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比亚迪’新闻 47个
-
比亚迪电动车即将入韩 性价比与市场接受度成关键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的电动乘用车即将进入韩国市场。目前,比亚迪的韩国官方经销商正在招聘销售人员,计划通过“性价比”战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比亚迪此前在韩国市场的重点一直是电动卡车和电动公交车等商用车。此次,比亚迪将正式进军韩国的电动乘用车市场,引发了业内对其可能带来的市场影响的关注。 据业内30日消息,比亚迪的韩国官方经销商和谐汽车集团(Harmony Auto)最近成立了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并计划于下月5日正式启动运营,预计明年开始向客户交付电动乘用车。 比亚迪于2016年成立比亚迪韩国公司,进入韩国市场,并以销售电动卡车和电动公交车为主。在进入韩国市场8年后,比亚迪首次向乘用车领域扩展。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计划于下月在首尔江西区开设第一家展厅并启动销售工作。为确保顺利进军乘用车市场,和谐汽车已从中国总部聘请前雷诺韩国服务总监黄大甲担任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共同代表理事。 此外,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最近在韩国招聘网站上发布了销售部门和服务顾问的招聘信息,同时比亚迪韩国也在招聘销售管理人员,以进一步推动业务扩展。 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计划在韩推出电动轿车“海豹”(Seal)和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两款车型在中国的售价在1000万到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1万至10.3万元),比同类韩国本土电动车型价格低1000万韩元以上。比亚迪自有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相较传统锂离子电池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为其车型提供了更强的性价比。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比亚迪销售的主要车型均配备LFP刀片电池。”但其并未透露更多有关人事安排和具体上市车型的详细信息。 尽管比亚迪凭借价格优势进军电动乘用车市场,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比亚迪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对韩国市场的全面突破。近年来,韩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和电池的印象相对保守。尤其是今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电动车火灾事故后,中国产电池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因此比亚迪面临的消费者接受度挑战较大。 比亚迪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表现却不容小觑。根据美国财经网站“雅虎财经”数据,比亚迪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113.4892万辆,是同期美国特斯拉销量(约46万辆)的两倍多。比亚迪预计今年的全球销量将达400万辆,较去年的302万辆增加约100万辆。 业内人士表示,比亚迪若在韩以低价策略推出电动乘用车,可能会对韩国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但总体影响预计有限。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将密切关注比亚迪在韩国的营销策略,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韩国消费者普遍注重电动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加之部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固有观念,比亚迪短期内可能难以迅速打开韩国市场。 【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4-10-30 23:02:20 -
韩国中型车企与中国整车联手发力混动市场 平台合作成趋势
韩国中型整车企业正加速与中国整车企业合作,共同发力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以应对电动车需求减缓的市场挑战。中型车企通过混合动力车型填补市场空白,而中国车企则借此扩大在韩国市场的影响力。 据业界27日消息,韩国KG Mobility(KGM)近日与中国奇瑞汽车签订了T2X(插电式混合动力平台)授权协议,计划基于该平台开发中型及中大型SUV车型。奇瑞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一的企业,2022年销量达188万辆。此外,今年6月,印度塔塔汽车旗下的捷豹路虎(JLR)也与奇瑞签署了平台授权协议,共同开发电动车型。 汽车平台是汽车制造的基础,具有零部件共享优势,对车辆性能至关重要。现代汽车集团基于E-GMP平台开发的艾尼氪5(Ioniq 5)和EV9即为一例。 此前,雷诺韩国推出的混合动力SUV“大科雷傲”便基于中国吉利汽车的CMA平台开发。吉利持有雷诺韩国34%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旗下还拥有瑞典的沃尔沃等国际品牌。有观点认为,大科雷傲与吉利的中型SUV“星越L”在平台和设计上相似,引发了“换标”争议。与以往双龙汽车借用奔驰E级平台打造的“主席”车型不同,中国平台因其较低的品牌形象,在韩国市场中面临一定的消费者抵触情绪。 尽管如此,韩国中型车企选择接受中国的电动化技术,表明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需求已趋于迫切。与现代和起亚等大型车企不同,中型车企在短时间内难以开发独立平台。 