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明星’新闻 16个
-
【亚洲人之声】风靡全球也难逃质疑 韩国文化软肋何在?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韩国是如何成为文化强国的?然后呢?》报道,深入剖析韩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与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从K-POP、K-Drama到K-Beauty与韩国美食,韩国的软实力正处于历史性的“高光时刻”,但盛世背后也浮现出新的问题与思考:韩国文化是否真的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不可否认的是,韩流已经不再是昙花一现的流行热潮,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生活方式。从《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到韩剧《鱿鱼游戏》风靡全球,再到韩妆、泡菜、紫菜包饭进入欧美超市,韩国正在改变世界对亚洲文化的传统认知,并塑造出一个新型文化强国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欣赏”层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模仿韩国明星的穿搭与妆容、学习韩语,甚至选择到韩国旅游、工作、留学。韩国文化不再是外在的“娱乐消费品”,而是潜移默化渗透到全球各地青年的日常生活之中。 然而,如《纽约时报》所言,韩国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尚存距离。相较美国、法国等老牌文化大国,韩国的文化输出尚未实现全面多元的扩展,依旧主要集中在娱乐与消费领域。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也为文化传播带来不确定性,导致韩流的传播在部分地区步履维艰。 此外,韩国社会内部对于多元文化和外来移民的包容也面临质疑。报道中提到泰国籍留学生受韩国文化吸引而选择在韩国工作生活,但也坦言韩国社会对外国人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现实提醒我们,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除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与广度,还应该在接纳多元、包容差异方面作出表率。 韩流的今天,是政府政策、企业战略、艺术创作和民间热情共同作用的成果。要想让这种影响持续深化,韩国需要更多元的文化表达、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强劲的全球协作能力。“文化强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段持续建设的过程。未来的挑战也不是热度能否维持,而是如何让这份文化力量真正成为全球共鸣、平等对话与人类精神交流的平台。
2025-06-24 00:42:09 -
K-pop联动品牌营销 粉丝经济激发新消费动能
近日,为纪念人气组合防弹少年团(BTS)出道,“BTS FESTA”活动在京畿道高阳市KINTEX会展中心举行。现场设置了不倒翁、兰芝、Photism、八道等品牌的宣传展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亲身体验品牌产品与服务。 活动期间,累计共有6万余名粉丝入场。随着K-pop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品牌通过明星代言、线下活动等方式宣传品牌产品,深化品牌认知与用户黏性,且不再局限于与传统广告合作。 据韩国演艺界20日消息,在本次“BTS FESTA”活动中,由成员金硕珍代言的兰芝品牌向粉丝派发了共计6.5万个产品试用装。同样由金硕珍代言的“金拉面”展位则举办了现场试吃活动,吸引了4000多名国内外粉丝参与。 K-pop明星在品牌宣传效应也体现在艺人权志龙身上。他于近日出席其自创品牌“PEACEMINUSONE”与酒类品牌Brewguru合作举办的新品发布会时,乘坐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亮相,现场视频在X平台(原推特)上广为传播,甚至被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里夫·马斯克转发,引发热议。 K-pop明星与各品牌的合作热潮,还蔓延至流行的“快闪店”领域。化妆品牌JUNGSAEMMOOL上月在首尔圣水洞设立快闪店,现场布置了代言人TWS组合的打卡区。另一偶像团体P1Harmony则联手跳蚤市场,于首尔望远洞开设快闪店,展示并销售多款周边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K-pop与品牌联动的品类也正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食品、化妆品、服饰等领域延伸至住宿服务领域。全球住宿平台爱彼迎便策划了一场由SEVENTEEN成员亲自担任房东的线下粉丝见面会活动,粉丝可通过平台预约参与。同时,爱彼迎也将在全球多座城市推出以SEVENTEEN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项目。 爱彼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在近日的见面会上表示,去年与SEVENTEEN的合作反响热烈,如果有机会希望再次携手。与SEVENTEEN的合作非常有影响力,未来希望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 业内人士指出,K-pop明星与品牌的合作不仅提升了艺人和企业的全球认知度,也助推了产品销量的增长。粉丝不仅追随偶像的作品与演出,也可以参与其所代言品牌的消费活动,对品牌传播和销售形成有力支撑。 韩国进出口银行202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韩国娱乐文化产业出口每增长1亿美元,化妆品、食品等消费品的出口将相应增长1.8亿美元,K-pop的带动效应不容小觑。 一位演艺界相关人士表示,K-pop粉丝不仅热衷于购买专辑、周边,还愿意为偶像代言品牌买单。对于非娱乐产业而言,如何吸引这些粉丝群体,已成为品牌营销成功的重要指标。 防弹少年团与SEVENTEEN所属公司HYBE方面也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为全球大众提供新颖、富有创意的体验,同时为企业与品牌打造差异化合作模式,实现共赢。
2025-06-21 01:48:57 -
韩国电影市场上半年遇冷 暑期档重磅新片成复苏关键
