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工资’新闻 31个
-
韩国即将启动明年最低工资协商 个体工商户呼吁维持当前水平
23日,韩国最低工资委员会与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代表在首尔汝矣岛中小企业中央会就最低工资标准举行记者会,计划自本月26日起协商明年最低工资标准。韩国经济长期低迷,资方强烈呼吁明年最低工资应该维持在今年的1.00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65元),而劳方则提出最低时薪应上调14.7%至1.15万韩元。 资方在记者会上声明称,韩国最低时薪持续上涨而未考虑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周转,与其他国家相比已经属于偏高水平,导致多数个体工商户与中小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明年最低工资理应维持当前水平。 韩国个体工商户联合会在今年4月11日至5月6日期间面向全国千余家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并于24日发布结果显示,个体工商户正在面临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时期更加严峻的困境。今年个体工商户月均营收为854万韩元,较2023年的1231万韩元骤减30%,营业利润则从279.5万韩元下滑25%至208.8万韩元。 半数以上(58.5%)受访商户把营收减少归因于内需低迷。此外,个体工商户贷款规模自2019年底的738万亿韩元激增50%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112万亿韩元。国税厅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申报综合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达772万人,平均年收入为1859万韩元,折算成月薪仅为155万韩元。 个体工商户业界指出,今年停业商户数量或首破百万,如果中小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持续陷入困境,就业市场也可能随之遭受冲击,因此最低工资有必要维持当前水平。 某品牌参鸡汤连锁店代表金学顺(音)表示:“像我们这样的小餐馆,如果人力成本继续上涨,经营会难以维持。已经有许多商户无力承担停业损失而沦为不良信用人员。有关部门应该对上调最低工资进行重新审视。” 另外,对于长期呼吁的“工资分级适用制度”,个体工商户业界表示,资方委员提议对部分难以承受当前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业实行工资分级,但最终未能落实。对于明年最低工资的调整,委员会还需开展专项调查并进行深入研讨。
2025-06-25 02:15:05 -
韩国政府规划"理想职场"战略 抵御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为缓解中小企业长期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政府计划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员工的金融产品,并配套与大型企业持平的福利制度。此举能否助力中小企业转型为“理想职场”引发关注。 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在23日的业务报告中提出,计划通过“缩小差距、共生发展”打造理想中小企业。根据这一目标,政府拟推出八年可积攒最高达6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1.1883万元)的“青年未来储蓄”,并扩大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规模。 大韩商工会议所发表的《青年职场偏好调查》显示,仅15.7%(多选)受访者倾向选择中小企业,不及中坚企业(36%)的一半。青年群体对中小企业存在负面评价的原因中,“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63.3%)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难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45.3%)、“发展前景不明朗”(43.7%)、“雇佣稳定性低”(39.3%)以及“社会认可度不足”(37%)。 此外,受访者认为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环境的首要课题是“提高工资水平”(78%),其次为“保障工作生活平衡”(62%)、“构建平等组织文化”(42%)和“营造安全工作环境”(39%)。 据悉,中企部拟自明年起推行“中小企业员工资产积累项目”,预算规模约为6500亿韩元。其中,“青年未来储蓄”面向青年职员与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政府计划与中小企业共同承担青年开户首笔启动资金。 韩国政府计划面向中小企业核心人才(企业研究所员工、持有技师资格证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等)推出专项补贴,并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承担。此外,政府计划对目前有3.2万名加入者的“中小企业员工优待储蓄”项目进一步增加支援,对连续工作满三年的职员发放600万韩元奖金。 福利政策方面,韩国政府计划自明年起把大韩商工会议所运营的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增至510亿韩元,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每人10万韩元福利积分等补贴,并计划面向工作环境较差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达5000万韩元的福利设施凭证。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与国土交通部协商改善中小企业住房特供制度,确保核心人才优先获得住房机会。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研究院研究委员卢旻善(音)表示,当前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收入差距显著,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政府亟需持续扩大财政支援力度。