据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车注册量达28.3022万辆,同比增长26%;同期内燃机汽车注册量为47.1445万辆,同比下降31%。 对于计划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整车企业而言,通过这种“间接入驻”方式逐步向韩国市场展示技术实力,有助于提升韩国消费者对中国车企的认可度。中国车企希望通过合作逐步改善中国车在韩国市场的形象。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至8月,中国比亚迪(BYD)以220.5万辆电动车的销量稳居全球电动车市场第一,但其乘用车尚未正式进入韩国市场。比亚迪在韩国市场推出的1吨电动卡车T4K未能在现代Porter和起亚Bongo之间获得显著市场份额。比亚迪目前通过向KGM的Torres EVX和Korando EV供应磷酸铁锂(LFP)电池,以逐步探索韩国乘用车市场,预计最快将在今年年底推出乘用车型。此外,吉利旗下的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也在积极筹备进入韩国市场的相关程序。 韩国KGM公司与全球企业奇瑞汽车公司于19日在中国安徽省芜湖市奇瑞汽车总部举行战略合作仪式,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平台授权协议”。KKGM会长郭载善(左起第六位)与代表理事黄基荣(左起第五位)、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左起第七位)及总经理张贵兵(左起第八位)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并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KGM】
2024-10-27 20:24:43 -
零跑汽车蓄势登陆韩国市场 中国电动车企加速全球扩张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第四大销售公司——零跑汽车(Leapmotor International)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当地时间14日,零跑汽车产品战略高级负责人在法国“2024巴黎车展”媒体日上透露,零跑汽车计划进军韩国市场的步伐“已近在眼前”。 零跑汽车由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分别持股51%和49%合资成立,目标是发展成为全球性品牌。自今年9月正式进入欧洲市场以来,零跑汽车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前将销售网络扩展至南美、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 在谈到进军韩国市场时,零跑汽车负责人透露,最近有韩国经销商对零跑汽车进行了试驾,并表现出高度兴趣,双方正在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入讨论。负责人还补充,斯特兰蒂斯韩国的相关负责人也已亲自试驾了零跑车型。不过,他并未透露具体韩国经销商的信息。 零跑汽车主打中低价位的电动车市场,其产品线包括售价约28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4.62万元)的小型电动车T03和售价约5500万韩元的SUV车型C10。零跑汽车在电动车价格上的竞争力,已得到斯特兰蒂斯方面的高度认可。 近日,中国电动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韩国市场。因韩国电动车市场增长迅速、而中国国内电动车产能过剩且内需市场竞争激烈,韩国正成为中国电动车企业的理想扩展目标。 不仅零跑汽车,其他中国车企也在快速布局韩国市场。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已启动“极氪韩国项目”,并任命前宝马韩国商品经理、极星韩国销售负责人金南浩(音)为极氪韩国分公司代表。此外,比亚迪(BYD)也于今年2月任命原宝马集团韩国MINI品牌总负责人赵仁哲(音)为比亚迪韩国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计划在年内推出首款电动车。 然而,因近期奔驰电动车发生因中国电池引发的火灾事件,韩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的安全性和质量仍存疑虑。比亚迪在过去几个月中也面临经销商选择方面的挑战。 在巴黎车展上,零跑汽车发布了其B系列首款紧凑型SUV——零跑B10。【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0-15 23:17:38 -
中韩品牌借巴黎车展攻入欧洲腹地 全球电动车市场酝酿新变局
在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展会之一——巴黎车展上,欧洲和中国汽车品牌围绕市场份额展开激烈角逐。当地时间14日,126年历史的巴黎车展在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盛大开幕。面对中国品牌加速进军欧洲市场的态势,欧洲品牌正全力捍卫其传统地位。现代起亚集团也携旗下经济型电动SUV“EV3”参展,力图在电动车市场中进一步扩展占有率。 此次巴黎车展上,参展品牌展现了欧洲和中国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布局与策略。法国本土品牌雷诺、标致,以及德国的宝马、大众、奥迪等欧洲品牌纷纷亮相,展出最新车型。与此同时,比亚迪、广汽、理想和小鹏等中国品牌也携最新款车型首次亮相展会。 随着中国车企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欧洲市场成为其主要攻占目标。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电动车销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2.9%上升至2022年的21.7%。去年,中国对欧盟的整车出口达35.9271万辆,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为70.6976万辆,贸易差距几乎扩大了一倍。为应对中国电动车的挑战,德国车企大众因其在华销量下滑,不得不考虑关闭国内工厂的可能性。为遏制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欧盟本月4日通过法案,将对中国产电动车的关税率上调至最高45.3%。 在此背景下,欧洲品牌在巴黎车展上相继推出专为本地市场设计的小型电动车,以巩固其市场地位。