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美国’新闻 503个
-
韩国进出口指标波动显著 经济前景堪忧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韩国进出口指标呈明显波动态势。调查显示,今年1月韩国时隔20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后,虽于2至5月实现连续四个月贸易顺差,但进出口数据双双走弱,业界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专家指出,若当前趋势持续,韩国经济或将面临全面衰退风险。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9日发布的《1至5月进出口贸易统计报告》显示,1月出口额为491.2亿美元,同比下滑10.3%;2月回升至522亿美元,实现1%的微幅增长;3月达5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4月小幅回落至582.1亿美元,仍保持3.7%的增幅;而5月则再度下跌至5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同期进口额分别为1月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同期,进口数据同样不容乐观。1月进口额为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 韩国在1月出现18.9亿美元贸易逆差后,2至5月连续实现贸易顺差,顺差额分别为43亿美元、50亿美元、49亿美元和69亿美元。 出口方面,今年1至5月累计出口额为2752亿美元,同比(2775亿美元)下降0.82%。尽管5月因进口降幅(-5.3%)大于出口降幅(-1.3%)导致顺差扩大,但有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可能正步入下行周期。 重点市场出口疲软态势尤为严峻。作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今年前五个月出口数据持续出现波动,1月93亿美元(-9.4%),2月99亿美元(0.9%),3月111亿美元(2.2%),4月106亿美元(-6.8%),5月100亿美元(-8.1%)。其中,对美出口占比达26%的汽车产业遭遇重创,5月出口额暴跌至18亿美元,同比下滑32%,这主要归因于美国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实施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 同时,对华出口也呈下行趋势。1月对华出口额为92亿美元(-13.9%)、2月95亿美元(-1.4%)、3月101亿美元(-4.4%)、4月109亿美元(3.9%)、5月104亿美元(-8.4%)。分析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调整对韩国中间材料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 专家强调,韩国对中美两大核心市场出口同步下滑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中美两国是韩国前两大出口市场,若当前趋势延续,不仅可能导致贸易顺差难以持续,更可能引发连锁经济反应,使韩国经济陷入更为严峻的衰退局面。
2025-06-09 23:21:25 -
韩国政府呼吁美方谨慎对待关键矿产进口管制 避免冲击双边产业合作
据9日消息,韩国政府已正式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书,就美方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开展的进口限制审查表明立场。意见书强调,若美国对韩国产关键矿产实施进口限制,将直接影响在美投资的韩国电池企业正常运营,最终对美国本土产业及经济发展造成连锁性负面影响。 韩国政府在意见书中指出:“韩国始终坚持公平自由贸易原则,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更是与美国共享民主自由等核心价值的坚定盟友。我们恳请美国商务部秉持客观公正原则开展此次调查。”并强调:“韩国出口的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不仅有效满足美国多个战略产业的原材料需求,更能促进对美投资。因此,韩国期待美方能充分考虑双边合作大局,最终作出互利共赢的审查决定。" 目前,美国商务部基于国家安全考量,重点评估是否需要对进口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加征关税或实施其他限制措施。该调查源于美国对中国等国家的关键矿产依赖度过高的担忧,但也有观点指出,美国本土供应链目前尚未具备完全自主供应的能力,若贸然实施进口限制,恐将对本土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韩方强调,鉴于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自给,过度限制进口不仅无助于增强经济安全,反而可能削弱相关产业竞争力。韩国作为美国在供应链安全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始终致力于协助美方构建稳定、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 政府指出,虽然韩国电池企业正在积极投资美国供应链建设,但短期内仍难以完全脱离进口依赖。为确保相关企业对美战略投资顺利推进,韩方请求美方对所需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设备及韩国关键矿产衍生产品给予特殊政策考量。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强调,截至目前韩国企业在美投资总额突破587亿美元,显著提升了美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自主生产能力。因此,协会建议美方将进口限制措施限定于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和企业。报告还提出,若对电池及关键矿产征收关税不可避免,希望美方能给予韩国企业至少五年的政策缓冲期。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指出:“在美国本土供应链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与韩国保持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不仅能有效降低美国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更能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据悉,包括SK On、LG新能源、LG化学、三星SDI在内的韩国主要电池企业均提交意见书,详细说明各自在美投资布局及业务规划,并呼吁美方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避免对业务造成冲击。
2025-06-09 19:27:48 -
"头号公约"聚焦半导体 李在明能否打造"全球第一芯片强国"引期待
