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人口’新闻 100个
-
李在镕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到访小米汽车会见雷军
22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到访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与小米CEO雷军会面。【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2025年年会于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海力士CEO郭鲁正等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高通公司总裁安蒙、等全球企业掌门悉数出席。本次论坛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召开,因此备受关注。 这是李在镕时隔两年再次参会,也是郭鲁正连续两年参会。除企业界人士外,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时昱也在与会嘉宾名单中。 本次论坛由专题研讨会和闭门会议组成,研讨会主题包括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与机遇、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扩大制度性开放、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 论坛开幕前日,李在镕与高通公司总裁安蒙访问了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小米CEO、副董事长林斌等进行接待。小米是三星的重要客户之一,双方在智能手机、半导体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李在镕将借此次出席论坛的机会与中国主要企业高层进行广泛接触,有分析称李在镕可能将与中国政府高级别人士会面。 李在镕2023年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与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举行会谈。去年5月,李在镕在首尔会见前来出席第九次韩中日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5-03-23 22:42:08 -
仁川经济自由区外国人比例仅2% 语言障碍成最大难题
仁川经济厅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仁川经济自由区(IFEZ)的总人口为46.1492万人,其中外国人占比达到2.2%(9978人)。 仁川经济自由区由松岛、永宗、青罗国际城市三个地区组成。各地区来看,松岛的外国人比例最高,达到2.8%(5904人),其次是永宗(2.2%,2679人)、青罗(1.2%,1395人)。 IFEZ的外国人比例在2021年为1.6%,2022年为1.7%,2023年为2%,虽然呈现逐年小幅上升趋势,但始终未能突破1%至2%的水平。 尽管仁川自由经济区域均可使用“国际城市”名称,但外国人比例仅为2%。不少意见指出,国际城市至少应具备适合外国人长期定居的环境。 一项调查显示,语言障碍带来的沟通问题被外国人列为在IFEZ定居的主要障碍之一。去年针对在IFEZ工作或居住的126名外国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60.3%的受访者对语言障碍表示不满。 在与韩国人交流困难的原因中,语言障碍占比最高,达63.5%,其次是韩国人的拒绝(32.5%)和文化差异(19.8%)。受访者建议,公寓公告应提供英文版本,并举办语言交换活动等。 为加强韩语教室运营和语言交换项目等生活定居服务,仁川经济厅计划制定中长期改善方案。对此,仁川经济厅将优化“上门外语服务”,并为外国人提供支持人员,帮助他们获取所需的生活信息。 仁川经济自由区全景【图片提供 仁川经济厅】
2025-03-19 19:23:49 -
美食无国界 中国甜点接棒麻辣征服韩国MZ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但近来中国零食却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接连走红。魔芋爽、手剥笋等麻辣风潮过后,甜口中国零食糖葫芦成为新潮流。最近,“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甜点也开始席卷韩国市场。 无论政治情绪如何,出色的饮食文化始终会被大众接受和喜爱。日本媒体《DAILY新潮》去年12月报道称,美国《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联合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等国际研究机构,在2022年对1364名韩国成年男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或“非常负面”看法。实际上,在韩国年轻群体中,中国甜点糖葫芦大受欢迎,韩国闹市街头手拿糖葫芦边走边吃的一二十多岁女性屡见不鲜。 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多数是历史争议、新冠疫情以及雾霾问题叠加的结果。《外交家》指出,近年来雾霾问题一直是中韩之间的争议热点。此外,提及中国时,韩国人比较容易首先想到“新冠疫情”、“历史歪曲”、“肮脏”、“假货”、“污染”等负面词汇。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韩国民众的疑虑。2008年中国曝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多达30万婴儿受害。2021年,一张中国农民赤身裸体腌制白菜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引发食品卫生问题讨论。2023年,中国青岛啤酒厂曝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随地小便,啤酒遭到污染,一时成为热议话题。 几经波折,中国食品行业也开始在卫生安全问题上下足功夫,加上社交媒体上吃播文化的兴起,中国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口感新奇的甜点强势吸引韩国年轻一代的兴趣。带有中国风格滤镜的吃播视频通过优兔(YouTube)和抖音(TikTok)传播,令中国的独特甜品迅速影响韩国市场。 “牛奶拉丝面包”吃播视频【图片来源 YouTube截图】 韩国吃播博主纷纷开始跟风,在社交媒体上尝试并测评中国甜点,这同时成为他们大获流量的法宝。截至2月底,优兔博主ddimmi发布的“牛奶拉丝面包”测评视频播放量达174万次,博主baby pig rabbit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达117万次。优兔博主weird sweets shop前往中国直接测评当地热门甜点的《中国大陆甜点合集》上线一个月后播放量突破35万次,而博主“我的一天”(译)的中国甜点一日游视频也获得43万次播放。 随着对中国甜点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的咖啡店和糕点店也开始仿制“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热门产品。中国甜点热潮兴起后,中国饭店和超市聚集的首尔永登浦区大林中央市场面包店把需求较高的“牛奶拉丝面包”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店主表示:“最近好多年轻人都在找这款面包,甚至有吃播博主来问是否正宗”。 