法国雷诺公司首次发布了“雷诺4 E-tech Electric”,该车为雷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定位于SUV。此外,标致展出了紧凑型电动车“E-408”,而大众则展示了其电动掀背车“ID.GTI”概念车。 中国车企也不甘示弱,以电动SUV为主打亮点。比亚迪展示了豪华SUV“仰望U8”,该车型配备“坦克掉头”等多项先进功能,售价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定位高端市场。 起亚携小型电动SUV EV3重返巴黎车展,这是起亚时隔六年再次参展。EV3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600公里(按照欧洲WLTP标准),售价约4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85万元),在欧洲经济型电动车市场中具有强劲竞争力,并已入围“2025年欧洲年度车型”候选名单。 虽然未参与巴黎车展,现代汽车也于本月在欧洲市场正式推出了小型电动车“Casper Electric”(在欧洲市场称为“INSTER”)。该车型已于11日在英国率先上市,售价2.3495万英镑。 当地时间14日,中国车企小鹏汽车携全球首款搭载AI的车型——小鹏P7+亮相巴黎车展。【图片来源 小鹏汽车官网】
2024-10-15 20:01:59 -
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中国电池企业崛起加剧韩企压力
自去年以来,尽管电动车市场需求趋缓,中国电池企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或对韩国电池企业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整车厂商日益倾向于采用价格更具优势的中国磷酸铁锂(LFP)电池,这可能导致韩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继续下滑,而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则进一步上升。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中,中国企业的份额大幅提升,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突出,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一直在中国以外市场居首位的LG新能源,自今年1月以来,已被宁德时代(CATL)超越。宁德时代目前在这一市场中占据25.8%的份额,而LG新能源则以24.4%位居第二。 今年1至8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全球(不含中国)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46.4%。与此相对,中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和孚能科技的市场份额则上升3.4个百分点至34.4%。在全球范围内,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降,而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则持续攀升。 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和现代汽车纷纷选择宁德时代的LFP电池,这为中国电池企业的增长提供了支持。特别是宁德时代通过向巴西、泰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出口电池,有效缓解了中国市场的供应过剩问题,并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比亚迪也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管理体系,增强了电池供应和整车制造的协同效应,并在海外市场不断扩张其影响力。在海外市场中,比亚迪的Atto 3和Dolphin等车型销量呈现增长态势。 韩国NICE信用评级公司研究员朴钟一(音)指出,由于消费者对电动车价格愈发敏感,整车厂商在确保盈利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这使得中国低成本电池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他预测,韩国电池企业的高端产品需求可能被低成本产品逐步取代,未来将面临一定的销售压力。 朴钟一还强调,韩国电池企业若想突破当前困境,需开发可与LFP和钠电池抗衡的低成本技术,并将供应链从中国转向北美和欧洲。此外,韩国企业需制定融资计划以满足大规模投资需求,并提升全球生产基地的运营效率,以应对电动车之外的多样化市场需求。 9月11日,人们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参观宁德时代展台。【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13 19:34:03 -
比亚迪与极氪齐头并进 中国电动车竞相抢滩韩国市场
中国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Zeekr)即将进军韩国市场,并已任命韩国分公司负责人。继比亚迪(BYD)之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根据进口汽车行业29日消息,极氪通过现代Corporation的“极氪韩国项目”,任命了曾担任宝马韩国商品经理和极星(Polestar)韩国的销售总负责人金南浩(音)为极氪韩国分公司代表。业内人士表示:“金南浩在韩国进口车市场的表现出色,成功担任了车型组合确认和与总部协调定价等关键角色。” 今年7月,极氪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透露,计划于明年下半年在首尔和京畿道开设展厅,并预计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向客户交付车辆。极氪的产品线涵盖多种车型,包括旅行车(001)、轿车(007)、SUV(X和7X)以及MPV(7X和Mix)等。 极氪是中国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吉利集团还拥有沃尔沃、极星以及英国莲花等十多个国际品牌。根据今年1至8月的累计数据,吉利集团在全球整车销量中位列第十。