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东南亚’新闻 11个
-
韩国五一黄金周临近 旅游市场回暖势头强劲
在经济低迷一度压制出行需求的背景下,随着韩国5月黄金周的临近,旅游市场正加速回暖。今年假期期间,不仅日本、东南亚等传统热门目的地人气不减,中国、欧洲等地的关注度也大幅上升。 据旅游业界22日消息,自5月1日劳动节起至儿童节(5日)和佛诞日(6日),若上班族请假一天,最长可实现6天连休,带动旅游需求快速升温。 旅游业界寄望借助此次假期提振第一季度表现平淡的销售业绩。韩国旅游数据实验室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国内游客旅游消费额为5.79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7亿元),同比减少5%;3月国内游客(包括外地访客)为7294.9万人次,同比下降1.1%。 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TOUR)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6日,五一假期前后(4月30日至5月6日)期间的海外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9%。另一家旅行社KYOWON TOUR则表示,黄金周(5月1日至5月6日)期间出发产品的预订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5%。 从整体趋势来看,东南亚、中国、日本和欧洲成为五一假期期间的主要出境游目的地。特别是,家庭游客对东南亚的需求显著增加,而中国因推行免签政策,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 哈拿多乐表示,在套餐预订中,东南亚占比最高(37%),其次为中国(25%)、日本(23%)和欧洲(9%)。其中,中国和日本的预订量同比分别增长了73%和81%。 KYOWON TOUR数据显示,越南在整体预订中占比最高,达20%,位居首位,其后分别是欧洲(15.7%)、泰国(13.9%)、中国(11.1%)和日本(10.3%)。 此外,旅游公司Nol Universe通过分析Yanolja、Interpark Tour和Triple三大平台的预订数据发现,越南(25%)和泰国(13%)是套餐旅游中最受欢迎的目的地,西欧则排名第三,占比为9%。 从航空预订情况来看,日本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占总预订量的43%,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越南(11%)和中国(5%)。其中,Yanolja和Triple平台上的中国航线预订量分别同比激增403%和145%,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在高汇率和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国内旅游需求也出现增长趋势。KYOWON TOUR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国内套餐预订量同比增长29.5%,其中济州岛的预订量更是大幅攀升159.1%。业内人士表示:“假期预订量的强劲增长,有望为第二季度传统淡季的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仁川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出发大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2 19:21:39 -
韩国四大银行东南亚市场遇挫 去年净利润下滑10.9%
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20日发布的数据,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东南亚法人去年净利润为3374.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同比减少10.89%。 从各银行的情况来看,KB国民银行的四家东南亚法人去年净亏损达到1063.03亿韩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尽管缅甸法人和柬埔寨法人去年净利润分别为52.24亿韩元和1319.27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51.42%和14.07%,但印尼法人去年净亏损达2409.68亿韩元,亏损幅度同比有所扩大。 友利银行旗下五家东南亚法人去年实现净利润1074.24亿韩元,同比下降25.75%。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柬埔寨法人由盈转亏,去年净亏损达1487.86亿韩元。与此同时,印尼法人去年净利润为567.68亿韩元,同比减少5.82%。 新冠疫情期间,四大商业银行将目光从中国市场转向东南亚地,但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东南亚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同时部分银行可能未能充分了解当地市场需求,本地化程度不够。 然而,韩亚银行和新韩银行的东南亚法人业绩则有所改善。韩亚银行仅在印尼设有一家法人,去年净利润达到440.22亿韩元,同比增长15.55%。 新韩银行的三家东南亚法人表现尤为突出,去年净利润达2923.28亿韩元,同比增长17.06%。具体来看,印尼法人去年净利润达164.53亿韩元,同比暴增116.03%;柬埔寨法人为119.45亿韩元,同比增长28.44%;越南法人为2639.5亿韩元,同比增长13.37%。 新韩银行负责人表示:“越南法人推动了东南亚法人整体业绩的增长。其成功得益于本地化战略的实施。目前,我行面向当地客户的零售贷款资产占比已超过60%,本地化成效显著。” 2021年12月,新韩银行举行越南银行开业典礼。【图片提供 新韩银行】
2025-03-21 00:13:25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韩国人爱上"中国游"
自去年11月8日中国实施免签政策以来,中国作为新的近距离旅游目的地备受关注。该政策允许对韩国等9个国家(地区)的持普通护照人员免签入境中国,最长可停留15天。这一举措简化了签证申请程序,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中国旅游。 免签政策发布后,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大幅上涨。韩国旅游业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去年11月10日为准,Kyowon旅游社运营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较前一周增长了2.6倍。同期,模德旅游(Modetour)的赴华旅游商品预订量上升了65%,Verygood旅行社增长了41.8%,黄色气球旅行社的预订量则增加了约35%。 与此同时,前往中国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据韩国法务部统计,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赴华韩国旅客人数为64.7901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60.6%。 自中国宣布免签政策已过四个月,多家旅行社近期集中开发赴华旅游商品。哈拿多乐(Hanatour)日前推出了陕西延安甘泉大峡谷、湖南郴州云海等特色旅游商品。