成功当选第21任韩国总统的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多次承诺扩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援,引发外界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是否会进一步增强的高度关注。 李在明4月28日成为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公布的首项竞选承诺就是半导体产业扶持计划。他在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全球经济霸权的关键在于掌控半导体,保护半导体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并强调会以“压倒性的超级差距与超前技术,打造世界第一的半导体强国”。 为此,李在明承诺尽快制定包含对半导体企业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内容的《半导体特别法》。他还表示,计划对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半导体产品提供最高10%的生产税额抵免,扩大税收优惠力度。 同日,李在明在当选总统候选人后的首次经济行程中,对SK海力士利川工厂进行访问,并主持召开“K-半导体AI存储半导体企业座谈会”。他在会上表示:“为确保韩国在部分领先的半导体领域不受冲击,继续引领全球市场,希望听取企业对所需政策措施的意见”,表现出对产业界意见的高度重视。 从李在明的竞选纲领中可以看出,他在经济政策部分纳入多项半导体产业支援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推动下一代AI半导体技术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生态系统的培育,强化对系统半导体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支援以打造综合性半导体生态中心,以及通过建设RE100半导体集群来提升韩国在出口和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目前,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投入巨额补贴支援政策。随着半导体逐渐成为经济与安全的核心,各国都不遗余力地保护本国战略技术并争夺供应链主导权。 此外,面对来自美国的关税政策与出口管制,以及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持续推进的“半导体崛起”,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攀升。业界指出,韩国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迅速立法,提供与竞争国家相当的支援力度。 因此,半导体界普遍欢迎李在明在竞选中提出强化产业支援的承诺,并期待未来能够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细则。目前大方向已经明确,但在执行层面依旧缺乏细致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半导体行业正处在巨大的不确定之中,政府高度重视本身就是积极信号,但要想真正推动AI半导体发展,还需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措施。作为对国家经济贡献极大的产业,业界普遍希望能有更加现实和可靠的支援政策,确保韩国与竞争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随着新政府的上台,备受关注的《半导体特别法》也有望成为制度支撑的重要基础。该法案的核心在于为半导体企业提供补贴,但就是否在法案中列入“每周52小时工作制”这一例外规定,在国会陷入僵局。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承诺推动该法案立法,但并未明确表态是否支持在法案中加入相关工作时间例外条款。共同民主党则决定不在法案中写入该条款,仅保留产业支援内容,并在4月指定该法案为“快速处理议案”。实际上,半导体业已长期呼吁为研发人员提供更为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以提升全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尽快通过能提供政策支持依据的《半导体特别法》。52小时工作制的讨论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影响立法,则可能错失增强竞争力的“黄金时期”。
2025-06-09 17:00:00 -
韩国经济第一季度或已触底 复苏进程缓慢不确定性尚存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8日发布《亟需积极推动经济激活以摆脱负增长》报告显示,韩国经济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触底,并在第二季度进入复苏周期,但经济复苏的速度预计较为缓慢。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经济环比增长率为-0.2%,呈现负增长。现代经济研究院分析称,受第一季度经济过度低迷影响,第二季度有望实现经济反弹。 数据显示,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经济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自今年1月起已连续3个月上升。此外,反映未来经济趋势的经济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也同步呈现上升趋势。现经研指出,民间消费和建筑投资等内需领域依旧处于萎缩状态,复苏势头疲软。 报告还警告称,如果自第二季度起受到美国关税上调政策的强烈影响,韩国经济可能面临骤然下滑的风险。 关于韩国经济今后走势,现代经济研究院提出可能呈现的三种路径,包括出现缓慢恢复的“U形”复苏、形似耐克标志的低速回升(“钩形”复苏),或在短暂反弹后再次陷入衰退的“双底衰退”。 在这三种情景中,现代经济研究院把“钩形”复苏作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情景。在该情景下,韩国经济即将进入复苏阶段,但改善速度慢于去年下行的速度。这一情景的前提是全球贸易摩擦强度超过预期,财政政策更侧重于提升未来潜力而非刺激当前经济,货币政策保持中立,整体宏观政策应对较为保守,难以形成足够的复苏动力。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投资银行近期纷纷上调对韩国202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期。 高盛在上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7%上调至1.1%,上调幅度为0.4个百分点。高盛解释称,这一调整是美国关税风险的缓解、中美两国增长前景的上调,以及韩国可能出台财政刺激政策的反映。 巴克莱则在上月30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上调至1%,上调幅度为0.1个百分点。巴克莱与高盛一样,认为这一上调主要受韩国财政政策的积极影响。
2025-06-08 23:24:11 -
李在明马不停蹄组建新政府 同步加速布局首脑外交
