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韩国’新闻 1,896个
-
韩国大企业一季度业绩整体回暖 半导体行业领涨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在已提交季度报告的韩国500大企业中,有342家纳入统计。上述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利润60.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57亿元),同比增长17.1%;销售额为81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 从各大企业表现来看,半导体双雄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盈利表现尤为亮眼。SK海力士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7.44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万亿韩元,位居所有企业之首;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录得6.69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此外,韩国电力公社(3.75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63万亿韩元)、起亚(3.01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28万亿韩元)、LG电子(1.26万亿韩元)、韩华(1.07万亿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0.8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火灾(0.79万亿韩元)等企业也跻身营业利润前列。 在出现亏损的企业中,三星SDI一季度录得4341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规模最大。L&F(1403亿韩元)、乐天化学(1266亿韩元)、SK能源(1261亿韩元)等也出现较大亏损。 从营业利润的同比增幅来看,SK海力士最大,其次为韩国电力公社(2.45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56万亿韩元)、韩华(8368亿韩元)和韩华航空航天(5233亿韩元)等。 相较之下,三星SDI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15亿韩元,降幅位居首位;SK能源(-4998亿韩元)、S-OIL(-4756亿韩元)及SK(-4302亿韩元)紧随其后。在营业利润下滑的前十家企业中,有五家来自石油化工行业,显示该领域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需求疲软和炼油利润收缩的双重压力。
2025-05-17 00:21:44 -
中国钢铁减产计划推高国际钢价 韩国钢企业绩回暖在望
在中国政府和钢铁企业陆续释放减产信号的背景下,近期螺纹钢国际价格开始回升。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计划对中国廉价钢铁加大制裁力度,因此韩国本土钢铁企业的业绩有望迎来恢复。 据全球经济数据平台Trading Economics 16日消息,5月螺纹钢期货价格近期涨至每吨3135元人民币,创下六周以来新高。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即将开启新一轮减产措施,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解迹象,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钢价回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近日表示,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为恢复供需平衡,中国正在积极推动钢铁产能的调控。CISA规划发展部部长王斌在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缺乏有效市场化机制的情况下,控制产量是稳定钢铁行业的重要工具。加强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产能管理,有助于行业运营的稳定。” 此外,CISA再次强调,必须禁止企业之间以交易形式转让未使用的生产配额,以防止过度生产行为的发生。由此可见,CISA正在积极配合政府推进钢铁减产。此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在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计划通过结构改革,解决钢铁行业的供给过剩问题。具体减产计划尚未出台,但市场普遍预计年内或削减5000万吨产量。 中国最大上市钢企宝钢也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根据政府报告内容执行相关减产计划。随着各国不断加大对中国钢铁的限制,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加快出口步伐。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钢铁出口量达1046万吨,同比增长13.4%,创下2015年9月以来新高。 韩国对中国钢铁征收反倾销关税,因此中国钢铁对韩出口量明显下降。韩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中厚板(中板与厚板)对韩出口量为4.009万吨,同比骤减67.4%。其中厚板自4月底起临时反倾销关税最高达38.02%。同期,中国钢铁整体对韩出口量也从91.6757万吨降至77.2465万吨,减少约15.7%。 韩国政府目前还在对中国产热轧钢板展开反倾销调查,外界普遍预计未来中国钢铁进口量会持续减少。长期饱受中国廉价钢铁冲击的浦项制铁、现代制铁和东国制钢等韩国本土钢企或迎来业绩回暖。韩亚证券研究员朴成奉(音)表示,包括韩国在内的多国正在加速推进对中国钢铁的反倾销关税,预计下半年中国钢铁出口会出现大幅回落。
2025-05-16 23:31:43 -
