杂货领域持续聚焦增长,在生活方式领域通过差异化服务,打造独特市场定位,进一步巩固其竞争优势。” 生鲜电商平台Kurly则以扩展时尚和生活类商品为核心,持续推进增长战略。同时,平台将优化VIP和会员优惠政策,推出更多会员专属特价和独家商品。此外,Kurly计划深化与线下合作伙伴的联动,如乐天影院与咖啡豆品牌,以丰富业务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在海外市场,Kurly以韩国高人气商品,如家庭代餐(HMR)为突破口,不断扩展业务版图。从进驻新加坡超市RedMart到覆盖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其国际化布局已初具规模。去年9月,Kurly产品入驻美国的韩国连锁超市H Mart,现已占据约30%的销售份额。平台表示,将继续扩大供货区域和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海外影响力。 另一大电商平台11号街则致力于优化电商核心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流量、配送和便利性,以逐步建立中长期增长基础。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巩固核心能力的同时,提升盈利水平,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乐天ON页面宣传图【图片来源 乐天ON】
2025-01-03 19:39:29 -
政局动荡和高汇率双重夹击 韩国奢侈品市场陷入"寒冬"
在政局动荡与高汇率的双重冲击下,韩国美妆、时尚等奢侈品进口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据韩国银行(央行)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达到1398.75韩元,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15年9个月的最高值。尤其是在2024年12月27日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弹劾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议案后,汇率一度突破1480韩元。韩国发展研究院(KDI)及证券界预测,韩元兑美元汇率可能进一步升至1500韩元。 汇率飙升导致美国总部的奢侈品化妆品品牌面临显著提价压力。大多数国际品牌以基准货币制定全球定价策略,因此汇率上升直接推动售价上涨。例如,美国雅诗兰黛集团在韩国运营包括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魅可(MAC)、海蓝之谜(La Mer)、芭比波朗(Bobbi Brown)等12个以上品牌,已于2024年8月将其主要品牌的免税店价格平均上调约2%。 与此同时,韩元兑欧元汇率也在2024年突破1500韩元,创下11年来的新高。法国奢侈品牌在韩国市场占据最大份额,汇率压力导致价格连涨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以香奈儿(Chanel)为例,该品牌维持相对欧元约10%的价格策略,且已将部分化妆品价格提高至多10%。同期,迪奥(Dior)和梵诗柯香(Maison Francis Kurkdjian)等品牌也紧随其后上调价格。 全球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集团同样受到影响。其旗下品牌兰蔻(Lancôme)、圣罗兰(Saint Laurent)、科颜氏(Kiehl’s)等免税店及韩国国内门店价格已于2024年初上调,涨幅最高达4%。 此外,奢侈品电商平台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剧。高物价与汇率飙升推高进口及销售成本,而疫情后消费者回归实体店,导致电商平台的竞争力下降。例如,奢侈品电商平台BALAAN自2020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目前资本总额为-77亿韩元。同类平台MUSTIT和Trenbe在2023年分别亏损79亿韩元和32亿韩元。 某奢侈品进口行业人士表示:“若汇率持续上涨,奢侈品平台可能面临比总代理进口商更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压力将难以避免。” 首尔市内某家奢侈品店门前【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28:41 -
韩国去年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重回全球第六大出口国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在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紧急戒严引发政局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韩国去年出口规模仍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连续15个月实现增长。 产业通商资源部(以下简称产业部)1日发布2024年韩国进出口动向显示,去年韩国出口额为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最高水平。出口增速从2021年的25.7%先后放缓至2022年的6.1%和2023年的-7.5%后,去年成功实现反弹。 从15项主要出口产品来看,半导体出口额为1419亿美元,同比大增43.9%,刷新2022年创下的历史纪录(1292亿美元)。产业部分析称,去年第四季度起,内存半导体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以DDR5、HBM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中心出口扩大,拉动整体出口攀高。 去年汽车出口规模为708亿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700亿美元以上。船舶出口规模为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8%,LNG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持续增长。 此外,石油化学(5%)、显示器(0.9%)、无线通讯器材(11.2%)、生物医药(13.1%)、电脑(76.7%)等出口也同比增长。但二次电池、钢铁、普通机械、纤维、石油制品等出口同比减少。 