迎来就任第二周的韩国总统李在明正在马不停蹄进行新政府的组建工作。 韩国显忠日假期首日的6日,李在明出席显忠日追悼仪式,并突访首尔铜雀区一处传统市场,亲自视察民生和经济情况。随后,他通过秘书室长宣布总统府高级幕僚和秘书室的组织人事调整。当天晚上,他还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行约20分钟的通话,重新启动受政权交替影响而暂停6个月的首脑外交活动。 7日,李在明没有安排公开日程,但总统府方面表示,李在明已受邀参加本月15日至17日即将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首脑会议。由此可见,李在明在没有总统交接委员会的情况下,以人事安排和首脑外交布局为主轴度过他任期内的首个法定假期。 李在明即将在一周后出席G7首脑会议,而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截止期限也近在一个月之内。作为就任不到两周的总统,李在明首次登上多边首脑外交舞台,因此他是否会与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引发多方关注。对此,李在明可能正在为各种外交场景作幕后准备。 在韩美贸易谈判方面,李在明与特朗普在通话中一致表示,希望尽快达成双边都满意的协议,但在韩美利益分歧依旧明显的情况下,如何打破僵局成为关键议题。面对美国的“本国优先”政策,李在明亟需在一个月内实现他宣示的“务实外交”战略,首要一步如何迈出可能是当前最令他苦恼的问题。 在紧迫的外交、安全、贸易议题之外,李在明预计还会继续加快政府人事的后续安排。各部门长官人选需经过人事听证会,总统府方面表示不会急于推进,因此幕僚人选预计会优先完成。各部门则计划先行任命次官,以确保政务不会出现空白。 8日,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召开记者会公布相关人事安排。李在明宣布任命前共同民主党资深议员禹相虎为总统府政务首席秘书,前JTBC代表理事李圭渊为宣传沟通首席秘书,以及检察官出身的律师吴光洙为民政首席秘书。考虑到李在明即将出国出席G7峰会,有观点认为部分长官人选可能会在他出国前公布。 一位执政党核心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内阁人事方面目前维持不过急处理的基调,计划先任命次官,但部分岗位可能会同时公布长官和次官人选。”即将在本月12日正式启动的国家政策企划委员会计划讨论政府组织改编议题,相关长官人选安排也可能会与此同步推进。 关于首届内阁长官人选的“风声”也不断传出。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候选人方面,前国务调整室长具润哲、前总统秘书室政策室长李昊昇以及民主党议员金太年等人选有望得到任命。 有望晋升为副总理级别的行政安全部长官候选人方面,李在明竞选时期担任秘书室长的民主党议员李海植是有力人选,而“亲文”的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也存在一定可能。 保健福祉部长官一职上,前疾病管理厅长郑银敬是最有力人选;国土交通部长官方面,民主党议员尹厚德和文振硕可能入选;环境部长官人选则民主党议员金星焕有较大可能得到任命。
2025-06-08 22:48:47 -
韩国经济增长预期回暖 海外投行看好追加预算效应
近期,受韩国政府可能推出大规模追加预算案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预期影响,部分国际主要投资银行纷纷上调韩国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期。 据韩国金融界8日消息,高盛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0.7%上调至1.1%。高盛表示,鉴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中美两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以及韩国政府即将实施的财政刺激措施等因素,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1.1%。 高盛预测,若中国出口实现5%的增长,韩国对华出口有望相应增长1.6%,这将为韩国今年GDP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韩国政府计划推出规模相当于其GDP1%的第二轮追加预算案,预计该财政刺激措施将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 巴克莱银行同样在近期报告中调高对韩国的经济预期,将今年增长率预期从0.9%上调至1%,明年预期则从1.4%提升至1.7%。巴克莱同样认为,韩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将对GDP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不过,该行也提醒,若财政刺激措施推高通胀水平,可能会制约韩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 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上调阵营,将韩国今年增长预期从1%上调至1.1%,明年预期从1.4%提高至1.5%。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银行(央行)于上月29日将今年和明年的增长率预期分别从1.5%下调至0.8%、从1.8%下调至1.6%,调整方向与国际投行截然相反。 然而,央行本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41家金融机构提出的韩国今年GDP增长预期均值未达1%,为0.985%。 这一系列下调反映出韩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美国关税政策对韩国经济的冲击程度超出预期,对出口导向型的韩国经济构成重大威胁。韩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
2025-06-08 19:41:22 -
李在明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6日晚10时(韩国时间),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持续20分钟左右。这是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后与特朗普首次通话。 据总统秘书室发言人姜由桢在书面简报中介绍,特朗普祝贺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李在明就此表示谢意后,提及了韩美同盟的重要性。 姜由桢表示,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对方的领导力,并商定今后保持密切合作,推动韩美同盟发展。两国领导人还商定,努力就关税问题进行协调,力争早日达成令各方都满意的协议。双方为此将鼓励在工作层协商方面取得可视性的成果。 特朗普邀请李在明访问美国。李在明则表示,韩美是特别的同盟关系,希望韩美领导人经常见面协调。两国领导人商定借多边会议或互访之机早日会面,为发展韩美同盟进行深度协商。
2025-06-07 16:24:43 -
【亚洲人之声】期待韩国新政府对中方善意做出积极回应