韩元升值叠加油价走低 韩国进口物价连降三月
受国际油价回落和韩元升值等因素影响,韩国4月以韩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持续走低,已连续三个月录得下滑。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告显示,今年4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40.32(2020年=100),较3月(143.04)下跌1.9%。继2月下降1%、3月下降0.4%之后,已连续第三个月呈现下行趋势。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4.6%)、煤炭及石油制品(-4.2%)、一次金属制品(-2.4%)等主要类别降幅明显。其中,原油(-7.4%)、重油(-6.7%)、精炼铝产品(-6.4%)、二次电池(-8.2%)等品目成为拉动整体物价下跌的主要因素。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走低影响,以原油等矿产品为主的进口物价持续走弱。”数据显示,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3月的每桶72.49美元下降至4月的67.74美元,跌幅达6.6%。 同期出口物价也出现下滑。4月出口物价指数为133.43,环比下降1.2%,继3月小幅上涨0.4%后时隔一个月再度转为下跌。 汇率方面,4月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444.31韩元,较3月的1456.95韩元升值0.9%。韩元升值叠加国际原材料价格走低,共同压制了出口物价,煤炭及石油制品(-3.6%)、化学制品(-2.3%)、运输设备(-2%)等主要品类跌幅显著。 具体品目中,苯价大幅下跌12.5%,柴油和汽油价格均下降3.6%,但半导体相关产品表现坚挺,闪存价格上涨10.7%,DRAM也小幅上扬0.4%。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93.78,同比上升1.2%,主要因同期进口物价降幅(-5.3%)大于出口物价降幅(-4.2%)。该指数反映了单位出口商品可兑换进口商品数量的相对变化。 此外,受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增长7.7%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1.2%双重推动,4月所得贸易条件指数达115.16,同比大幅提升9%。
2025-05-16 23:23:23 -
韩国政府债务上半年或首破1200万亿韩元 财政赤字率连续四年超3%
韩国企划财政部16日公布《5月财政动向》显示,截至3月底,韩国中央政府的国家债务余额已达117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6万亿元),今年前四个月累计国库债券发行规模达到81.2万亿韩元。随着本月初补充预算通过,上半年中央政府债务预计首次突破1200万亿韩元。 政府计划在上半年发行补充预算中增加的9.5万亿韩元国债的60%。加上原本预算,今年国库债券发行总额预计从197.6万亿韩元增至207.1万亿韩元。企划财政部在3月偿还27.7万亿韩元的国库债券,如果按照计划在第二季度继续偿还到期债券,债务余额在上半年也依旧超过1200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的1145.9万亿韩元增加50万亿韩元以上。 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国家整体债务在加上补充预算后增至1280.8万亿韩元,较原本预算增加7.4万亿韩元,较去年结算基准的1175.2万亿韩元增加105.6万亿韩元。值得注意的是,月度财政动向仅公布中央政府债务,地方债务每年仅统计一次。包含补充预算的完整财政数据预计在7月发布。 韩国中央政府债务自2019年的699万亿韩元以来持续激增,在2024年达到1141.2万亿韩元。2023年(59.1万亿韩元)和去年(48.6万亿韩元)的增长幅度较疫情初期有所放缓,但债务规模依旧维持在高位。 当前,两大总统候选人都主张扩大财政和实行减税政策。其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明确提出,当前第一轮补充预算不足以刺激经济,已正式表态计划推动第二轮补充预算。如果新政府上台后继续扩大财政支出或推进第二次补充预算,债务状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此外,反映国家财政状况的管理财政收支在包含补充预算的前提下,今年预计出现86.4万亿韩元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财政赤字率已连续四年超过3%。韩国开发研究院(KDI)也把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0.8%,如果符合预期,则是2000年代以来第三次陷入0%区间增长,前两次分别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0.8%)和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0.7%)。 KDI指出,在财政余力逐渐减弱的当前,应该对新增财政支出保持谨慎态度。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表示,考虑到近年来管理财政收支赤字大幅持续,当前财政已经处于宽松运作阶段,如果经济下行趋势未进一步明确,不宜贸然继续补充预算。
2025-05-16 21:10:32 -
