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油价’新闻 6个
-
韩国燃油税下调措施临期 油价和汇率成关键决策因素
韩国政府预计将于下周决定是否延长原定于本月底到期的燃油税弹性税率临时下调措施。尽管国际油价近来呈下降趋势,但高汇率水平依然导致实际燃油费用负担加重,政府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的慎重考虑,权衡是否延长该措施。 据韩国相关部门15日消息,企划财政部将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多重因素后,于下周作出最终决定。政府已将“延长现有下调措施”、“部分恢复税率后延长”以及“下调措施到期终止”三种方案纳入讨论范围,并正在评估各方案对物价和税收的潜在影响。 其中,鉴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行,部分上调弹性税率的方案亦在讨论之中。自2021年底以来,政府已多次根据油价与物价状况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此次若继续延长,将是第15次延长该政策。 目前,燃油税弹性税率已将汽油税率下调15%,柴油和液化石油气(LPG)丁烷税率下调23%。与原税率相比,汽油每升便宜122韩元(约合人民币0.6元),柴油每升便宜133韩元。 国际油价因全球经济衰退忧虑持续波动,已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导致国内加油站汽油和柴油的周平均价格连续9周下跌。鉴于油价下行趋势,终止燃油税下调措施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然而,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这一高汇率水平持续推高了实际油价。高汇率的影响使得石油类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整体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统计数据,上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1%,其中石油类产品价格的上涨率为2.8%。 韩国企划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政府尚未就是否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作出最终决定,正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因素,开展各项方案的研讨。”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00:53:29 -
汇率和油价双重夹击 韩国2月进口物价指数五个月来首降
受国际油价下跌和韩元兑美元汇率走低影响,韩国2月进口物价指数五个月来首次下滑。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14日公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以今年2月为基准,进口价格指数(2020=100)为143.95,环比下降0.8%。这是该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上升后的首次回落。尽管资本材料价格上涨0.3%,但原材料(-2.3%)、中间产品(-0.2%)和消费材料(-0.2%)价格均有所下跌。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2.7%)以及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0.9%)降幅较为明显。其中,原油价格下跌3.8%,氢氧化铝下滑4%,系统半导体下降0.7%。 央行分析指出,国际油价下跌和韩元汇率波动是导致进口物价下滑的主要因素。2月韩元兑美元月平均汇率为1445.56,较1月的1455.79下跌0.7%。同期,国际油价以迪拜原油为基准,月均价格从每桶80.41美元降至77.92美元,跌幅达3.1%。 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展望未来进口物价走势,3月以来国际油价较上月平均下降约9%,而韩元汇率则有所回升。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仍需进一步观察。 数据显示,2月出口物价指数(以韩元为基准)为134.56,较1月的135.31下降0.6%,同样为五个月来的首次下跌。其中,工业品下降0.5%,煤炭和石油产品(-2.5%)、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1%)降幅较为显著;农林渔业产品下降0.4%,新鲜水产品(-5.3%)、柴油(-4.8%)和闪存(-4.3%)价格跌幅较大。 从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基准)来看,2月进口量指数(103.03)同比增长2.4%,进口金额指数(123.65)同比下降0.2%;出口量指数(111.92)和出口金额指数(124.11)分别同比增长2.8%和1.3%。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4 18:35:36 -
国际油价创三年新低 韩国炼油行业盈利前景看好
随着国际油价跌至三年新低,决定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炼油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乐观预期。 据业界13日消息,今年综合炼油利润率持续攀升,从1月的每桶3.2美元上涨至2月的每桶4.9美元,并在3月进一步升至每桶7.6美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炼油利润率环比上涨2.1美元,达到每桶8.7美元。 炼油利润率是衡量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石油产品价格减去原油成本、运输及运营费用后的差额。业内普遍认为,每桶4至5美元是炼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市场分析指出,多重因素推动炼油利润率持续向好。首先,国际油价短期内预计将维持低位运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表态将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OPEC+计划于下月解除减产措施,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其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抑制了原油需求。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5日收于每桶68.33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 从供需结构来看,今年全球炼油产能净增规模受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至140万桶,但净增设规模仅约30万桶。 此外,俄乌冲突缓和的预期增强了市场对俄罗斯原油供应恢复的期待。