2025-06-24 02:25:26 -
韩国老年与育儿群体劳动现状堪忧 女性面临双重不利
韩国雇佣信息院通过分析就业保险资格取得与丧失数据库,对老年及育儿相关群体的劳动现状进行探讨,并于22日发布报告显示,韩国老年群体中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依旧显著。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6月,1963年之前出生的工资劳动者共计272.9万人。其中,75%在60岁之后重新就业,75%在中小企业工作,53.9%为钟点工。 老年劳动群体主要集中在生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当前工作的初始月薪为18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9619元),其中男性为226万韩元,女性为133万韩元,女性工资仅为男性的59%。整体而言,老年群体的工作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不稳定,工资水平也逐渐降低,老年群体内的性别工资差距也十分显著。 此外,1963年之前出生且依旧在职的劳动者中,从原单位正常退休的比例仅为9.5%,即约26万人。正常退休后重新在原单位工作的“再雇佣率”仅为37.5%,约9.4万人。报告分析指出,在制造业等部分行业中,延长退休年龄主要以再雇佣形式实现,而并非持续雇佣。 另一方面,针对育儿相关的就业保险数据分析显示,就业保险加入者在生育后也没有领取产假工资或育儿假工资等补助的比例为男性40.9%,女性3.2%。也就是说,出于职业发展等原因,大量已婚已育男性选择不休育儿假。与女性不同,男性在拥有较高工资和稳定工作的情况下,反而更倾向于不领取育儿补助。 报告指出,女性如果在劳动市场上处于稳定地位,通常会加入就业保险并领取相关补助;而男性因育儿而放弃工作的成本较高,因此工作稳定也往往选择不领取补助。生育后的男女劳动者收入模式也出现差异。育儿男性的年薪总额逐年稳步上升,而育儿女性的年薪不仅原本低于男性,更在生育当年及次年大幅下降,三年后才开始恢复。 从生育劳动者的职业类型来看,管理人员、专业人士及相关从业者、普通白领所占比例较高。与统计厅经济活动人口调查中就业者的平均职业分布相比,选择生育的父母职业集中于上述三类较为稳定的职业。报告推测,由此可见当前在韩国主要拥有相对稳定工作的群体才倾向于选择生育。
2025-06-22 20:03:53 -
市场承压与劳资谈判并行 SK海力士多线迎战下半年挑战
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CEO)郭鲁正近日表示,受关税及整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市场波动将进一步加剧。 据业界11日消息,郭鲁正日前在SK海力士利川园区出席“共同沟通活动”时,就公司未来业绩展望表示:“虽然今年及明年的市场走势仍难以预判,但目前为止公司业务基本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希望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完成年度目标。” SK海力士每季度定期举办由CEO亲自主持、倾听员工意见并说明经营方向的沟通活动。当天的活动通过公司内部网络向全国各业务网点同步直播。 目前,美国正积极推动涵盖多领域的互征关税政策。业界普遍认为,若半导体领域的分项关税最终落地,SK海力士也难以避免受到冲击。尽管公司整体业务目前仍运行在既定轨道内,但郭鲁正坦言,下半年市场整体不确定性或将有所加大。不过,公司方面仍对今年半导体市场整体行情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SK海力士全球销售营销(GSM)负责人李相洛(音)表示:“上半年市场表现良好,下半年同样无需过度悲观。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传统DRAM产品也具备稳定的市场优势。” 目前,SK海力士正向人工智能(AI)领域龙头企业英伟达供应第五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E)产品,相关订单已于年内售罄。第六代HBM(HBM4)产品也已向英伟达等主要客户提供样品,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量产。 在HBM技术优势的带动下,SK海力士今年一季度时隔33年首次超越三星电子,跃居全球DRAM市场份额首位。全球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SK海力士一季度DRAM市场份额为36.9%,三星电子则为34.4%。公司方面表示,未来仍将维持HBM核心制造设备——热压键合机(TC Bonder)的多元化采购策略。 与此同时,针对绩效奖金制度之一的超额利润分配金(PS)新标准制定问题,郭鲁正表示:“现行制度确实存在不够明确之处,今后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努力制定出更加合理透明的标准。”他还补充称:“若能通过类似大型讨论会的形式,公开包括财务在内的公司运营情况,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据悉,PS奖金根据年度经营业绩每年发放一次,最高可达年薪的50%(即基本工资的1000%)。自2021年起,SK海力士将前一年度营业利润的10%作为奖金池,结合个人绩效发放PS奖金。去年,公司创下营业利润23.46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0亿元)的历史新高,今年初已向员工发放了基本工资1500%的PS奖金及30股公司股票作为特别奖励。 然而,因工会方面主张应追加发放更高额度的特别绩效奖金,劳资双方一度在奖金分配问题上产生分歧。目前,工会正就加薪及PS超额分配等事项与公司持续进行协商。
2025-06-11 23:30:15 -
【亚洲人之声】韩国"李在明时代"启幕 经济治理如何避免"竭泽而渔"?