4日是韩国第21届总统李在明上任的首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天向李在明致贺电,称高度重视中韩关系发展,愿同韩方一道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共同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这不仅展现了中方对中韩关系的真诚期待,也是对当前复杂局势下两国关系的发展寄予厚望。 过去几年,中韩关系因多种复杂的因素陷入低潮,尤其是在前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一边倒”外交令双边交流与互信均显著下降,他在台海、半岛事务等敏感问题上发表的不当言论引发中方严正关切。去年宣布紧急戒严后,为了让戒严合理化和转移危机焦点,竟刻意炒作“外部威胁论”,一系列的“骚操作”将脏水泼向中国,煽动国内的反华情绪,导致在韩国生活、学习、工作的中国人遭受无妄之灾,最甚之时连中国记者外出采访时也会受到极端右翼势力的干扰,联合国也罕见地对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表示担忧。这令大批致力于两国友好交流的民众和团体深感忧虑和遗憾。 新上任的总统李在明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位草根出身的总统政治风格较为强硬,他推崇的“务实外交”主张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突破意识形态壁垒,与主要国家建立稳定、理性的外交关系。这与尹锡悦一味强调“价值观”、盲目倾斜美国的外交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李在明在竞选过程中曾表示上任后将改善中韩关系,这一明确的信号为处于低谷的两国关系带来了实质性的希望。我们期待可以看到新政府更积极的对华政策,回应中方释放的善意,开启发展的新篇章。
2025-06-06 03:29:43 -
韩国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全球第二 5月用户增长放缓
韩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第二大的市场。然而,近期ChatGPT的热度出现明显降温趋势。在月活跃用户数(MAU)突破千万大关后,用户增长呈放缓态势。 韩国数据分析企业IGAWorks于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月ChatGPT在韩月活跃用户数为1017.1126万,环比(1072.227万)下降5.1%,减少54.8901万用户。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ChatGPT在韩国市场第二次出现MAU下滑。 ChatGPT进军韩国以来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今年3月,MAU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509.965万;随后在4月迅速突破1000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自今年3月OpenAI推出GPT-4o图像生成服务后,迅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吉卜力风”AI图片创作热潮,有效推动了用户规模扩张。 然而,ChatGPT在韩国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5月新增安装量仅为150.6416万次,较4月的466.8381万次出现显著下滑,回落至与3月(143.6242万次)相当的水平。在今年2月之前,ChatGPT的新增安装量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态势。 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KISDI)日前发布的《2024智能信息社会用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韩国互联网用户中订阅付费AI服务的比例达7%,同比(0.9%)增长逾7倍。反映出韩国市场对AI服务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OpenAI于上月在韩召开记者见面会表示,宣布成立韩国法人实体,并计划于年内在首尔设立首个办公室,全面拓展韩国业务。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Jason Kwon)在访韩期间,积极开展政商界交流活动。4日,他特别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祝贺李在明总统就任,并表示对新政府AI政策的大力支持。杰森·权强调:"韩国政府致力于将国家打造成为全球AI强国,OpenAI将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
2025-06-05 19:58:30 -
美国大幅上调钢铁进口关税 三星LG在美本土化战略遇阻
据业界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命令,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将进口钢铁产品关税由原来的25%上调至50%。这一贸易政策调整预计将对三星电子、LG电子等在美设厂的韩国家电制造商造成显著影响。钢铁是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美国本土生产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产品的核心原材料。此次关税调整正值韩国企业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而筹划扩大本土化生产之际,突如其来的原材料供应紧张或将导致战略部署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自3月12日起取消对韩国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豁免,开始征收25%基准关税,而本次进一步上调关税税率,凸显美国贸易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韩美互免关税协定即将于7月8日到期,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包含敦促贸易伙伴加快谈判进程的政策意图。 此次钢铁关税上调,不仅韩国钢铁企业受到直接冲击,在美布局生产基地的韩国家电巨头也陷入深深担忧。目前,三星电子和LG电子均在美运营洗衣机生产线,LG电子还设有冰箱制造工厂。韩国家电企业原本为规避家电产品关税风险而推进本土化生产战略,如今却因原材料成本激增面临新的经营压力。 市场数据显示,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进口国,2022年钢铁进口量达2622万吨,出口量为802万吨。由于本土钢材价格普遍高于亚洲和南美市场,关税上调恐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国本土钢铁需求激增将推高采购价格,生产成本上升必然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进口限制可能导致全球钢铁市场供需失衡,甚至引发价格震荡。”对于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韩国本土生产再出口的模式可能反而显现出新的竞争优势。