今年上半年,韩国电影市场持续低迷,多部原本寄予厚望的重磅商业大片接连失利,令业界再度陷入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深度低谷。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观影旺季的暑期档能否扭转颓势,成为电影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电影界13日消息,截至目前,今年票房最高的是4月上映的本土影片《野党》,累计观影人次约为337万。尽管《野党》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但整体市场复苏依然乏力。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几乎未能诞生现象级的卖座影片。 回顾去年同期,票房市场涌现多部千万级影片。本土作品《破墓》(约1191万人次)、《犯罪都市4》(约1150万人次)先后突破千万观影人次,好莱坞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约879万人次)同样表现出色。同一时期,《犯罪都市3》(约1068万人次)、《疯狂元素城》(约723万人次)、《铃芽之旅》(约557万人次)等影片持续带动观影热潮。 反观今年,原本被视为票房保障的多部大片接连失利。奉俊昊执导的好莱坞科幻片《编号17》,虽然同期竞争影片不多,但观影人次仅约301万。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动作大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累计观影人次也仅停留在305万左右。目前,两部影片日均观影人次已降至约1万,预售率持续走低,市场普遍预计后续票房增长空间有限。 尽管整体表现未达预期,《碟中谍8:最终清算》和《编号17》仍分列今年票房榜第二、第三名,突破300万人次被视为市场亮点。除这三部影片外,仅有《漫画威龙2》(约254万人次)和《终极对弈》(约214万人次)票房突破200万,全年观众人数超过百万的作品也只有四部。 一位发行公司负责人坦言:“无论影片品质如何,今年300万人次似乎成了市场的天花板,这让业内倍感挫折。目前业界普遍预计,普通影片观影人次多在50万至80万,表现较好的作品也多止步于150万左右。” 另一位发行公司相关人士指出,当前市场状况与2020至2021年疫情重创影院市场时期颇为相似,可谓疫情后最严重的低谷。市场亟需一部能够吸引500万人次以上观众的爆款作品,以提振整体信心。 在整体承压的形势下,业界将希望寄托于即将开启的暑期档。虽然疫情后淡旺季界限有所模糊,但暑期假期集中,仍被视为全年最重要的黄金档期。各大发行公司纷纷将最具票房潜力的新片安排在此期间上映。 其中,制作成本高达3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的重磅影片《全知读者视角》备受关注。影片由李敏镐、安孝燮及BLACKPINK成员金智秀等韩流明星主演,改编自全球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同名网络小说。原作点击量超过1亿次,并以韩语、英语、日语等多语种同步连载,为票房表现奠定坚实基础。由曹政奭主演的《僵尸奶爸》同样被看作暑期档有力竞争者。继去年暑期冠军《飞行员》后,曹政奭再次携新作回归大银幕。 与此同时,从本月中下旬起,多部海外重磅大片也将陆续登陆院线,暑期档竞争全面升温。经典僵尸题材《惊变28年》定于19日上映,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赛车新作《F1:狂飙飞车》将于25日亮相,《侏罗纪公园》系列最新作《侏罗纪世界:重生》计划于下月2日与观众见面。
2025-06-13 19:34:22 -
韩国流通业加快美妆品类布局 高端与平价齐头并进
韩国流通行业正加快美妆品类布局,线上平台聚焦高端奢侈品牌以提升收益,线下渠道则依托高性价比产品吸引客流,持续扩大消费群体。 乐天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乐天ON近日宣布与欧洲高端美妆精选平台“BEE MEE”达成合作,进一步丰富高端美妆品牌阵容。自2023年启动欧洲品牌引入计划以来,乐天ON已于今年3月独家上线美妆品牌Oppidum。此次合作将陆续在乐天ON线上旗舰店引入True Filter、Sevin London等品牌,同时通过线下“Atelier BEE MEE”旗舰店提升消费者体验。 新世界集团旗下SSG.com通过与全球知名品牌携手,加速高端美妆品类布局。上月,SSG.com与Christian Dior Beauty Korea签署合作协议,围绕产品策划、品牌强化及营销展开深度合作,新增多款独家及首发产品,并为全线商品提供礼品包装服务。 在营销方面,SSG.com积极发挥明星效应。上月借助歌手车银优的虚拟角色开展营销,官方Instagram账号订阅人数实现倍增,相关内容两周内累计互动突破100万次。平台先以虚拟形象吸引关注,随后通过宣传视频促进转化。 与此同时,线下渠道依托高性价比和优质体验持续吸引客流,促进关联销售。以平价美妆产品著称的大创(Daiso),去年基础护肤和彩妆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约144%,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便利店渠道也在加快美妆品类布局。CU于本月推出与VT COSMETICS合作的专属产品,容量和售价均低于正装规格。同时,CU还上线售价3900韩元(约合人民币21元)的小容量“Skin Pack”以及统一售价3000韩元的唇釉、唇彩等彩妆产品,持续丰富美妆阵容。数据显示,CU今年1月至5月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1%,市场需求保持稳步上升。 大型超市易买得(E-mart)也加快布局超低价美妆市场。4月,易买得携手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BEYOND,推出超低价系列GLOW:UP by BEYOND。该系列包含8款产品,统一定价4950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覆盖基础护肤、眼部护理及夜间修护等核心品类。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美妆品类热度持续攀升。流通企业通过与专业品牌合作提升消费者信赖度,线下丰富的产品组合也带动其他品类的联动销售,推动复合型消费效应逐步形成。
2025-06-12 23:12:09 -
泡泡玛特海外热度不减 首尔门店吸引多国游客排队抢购
9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首尔龙山区IPark Mall六层的泡泡玛特门店,现场人气火爆。排队人群中,除韩国本地消费者外,还有不少来自中国、俄罗斯、越南等国的外籍游客。消费者通过抽取盲盒的形式购买产品,现场洋溢着期待与惊喜氛围。尽管当天为工作日,店内依然人头攒动,预计周末客流将进一步增长。 在现场,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24岁游客娜丽莎(音)表示,受朋友之托,她此次专程前来韩国购买泡泡玛特玩具。她介绍称,俄罗斯尚无泡泡玛特的线下门店,虽可通过网络购买,但假货泛滥,因此此次旅行期间特地前来实地选购,并成功购得颇受欢迎的Cry Baby系列产品,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来自中国南京的26岁游客韦女士也分享了类似经历。她表示,部分泡泡玛特产品在中国同样较难购买。此次在旅行途中偶然发现龙山I’Park Mall的泡泡玛特门店,并幸运地抽中了心仪款式。她介绍称,此行的目标是“集齐全套盲盒”,目前已在该店消费超过2000元人民币,接下来还计划前往其他门店继续购买。 自2019年推出LABUBU系列以来,泡泡玛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收藏热潮。2024年上半年,仅“The Monsters”系列在亚洲的销售额便达到约8700万美元。此外,明星带动效应显著,例如韩国组合BLACKPINK成员Lisa曾在包饰上挂有LABUBU角色,进一步提升了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近年来,泡泡玛特持续加快海外布局。截至2024年底,其线下门店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总数超过500家,并配套布局机器人售卖机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75%,达到约50亿元人民币。 依托盲盒销售模式与原创IP的双重优势,泡泡玛特持续吸引全球年轻消费者与潮玩爱好者。作为在韩重要据点之一,首尔龙山门店逐渐成为海外粉丝的热门“打卡地”,也反映出泡泡玛特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加速推进。未来,随着渠道持续拓展,潮玩文化有望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2025-06-10 03:03:19 -