近日,韩国政坛迎来重大变局,李在明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统,民主党时隔多年重新执政。政权更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新政府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政策走向产生诸多疑虑。 韩国两大政党在经济治理理念上呈显著差异。作为新执政党的民主党倾向于政府干预经济,主张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扩大社会福利来促进经济公平。国民力量党则倾向于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税负、放宽监管以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 一项民调显示,“改善民生与提振经济”以34%的支持率成为新政府首要课题,“肃清叛乱与戒严势力”以26%的占比紧随其后,其次依次为对美关税谈判(13%)、社会融合(12%)、低生育及高龄化问题(11%)。 对新政府的期待,“行政效能与政策执行力”(25%)获首要关注,其次是“对劳动者及中小企业的友好经济政策”(22%)以及“社会福利体系扩展”(14%)。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政权更替,仅有3%的受访者期待新政府在改善韩朝关系方面有所作为。 然而,伴随期待,社会各界对新政府施政潜在风险也表示深切忧虑。24%的受访者对新政府同时掌控行政与立法权可能导致的“权力制衡缺失”表示担忧。其次为“过度福利政策导致国家财政恶化”(13%)、“社会矛盾加剧”(13%)及“司法独立性受损”(12%)。 笔者认为,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公正的法治保障,任何形式的政治干预司法行为都将损害投资者信心。民生改善固然重要,但若过度干预市场、向大型企业施加不当压力,恐将适得其反。过重的政策负担可能迫使企业外迁,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经济萎缩等连锁反应。 就执政风险而言,19%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15%则担忧“政治清算”。在政治风险层面,“朝野矛盾升级”(34%)和“执政党占多数导致行政牵制力量削弱”(20%)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笔者认为,新政府应恪守权力中立原则,避免将政权更迭异化为政治报复,否则不仅会加剧社会分裂,更可能动摇经济根基。 当前,韩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关键阶段。新政府需要在保障民生与激发市场活力之间寻求精准的政策平衡。过度强调财富分配而忽视增长动能,犹如竭泽而渔;而缺乏有效制衡的行政权力,则可能衍生新的治理危机。李在明政府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超越党派立场,以中立的态度处理经济事务,在确保社会公平的同时,为企业创新发展保留必要空间,方能真正实现民生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2025-06-10 00:47:47 -
调查:韩国民众半数对每周4.5天工作制持审慎态度
韩国总统李在明竞选期间提出推动实行“每周4.5天工作制”,但目前舆论普遍认为,这一政策对国民日常生活乃至国家产业影响重大,因此应该采取谨慎态度进行深入讨论。 大韩商工会议所9日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3348名受访者中,49.61%(1661人)表示应该考虑劳动者工资减少与企业成本增加的问题后,审慎评估是否实施该制度。此外,主张应该立即实施的比例为28.91%,另有21.48%的受访者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每周4.5天工作制”是李在明竞选总统的重要承诺之一,这一构想是在不削减工资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每周4天工作制。实际上,产业界普遍担忧这一政策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考虑到工资减少的担忧及企业经营的困难,多数国民更倾向于保持审慎态度。 关于是否应对尖端产业研发(R&D)岗位实行每周52小时工作制的例外措施,支持者比例高于反对者。34.5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推动实行例外措施,而24.43%表示不应推动,支持与反对的差距为10.16个百分点。另有34.2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交由企业自主决定。 对于素有“黄色信封法”之称的《劳动组合法》第2·3条修订案,50.81%的受访者表示应该交由劳资双方自主决定。该法案旨在加强对外包工人的原发企业责任、扩大合法罢工范围,并限制企业对罢工工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该法案也成为可能引发产业混乱的因素之一,因此不少受访者主张应该尊重企业层面的自主决定,而非“一刀切”推进修法。支持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受访者比例为36.17%。 世宗大学经营学教授黄庸植表示,“黄色信封法”带有明显的“亲工会”色彩,而“每周4.5天工作制”在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成效尚不明确,为防止产业竞争力落后于其他国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立场。
2025-06-09 18:48:42 -
在家带娃政府发钱!韩国爸爸育儿津贴上涨