此前,俄罗斯以低价向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原油,导致未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韩国炼油企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原油征收关税的政策也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利好。美国每日从加拿大进口400万桶原油,从墨西哥进口40万桶原油,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有分析指出,受关税影响无法出口美国的加拿大原油可能转向亚洲市场。与中东原油相比,加拿大原油价格每桶低约15美元,这将显著提升亚洲炼油企业的成本优势。 SK Innovation在上个月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部分加拿大原油可能流向亚洲市场,这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韩亚证券研究员尹在成(音)分析称:“油价的稳定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和利率压力,推动需求逐步复苏。同时,中国为应对贸易战而实施的内需刺激政策也将成为利好因素。”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25:46 -
韩国海外建筑订单破万亿美元大关 59年征程再攀新峰
去年,韩国海外建筑累计订单额首次跨越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这是自1965年11月现代建筑首次承揽海外订单后,已跨越整整59年。 国土交通部于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韩国海外建筑累计订单额达到9965亿美元,并于同年12月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在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下,韩国建筑业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于年终阶段全力冲刺,持续聚焦订单累积,实现历史性突破。 国土交通部长官朴庠禹在新年贺词中特别强调了“1万亿美元大关”的非凡意义,指出为韩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石。尽管去年全年海外建筑订单额未能完全达到政府预设的400亿美元目标,但仍创下自2015年(461亿美元)以来9年间的新高,彰显行业的复苏势头与潜力。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海外建筑累计订单额为326.9亿美元,12月订单额尚未公布。 海外建筑年均订单额曾在2010年的繁荣期达到716亿美元的高峰,随后受中美贸易战和中东地区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订单逐年下滑,2019年更是降至223亿美元的低谷。然而,自2021年(306亿美元)起,订单额开始反弹,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达到10亿美元和333亿美元,呈稳步回升的良好态势。 去年,中东市场成为韩国海外建筑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中东订单额占韩国全体海外订单的34%,去年跃升至50%。去年4月,三星工程与GS建设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获得60.8亿美元大单,以及后续多个中东项目的成功承揽,为业绩贡献了重要支撑力。海外建筑协会全球事业支援室长李龙光(音)指出:“得益于去年油价稳定,中东国家订单量持续增加,全年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拓展高附加值的投资开发型订单,以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尽管去年海外建筑订单取得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式成就,但政府仍难笑逐颜开。由于韩国政局动荡及济州航空坠机事故等事件影响,去年底至今年初的整体氛围暗淡。业内预测认为,鉴于政局的不确定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今年的海外建筑订单环境仍面临诸多挑战,形势不容乐观。
2025-01-03 23:53:28 -
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 韩国11月进出口物价均上涨
上月29日,在釜山港堆积的进出口货物。【韩联社】 上月,尽管国际油价出现下跌,但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却持续上涨,导致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上升1.1%。这一趋势若持续,未来几个月内或将对国内消费者物价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银行(央行)13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11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9.03,较10月的137.55上升1.1%。 进口物价指数继今年10月(2.1%)之后,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从产品种类来看,农林水产品(2.6%)、初生金属(1.9%)、煤炭及石油产品(1.7%)等环比均有所上涨。具体品种中,咖啡(6.4%)、丙烷气(4%)、铝精炼品(4%)、二次电池(3.9%)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但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 韩元兑美元汇率从10月的1361韩元(约合人民币6.91元)上涨至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2.4%。反之,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4.94美元跌至72.61美元,下跌3.1%。李文熙对本月进口物价展望表示:"进入12月以来,国际油价小幅下降,但汇率上涨以及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 据统计,11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0.59,环比(128.54)高1.6%,也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2.6%)和化学产品(1.3%)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柴油(4.4%)、聚丙烯树脂(3%)、铝板(4.5%)等涨幅较大。 从11月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数量指数(116.83)和出口价格指数(131.16)分别同比下降1.4%和0.3%。进口数量指数(107.40)虽然上升0.5%,但进口价格指数(129.82)下降2.7%。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88)同比上涨4.5%,连续17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3.2% %,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08.51)较去年同期上涨3%。