【亚洲人之声】中国奋力领跑 韩国热闹围观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DeepSeek引发全球关注之后,中国在机器人领域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果。继无人机技术领先之后,中国向超越聊天机器人的AI驱动人形机器人方向迈进,力求跻身世界领先行列。逐渐逼近人类形态的机器人不仅在工业现场广泛应用,还通过多种方式融入人类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难以估量。 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近日举行,此次盛会堪称人工智能与中国自主机器人技术的全面展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程度令人惊叹。会场展出的机器人不仅能演奏钢琴、为人类按摩,还能攀爬大楼外墙进行维修作业,骨科手术机器人则大幅缩短手术时间。 上月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中,中国各大专业公司制造的人形机器人与真人选手同场竞技,并自主完成比赛。在半程马拉松项目中,夺冠机器人跑出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已经可以与部分马拉松爱好者相媲美。 仅就人形机器人而言,目前从儿童与老人照护、康复治疗,到教育、工业、治安与军事等应用领域已经十分广泛。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用途也在不断拓展。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24亿美元扩大至2032年的660亿美元。在人口急剧老龄化、出生率持续走低、劳动力日益短缺的背景下,AI驱动的高附加值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 中国在机器人崛起的道路上大步迈进,韩国却在一旁无奈扮演旁观者和追赶者的角色。从无人机、聊天机器人、电池、电动汽车再到人形机器人,中国已经在高附加值先进产业中抢占先机。韩国也拥有机器人专门企业,但与发展成熟的工业机器人不同,韩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必须把惊叹中国机器人技术的时间用来奋起直追,才可能争取到下一波科技浪潮中的一席之地。
2025-05-16 18:43:32 -
韩国4月家庭贷款环比增4.8万亿韩元
韩国银行(央行)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金融市场动向》显示,截至4月底,韩国家庭贷款余额达115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万亿元),环比增加4.8万亿韩元,增幅显著高于3月的1.6万亿韩元。 其中,住房抵押贷款环比增加3.7万亿韩元,达到913.9万亿韩元。央行分析指出,随着2月份韩国政府解除土地交易许可制度,住房交易量显著回升,这一趋势从4月开始在贷款数据中有所体现。 考虑到住房交易通常在2至3个月后才会反映到贷款统计中,预计5月家庭贷款增势可能进一步扩大。韩国国土交通部数据显示,首尔公寓成交量从2月的6200套升至3月的9300套。 与此同时,企业贷款也大幅回升。截至4月底,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余额为1338.7万亿韩元,环比大增14.4万亿韩元。具体来看,大企业贷款环比增加6.7万亿韩元,主要由于企业在季度末为管理财务指标及支付分红而进行的资金操作。中小企业贷款受美国关税政策相关融资支持等影响,环比增加7.6万亿韩元。 数据显示,4月商业银行存款余额环比减少25.9万亿韩元。其中,活期存款流出尤为显著,环比减少36.8万亿韩元,主要因企业为缴税及支付分红提取资金,以及地方政府执行财政预算所致。定期存款方面,在3月减少12.6万亿韩元之后,4月出现小幅回升。但尽管银行积极吸收存款以配合贷款扩张,受企业存款减少影响,整体增幅仅为5000亿韩元。
2025-05-16 00:04:22 -
韩国"订阅经济"加速渗透社交平台 促进数字服务新升级
订阅经济正逐步向社交平台领域拓展。为了满足用户渴望与他人建立更加便捷且深度互动的需求,社交平台行业积极推出多样化付费服务,吸引愿意为此付费的消费者。 据IT业界15日消息,2025年韩国国内订阅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0亿元)。订阅服务正从传统的电商和在线视频服务(OTT)领域,逐步向社交平台延伸,开启新的增长赛道。 其中,全球视频聊天平台Azar推出了Azar Plus、Azar Premium和Azar Supreme三档订阅服务。用户通过付费可筛选匹配对象的性别和国家,并增加视频通话次数,从而实现更深入的交流。 社交网络平台Snapchat则以每月3.99美元的价格推出高级订阅服务Snapchat Plus。该服务包括定制主题、应用图标设置、个性化表情符号、连续提醒以及人工智能(AI)字幕支持等多项便捷功能。此外,Snapchat Plus还支持固定最亲密好友和展示“Friend Solar System”等社交关系管理工具,精准满足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对亲密互动的需求。 游戏通讯软件Discord为其高级订阅服务Nitro用户提供多达19项高级权益。Nitro的核心功能包括高清流媒体播放、大幅提升的文件共享容量(从50MB扩展至最高500MB)以及自定义表情符号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业界分析指出,随着社交平台订阅服务的不断扩展,用户黏性和付费转化率持续上升,订阅经济正逐步成为韩国数字服务升级的重要动力。未来,伴随AI、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社交平台订阅服务将更精准地满足个性化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引领数字消费模式的创新升级。
2025-05-16 00:02:57 -
韩国建筑业亟需结构性转型 行业下行压力远超金融危机时期
韩国建筑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建研院”)于15日发布的《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及近期建筑业景气诊断与应对方案》报告指出,当前韩国建筑业正面临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严峻的结构性衰退,亟需政策支持与中长期转型方案。 通过多维度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当前行业下行呈明显的加速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建筑订单量同比下滑16.6%,显著高于2008年6.1%的降幅;建筑开工面积缩幅由2008年的22.2%扩大至2023年的31.7%。此外,建筑业关键指标建筑完工额在2007至2009年间分别增长6.6%、4.9%、3.2%,而近期则从2022年12.4%的增长峰值转为2024年3.2%的负增长,行业拐点特征凸显。 在投资领域,2022年和2024年建筑投资同比分别下降3.5%和3%,降幅均超过2008年2.7%的水平。