韩国政府将上调“爸爸奖金制”育儿假津贴至普通育儿假津贴同一标准,并自2025年1月1日起追溯适用。雇佣劳动部将从27日起至7月7日,对《雇佣保险法实施令》部分修订案进行为期41天的立法预告。 “爸爸奖金制”是为鼓励父母共同参与育儿而实施的一项福利制度,针对夫妻中第二位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在开始休假的前3个月内发放较高标准的津贴。该制度为临时措施,已于2022年12月31日结束。 然而,在“爸爸奖金制”适用期内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如在制度终止后继续休假,其第4个月起的津贴标准仍维持为基本工资的50%,月发放上限为1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300元),低于现行普通育儿假津贴的上限(第4至6个月为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为160万韩元)。 为消除上述差异、确保政策公平性,雇佣劳动部决定对“爸爸奖金制”的津贴标准进行调整,与普通育儿假标准接轨。 根据新规,曾享受“爸爸奖金制”并已使用完前3个月育儿假的职工,今后在继续使用剩余15个月假期时,可按普通标准领取津贴:第4至6个月每月最多可领取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每月上限为160万韩元。 该项修订案将适用于自2025年1月1日起开始的育儿假期,具有追溯效力。
2025-05-28 00:54:04 -
韩国老年就业率居经合组织之首 岗位质量堪忧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业率虽高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首位,但就业质量存在显著问题。迫于养老金保障不足的经济压力,多数退休老人不得不重返劳动市场,却普遍面临职业断层与岗位降级的双重困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于27日发布的《人口与就业趋势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占全体的37.3%,远超OECD平均水平(13.6%),较同为老龄化社会的日本(25.3%)高出1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是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首要因素。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远低于2024年韩国单人家庭最低生活费标准(134万韩元)。 然而,在老年人就业率持续攀升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上就业群体中,非正规就业者占61.2%,其中近半数(49.4%)集中于员工规模不足10人的微型企业。从职业分布看,35.4%集中于简单劳务岗位,15%从事机械操作工作,反映出高龄再就业者主要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体力劳动,普遍职业层级下移,缺乏稳定性和发展性。 此外,老年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呈断崖式下跌。据数据,60岁以上再就业者月均工资(278.9万韩元)较50多岁在职群体(350.9万韩元)下降20.5%。调查显示,53.2%的65岁以上再就业者表示当前岗位与原职业“完全无关”或“关联性较低”。据分析,老由于缺乏有效的职业衔接机制,多数老年人在再就业时不得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投完全不相关的新领域,从而陷入“职业降级及薪资下滑”的双重困境。对此,报告强调,亟需建立多方协商机制,就“如何确保老年劳动者在退出主要职业生涯后仍能稳定地参与经济活动”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报告指出,韩国高龄群体虽具有强烈就业意愿,但目前劳动市场难以提供匹配岗位。政府应尽快构建高龄人才就业支持体系,通过职业培训、岗位对接等政策干预,缓解“经验与岗位错配”问题。同时需建立弹性退休机制,延长专业人才职业生命周期,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2025-05-27 18:36:55 -
首尔市公交或于28日起罢工
26日,在位于首尔市松坡区的首尔市交通会馆前,首尔市公交车工会举行集会,称若与资方进行的基本工资谈判破裂,将于本月28日起展开集体罢工。
2025-05-27 00:29:05 -
韩国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揭秘 混凝土技师初始月薪2万以上居首
韩国雇佣劳动部与韩国产业人力公团25日发布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混凝土技师的初始月薪以4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位居榜首。本次分析对象为2023年“雇佣24”平台上优待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招聘公告中所示平均工资,以及截至去年7月底已就业的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中位初薪。 在“就业24”平台上的招聘公告中,按资格等级划分,平均工资最高的等级为技术师,月薪328万韩元。其后依次为技能匠283万韩元、技师289万韩元、产业技师283万韩元、技能师261万韩元、服务人员228万韩元。 按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的平均工资最高,为月薪367万韩元,其次是材料296万韩元、建筑295万韩元、安全管理291万韩元。 从资格种类来看,技术师和技能匠等级中的建筑安全技术师月薪最高,为462万韩元;技师等级中建筑材料试验技师为364万韩元;产业技师中建筑材料试验产业技师为389万韩元;技能师中钻孔机操作技能师为400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电子计算会计运用师2级为250万韩元。 在实际工资方面,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初始中位工资按等级划分时,技术师以431万韩元居首,其次是技能匠299万韩元、产业技师270万韩元、技师265万韩元、技能师222万韩元、服务人员215万韩元。 从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初始中位工资最高,为340万韩元,其次是安全管理(290万韩元)、化学(280万韩元)、材料(275万韩元)、机械(262万韩元)。 各资格种类中(就业人数50人以上为准),技师等级中的混凝土技师以420万韩元居首;产业技师中的燃气产业技师为316万韩元;技能师中的炼铁技能师为314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秘书2级为233万韩元。 按年龄来看,19至34岁青年中金属材料技师和炼钢技能师以340万韩元并列最高;35至54岁中年中建筑安全技师为371万韩元;55岁以上老年中建筑技师为398万韩元。 以雇佣保险记录为基准,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共计74万人。在未就业状态下获得资格的19岁以上持有者为42万人,其中17.3万人(41.2%)在一年内成功就业。 2023年“就业24”平台上以国家技术资格为优待或必要条件的招聘公告共有12.7612万件,相关招聘人数为20.5291万人。 雇佣劳动部表示,招聘公告上标明的工资和实际资格持有者的初始工资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工资还受到其他资格、经历、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025-05-26 23:18:09
