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苹果’新闻 15个
-
特朗普关税大刀挥向智能手机 三星面临韩美两地市场困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包括iPhone在内的所有海外生产并销往美国的智能手机征收至少25%的关税,这一举措让三星电子开始陷入忧虑。如果受关税影响上调美国市场智能手机售价,三星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可能遭受打击。如果为了维持美国市场份额而在韩国本土同步提价,又可能导致部分市场拱手相让给在韩国积极扩张的中国品牌。 据IT行业27日消息,三星电子正在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推进情况,并多维审视智能手机销售策略。当地时间本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时表示,不仅对苹果,对三星智能手机也计划自下月底起征收关税。特朗普认为,通过征收关税可以促使企业把生产转移至美国本土,以此创造就业机会,同时推高进口产品价格,刺激本土产品销售。 特朗普强调,把产生产转移至美国就能避免关税,但业内普遍认为并不现实。目前约90%的iPhone产量来自中国,苹果正在考虑转移部分产能至印度。如果按照特朗普的主张,根据估算,苹果仅转移10%的供应链至美国就需耗费约300亿美元并耗时三年。三星方面也认为,考虑到人力成本因素,在美设厂生产并不可行。 在特朗普立场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的现实对策仅有涨价。业内预测,一旦关税开始征收,三星在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售价或提高30%至40%。苹果方面,分析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或涨价约60%,印度制造的产品也会涨价40%左右。这无疑会阻碍三星凭借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追赶苹果的步伐。 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去年三星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所占份额为21.3%,而苹果高达59.7%,关税的实施会导致这一差距更加难以缩小。另有预测指出,三星计划7月发布的新款折叠手机Galaxy Z Flip/Fold7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守住市场份额,三星可能会在韩国市场同步上调售价。如果仅在美国大幅涨价,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因此三星可能选择在包括韩国在内的多个市场小幅涨价进行成本平衡。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在韩国也涨价,势必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三星还需顾及本国消费者反应。 除此以外,小米等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自今年起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小米年初成立韩国法人并开设官方线上商城,新品发布后进入韩国市场的周期也大幅缩短。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三星提价之际,韩国消费者转而青睐物美价廉的中国手机品牌,对三星来说则是极为棘手的局面,由此可见三星正在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2025-05-27 20:12:35 -
"关税冲击波"撼动全球手机市场格局 苹果缩小与三星出货差距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出现新的动向。由于特朗普政府第一季度的关税政策,苹果公司提前向美国市场大量投放产品,与三星电子在出货量和销量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还罕见地推出了中端产品,令与三星电子的“龙头之争”持续升温。 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与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差距迅速缩小。通常而言,第一季度三星发布新款Galaxy系列产品,市场表现强劲,而苹果则在第三季度发布新款iPhone,以提升市场份额。然而,今年这一周期性规律被打破。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差距由去年的2.6个百分点缩小至0.9个百分点。三星出货量为6060万部,苹果为5970万部。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也显示出胶着局势: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则以19%紧随其后。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0%,是其追赶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轮对华关税措施后,苹果迅速采取行动,大量从印度调运产品。路透社报道称,苹果在印度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与塔塔电子公司3月向美国出口了约20亿美元的iPhone产品,创下月度出口最高纪录,相当于前两个月出口总和。为保证及时供货,苹果还动用了至少6架包机专门空运iPhone至美国。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苹果破例推出中端新机型iPhone 16e,进一步加剧了与三星的竞争。尽管出货量方面三星仍略胜一筹,但在实际销售量方面,苹果反超。根据对位研究的统计,第一季度苹果以19%的销量份额位居首位,三星则以18%排名第二。