韩国便利店行业也在迅速跟进潮流,推出仿制中国甜点的新品,并取得可观的销量。GS25、CU等便利店最近相继推出“毛巾蛋糕”和“冰山熔岩”巧克力砖,一度引发“断货潮”。据流通业界消息,CU上月2日推出“405生奶油毛巾蛋糕”和“405巧克力毛巾蛋糕”,预售库存4天内告罄。GS25推出的两款“毛巾蛋糕”也在上市首日售出2000个。 首尔麻浦区弘大附近一家CU便利店店主表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毛巾蛋糕”等甜点是店内的畅销品,主要购买人群是年轻一代,通常补货后也会很快售罄。对面GS25便利店的店主则表示,周边多所大学的学生是“冰山熔岩”的主要消费群体,导致该产品目前处于缺货状态。他还提到,甜点潮流瞬息万变,新品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有时订货数量甚至都会受到限制。 仁荷大学消费者学教授李银姬分析称,食品消费更多取决于个人口味和体验,而非政治情绪。如今,社交媒体上的中国甜点外观独特和色彩鲜艳,这种“新奇食物”容易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少数反华情绪可能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更加全球化,并不会过多纠结于此。 随着社交媒体的推动,中国甜点在韩国的流行趋势持续升温。从街头小吃到便利店新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这些独特的美食。中韩关系存在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因素,但饮食文化可以超越国界,以独特的魅力赢得市场。未来,随着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交流不断加深,必定会有更多的中国美食在韩国掀起新的潮流。
2025-03-17 01:22:37 -
韩国无业青年突破120万 四分之一就业也靠零工维生
上月韩国无业青年人数达到120万,其中包括失业青年、正在准备求职的青年以及“躺平”在家的青年。即使成功找到工作,每四名就业青年中也有一人是工作时间较短的“短期劳动者”。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5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韩国15至29岁青年失业人数达26.9万人,较去年同期(26.4万人)增加5000人(2%)。 自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青年失业人数高达41.6万人后,2022年降至29.5万人,2023年为29.1万人,2024年减至26.4万人,连续三年下降。今年青年失业人数时隔四年再次回升,在青年人口迅速减少的情况下,未能找到工作的青年反而增多。 此外,不参与求职活动的非经济活动人口也多达420.9万人,同比增长1.5万人。其中,仅“躺平”青年达到50.4万人,创下自2003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准备就业”的青年为43.4万人,其中正在培训机构学习的为11.8万人,其余正在准备就业的青年为31.6万人。 如果把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失业青年,以及非经济活动人口中“躺平”或“准备就业”的青年计算在内,韩国的无业青年总数已达120.7万人,较去年的113.4万人增加7万以上。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低迷、制造业和建筑业不景气、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求职者或“半新人”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无业青年持续增加。 即使找到工作,青年的就业环境依旧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上月工作时间低于36小时的就业青年达93.6万人,约占全部就业青年(355.7万)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四分之一就业青年并非全职上班族,而是以零工维持生计的短期劳动者。有观点认为,这是年轻人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体现,但主流看法依旧认为,这与青年群体难以找到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密切相关。 此外,韩国2月“时间相关追加就业可能者”达12.1万人,同比增长1.2万人,创下自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15.2万人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类人统计上归类为就业者,但工作时间短暂或不稳定,实际上属于“不完全就业者”。值得注意的是,每周仅工作1至17小时的“超短期就业”青年人数多达44.5万人,占总就业者的12.5%。 12日,在首尔西部雇佣中心,求职者们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23:37:44 -
韩国老龄化与女性经济双轮驱动 中小型汽车需求激增
在首尔世宗大路行驶的车辆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汽车研究院于13日发布的《人口及社会结构变化与国内汽车市场》报告预测,在韩国汽车市场,随着女性和高龄层占有率激增,中小型汽车需求在未来将持续增长。 报告显示,2015至2024年间,女性汽车登记数量年均增长2.8%,较男性(1%)高出1.8个百分点。除80岁以上年龄段外,各年龄层女性人均汽车登记数量增长率均高于男性。韩国汽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林贤镇(音)分析称:“随着女性经济活动参与度的提升和经济能力的增强,对汽车的需求持续扩大,其中以实用性更强的中小型汽车需求尤为突出。” 高龄群体(60至80岁)的汽车登记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过去十年间,韩国整体汽车登记数量增长率为2.3%,而70岁和80岁高龄群体的增长率分别达6.7%和5.5%。反之,20岁群体的增长率为4.7%,30岁群体则出现0.4%的负增长,40岁和50岁群体的增长率分别为0.1%和2.1%。 林贤镇进一步分析指出:"60至80岁高龄群体汽车登记数量的增长主要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同时,由于收入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变化,高龄群体更倾向于选择易于驾驶且实用性强的车型。加之该年龄段经济活动参与度相对较低,性价比高的汽车更受青睐。"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末,韩国汽车登记总量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1.3%。汽车登记数量增长率呈现持续放缓态势,1990年为27.6%,2000年降至8%,2010年为3.6%,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2.9%。林贤镇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及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从长远来看,汽车登记总量可能出现下降趋势,但中小型汽车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从区域分布来看,首尔地区汽车登记总量和人均登记数量增长率均为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2.3%和1.5%)。对此,林贤镇表示:"首尔地区由于生活成本较高导致居民负债率相对偏高,加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汽车需求增长相对缓慢。"