模德旅游也扩大了赴华旅游商品矩阵,包括内蒙古大草原等充满异域风情的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赴华旅游的趋势也发生变化。过去,赴华旅游的主力被认为是中老年游客,旅行社的商品多以张家界、长白山等自然景观为主。但最近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周五下班去中国度周末,特别是上海、青岛等旅游地深受年轻人青睐。旅游论坛上可见大量以上海东方明珠为背景的照片,或是“上海小众旅游打卡地”、“去中国必吃的街头小吃”等主题帖子。 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来赴华航班的销售趋势可以明显感知自由行旅客的增长,此前,不少人担心赴华旅游门槛较高。但随着Papago、支付宝、微信支付、滴滴出行等服务的普及,自由行的难度大幅降低,预计赴华旅游热度仍将持续升温。 ▲上海和青岛成韩国年轻人旅行首选 上海成为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上海的国际化氛围、便捷的交通、美食购物体验等成为吸引韩国游客的重要因素。从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等地标,到武康路、安福路等特色街区,韩国游客热衷打卡网红景点和热门餐厅。 韩国游客朴恩秀表示:“免签政策让韩国游客来中国更加方便。由于首尔至上海的飞行时间只需2个多小时,适合短途周末游。同时,外滩等核心区域的酒店多样,吃的选择也很多,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愿意向朋友们推荐去上海旅游。” 韩国年轻一代对上海旅游的兴趣显著增加。过去,赴华旅游的主要是50至70多岁的中老年人,而如今,20至40多岁的年轻人也开始青睐中国游。由于短途旅行变得更加便利,“周五下班飞上海”成为许多韩国年轻人的新潮流。 携程、同程等中国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自免签政策实施至今年年初,韩国游客入境订单同比增长两倍一场。这些游客中,95后、00后年轻群体相比2019年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 在青岛,韩国游客的身影越来越多。三五成群,栈桥、五四广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景点已成为韩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其中,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韩国游客的必选打卡地。 韩国游客黄吉英透露:“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可以看到啤酒酿造设备,让我对青岛啤酒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让我惊喜的是,在博物馆里还能品尝到刚刚酿造出来的原浆啤酒,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据悉,“到青岛过周末”也是韩国年轻人的出游选择。首尔至青岛的飞行时间只需1个多小时,同时往返票价也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元)至20万韩元左右,减轻了游客的费用负担。 ▲海南成企业奖励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高尔夫旅游和企业奖励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全年气候温暖,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世界级高尔夫球场,吸引了大量韩国游客。 此外,海南凭借完善的会展设施和优质服务,也成为企业奖励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哈拿多乐旗下商务旅行法人代表申锡元(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企业奖励旅游主要前往东南亚,但近年来,随着前往中国旅游的热潮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选择海南。” 上海夜景【图片提供 哈拿多乐】
2025-03-16 22:02:20 -
韩流文化带动医疗旅游 外籍游客医疗消费破万亿韩元
受韩流热潮影响,美容整形领域成为韩国医疗旅游的核心支柱。不仅是韩国流行音乐(K-POP),韩剧、电影等韩国文化也备受关注,外籍游客对韩国美容的兴趣大增。特别是,医疗旅游作为外籍游客短期海外旅游的趋势之一,凭借医疗技术的先进性,韩国已成为全球游客医疗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根据韩国旅游信息网站的数据,去年访问韩国的 外籍游客医疗消费额达到1.30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9亿元)。2019年的医疗消费额为4085亿韩元,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所下降,2022年约为2706亿韩元,2023年则增至5896亿韩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容整形领域占据了外籍游客的医疗消费支出的最高比例。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整形外科的比例达37.65%,其次为皮肤科(17.13%),美容整形领域的指出比例超过一半。 此外,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韩国医疗机构就诊的外籍游客中,有287人(19.1%)访问了整形外科。 这意味着外籍游客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皮肤科和整形外科等美容领域。 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分析指出,受韩流等影响,整形美容深受外籍游客的欢迎。在选择整形外科时,41.3%的受访者表示“韩国文化经验有影响”。特别是东南亚(70.8%)和中东(70.2%)的外籍游客中,超过70%受访者表示韩国文化影响了他们选择。 韩国美容整形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25%,韩国人口中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4.5名整形外科专业医师,居全球首位。整形外科专业医生在总人口中占比越高,意味着韩国民众对整形的关注度越高,整个整形市场十分活跃。此外,韩国平均每千人接受过的整形手术约8.9件,也高居全球之首。 与此同时,韩国大部分的整形外科医院都积极接待外籍游客,其中很多医院都有精通中、英、日、俄、蒙等多国语言的职员常驻。他们从患者选定医院前的咨询到诊疗、手术、术后管理、出院及回国后线上护理等,为患者提供全程贴身服务。得益于这种服务,外籍游客可以不受语言的阻碍,轻松地接受整形手术。 目前,韩国政府计划到2027年将在韩国就诊的外籍游客数量增加到70万人。通过外籍游客在韩国停留期间的医疗消费,可以带来经济效益。2023年,利用韩国医疗的外籍游客在韩国平均消费了8910.9美元,包括医疗费用。 外籍游客正在接受医疗咨询服务【图片提供 仁川市政府】
2025-02-20 06:29:17 -
三星东南亚市场连续两季失冠 中国手机品牌攻势强劲