iPhone 16e在日本、印度、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发布时间较前作有所推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 出货量指的是手机制造商向渠道商、通信运营商或分销商供货的数量,属于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流通阶段。而销量则反映产品最终销售至消费者手中的实际数据。前者是供应的指标,后者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为规避可能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影响,苹果公司可能在第二季度继续加快出货节奏。IDC相关人士指出:“近期公布的90天关税缓冲期有助于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抢在价格上涨前完成采购,有望进一步推动第二季度的销售增长。”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也引发了对全年智能手机市场前景的担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仅为此前预测(6%)的一半。 对位研究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恐难实现4%的全年增长目标,增长率可能停留在0%,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8 19:46:56 -
三星与石头科技激烈角逐韩扫地机器人市场 韩中品牌迎正面对决
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继续在韩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三星电子则凭借新产品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业内普遍预计,今年将是两大品牌正面对决的重要一年。 全球主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2.4%。其中,按销售额计算,石头科技以46%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较上一年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星电子同样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至22%。三星于去年4月推出配备自动清洗、杀菌与烘干功能的“BESPOKE AI Steam”扫地机器人,上市一个月内即售出逾万台。尽管在相应功能推出时间上晚于中国品牌,但仍被业界评价为“表现不俗”。 分析指出,三星选择在5月大型电商促销季前发布新款,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三星还在当年6月推出性价比更高的“BESPOKE Steam”机型,扩大了消费群体覆盖范围。 不过,尽管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三星与石头科技的差距反而扩大。后者凭借旗舰与中端性价比产品组合,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均实现强劲增长。相较之下,LG电子和中国品牌科沃斯(Ecovacs)则表现低迷。LG电子市场份额从16%跌至9%;科沃斯则从14%骤降至4%。 LG电子于去年8月才推出搭载自动清洗与烘干功能的“LG RoboKing AI All-in-One”,晚于三星约4个月,错失上半年销售高峰期,导致新品仅售出约4个月即陷入困境。业内认为,LG未能与三星同步推出竞争产品,间接促使三星市场份额上升。科沃斯销量下滑的原因则更多归因于内部调整。据悉,2023年底韩国总代理更换,造成渠道掌控力下降,销售业绩受损。 尽管石头科技目前仍具压倒性优势,但其于今年2月发布的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在功能上与前作差异不大,仅在导航系统与越障能力方面有所改进,价格却接近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高价低创新”的策略可能反而刺激旧款产品销量。 不过,石头科技的市场基础依然稳固。其S9系列开启预约活动时,共吸引超过5.2万人参与,创下该品牌在韩发布活动历史最高记录。其他中国品牌如科沃斯与追觅(Dreame)亦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科沃斯今年2月发布“地宝X8 Pro Omni”,实现边拖地边自动清洗拖布;追觅则于1月推出配备“长腿”的“X50 Ultra”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与科沃斯也已支持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可与包括三星电子、苹果、LG电子在内的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强用户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7 Max Ultra Robot”【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7 20:23:06 -
中国扫地机器人借"Matter"标准加速融入韩国家电生态 安全隐忧仍成隐形门槛