继去年进入欧洲市场后,极氪于今年5月在美国上市,预示着将进一步拓展北美市场。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主要以商用车形式进入韩国市场,但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比亚迪正准备首次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比亚迪韩国公司于2016年为商用车市场而成立。今年2月,任命了原宝马集团韩国MINI品牌总负责人赵仁哲(音)为乘用车部门总经理,正为年内推出首款乘用车积极筹备。 由于国内市场产能过剩及需求增长放缓,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然而,韩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信任度较低,普遍存在“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因此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能否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仍是未知数。根据Consumer Insight于27日发布的调查结果,10位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有9人表示,因电池安全性和质量等问题,不愿购买中国电动汽车。 比亚迪韩国公司因四个月来难以确定经销商,导致乘用电动汽车的上市进程推迟,这与当前的市场氛围不无关系。业内人士指出:“即便比亚迪韩国公司将原定于年底推出的新车推迟到明年,但随着极氪宣布进军韩国市场,乘用车品牌的推出仍有可能在年内进行。” 极氪(Zeekr)007【图片来源 网络】
2024-09-29 23:41:08 -
现代格罗唯视牵手比亚迪 加强国际物流合作
现代格罗唯视海运业务部长金泰佑(左)和比亚迪对公事业部总经理王俊保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现代集团旗下物流子公司现代格罗唯视同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比亚迪签署业务合作协议,两家企业将在物流及整车海上运输业务上展开合作。 现代格罗唯视海运业务部长金泰佑和比亚迪对公事业部总经理王俊保日前在比亚迪深圳总部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探讨在全球集装箱物流运营和共同使用汽车运输船(PCTC)等方面的合作。 双方将使用现代格罗唯视的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开展集装箱货运代理服务,货运代理指专业运输公司负责货物从出发至到达整个运输过程的管理。 现代格罗唯视去年用32万台以上12米的集装箱向海外供应汽车零部件、电池、钢材及设备等。 在整车海上运输方面,双方将探讨共同使用比亚迪现有的汽车运输船舱位,并考虑通过现代格罗唯视的汽车运输船,承担比亚迪整车出口运输的可能性。 现代格罗唯视在今年6月举行的投资日活动上透露,集团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整车海上运输的销售比重扩大至整体销售的50%以上,为此将目前90艘左右的船队到2030年增加至128艘。
2024-09-26 20:00:58
-
比亚迪电动车即将入韩 性价比与市场接受度成关键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的电动乘用车即将进入韩国市场。目前,比亚迪的韩国官方经销商正在招聘销售人员,计划通过“性价比”战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比亚迪此前在韩国市场的重点一直是电动卡车和电动公交车等商用车。此次,比亚迪将正式进军韩国的电动乘用车市场,引发了业内对其可能带来的市场影响的关注。 据业内30日消息,比亚迪的韩国官方经销商和谐汽车集团(Harmony Auto)最近成立了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并计划于下月5日正式启动运营,预计明年开始向客户交付电动乘用车。 比亚迪于2016年成立比亚迪韩国公司,进入韩国市场,并以销售电动卡车和电动公交车为主。在进入韩国市场8年后,比亚迪首次向乘用车领域扩展。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计划于下月在首尔江西区开设第一家展厅并启动销售工作。为确保顺利进军乘用车市场,和谐汽车已从中国总部聘请前雷诺韩国服务总监黄大甲担任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共同代表理事。 此外,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最近在韩国招聘网站上发布了销售部门和服务顾问的招聘信息,同时比亚迪韩国也在招聘销售管理人员,以进一步推动业务扩展。 和谐汽车服务韩国公司计划在韩推出电动轿车“海豹”(Seal)和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两款车型在中国的售价在1000万到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1万至10.3万元),比同类韩国本土电动车型价格低1000万韩元以上。比亚迪自有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相较传统锂离子电池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为其车型提供了更强的性价比。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比亚迪销售的主要车型均配备LFP刀片电池。”但其并未透露更多有关人事安排和具体上市车型的详细信息。 尽管比亚迪凭借价格优势进军电动乘用车市场,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比亚迪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对韩国市场的全面突破。近年来,韩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和电池的印象相对保守。尤其是今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电动车火灾事故后,中国产电池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因此比亚迪面临的消费者接受度挑战较大。 