全球智能手机龙头三星电子在东南亚市场连续两个季度被中国手机厂商夺得榜首。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面对以低价手机为主的中国企业的积极扩张,三星电子正计划通过强化软件与服务、拓展未来潜在用户群来扩大销售渠道。 业内12日消息显示,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表明,去年第四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中,中国品牌传音以17%的市场份额首次登顶,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品牌OPPO和小米,均以1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和第三。 在2023年初,三星电子曾凭借15%的市场份额在东南亚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但随后被中国品牌抢占,排名滑落至第四位。紧随三星之后的是中国品牌vivo(14%),而苹果和真我(realme)的市场份额则各仅为9%。 传音作为一家在非洲和东南亚市场主要销售10万至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3元至1005元)区间智能手机的中国低端手机制造商,其榜首地位得益于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推出的新产品表现出色。 三星电子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在东南亚市场保持领先优势,但随着OPPO、小米、传音等中国品牌凭借低价机型的迅速崛起,三星的市场地位受到严峻挑战。结果,去年第二季度仅以微弱劣势紧追三星的OPPO,在同年第三季度成功超越三星,夺得市场第一。 数据显示,去年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达到9670万部,其中OPPO以1690万部和18%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三星以1660万部出货量和1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而传音和小米则各以16%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三。 Canalys表示:“东南亚市场智能手机厂商排名频繁重组,表明单纯依靠销售规模已不足以衡量品牌的市场地位。从长远来看,能够将业务拓展至软件与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将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同时,分析人士指出,三星近期在该市场通过整合推出Galaxy Tab S或A系列与Galaxy软件产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支持,这一策略被认为是在为未来智能手机销售机会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市场调研机构“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Market Monitor数据显示,尽管去年三星电子的全球出货量略有下降,但依然稳居全球第一。同时,由于平均售价(ASP)的提升,三星的销售额较前两年增长了2%。对位研究解释称,去年推出的Galaxy S24表现优异,带动了整体ASP的上升。 据悉,三星电子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通过扩大搭载Galaxy AI功能的新款Galaxy S25等高端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升其移动体验业务部(MX)的业绩。 马来西亚吉隆坡地铁内贴满了Galaxy S24和Galaxy AI的广告。【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2-13 19:46:47 -
韩国半导体出口对华依赖减弱 多元战略起航
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韩国半导体出口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华出口依赖度大幅下降,而对美国、中国台湾及越南的出口比重则呈上升趋势。 分析指出,中美半导体博弈导致全球市场结构重新洗牌,人工智能(AI)驱动下美国对半导体的需求大幅增长,全球信息技术(IT)制造企业加速脱离中国市场等因素推动韩国半导体出口格局发生重塑。产业通商资源部和韩国贸易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达14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从出口地区分布来看,韩国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半导体出口比重显著下滑,从2020年的61.1%降至去年(1至11月)的51.7%,下降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对中国大陆的出口比重从40.2%降至33.3%,中国香港则从20.9%降至18.4%。韩国对美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7.5%小幅下降至2024年的7.2%,保持相对稳定。对中国台湾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6.4%激增至2024年的14.5%。这一增势自去年起尤为明显,去年1至11月,韩国对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出口额达185.3亿美元,同比激增119.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SK海力士向英伟达出口的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额的大幅增加,据悉,尽管HBM最终销往美国,但台湾作为中间制造基地,相关出口首先流向台湾市场。 随着全球IT制造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韩国半导体对越南的出口比重也进一步提升,从2020年的11.6%上升至2024年的12.9%。这一变化与三星电子的生产战略调整密切相关,三星电子于2019年关闭中国惠州工厂,将生产据点转移至越南,带动相关中间材料的出口从中国转向越南。 专家分析称,中美半导体博弈是导致全球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国半导体出口格局也因此受到了深远影响。随着全球制造商和企业加速脱离中国,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比重未来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产业研究院专门研究员金良彭(音)预测称:“中美矛盾加深导致全球产业重组,从长远来看,跨国制造企业正在逐步脱离中国,转向东南亚、印度等地。因此韩国对中国的出口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2025-01-06 19:31:57 -
韩流带动零食出口增长 今年或创历史新高