2025-06-05 19:19:48
-
韩国进出口指标波动显著 经济前景堪忧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韩国进出口指标呈明显波动态势。调查显示,今年1月韩国时隔20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后,虽于2至5月实现连续四个月贸易顺差,但进出口数据双双走弱,业界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专家指出,若当前趋势持续,韩国经济或将面临全面衰退风险。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9日发布的《1至5月进出口贸易统计报告》显示,1月出口额为491.2亿美元,同比下滑10.3%;2月回升至522亿美元,实现1%的微幅增长;3月达5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4月小幅回落至582.1亿美元,仍保持3.7%的增幅;而5月则再度下跌至5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同期进口额分别为1月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同期,进口数据同样不容乐观。1月进口额为510亿美元(6.4%),2月483亿美元(0.2%),3月533亿美元(2.3%),4月533.2亿美元(-2.7%),5月503.3亿美元(-5.3%)。 韩国在1月出现18.9亿美元贸易逆差后,2至5月连续实现贸易顺差,顺差额分别为43亿美元、50亿美元、49亿美元和69亿美元。 出口方面,今年1至5月累计出口额为2752亿美元,同比(2775亿美元)下降0.82%。尽管5月因进口降幅(-5.3%)大于出口降幅(-1.3%)导致顺差扩大,但有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可能正步入下行周期。 重点市场出口疲软态势尤为严峻。作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今年前五个月出口数据持续出现波动,1月93亿美元(-9.4%),2月99亿美元(0.9%),3月111亿美元(2.2%),4月106亿美元(-6.8%),5月100亿美元(-8.1%)。其中,对美出口占比达26%的汽车产业遭遇重创,5月出口额暴跌至18亿美元,同比下滑32%,这主要归因于美国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实施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 同时,对华出口也呈下行趋势。1月对华出口额为92亿美元(-13.9%)、2月95亿美元(-1.4%)、3月101亿美元(-4.4%)、4月109亿美元(3.9%)、5月104亿美元(-8.4%)。分析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调整对韩国中间材料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 专家强调,韩国对中美两大核心市场出口同步下滑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中美两国是韩国前两大出口市场,若当前趋势延续,不仅可能导致贸易顺差难以持续,更可能引发连锁经济反应,使韩国经济陷入更为严峻的衰退局面。
2025-06-09 23:21:25 -
韩国政府呼吁美方谨慎对待关键矿产进口管制 避免冲击双边产业合作
据9日消息,韩国政府已正式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书,就美方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开展的进口限制审查表明立场。意见书强调,若美国对韩国产关键矿产实施进口限制,将直接影响在美投资的韩国电池企业正常运营,最终对美国本土产业及经济发展造成连锁性负面影响。 韩国政府在意见书中指出:“韩国始终坚持公平自由贸易原则,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更是与美国共享民主自由等核心价值的坚定盟友。我们恳请美国商务部秉持客观公正原则开展此次调查。”并强调:“韩国出口的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不仅有效满足美国多个战略产业的原材料需求,更能促进对美投资。因此,韩国期待美方能充分考虑双边合作大局,最终作出互利共赢的审查决定。" 目前,美国商务部基于国家安全考量,重点评估是否需要对进口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加征关税或实施其他限制措施。该调查源于美国对中国等国家的关键矿产依赖度过高的担忧,但也有观点指出,美国本土供应链目前尚未具备完全自主供应的能力,若贸然实施进口限制,恐将对本土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韩方强调,鉴于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自给,过度限制进口不仅无助于增强经济安全,反而可能削弱相关产业竞争力。韩国作为美国在供应链安全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始终致力于协助美方构建稳定、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 政府指出,虽然韩国电池企业正在积极投资美国供应链建设,但短期内仍难以完全脱离进口依赖。为确保相关企业对美战略投资顺利推进,韩方请求美方对所需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设备及韩国关键矿产衍生产品给予特殊政策考量。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强调,截至目前韩国企业在美投资总额突破587亿美元,显著提升了美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自主生产能力。因此,协会建议美方将进口限制措施限定于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和企业。报告还提出,若对电池及关键矿产征收关税不可避免,希望美方能给予韩国企业至少五年的政策缓冲期。 韩国电池产业协会指出:“在美国本土供应链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与韩国保持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不仅能有效降低美国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更能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据悉,包括SK On、LG新能源、LG化学、三星SDI在内的韩国主要电池企业均提交意见书,详细说明各自在美投资布局及业务规划,并呼吁美方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避免对业务造成冲击。
2025-06-09 19:27:48 -
"头号公约"聚焦半导体 李在明能否打造"全球第一芯片强国"引期待