-
韩国即将启动明年最低工资协商 个体工商户呼吁维持当前水平
23日,韩国最低工资委员会与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代表在首尔汝矣岛中小企业中央会就最低工资标准举行记者会,计划自本月26日起协商明年最低工资标准。韩国经济长期低迷,资方强烈呼吁明年最低工资应该维持在今年的1.00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65元),而劳方则提出最低时薪应上调14.7%至1.15万韩元。 资方在记者会上声明称,韩国最低时薪持续上涨而未考虑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周转,与其他国家相比已经属于偏高水平,导致多数个体工商户与中小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明年最低工资理应维持当前水平。 韩国个体工商户联合会在今年4月11日至5月6日期间面向全国千余家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并于24日发布结果显示,个体工商户正在面临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时期更加严峻的困境。今年个体工商户月均营收为854万韩元,较2023年的1231万韩元骤减30%,营业利润则从279.5万韩元下滑25%至208.8万韩元。 半数以上(58.5%)受访商户把营收减少归因于内需低迷。此外,个体工商户贷款规模自2019年底的738万亿韩元激增50%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112万亿韩元。国税厅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申报综合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达772万人,平均年收入为1859万韩元,折算成月薪仅为155万韩元。 个体工商户业界指出,今年停业商户数量或首破百万,如果中小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持续陷入困境,就业市场也可能随之遭受冲击,因此最低工资有必要维持当前水平。 某品牌参鸡汤连锁店代表金学顺(音)表示:“像我们这样的小餐馆,如果人力成本继续上涨,经营会难以维持。已经有许多商户无力承担停业损失而沦为不良信用人员。有关部门应该对上调最低工资进行重新审视。” 另外,对于长期呼吁的“工资分级适用制度”,个体工商户业界表示,资方委员提议对部分难以承受当前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业实行工资分级,但最终未能落实。对于明年最低工资的调整,委员会还需开展专项调查并进行深入研讨。
2025-06-25 02:15:05 -
韩国政府规划"理想职场"战略 抵御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为缓解中小企业长期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政府计划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员工的金融产品,并配套与大型企业持平的福利制度。此举能否助力中小企业转型为“理想职场”引发关注。 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在23日的业务报告中提出,计划通过“缩小差距、共生发展”打造理想中小企业。根据这一目标,政府拟推出八年可积攒最高达6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1.1883万元)的“青年未来储蓄”,并扩大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规模。 大韩商工会议所发表的《青年职场偏好调查》显示,仅15.7%(多选)受访者倾向选择中小企业,不及中坚企业(36%)的一半。青年群体对中小企业存在负面评价的原因中,“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63.3%)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难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45.3%)、“发展前景不明朗”(43.7%)、“雇佣稳定性低”(39.3%)以及“社会认可度不足”(37%)。 此外,受访者认为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环境的首要课题是“提高工资水平”(78%),其次为“保障工作生活平衡”(62%)、“构建平等组织文化”(42%)和“营造安全工作环境”(39%)。 据悉,中企部拟自明年起推行“中小企业员工资产积累项目”,预算规模约为6500亿韩元。其中,“青年未来储蓄”面向青年职员与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政府计划与中小企业共同承担青年开户首笔启动资金。 韩国政府计划面向中小企业核心人才(企业研究所员工、持有技师资格证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等)推出专项补贴,并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承担。此外,政府计划对目前有3.2万名加入者的“中小企业员工优待储蓄”项目进一步增加支援,对连续工作满三年的职员发放600万韩元奖金。 福利政策方面,韩国政府计划自明年起把大韩商工会议所运营的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增至510亿韩元,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每人10万韩元福利积分等补贴,并计划面向工作环境较差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达5000万韩元的福利设施凭证。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与国土交通部协商改善中小企业住房特供制度,确保核心人才优先获得住房机会。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研究院研究委员卢旻善(音)表示,当前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收入差距显著,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政府亟需持续扩大财政支援力度。
