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物价’新闻 102个
-
韩国CPI连续两月维持2%涨幅 "菜篮子"价格波动加剧
韩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两个月维持2%的涨幅,符合物价稳定目标(2%),但部分“菜篮子”价格波动依然显著。受韩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400韩元中段的影响,进口物价承压,进一步推高通胀压力。 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报告显示,2月CPI为116.08(2020年=100),同比上涨2%,较1月的2.2%小幅回落。自去年10月CPI涨幅降至1.3%的低点后,11月回升至1.5%,12月进一步升至1.9%,并于今年初突破2%。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口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8%,扣除农产品和石油价格的CPI同比上涨1.9%,较1月的2%略有下降。 尽管整体物价涨幅有所放缓,但服务物价仍呈现不稳定趋势。其中,外出就餐价格上涨3%,除外出就餐的服务价格上涨2.9%,分别拉动整体物价上升0.43个百分点和0.57个百分点。 此外,石油类价格上涨6.3%,加工食品价格上涨2.9%,分别推动整体物价上涨0.2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食品企业在新年后陆续上调出厂价,加工食品价格涨幅达到去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3.2%)。 从具体品类来看,尽管基数效应可能导致统计数据与消费者实际感受存在差异,但生活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创下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涨幅;而新鲜食品指数同比下降1.4%,为2022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2%,但畜产品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3.8%和3.6%。此外,由于收成不佳,萝卜和白菜价格分别大幅上涨89.2%和65.3%,成为推高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2日,市民在首尔某大型超市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0:18:07 -
韩国经济寒潮来袭 大韩商会强调"精准营销"
在当前消费心理低迷、高物价和高利率持续抑制韩国国内需求的经济环境下,确保忠实顾客群已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策略之一。为此,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大韩商会”)于5日在首尔中区乐天酒店召开了第39次流通委员会会议,重点探讨了流通行业在促进国内需求复苏中的作用及应对方案。 延世大学教授金炳奎(音)在会议演讲中强调:“在经济低迷时期,品牌的核心策略应聚焦于确保忠实顾客群。”他提出的“粉丝品牌(Fan Brand)”战略指出,相较于面向所有消费者的广泛营销策略,赢得特定群体的高度认可更为有效。如果能赢得1%客户的心,就能影响99%的消费者。金教授进一步分析称,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等全球成功品牌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采取了面向核心消费群体的精准营销策略,率先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确立品牌影响力,随后逐步向大众市场扩展。 金炳奎还指出,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因素,还倾向于通过品牌形象来体现身份认同。因此,在美妆、时尚、奢侈品、健身等能展现个性与品味的领域,品牌影响力将更加凸显。他建议,韩国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品牌标志、色彩和设计元素的战略性运用,以提升品牌识别度和市场竞争力。 大韩商会流通委员会委员长、乐天百货百货店事业部代表郑俊浩(音)表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流通行业要想持续增长,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并提前应对至关重要。”大韩商会流通物流振兴院院长张根茂(音)则强调:“在高利率和物价上涨导致消费受限的背景下,韩国企业在长期品牌价值塑造方面仍显不足。当前,亟需从短期营销导向转向长期品牌建设战略。” 此次会议为流通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突出了品牌建设与忠实顾客群在经济低迷时期的重要性,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首尔某大型超市【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5 23:14:36 -
"两会时间"开启 经济增长目标或继续"保五"中美关系成焦点
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片提供 新华社】 4日,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天下午3时(北京时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作为中国年度最重要的政治议程之一,本次两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中美贸易争端再升级的背景下举行,中国如何稳住国内经济、应对外部挑战,成为两会的核心看点。 可类比为韩国国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于5日上午召开第十四届三次会议,会议将听取两会的重头戏——由国务院总理李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中将提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国防预算、物价等目标值,以及政府重点发展战略和集中支持的产业领域等。 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各界预测今年仍将保持在5%左右。中国在去年下半年接连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包括家电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扩大市场流动性,实现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尽管今年各省份将增长目标设定为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调,但平均仍超过5%。 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规模也是两会另一关注焦点。