住宅市场方面,虽然2022年末,未售出新建住房数量(6.8107万户)低于2008年历史峰值(16.5599万户),但同比增幅高达284.6%,反映出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 建筑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数据显示,金融危机时期,建筑业销售净利润率从2007年的8.5%降至2009年的2.8%,近年则从2021年的6.2%降至2023年的3.4%;同期,销售营业利润率也从6.4%下滑至5.2%,进一步从4.8%降至3%。建研院强调,当前行业各项指标的下行速度与风险程度均已超过金融危机时期。 报告将“经济增长乏力”列为首要风险因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5.8%降至2008年的3%,2009年进一步降至0.8%,但2010年强劲反弹至7%,此后至新冠疫情前一直维持在3%左右。而近年来,韩国GDP增速在2022年为2.7%、2023年为1.4%、2024年为2%,2025年和2026年将维持在1.5%至2%的低位区间,呈长期低速增长趋势。同时,金融环境约束明显增强。与2008年基准利率从5.25%快速下调至2%的政策响应相比,2024年仅实现0.75个百分点的温和调整(3.5%降至2.75%),降息速度明显放缓。 建研院指出,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推高施工成本,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并加剧房价压力,再加上信贷紧缩、高利率环境及家庭数量增长放缓等因素持续抑制住宅需求,成为建筑业长期低迷的原因。报告指出:“在当前高通胀、高负债及美韩利率倒挂的复杂环境下,货币政策空间受限;加之财政赤字持续扩大,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提振行业的可行性亦面临挑战。”
2025-05-15 23:56:48 -
关税政策风暴来袭 韩国男女就业冰火两重天
韩国统计厅15日发布《2025年4月就业动向》报告显示,4月韩国就业人数达2888.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9.4万人,连续4个月实现增长,但增长几乎由女性拉动。4月新增女性就业人数多达16.1万人,而男性仅为3.3万人。 4月男性就业率为70.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自去年3月起已连续13个月下滑;而女性就业率则升至55.6%,创下199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韩国女性就业率在2000年仅为47%,2015年首次突破50%,2024年达到54.7%,呈稳步上升趋势。男性就业率长期维持在70%以上,但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一度跌破70%,恢复后又在去年12月受戒严事态冲击再度跌至69.8%,此后三个月未能重返70%以上。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在经济展望中指出,以建筑业和制造业为中心的就业形势逐渐恶化。今年第一季度女性就业人数从14.3万增至18.6万,保持强劲增势;而建筑业与制造业中从业比重较高的男性就业人数则由减少9.1万收窄至减少3.2万,减少趋势尚存。由此可见,房地产市场不佳与内需低迷正在对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就业造成冲击。 从失业数据来看,4月男性失业人数为50.7万,与去年同期持平;女性失业人数为34.7万,同比减少3.1万人(-8.2%)。同月经济活动参与率为65.1%,创下自1999年6月开始统计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从性别来看,男性经济活动参与率下降0.2个百分点,女性上升0.3个百分点,带动整体提升。 关键问题在于,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不确定性影响,韩国核心产业的“就业寒潮”可能还会持续。KDI把今年就业人数增幅预期从10万人下调至9万人,明年预计仅增加7万人,远低于去年16万人的增幅。 KDI经济展望总管金智妍(音)指出,在外部不确定性高企的情况下,目前形势良好的产业也可能采取预防措施缩减招录。她预测,考虑到就业指标通常滞后于经济走势,内需复苏后短期内就业也会持续疲软,预计明年下半年起才会出现反弹。 韩国政府也首次正式提及关税冲击引发的就业风险,并计划加快执行支援受关税影响的出口企业和应对就业冲击的追加预算。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张周成(音)指出,全球关税风暴加剧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未来根据关税谈判结果或美方政策变化,韩国就业动向也可能随时遭受波及,因此正在持续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应对措施。
2025-05-15 23:53:49 -
韩政府16日重启板门店特别参观项目
韩国统一部15日宣布,将于16日重启因韩朝关系紧张而中断的板门店特别参观项目。该项目自中断以来时隔一年六个月再次开放。 韩国政府率先恢复面向政策相关人员”策划的民间参观项目。首场特别参观项目的参观人员为参加国立统一教育院统一政策领导力培训课程的17名学员。 板门店参观项目曾因2023年7月美军士兵擅自越境事件而全面中断。尽管同年11月22日统一部恢复部分参观,但韩国政府全面终止《9·19南北军事协议》效力后,北韩宣布废除协议,导致紧张局势升级。考虑到安全问题,统一部于同年12月1日再次中断板门店参观项目。 此后,由联合国军司令部主办的外国人访问活动仍持续进行,但统一部面向韩国民众的参观项目停摆至今。不过,随着外籍游客持续访问板门店,韩国国立统一教育院不断收到要求恢复参观项目的意见。 然而,面向所有韩国民众的参观项目重启时间尚未待定。统一部方面表示,将根据特别参观项目的运营情况,评估安全与管理问题后,再决定是否全面恢复。 板门店是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历史现场,标志着1950年至1953年韩朝战争的停战。该地位于韩朝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上,如今已成为外籍游客常访的热门景点之一。