2024-12-13 18:46:33 -
韩国大型企业第三季度盈利增长34% IT行业暴涨石油化工承压
韩国大型企业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约34%。其中,包括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在内的IT电气电子行业的营业利润增长超过5倍,而石油化工行业则受全球经济放缓和油价走弱影响出现亏损。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韩国500家大型企业中已经提交季度报告的332家企业进行今年第三季度业绩调查,并于15日发表报告显示,上述企业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共计58.6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23.52亿元),同比增长33.9%,营收共计776.9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4%。 从企业来看,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营业利润规模最大。三星电子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9.18万亿韩元,同比剧增277.4%;SK海力士则在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实现7.03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位列第二。 其后依次是现代汽车(3.58万亿韩元)、韩国电力公社(3.39万亿韩元)、起亚(2.88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社(1.61万亿韩元)、HMM(1.46万亿韩元)、现代摩比斯(9086亿韩元)、三星生命(7962亿韩元)、LG电子(7519亿韩元)等。 相比之下,SK能源第三季度亏损最多,达5348亿韩元。其次是S-Oil(-4149亿韩元)、乐天化学(-4136亿韩元)、GS加德士(-3529亿韩元)、HD现代石油银行(-2681亿韩元)、SK仁川石化(-1894亿韩元)、韩华道达尔能源(-1668亿韩元)和锦湖建设(-1574亿韩元)等企业亏损较多。 SK海力士因人工智能(AI)发展带来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及企业级SSD需求,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加8.82万亿韩元,增长最多。三星电子以6.75万亿韩元的增长位居第二,韩国电力公社(增长1.4万亿韩元)、HMM(增长1.39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社(增长6931亿韩元)等公司也有显著增长。 营业利润同比降幅最大的是GS加德士,减少1.56万亿韩元,其次是S-Oil(减少1.27万亿韩元)、SK能源(减少1.27万亿韩元)、HD现代石油银行(减少5873亿韩元)等。下降幅度较大的10家公司中有8家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全球经济疲软导致油价走低,石油化工行业普遍陷入亏损。相比之下,IT电气电子行业的总体营业利润同比暴涨521%。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5 20:01:14
-
韩国燃油税下调措施临期 油价和汇率成关键决策因素
韩国政府预计将于下周决定是否延长原定于本月底到期的燃油税弹性税率临时下调措施。尽管国际油价近来呈下降趋势,但高汇率水平依然导致实际燃油费用负担加重,政府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的慎重考虑,权衡是否延长该措施。 据韩国相关部门15日消息,企划财政部将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多重因素后,于下周作出最终决定。政府已将“延长现有下调措施”、“部分恢复税率后延长”以及“下调措施到期终止”三种方案纳入讨论范围,并正在评估各方案对物价和税收的潜在影响。 其中,鉴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行,部分上调弹性税率的方案亦在讨论之中。自2021年底以来,政府已多次根据油价与物价状况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此次若继续延长,将是第15次延长该政策。 目前,燃油税弹性税率已将汽油税率下调15%,柴油和液化石油气(LPG)丁烷税率下调23%。与原税率相比,汽油每升便宜122韩元(约合人民币0.6元),柴油每升便宜133韩元。 国际油价因全球经济衰退忧虑持续波动,已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导致国内加油站汽油和柴油的周平均价格连续9周下跌。鉴于油价下行趋势,终止燃油税下调措施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然而,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这一高汇率水平持续推高了实际油价。高汇率的影响使得石油类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整体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统计数据,上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1%,其中石油类产品价格的上涨率为2.8%。 韩国企划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政府尚未就是否延长燃油税下调措施作出最终决定,正在综合考虑油价、汇率和物价等因素,开展各项方案的研讨。”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00:53:29 -
汇率和油价双重夹击 韩国2月进口物价指数五个月来首降