从"产品导向"迈向"内容驱动" 韩国美妆开启内容零售新时代
随着美妆消费趋势从“产品导向”转向“内容驱动”,韩国美妆内容企划公司Leferi近日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开设了甄选门店“Select Store - THE BEAUTY UNIVERSE”,以“内容即品牌”为核心理念,探索线下零售新模式。该门店自5月22日起向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6月1日。门店打破传统销售逻辑,通过个性化内容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 本次企划活动由Leferi旗下三位代表性美妆创作者——LeoJ、SoYoon与Arang共同策展,被外界誉为“美妆版复仇者联盟”。展览空间达300坪(约992平方米),为Leferi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选品型内容零售项目。门店汇集29个品牌、共63款产品,涵盖基础护肤、彩妆、营养补充、头皮护理等多个品类,按照“经典畅销(Legacy)”“新品(Newness)”“再发现(Rediscovery)”三大主题分类陈列,旨在加深消费者对产品故事与品牌理念的理解。 不同于传统以广告导向为主的美妆销售逻辑,三位创作者均以“亲自使用、愿意长期推荐”为前提甄选产品。Ara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件产品都是我们实际体验后亲自筛选的,我们不仅看重产品力,也在意品牌所传递的身份感与价值观。” 值得关注的是,三位策展人并未在选品阶段进行内容共享,而是各自独立完成选品后在最终阶段才公开。这种“盲选”机制在提升策展独立性的同时,也促使彼此在风格和审美上产生新的联结。Arang表示:“虽然产品并未重叠,但品牌上却有部分重合。我们在揭晓时才知道,‘原来LeoJ喜欢这样的产品’、‘SoYoon选择了这种颜色’,这也反映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差异。” 本次活动不仅聚焦产品展示,更着力打造线下内容体验空间。整体场域划分为“选品展示区(Select Hall)”与“互动体验区(Community Hall)”两大板块,后者承载粉丝见面会、美妆讲解等互动型内容,旨在将线上内容热度引流至线下,实现用户参与度的实际转化。Leferi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视频播放量等内容数据,向业界展示内容影响力如何推动实际消费。如今,这种影响力已超越传统明星,成为品牌选择合作的重要依据。” 除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展示与社区互动外,Leferi同步打造面向美妆流通企业、投资者及海外买家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流平台,尝试将“内容型知识产权(IP)”延伸至国际市场。公司方面表示:“本次活动是我们由线上影响力迈向线下流通的关键实验。我们也在筹备10月进军日本市场的相关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拓展中国等亚洲市场。” 谈及海外拓展,Arang特别提到中国粉丝的热情与专业素养:“我原以为中国朋友更偏爱彩妆,但实际上她们对护肤和基础护理的关注度非常高。与中国内容创作者的交流也让我感受到她们对产品的理解非常深入。”她补充表示,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亲自参与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内容企划。 Leferi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签约超过800位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创作者,并与多位中国内容创作者保持合作。随着内容影响力持续向全球市场延伸,Leferi将通过“内容策展+空间运营”的双重模式,推动韩国美妆(K-Beauty)走向国际,开拓全新的流通路径。 在短视频与社交媒体(SNS)高度普及的当下,创作者IP已成为品牌价值与商业转化的关键驱动力。Leferi此次在圣水洞打造的门店实验,不仅是一场以内容为核心的创新零售体验,更是韩国美妆围绕IP商业化、全渠道融合(Omni-Channel)及线上到线下(O2O)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演练。
2025-06-06 18:28:32 -
"限韩令"有望松绑 韩娱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在对“限韩令”解除的期待下,韩国娱乐产业正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自去年下半年起,韩国中小型娱乐公司的偶像团体陆续在中国大陆举办粉丝见面会后,今年包括TWICE、IVE、金在中等知名K-POP明星也相继在中国举办见面会。 自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对韩国流行文化在华传播进行管制,尚未有韩国国籍K-POP歌手在中国大陆举办大型演唱会,目前仅允许举办不涉及演唱歌曲的小型活动。因此,韩国K-POP歌手多年来主要通过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等地与中国粉丝保持互动。 韩国大型娱乐公司已通过设立当地法人布局中国市场。行业龙头HYBE娱乐(以下简称“HYBE”)今年4月初在北京成立HYBE CHINA,并于2023年与中国领先在线音乐平台腾讯音乐签订音源流通协议。此外,其旗下男团SEVENTEEN所属公司Pledis娱乐早于2018年(被HYBE收购前)在华成立星灿盛世(Pledis China)。 另外,与中国市场渊源深厚的SM娱乐(以下简称“SM”)表现尤为积极。SM早在2000年3月举办的H.O.T北京演唱会被视为“韩流”文化的开端。此外,SM在推出第三代男团EXO时,曾同步推出中国队EXO-M,展现出深耕中国市场的独特战略。近期,SM正以第五代男团RIIZE和NCT WISH为核心推进在华宣传。由日韩成员组成的NCT WISH今年3月在上海举行了新专辑发布会,4月又在深圳与QQ音乐合作开设快闪店。RIIZE的《RIIZING》专辑不仅登顶QQ音乐数字专辑销量榜,并获得QQ音乐白金认证(认证标准为销售额超100万元人民币)。 SM旗下WayV、JYP娱乐旗下BOY STORY等面向中国市场打造的组合在华持续参与大型巡演与音乐节。此外,腾讯音乐于上月成为SM第二大股东,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但业内也提醒不宜过度乐观。例如,原定上月31日在福州举行的EPEX演唱会突然被延期就是典型案例。这场本可能成为九年来首场K-POP团体在华的演唱会,但在EPEX获得演出许可后,因涉及韩国演出的诈骗案件激增,最终被中方要求延期。 娱乐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过大,在K-POP大规模演出正式恢复前,“限韩令”是否解除仍难断言。与过去不同,中国娱乐产业已显著成长,韩国娱乐公司如今进军中国市场难言稳操胜券。