2025-05-15 23:00:20
-
韩国大企业一季度业绩整体回暖 半导体行业领涨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在已提交季度报告的韩国500大企业中,有342家纳入统计。上述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利润60.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57亿元),同比增长17.1%;销售额为81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 从各大企业表现来看,半导体双雄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盈利表现尤为亮眼。SK海力士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7.44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万亿韩元,位居所有企业之首;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录得6.69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此外,韩国电力公社(3.75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63万亿韩元)、起亚(3.01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28万亿韩元)、LG电子(1.26万亿韩元)、韩华(1.07万亿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0.8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火灾(0.79万亿韩元)等企业也跻身营业利润前列。 在出现亏损的企业中,三星SDI一季度录得4341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规模最大。L&F(1403亿韩元)、乐天化学(1266亿韩元)、SK能源(1261亿韩元)等也出现较大亏损。 从营业利润的同比增幅来看,SK海力士最大,其次为韩国电力公社(2.45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56万亿韩元)、韩华(8368亿韩元)和韩华航空航天(5233亿韩元)等。 相较之下,三星SDI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15亿韩元,降幅位居首位;SK能源(-4998亿韩元)、S-OIL(-4756亿韩元)及SK(-4302亿韩元)紧随其后。在营业利润下滑的前十家企业中,有五家来自石油化工行业,显示该领域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需求疲软和炼油利润收缩的双重压力。
2025-05-17 00:21:44 -
中国钢铁减产计划推高国际钢价 韩国钢企业绩回暖在望
在中国政府和钢铁企业陆续释放减产信号的背景下,近期螺纹钢国际价格开始回升。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计划对中国廉价钢铁加大制裁力度,因此韩国本土钢铁企业的业绩有望迎来恢复。 据全球经济数据平台Trading Economics 16日消息,5月螺纹钢期货价格近期涨至每吨3135元人民币,创下六周以来新高。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即将开启新一轮减产措施,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解迹象,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钢价回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近日表示,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为恢复供需平衡,中国正在积极推动钢铁产能的调控。CISA规划发展部部长王斌在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缺乏有效市场化机制的情况下,控制产量是稳定钢铁行业的重要工具。加强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产能管理,有助于行业运营的稳定。” 此外,CISA再次强调,必须禁止企业之间以交易形式转让未使用的生产配额,以防止过度生产行为的发生。由此可见,CISA正在积极配合政府推进钢铁减产。此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在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计划通过结构改革,解决钢铁行业的供给过剩问题。具体减产计划尚未出台,但市场普遍预计年内或削减5000万吨产量。 中国最大上市钢企宝钢也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根据政府报告内容执行相关减产计划。随着各国不断加大对中国钢铁的限制,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加快出口步伐。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钢铁出口量达1046万吨,同比增长13.4%,创下2015年9月以来新高。 韩国对中国钢铁征收反倾销关税,因此中国钢铁对韩出口量明显下降。韩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中厚板(中板与厚板)对韩出口量为4.009万吨,同比骤减67.4%。其中厚板自4月底起临时反倾销关税最高达38.02%。同期,中国钢铁整体对韩出口量也从91.6757万吨降至77.2465万吨,减少约15.7%。 韩国政府目前还在对中国产热轧钢板展开反倾销调查,外界普遍预计未来中国钢铁进口量会持续减少。长期饱受中国廉价钢铁冲击的浦项制铁、现代制铁和东国制钢等韩国本土钢企或迎来业绩回暖。韩亚证券研究员朴成奉(音)表示,包括韩国在内的多国正在加速推进对中国钢铁的反倾销关税,预计下半年中国钢铁出口会出现大幅回落。
2025-05-16 23:31:43 -
韩元升值叠加油价走低 韩国进口物价连降三月