随着全球智能家居标准“Matter”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国扫地机器人品牌如石头科技(Roborock)和科沃斯(Ecovacs)正逐步融入韩国本土家电生态系统。此前,这些中国产品只能通过专属应用程序实现远程控制,如今已拓展至兼容苹果、三星和LG等全球主流平台。 据韩国家电业界15日消息,石头科技和科沃斯近期开始在部分旗舰型号中支持Matter协议。Matter是由智能家居标准联盟(CSA)制定的一项全球统一标准,旨在提升不同品牌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智能设备互联互通能力。CSA成员包括三星、LG、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国际科技巨头。 例如,过去石头扫地机器人仅能通过自家App远程操控,但今后用户可将其接入苹果的HomeKit平台,通过苹果语音助手Siri实现语音控制。据悉,苹果已于上月末发布iOS 18.4系统更新,新增对“扫地机器人”设备的支持。用户只需将支持Matter的设备连接至iPhone、iPad或Apple Watch等苹果终端,即可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控制。 石头科技目前已在其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S9 MaxV Slim等型号中推送支持Matter的固件更新,未来还将扩大至S8 MaxV Ultra和Qrevo Curv等机型。科沃斯方面也首先在旗舰系列DEEBOT X8、X2、X2 Combo等产品中支持Matter,并计划通过OTA(无线更新)方式逐步扩大至其他机型。 中国产扫地机器人搭载Matter协议后,也有望实现与三星电子SmartThings平台、LG电子ThinQ平台的无缝连接。当前,两大平台已将“支持Matter的品牌设备”纳入可接入品类之列。SmartThings平台无需额外连接Hub,即可直接控制中国产设备。尽管LG ThinQ目前尚未支持中国品牌扫地机器人的接入,但随着今年上半年AI家居中心“ThinQ On”的推出,用户也将可通过语音控制石头或科沃斯设备。 业界认为,尽管中国产品进入本土IoT生态系统在短期内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整个平台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进而带动用户整体体验提升。目前,石头科技已占据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40%以上的份额,若其在连接性方面的短板被补足,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若石头产品能够兼容SmartThings或LG ThinQ等平台,对消费者而言将增加购买吸引力”,但也强调,“引入第三方设备是扩展AI家居平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策略,目的是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互联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企业积极宣传加强安全防护以缓解公众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但因其仍需在政府要求下提交用户数据,仍存在结构性隐忧。某业内人士表示:“中企虽然加强了防黑客攻击的能力,但若中国政府提出要求,企业仍须依法提交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这对消费者而言确实令人不安。” 不过,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尚未发现中国产家电设备存在实际泄露用户隐私的情况。石头科技今年2月也曾公开表示,其机器人不会将收集到的视频、音频等信息储存在服务器,也不会向第三方提供任何数据。 三星和LG方面也表示,即便将中国设备接入自家平台,也会通过多重安全机制加以防护,以应对潜在风险。三星电子家电事业部战略负责人梁惠顺表示:“要接入SmartThings,必须通过三星Knox安全系统。”LG方面也表示,“ThinQ应用严格遵守相关隐私政策,并通过‘LG Shield’系统提供强力安全保障。” 【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5 20:05:14 -
反制还是反噬?中美关税战引爆韩国出口焦虑
随着围绕全球经济主导权的中美关税争端不断加剧,韩国作为高度依赖对外出口的经济体,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和间接冲击风险显著上升。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原计划适用于除中国以外所有国家的互征关税政策推迟90天施行,仅暂时征收10%的基础关税;而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则在此前20%的基础上进一步上调至145%。对此,中国亦宣布对美商品加征最高至125%的反制性关税,令双边经贸摩擦进一步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此轮中美关税博弈或对韩国出口形势构成复杂影响。一方面,韩国产品在中美两国贸易摩擦背景下或可在美国市场获得部分替代效应,尤其是在汽车、电池等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韩国对华出口中约78.4%为中间产品,其中包括高附加值的半导体和显示面板等,若中国对美出口减少,韩国相关对华供货也可能出现同步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出口总额达6838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133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1278亿美元,分别占总出口的19.5%和18.7%。中国和美国长期以来稳居韩国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 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通过供应链分析观察韩中贸易结构变化及启示》报告指出,韩国对华出口结构以中间投入品为主,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产品的比重超过九成。若中国终端制造业出口受阻,韩国在中间环节的需求也将大幅下降。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表示,当前形势下,应密切关注中美经贸摩擦的后续动向,及时开展与美方的沟通与协商,努力降低对韩出口的间接冲击。 业内人士指出,除传统的电子、半导体领域外,韩国汽车与电池产业或将在当前格局中迎来发展契机。随着美方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包括电动汽车零部件、电子整机在内的部分中国产品在美市场将面临竞争力下降。韩国部分企业已建立在美生产体系,有望借此提升市场份额。 