随着韩流在全球范围的持续升温,韩国食品的国际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零食产品愈发受到市场青睐。 韩国关税厅(海关)27日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韩国零食出口规模达到3.6477亿美元,与去年全年出口额3.6772亿美元持平,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额将创下历史新高。自2020年以来,零食产品持续保持贸易顺差。与2019年相比,今年前11个月累计出口额增长48.3%,而进口额增幅为53%。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截至上月,美国排名首位,占总出口额的30%以上,其次为中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台湾。 乐天Wellfood、好丽友、农心等大型零食企业主导出口市场。乐天Wellfood旗下的巧克力棒品牌每年销售额达到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4亿元),产品出口至美国、东南亚、中东等约50个国家(地区)。仅今年上半年,该品牌实现约325亿韩元的出口额,首次超过国内销售额。预计明年下半年,印度首家海外工厂正式投产后,海外销售额占比将进一步扩大。 好丽友去年出口至美国的“浪里个浪”零食销售额为120亿韩元,预计今年将达200亿韩元。此外,随着韩国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国内中小企业的零食品牌出口规模也随之扩大。 韩国食品业内人士表示:“韩流热潮提升了韩国食品的知名度和信赖度,推动方便面、紫菜包饭、饮料和零食等出口增长。韩国食品行业明年将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开发适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新品,并拓展全球销售网络。” 首尔大型超市的零食货架【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7 19:46:04 -
韩国三养食品将在嘉兴设厂 投资规模2014亿韩元
19日,韩国三养食品发布公告称,将出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中国浙江省嘉兴设立生产法人和工厂。 三养食品于本月16日宣布计划成立总管海外业务的三养新加坡有限公司,出资647亿韩元通过该公司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三养食品还公开具体方案。根据方案,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将拥有6条生产线。 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剧增造成的供应不足。由于“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火鸡面”在中国、东南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持续热卖,出口连年攀升。其中,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出口目的地,占整体出口的25%。 三养食品负责人表示:“在华建厂的目的是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加强海外本地化策略。中国工厂将专注于生产内需市场销售的产品而非出口。“ 本月17日,因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消息,而三养食品盘中价格最高达75.6万韩元,创历史新高。当天三养食品收盘价为73.6万韩元,较前日上涨0.96%,总市值增至5.5443万亿韩元。 KB证券研究员柳恩爱(音)分析指出:“通过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负担将减轻,从而提高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 超市的三养火鸡面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9 23:50:56 -
三养食品将在华设立生产法人 股价盘中走强
17日,因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消息,而三养食品股价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据韩国交易所17日数据,三养食品收盘价为73.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729元),较前日上涨0.96%,总市值增至5.5443万亿韩元。当天,三养食品盘中价格最高达75.6万韩元,创历史新高。 三养食品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并在当地建设工厂开展业务。 三养食品计划成立总管海外业务的三养新加坡有限公司,出资647亿韩元,通过该公司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出资后,三养食品将持有新加坡有限公司90%的股份,三养食品表示有关中国生产法人的具体事项将随后公布。 三养食品在海外成立工厂符合方便面业界此前的预测,因“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火鸡面”在中国、东南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持续热卖,出口连年攀升。 KB证券研究员柳恩爱(音)分析指出:“通过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负担将减轻,从而提高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养食品的火鸡面产品系列【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2024-12-18 03:10:53 -
三养食品将在华成立法人 系海外首家工厂
因“火鸡面”在全球创造销售神话的三养食品将首次在海外建设工厂。 三养食品16日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在当地建设工厂开展业务。 三养食品计划成立总管海外业务的三养新加坡有限公司,出资64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通过该公司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出资后,三养食品将持有新加坡有限公司90%的股份,三养食品表示有关中国生产法人的具体事项将随后公布。 三养食品在海外成立工厂符合方便面业界此前的预测,因“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火鸡面”在中国、东南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持续热卖,出口连年攀升。 今年3月,三养食品在密阳开建第二工厂,建成后产品将专供出口美洲市场。但即使密阳第二工厂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再次出现产能跟不上需求的局面。 三养食品负责人称,从建设工厂成本角度来看,中国优于美国,中国工厂将用来生产供内需市场销售的产品而非出口。 目前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整体出口规模比重为25%。密阳第一工厂主要生产出口至中国市场的产品,若在中国建立起生产网络,密阳第一工厂可用来转供美国或欧洲市场。 三养食品本月成为首家出口额突破7亿美元的食品生产企业,依靠“火鸡面”的火爆人气三养食品出口规模每年连创新高。从2016年的930亿韩元增加至去年的8093亿韩元,7年时间增长了9倍,出口占比也从26%大增至68%。 超市中销售的三养火鸡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7 02:57:32