比亚迪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表现却不容小觑。根据美国财经网站“雅虎财经”数据,比亚迪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113.4892万辆,是同期美国特斯拉销量(约46万辆)的两倍多。比亚迪预计今年的全球销量将达400万辆,较去年的302万辆增加约100万辆。 业内人士表示,比亚迪若在韩以低价策略推出电动乘用车,可能会对韩国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但总体影响预计有限。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将密切关注比亚迪在韩国的营销策略,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韩国消费者普遍注重电动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加之部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固有观念,比亚迪短期内可能难以迅速打开韩国市场。 【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4-10-30 23:02:20 -
韩国中型车企与中国整车联手发力混动市场 平台合作成趋势
韩国中型整车企业正加速与中国整车企业合作,共同发力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以应对电动车需求减缓的市场挑战。中型车企通过混合动力车型填补市场空白,而中国车企则借此扩大在韩国市场的影响力。 据业界27日消息,韩国KG Mobility(KGM)近日与中国奇瑞汽车签订了T2X(插电式混合动力平台)授权协议,计划基于该平台开发中型及中大型SUV车型。奇瑞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一的企业,2022年销量达188万辆。此外,今年6月,印度塔塔汽车旗下的捷豹路虎(JLR)也与奇瑞签署了平台授权协议,共同开发电动车型。 汽车平台是汽车制造的基础,具有零部件共享优势,对车辆性能至关重要。现代汽车集团基于E-GMP平台开发的艾尼氪5(Ioniq 5)和EV9即为一例。 此前,雷诺韩国推出的混合动力SUV“大科雷傲”便基于中国吉利汽车的CMA平台开发。吉利持有雷诺韩国34%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旗下还拥有瑞典的沃尔沃等国际品牌。有观点认为,大科雷傲与吉利的中型SUV“星越L”在平台和设计上相似,引发了“换标”争议。与以往双龙汽车借用奔驰E级平台打造的“主席”车型不同,中国平台因其较低的品牌形象,在韩国市场中面临一定的消费者抵触情绪。 尽管如此,韩国中型车企选择接受中国的电动化技术,表明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需求已趋于迫切。与现代和起亚等大型车企不同,中型车企在短时间内难以开发独立平台。 据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车注册量达28.3022万辆,同比增长26%;同期内燃机汽车注册量为47.1445万辆,同比下降31%。 对于计划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整车企业而言,通过这种“间接入驻”方式逐步向韩国市场展示技术实力,有助于提升韩国消费者对中国车企的认可度。中国车企希望通过合作逐步改善中国车在韩国市场的形象。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至8月,中国比亚迪(BYD)以220.5万辆电动车的销量稳居全球电动车市场第一,但其乘用车尚未正式进入韩国市场。比亚迪在韩国市场推出的1吨电动卡车T4K未能在现代Porter和起亚Bongo之间获得显著市场份额。比亚迪目前通过向KGM的Torres EVX和Korando EV供应磷酸铁锂(LFP)电池,以逐步探索韩国乘用车市场,预计最快将在今年年底推出乘用车型。此外,吉利旗下的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也在积极筹备进入韩国市场的相关程序。 韩国KGM公司与全球企业奇瑞汽车公司于19日在中国安徽省芜湖市奇瑞汽车总部举行战略合作仪式,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平台授权协议”。KKGM会长郭载善(左起第六位)与代表理事黄基荣(左起第五位)、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左起第七位)及总经理张贵兵(左起第八位)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并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KGM】
2024-10-27 20:24:43 -
零跑汽车蓄势登陆韩国市场 中国电动车企加速全球扩张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第四大销售公司——零跑汽车(Leapmotor International)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当地时间14日,零跑汽车产品战略高级负责人在法国“2024巴黎车展”媒体日上透露,零跑汽车计划进军韩国市场的步伐“已近在眼前”。 零跑汽车由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分别持股51%和49%合资成立,目标是发展成为全球性品牌。自今年9月正式进入欧洲市场以来,零跑汽车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前将销售网络扩展至南美、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 在谈到进军韩国市场时,零跑汽车负责人透露,最近有韩国经销商对零跑汽车进行了试驾,并表现出高度兴趣,双方正在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入讨论。负责人还补充,斯特兰蒂斯韩国的相关负责人也已亲自试驾了零跑车型。不过,他并未透露具体韩国经销商的信息。 零跑汽车主打中低价位的电动车市场,其产品线包括售价约28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4.62万元)的小型电动车T03和售价约5500万韩元的SUV车型C10。零跑汽车在电动车价格上的竞争力,已得到斯特兰蒂斯方面的高度认可。 