预计两会期间将围绕中国经济最优先任务——促进内需,通过科技和产业创新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等国家战略。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将采取增加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等货币宽松政策为基本方向,但未出台具体措施。因此外界关注两会期间是否会“加码”财政刺激政策。 今年两会前夕,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低成本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在全球掀起热潮,预计有关AI发展的内容将成为两会热门议题。在4日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回答有关AI发展相关问题时表示,DeepSeek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通过DeepSeek这类公司的兴起可以看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美国对华贸易不断施压,就在两会开幕当天,美国宣布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中国也立即采取反制措施,从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商品加征15%的关税。 因此有观测认为,在中美贸易紧张加剧的背景下,应对外部压力成为两会的重要议题。在两会期间举行的外交部长记者会上,如何梳理中美关系,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将成为重中之重。
2025-03-05 00:32:28 -
韩国央行:高汇率滞后效应或持续推高下半年通胀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27日发布《汇率对物价的长短期传导效应分析》报告显示,尽管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从去年年底的高位略有回落,但其对物价的传导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通胀压力。 报告指出,汇率变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研究团队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韩元兑美元汇率每贬值10个百分点,将在一年内推动消费者物价上涨0.4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前3个月)传导效应为0.28个百分点,长期(4至12个月)效应为0.19个百分点,表明短期内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然而,研究团队特别指出,在近期汇率急剧上升并持续超过3个月的情况下,长期传导效应(1.3个百分点)远超短期效应(0.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被解释为企业因高汇率长期化而推迟涨价决策,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在后期集中释放。 为进一步分析汇率对不同商品类别的影响,研究团队将45种在汇率变动后3个月内价格快速调整的商品归类为“短期性敏感商品”,将73种在9个月内缓慢调整的商品归类为“长期敏感性商品”。研究发现,在汇率急剧波动期间,短期敏感性商品价格波动显著,而长期敏感性商品虽然反应较慢,但受汇率影响的时间更长。这些对汇率敏感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大量依赖进口中间品的生产领域。 央行研究团队总结称:“即使未来汇率出现小幅回落,去年年底以来汇率急剧上涨的滞后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物价水平。”这一分析为韩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提醒企业和消费者为潜在的通胀压力做好准备。 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7 23:40:32 -
免签政策奏效快 上海成韩国年轻人旅行首选
自去年11月中国政府对韩实施免签政策以来,赴上海旅游的韩国二三十多岁年轻一代迅速增加。由于费用和时间成本较低,准备过程也相对简单,上海因此在韩获得“第二个大阪”的称号。从首尔出发乘坐飞机大约2小时即可抵达上海,往返机票价格也仅在20万至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0至1500元)之间。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4日数据显示,去年12月前往上海的韩国游客达到7.1万人次,相较9月的3.6万人次几乎翻倍。在各国游客数量排名中,韩国游客从9月的第4位跃升至12月的第1位,超越美国和日本等国。此外,自韩国至上海的航空客运量在今年1月达到20.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15万人次)增长36.5%。 上海旅游在韩国年轻群体中大受欢迎,其中免签政策的影响至关重要。过去中国签证费用较高,个人游客申请签证需要支付至少7.5万韩元,等待时间最长达到10天。此外,申请时还需要提供家庭成员信息,男性需要填写兵役经历,令不少游客望而却步。免签政策的试行大幅降低韩国游客前往中国旅游的门槛。 与此同时,韩国游客对上海的印象也逐渐发生变化。过去部分游客对卫生环境和公共秩序有所顾虑,导致对赴华旅游持保留态度。现在,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拥有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获得游客的一致认可。 此外,上海与韩国时差仅一小时,物价相对低廉也是优势之一。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让游客倍感新奇,过去百余年间,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在上海设立租界,为整座城市留下别具一格的风貌。外滩、武康大楼,以及承载韩国独立运动历史的上海临时政府旧址等,都成为韩国年轻游客的打卡景点。 部分游客也对上海旅行指出一定的不便之处,包括无法使用KakaoTalk、NAVER等韩国常用网站,Visa和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的使用也受到限制。此外,中国部分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协议中明确指出会向政府提供用户信息,这令部分游客对个人隐私安全感到担忧。 专家预计,未来上海旅行的热度还会持续上升。庆熙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李桂熙(音)分析称,相比其他国际城市,上海对于韩国游客来说旅行成本相对较低,交通便利,对年轻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此外,在欧元和美元汇率走高的背景下,上海旅行无需使用美元,因此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更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2-25 01:49:58 -