2025-06-24 02:25:26 -
韩国老年与育儿群体劳动现状堪忧 女性面临双重不利
韩国雇佣信息院通过分析就业保险资格取得与丧失数据库,对老年及育儿相关群体的劳动现状进行探讨,并于22日发布报告显示,韩国老年群体中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依旧显著。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6月,1963年之前出生的工资劳动者共计272.9万人。其中,75%在60岁之后重新就业,75%在中小企业工作,53.9%为钟点工。 老年劳动群体主要集中在生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当前工作的初始月薪为18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9619元),其中男性为226万韩元,女性为133万韩元,女性工资仅为男性的59%。整体而言,老年群体的工作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不稳定,工资水平也逐渐降低,老年群体内的性别工资差距也十分显著。 此外,1963年之前出生且依旧在职的劳动者中,从原单位正常退休的比例仅为9.5%,即约26万人。正常退休后重新在原单位工作的“再雇佣率”仅为37.5%,约9.4万人。报告分析指出,在制造业等部分行业中,延长退休年龄主要以再雇佣形式实现,而并非持续雇佣。 另一方面,针对育儿相关的就业保险数据分析显示,就业保险加入者在生育后也没有领取产假工资或育儿假工资等补助的比例为男性40.9%,女性3.2%。也就是说,出于职业发展等原因,大量已婚已育男性选择不休育儿假。与女性不同,男性在拥有较高工资和稳定工作的情况下,反而更倾向于不领取育儿补助。 报告指出,女性如果在劳动市场上处于稳定地位,通常会加入就业保险并领取相关补助;而男性因育儿而放弃工作的成本较高,因此工作稳定也往往选择不领取补助。生育后的男女劳动者收入模式也出现差异。育儿男性的年薪总额逐年稳步上升,而育儿女性的年薪不仅原本低于男性,更在生育当年及次年大幅下降,三年后才开始恢复。 从生育劳动者的职业类型来看,管理人员、专业人士及相关从业者、普通白领所占比例较高。与统计厅经济活动人口调查中就业者的平均职业分布相比,选择生育的父母职业集中于上述三类较为稳定的职业。报告推测,由此可见当前在韩国主要拥有相对稳定工作的群体才倾向于选择生育。
2025-06-22 20:03:53 -
市场承压与劳资谈判并行 SK海力士多线迎战下半年挑战
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CEO)郭鲁正近日表示,受关税及整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市场波动将进一步加剧。 据业界11日消息,郭鲁正日前在SK海力士利川园区出席“共同沟通活动”时,就公司未来业绩展望表示:“虽然今年及明年的市场走势仍难以预判,但目前为止公司业务基本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希望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完成年度目标。” SK海力士每季度定期举办由CEO亲自主持、倾听员工意见并说明经营方向的沟通活动。当天的活动通过公司内部网络向全国各业务网点同步直播。 目前,美国正积极推动涵盖多领域的互征关税政策。业界普遍认为,若半导体领域的分项关税最终落地,SK海力士也难以避免受到冲击。尽管公司整体业务目前仍运行在既定轨道内,但郭鲁正坦言,下半年市场整体不确定性或将有所加大。不过,公司方面仍对今年半导体市场整体行情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SK海力士全球销售营销(GSM)负责人李相洛(音)表示:“上半年市场表现良好,下半年同样无需过度悲观。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传统DRAM产品也具备稳定的市场优势。” 目前,SK海力士正向人工智能(AI)领域龙头企业英伟达供应第五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E)产品,相关订单已于年内售罄。第六代HBM(HBM4)产品也已向英伟达等主要客户提供样品,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量产。 在HBM技术优势的带动下,SK海力士今年一季度时隔33年首次超越三星电子,跃居全球DRAM市场份额首位。全球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SK海力士一季度DRAM市场份额为36.9%,三星电子则为34.4%。公司方面表示,未来仍将维持HBM核心制造设备——热压键合机(TC Bonder)的多元化采购策略。 与此同时,针对绩效奖金制度之一的超额利润分配金(PS)新标准制定问题,郭鲁正表示:“现行制度确实存在不够明确之处,今后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努力制定出更加合理透明的标准。”他还补充称:“若能通过类似大型讨论会的形式,公开包括财务在内的公司运营情况,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据悉,PS奖金根据年度经营业绩每年发放一次,最高可达年薪的50%(即基本工资的1000%)。自2021年起,SK海力士将前一年度营业利润的10%作为奖金池,结合个人绩效发放PS奖金。去年,公司创下营业利润23.46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0亿元)的历史新高,今年初已向员工发放了基本工资1500%的PS奖金及30股公司股票作为特别奖励。 然而,因工会方面主张应追加发放更高额度的特别绩效奖金,劳资双方一度在奖金分配问题上产生分歧。目前,工会正就加薪及PS超额分配等事项与公司持续进行协商。
2025-06-11 23:30:15 -
【亚洲人之声】韩国"李在明时代"启幕 经济治理如何避免"竭泽而渔"?