近日,中国电动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韩国市场。因韩国电动车市场增长迅速、而中国国内电动车产能过剩且内需市场竞争激烈,韩国正成为中国电动车企业的理想扩展目标。 不仅零跑汽车,其他中国车企也在快速布局韩国市场。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已启动“极氪韩国项目”,并任命前宝马韩国商品经理、极星韩国销售负责人金南浩(音)为极氪韩国分公司代表。此外,比亚迪(BYD)也于今年2月任命原宝马集团韩国MINI品牌总负责人赵仁哲(音)为比亚迪韩国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计划在年内推出首款电动车。 然而,因近期奔驰电动车发生因中国电池引发的火灾事件,韩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的安全性和质量仍存疑虑。比亚迪在过去几个月中也面临经销商选择方面的挑战。 在巴黎车展上,零跑汽车发布了其B系列首款紧凑型SUV——零跑B10。【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0-15 23:17:38 -
中韩品牌借巴黎车展攻入欧洲腹地 全球电动车市场酝酿新变局
在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展会之一——巴黎车展上,欧洲和中国汽车品牌围绕市场份额展开激烈角逐。当地时间14日,126年历史的巴黎车展在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盛大开幕。面对中国品牌加速进军欧洲市场的态势,欧洲品牌正全力捍卫其传统地位。现代起亚集团也携旗下经济型电动SUV“EV3”参展,力图在电动车市场中进一步扩展占有率。 此次巴黎车展上,参展品牌展现了欧洲和中国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布局与策略。法国本土品牌雷诺、标致,以及德国的宝马、大众、奥迪等欧洲品牌纷纷亮相,展出最新车型。与此同时,比亚迪、广汽、理想和小鹏等中国品牌也携最新款车型首次亮相展会。 随着中国车企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欧洲市场成为其主要攻占目标。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电动车销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2.9%上升至2022年的21.7%。去年,中国对欧盟的整车出口达35.9271万辆,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为70.6976万辆,贸易差距几乎扩大了一倍。为应对中国电动车的挑战,德国车企大众因其在华销量下滑,不得不考虑关闭国内工厂的可能性。为遏制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欧盟本月4日通过法案,将对中国产电动车的关税率上调至最高45.3%。 在此背景下,欧洲品牌在巴黎车展上相继推出专为本地市场设计的小型电动车,以巩固其市场地位。法国雷诺公司首次发布了“雷诺4 E-tech Electric”,该车为雷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定位于SUV。此外,标致展出了紧凑型电动车“E-408”,而大众则展示了其电动掀背车“ID.GTI”概念车。 中国车企也不甘示弱,以电动SUV为主打亮点。比亚迪展示了豪华SUV“仰望U8”,该车型配备“坦克掉头”等多项先进功能,售价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定位高端市场。 起亚携小型电动SUV EV3重返巴黎车展,这是起亚时隔六年再次参展。EV3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600公里(按照欧洲WLTP标准),售价约4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85万元),在欧洲经济型电动车市场中具有强劲竞争力,并已入围“2025年欧洲年度车型”候选名单。 虽然未参与巴黎车展,现代汽车也于本月在欧洲市场正式推出了小型电动车“Casper Electric”(在欧洲市场称为“INSTER”)。该车型已于11日在英国率先上市,售价2.3495万英镑。 当地时间14日,中国车企小鹏汽车携全球首款搭载AI的车型——小鹏P7+亮相巴黎车展。【图片来源 小鹏汽车官网】
2024-10-15 20:01:59 -
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中国电池企业崛起加剧韩企压力
自去年以来,尽管电动车市场需求趋缓,中国电池企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或对韩国电池企业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整车厂商日益倾向于采用价格更具优势的中国磷酸铁锂(LFP)电池,这可能导致韩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继续下滑,而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则进一步上升。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中,中国企业的份额大幅提升,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突出,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一直在中国以外市场居首位的LG新能源,自今年1月以来,已被宁德时代(CATL)超越。宁德时代目前在这一市场中占据25.8%的份额,而LG新能源则以24.4%位居第二。 今年1至8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全球(不含中国)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46.4%。与此相对,中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和孚能科技的市场份额则上升3.4个百分点至34.4%。在全球范围内,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降,而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则持续攀升。 