-
韩国五一黄金周临近 旅游市场回暖势头强劲
在经济低迷一度压制出行需求的背景下,随着韩国5月黄金周的临近,旅游市场正加速回暖。今年假期期间,不仅日本、东南亚等传统热门目的地人气不减,中国、欧洲等地的关注度也大幅上升。 据旅游业界22日消息,自5月1日劳动节起至儿童节(5日)和佛诞日(6日),若上班族请假一天,最长可实现6天连休,带动旅游需求快速升温。 旅游业界寄望借助此次假期提振第一季度表现平淡的销售业绩。韩国旅游数据实验室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国内游客旅游消费额为5.79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7亿元),同比减少5%;3月国内游客(包括外地访客)为7294.9万人次,同比下降1.1%。 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TOUR)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6日,五一假期前后(4月30日至5月6日)期间的海外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9%。另一家旅行社KYOWON TOUR则表示,黄金周(5月1日至5月6日)期间出发产品的预订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5%。 从整体趋势来看,东南亚、中国、日本和欧洲成为五一假期期间的主要出境游目的地。特别是,家庭游客对东南亚的需求显著增加,而中国因推行免签政策,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 哈拿多乐表示,在套餐预订中,东南亚占比最高(37%),其次为中国(25%)、日本(23%)和欧洲(9%)。其中,中国和日本的预订量同比分别增长了73%和81%。 KYOWON TOUR数据显示,越南在整体预订中占比最高,达20%,位居首位,其后分别是欧洲(15.7%)、泰国(13.9%)、中国(11.1%)和日本(10.3%)。 此外,旅游公司Nol Universe通过分析Yanolja、Interpark Tour和Triple三大平台的预订数据发现,越南(25%)和泰国(13%)是套餐旅游中最受欢迎的目的地,西欧则排名第三,占比为9%。 从航空预订情况来看,日本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占总预订量的43%,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越南(11%)和中国(5%)。其中,Yanolja和Triple平台上的中国航线预订量分别同比激增403%和145%,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在高汇率和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国内旅游需求也出现增长趋势。KYOWON TOUR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国内套餐预订量同比增长29.5%,其中济州岛的预订量更是大幅攀升159.1%。业内人士表示:“假期预订量的强劲增长,有望为第二季度传统淡季的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仁川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出发大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2 19:21:39 -
韩国四大银行东南亚市场遇挫 去年净利润下滑10.9%
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20日发布的数据,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东南亚法人去年净利润为3374.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同比减少10.89%。 从各银行的情况来看,KB国民银行的四家东南亚法人去年净亏损达到1063.03亿韩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尽管缅甸法人和柬埔寨法人去年净利润分别为52.24亿韩元和1319.27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51.42%和14.07%,但印尼法人去年净亏损达2409.68亿韩元,亏损幅度同比有所扩大。 友利银行旗下五家东南亚法人去年实现净利润1074.24亿韩元,同比下降25.75%。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柬埔寨法人由盈转亏,去年净亏损达1487.86亿韩元。与此同时,印尼法人去年净利润为567.68亿韩元,同比减少5.82%。 新冠疫情期间,四大商业银行将目光从中国市场转向东南亚地,但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东南亚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同时部分银行可能未能充分了解当地市场需求,本地化程度不够。 然而,韩亚银行和新韩银行的东南亚法人业绩则有所改善。韩亚银行仅在印尼设有一家法人,去年净利润达到440.22亿韩元,同比增长15.55%。 新韩银行的三家东南亚法人表现尤为突出,去年净利润达2923.28亿韩元,同比增长17.06%。具体来看,印尼法人去年净利润达164.53亿韩元,同比暴增116.03%;柬埔寨法人为119.45亿韩元,同比增长28.44%;越南法人为2639.5亿韩元,同比增长13.37%。 新韩银行负责人表示:“越南法人推动了东南亚法人整体业绩的增长。其成功得益于本地化战略的实施。目前,我行面向当地客户的零售贷款资产占比已超过60%,本地化成效显著。” 2021年12月,新韩银行举行越南银行开业典礼。【图片提供 新韩银行】
2025-03-21 00:13:25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韩国人爱上"中国游"
自去年11月8日中国实施免签政策以来,中国作为新的近距离旅游目的地备受关注。该政策允许对韩国等9个国家(地区)的持普通护照人员免签入境中国,最长可停留15天。这一举措简化了签证申请程序,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中国旅游。 免签政策发布后,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大幅上涨。韩国旅游业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去年11月10日为准,Kyowon旅游社运营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较前一周增长了2.6倍。同期,模德旅游(Modetour)的赴华旅游商品预订量上升了65%,Verygood旅行社增长了41.8%,黄色气球旅行社的预订量则增加了约35%。 与此同时,前往中国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据韩国法务部统计,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赴华韩国旅客人数为64.7901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60.6%。 自中国宣布免签政策已过四个月,多家旅行社近期集中开发赴华旅游商品。哈拿多乐(Hanatour)日前推出了陕西延安甘泉大峡谷、湖南郴州云海等特色旅游商品。