2025-03-13 23:25:47 -
韩国2月新增就业13.6万人 青年失业率升至7%
根据韩国统计厅12日发布的《2月就业动向》报告,上月15岁以上就业人数为2817.9万人,同比增加13.6万人,连续两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趋势。然而,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低迷仍在持续,青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7.4万人,已连续8个月下降;建筑业因行业不景气减少16.7万人,连续10个月呈现负增长。相比之下,卫生及社会福利服务业增加19.2万人,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增加8万人,信息通讯业增加6.5万人,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年龄段来看,60岁以上和30多岁群体的就业人数分别增加34.2万人和11.6万人,而其他年龄段均有所减少。其中,15至29岁青年群体的就业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44.3%,创下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此外,青年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非经济活动人口中,15至29岁处于“休息”状态的青年人数达到50.4万人,自2003年有统计以来首次突破50万。青年失业率升至7%,失业人数同比增加5000人。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孔美淑指出,去年8月的青年层附加调查显示,20多岁选择“休息”的主要原因包括“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和“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等。 从就业形态来看,工资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23.3万人,临时工增加3.6万人,但日结工减少9.2万人。非工资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2.6万人,而无雇员的自营者增加1.3万人。 尽管整体就业市场呈现复苏迹象,但制造业、建筑业的持续低迷以及青年就业形势的恶化,仍为韩国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专家建议,政府需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缓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和两极分化趋势,推动经济全面复苏。 6日,首尔市厅举行了“4050中老年就业博览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2 23:13:51 -
韩国金融机构聚焦老年客户需求 推出创新产品抢占市场
近年来,随着韩国步入超高龄化社会,银行业对老年客户的争夺日益激烈。老年群体作为银行业的重要客户,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因此各大银行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抢占这一市场。 据韩国金融界11日消息,新韩银行于年初成立了“老年客户特别工作组”(Senior TF),专门负责优化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此外,该行计划推出针对退休及领取养老金人群的产品套餐,并计划今年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设立“新韩Premier”旗舰中心,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KB国民银行也设立了“老年客户特别工作组”,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明确业务方向,并构建可与KB金融集团旗下子公司协同发展的品牌体系。 韩亚银行则早在去年10月推出了老年客户品牌“Hana The Next”。今年1月,该行将“Hana The Next事业部”升级为“Hana The Next本部”,以整合老年客户相关产品和服务。此外,韩亚银行还在首尔中区乙支路的金融中心设立了专为老年客户提供服务的营业网点“Hana The Next Lounge”,积极布局老年金融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老年客户通常拥有较高的财富和消费能力,因此主要金融集团正加大对这一市场的投资。” 另有数据显示,50至60多岁的信用卡消费额从2023年第二季度的10.354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8亿元)增长至去年第二季度的11.173万亿韩元,增幅达7.9%,远高于整体客户的消费额增幅的4.6%。同期,该年龄段的信用卡交易次数也从2.979亿次增至3.259亿次。 在此背景下,韩国信用卡公司也纷纷推出针对该群体的信用卡。在主要信用卡公司中,韩亚信用卡公司近日推出了“Hana The Next卡”,持卡人在支付公寓管理费、电费时,可享受10%的返现优惠。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长,未来,金融机构可将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开发更多符合老年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 去年10月,韩亚银行员工在举行“Hana The Next”成立揭牌仪式后合影留念。【图片提供 韩亚银行】
2025-03-11 22:14:58 -
韩国"银发浪潮"来袭 60岁以上人群求职活跃度居首
随着韩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求职者的人数持续上升。数据显示,去年20岁以上的求职群体中,仅有60岁以上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出现增长。 根据韩国雇佣信息院9日发布的就业行政统计数据,去年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上新增求职者总数为452.5456万人,同比下降5.3%。按年龄段划分(不包括19岁以下),20多岁求职者人数最多,达107.4842万人;其次是60岁以上求职者,为96.2173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和50多岁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在2022年之前一直高于60岁以上群体,但自2023年起,60岁以上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开始反超这两个群体。去年,20至50多岁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唯独60岁以上群体小幅增长0.3%。