得益于韩国食品和美容产品人气攀升,去年农水产品食品和化妆品出口规模分别达到117亿美元和102亿美元,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7.6%和20.6%。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对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半导体、石油化学和无线通讯器材等三大产品均向好,同比实现6.6%的增长,规模为133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规模为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连续7年刷新最高纪录。 产业部分析称,美国科技企业持续对数据中心进行投资,带动相关半导体出口增长,拉动整体对美出口增长。 去年韩国进口规模为6320亿美元,同比缩水1.6%。国际油价等能源价格趋于稳定,能源进口规模有所收窄。去年韩国贸易收支顺差为518亿美元,创下自2018年(697亿美元)以后得最高水平。贸易收支自2022年和2023年先后产生478亿美元和103亿美元的赤字后,时隔三年转为顺差。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标准,去年1至9月,全球十大出口国中,韩国以9.6%的出口增幅居首,排名从第8位重新上升至第6位。 尤其在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态或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忧虑下,当月出口额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为613.8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单月出口规模自2023年10月后连续15个月同比实现增长。 产业部长官安德根表示,在出口环境恶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的不利因素影响下,韩国企业仍取得亮眼的出口成果。美国新政府成立在即,对外不确定风险或将进一步扩大,政府将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抓住新机遇,为韩国经济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2025-01-01 20:15:51 -
奢侈品新年又迎涨价潮 消费者转向二手市场寻求实惠
随着新年临近,多家国际奢侈品牌预计将在韩国接连提高产品价格,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奢侈品行业24日消息,意大利奢侈品牌诺悠翩雅(Loro Piana)将于明年1月4日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幅度最高达15%。其中,代表性包款“Loom Bag”的亚麻材质款售价将从原来的68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43万元)上涨至740万韩元,涨幅约8%。部分服装项目价格更是上涨了23%。 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也计划于明年初再度涨价。爱马仕通常每年年初涨价一次,但2023年已打破常规,于1月和6月分别进行了10%至15%的调价。香奈儿(Chanel)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同样在今年数次调整价格。 奢侈手表市场也将迎来涨价风潮。泰格豪雅(TAG Heuer)、百年灵(Breitling)等品牌已透露将在下月调整价格,而劳力士(Rolex)作为标志性品牌,预计延续每年年初涨价的惯例。今年1月,劳力士已将产品价格上调约8%。 随着涨价消息传出,消费者提前购买的需求迅速增加,“Open Run”(商店开门即冲刺购买的现象)有望再次出现。同时,因高物价趋势持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尤其是被称为“Mint级”(近乎新品状态)的商品。 在首尔江南等地的大型二手奢侈品专卖店,圣诞节和年末期间的客流量显著增加,成为市场热点。流通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与新品相比,Mint级商品价格仅为其一半左右,这吸引了追求理性消费的MZ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顾客”。 位于釜山乐天免税店的爱马仕门店【图片来源 爱马仕韩国官网】
2024-12-26 00:37:19 -
韩国白菜萝卜价格飙升 冬季种植面积减少成主因
上个月白菜和萝卜价格下降,如今再度上涨,达到去年的1.5至2倍。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冬季白菜和萝卜种植面积减少,加上晚秋余热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24日消息,前一天白菜(上品)的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棵4639韩元(约合人民币23元),较一年前的2817韩元上涨约65%。 白菜价格较平年贵了46%,且较一个月前上涨了50%。萝卜的平均零售价格上个月仍在2000韩元左右,但如今已突破3000韩元。前一天萝卜(上品)的平均零售价格为3373韩元,较去年上涨了91%,较平年高出68%,较上个月则上涨了26%。 受酷暑影响,去年10月白菜价格维持在8000韩元左右的高位,而随着秋季白菜的大量上市,上个月下旬价格降至3090韩元。但从本月初开始,价格再次上涨,从本月中旬的4397韩元持续上升至本月下旬的4639韩元。萝卜价格也从本月初的约2000韩元上涨至3000韩元以上。本月中旬达到3236韩元,本月下旬进一步上涨至3373韩元。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白菜和萝卜种植面积的减少,导致单位产量下降。根据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统计,今年冬季白菜种植面积为3503公顷,较去年减少了4.5%。冬季萝卜种植面积为5101公顷,较去年减少了6.1%。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农业观测中心负责人池善雨(音)表示:“中秋节之后持续的晚秋余热影响了冬季白菜和萝卜的生长。萝卜在播种期由于高温导致生长不佳,加上冬季萝卜主产地济州岛频繁降雨,也对产量造成了影响。” 农林畜产食品部园艺产业负责人申宇植(音)指出:“除了白菜产量减少外,腌制泡菜季节结束后,泡菜企业开始储存白菜,加上政府从18日起启动白菜收购,导致批发价格上涨,这也推动了零售价格的上涨。从本周起,将通过释放部分收购的白菜来稳定市场。” 3日,市民在首尔瑞草区农协经营的Hanaro Mart超市选购萝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4 19:51:40 -