模德旅游也扩大了赴华旅游商品矩阵,包括内蒙古大草原等充满异域风情的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赴华旅游的趋势也发生变化。过去,赴华旅游的主力被认为是中老年游客,旅行社的商品多以张家界、长白山等自然景观为主。但最近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周五下班去中国度周末,特别是上海、青岛等旅游地深受年轻人青睐。旅游论坛上可见大量以上海东方明珠为背景的照片,或是“上海小众旅游打卡地”、“去中国必吃的街头小吃”等主题帖子。 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来赴华航班的销售趋势可以明显感知自由行旅客的增长,此前,不少人担心赴华旅游门槛较高。但随着Papago、支付宝、微信支付、滴滴出行等服务的普及,自由行的难度大幅降低,预计赴华旅游热度仍将持续升温。 ▲上海和青岛成韩国年轻人旅行首选 上海成为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上海的国际化氛围、便捷的交通、美食购物体验等成为吸引韩国游客的重要因素。从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等地标,到武康路、安福路等特色街区,韩国游客热衷打卡网红景点和热门餐厅。 韩国游客朴恩秀表示:“免签政策让韩国游客来中国更加方便。由于首尔至上海的飞行时间只需2个多小时,适合短途周末游。同时,外滩等核心区域的酒店多样,吃的选择也很多,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愿意向朋友们推荐去上海旅游。” 韩国年轻一代对上海旅游的兴趣显著增加。过去,赴华旅游的主要是50至70多岁的中老年人,而如今,20至40多岁的年轻人也开始青睐中国游。由于短途旅行变得更加便利,“周五下班飞上海”成为许多韩国年轻人的新潮流。 携程、同程等中国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自免签政策实施至今年年初,韩国游客入境订单同比增长两倍一场。这些游客中,95后、00后年轻群体相比2019年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 在青岛,韩国游客的身影越来越多。三五成群,栈桥、五四广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景点已成为韩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其中,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韩国游客的必选打卡地。 韩国游客黄吉英透露:“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可以看到啤酒酿造设备,让我对青岛啤酒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让我惊喜的是,在博物馆里还能品尝到刚刚酿造出来的原浆啤酒,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据悉,“到青岛过周末”也是韩国年轻人的出游选择。首尔至青岛的飞行时间只需1个多小时,同时往返票价也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元)至20万韩元左右,减轻了游客的费用负担。 ▲海南成企业奖励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高尔夫旅游和企业奖励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全年气候温暖,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世界级高尔夫球场,吸引了大量韩国游客。 此外,海南凭借完善的会展设施和优质服务,也成为企业奖励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哈拿多乐旗下商务旅行法人代表申锡元(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企业奖励旅游主要前往东南亚,但近年来,随着前往中国旅游的热潮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选择海南。” 上海夜景【图片提供 哈拿多乐】
2025-03-16 22:02:20 -
韩流文化带动医疗旅游 外籍游客医疗消费破万亿韩元
受韩流热潮影响,美容整形领域成为韩国医疗旅游的核心支柱。不仅是韩国流行音乐(K-POP),韩剧、电影等韩国文化也备受关注,外籍游客对韩国美容的兴趣大增。特别是,医疗旅游作为外籍游客短期海外旅游的趋势之一,凭借医疗技术的先进性,韩国已成为全球游客医疗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根据韩国旅游信息网站的数据,去年访问韩国的 外籍游客医疗消费额达到1.30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9亿元)。2019年的医疗消费额为4085亿韩元,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所下降,2022年约为2706亿韩元,2023年则增至5896亿韩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容整形领域占据了外籍游客的医疗消费支出的最高比例。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整形外科的比例达37.65%,其次为皮肤科(17.13%),美容整形领域的指出比例超过一半。 此外,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韩国医疗机构就诊的外籍游客中,有287人(19.1%)访问了整形外科。 这意味着外籍游客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皮肤科和整形外科等美容领域。 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分析指出,受韩流等影响,整形美容深受外籍游客的欢迎。在选择整形外科时,41.3%的受访者表示“韩国文化经验有影响”。特别是东南亚(70.8%)和中东(70.2%)的外籍游客中,超过70%受访者表示韩国文化影响了他们选择。 韩国美容整形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25%,韩国人口中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4.5名整形外科专业医师,居全球首位。整形外科专业医生在总人口中占比越高,意味着韩国民众对整形的关注度越高,整个整形市场十分活跃。此外,韩国平均每千人接受过的整形手术约8.9件,也高居全球之首。 与此同时,韩国大部分的整形外科医院都积极接待外籍游客,其中很多医院都有精通中、英、日、俄、蒙等多国语言的职员常驻。他们从患者选定医院前的咨询到诊疗、手术、术后管理、出院及回国后线上护理等,为患者提供全程贴身服务。得益于这种服务,外籍游客可以不受语言的阻碍,轻松地接受整形手术。 目前,韩国政府计划到2027年将在韩国就诊的外籍游客数量增加到70万人。通过外籍游客在韩国停留期间的医疗消费,可以带来经济效益。2023年,利用韩国医疗的外籍游客在韩国平均消费了8910.9美元,包括医疗费用。 外籍游客正在接受医疗咨询服务【图片提供 仁川市政府】
2025-02-20 06:29:17 -
三星东南亚市场连续两季失冠 中国手机品牌攻势强劲