其中,受人口减少影响,40多岁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大幅下降12.9%。 从比例来看,60岁以上求职者在总求职者人数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去年达到21.3%,较2020年的17.8%显著增加。今年1月,60岁以上新增求职者人数为13.87万人,占总求职者人数的29%,超过20多岁求职者的10.1234万人(占21%),成为各年龄段中求职者人数最多的群体。 分析指出,60岁以上求职者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导致该年龄段人口基数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继续工作以增加收入。此外,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倾向于从事短期工作,因此其求职频率相对较高。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指出:“随着60岁以上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该群体出于增加收入和维持身体健康等多重因素对就业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 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领取失业金的老年人比例也逐年上升。数据显示,在领取失业金(包括提前再就业津贴)的人群中,60岁以上的比例从2020年的20.6%逐年增加,去年达到26.4%。同期,失业金支付件数从23%增加至30.1%,支付金额从22.9%增加至29.7%。 首尔一家老年福利院门口张贴的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9 22:54:43 -
韩国政局动荡反华情绪抬头 中国留学生校园内外倍感压力
近日,随着韩国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舆论中的反华情绪加剧,中国留学生在韩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随之上升。 韩国总统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后,部分支持者在抗议集会中宣扬反华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信息,令在韩中国留学生群体陷入焦虑。尤其是在部分大学附近举行的反对弹劾集会上,一些集会参与者甚至当面对学生喊出“你是中国人吧?”“间谍无处不在”等言论,令留学生感到不安。 在一些韩国大学的网络论坛上,反华情绪也在持续发酵。3月4日,韩国延世大学的匿名论坛“Everytim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请加入反弹劾签名运动”的帖子,其中包含了所谓的“中国人操控选举”及“中国间谍渗透”之类的内容,并由12名韩国学生实名发布。除了现实中的压力,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也令中国留学生感到受伤。韩国部分社交平台流传着“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大学入学时享有特殊优待”的谣言。 截至2024年4月,在韩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达到7.2万余人,仍是韩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包括汉阳大学(5727人)、庆熙大学(5262人)、中央大学(3581人)等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均超过3000人。此外,清州大学(1347人)、湖南大学(1474人)、又松大学(1180人)等地方高校也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韩国高校因学龄人口减少、财政压力加大,近年来在国际招生方面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高校,中国籍未成年学生的家长们也对当前社会环境感到担忧。一位居住在仁川的中国籍居民李某表示,她的孙女今年刚刚入读韩国的一所小学,她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里遭到歧视。“我害怕孩子在学校里听到一些侮辱性的言论,所以我总是提醒她尽量不要暴露自己是中国人。”她还提到,自己听说有些学校在点名时如果使用中文拼音发音,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这让他们全家人在孩子入学前就感到焦虑。 2月7日,在首尔中区明洞中国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的"灭共庆典"集会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32:01 -
韩国教育内卷加剧 学龄人口锐减辅导支出反增
去年7月,在首尔江南举行的“首尔国际幼儿教育展“上,参观者在翻阅幼儿英语书籍。【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尽管韩国学龄人口锐减,但教育支出不减反增。去年韩国学生课外辅导费用高达4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01.9亿元)。受从幼儿时期开始备考医科大学的现象愈发普遍及“N考生”(复读生)激增的影响,课外辅导费用逐年增加。有预测称,若不改善就业市场等经济结构,很难扭转目前情况。 统计厅于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新生儿数达23.83万人,较20年前的2004年(47.7万人)减少50%。同期,学龄人口从1051.9万人减少至697.8万人,减少34%。去年,没有新生的小学达112所。 今年没有招收新生的学校增至180所,明年或将超过200所。今年停课的中小学达49所,其中小学占77.5%(38所)。 尽管学龄人口持续减少,但课外辅导市场呈现持续升温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课外辅导费用达27.1144万亿韩元。自2020年以来,连续3年呈增加趋势。较开始统计相关数据的2007年(20万亿韩元)增加35%。2024年课外辅导费用进一步攀升至39.2万亿韩元,凸显出韩国教育竞争激烈。据悉,学生人均课外辅导费用也从22.2万韩元增至2023年的43.4万韩元,翻了一番。 据分析,这一现象与韩国社会日益加剧的"医科大学热"密切相关。2025学年度医科大学扩招政策出台后,去年“N考生”人数达16.1784万人,创历史新高,占全体考生(52.267万人)的31%。此外,备考医科大学的现象已呈现低龄化趋势,幼儿课外辅导费用也显著增加。 专家分析指出,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推手。今年上半年就业数据显示,具有工作经验的“二手新人”占31.2%,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意愿持续降低。钟路学院代表林成浩(音)表示:“当前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即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也面临就业困境,文科专业前景不明朗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向理科和医科倾斜的趋势。”他还表示:“政府应当着力改善经济结构,提升各专业领域的就业吸引力,而非批判学生选择医科专业的倾向。”