调查:韩国平均日薪可买37杯星巴克拿铁居全球上游
韩国街头的咖啡店 【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近来有关咖啡豆价格飙涨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令韩国打工人担心是否将失去“咖啡自由”。在有“咖啡共和国”之称的韩国,咖啡价格到底在全球排在何种水平,以全球咖啡连锁店星巴克中的拿铁价格进行横向与主要国家相比,韩国的咖啡价格居中游。 价格信息网站Global Project Prices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为基准,韩国星巴克出售的中杯拿铁为3.8美元,在调查对象37国(地区)中排名第21位,属中等水平。 拿铁价格最贵的国家为瑞士,一杯拿铁需要8.48美元,是韩国的2倍多,在受调查对象国家(中)唯一超过8美元。美国(5.95美元)、智利(5.92美元)、比利时(5.92美元)、中国香港(5.66美元)、法国(5.6美元)、芬兰(5.55美元)、澳大利亚(5.44美元)、英国(5.38美元)和爱尔兰(5.29美元)依次排名其后。 拿铁价格最低的国家为土耳其,一杯仅需1.89美元,仅为韩国半价水平,在瑞士买一杯拿铁的价格可在土耳其买4.5杯。 为了解与一国(地区)收入水平相比,消费者感知的咖啡负担程度,对各国咖啡价格与人均日薪水平进行比较显示,摩洛哥(12.9%)、印度(12.7%)、菲律宾(11%)的咖啡价格负担较重,这些国家一天的人均收入可购买8至9杯拿铁。 印度尼西亚(7.8%)、智利(7.3%)、南非共和国(6.9%)、中国(6.8%)、墨西哥(6.4%)等国的咖啡价格占日均收入比重也较高。 韩国的咖啡价格占人均日薪比重为2.7%,在调查对象国家(地区)中排名第30位属较低水平。咖啡价格最贵的瑞士占日均收入比重为3.7%。 咖啡价格占日均收入比重最低的国家为爱尔兰,仅为1.7%,相当于用日薪可买到59杯拿铁。新西兰(1.8%)、土耳其(2%)、意大利(2.2%)、澳大利亚(2.2%)等国咖啡价格与收入比重也较低。
2024-12-24 18:51:17
-
比亚迪"驶入"韩国倒计时 首发车型定为Atto 3
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于本月16日在韩国举行盛大的品牌发布仪式,正式宣告进军韩国市场。记者日前从业界获悉,比亚迪Atto 3(中国命名为元PLUS)成为首款在韩上市的车型,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最早或于13日授予Atto 3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 根据韩国《大气环境保护法》规定,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是对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后续航里程进行测试的过程。Atto 3通过环境部的认证,意味着完成在韩国上市电动汽车的所有认证流程。认证流程快于其他正在接受测试的Seal(海豹)、Dolphin(海豚)、Sealion 07(海狮07)等比亚迪其他车型,最先“驶入”韩国市场。 Atto 3将在完成产业部的环保汽车申报、韩国环境公团的普及评估(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后正式上市。通常不超过一个月,因此Atto 3的最快有望于下月与韩国消费者见面。 比亚迪Atto 3定位紧凑型SUV,搭载高功率、低能耗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按照欧盟标准(WLTP)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420公里。但在韩国被认证的续航里程为330公里。 Atto 3的韩国售价可能在3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左右。但由于Atto 3搭载回收率较低的磷酸铁锂(LFP)电池,根据环境部的电动汽车购买补贴规定,预计补贴额度将低于韩国本土车辆。此前环境部曾表示,将根据续航里程及性能进一步扩大补贴支付差距。 乌山大学电动汽车专业教授文学勋(音)称,比亚迪主要瞄准的是进口车市场,占韩国整体汽车市场的15%-20%,最终竞争对手剑指特斯拉而非现代起亚,价格将是决定销量的关键因素。 比亚迪海狮07日前亮相日本东京车展。【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2 23:13:19 -
韩国美妆巨头掀涨价潮 独立品牌坚守价格博弈市场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与汇率波动导致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期接连上调产品价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品牌化妆品选择维持目前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韩国美妆业界10日消息,LG生活健康宣布上调旗下品牌欧蕙(OHUI)、苏秘37°(SU:M37°)、BEYOND等部分产品价格。欧蕙本月已对115款产品价格上调1000至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至25元),下月1日起还计划对Prime Advancer、Miracle Moisture系列4款产品再度上调5000韩元。 苏秘37°品牌也上调主打产品Micro-Active、Water-full等系列价格至多5000韩元,并计划下月作出进一步调整。BEYOND则计划下月提高13款产品价格,涨幅最高达2000韩元,并于5月1日对4款产品再度提价1000韩元。 对此,LG生活健康方面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进口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持续上涨,公司作出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ABLE C&C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馥(A’pieu)也分别上调部分产品价格。