全球智能手机龙头三星电子在东南亚市场连续两个季度被中国手机厂商夺得榜首。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面对以低价手机为主的中国企业的积极扩张,三星电子正计划通过强化软件与服务、拓展未来潜在用户群来扩大销售渠道。 业内12日消息显示,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表明,去年第四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中,中国品牌传音以17%的市场份额首次登顶,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品牌OPPO和小米,均以1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和第三。 在2023年初,三星电子曾凭借15%的市场份额在东南亚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但随后被中国品牌抢占,排名滑落至第四位。紧随三星之后的是中国品牌vivo(14%),而苹果和真我(realme)的市场份额则各仅为9%。 传音作为一家在非洲和东南亚市场主要销售10万至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3元至1005元)区间智能手机的中国低端手机制造商,其榜首地位得益于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推出的新产品表现出色。 三星电子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在东南亚市场保持领先优势,但随着OPPO、小米、传音等中国品牌凭借低价机型的迅速崛起,三星的市场地位受到严峻挑战。结果,去年第二季度仅以微弱劣势紧追三星的OPPO,在同年第三季度成功超越三星,夺得市场第一。 数据显示,去年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达到9670万部,其中OPPO以1690万部和18%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三星以1660万部出货量和1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而传音和小米则各以16%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三。 Canalys表示:“东南亚市场智能手机厂商排名频繁重组,表明单纯依靠销售规模已不足以衡量品牌的市场地位。从长远来看,能够将业务拓展至软件与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将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同时,分析人士指出,三星近期在该市场通过整合推出Galaxy Tab S或A系列与Galaxy软件产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支持,这一策略被认为是在为未来智能手机销售机会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市场调研机构“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Market Monitor数据显示,尽管去年三星电子的全球出货量略有下降,但依然稳居全球第一。同时,由于平均售价(ASP)的提升,三星的销售额较前两年增长了2%。对位研究解释称,去年推出的Galaxy S24表现优异,带动了整体ASP的上升。 据悉,三星电子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通过扩大搭载Galaxy AI功能的新款Galaxy S25等高端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升其移动体验业务部(MX)的业绩。 马来西亚吉隆坡地铁内贴满了Galaxy S24和Galaxy AI的广告。【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2-13 19:46:47 -
韩国半导体出口对华依赖减弱 多元战略起航
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韩国半导体出口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华出口依赖度大幅下降,而对美国、中国台湾及越南的出口比重则呈上升趋势。 分析指出,中美半导体博弈导致全球市场结构重新洗牌,人工智能(AI)驱动下美国对半导体的需求大幅增长,全球信息技术(IT)制造企业加速脱离中国市场等因素推动韩国半导体出口格局发生重塑。产业通商资源部和韩国贸易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达14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从出口地区分布来看,韩国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半导体出口比重显著下滑,从2020年的61.1%降至去年(1至11月)的51.7%,下降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对中国大陆的出口比重从40.2%降至33.3%,中国香港则从20.9%降至18.4%。韩国对美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7.5%小幅下降至2024年的7.2%,保持相对稳定。对中国台湾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6.4%激增至2024年的14.5%。这一增势自去年起尤为明显,去年1至11月,韩国对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出口额达185.3亿美元,同比激增119.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SK海力士向英伟达出口的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额的大幅增加,据悉,尽管HBM最终销往美国,但台湾作为中间制造基地,相关出口首先流向台湾市场。 随着全球IT制造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韩国半导体对越南的出口比重也进一步提升,从2020年的11.6%上升至2024年的12.9%。这一变化与三星电子的生产战略调整密切相关,三星电子于2019年关闭中国惠州工厂,将生产据点转移至越南,带动相关中间材料的出口从中国转向越南。 专家分析称,中美半导体博弈是导致全球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国半导体出口格局也因此受到了深远影响。随着全球制造商和企业加速脱离中国,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比重未来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产业研究院专门研究员金良彭(音)预测称:“中美矛盾加深导致全球产业重组,从长远来看,跨国制造企业正在逐步脱离中国,转向东南亚、印度等地。因此韩国对中国的出口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2025-01-06 19:31:57 -
韩流带动零食出口增长 今年或创历史新高