2025-06-05 23:12:56 -
闫桉出任AGE20'S中国代言人 携手发力年轻消费市场
韩国日化企业爱敬集团旗下美妆品牌AGE20'S于19日宣布,正式签约演员、前男子组合PENTAGON成员闫桉,担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专属代言人,以进一步强化本地化战略并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AGE20'S表示,闫桉兼具多样的艺术表现力与清新精致的外貌,在中韩两国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尤其在中国年轻人群中展现出显著影响力。这与品牌一直倡导的“兼具感性与感官满足的美妆哲学”高度契合。品牌方面表示,此次代言人合作,不仅看重他在视觉形象上的契合度,也看重其在演艺事业中的上升势头及与粉丝之间的紧密连接。 近年来,闫桉逐步将事业重心转向中国市场,影视作品接连不断。近期他参演了由中国知名导演郭敬明执导的大型古装剧《大梦归离》,凭借稳定的荧屏曝光与作品积累,在中国娱乐圈中稳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了其作为新一代明星艺人的市场地位。 AGE20'S表示,借助闫桉所具备的跨国知名度和粉丝号召力,品牌将在“618年中大促”等关键营销节点,展开包括短视频推广、社交平台互动、明星直播带货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化传播活动,持续向中国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与产品价值。 AGE20'S相关负责人表示:“闫桉独特的气质和他与粉丝之间的真诚互动,为品牌带来了全新活力,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在中国年轻消费者中扩大影响力。我们期待借助这次合作,进一步拉近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助力品牌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持续发展。”
2025-05-19 20:21:40 -
"限韩令"松绑信号密集释放 韩流在华回潮势在必行
中国自2016年“萨德”风波后实施的所谓“限韩令”近来出现明显松动迹象。K-POP专辑对华出口大幅增长,韩国偶像艺人的在华官方活动也开始逐渐获批。在“限韩令”解除的期待下,韩国娱乐公司股价显著上涨,增长放缓的K-POP企业正在把目光重新投向中国市场。 据韩国关税厅(海关)日前公开数据,今年1至2月韩国对华音像制品出口规模达到925万美元,是去年同期261万美元的3.5倍。音像制品月度出口数据波动较大,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去年9月至今年2月的6个月间,对华出口规模累计达到3152万美元,同比(1365万美元)增长两倍以上。同期对日本出口从5017万美元降至4173万美元,对美国出口也从3019万美元降至2585万美元,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韩流艺人的在华活动也正在恢复。本月12日至13日在海南举行的Waterbomb Hainan 2025音乐节,几乎成为一场K-POP盛宴。出演阵容包括SM娱乐打造的华语偶像团体威神V(WayV),以及朴宰范(Jay Park)、Ailee、Tiger JK、尹美莱、Tablo、pH-1、前少女时代成员Jessica、前miss A成员孟佳等。上述艺人多数并非韩国国籍,但都是韩国流行音乐产业的代表人物。 Waterbomb Hainan 2025音乐节出演阵容【图片来源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此外,韩国国籍K-POP偶像也陆续开始现身中国。知名女团TWICE与IVE近一两个月先后在上海举办粉丝见面会,尤其TWICE是在2015年底中国台湾成员周子瑜在综艺节目中挥舞中华民国国旗引发争议后,时隔九年首次在中国与粉丝线下见面。 “限韩令”解禁预期在资本市场上早已显现。韩国四大娱乐巨头HYBE、SM、JYP与YG的股价自去年9月以来上涨50%至100%。其中,HYBE股价在本月4日收于26.4万韩元,较去年9月最低点上涨52%;SM表现尤为突出,股价飙升至10.98万韩元,涨幅高达99%。业内人士表示,SM拥有aespa、NCT、EXO等在华人气极高的组合,因此SM有望成为“限韩令”解绑后最先受益的公司。 韩国娱乐公司最期待的还属中国演出市场的巨大潜力。2016年男团BIGBANG在中国巡演29场,共吸引超50万人次观众。业内预测,一旦“限韩令”全面解除,BTS、Seventeen等顶级组合吸引类似规模的观众群体并非难事。 以演出门票每张约500元人民币计算,50万人次观众即2.5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收入。作为对比,SM娱乐去年全年演唱会收入也仅约为1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KB证券研究员李善华(音)指出,中国大陆目前拥有36座可以容纳5万人以上的演出场馆,如果韩流艺人重返中国舞台,韩国娱乐公司有望额外吸引超过100万人次的观众。 上月20日,人气女团IVE在上海举办粉丝见面会,与到场粉丝合影。【图片来源 IVE官方X账号】 在此背景下,韩国顶级演员李政宰与郑雨盛近日现身北京,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据悉,两人在北京访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娱乐公司,并与高层进行会面。目前,娱乐业务是阿里巴巴集团正在培育的六大核心板块之一,包括视频平台优酷、影视公司阿里影业,以及票务平台大麦网。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影业曾经参与制作2019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美国电影《绿皮书》。 实际上,李政宰与郑雨盛不仅是演员,两人还共同创办经纪公司Artist Company,因此本次访华可能意在推动中韩之间的影视合作。对此,Artist Company方面回应称,此行是为了与一直保持交流的中国娱乐企业进行业务会谈。 另外,李政宰与郑雨盛此次北京之行的消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也迅速传播开来。两人与中国知名女演员周冬雨共同现身北京知名雪茄吧,引发粉丝热议。本次三人会面成为中韩娱乐行业互动频率正在迅速提升的一大象征。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韩流文化终于迎来久违的回归契机。从音像出口、现场演出,到影视合作、明星交流,韩国娱乐产业正在全面作好重返中国舞台的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或迎来一个新的活跃周期。
2025-04-13 18:25:39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