受国际油价回落和韩元升值等因素影响,韩国4月以韩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持续走低,已连续三个月录得下滑。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告显示,今年4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40.32(2020年=100),较3月(143.04)下跌1.9%。继2月下降1%、3月下降0.4%之后,已连续第三个月呈现下行趋势。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4.6%)、煤炭及石油制品(-4.2%)、一次金属制品(-2.4%)等主要类别降幅明显。其中,原油(-7.4%)、重油(-6.7%)、精炼铝产品(-6.4%)、二次电池(-8.2%)等品目成为拉动整体物价下跌的主要因素。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走低影响,以原油等矿产品为主的进口物价持续走弱。”数据显示,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3月的每桶72.49美元下降至4月的67.74美元,跌幅达6.6%。 同期出口物价也出现下滑。4月出口物价指数为133.43,环比下降1.2%,继3月小幅上涨0.4%后时隔一个月再度转为下跌。 汇率方面,4月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444.31韩元,较3月的1456.95韩元升值0.9%。韩元升值叠加国际原材料价格走低,共同压制了出口物价,煤炭及石油制品(-3.6%)、化学制品(-2.3%)、运输设备(-2%)等主要品类跌幅显著。 具体品目中,苯价大幅下跌12.5%,柴油和汽油价格均下降3.6%,但半导体相关产品表现坚挺,闪存价格上涨10.7%,DRAM也小幅上扬0.4%。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93.78,同比上升1.2%,主要因同期进口物价降幅(-5.3%)大于出口物价降幅(-4.2%)。该指数反映了单位出口商品可兑换进口商品数量的相对变化。 此外,受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增长7.7%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1.2%双重推动,4月所得贸易条件指数达115.16,同比大幅提升9%。
2025-05-16 23:23:23 -
韩国政府债务上半年或首破1200万亿韩元 财政赤字率连续四年超3%
韩国企划财政部16日公布《5月财政动向》显示,截至3月底,韩国中央政府的国家债务余额已达117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6万亿元),今年前四个月累计国库债券发行规模达到81.2万亿韩元。随着本月初补充预算通过,上半年中央政府债务预计首次突破1200万亿韩元。 政府计划在上半年发行补充预算中增加的9.5万亿韩元国债的60%。加上原本预算,今年国库债券发行总额预计从197.6万亿韩元增至207.1万亿韩元。企划财政部在3月偿还27.7万亿韩元的国库债券,如果按照计划在第二季度继续偿还到期债券,债务余额在上半年也依旧超过1200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的1145.9万亿韩元增加50万亿韩元以上。 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国家整体债务在加上补充预算后增至1280.8万亿韩元,较原本预算增加7.4万亿韩元,较去年结算基准的1175.2万亿韩元增加105.6万亿韩元。值得注意的是,月度财政动向仅公布中央政府债务,地方债务每年仅统计一次。包含补充预算的完整财政数据预计在7月发布。 韩国中央政府债务自2019年的699万亿韩元以来持续激增,在2024年达到1141.2万亿韩元。2023年(59.1万亿韩元)和去年(48.6万亿韩元)的增长幅度较疫情初期有所放缓,但债务规模依旧维持在高位。 当前,两大总统候选人都主张扩大财政和实行减税政策。其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明确提出,当前第一轮补充预算不足以刺激经济,已正式表态计划推动第二轮补充预算。如果新政府上台后继续扩大财政支出或推进第二次补充预算,债务状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此外,反映国家财政状况的管理财政收支在包含补充预算的前提下,今年预计出现86.4万亿韩元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财政赤字率已连续四年超过3%。韩国开发研究院(KDI)也把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0.8%,如果符合预期,则是2000年代以来第三次陷入0%区间增长,前两次分别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0.8%)和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0.7%)。 KDI指出,在财政余力逐渐减弱的当前,应该对新增财政支出保持谨慎态度。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表示,考虑到近年来管理财政收支赤字大幅持续,当前财政已经处于宽松运作阶段,如果经济下行趋势未进一步明确,不宜贸然继续补充预算。
2025-05-16 21:10:32 -
【亚洲人之声】中国奋力领跑 韩国热闹围观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DeepSeek引发全球关注之后,中国在机器人领域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果。继无人机技术领先之后,中国向超越聊天机器人的AI驱动人形机器人方向迈进,力求跻身世界领先行列。逐渐逼近人类形态的机器人不仅在工业现场广泛应用,还通过多种方式融入人类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难以估量。 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近日举行,此次盛会堪称人工智能与中国自主机器人技术的全面展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程度令人惊叹。