受国际油价下跌和韩元兑美元汇率走低影响,韩国2月进口物价指数五个月来首次下滑。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14日公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以今年2月为基准,进口价格指数(2020=100)为143.95,环比下降0.8%。这是该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上升后的首次回落。尽管资本材料价格上涨0.3%,但原材料(-2.3%)、中间产品(-0.2%)和消费材料(-0.2%)价格均有所下跌。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2.7%)以及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0.9%)降幅较为明显。其中,原油价格下跌3.8%,氢氧化铝下滑4%,系统半导体下降0.7%。 央行分析指出,国际油价下跌和韩元汇率波动是导致进口物价下滑的主要因素。2月韩元兑美元月平均汇率为1445.56,较1月的1455.79下跌0.7%。同期,国际油价以迪拜原油为基准,月均价格从每桶80.41美元降至77.92美元,跌幅达3.1%。 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展望未来进口物价走势,3月以来国际油价较上月平均下降约9%,而韩元汇率则有所回升。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仍需进一步观察。 数据显示,2月出口物价指数(以韩元为基准)为134.56,较1月的135.31下降0.6%,同样为五个月来的首次下跌。其中,工业品下降0.5%,煤炭和石油产品(-2.5%)、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1%)降幅较为显著;农林渔业产品下降0.4%,新鲜水产品(-5.3%)、柴油(-4.8%)和闪存(-4.3%)价格跌幅较大。 从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基准)来看,2月进口量指数(103.03)同比增长2.4%,进口金额指数(123.65)同比下降0.2%;出口量指数(111.92)和出口金额指数(124.11)分别同比增长2.8%和1.3%。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4 18:35:36 -
国际油价创三年新低 韩国炼油行业盈利前景看好
随着国际油价跌至三年新低,决定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炼油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乐观预期。 据业界13日消息,今年综合炼油利润率持续攀升,从1月的每桶3.2美元上涨至2月的每桶4.9美元,并在3月进一步升至每桶7.6美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炼油利润率环比上涨2.1美元,达到每桶8.7美元。 炼油利润率是衡量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石油产品价格减去原油成本、运输及运营费用后的差额。业内普遍认为,每桶4至5美元是炼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市场分析指出,多重因素推动炼油利润率持续向好。首先,国际油价短期内预计将维持低位运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表态将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OPEC+计划于下月解除减产措施,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其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抑制了原油需求。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5日收于每桶68.33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 从供需结构来看,今年全球炼油产能净增规模受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至140万桶,但净增设规模仅约30万桶。 此外,俄乌冲突缓和的预期增强了市场对俄罗斯原油供应恢复的期待。此前,俄罗斯以低价向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原油,导致未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韩国炼油企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原油征收关税的政策也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利好。美国每日从加拿大进口400万桶原油,从墨西哥进口40万桶原油,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有分析指出,受关税影响无法出口美国的加拿大原油可能转向亚洲市场。与中东原油相比,加拿大原油价格每桶低约15美元,这将显著提升亚洲炼油企业的成本优势。 SK Innovation在上个月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部分加拿大原油可能流向亚洲市场,这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韩亚证券研究员尹在成(音)分析称:“油价的稳定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和利率压力,推动需求逐步复苏。同时,中国为应对贸易战而实施的内需刺激政策也将成为利好因素。”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25:46 -
韩国海外建筑订单破万亿美元大关 59年征程再攀新峰
去年,韩国海外建筑累计订单额首次跨越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这是自1965年11月现代建筑首次承揽海外订单后,已跨越整整59年。 国土交通部于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韩国海外建筑累计订单额达到9965亿美元,并于同年12月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在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下,韩国建筑业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于年终阶段全力冲刺,持续聚焦订单累积,实现历史性突破。 国土交通部长官朴庠禹在新年贺词中特别强调了“1万亿美元大关”的非凡意义,指出为韩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石。尽管去年全年海外建筑订单额未能完全达到政府预设的400亿美元目标,但仍创下自2015年(461亿美元)以来9年间的新高,彰显行业的复苏势头与潜力。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海外建筑累计订单额为326.9亿美元,12月订单额尚未公布。 海外建筑年均订单额曾在2010年的繁荣期达到716亿美元的高峰,随后受中美贸易战和中东地区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订单逐年下滑,2019年更是降至223亿美元的低谷。然而,自2021年(306亿美元)起,订单额开始反弹,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达到10亿美元和333亿美元,呈稳步回升的良好态势。 去年,中东市场成为韩国海外建筑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中东订单额占韩国全体海外订单的34%,去年跃升至50%。去年4月,三星工程与GS建设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获得60.8亿美元大单,以及后续多个中东项目的成功承揽,为业绩贡献了重要支撑力。海外建筑协会全球事业支援室长李龙光(音)指出:“得益于去年油价稳定,中东国家订单量持续增加,全年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拓展高附加值的投资开发型订单,以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尽管去年海外建筑订单取得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式成就,但政府仍难笑逐颜开。由于韩国政局动荡及济州航空坠机事故等事件影响,去年底至今年初的整体氛围暗淡。业内预测认为,鉴于政局的不确定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今年的海外建筑订单环境仍面临诸多挑战,形势不容乐观。