-
【亚洲人之声】风靡全球也难逃质疑 韩国文化软肋何在?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韩国是如何成为文化强国的?然后呢?》报道,深入剖析韩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与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从K-POP、K-Drama到K-Beauty与韩国美食,韩国的软实力正处于历史性的“高光时刻”,但盛世背后也浮现出新的问题与思考:韩国文化是否真的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不可否认的是,韩流已经不再是昙花一现的流行热潮,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生活方式。从《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到韩剧《鱿鱼游戏》风靡全球,再到韩妆、泡菜、紫菜包饭进入欧美超市,韩国正在改变世界对亚洲文化的传统认知,并塑造出一个新型文化强国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欣赏”层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模仿韩国明星的穿搭与妆容、学习韩语,甚至选择到韩国旅游、工作、留学。韩国文化不再是外在的“娱乐消费品”,而是潜移默化渗透到全球各地青年的日常生活之中。 然而,如《纽约时报》所言,韩国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尚存距离。相较美国、法国等老牌文化大国,韩国的文化输出尚未实现全面多元的扩展,依旧主要集中在娱乐与消费领域。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也为文化传播带来不确定性,导致韩流的传播在部分地区步履维艰。 此外,韩国社会内部对于多元文化和外来移民的包容也面临质疑。报道中提到泰国籍留学生受韩国文化吸引而选择在韩国工作生活,但也坦言韩国社会对外国人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现实提醒我们,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除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与广度,还应该在接纳多元、包容差异方面作出表率。 韩流的今天,是政府政策、企业战略、艺术创作和民间热情共同作用的成果。要想让这种影响持续深化,韩国需要更多元的文化表达、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强劲的全球协作能力。“文化强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段持续建设的过程。未来的挑战也不是热度能否维持,而是如何让这份文化力量真正成为全球共鸣、平等对话与人类精神交流的平台。
2025-06-24 00:42:09 -
K-pop联动品牌营销 粉丝经济激发新消费动能
近日,为纪念人气组合防弹少年团(BTS)出道,“BTS FESTA”活动在京畿道高阳市KINTEX会展中心举行。现场设置了不倒翁、兰芝、Photism、八道等品牌的宣传展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亲身体验品牌产品与服务。 活动期间,累计共有6万余名粉丝入场。随着K-pop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品牌通过明星代言、线下活动等方式宣传品牌产品,深化品牌认知与用户黏性,且不再局限于与传统广告合作。 据韩国演艺界20日消息,在本次“BTS FESTA”活动中,由成员金硕珍代言的兰芝品牌向粉丝派发了共计6.5万个产品试用装。同样由金硕珍代言的“金拉面”展位则举办了现场试吃活动,吸引了4000多名国内外粉丝参与。 K-pop明星在品牌宣传效应也体现在艺人权志龙身上。他于近日出席其自创品牌“PEACEMINUSONE”与酒类品牌Brewguru合作举办的新品发布会时,乘坐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亮相,现场视频在X平台(原推特)上广为传播,甚至被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里夫·马斯克转发,引发热议。 K-pop明星与各品牌的合作热潮,还蔓延至流行的“快闪店”领域。化妆品牌JUNGSAEMMOOL上月在首尔圣水洞设立快闪店,现场布置了代言人TWS组合的打卡区。另一偶像团体P1Harmony则联手跳蚤市场,于首尔望远洞开设快闪店,展示并销售多款周边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K-pop与品牌联动的品类也正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食品、化妆品、服饰等领域延伸至住宿服务领域。全球住宿平台爱彼迎便策划了一场由SEVENTEEN成员亲自担任房东的线下粉丝见面会活动,粉丝可通过平台预约参与。同时,爱彼迎也将在全球多座城市推出以SEVENTEEN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项目。 爱彼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在近日的见面会上表示,去年与SEVENTEEN的合作反响热烈,如果有机会希望再次携手。与SEVENTEEN的合作非常有影响力,未来希望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 业内人士指出,K-pop明星与品牌的合作不仅提升了艺人和企业的全球认知度,也助推了产品销量的增长。粉丝不仅追随偶像的作品与演出,也可以参与其所代言品牌的消费活动,对品牌传播和销售形成有力支撑。 韩国进出口银行202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韩国娱乐文化产业出口每增长1亿美元,化妆品、食品等消费品的出口将相应增长1.8亿美元,K-pop的带动效应不容小觑。 一位演艺界相关人士表示,K-pop粉丝不仅热衷于购买专辑、周边,还愿意为偶像代言品牌买单。对于非娱乐产业而言,如何吸引这些粉丝群体,已成为品牌营销成功的重要指标。 防弹少年团与SEVENTEEN所属公司HYBE方面也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为全球大众提供新颖、富有创意的体验,同时为企业与品牌打造差异化合作模式,实现共赢。
2025-06-21 01:48:57 -
韩国电影市场上半年遇冷 暑期档重磅新片成复苏关键