谜尚的三色眼影和唇线笔等11款产品涨价,奥馥则对卸妆液、定妆粉以及化妆棉等7款产品进行调价。 与上述企业不同,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表示,今年暂未计划单独上调雪花秀(Sulwhasoo)产品价格,但主打产品滋阴水乳、弹力面霜等系列会在年中进行升级换代,届时可能会伴随价格调整。 另一方面,独立品牌Rom&nd和朝鲜美女等表示目前暂无价格调整计划。Rom&nd相关人士称,材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主力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价格调整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位。因此,Rom&nd选择通过产品升级来控制成本,去年11月推出的Juicy Lasting Tint系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原来的5.5克减少到3.5克。 此外,入驻大创(DAISO)的美妆品牌产品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化妆品的需求。统计显示,大创美妆品类营收在2021年增长52%,2022年增长50%,2023年大幅增长85%。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品牌忠诚度降低,类似大创和独立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中,价格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品牌通过缩减容量或特定渠道定制产品来应对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6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试用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20:07:45 -
韩国电池市场占有率下滑 全固态电池竞争力不敌中美日
韩国电池产业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竞争力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价格竞争力逊于中国,技术开发进度落后于美国和日本,K-电池的全球市场地位进一步下降,陷入苦战。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不含中国)的占有率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仅为45.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孚能科技、中创新航等,正在包括欧洲、巴西、泰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多个新兴市场迅速扩大供应范围。这种竞争使得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 即便是市场份额第一的中国宁德时代(CATL),也因竞争压力占有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特斯拉和日本丰田-松下合资公司PPES则分别实现了市场份额增长2.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韩国电池企业的业绩也受到严重冲击。LG新能源近日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初步财报显示,销售额为6.45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4.43亿元),同比下降6.2%;营业利润则转为亏损,亏损额达2255亿韩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一情况主要归因于中国产低价电池的快速扩张和电动车市场需求的暂时性放缓。分析认为,SK On和三星SDI的第四季度财报表现也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在新技术领域,K-电池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全固态电池作为全球电池产业的竞争焦点,被认为能够彻底解决现有电池起火风险,并提供更高性能。然而,韩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开发进度明显落后于海外竞争者。 美国初创企业QuantumScape计划在今年内实现20GWh(吉瓦时)规模的全固态电池量产,可为近23.8万辆现代艾尼氪(Ioniq) 5车型供电。而韩国的三星SDI预计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比美国落后约两年。与此同时,日本在本国政府补贴支持下,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也大幅加快,且拥有全球最多相关专利。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至少将有两家企业宣布全固态电池开发成功,市场商业化时间点可能早于预期。 2024年12月18日,在中国厦门市举行的发布演示前,观众们观看来自中国宁德时代(CATL)的下一代电池换电站。【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5-01-10 19:38:55 -
韩妆出口突破百亿美元 行业面临高汇率挑战