成功当选第21任韩国总统的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多次承诺扩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援,引发外界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是否会进一步增强的高度关注。 李在明4月28日成为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公布的首项竞选承诺就是半导体产业扶持计划。他在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全球经济霸权的关键在于掌控半导体,保护半导体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并强调会以“压倒性的超级差距与超前技术,打造世界第一的半导体强国”。 为此,李在明承诺尽快制定包含对半导体企业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内容的《半导体特别法》。他还表示,计划对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半导体产品提供最高10%的生产税额抵免,扩大税收优惠力度。 同日,李在明在当选总统候选人后的首次经济行程中,对SK海力士利川工厂进行访问,并主持召开“K-半导体AI存储半导体企业座谈会”。他在会上表示:“为确保韩国在部分领先的半导体领域不受冲击,继续引领全球市场,希望听取企业对所需政策措施的意见”,表现出对产业界意见的高度重视。 从李在明的竞选纲领中可以看出,他在经济政策部分纳入多项半导体产业支援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推动下一代AI半导体技术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生态系统的培育,强化对系统半导体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支援以打造综合性半导体生态中心,以及通过建设RE100半导体集群来提升韩国在出口和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目前,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投入巨额补贴支援政策。随着半导体逐渐成为经济与安全的核心,各国都不遗余力地保护本国战略技术并争夺供应链主导权。 此外,面对来自美国的关税政策与出口管制,以及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持续推进的“半导体崛起”,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攀升。业界指出,韩国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迅速立法,提供与竞争国家相当的支援力度。 因此,半导体界普遍欢迎李在明在竞选中提出强化产业支援的承诺,并期待未来能够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细则。目前大方向已经明确,但在执行层面依旧缺乏细致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半导体行业正处在巨大的不确定之中,政府高度重视本身就是积极信号,但要想真正推动AI半导体发展,还需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措施。作为对国家经济贡献极大的产业,业界普遍希望能有更加现实和可靠的支援政策,确保韩国与竞争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随着新政府的上台,备受关注的《半导体特别法》也有望成为制度支撑的重要基础。该法案的核心在于为半导体企业提供补贴,但就是否在法案中列入“每周52小时工作制”这一例外规定,在国会陷入僵局。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承诺推动该法案立法,但并未明确表态是否支持在法案中加入相关工作时间例外条款。共同民主党则决定不在法案中写入该条款,仅保留产业支援内容,并在4月指定该法案为“快速处理议案”。实际上,半导体业已长期呼吁为研发人员提供更为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以提升全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尽快通过能提供政策支持依据的《半导体特别法》。52小时工作制的讨论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影响立法,则可能错失增强竞争力的“黄金时期”。
2025-06-09 17:00:00 -
韩国经济第一季度或已触底 复苏进程缓慢不确定性尚存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8日发布《亟需积极推动经济激活以摆脱负增长》报告显示,韩国经济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触底,并在第二季度进入复苏周期,但经济复苏的速度预计较为缓慢。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经济环比增长率为-0.2%,呈现负增长。现代经济研究院分析称,受第一季度经济过度低迷影响,第二季度有望实现经济反弹。 数据显示,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经济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自今年1月起已连续3个月上升。此外,反映未来经济趋势的经济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也同步呈现上升趋势。现经研指出,民间消费和建筑投资等内需领域依旧处于萎缩状态,复苏势头疲软。 报告还警告称,如果自第二季度起受到美国关税上调政策的强烈影响,韩国经济可能面临骤然下滑的风险。 关于韩国经济今后走势,现代经济研究院提出可能呈现的三种路径,包括出现缓慢恢复的“U形”复苏、形似耐克标志的低速回升(“钩形”复苏),或在短暂反弹后再次陷入衰退的“双底衰退”。 在这三种情景中,现代经济研究院把“钩形”复苏作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情景。在该情景下,韩国经济即将进入复苏阶段,但改善速度慢于去年下行的速度。这一情景的前提是全球贸易摩擦强度超过预期,财政政策更侧重于提升未来潜力而非刺激当前经济,货币政策保持中立,整体宏观政策应对较为保守,难以形成足够的复苏动力。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投资银行近期纷纷上调对韩国202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期。 高盛在上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7%上调至1.1%,上调幅度为0.4个百分点。高盛解释称,这一调整是美国关税风险的缓解、中美两国增长前景的上调,以及韩国可能出台财政刺激政策的反映。 巴克莱则在上月30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上调至1%,上调幅度为0.1个百分点。巴克莱与高盛一样,认为这一上调主要受韩国财政政策的积极影响。
2025-06-08 23:24:11 -
李在明马不停蹄组建新政府 同步加速布局首脑外交