随着韩流在全球范围的持续升温,韩国食品的国际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零食产品愈发受到市场青睐。 韩国关税厅(海关)27日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韩国零食出口规模达到3.6477亿美元,与去年全年出口额3.6772亿美元持平,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额将创下历史新高。自2020年以来,零食产品持续保持贸易顺差。与2019年相比,今年前11个月累计出口额增长48.3%,而进口额增幅为53%。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截至上月,美国排名首位,占总出口额的30%以上,其次为中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台湾。 乐天Wellfood、好丽友、农心等大型零食企业主导出口市场。乐天Wellfood旗下的巧克力棒品牌每年销售额达到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4亿元),产品出口至美国、东南亚、中东等约50个国家(地区)。仅今年上半年,该品牌实现约325亿韩元的出口额,首次超过国内销售额。预计明年下半年,印度首家海外工厂正式投产后,海外销售额占比将进一步扩大。 好丽友去年出口至美国的“浪里个浪”零食销售额为120亿韩元,预计今年将达200亿韩元。此外,随着韩国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国内中小企业的零食品牌出口规模也随之扩大。 韩国食品业内人士表示:“韩流热潮提升了韩国食品的知名度和信赖度,推动方便面、紫菜包饭、饮料和零食等出口增长。韩国食品行业明年将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开发适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新品,并拓展全球销售网络。” 首尔大型超市的零食货架【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7 19:46:04 -
韩国三养食品将在嘉兴设厂 投资规模2014亿韩元
19日,韩国三养食品发布公告称,将出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中国浙江省嘉兴设立生产法人和工厂。 三养食品于本月16日宣布计划成立总管海外业务的三养新加坡有限公司,出资647亿韩元通过该公司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三养食品还公开具体方案。根据方案,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将拥有6条生产线。 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剧增造成的供应不足。由于“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火鸡面”在中国、东南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持续热卖,出口连年攀升。其中,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出口目的地,占整体出口的25%。 三养食品负责人表示:“在华建厂的目的是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加强海外本地化策略。中国工厂将专注于生产内需市场销售的产品而非出口。“ 本月17日,因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消息,而三养食品盘中价格最高达75.6万韩元,创历史新高。当天三养食品收盘价为73.6万韩元,较前日上涨0.96%,总市值增至5.5443万亿韩元。 KB证券研究员柳恩爱(音)分析指出:“通过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负担将减轻,从而提高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 超市的三养火鸡面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9 23:50:56 -
三养食品将在华设立生产法人 股价盘中走强
17日,因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消息,而三养食品股价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据韩国交易所17日数据,三养食品收盘价为73.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729元),较前日上涨0.96%,总市值增至5.5443万亿韩元。当天,三养食品盘中价格最高达75.6万韩元,创历史新高。 三养食品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并在当地建设工厂开展业务。 三养食品计划成立总管海外业务的三养新加坡有限公司,出资647亿韩元,通过该公司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出资后,三养食品将持有新加坡有限公司90%的股份,三养食品表示有关中国生产法人的具体事项将随后公布。 三养食品在海外成立工厂符合方便面业界此前的预测,因“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火鸡面”在中国、东南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持续热卖,出口连年攀升。 KB证券研究员柳恩爱(音)分析指出:“通过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负担将减轻,从而提高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养食品的火鸡面产品系列【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2024-12-18 03:10:53 -
三养食品将在华成立法人 系海外首家工厂
因“火鸡面”在全球创造销售神话的三养食品将首次在海外建设工厂。 三养食品16日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在当地建设工厂开展业务。 三养食品计划成立总管海外业务的三养新加坡有限公司,出资64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通过该公司在中国成立生产法人。出资后,三养食品将持有新加坡有限公司90%的股份,三养食品表示有关中国生产法人的具体事项将随后公布。 三养食品在海外成立工厂符合方便面业界此前的预测,因“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火鸡面”在中国、东南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持续热卖,出口连年攀升。 今年3月,三养食品在密阳开建第二工厂,建成后产品将专供出口美洲市场。但即使密阳第二工厂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再次出现产能跟不上需求的局面。 三养食品负责人称,从建设工厂成本角度来看,中国优于美国,中国工厂将用来生产供内需市场销售的产品而非出口。 目前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整体出口规模比重为25%。密阳第一工厂主要生产出口至中国市场的产品,若在中国建立起生产网络,密阳第一工厂可用来转供美国或欧洲市场。 三养食品本月成为首家出口额突破7亿美元的食品生产企业,依靠“火鸡面”的火爆人气三养食品出口规模每年连创新高。从2016年的930亿韩元增加至去年的8093亿韩元,7年时间增长了9倍,出口占比也从26%大增至68%。 超市中销售的三养火鸡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7 02: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