据韩国美妆业界9日消息,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预测,今年韩妆(K-Beauty)出口额将较去年增长3%至10%。根据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进出口动向》报告,韩国化妆品出口额已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尤其是在美国市场,韩国化妆品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成功超越法国,成为美国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化妆品来源国。与此同时,韩国独立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即将开启第二任期,国内局势不稳定以及高汇率持续,化妆品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生产并出口至海外的品牌能够从汇率波动中获益,但那些依赖进口原料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在高汇率持续的情况下,可能不得不提高价格以应对成本上升。 尽管如此,许多企业目前仍在使用已进口的原料,因此尚未明显感受到高汇率带来的影响。化妆品业界人士表示:“我们仍有大量进口原料库存,当前尚未对经营造成压力。”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品牌,美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反而可能被视为利好消息。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仍需密切关注未来汇率变化。另一位韩国化妆品原始设计制造(ODM)业界专家表示:“由于政局的不稳定,短期内难以预测汇率走势。如果高汇率长期持续,化妆品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哪怕是轻微的价格调整,也可能给消费者留下‘贵’的印象。” 近年来,韩妆独立品牌在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上的数量增长了1.4倍,截至去年已增至230个。据亚马逊统计,过去一年韩妆品牌在全球商店的销量增长超过75%。化妆品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亚马逊,近年来面向海外市场的美妆平台也在增加。如果汇率损失加剧,品牌可通过多元化出口渠道提升海外销售额。” 6日,一位市民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挑选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00:29:13 -
韩国电商市场持续降温 平台调整战略以求突围
受经济衰退影响与消费者信心减弱影响,韩国电商市场的增长步伐逐渐放缓。面对愈加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调整战略,聚焦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图在挑战中寻求突破。 据电商业界3日消息,乐天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乐天ON将2025年的战略重点放在时尚和美妆等垂直领域,以强化核心竞争优势。 作为平台核心品类的时尚领域,乐天ON计划进一步扩大品牌阵容,扶持新兴卖家。在奢侈品和海外直购领域,乐天ON将与全球品牌及精品店合作,推出更多独家商品。此外,乐天ON还将加大对韩国小众美妆品牌的投资,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乐天ON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持续优化线上服务,为应对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新世界集团旗下电商平台SSG.com正在加大对奢侈品、时尚和美妆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投入,同时依托人工智能(AI)驱动的广告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SSG.com与希杰集团的物流合作被认为是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支撑。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SSG.com将以‘强化核心品类竞争力’和‘物流体系改革’为核心战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平台将在食品杂货领域持续聚焦增长,在生活方式领域通过差异化服务,打造独特市场定位,进一步巩固其竞争优势。” 生鲜电商平台Kurly则以扩展时尚和生活类商品为核心,持续推进增长战略。同时,平台将优化VIP和会员优惠政策,推出更多会员专属特价和独家商品。此外,Kurly计划深化与线下合作伙伴的联动,如乐天影院与咖啡豆品牌,以丰富业务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在海外市场,Kurly以韩国高人气商品,如家庭代餐(HMR)为突破口,不断扩展业务版图。从进驻新加坡超市RedMart到覆盖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其国际化布局已初具规模。去年9月,Kurly产品入驻美国的韩国连锁超市H Mart,现已占据约30%的销售份额。平台表示,将继续扩大供货区域和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海外影响力。 另一大电商平台11号街则致力于优化电商核心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流量、配送和便利性,以逐步建立中长期增长基础。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巩固核心能力的同时,提升盈利水平,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乐天ON页面宣传图【图片来源 乐天ON】
2025-01-03 19:39:29 -
政局动荡和高汇率双重夹击 韩国奢侈品市场陷入"寒冬"