2025-03-06 18:43:50
-
李在镕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到访小米汽车会见雷军
22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到访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与小米CEO雷军会面。【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2025年年会于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海力士CEO郭鲁正等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高通公司总裁安蒙、等全球企业掌门悉数出席。本次论坛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召开,因此备受关注。 这是李在镕时隔两年再次参会,也是郭鲁正连续两年参会。除企业界人士外,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时昱也在与会嘉宾名单中。 本次论坛由专题研讨会和闭门会议组成,研讨会主题包括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与机遇、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扩大制度性开放、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 论坛开幕前日,李在镕与高通公司总裁安蒙访问了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小米CEO、副董事长林斌等进行接待。小米是三星的重要客户之一,双方在智能手机、半导体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李在镕将借此次出席论坛的机会与中国主要企业高层进行广泛接触,有分析称李在镕可能将与中国政府高级别人士会面。 李在镕2023年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与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举行会谈。去年5月,李在镕在首尔会见前来出席第九次韩中日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5-03-23 22:42:08 -
仁川经济自由区外国人比例仅2% 语言障碍成最大难题
仁川经济厅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仁川经济自由区(IFEZ)的总人口为46.1492万人,其中外国人占比达到2.2%(9978人)。 仁川经济自由区由松岛、永宗、青罗国际城市三个地区组成。各地区来看,松岛的外国人比例最高,达到2.8%(5904人),其次是永宗(2.2%,2679人)、青罗(1.2%,1395人)。 IFEZ的外国人比例在2021年为1.6%,2022年为1.7%,2023年为2%,虽然呈现逐年小幅上升趋势,但始终未能突破1%至2%的水平。 尽管仁川自由经济区域均可使用“国际城市”名称,但外国人比例仅为2%。不少意见指出,国际城市至少应具备适合外国人长期定居的环境。 一项调查显示,语言障碍带来的沟通问题被外国人列为在IFEZ定居的主要障碍之一。去年针对在IFEZ工作或居住的126名外国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60.3%的受访者对语言障碍表示不满。 在与韩国人交流困难的原因中,语言障碍占比最高,达63.5%,其次是韩国人的拒绝(32.5%)和文化差异(19.8%)。受访者建议,公寓公告应提供英文版本,并举办语言交换活动等。 为加强韩语教室运营和语言交换项目等生活定居服务,仁川经济厅计划制定中长期改善方案。对此,仁川经济厅将优化“上门外语服务”,并为外国人提供支持人员,帮助他们获取所需的生活信息。 仁川经济自由区全景【图片提供 仁川经济厅】
2025-03-19 19:23:49 -
美食无国界 中国甜点接棒麻辣征服韩国MZ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但近来中国零食却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接连走红。魔芋爽、手剥笋等麻辣风潮过后,甜口中国零食糖葫芦成为新潮流。最近,“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甜点也开始席卷韩国市场。 无论政治情绪如何,出色的饮食文化始终会被大众接受和喜爱。日本媒体《DAILY新潮》去年12月报道称,美国《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联合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等国际研究机构,在2022年对1364名韩国成年男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或“非常负面”看法。实际上,在韩国年轻群体中,中国甜点糖葫芦大受欢迎,韩国闹市街头手拿糖葫芦边走边吃的一二十多岁女性屡见不鲜。 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多数是历史争议、新冠疫情以及雾霾问题叠加的结果。《外交家》指出,近年来雾霾问题一直是中韩之间的争议热点。此外,提及中国时,韩国人比较容易首先想到“新冠疫情”、“历史歪曲”、“肮脏”、“假货”、“污染”等负面词汇。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韩国民众的疑虑。2008年中国曝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多达30万婴儿受害。2021年,一张中国农民赤身裸体腌制白菜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引发食品卫生问题讨论。2023年,中国青岛啤酒厂曝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随地小便,啤酒遭到污染,一时成为热议话题。 几经波折,中国食品行业也开始在卫生安全问题上下足功夫,加上社交媒体上吃播文化的兴起,中国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口感新奇的甜点强势吸引韩国年轻一代的兴趣。带有中国风格滤镜的吃播视频通过优兔(YouTube)和抖音(TikTok)传播,令中国的独特甜品迅速影响韩国市场。 “牛奶拉丝面包”吃播视频【图片来源 YouTube截图】 韩国吃播博主纷纷开始跟风,在社交媒体上尝试并测评中国甜点,这同时成为他们大获流量的法宝。截至2月底,优兔博主ddimmi发布的“牛奶拉丝面包”测评视频播放量达174万次,博主baby pig rabbit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达117万次。优兔博主weird sweets shop前往中国直接测评当地热门甜点的《中国大陆甜点合集》上线一个月后播放量突破35万次,而博主“我的一天”(译)的中国甜点一日游视频也获得43万次播放。 随着对中国甜点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的咖啡店和糕点店也开始仿制“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热门产品。中国甜点热潮兴起后,中国饭店和超市聚集的首尔永登浦区大林中央市场面包店把需求较高的“牛奶拉丝面包”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店主表示:“最近好多年轻人都在找这款面包,甚至有吃播博主来问是否正宗”。 