韩国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 创17个月最大涨幅
韩国银行(央行)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18(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6%,创下自2023年8月(0.8%)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并已连续三个月上升。 从具体分类来看,1月韩国主要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4%,主要受农产品(7.9%)和水产品(1.4%)供应减少影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6%,煤炭及石油产品(4%)、初级金属产品(1.2%)等受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涨幅明显。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整体持平,尽管污水处理费上涨2.8%,但工业用城市天然气价格下降2.5%。服务业方面,信息通信和广播服务(0.7%)、商业支持服务(1.1%)等带动整体价格上涨0.4%。 值得注意的是,1月部分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其中,草莓(57.7%)、柑橘(26.5%)、鱿鱼(8.4%)、鳀鱼(13.9%)、咖啡豆(8.4%)、柴油(7.7%)、汽油(5.6%)、丁二烯(9.3%)等商品价格涨幅居前;而猪肉(-5%)、韩元进口手续费(-22.4%)等则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产品、农林水产品和服务价格均有所上升,推高整体生产者物价水平。 展望未来趋势,李文熙表示,虽然2月以来国际油价和汇率较上月平均水平有所回落,但月底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公共费用调整等因素也将对生产者物价产生重要影响。 数据显示,1月韩国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其中原材料(0.7%)、中间产品(0.5%)、最终产品(0.6%)均呈现上涨态势。此外,1月韩国总产出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7%,其中工业产品(0.8%)、服务业(0.4%)均有明显增长。 20日,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02:46:38 -
韩国消费者信心温和反弹 未来走势仍待观察
上月22日,在首尔东大门综合市场销售的蔬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2月消费者信心时隔3年8个月大幅改善,但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的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6日至13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0日发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95.2,环比上升4个百分点。创自2021年6月(5.4p)以来的最大涨幅。央行分析称,得益于政局呈稳定态势及政府对产业支援力度加大等因素,消费者持乐观预期,指数有所上升。 消费者心理指数受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的影响,大幅下滑12.3个百分点,但今年1月反弹3个百分点后,持续保持良好上升势头。然而,当前的回升仅能视为温和反弹,消费者心理指数还未达到紧急戒严前的去年11月(100.7)水平,仍低于100。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今后经济展望(73)明显上升,增加8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展望(93)、家庭收入展望(97)、消费支出展望(106)、目前经济判断(55)均分别上升4个点、4个点、3个点和1个点。目前生活状况(87)于上月持平。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李慧英(音)表示,尽管各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美国贸易相关政策及国内政局仍存在不全定性,因此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消费者信心已全面好转,需持续观察。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99,环比下降2个点,创自去年3月(95)以来的最低值。低于往年平均水平(107)。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五个月下降。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 2月利率预测指数环比上升2个点,达到99。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7%,环比下降0.1%。由于农产品和新鲜食品的物价上涨势头放缓,政府持续推进物价稳定政策,消费者的物价预期值呈现出下降趋势。
2025-02-20 22:56:36 -
韩国企业景气"寒冬"持续 指数三连跌引忧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韩国企业景气展望连续3年呈恶化态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20发布结果显示,3月企业景气指数(BSI)为90.8,自2022年4月(99.1)跌破100后,连续36个月低于标准值。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 调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1至3月)BSI的预测值为87.5,创自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第一季度(64.7)以来的最低值。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BSI分别为95.1和86.3,均未达到基准线。 在制造业方面,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征收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89.7)、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88.2)追加关税的影响,BSI景气指数显得尤为疲软。特别是包括钢铁在内的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从自去年6月连续10个月低于标准值。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中,纤维、服装、皮革、鞋类(84.6)、食品饮料及香烟(94.7)、石油精炼及化学产品(96.3)等也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医药品、木材、家具、纸张接近基准线。