今年上半年,韩国电影市场持续低迷,多部原本寄予厚望的重磅商业大片接连失利,令业界再度陷入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深度低谷。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观影旺季的暑期档能否扭转颓势,成为电影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电影界13日消息,截至目前,今年票房最高的是4月上映的本土影片《野党》,累计观影人次约为337万。尽管《野党》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但整体市场复苏依然乏力。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几乎未能诞生现象级的卖座影片。 回顾去年同期,票房市场涌现多部千万级影片。本土作品《破墓》(约1191万人次)、《犯罪都市4》(约1150万人次)先后突破千万观影人次,好莱坞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约879万人次)同样表现出色。同一时期,《犯罪都市3》(约1068万人次)、《疯狂元素城》(约723万人次)、《铃芽之旅》(约557万人次)等影片持续带动观影热潮。 反观今年,原本被视为票房保障的多部大片接连失利。奉俊昊执导的好莱坞科幻片《编号17》,虽然同期竞争影片不多,但观影人次仅约301万。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动作大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累计观影人次也仅停留在305万左右。目前,两部影片日均观影人次已降至约1万,预售率持续走低,市场普遍预计后续票房增长空间有限。 尽管整体表现未达预期,《碟中谍8:最终清算》和《编号17》仍分列今年票房榜第二、第三名,突破300万人次被视为市场亮点。除这三部影片外,仅有《漫画威龙2》(约254万人次)和《终极对弈》(约214万人次)票房突破200万,全年观众人数超过百万的作品也只有四部。 一位发行公司负责人坦言:“无论影片品质如何,今年300万人次似乎成了市场的天花板,这让业内倍感挫折。目前业界普遍预计,普通影片观影人次多在50万至80万,表现较好的作品也多止步于150万左右。” 另一位发行公司相关人士指出,当前市场状况与2020至2021年疫情重创影院市场时期颇为相似,可谓疫情后最严重的低谷。市场亟需一部能够吸引500万人次以上观众的爆款作品,以提振整体信心。 在整体承压的形势下,业界将希望寄托于即将开启的暑期档。虽然疫情后淡旺季界限有所模糊,但暑期假期集中,仍被视为全年最重要的黄金档期。各大发行公司纷纷将最具票房潜力的新片安排在此期间上映。 其中,制作成本高达3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的重磅影片《全知读者视角》备受关注。影片由李敏镐、安孝燮及BLACKPINK成员金智秀等韩流明星主演,改编自全球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同名网络小说。原作点击量超过1亿次,并以韩语、英语、日语等多语种同步连载,为票房表现奠定坚实基础。由曹政奭主演的《僵尸奶爸》同样被看作暑期档有力竞争者。继去年暑期冠军《飞行员》后,曹政奭再次携新作回归大银幕。 与此同时,从本月中下旬起,多部海外重磅大片也将陆续登陆院线,暑期档竞争全面升温。经典僵尸题材《惊变28年》定于19日上映,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赛车新作《F1:狂飙飞车》将于25日亮相,《侏罗纪公园》系列最新作《侏罗纪世界:重生》计划于下月2日与观众见面。
2025-06-13 19:34:22 -
韩国流通业加快美妆品类布局 高端与平价齐头并进
韩国流通行业正加快美妆品类布局,线上平台聚焦高端奢侈品牌以提升收益,线下渠道则依托高性价比产品吸引客流,持续扩大消费群体。 乐天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乐天ON近日宣布与欧洲高端美妆精选平台“BEE MEE”达成合作,进一步丰富高端美妆品牌阵容。自2023年启动欧洲品牌引入计划以来,乐天ON已于今年3月独家上线美妆品牌Oppidum。此次合作将陆续在乐天ON线上旗舰店引入True Filter、Sevin London等品牌,同时通过线下“Atelier BEE MEE”旗舰店提升消费者体验。 新世界集团旗下SSG.com通过与全球知名品牌携手,加速高端美妆品类布局。上月,SSG.com与Christian Dior Beauty Korea签署合作协议,围绕产品策划、品牌强化及营销展开深度合作,新增多款独家及首发产品,并为全线商品提供礼品包装服务。 在营销方面,SSG.com积极发挥明星效应。上月借助歌手车银优的虚拟角色开展营销,官方Instagram账号订阅人数实现倍增,相关内容两周内累计互动突破100万次。平台先以虚拟形象吸引关注,随后通过宣传视频促进转化。 与此同时,线下渠道依托高性价比和优质体验持续吸引客流,促进关联销售。以平价美妆产品著称的大创(Daiso),去年基础护肤和彩妆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约144%,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便利店渠道也在加快美妆品类布局。CU于本月推出与VT COSMETICS合作的专属产品,容量和售价均低于正装规格。同时,CU还上线售价3900韩元(约合人民币21元)的小容量“Skin Pack”以及统一售价3000韩元的唇釉、唇彩等彩妆产品,持续丰富美妆阵容。数据显示,CU今年1月至5月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1%,市场需求保持稳步上升。 大型超市易买得(E-mart)也加快布局超低价美妆市场。4月,易买得携手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BEYOND,推出超低价系列GLOW:UP by BEYOND。该系列包含8款产品,统一定价4950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覆盖基础护肤、眼部护理及夜间修护等核心品类。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美妆品类热度持续攀升。流通企业通过与专业品牌合作提升消费者信赖度,线下丰富的产品组合也带动其他品类的联动销售,推动复合型消费效应逐步形成。
2025-06-12 23:12:09 -
泡泡玛特海外热度不减 首尔门店吸引多国游客排队抢购
9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首尔龙山区IPark Mall六层的泡泡玛特门店,现场人气火爆。排队人群中,除韩国本地消费者外,还有不少来自中国、俄罗斯、越南等国的外籍游客。消费者通过抽取盲盒的形式购买产品,现场洋溢着期待与惊喜氛围。尽管当天为工作日,店内依然人头攒动,预计周末客流将进一步增长。 在现场,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24岁游客娜丽莎(音)表示,受朋友之托,她此次专程前来韩国购买泡泡玛特玩具。她介绍称,俄罗斯尚无泡泡玛特的线下门店,虽可通过网络购买,但假货泛滥,因此此次旅行期间特地前来实地选购,并成功购得颇受欢迎的Cry Baby系列产品,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来自中国南京的26岁游客韦女士也分享了类似经历。她表示,部分泡泡玛特产品在中国同样较难购买。此次在旅行途中偶然发现龙山I’Park Mall的泡泡玛特门店,并幸运地抽中了心仪款式。她介绍称,此行的目标是“集齐全套盲盒”,目前已在该店消费超过2000元人民币,接下来还计划前往其他门店继续购买。 自2019年推出LABUBU系列以来,泡泡玛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收藏热潮。2024年上半年,仅“The Monsters”系列在亚洲的销售额便达到约8700万美元。此外,明星带动效应显著,例如韩国组合BLACKPINK成员Lisa曾在包饰上挂有LABUBU角色,进一步提升了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近年来,泡泡玛特持续加快海外布局。截至2024年底,其线下门店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总数超过500家,并配套布局机器人售卖机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75%,达到约50亿元人民币。 依托盲盒销售模式与原创IP的双重优势,泡泡玛特持续吸引全球年轻消费者与潮玩爱好者。作为在韩重要据点之一,首尔龙山门店逐渐成为海外粉丝的热门“打卡地”,也反映出泡泡玛特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加速推进。未来,随着渠道持续拓展,潮玩文化有望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2025-06-10 03:03:19 -