韩国便利店行业也在迅速跟进潮流,推出仿制中国甜点的新品,并取得可观的销量。GS25、CU等便利店最近相继推出“毛巾蛋糕”和“冰山熔岩”巧克力砖,一度引发“断货潮”。据流通业界消息,CU上月2日推出“405生奶油毛巾蛋糕”和“405巧克力毛巾蛋糕”,预售库存4天内告罄。GS25推出的两款“毛巾蛋糕”也在上市首日售出2000个。 首尔麻浦区弘大附近一家CU便利店店主表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毛巾蛋糕”等甜点是店内的畅销品,主要购买人群是年轻一代,通常补货后也会很快售罄。对面GS25便利店的店主则表示,周边多所大学的学生是“冰山熔岩”的主要消费群体,导致该产品目前处于缺货状态。他还提到,甜点潮流瞬息万变,新品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有时订货数量甚至都会受到限制。 仁荷大学消费者学教授李银姬分析称,食品消费更多取决于个人口味和体验,而非政治情绪。如今,社交媒体上的中国甜点外观独特和色彩鲜艳,这种“新奇食物”容易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少数反华情绪可能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更加全球化,并不会过多纠结于此。 随着社交媒体的推动,中国甜点在韩国的流行趋势持续升温。从街头小吃到便利店新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这些独特的美食。中韩关系存在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因素,但饮食文化可以超越国界,以独特的魅力赢得市场。未来,随着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交流不断加深,必定会有更多的中国美食在韩国掀起新的潮流。
2025-03-17 01:22:37 -
韩国无业青年突破120万 四分之一就业也靠零工维生
上月韩国无业青年人数达到120万,其中包括失业青年、正在准备求职的青年以及“躺平”在家的青年。即使成功找到工作,每四名就业青年中也有一人是工作时间较短的“短期劳动者”。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5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韩国15至29岁青年失业人数达26.9万人,较去年同期(26.4万人)增加5000人(2%)。 自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青年失业人数高达41.6万人后,2022年降至29.5万人,2023年为29.1万人,2024年减至26.4万人,连续三年下降。今年青年失业人数时隔四年再次回升,在青年人口迅速减少的情况下,未能找到工作的青年反而增多。 此外,不参与求职活动的非经济活动人口也多达420.9万人,同比增长1.5万人。其中,仅“躺平”青年达到50.4万人,创下自2003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准备就业”的青年为43.4万人,其中正在培训机构学习的为11.8万人,其余正在准备就业的青年为31.6万人。 如果把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失业青年,以及非经济活动人口中“躺平”或“准备就业”的青年计算在内,韩国的无业青年总数已达120.7万人,较去年的113.4万人增加7万以上。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低迷、制造业和建筑业不景气、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求职者或“半新人”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无业青年持续增加。 即使找到工作,青年的就业环境依旧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上月工作时间低于36小时的就业青年达93.6万人,约占全部就业青年(355.7万)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四分之一就业青年并非全职上班族,而是以零工维持生计的短期劳动者。有观点认为,这是年轻人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体现,但主流看法依旧认为,这与青年群体难以找到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密切相关。 此外,韩国2月“时间相关追加就业可能者”达12.1万人,同比增长1.2万人,创下自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15.2万人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类人统计上归类为就业者,但工作时间短暂或不稳定,实际上属于“不完全就业者”。值得注意的是,每周仅工作1至17小时的“超短期就业”青年人数多达44.5万人,占总就业者的12.5%。 12日,在首尔西部雇佣中心,求职者们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23:37:44 -
韩国老龄化与女性经济双轮驱动 中小型汽车需求激增
在首尔世宗大路行驶的车辆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汽车研究院于13日发布的《人口及社会结构变化与国内汽车市场》报告预测,在韩国汽车市场,随着女性和高龄层占有率激增,中小型汽车需求在未来将持续增长。 报告显示,2015至2024年间,女性汽车登记数量年均增长2.8%,较男性(1%)高出1.8个百分点。除80岁以上年龄段外,各年龄层女性人均汽车登记数量增长率均高于男性。韩国汽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林贤镇(音)分析称:“随着女性经济活动参与度的提升和经济能力的增强,对汽车的需求持续扩大,其中以实用性更强的中小型汽车需求尤为突出。” 高龄群体(60至80岁)的汽车登记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过去十年间,韩国整体汽车登记数量增长率为2.3%,而70岁和80岁高龄群体的增长率分别达6.7%和5.5%。反之,20岁群体的增长率为4.7%,30岁群体则出现0.4%的负增长,40岁和50岁群体的增长率分别为0.1%和2.1%。 林贤镇进一步分析指出:"60至80岁高龄群体汽车登记数量的增长主要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同时,由于收入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变化,高龄群体更倾向于选择易于驾驶且实用性强的车型。加之该年龄段经济活动参与度相对较低,性价比高的汽车更受青睐。"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末,韩国汽车登记总量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1.3%。汽车登记数量增长率呈现持续放缓态势,1990年为27.6%,2000年降至8%,2010年为3.6%,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2.9%。林贤镇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及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从长远来看,汽车登记总量可能出现下降趋势,但中小型汽车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从区域分布来看,首尔地区汽车登记总量和人均登记数量增长率均为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2.3%和1.5%)。对此,林贤镇表示:"首尔地区由于生活成本较高导致居民负债率相对偏高,加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汽车需求增长相对缓慢。"