会场展出的机器人不仅能演奏钢琴、为人类按摩,还能攀爬大楼外墙进行维修作业,骨科手术机器人则大幅缩短手术时间。 上月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中,中国各大专业公司制造的人形机器人与真人选手同场竞技,并自主完成比赛。在半程马拉松项目中,夺冠机器人跑出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已经可以与部分马拉松爱好者相媲美。 仅就人形机器人而言,目前从儿童与老人照护、康复治疗,到教育、工业、治安与军事等应用领域已经十分广泛。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用途也在不断拓展。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24亿美元扩大至2032年的660亿美元。在人口急剧老龄化、出生率持续走低、劳动力日益短缺的背景下,AI驱动的高附加值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 中国在机器人崛起的道路上大步迈进,韩国却在一旁无奈扮演旁观者和追赶者的角色。从无人机、聊天机器人、电池、电动汽车再到人形机器人,中国已经在高附加值先进产业中抢占先机。韩国也拥有机器人专门企业,但与发展成熟的工业机器人不同,韩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必须把惊叹中国机器人技术的时间用来奋起直追,才可能争取到下一波科技浪潮中的一席之地。
2025-05-16 18:43:32 -
韩国4月家庭贷款环比增4.8万亿韩元
韩国银行(央行)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金融市场动向》显示,截至4月底,韩国家庭贷款余额达115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万亿元),环比增加4.8万亿韩元,增幅显著高于3月的1.6万亿韩元。 其中,住房抵押贷款环比增加3.7万亿韩元,达到913.9万亿韩元。央行分析指出,随着2月份韩国政府解除土地交易许可制度,住房交易量显著回升,这一趋势从4月开始在贷款数据中有所体现。 考虑到住房交易通常在2至3个月后才会反映到贷款统计中,预计5月家庭贷款增势可能进一步扩大。韩国国土交通部数据显示,首尔公寓成交量从2月的6200套升至3月的9300套。 与此同时,企业贷款也大幅回升。截至4月底,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余额为1338.7万亿韩元,环比大增14.4万亿韩元。具体来看,大企业贷款环比增加6.7万亿韩元,主要由于企业在季度末为管理财务指标及支付分红而进行的资金操作。中小企业贷款受美国关税政策相关融资支持等影响,环比增加7.6万亿韩元。 数据显示,4月商业银行存款余额环比减少25.9万亿韩元。其中,活期存款流出尤为显著,环比减少36.8万亿韩元,主要因企业为缴税及支付分红提取资金,以及地方政府执行财政预算所致。定期存款方面,在3月减少12.6万亿韩元之后,4月出现小幅回升。但尽管银行积极吸收存款以配合贷款扩张,受企业存款减少影响,整体增幅仅为5000亿韩元。
2025-05-16 00:04:22 -
韩国"订阅经济"加速渗透社交平台 促进数字服务新升级
订阅经济正逐步向社交平台领域拓展。为了满足用户渴望与他人建立更加便捷且深度互动的需求,社交平台行业积极推出多样化付费服务,吸引愿意为此付费的消费者。 据IT业界15日消息,2025年韩国国内订阅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0亿元)。订阅服务正从传统的电商和在线视频服务(OTT)领域,逐步向社交平台延伸,开启新的增长赛道。 其中,全球视频聊天平台Azar推出了Azar Plus、Azar Premium和Azar Supreme三档订阅服务。用户通过付费可筛选匹配对象的性别和国家,并增加视频通话次数,从而实现更深入的交流。 社交网络平台Snapchat则以每月3.99美元的价格推出高级订阅服务Snapchat Plus。该服务包括定制主题、应用图标设置、个性化表情符号、连续提醒以及人工智能(AI)字幕支持等多项便捷功能。此外,Snapchat Plus还支持固定最亲密好友和展示“Friend Solar System”等社交关系管理工具,精准满足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对亲密互动的需求。 游戏通讯软件Discord为其高级订阅服务Nitro用户提供多达19项高级权益。Nitro的核心功能包括高清流媒体播放、大幅提升的文件共享容量(从50MB扩展至最高500MB)以及自定义表情符号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业界分析指出,随着社交平台订阅服务的不断扩展,用户黏性和付费转化率持续上升,订阅经济正逐步成为韩国数字服务升级的重要动力。未来,伴随AI、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社交平台订阅服务将更精准地满足个性化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引领数字消费模式的创新升级。
2025-05-16 00:02:57 -
韩国建筑业亟需结构性转型 行业下行压力远超金融危机时期
韩国建筑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建研院”)于15日发布的《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及近期建筑业景气诊断与应对方案》报告指出,当前韩国建筑业正面临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严峻的结构性衰退,亟需政策支持与中长期转型方案。 通过多维度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当前行业下行呈明显的加速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建筑订单量同比下滑16.6%,显著高于2008年6.1%的降幅;建筑开工面积缩幅由2008年的22.2%扩大至2023年的31.7%。此外,建筑业关键指标建筑完工额在2007至2009年间分别增长6.6%、4.9%、3.2%,而近期则从2022年12.4%的增长峰值转为2024年3.2%的负增长,行业拐点特征凸显。 在投资领域,2022年和2024年建筑投资同比分别下降3.5%和3%,降幅均超过2008年2.7%的水平。