近日,韩国政坛迎来重大变局,李在明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统,民主党时隔多年重新执政。政权更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新政府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政策走向产生诸多疑虑。 韩国两大政党在经济治理理念上呈显著差异。作为新执政党的民主党倾向于政府干预经济,主张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扩大社会福利来促进经济公平。国民力量党则倾向于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税负、放宽监管以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 一项民调显示,“改善民生与提振经济”以34%的支持率成为新政府首要课题,“肃清叛乱与戒严势力”以26%的占比紧随其后,其次依次为对美关税谈判(13%)、社会融合(12%)、低生育及高龄化问题(11%)。 对新政府的期待,“行政效能与政策执行力”(25%)获首要关注,其次是“对劳动者及中小企业的友好经济政策”(22%)以及“社会福利体系扩展”(14%)。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政权更替,仅有3%的受访者期待新政府在改善韩朝关系方面有所作为。 然而,伴随期待,社会各界对新政府施政潜在风险也表示深切忧虑。24%的受访者对新政府同时掌控行政与立法权可能导致的“权力制衡缺失”表示担忧。其次为“过度福利政策导致国家财政恶化”(13%)、“社会矛盾加剧”(13%)及“司法独立性受损”(12%)。 笔者认为,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公正的法治保障,任何形式的政治干预司法行为都将损害投资者信心。民生改善固然重要,但若过度干预市场、向大型企业施加不当压力,恐将适得其反。过重的政策负担可能迫使企业外迁,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经济萎缩等连锁反应。 就执政风险而言,19%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15%则担忧“政治清算”。在政治风险层面,“朝野矛盾升级”(34%)和“执政党占多数导致行政牵制力量削弱”(20%)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笔者认为,新政府应恪守权力中立原则,避免将政权更迭异化为政治报复,否则不仅会加剧社会分裂,更可能动摇经济根基。 当前,韩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关键阶段。新政府需要在保障民生与激发市场活力之间寻求精准的政策平衡。过度强调财富分配而忽视增长动能,犹如竭泽而渔;而缺乏有效制衡的行政权力,则可能衍生新的治理危机。李在明政府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超越党派立场,以中立的态度处理经济事务,在确保社会公平的同时,为企业创新发展保留必要空间,方能真正实现民生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2025-06-10 00:47:47 -
调查:韩国民众半数对每周4.5天工作制持审慎态度
韩国总统李在明竞选期间提出推动实行“每周4.5天工作制”,但目前舆论普遍认为,这一政策对国民日常生活乃至国家产业影响重大,因此应该采取谨慎态度进行深入讨论。 大韩商工会议所9日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3348名受访者中,49.61%(1661人)表示应该考虑劳动者工资减少与企业成本增加的问题后,审慎评估是否实施该制度。此外,主张应该立即实施的比例为28.91%,另有21.48%的受访者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每周4.5天工作制”是李在明竞选总统的重要承诺之一,这一构想是在不削减工资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每周4天工作制。实际上,产业界普遍担忧这一政策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考虑到工资减少的担忧及企业经营的困难,多数国民更倾向于保持审慎态度。 关于是否应对尖端产业研发(R&D)岗位实行每周52小时工作制的例外措施,支持者比例高于反对者。34.5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推动实行例外措施,而24.43%表示不应推动,支持与反对的差距为10.16个百分点。另有34.2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交由企业自主决定。 对于素有“黄色信封法”之称的《劳动组合法》第2·3条修订案,50.81%的受访者表示应该交由劳资双方自主决定。该法案旨在加强对外包工人的原发企业责任、扩大合法罢工范围,并限制企业对罢工工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该法案也成为可能引发产业混乱的因素之一,因此不少受访者主张应该尊重企业层面的自主决定,而非“一刀切”推进修法。支持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受访者比例为36.17%。 世宗大学经营学教授黄庸植表示,“黄色信封法”带有明显的“亲工会”色彩,而“每周4.5天工作制”在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成效尚不明确,为防止产业竞争力落后于其他国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立场。
2025-06-09 18:48:42 -
在家带娃政府发钱!韩国爸爸育儿津贴上涨
韩国政府将上调“爸爸奖金制”育儿假津贴至普通育儿假津贴同一标准,并自2025年1月1日起追溯适用。雇佣劳动部将从27日起至7月7日,对《雇佣保险法实施令》部分修订案进行为期41天的立法预告。 “爸爸奖金制”是为鼓励父母共同参与育儿而实施的一项福利制度,针对夫妻中第二位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在开始休假的前3个月内发放较高标准的津贴。该制度为临时措施,已于2022年12月31日结束。 然而,在“爸爸奖金制”适用期内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如在制度终止后继续休假,其第4个月起的津贴标准仍维持为基本工资的50%,月发放上限为1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300元),低于现行普通育儿假津贴的上限(第4至6个月为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为160万韩元)。 为消除上述差异、确保政策公平性,雇佣劳动部决定对“爸爸奖金制”的津贴标准进行调整,与普通育儿假标准接轨。 根据新规,曾享受“爸爸奖金制”并已使用完前3个月育儿假的职工,今后在继续使用剩余15个月假期时,可按普通标准领取津贴:第4至6个月每月最多可领取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每月上限为160万韩元。 该项修订案将适用于自2025年1月1日起开始的育儿假期,具有追溯效力。