2025-03-13 23:25:47 -
韩国2月新增就业13.6万人 青年失业率升至7%
根据韩国统计厅12日发布的《2月就业动向》报告,上月15岁以上就业人数为2817.9万人,同比增加13.6万人,连续两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趋势。然而,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低迷仍在持续,青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7.4万人,已连续8个月下降;建筑业因行业不景气减少16.7万人,连续10个月呈现负增长。相比之下,卫生及社会福利服务业增加19.2万人,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增加8万人,信息通讯业增加6.5万人,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年龄段来看,60岁以上和30多岁群体的就业人数分别增加34.2万人和11.6万人,而其他年龄段均有所减少。其中,15至29岁青年群体的就业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44.3%,创下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此外,青年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非经济活动人口中,15至29岁处于“休息”状态的青年人数达到50.4万人,自2003年有统计以来首次突破50万。青年失业率升至7%,失业人数同比增加5000人。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孔美淑指出,去年8月的青年层附加调查显示,20多岁选择“休息”的主要原因包括“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和“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等。 从就业形态来看,工资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23.3万人,临时工增加3.6万人,但日结工减少9.2万人。非工资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2.6万人,而无雇员的自营者增加1.3万人。 尽管整体就业市场呈现复苏迹象,但制造业、建筑业的持续低迷以及青年就业形势的恶化,仍为韩国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专家建议,政府需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缓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和两极分化趋势,推动经济全面复苏。 6日,首尔市厅举行了“4050中老年就业博览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2 23:13:51 -
韩国金融机构聚焦老年客户需求 推出创新产品抢占市场
近年来,随着韩国步入超高龄化社会,银行业对老年客户的争夺日益激烈。老年群体作为银行业的重要客户,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因此各大银行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抢占这一市场。 据韩国金融界11日消息,新韩银行于年初成立了“老年客户特别工作组”(Senior TF),专门负责优化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此外,该行计划推出针对退休及领取养老金人群的产品套餐,并计划今年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设立“新韩Premier”旗舰中心,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KB国民银行也设立了“老年客户特别工作组”,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明确业务方向,并构建可与KB金融集团旗下子公司协同发展的品牌体系。 韩亚银行则早在去年10月推出了老年客户品牌“Hana The Next”。今年1月,该行将“Hana The Next事业部”升级为“Hana The Next本部”,以整合老年客户相关产品和服务。此外,韩亚银行还在首尔中区乙支路的金融中心设立了专为老年客户提供服务的营业网点“Hana The Next Lounge”,积极布局老年金融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老年客户通常拥有较高的财富和消费能力,因此主要金融集团正加大对这一市场的投资。” 另有数据显示,50至60多岁的信用卡消费额从2023年第二季度的10.354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8亿元)增长至去年第二季度的11.173万亿韩元,增幅达7.9%,远高于整体客户的消费额增幅的4.6%。同期,该年龄段的信用卡交易次数也从2.979亿次增至3.259亿次。 在此背景下,韩国信用卡公司也纷纷推出针对该群体的信用卡。在主要信用卡公司中,韩亚信用卡公司近日推出了“Hana The Next卡”,持卡人在支付公寓管理费、电费时,可享受10%的返现优惠。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长,未来,金融机构可将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开发更多符合老年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 去年10月,韩亚银行员工在举行“Hana The Next”成立揭牌仪式后合影留念。【图片提供 韩亚银行】
2025-03-11 22:14:58 -
韩国"银发浪潮"来袭 60岁以上人群求职活跃度居首
随着韩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求职者的人数持续上升。数据显示,去年20岁以上的求职群体中,仅有60岁以上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出现增长。 根据韩国雇佣信息院9日发布的就业行政统计数据,去年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上新增求职者总数为452.5456万人,同比下降5.3%。按年龄段划分(不包括19岁以下),20多岁求职者人数最多,达107.4842万人;其次是60岁以上求职者,为96.2173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和50多岁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在2022年之前一直高于60岁以上群体,但自2023年起,60岁以上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开始反超这两个群体。去年,20至50多岁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唯独60岁以上群体小幅增长0.3%。其中,受人口减少影响,40多岁年龄段的求职者人数大幅下降12.9%。 