相对而言,包括半导体设备在内的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110.5)、电子及通信设备(105.6)、非金属材料及制品(108.3)的经济前景则较为乐观。在非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信息通信(66.7)、电力、燃气和水务(70.6)、运输和仓储(73.9)等行业的经营预期均呈恶化趋势,特别是建筑(81.0)连续2年6个月低于标准值。 据调查,各调查部门的BSI在投资(90.0)、就业(93.3)、资金状况(93.6)、收益性(93.6)、内需(94.2)、出口(95.8)、库存(101.9)等指标均表现出负面预期。其中,库存指数超过基准值100,反映出库存过剩的现象,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信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消费及投资不振长期化的态势下,由于物价不稳定、对外不确定性加剧,内需和出口均承受着巨大压力。政府需通过扩大临时投资、实施税额减免等措施,积极促进国内投资,以缓解当前的经济困境。”同时,他还警告称,若企业信心长期低迷,将对实体经济领域产生过度抑制作用,进而对韩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25-02-20 19:39:17 -
搭免签政策快车 韩国旅行社各出奇招抢占赴华旅游市场
中国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后,哈拿多乐、模德旅游、黄色气球、KYOWON TOUR等主要旅行社以此为契机推出多样化的旅游套餐,欲抢占市场先机。 据哈拿多乐旅行社消息,中国实施免签入境政策后,赴华高尔夫旅游需求激增。去年通过该旅行社预约海外高尔夫旅游商品的游客同比增长62%。从目的地来看,东南亚占比最高达62%,中国和日本分别占比16%和14%。尤其是中国,2023年占比仅为4%,去年增长6倍,迅速成为热门高尔夫旅游目的地。 哈拿多乐负责人表示,经济低迷和物价高企的背景下,价格相对较低的越南和中国高尔夫旅游商品受到青睐,今后还将开发更多的高尔夫旅游套餐,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目前哈拿多乐推出上海、青岛、北京等热门旅游景点门票特价促销活动,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12.1584万韩元起步(约合人民币610元),青岛啤酒博物馆门票起价为1.4996万韩元。 中国对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后,上海成为韩国游客热门出行目的地。模德旅游趁势推出“这里是上海”的特别企划活动,囊括可以体验上海独特魅力的多条路线。推出模德精选、热门路线、上海周边游、独家产品和迪士尼乐园等五大主题,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黄色气球旅行社则推出搭乘中国南方航空客机前往黄山的旅游套餐,黄山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以云海、奇石、怪松等景色吸引众多游客。黄色气球推出今年4月9日至10月25期间,每周三、六出发的黄山旅游套餐,包括屯溪老街、黎阳老街、徽州历史博物馆等黄山主要景点。 此外,黄色气球还推出多种产品组合套餐,包括主打“全程无强制购物、无小费”的黄山四日游及五日游、黄山三大索道游(太平、云谷、玉屏),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 旅游业界相关人士称,免签入境政策实施后,赴华游客急剧增长,各家旅行社都在通过差异化的战略推出各种商品,预计今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黄山风景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
2025-02-20 18:33:52 -
高物价时代 仓储式超市抓住"性价比"消费心理
近期,大型超市线下门店数量呈现减少趋势,而仓储式超市的数量则在持续增加。在新冠疫情期间,仓储式超市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显著的价格优势,成功迎合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需求,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仓储式超市作为一种零售业态,主要以大规模、低成本的方式运营,通常采用会员制,向消费者提供大包装、大容量的商品。据悉,仓储式超市的商品价格比大型超市平均便宜10%至15%。 以韩国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为例,其旗下仓储式超市TRADERS去年的销售额达到3.549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9亿元),同比增长5.2%;营业利润为942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59%。 近年来,TRADERS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开市客(Costco)的有力竞争者。自2023年引入会员制后,其业绩显著提升,并在去年首次突破1000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大关。此外,本月14日开业的TRADERS麻谷店在开业当天销售额高达20亿韩元,创下历史单日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Costco的业绩也有所改善。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Costco在2023年9月至去年8月的销售额为6.530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186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15.8%。 然而,大型超市的数量却在持续减少。易买得的门店在2020年至去年期间减少了6家。去年,乐天玛特的门店数量为110家,同比减少了1家;Homeplus门店数量为127家,同比减少了4家。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电商、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崛起,使得传统超市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经济不景气导致内需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大型超市的经营困境。 尽管如此,业界一致预计仓储式超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目前,易买得和乐天玛特等超市品牌纷纷进军仓储式超市市场,通过不同的经营策略扩大门店规模。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物价长期处于高位,仓储式超市的高人气预计将持续。这类超市以较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吸引了包括家庭顾客和单身家庭在内的广泛客户群体。” 韩国仓储式超市TRADERS麻谷店【图片提供 TRADERS】