从"产品导向"迈向"内容驱动" 韩国美妆开启内容零售新时代
随着美妆消费趋势从“产品导向”转向“内容驱动”,韩国美妆内容企划公司Leferi近日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开设了甄选门店“Select Store - THE BEAUTY UNIVERSE”,以“内容即品牌”为核心理念,探索线下零售新模式。该门店自5月22日起向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6月1日。门店打破传统销售逻辑,通过个性化内容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 本次企划活动由Leferi旗下三位代表性美妆创作者——LeoJ、SoYoon与Arang共同策展,被外界誉为“美妆版复仇者联盟”。展览空间达300坪(约992平方米),为Leferi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选品型内容零售项目。门店汇集29个品牌、共63款产品,涵盖基础护肤、彩妆、营养补充、头皮护理等多个品类,按照“经典畅销(Legacy)”“新品(Newness)”“再发现(Rediscovery)”三大主题分类陈列,旨在加深消费者对产品故事与品牌理念的理解。 不同于传统以广告导向为主的美妆销售逻辑,三位创作者均以“亲自使用、愿意长期推荐”为前提甄选产品。Ara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件产品都是我们实际体验后亲自筛选的,我们不仅看重产品力,也在意品牌所传递的身份感与价值观。” 值得关注的是,三位策展人并未在选品阶段进行内容共享,而是各自独立完成选品后在最终阶段才公开。这种“盲选”机制在提升策展独立性的同时,也促使彼此在风格和审美上产生新的联结。Arang表示:“虽然产品并未重叠,但品牌上却有部分重合。我们在揭晓时才知道,‘原来LeoJ喜欢这样的产品’、‘SoYoon选择了这种颜色’,这也反映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差异。” 本次活动不仅聚焦产品展示,更着力打造线下内容体验空间。整体场域划分为“选品展示区(Select Hall)”与“互动体验区(Community Hall)”两大板块,后者承载粉丝见面会、美妆讲解等互动型内容,旨在将线上内容热度引流至线下,实现用户参与度的实际转化。Leferi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视频播放量等内容数据,向业界展示内容影响力如何推动实际消费。如今,这种影响力已超越传统明星,成为品牌选择合作的重要依据。” 除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展示与社区互动外,Leferi同步打造面向美妆流通企业、投资者及海外买家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流平台,尝试将“内容型知识产权(IP)”延伸至国际市场。公司方面表示:“本次活动是我们由线上影响力迈向线下流通的关键实验。我们也在筹备10月进军日本市场的相关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拓展中国等亚洲市场。” 谈及海外拓展,Arang特别提到中国粉丝的热情与专业素养:“我原以为中国朋友更偏爱彩妆,但实际上她们对护肤和基础护理的关注度非常高。与中国内容创作者的交流也让我感受到她们对产品的理解非常深入。”她补充表示,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亲自参与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内容企划。 Leferi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签约超过800位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创作者,并与多位中国内容创作者保持合作。随着内容影响力持续向全球市场延伸,Leferi将通过“内容策展+空间运营”的双重模式,推动韩国美妆(K-Beauty)走向国际,开拓全新的流通路径。 在短视频与社交媒体(SNS)高度普及的当下,创作者IP已成为品牌价值与商业转化的关键驱动力。Leferi此次在圣水洞打造的门店实验,不仅是一场以内容为核心的创新零售体验,更是韩国美妆围绕IP商业化、全渠道融合(Omni-Channel)及线上到线下(O2O)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演练。
2025-06-06 18:28:32 -
"限韩令"有望松绑 韩娱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在对“限韩令”解除的期待下,韩国娱乐产业正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自去年下半年起,韩国中小型娱乐公司的偶像团体陆续在中国大陆举办粉丝见面会后,今年包括TWICE、IVE、金在中等知名K-POP明星也相继在中国举办见面会。 自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对韩国流行文化在华传播进行管制,尚未有韩国国籍K-POP歌手在中国大陆举办大型演唱会,目前仅允许举办不涉及演唱歌曲的小型活动。因此,韩国K-POP歌手多年来主要通过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等地与中国粉丝保持互动。 韩国大型娱乐公司已通过设立当地法人布局中国市场。行业龙头HYBE娱乐(以下简称“HYBE”)今年4月初在北京成立HYBE CHINA,并于2023年与中国领先在线音乐平台腾讯音乐签订音源流通协议。此外,其旗下男团SEVENTEEN所属公司Pledis娱乐早于2018年(被HYBE收购前)在华成立星灿盛世(Pledis China)。 另外,与中国市场渊源深厚的SM娱乐(以下简称“SM”)表现尤为积极。SM早在2000年3月举办的H.O.T北京演唱会被视为“韩流”文化的开端。此外,SM在推出第三代男团EXO时,曾同步推出中国队EXO-M,展现出深耕中国市场的独特战略。近期,SM正以第五代男团RIIZE和NCT WISH为核心推进在华宣传。由日韩成员组成的NCT WISH今年3月在上海举行了新专辑发布会,4月又在深圳与QQ音乐合作开设快闪店。RIIZE的《RIIZING》专辑不仅登顶QQ音乐数字专辑销量榜,并获得QQ音乐白金认证(认证标准为销售额超100万元人民币)。 SM旗下WayV、JYP娱乐旗下BOY STORY等面向中国市场打造的组合在华持续参与大型巡演与音乐节。此外,腾讯音乐于上月成为SM第二大股东,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但业内也提醒不宜过度乐观。例如,原定上月31日在福州举行的EPEX演唱会突然被延期就是典型案例。这场本可能成为九年来首场K-POP团体在华的演唱会,但在EPEX获得演出许可后,因涉及韩国演出的诈骗案件激增,最终被中方要求延期。 娱乐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过大,在K-POP大规模演出正式恢复前,“限韩令”是否解除仍难断言。与过去不同,中国娱乐产业已显著成长,韩国娱乐公司如今进军中国市场难言稳操胜券。