迎来就任第二周的韩国总统李在明正在马不停蹄进行新政府的组建工作。 韩国显忠日假期首日的6日,李在明出席显忠日追悼仪式,并突访首尔铜雀区一处传统市场,亲自视察民生和经济情况。随后,他通过秘书室长宣布总统府高级幕僚和秘书室的组织人事调整。当天晚上,他还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行约20分钟的通话,重新启动受政权交替影响而暂停6个月的首脑外交活动。 7日,李在明没有安排公开日程,但总统府方面表示,李在明已受邀参加本月15日至17日即将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首脑会议。由此可见,李在明在没有总统交接委员会的情况下,以人事安排和首脑外交布局为主轴度过他任期内的首个法定假期。 李在明即将在一周后出席G7首脑会议,而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截止期限也近在一个月之内。作为就任不到两周的总统,李在明首次登上多边首脑外交舞台,因此他是否会与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引发多方关注。对此,李在明可能正在为各种外交场景作幕后准备。 在韩美贸易谈判方面,李在明与特朗普在通话中一致表示,希望尽快达成双边都满意的协议,但在韩美利益分歧依旧明显的情况下,如何打破僵局成为关键议题。面对美国的“本国优先”政策,李在明亟需在一个月内实现他宣示的“务实外交”战略,首要一步如何迈出可能是当前最令他苦恼的问题。 在紧迫的外交、安全、贸易议题之外,李在明预计还会继续加快政府人事的后续安排。各部门长官人选需经过人事听证会,总统府方面表示不会急于推进,因此幕僚人选预计会优先完成。各部门则计划先行任命次官,以确保政务不会出现空白。 8日,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召开记者会公布相关人事安排。李在明宣布任命前共同民主党资深议员禹相虎为总统府政务首席秘书,前JTBC代表理事李圭渊为宣传沟通首席秘书,以及检察官出身的律师吴光洙为民政首席秘书。考虑到李在明即将出国出席G7峰会,有观点认为部分长官人选可能会在他出国前公布。 一位执政党核心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内阁人事方面目前维持不过急处理的基调,计划先任命次官,但部分岗位可能会同时公布长官和次官人选。”即将在本月12日正式启动的国家政策企划委员会计划讨论政府组织改编议题,相关长官人选安排也可能会与此同步推进。 关于首届内阁长官人选的“风声”也不断传出。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候选人方面,前国务调整室长具润哲、前总统秘书室政策室长李昊昇以及民主党议员金太年等人选有望得到任命。 有望晋升为副总理级别的行政安全部长官候选人方面,李在明竞选时期担任秘书室长的民主党议员李海植是有力人选,而“亲文”的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也存在一定可能。 保健福祉部长官一职上,前疾病管理厅长郑银敬是最有力人选;国土交通部长官方面,民主党议员尹厚德和文振硕可能入选;环境部长官人选则民主党议员金星焕有较大可能得到任命。
2025-06-08 22:48:47 -
韩国经济增长预期回暖 海外投行看好追加预算效应
近期,受韩国政府可能推出大规模追加预算案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预期影响,部分国际主要投资银行纷纷上调韩国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期。 据韩国金融界8日消息,高盛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0.7%上调至1.1%。高盛表示,鉴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中美两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以及韩国政府即将实施的财政刺激措施等因素,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1.1%。 高盛预测,若中国出口实现5%的增长,韩国对华出口有望相应增长1.6%,这将为韩国今年GDP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韩国政府计划推出规模相当于其GDP1%的第二轮追加预算案,预计该财政刺激措施将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 巴克莱银行同样在近期报告中调高对韩国的经济预期,将今年增长率预期从0.9%上调至1%,明年预期则从1.4%提升至1.7%。巴克莱同样认为,韩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将对GDP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不过,该行也提醒,若财政刺激措施推高通胀水平,可能会制约韩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 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上调阵营,将韩国今年增长预期从1%上调至1.1%,明年预期从1.4%提高至1.5%。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银行(央行)于上月29日将今年和明年的增长率预期分别从1.5%下调至0.8%、从1.8%下调至1.6%,调整方向与国际投行截然相反。 然而,央行本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41家金融机构提出的韩国今年GDP增长预期均值未达1%,为0.985%。 这一系列下调反映出韩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美国关税政策对韩国经济的冲击程度超出预期,对出口导向型的韩国经济构成重大威胁。韩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
2025-06-08 19:41:22 -
李在明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6日晚10时(韩国时间),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持续20分钟左右。这是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后与特朗普首次通话。 据总统秘书室发言人姜由桢在书面简报中介绍,特朗普祝贺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李在明就此表示谢意后,提及了韩美同盟的重要性。 姜由桢表示,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对方的领导力,并商定今后保持密切合作,推动韩美同盟发展。两国领导人还商定,努力就关税问题进行协调,力争早日达成令各方都满意的协议。双方为此将鼓励在工作层协商方面取得可视性的成果。 特朗普邀请李在明访问美国。李在明则表示,韩美是特别的同盟关系,希望韩美领导人经常见面协调。两国领导人商定借多边会议或互访之机早日会面,为发展韩美同盟进行深度协商。
2025-06-07 16:24:43 -
【亚洲人之声】期待韩国新政府对中方善意做出积极回应