在政局动荡与高汇率的双重冲击下,韩国美妆、时尚等奢侈品进口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据韩国银行(央行)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达到1398.75韩元,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15年9个月的最高值。尤其是在2024年12月27日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弹劾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议案后,汇率一度突破1480韩元。韩国发展研究院(KDI)及证券界预测,韩元兑美元汇率可能进一步升至1500韩元。 汇率飙升导致美国总部的奢侈品化妆品品牌面临显著提价压力。大多数国际品牌以基准货币制定全球定价策略,因此汇率上升直接推动售价上涨。例如,美国雅诗兰黛集团在韩国运营包括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魅可(MAC)、海蓝之谜(La Mer)、芭比波朗(Bobbi Brown)等12个以上品牌,已于2024年8月将其主要品牌的免税店价格平均上调约2%。 与此同时,韩元兑欧元汇率也在2024年突破1500韩元,创下11年来的新高。法国奢侈品牌在韩国市场占据最大份额,汇率压力导致价格连涨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以香奈儿(Chanel)为例,该品牌维持相对欧元约10%的价格策略,且已将部分化妆品价格提高至多10%。同期,迪奥(Dior)和梵诗柯香(Maison Francis Kurkdjian)等品牌也紧随其后上调价格。 全球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集团同样受到影响。其旗下品牌兰蔻(Lancôme)、圣罗兰(Saint Laurent)、科颜氏(Kiehl’s)等免税店及韩国国内门店价格已于2024年初上调,涨幅最高达4%。 此外,奢侈品电商平台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剧。高物价与汇率飙升推高进口及销售成本,而疫情后消费者回归实体店,导致电商平台的竞争力下降。例如,奢侈品电商平台BALAAN自2020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目前资本总额为-77亿韩元。同类平台MUSTIT和Trenbe在2023年分别亏损79亿韩元和32亿韩元。 某奢侈品进口行业人士表示:“若汇率持续上涨,奢侈品平台可能面临比总代理进口商更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压力将难以避免。” 首尔市内某家奢侈品店门前【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28:41 -
韩国去年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重回全球第六大出口国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在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紧急戒严引发政局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韩国去年出口规模仍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连续15个月实现增长。 产业通商资源部(以下简称产业部)1日发布2024年韩国进出口动向显示,去年韩国出口额为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最高水平。出口增速从2021年的25.7%先后放缓至2022年的6.1%和2023年的-7.5%后,去年成功实现反弹。 从15项主要出口产品来看,半导体出口额为1419亿美元,同比大增43.9%,刷新2022年创下的历史纪录(1292亿美元)。产业部分析称,去年第四季度起,内存半导体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以DDR5、HBM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中心出口扩大,拉动整体出口攀高。 去年汽车出口规模为708亿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700亿美元以上。船舶出口规模为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8%,LNG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持续增长。 此外,石油化学(5%)、显示器(0.9%)、无线通讯器材(11.2%)、生物医药(13.1%)、电脑(76.7%)等出口也同比增长。但二次电池、钢铁、普通机械、纤维、石油制品等出口同比减少。 得益于韩国食品和美容产品人气攀升,去年农水产品食品和化妆品出口规模分别达到117亿美元和102亿美元,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7.6%和20.6%。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对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半导体、石油化学和无线通讯器材等三大产品均向好,同比实现6.6%的增长,规模为133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规模为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连续7年刷新最高纪录。 产业部分析称,美国科技企业持续对数据中心进行投资,带动相关半导体出口增长,拉动整体对美出口增长。 去年韩国进口规模为6320亿美元,同比缩水1.6%。国际油价等能源价格趋于稳定,能源进口规模有所收窄。去年韩国贸易收支顺差为518亿美元,创下自2018年(697亿美元)以后得最高水平。贸易收支自2022年和2023年先后产生478亿美元和103亿美元的赤字后,时隔三年转为顺差。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标准,去年1至9月,全球十大出口国中,韩国以9.6%的出口增幅居首,排名从第8位重新上升至第6位。 尤其在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态或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忧虑下,当月出口额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为613.8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单月出口规模自2023年10月后连续15个月同比实现增长。 产业部长官安德根表示,在出口环境恶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的不利因素影响下,韩国企业仍取得亮眼的出口成果。美国新政府成立在即,对外不确定风险或将进一步扩大,政府将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抓住新机遇,为韩国经济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2025-01-01 20:15:51 -
奢侈品新年又迎涨价潮 消费者转向二手市场寻求实惠