住宅市场方面,虽然2022年末,未售出新建住房数量(6.8107万户)低于2008年历史峰值(16.5599万户),但同比增幅高达284.6%,反映出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 建筑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数据显示,金融危机时期,建筑业销售净利润率从2007年的8.5%降至2009年的2.8%,近年则从2021年的6.2%降至2023年的3.4%;同期,销售营业利润率也从6.4%下滑至5.2%,进一步从4.8%降至3%。建研院强调,当前行业各项指标的下行速度与风险程度均已超过金融危机时期。 报告将“经济增长乏力”列为首要风险因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5.8%降至2008年的3%,2009年进一步降至0.8%,但2010年强劲反弹至7%,此后至新冠疫情前一直维持在3%左右。而近年来,韩国GDP增速在2022年为2.7%、2023年为1.4%、2024年为2%,2025年和2026年将维持在1.5%至2%的低位区间,呈长期低速增长趋势。同时,金融环境约束明显增强。与2008年基准利率从5.25%快速下调至2%的政策响应相比,2024年仅实现0.75个百分点的温和调整(3.5%降至2.75%),降息速度明显放缓。 建研院指出,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推高施工成本,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并加剧房价压力,再加上信贷紧缩、高利率环境及家庭数量增长放缓等因素持续抑制住宅需求,成为建筑业长期低迷的原因。报告指出:“在当前高通胀、高负债及美韩利率倒挂的复杂环境下,货币政策空间受限;加之财政赤字持续扩大,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提振行业的可行性亦面临挑战。”
2025-05-15 23:56:48 -
关税政策风暴来袭 韩国男女就业冰火两重天
韩国统计厅15日发布《2025年4月就业动向》报告显示,4月韩国就业人数达2888.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9.4万人,连续4个月实现增长,但增长几乎由女性拉动。4月新增女性就业人数多达16.1万人,而男性仅为3.3万人。 4月男性就业率为70.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自去年3月起已连续13个月下滑;而女性就业率则升至55.6%,创下199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韩国女性就业率在2000年仅为47%,2015年首次突破50%,2024年达到54.7%,呈稳步上升趋势。男性就业率长期维持在70%以上,但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一度跌破70%,恢复后又在去年12月受戒严事态冲击再度跌至69.8%,此后三个月未能重返70%以上。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在经济展望中指出,以建筑业和制造业为中心的就业形势逐渐恶化。今年第一季度女性就业人数从14.3万增至18.6万,保持强劲增势;而建筑业与制造业中从业比重较高的男性就业人数则由减少9.1万收窄至减少3.2万,减少趋势尚存。由此可见,房地产市场不佳与内需低迷正在对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就业造成冲击。 从失业数据来看,4月男性失业人数为50.7万,与去年同期持平;女性失业人数为34.7万,同比减少3.1万人(-8.2%)。同月经济活动参与率为65.1%,创下自1999年6月开始统计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从性别来看,男性经济活动参与率下降0.2个百分点,女性上升0.3个百分点,带动整体提升。 关键问题在于,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不确定性影响,韩国核心产业的“就业寒潮”可能还会持续。KDI把今年就业人数增幅预期从10万人下调至9万人,明年预计仅增加7万人,远低于去年16万人的增幅。 KDI经济展望总管金智妍(音)指出,在外部不确定性高企的情况下,目前形势良好的产业也可能采取预防措施缩减招录。她预测,考虑到就业指标通常滞后于经济走势,内需复苏后短期内就业也会持续疲软,预计明年下半年起才会出现反弹。 韩国政府也首次正式提及关税冲击引发的就业风险,并计划加快执行支援受关税影响的出口企业和应对就业冲击的追加预算。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张周成(音)指出,全球关税风暴加剧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未来根据关税谈判结果或美方政策变化,韩国就业动向也可能随时遭受波及,因此正在持续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应对措施。
2025-05-15 23:53:49 -
韩政府16日重启板门店特别参观项目
韩国统一部15日宣布,将于16日重启因韩朝关系紧张而中断的板门店特别参观项目。该项目自中断以来时隔一年六个月再次开放。 韩国政府率先恢复面向政策相关人员”策划的民间参观项目。首场特别参观项目的参观人员为参加国立统一教育院统一政策领导力培训课程的17名学员。 板门店参观项目曾因2023年7月美军士兵擅自越境事件而全面中断。尽管同年11月22日统一部恢复部分参观,但韩国政府全面终止《9·19南北军事协议》效力后,北韩宣布废除协议,导致紧张局势升级。考虑到安全问题,统一部于同年12月1日再次中断板门店参观项目。 此后,由联合国军司令部主办的外国人访问活动仍持续进行,但统一部面向韩国民众的参观项目停摆至今。不过,随着外籍游客持续访问板门店,韩国国立统一教育院不断收到要求恢复参观项目的意见。 然而,面向所有韩国民众的参观项目重启时间尚未待定。统一部方面表示,将根据特别参观项目的运营情况,评估安全与管理问题后,再决定是否全面恢复。 板门店是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历史现场,标志着1950年至1953年韩朝战争的停战。该地位于韩朝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上,如今已成为外籍游客常访的热门景点之一。
2025-05-15 2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