2025-05-28 00:54:04 -
韩国老年就业率居经合组织之首 岗位质量堪忧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业率虽高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首位,但就业质量存在显著问题。迫于养老金保障不足的经济压力,多数退休老人不得不重返劳动市场,却普遍面临职业断层与岗位降级的双重困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于27日发布的《人口与就业趋势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占全体的37.3%,远超OECD平均水平(13.6%),较同为老龄化社会的日本(25.3%)高出1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是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首要因素。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远低于2024年韩国单人家庭最低生活费标准(134万韩元)。 然而,在老年人就业率持续攀升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上就业群体中,非正规就业者占61.2%,其中近半数(49.4%)集中于员工规模不足10人的微型企业。从职业分布看,35.4%集中于简单劳务岗位,15%从事机械操作工作,反映出高龄再就业者主要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体力劳动,普遍职业层级下移,缺乏稳定性和发展性。 此外,老年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呈断崖式下跌。据数据,60岁以上再就业者月均工资(278.9万韩元)较50多岁在职群体(350.9万韩元)下降20.5%。调查显示,53.2%的65岁以上再就业者表示当前岗位与原职业“完全无关”或“关联性较低”。据分析,老由于缺乏有效的职业衔接机制,多数老年人在再就业时不得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投完全不相关的新领域,从而陷入“职业降级及薪资下滑”的双重困境。对此,报告强调,亟需建立多方协商机制,就“如何确保老年劳动者在退出主要职业生涯后仍能稳定地参与经济活动”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报告指出,韩国高龄群体虽具有强烈就业意愿,但目前劳动市场难以提供匹配岗位。政府应尽快构建高龄人才就业支持体系,通过职业培训、岗位对接等政策干预,缓解“经验与岗位错配”问题。同时需建立弹性退休机制,延长专业人才职业生命周期,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2025-05-27 18:36:55 -
首尔市公交或于28日起罢工
26日,在位于首尔市松坡区的首尔市交通会馆前,首尔市公交车工会举行集会,称若与资方进行的基本工资谈判破裂,将于本月28日起展开集体罢工。
2025-05-27 00:29:05 -
韩国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揭秘 混凝土技师初始月薪2万以上居首
韩国雇佣劳动部与韩国产业人力公团25日发布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混凝土技师的初始月薪以4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位居榜首。本次分析对象为2023年“雇佣24”平台上优待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招聘公告中所示平均工资,以及截至去年7月底已就业的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中位初薪。 在“就业24”平台上的招聘公告中,按资格等级划分,平均工资最高的等级为技术师,月薪328万韩元。其后依次为技能匠283万韩元、技师289万韩元、产业技师283万韩元、技能师261万韩元、服务人员228万韩元。 按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的平均工资最高,为月薪367万韩元,其次是材料296万韩元、建筑295万韩元、安全管理291万韩元。 从资格种类来看,技术师和技能匠等级中的建筑安全技术师月薪最高,为462万韩元;技师等级中建筑材料试验技师为364万韩元;产业技师中建筑材料试验产业技师为389万韩元;技能师中钻孔机操作技能师为400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电子计算会计运用师2级为250万韩元。 在实际工资方面,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初始中位工资按等级划分时,技术师以431万韩元居首,其次是技能匠299万韩元、产业技师270万韩元、技师265万韩元、技能师222万韩元、服务人员215万韩元。 从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初始中位工资最高,为340万韩元,其次是安全管理(290万韩元)、化学(280万韩元)、材料(275万韩元)、机械(262万韩元)。 各资格种类中(就业人数50人以上为准),技师等级中的混凝土技师以420万韩元居首;产业技师中的燃气产业技师为316万韩元;技能师中的炼铁技能师为314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秘书2级为233万韩元。 按年龄来看,19至34岁青年中金属材料技师和炼钢技能师以340万韩元并列最高;35至54岁中年中建筑安全技师为371万韩元;55岁以上老年中建筑技师为398万韩元。 以雇佣保险记录为基准,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共计74万人。在未就业状态下获得资格的19岁以上持有者为42万人,其中17.3万人(41.2%)在一年内成功就业。 2023年“就业24”平台上以国家技术资格为优待或必要条件的招聘公告共有12.7612万件,相关招聘人数为20.5291万人。 雇佣劳动部表示,招聘公告上标明的工资和实际资格持有者的初始工资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工资还受到其他资格、经历、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025-05-26 2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