随着新年临近,多家国际奢侈品牌预计将在韩国接连提高产品价格,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奢侈品行业24日消息,意大利奢侈品牌诺悠翩雅(Loro Piana)将于明年1月4日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幅度最高达15%。其中,代表性包款“Loom Bag”的亚麻材质款售价将从原来的68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43万元)上涨至740万韩元,涨幅约8%。部分服装项目价格更是上涨了23%。 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也计划于明年初再度涨价。爱马仕通常每年年初涨价一次,但2023年已打破常规,于1月和6月分别进行了10%至15%的调价。香奈儿(Chanel)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同样在今年数次调整价格。 奢侈手表市场也将迎来涨价风潮。泰格豪雅(TAG Heuer)、百年灵(Breitling)等品牌已透露将在下月调整价格,而劳力士(Rolex)作为标志性品牌,预计延续每年年初涨价的惯例。今年1月,劳力士已将产品价格上调约8%。 随着涨价消息传出,消费者提前购买的需求迅速增加,“Open Run”(商店开门即冲刺购买的现象)有望再次出现。同时,因高物价趋势持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尤其是被称为“Mint级”(近乎新品状态)的商品。 在首尔江南等地的大型二手奢侈品专卖店,圣诞节和年末期间的客流量显著增加,成为市场热点。流通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与新品相比,Mint级商品价格仅为其一半左右,这吸引了追求理性消费的MZ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顾客”。 位于釜山乐天免税店的爱马仕门店【图片来源 爱马仕韩国官网】
2024-12-26 00:37:19 -
韩国白菜萝卜价格飙升 冬季种植面积减少成主因
上个月白菜和萝卜价格下降,如今再度上涨,达到去年的1.5至2倍。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冬季白菜和萝卜种植面积减少,加上晚秋余热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24日消息,前一天白菜(上品)的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棵4639韩元(约合人民币23元),较一年前的2817韩元上涨约65%。 白菜价格较平年贵了46%,且较一个月前上涨了50%。萝卜的平均零售价格上个月仍在2000韩元左右,但如今已突破3000韩元。前一天萝卜(上品)的平均零售价格为3373韩元,较去年上涨了91%,较平年高出68%,较上个月则上涨了26%。 受酷暑影响,去年10月白菜价格维持在8000韩元左右的高位,而随着秋季白菜的大量上市,上个月下旬价格降至3090韩元。但从本月初开始,价格再次上涨,从本月中旬的4397韩元持续上升至本月下旬的4639韩元。萝卜价格也从本月初的约2000韩元上涨至3000韩元以上。本月中旬达到3236韩元,本月下旬进一步上涨至3373韩元。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白菜和萝卜种植面积的减少,导致单位产量下降。根据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统计,今年冬季白菜种植面积为3503公顷,较去年减少了4.5%。冬季萝卜种植面积为5101公顷,较去年减少了6.1%。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农业观测中心负责人池善雨(音)表示:“中秋节之后持续的晚秋余热影响了冬季白菜和萝卜的生长。萝卜在播种期由于高温导致生长不佳,加上冬季萝卜主产地济州岛频繁降雨,也对产量造成了影响。” 农林畜产食品部园艺产业负责人申宇植(音)指出:“除了白菜产量减少外,腌制泡菜季节结束后,泡菜企业开始储存白菜,加上政府从18日起启动白菜收购,导致批发价格上涨,这也推动了零售价格的上涨。从本周起,将通过释放部分收购的白菜来稳定市场。” 3日,市民在首尔瑞草区农协经营的Hanaro Mart超市选购萝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4 19:51:40 -
调查:韩国平均日薪可买37杯星巴克拿铁居全球上游
韩国街头的咖啡店 【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近来有关咖啡豆价格飙涨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令韩国打工人担心是否将失去“咖啡自由”。在有“咖啡共和国”之称的韩国,咖啡价格到底在全球排在何种水平,以全球咖啡连锁店星巴克中的拿铁价格进行横向与主要国家相比,韩国的咖啡价格居中游。 价格信息网站Global Project Prices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为基准,韩国星巴克出售的中杯拿铁为3.8美元,在调查对象37国(地区)中排名第21位,属中等水平。 拿铁价格最贵的国家为瑞士,一杯拿铁需要8.48美元,是韩国的2倍多,在受调查对象国家(中)唯一超过8美元。美国(5.95美元)、智利(5.92美元)、比利时(5.92美元)、中国香港(5.66美元)、法国(5.6美元)、芬兰(5.55美元)、澳大利亚(5.44美元)、英国(5.38美元)和爱尔兰(5.29美元)依次排名其后。 拿铁价格最低的国家为土耳其,一杯仅需1.89美元,仅为韩国半价水平,在瑞士买一杯拿铁的价格可在土耳其买4.5杯。 为了解与一国(地区)收入水平相比,消费者感知的咖啡负担程度,对各国咖啡价格与人均日薪水平进行比较显示,摩洛哥(12.9%)、印度(12.7%)、菲律宾(11%)的咖啡价格负担较重,这些国家一天的人均收入可购买8至9杯拿铁。 印度尼西亚(7.8%)、智利(7.3%)、南非共和国(6.9%)、中国(6.8%)、墨西哥(6.4%)等国的咖啡价格占日均收入比重也较高。 韩国的咖啡价格占人均日薪比重为2.7%,在调查对象国家(地区)中排名第30位属较低水平。咖啡价格最贵的瑞士占日均收入比重为3.7%。 咖啡价格占日均收入比重最低的国家为爱尔兰,仅为1.7%,相当于用日薪可买到59杯拿铁。新西兰(1.8%)、土耳其(2%)、意大利(2.2%)、澳大利亚(2.2%)等国咖啡价格与收入比重也较低。
2024-12-24 18: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