从比例来看,60岁以上求职者在总求职者人数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去年达到21.3%,较2020年的17.8%显著增加。今年1月,60岁以上新增求职者人数为13.87万人,占总求职者人数的29%,超过20多岁求职者的10.1234万人(占21%),成为各年龄段中求职者人数最多的群体。 分析指出,60岁以上求职者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导致该年龄段人口基数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继续工作以增加收入。此外,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倾向于从事短期工作,因此其求职频率相对较高。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指出:“随着60岁以上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该群体出于增加收入和维持身体健康等多重因素对就业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 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领取失业金的老年人比例也逐年上升。数据显示,在领取失业金(包括提前再就业津贴)的人群中,60岁以上的比例从2020年的20.6%逐年增加,去年达到26.4%。同期,失业金支付件数从23%增加至30.1%,支付金额从22.9%增加至29.7%。 首尔一家老年福利院门口张贴的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9 22:54:43 -
韩国政局动荡反华情绪抬头 中国留学生校园内外倍感压力
近日,随着韩国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舆论中的反华情绪加剧,中国留学生在韩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随之上升。 韩国总统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后,部分支持者在抗议集会中宣扬反华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信息,令在韩中国留学生群体陷入焦虑。尤其是在部分大学附近举行的反对弹劾集会上,一些集会参与者甚至当面对学生喊出“你是中国人吧?”“间谍无处不在”等言论,令留学生感到不安。 在一些韩国大学的网络论坛上,反华情绪也在持续发酵。3月4日,韩国延世大学的匿名论坛“Everytim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请加入反弹劾签名运动”的帖子,其中包含了所谓的“中国人操控选举”及“中国间谍渗透”之类的内容,并由12名韩国学生实名发布。除了现实中的压力,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也令中国留学生感到受伤。韩国部分社交平台流传着“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大学入学时享有特殊优待”的谣言。 截至2024年4月,在韩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达到7.2万余人,仍是韩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包括汉阳大学(5727人)、庆熙大学(5262人)、中央大学(3581人)等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均超过3000人。此外,清州大学(1347人)、湖南大学(1474人)、又松大学(1180人)等地方高校也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韩国高校因学龄人口减少、财政压力加大,近年来在国际招生方面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高校,中国籍未成年学生的家长们也对当前社会环境感到担忧。一位居住在仁川的中国籍居民李某表示,她的孙女今年刚刚入读韩国的一所小学,她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里遭到歧视。“我害怕孩子在学校里听到一些侮辱性的言论,所以我总是提醒她尽量不要暴露自己是中国人。”她还提到,自己听说有些学校在点名时如果使用中文拼音发音,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这让他们全家人在孩子入学前就感到焦虑。 2月7日,在首尔中区明洞中国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的"灭共庆典"集会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32:01 -
韩国教育内卷加剧 学龄人口锐减辅导支出反增
去年7月,在首尔江南举行的“首尔国际幼儿教育展“上,参观者在翻阅幼儿英语书籍。【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尽管韩国学龄人口锐减,但教育支出不减反增。去年韩国学生课外辅导费用高达4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01.9亿元)。受从幼儿时期开始备考医科大学的现象愈发普遍及“N考生”(复读生)激增的影响,课外辅导费用逐年增加。有预测称,若不改善就业市场等经济结构,很难扭转目前情况。 统计厅于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新生儿数达23.83万人,较20年前的2004年(47.7万人)减少50%。同期,学龄人口从1051.9万人减少至697.8万人,减少34%。去年,没有新生的小学达112所。 今年没有招收新生的学校增至180所,明年或将超过200所。今年停课的中小学达49所,其中小学占77.5%(38所)。 尽管学龄人口持续减少,但课外辅导市场呈现持续升温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课外辅导费用达27.1144万亿韩元。自2020年以来,连续3年呈增加趋势。较开始统计相关数据的2007年(20万亿韩元)增加35%。2024年课外辅导费用进一步攀升至39.2万亿韩元,凸显出韩国教育竞争激烈。据悉,学生人均课外辅导费用也从22.2万韩元增至2023年的43.4万韩元,翻了一番。 据分析,这一现象与韩国社会日益加剧的"医科大学热"密切相关。2025学年度医科大学扩招政策出台后,去年“N考生”人数达16.1784万人,创历史新高,占全体考生(52.267万人)的31%。此外,备考医科大学的现象已呈现低龄化趋势,幼儿课外辅导费用也显著增加。 专家分析指出,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推手。今年上半年就业数据显示,具有工作经验的“二手新人”占31.2%,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意愿持续降低。钟路学院代表林成浩(音)表示:“当前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即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也面临就业困境,文科专业前景不明朗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向理科和医科倾斜的趋势。”他还表示:“政府应当着力改善经济结构,提升各专业领域的就业吸引力,而非批判学生选择医科专业的倾向。”
2025-03-06 18: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