2025-02-19 23:31:06
-
韩国CPI连续两月维持2%涨幅 "菜篮子"价格波动加剧
韩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两个月维持2%的涨幅,符合物价稳定目标(2%),但部分“菜篮子”价格波动依然显著。受韩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400韩元中段的影响,进口物价承压,进一步推高通胀压力。 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报告显示,2月CPI为116.08(2020年=100),同比上涨2%,较1月的2.2%小幅回落。自去年10月CPI涨幅降至1.3%的低点后,11月回升至1.5%,12月进一步升至1.9%,并于今年初突破2%。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口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8%,扣除农产品和石油价格的CPI同比上涨1.9%,较1月的2%略有下降。 尽管整体物价涨幅有所放缓,但服务物价仍呈现不稳定趋势。其中,外出就餐价格上涨3%,除外出就餐的服务价格上涨2.9%,分别拉动整体物价上升0.43个百分点和0.57个百分点。 此外,石油类价格上涨6.3%,加工食品价格上涨2.9%,分别推动整体物价上涨0.2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食品企业在新年后陆续上调出厂价,加工食品价格涨幅达到去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3.2%)。 从具体品类来看,尽管基数效应可能导致统计数据与消费者实际感受存在差异,但生活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创下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涨幅;而新鲜食品指数同比下降1.4%,为2022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2%,但畜产品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3.8%和3.6%。此外,由于收成不佳,萝卜和白菜价格分别大幅上涨89.2%和65.3%,成为推高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2日,市民在首尔某大型超市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0:18:07 -
韩国经济寒潮来袭 大韩商会强调"精准营销"
在当前消费心理低迷、高物价和高利率持续抑制韩国国内需求的经济环境下,确保忠实顾客群已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策略之一。为此,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大韩商会”)于5日在首尔中区乐天酒店召开了第39次流通委员会会议,重点探讨了流通行业在促进国内需求复苏中的作用及应对方案。 延世大学教授金炳奎(音)在会议演讲中强调:“在经济低迷时期,品牌的核心策略应聚焦于确保忠实顾客群。”他提出的“粉丝品牌(Fan Brand)”战略指出,相较于面向所有消费者的广泛营销策略,赢得特定群体的高度认可更为有效。如果能赢得1%客户的心,就能影响99%的消费者。金教授进一步分析称,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等全球成功品牌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采取了面向核心消费群体的精准营销策略,率先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确立品牌影响力,随后逐步向大众市场扩展。 金炳奎还指出,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因素,还倾向于通过品牌形象来体现身份认同。因此,在美妆、时尚、奢侈品、健身等能展现个性与品味的领域,品牌影响力将更加凸显。他建议,韩国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品牌标志、色彩和设计元素的战略性运用,以提升品牌识别度和市场竞争力。 大韩商会流通委员会委员长、乐天百货百货店事业部代表郑俊浩(音)表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流通行业要想持续增长,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并提前应对至关重要。”大韩商会流通物流振兴院院长张根茂(音)则强调:“在高利率和物价上涨导致消费受限的背景下,韩国企业在长期品牌价值塑造方面仍显不足。当前,亟需从短期营销导向转向长期品牌建设战略。” 此次会议为流通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突出了品牌建设与忠实顾客群在经济低迷时期的重要性,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首尔某大型超市【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5 23:14:36 -
"两会时间"开启 经济增长目标或继续"保五"中美关系成焦点
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片提供 新华社】 4日,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天下午3时(北京时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作为中国年度最重要的政治议程之一,本次两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中美贸易争端再升级的背景下举行,中国如何稳住国内经济、应对外部挑战,成为两会的核心看点。 可类比为韩国国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于5日上午召开第十四届三次会议,会议将听取两会的重头戏——由国务院总理李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中将提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国防预算、物价等目标值,以及政府重点发展战略和集中支持的产业领域等。 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各界预测今年仍将保持在5%左右。中国在去年下半年接连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包括家电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扩大市场流动性,实现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尽管今年各省份将增长目标设定为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调,但平均仍超过5%。 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规模也是两会另一关注焦点。预计两会期间将围绕中国经济最优先任务——促进内需,通过科技和产业创新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等国家战略。