2025-06-05 23:12:56 -
闫桉出任AGE20'S中国代言人 携手发力年轻消费市场
韩国日化企业爱敬集团旗下美妆品牌AGE20'S于19日宣布,正式签约演员、前男子组合PENTAGON成员闫桉,担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专属代言人,以进一步强化本地化战略并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AGE20'S表示,闫桉兼具多样的艺术表现力与清新精致的外貌,在中韩两国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尤其在中国年轻人群中展现出显著影响力。这与品牌一直倡导的“兼具感性与感官满足的美妆哲学”高度契合。品牌方面表示,此次代言人合作,不仅看重他在视觉形象上的契合度,也看重其在演艺事业中的上升势头及与粉丝之间的紧密连接。 近年来,闫桉逐步将事业重心转向中国市场,影视作品接连不断。近期他参演了由中国知名导演郭敬明执导的大型古装剧《大梦归离》,凭借稳定的荧屏曝光与作品积累,在中国娱乐圈中稳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了其作为新一代明星艺人的市场地位。 AGE20'S表示,借助闫桉所具备的跨国知名度和粉丝号召力,品牌将在“618年中大促”等关键营销节点,展开包括短视频推广、社交平台互动、明星直播带货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化传播活动,持续向中国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与产品价值。 AGE20'S相关负责人表示:“闫桉独特的气质和他与粉丝之间的真诚互动,为品牌带来了全新活力,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在中国年轻消费者中扩大影响力。我们期待借助这次合作,进一步拉近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助力品牌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持续发展。”
2025-05-19 20:21:40 -
"限韩令"松绑信号密集释放 韩流在华回潮势在必行
中国自2016年“萨德”风波后实施的所谓“限韩令”近来出现明显松动迹象。K-POP专辑对华出口大幅增长,韩国偶像艺人的在华官方活动也开始逐渐获批。在“限韩令”解除的期待下,韩国娱乐公司股价显著上涨,增长放缓的K-POP企业正在把目光重新投向中国市场。 据韩国关税厅(海关)日前公开数据,今年1至2月韩国对华音像制品出口规模达到925万美元,是去年同期261万美元的3.5倍。音像制品月度出口数据波动较大,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去年9月至今年2月的6个月间,对华出口规模累计达到3152万美元,同比(1365万美元)增长两倍以上。同期对日本出口从5017万美元降至4173万美元,对美国出口也从3019万美元降至2585万美元,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韩流艺人的在华活动也正在恢复。本月12日至13日在海南举行的Waterbomb Hainan 2025音乐节,几乎成为一场K-POP盛宴。出演阵容包括SM娱乐打造的华语偶像团体威神V(WayV),以及朴宰范(Jay Park)、Ailee、Tiger JK、尹美莱、Tablo、pH-1、前少女时代成员Jessica、前miss A成员孟佳等。上述艺人多数并非韩国国籍,但都是韩国流行音乐产业的代表人物。 Waterbomb Hainan 2025音乐节出演阵容【图片来源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此外,韩国国籍K-POP偶像也陆续开始现身中国。知名女团TWICE与IVE近一两个月先后在上海举办粉丝见面会,尤其TWICE是在2015年底中国台湾成员周子瑜在综艺节目中挥舞中华民国国旗引发争议后,时隔九年首次在中国与粉丝线下见面。 “限韩令”解禁预期在资本市场上早已显现。韩国四大娱乐巨头HYBE、SM、JYP与YG的股价自去年9月以来上涨50%至100%。其中,HYBE股价在本月4日收于26.4万韩元,较去年9月最低点上涨52%;SM表现尤为突出,股价飙升至10.98万韩元,涨幅高达99%。业内人士表示,SM拥有aespa、NCT、EXO等在华人气极高的组合,因此SM有望成为“限韩令”解绑后最先受益的公司。 韩国娱乐公司最期待的还属中国演出市场的巨大潜力。2016年男团BIGBANG在中国巡演29场,共吸引超50万人次观众。业内预测,一旦“限韩令”全面解除,BTS、Seventeen等顶级组合吸引类似规模的观众群体并非难事。 以演出门票每张约500元人民币计算,50万人次观众即2.5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收入。作为对比,SM娱乐去年全年演唱会收入也仅约为1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KB证券研究员李善华(音)指出,中国大陆目前拥有36座可以容纳5万人以上的演出场馆,如果韩流艺人重返中国舞台,韩国娱乐公司有望额外吸引超过100万人次的观众。 上月20日,人气女团IVE在上海举办粉丝见面会,与到场粉丝合影。【图片来源 IVE官方X账号】 在此背景下,韩国顶级演员李政宰与郑雨盛近日现身北京,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据悉,两人在北京访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娱乐公司,并与高层进行会面。目前,娱乐业务是阿里巴巴集团正在培育的六大核心板块之一,包括视频平台优酷、影视公司阿里影业,以及票务平台大麦网。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影业曾经参与制作2019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美国电影《绿皮书》。 实际上,李政宰与郑雨盛不仅是演员,两人还共同创办经纪公司Artist Company,因此本次访华可能意在推动中韩之间的影视合作。对此,Artist Company方面回应称,此行是为了与一直保持交流的中国娱乐企业进行业务会谈。 另外,李政宰与郑雨盛此次北京之行的消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也迅速传播开来。两人与中国知名女演员周冬雨共同现身北京知名雪茄吧,引发粉丝热议。本次三人会面成为中韩娱乐行业互动频率正在迅速提升的一大象征。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韩流文化终于迎来久违的回归契机。从音像出口、现场演出,到影视合作、明星交流,韩国娱乐产业正在全面作好重返中国舞台的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或迎来一个新的活跃周期。
2025-04-13 18:25:39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