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和现代汽车纷纷选择宁德时代的LFP电池,这为中国电池企业的增长提供了支持。特别是宁德时代通过向巴西、泰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出口电池,有效缓解了中国市场的供应过剩问题,并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比亚迪也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管理体系,增强了电池供应和整车制造的协同效应,并在海外市场不断扩张其影响力。在海外市场中,比亚迪的Atto 3和Dolphin等车型销量呈现增长态势。 韩国NICE信用评级公司研究员朴钟一(音)指出,由于消费者对电动车价格愈发敏感,整车厂商在确保盈利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这使得中国低成本电池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他预测,韩国电池企业的高端产品需求可能被低成本产品逐步取代,未来将面临一定的销售压力。 朴钟一还强调,韩国电池企业若想突破当前困境,需开发可与LFP和钠电池抗衡的低成本技术,并将供应链从中国转向北美和欧洲。此外,韩国企业需制定融资计划以满足大规模投资需求,并提升全球生产基地的运营效率,以应对电动车之外的多样化市场需求。 9月11日,人们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参观宁德时代展台。【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13 19:34:03 -
比亚迪与极氪齐头并进 中国电动车竞相抢滩韩国市场
中国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Zeekr)即将进军韩国市场,并已任命韩国分公司负责人。继比亚迪(BYD)之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根据进口汽车行业29日消息,极氪通过现代Corporation的“极氪韩国项目”,任命了曾担任宝马韩国商品经理和极星(Polestar)韩国的销售总负责人金南浩(音)为极氪韩国分公司代表。业内人士表示:“金南浩在韩国进口车市场的表现出色,成功担任了车型组合确认和与总部协调定价等关键角色。” 今年7月,极氪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透露,计划于明年下半年在首尔和京畿道开设展厅,并预计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向客户交付车辆。极氪的产品线涵盖多种车型,包括旅行车(001)、轿车(007)、SUV(X和7X)以及MPV(7X和Mix)等。 极氪是中国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吉利集团还拥有沃尔沃、极星以及英国莲花等十多个国际品牌。根据今年1至8月的累计数据,吉利集团在全球整车销量中位列第十。继去年进入欧洲市场后,极氪于今年5月在美国上市,预示着将进一步拓展北美市场。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主要以商用车形式进入韩国市场,但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比亚迪正准备首次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比亚迪韩国公司于2016年为商用车市场而成立。今年2月,任命了原宝马集团韩国MINI品牌总负责人赵仁哲(音)为乘用车部门总经理,正为年内推出首款乘用车积极筹备。 由于国内市场产能过剩及需求增长放缓,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然而,韩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信任度较低,普遍存在“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因此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能否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仍是未知数。根据Consumer Insight于27日发布的调查结果,10位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有9人表示,因电池安全性和质量等问题,不愿购买中国电动汽车。 比亚迪韩国公司因四个月来难以确定经销商,导致乘用电动汽车的上市进程推迟,这与当前的市场氛围不无关系。业内人士指出:“即便比亚迪韩国公司将原定于年底推出的新车推迟到明年,但随着极氪宣布进军韩国市场,乘用车品牌的推出仍有可能在年内进行。” 极氪(Zeekr)007【图片来源 网络】
2024-09-29 23:41:08 -
现代格罗唯视牵手比亚迪 加强国际物流合作
现代格罗唯视海运业务部长金泰佑(左)和比亚迪对公事业部总经理王俊保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现代集团旗下物流子公司现代格罗唯视同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比亚迪签署业务合作协议,两家企业将在物流及整车海上运输业务上展开合作。 现代格罗唯视海运业务部长金泰佑和比亚迪对公事业部总经理王俊保日前在比亚迪深圳总部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探讨在全球集装箱物流运营和共同使用汽车运输船(PCTC)等方面的合作。 双方将使用现代格罗唯视的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开展集装箱货运代理服务,货运代理指专业运输公司负责货物从出发至到达整个运输过程的管理。 现代格罗唯视去年用32万台以上12米的集装箱向海外供应汽车零部件、电池、钢材及设备等。 在整车海上运输方面,双方将探讨共同使用比亚迪现有的汽车运输船舱位,并考虑通过现代格罗唯视的汽车运输船,承担比亚迪整车出口运输的可能性。 现代格罗唯视在今年6月举行的投资日活动上透露,集团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整车海上运输的销售比重扩大至整体销售的50%以上,为此将目前90艘左右的船队到2030年增加至128艘。
2024-09-26 2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