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将采取增加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等货币宽松政策为基本方向,但未出台具体措施。因此外界关注两会期间是否会“加码”财政刺激政策。 今年两会前夕,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低成本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在全球掀起热潮,预计有关AI发展的内容将成为两会热门议题。在4日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回答有关AI发展相关问题时表示,DeepSeek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通过DeepSeek这类公司的兴起可以看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美国对华贸易不断施压,就在两会开幕当天,美国宣布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中国也立即采取反制措施,从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商品加征15%的关税。 因此有观测认为,在中美贸易紧张加剧的背景下,应对外部压力成为两会的重要议题。在两会期间举行的外交部长记者会上,如何梳理中美关系,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将成为重中之重。
2025-03-05 00:32:28 -
韩国央行:高汇率滞后效应或持续推高下半年通胀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27日发布《汇率对物价的长短期传导效应分析》报告显示,尽管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从去年年底的高位略有回落,但其对物价的传导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通胀压力。 报告指出,汇率变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研究团队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韩元兑美元汇率每贬值10个百分点,将在一年内推动消费者物价上涨0.4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前3个月)传导效应为0.28个百分点,长期(4至12个月)效应为0.19个百分点,表明短期内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然而,研究团队特别指出,在近期汇率急剧上升并持续超过3个月的情况下,长期传导效应(1.3个百分点)远超短期效应(0.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被解释为企业因高汇率长期化而推迟涨价决策,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在后期集中释放。 为进一步分析汇率对不同商品类别的影响,研究团队将45种在汇率变动后3个月内价格快速调整的商品归类为“短期性敏感商品”,将73种在9个月内缓慢调整的商品归类为“长期敏感性商品”。研究发现,在汇率急剧波动期间,短期敏感性商品价格波动显著,而长期敏感性商品虽然反应较慢,但受汇率影响的时间更长。这些对汇率敏感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大量依赖进口中间品的生产领域。 央行研究团队总结称:“即使未来汇率出现小幅回落,去年年底以来汇率急剧上涨的滞后效应仍可能在下半年持续推高物价水平。”这一分析为韩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提醒企业和消费者为潜在的通胀压力做好准备。 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7 23:40:32 -
免签政策奏效快 上海成韩国年轻人旅行首选
自去年11月中国政府对韩实施免签政策以来,赴上海旅游的韩国二三十多岁年轻一代迅速增加。由于费用和时间成本较低,准备过程也相对简单,上海因此在韩获得“第二个大阪”的称号。从首尔出发乘坐飞机大约2小时即可抵达上海,往返机票价格也仅在20万至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0至1500元)之间。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4日数据显示,去年12月前往上海的韩国游客达到7.1万人次,相较9月的3.6万人次几乎翻倍。在各国游客数量排名中,韩国游客从9月的第4位跃升至12月的第1位,超越美国和日本等国。此外,自韩国至上海的航空客运量在今年1月达到20.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15万人次)增长36.5%。 上海旅游在韩国年轻群体中大受欢迎,其中免签政策的影响至关重要。过去中国签证费用较高,个人游客申请签证需要支付至少7.5万韩元,等待时间最长达到10天。此外,申请时还需要提供家庭成员信息,男性需要填写兵役经历,令不少游客望而却步。免签政策的试行大幅降低韩国游客前往中国旅游的门槛。 与此同时,韩国游客对上海的印象也逐渐发生变化。过去部分游客对卫生环境和公共秩序有所顾虑,导致对赴华旅游持保留态度。现在,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拥有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获得游客的一致认可。 此外,上海与韩国时差仅一小时,物价相对低廉也是优势之一。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让游客倍感新奇,过去百余年间,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在上海设立租界,为整座城市留下别具一格的风貌。外滩、武康大楼,以及承载韩国独立运动历史的上海临时政府旧址等,都成为韩国年轻游客的打卡景点。 部分游客也对上海旅行指出一定的不便之处,包括无法使用KakaoTalk、NAVER等韩国常用网站,Visa和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的使用也受到限制。此外,中国部分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协议中明确指出会向政府提供用户信息,这令部分游客对个人隐私安全感到担忧。 专家预计,未来上海旅行的热度还会持续上升。庆熙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李桂熙(音)分析称,相比其他国际城市,上海对于韩国游客来说旅行成本相对较低,交通便利,对年轻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此外,在欧元和美元汇率走高的背景下,上海旅行无需使用美元,因此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更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2-25 01:49:58 -
韩国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 创17个月最大涨幅