4日是韩国第21届总统李在明上任的首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天向李在明致贺电,称高度重视中韩关系发展,愿同韩方一道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共同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这不仅展现了中方对中韩关系的真诚期待,也是对当前复杂局势下两国关系的发展寄予厚望。 过去几年,中韩关系因多种复杂的因素陷入低潮,尤其是在前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一边倒”外交令双边交流与互信均显著下降,他在台海、半岛事务等敏感问题上发表的不当言论引发中方严正关切。去年宣布紧急戒严后,为了让戒严合理化和转移危机焦点,竟刻意炒作“外部威胁论”,一系列的“骚操作”将脏水泼向中国,煽动国内的反华情绪,导致在韩国生活、学习、工作的中国人遭受无妄之灾,最甚之时连中国记者外出采访时也会受到极端右翼势力的干扰,联合国也罕见地对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表示担忧。这令大批致力于两国友好交流的民众和团体深感忧虑和遗憾。 新上任的总统李在明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位草根出身的总统政治风格较为强硬,他推崇的“务实外交”主张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突破意识形态壁垒,与主要国家建立稳定、理性的外交关系。这与尹锡悦一味强调“价值观”、盲目倾斜美国的外交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李在明在竞选过程中曾表示上任后将改善中韩关系,这一明确的信号为处于低谷的两国关系带来了实质性的希望。我们期待可以看到新政府更积极的对华政策,回应中方释放的善意,开启发展的新篇章。
2025-06-06 03:29:43 -
韩国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全球第二 5月用户增长放缓
韩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ChatGPT付费用户规模第二大的市场。然而,近期ChatGPT的热度出现明显降温趋势。在月活跃用户数(MAU)突破千万大关后,用户增长呈放缓态势。 韩国数据分析企业IGAWorks于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月ChatGPT在韩月活跃用户数为1017.1126万,环比(1072.227万)下降5.1%,减少54.8901万用户。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ChatGPT在韩国市场第二次出现MAU下滑。 ChatGPT进军韩国以来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今年3月,MAU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509.965万;随后在4月迅速突破1000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自今年3月OpenAI推出GPT-4o图像生成服务后,迅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吉卜力风”AI图片创作热潮,有效推动了用户规模扩张。 然而,ChatGPT在韩国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5月新增安装量仅为150.6416万次,较4月的466.8381万次出现显著下滑,回落至与3月(143.6242万次)相当的水平。在今年2月之前,ChatGPT的新增安装量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态势。 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KISDI)日前发布的《2024智能信息社会用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韩国互联网用户中订阅付费AI服务的比例达7%,同比(0.9%)增长逾7倍。反映出韩国市场对AI服务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OpenAI于上月在韩召开记者见面会表示,宣布成立韩国法人实体,并计划于年内在首尔设立首个办公室,全面拓展韩国业务。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Jason Kwon)在访韩期间,积极开展政商界交流活动。4日,他特别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祝贺李在明总统就任,并表示对新政府AI政策的大力支持。杰森·权强调:"韩国政府致力于将国家打造成为全球AI强国,OpenAI将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
2025-06-05 19:58:30 -
美国大幅上调钢铁进口关税 三星LG在美本土化战略遇阻
据业界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命令,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将进口钢铁产品关税由原来的25%上调至50%。这一贸易政策调整预计将对三星电子、LG电子等在美设厂的韩国家电制造商造成显著影响。钢铁是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美国本土生产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产品的核心原材料。此次关税调整正值韩国企业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而筹划扩大本土化生产之际,突如其来的原材料供应紧张或将导致战略部署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自3月12日起取消对韩国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豁免,开始征收25%基准关税,而本次进一步上调关税税率,凸显美国贸易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韩美互免关税协定即将于7月8日到期,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包含敦促贸易伙伴加快谈判进程的政策意图。 此次钢铁关税上调,不仅韩国钢铁企业受到直接冲击,在美布局生产基地的韩国家电巨头也陷入深深担忧。目前,三星电子和LG电子均在美运营洗衣机生产线,LG电子还设有冰箱制造工厂。韩国家电企业原本为规避家电产品关税风险而推进本土化生产战略,如今却因原材料成本激增面临新的经营压力。 市场数据显示,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进口国,2022年钢铁进口量达2622万吨,出口量为802万吨。由于本土钢材价格普遍高于亚洲和南美市场,关税上调恐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国本土钢铁需求激增将推高采购价格,生产成本上升必然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进口限制可能导致全球钢铁市场供需失衡,甚至引发价格震荡。”对于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韩国本土生产再出口的模式可能反而显现出新的竞争优势。
2025-06-05 19: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