2025-01-03 23:53:28 -
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 韩国11月进出口物价均上涨
上月29日,在釜山港堆积的进出口货物。【韩联社】 上月,尽管国际油价出现下跌,但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却持续上涨,导致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上升1.1%。这一趋势若持续,未来几个月内或将对国内消费者物价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银行(央行)13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11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9.03,较10月的137.55上升1.1%。 进口物价指数继今年10月(2.1%)之后,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从产品种类来看,农林水产品(2.6%)、初生金属(1.9%)、煤炭及石油产品(1.7%)等环比均有所上涨。具体品种中,咖啡(6.4%)、丙烷气(4%)、铝精炼品(4%)、二次电池(3.9%)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但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 韩元兑美元汇率从10月的1361韩元(约合人民币6.91元)上涨至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2.4%。反之,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4.94美元跌至72.61美元,下跌3.1%。李文熙对本月进口物价展望表示:"进入12月以来,国际油价小幅下降,但汇率上涨以及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 据统计,11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0.59,环比(128.54)高1.6%,也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2.6%)和化学产品(1.3%)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柴油(4.4%)、聚丙烯树脂(3%)、铝板(4.5%)等涨幅较大。 从11月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数量指数(116.83)和出口价格指数(131.16)分别同比下降1.4%和0.3%。进口数量指数(107.40)虽然上升0.5%,但进口价格指数(129.82)下降2.7%。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88)同比上涨4.5%,连续17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3.2% %,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08.51)较去年同期上涨3%。
2024-12-13 18:46:33 -
韩国大型企业第三季度盈利增长34% IT行业暴涨石油化工承压
韩国大型企业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约34%。其中,包括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在内的IT电气电子行业的营业利润增长超过5倍,而石油化工行业则受全球经济放缓和油价走弱影响出现亏损。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韩国500家大型企业中已经提交季度报告的332家企业进行今年第三季度业绩调查,并于15日发表报告显示,上述企业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共计58.6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23.52亿元),同比增长33.9%,营收共计776.9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4%。 从企业来看,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营业利润规模最大。三星电子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9.18万亿韩元,同比剧增277.4%;SK海力士则在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实现7.03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位列第二。 其后依次是现代汽车(3.58万亿韩元)、韩国电力公社(3.39万亿韩元)、起亚(2.88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社(1.61万亿韩元)、HMM(1.46万亿韩元)、现代摩比斯(9086亿韩元)、三星生命(7962亿韩元)、LG电子(7519亿韩元)等。 相比之下,SK能源第三季度亏损最多,达5348亿韩元。其次是S-Oil(-4149亿韩元)、乐天化学(-4136亿韩元)、GS加德士(-3529亿韩元)、HD现代石油银行(-2681亿韩元)、SK仁川石化(-1894亿韩元)、韩华道达尔能源(-1668亿韩元)和锦湖建设(-1574亿韩元)等企业亏损较多。 SK海力士因人工智能(AI)发展带来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及企业级SSD需求,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加8.82万亿韩元,增长最多。三星电子以6.75万亿韩元的增长位居第二,韩国电力公社(增长1.4万亿韩元)、HMM(增长1.39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社(增长6931亿韩元)等公司也有显著增长。 营业利润同比降幅最大的是GS加德士,减少1.56万亿韩元,其次是S-Oil(减少1.27万亿韩元)、SK能源(减少1.27万亿韩元)、HD现代石油银行(减少5873亿韩元)等。下降幅度较大的10家公司中有8家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全球经济疲软导致油价走低,石油化工行业普遍陷入亏损。相比之下,IT电气电子行业的总体营业利润同比暴涨521%。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5 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