韩国银行(央行)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18(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6%,创下自2023年8月(0.8%)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并已连续三个月上升。 从具体分类来看,1月韩国主要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4%,主要受农产品(7.9%)和水产品(1.4%)供应减少影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6%,煤炭及石油产品(4%)、初级金属产品(1.2%)等受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涨幅明显。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整体持平,尽管污水处理费上涨2.8%,但工业用城市天然气价格下降2.5%。服务业方面,信息通信和广播服务(0.7%)、商业支持服务(1.1%)等带动整体价格上涨0.4%。 值得注意的是,1月部分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其中,草莓(57.7%)、柑橘(26.5%)、鱿鱼(8.4%)、鳀鱼(13.9%)、咖啡豆(8.4%)、柴油(7.7%)、汽油(5.6%)、丁二烯(9.3%)等商品价格涨幅居前;而猪肉(-5%)、韩元进口手续费(-22.4%)等则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产品、农林水产品和服务价格均有所上升,推高整体生产者物价水平。 展望未来趋势,李文熙表示,虽然2月以来国际油价和汇率较上月平均水平有所回落,但月底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公共费用调整等因素也将对生产者物价产生重要影响。 数据显示,1月韩国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6%,其中原材料(0.7%)、中间产品(0.5%)、最终产品(0.6%)均呈现上涨态势。此外,1月韩国总产出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7%,其中工业产品(0.8%)、服务业(0.4%)均有明显增长。 20日,首尔市内某加油站的油价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02:46:38 -
韩国消费者信心温和反弹 未来走势仍待观察
上月22日,在首尔东大门综合市场销售的蔬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2月消费者信心时隔3年8个月大幅改善,但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的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6日至13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0日发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95.2,环比上升4个百分点。创自2021年6月(5.4p)以来的最大涨幅。央行分析称,得益于政局呈稳定态势及政府对产业支援力度加大等因素,消费者持乐观预期,指数有所上升。 消费者心理指数受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的影响,大幅下滑12.3个百分点,但今年1月反弹3个百分点后,持续保持良好上升势头。然而,当前的回升仅能视为温和反弹,消费者心理指数还未达到紧急戒严前的去年11月(100.7)水平,仍低于100。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今后经济展望(73)明显上升,增加8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展望(93)、家庭收入展望(97)、消费支出展望(106)、目前经济判断(55)均分别上升4个点、4个点、3个点和1个点。目前生活状况(87)于上月持平。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李慧英(音)表示,尽管各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美国贸易相关政策及国内政局仍存在不全定性,因此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消费者信心已全面好转,需持续观察。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99,环比下降2个点,创自去年3月(95)以来的最低值。低于往年平均水平(107)。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五个月下降。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 2月利率预测指数环比上升2个点,达到99。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7%,环比下降0.1%。由于农产品和新鲜食品的物价上涨势头放缓,政府持续推进物价稳定政策,消费者的物价预期值呈现出下降趋势。
2025-02-20 22:56:36 -
韩国企业景气"寒冬"持续 指数三连跌引忧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韩国企业景气展望连续3年呈恶化态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20发布结果显示,3月企业景气指数(BSI)为90.8,自2022年4月(99.1)跌破100后,连续36个月低于标准值。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 调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1至3月)BSI的预测值为87.5,创自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第一季度(64.7)以来的最低值。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BSI分别为95.1和86.3,均未达到基准线。 在制造业方面,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征收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89.7)、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88.2)追加关税的影响,BSI景气指数显得尤为疲软。特别是包括钢铁在内的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从自去年6月连续10个月低于标准值。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中,纤维、服装、皮革、鞋类(84.6)、食品饮料及香烟(94.7)、石油精炼及化学产品(96.3)等也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医药品、木材、家具、纸张接近基准线。相对而言,包括半导体设备在内的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110.5)、电子及通信设备(105.6)、非金属材料及制品(108.3)的经济前景则较为乐观。在非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信息通信(66.7)、电力、燃气和水务(70.6)、运输和仓储(73.9)等行业的经营预期均呈恶化趋势,特别是建筑(81.0)连续2年6个月低于标准值。 据调查,各调查部门的BSI在投资(90.0)、就业(93.3)、资金状况(93.6)、收益性(93.6)、内需(94.2)、出口(95.8)、库存(101.9)等指标均表现出负面预期。其中,库存指数超过基准值100,反映出库存过剩的现象,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信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消费及投资不振长期化的态势下,由于物价不稳定、对外不确定性加剧,内需和出口均承受着巨大压力。政府需通过扩大临时投资、实施税额减免等措施,积极促进国内投资,以缓解当前的经济困境。”同时,他还警告称,若企业信心长期低迷,将对实体经济领域产生过度抑制作用,进而对韩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25-02-20 19:39:17 -
搭免签政策快车 韩国旅行社各出奇招抢占赴华旅游市场
中国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后,哈拿多乐、模德旅游、黄色气球、KYOWON TOUR等主要旅行社以此为契机推出多样化的旅游套餐,欲抢占市场先机。 据哈拿多乐旅行社消息,中国实施免签入境政策后,赴华高尔夫旅游需求激增。去年通过该旅行社预约海外高尔夫旅游商品的游客同比增长62%。从目的地来看,东南亚占比最高达62%,中国和日本分别占比16%和14%。尤其是中国,2023年占比仅为4%,去年增长6倍,迅速成为热门高尔夫旅游目的地。 哈拿多乐负责人表示,经济低迷和物价高企的背景下,价格相对较低的越南和中国高尔夫旅游商品受到青睐,今后还将开发更多的高尔夫旅游套餐,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目前哈拿多乐推出上海、青岛、北京等热门旅游景点门票特价促销活动,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12.1584万韩元起步(约合人民币610元),青岛啤酒博物馆门票起价为1.4996万韩元。 中国对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后,上海成为韩国游客热门出行目的地。模德旅游趁势推出“这里是上海”的特别企划活动,囊括可以体验上海独特魅力的多条路线。推出模德精选、热门路线、上海周边游、独家产品和迪士尼乐园等五大主题,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黄色气球旅行社则推出搭乘中国南方航空客机前往黄山的旅游套餐,黄山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以云海、奇石、怪松等景色吸引众多游客。黄色气球推出今年4月9日至10月25期间,每周三、六出发的黄山旅游套餐,包括屯溪老街、黎阳老街、徽州历史博物馆等黄山主要景点。 此外,黄色气球还推出多种产品组合套餐,包括主打“全程无强制购物、无小费”的黄山四日游及五日游、黄山三大索道游(太平、云谷、玉屏),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 旅游业界相关人士称,免签入境政策实施后,赴华游客急剧增长,各家旅行社都在通过差异化的战略推出各种商品,预计今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黄山风景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
2025-02-20 18:33:52 -
高物价时代 仓储式超市抓住"性价比"消费心理
近期,大型超市线下门店数量呈现减少趋势,而仓储式超市的数量则在持续增加。在新冠疫情期间,仓储式超市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显著的价格优势,成功迎合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需求,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仓储式超市作为一种零售业态,主要以大规模、低成本的方式运营,通常采用会员制,向消费者提供大包装、大容量的商品。据悉,仓储式超市的商品价格比大型超市平均便宜10%至15%。 以韩国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为例,其旗下仓储式超市TRADERS去年的销售额达到3.549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9亿元),同比增长5.2%;营业利润为942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59%。 近年来,TRADERS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开市客(Costco)的有力竞争者。自2023年引入会员制后,其业绩显著提升,并在去年首次突破1000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大关。此外,本月14日开业的TRADERS麻谷店在开业当天销售额高达20亿韩元,创下历史单日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Costco的业绩也有所改善。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Costco在2023年9月至去年8月的销售额为6.530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186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15.8%。 然而,大型超市的数量却在持续减少。易买得的门店在2020年至去年期间减少了6家。去年,乐天玛特的门店数量为110家,同比减少了1家;Homeplus门店数量为127家,同比减少了4家。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电商、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崛起,使得传统超市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经济不景气导致内需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大型超市的经营困境。 尽管如此,业界一致预计仓储式超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目前,易买得和乐天玛特等超市品牌纷纷进军仓储式超市市场,通过不同的经营策略扩大门店规模。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物价长期处于高位,仓储式超市的高人气预计将持续。这类超市以较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吸引了包括家庭顾客和单身家庭在内的广泛客户群体。” 韩国仓储式超市TRADERS麻谷店【图片提供 TRADERS】
2025-02-19 23: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