此外,美国日前宣布将智能手机、电脑、存储芯片等特定信息通信产品排除在高关税清单之外。对此,美国媒体分析认为,苹果、英伟达等美企将直接受益,而三星电子、台积电等企业亦有望获得间接受益。 不过,业内也指出,尽管韩国在个别领域可能获得短期利好,但中长期来看仍需加快供应链结构调整。尤其是在电池、汽车等产业中,部分零部件依赖中国供给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专家建议,韩企应根据出口市场特点,实施“供应链双轨化”策略——对美出口尽可能规避中国原料,对其他市场则兼顾价格与竞争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院长张相植(音)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难以消除,韩国应在积极应对的同时,加快构建多元化、稳定性的全球供应网络,提升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3 19:45:55 -
90天关税缓冲期启动 三星谷歌暂获喘息 苹果独陷"中国困局"
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图片来源 韩联社AP】 美国政府除中国外的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政策正式生效。这一政策为三星、谷歌等跨国企业提供了缓冲期,而苹果公司则遭受大棒冲击。鉴于此次政策仅为临时性暂缓而非永久性取消关税,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业供应链格局或将重塑。 全球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智能手机企业的影响,并于11日发布结果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出台的关税政策对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呈现差异化特征。三星电子面临的冲击程度较预期有所缓解。数据显示,三星约60%的智能手机产自越南生产基地。按照原定关税政策,越南进口产品将面临高达46%的关税,但得益于此次90天的宽限期,暂时仅需缴纳10%的基础关税。 有分析认为,该政策窗口期将为三星电子加速推进印度产能转移创造有利条件。据悉,三星电子目前在印度拥有两家制造工厂,其中一家具备显著的产能冗余优势,使其在产能布局调整方面较竞争对手更具战略灵活性。印度输美产品适用26%的双边关税,处于相对有利水平。虽然韩国产品目前尚未被列入高关税清单,但未来韩美贸易谈判结果仍存不确定性。Counterpoint预测,若谈判取得积极进展,韩国本土生产的高端机型出口规模有望实现增长。 同时,美国科技巨头谷歌的发展态势也较为乐观。谷歌旗下Pixel系列智能手机原先主要依赖中国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但近期正迅速将产能转移至印度和东南亚地区。谷歌作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后起之秀,凭借强大的技术掌控力与雄厚的资金实力,被认为完全有能力化解生产基地迁移带来的运营挑战。特别是,谷歌与印度EMS(电子制造服务)建立的弹性合作模式,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战略价值。 反之,苹果被认为是此次关税措施中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约90%的苹果手机仍在产自中国,而特朗普此次将中国排除在关税宽限名单之外,使苹果受到直接冲击。虽然特朗普提及部分美国企业可能获得关税豁免,但苹果能否成为受益对象仍不确定。虽然特朗普在首任时期,苹果首席执行官(CEO)蒂姆·库克曾成功争取到部分产品的关税豁免,但此次能否延续这一政策导向,尚属未知。 分析认为。虽然当前苹果首当其冲承受压力,其他制造商获得暂时喘息,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远未结束。此次政策仅为90天的临时性措施,而非永久性取消关税。Counterpoint警告称,宽限期结束后恢复高额关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考虑到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已表态将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全球贸易环境可能面临更多变数。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政策调整虽提供短期缓冲,但全球供应链结构性重组已是大势所趋。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已促使众多品牌商加速推进生产基地多元化战略,逐步将产能向印度、越南、巴西等新兴市场转移。除关税因素外,地缘政治风险、物流效率、劳动力成本以及各国产业政策等多重因素,都在持续推动全球制造业版图重构。本轮关税争端可能成为加速这一进程的关键催化剂。 Counterpoint特别强调,三星电子在印度布局中具备显著的产能优势,将极大增强应对关税波动的能力。若韩国政府能在对美贸易谈判中取得突破,高端智能手机出口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空间。在当前中国产品面临145%超高关税的背景下,未来贸易政策走向仍充满变数。并强调,对跨国企业而言,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储备和资金支持,更取决于各国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成果。
2025-04-11 19:09:44 -
报告:中美AI技术差距大幅缩小 韩国专利领先投资缩水
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 【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令全球侧目之际,中美AI技术差距在一年内大幅缩小。当地时间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AI研究所(HAI)发布《2025AI指数报告》称,AI性能测评平台“LMSYS盲测竞技场”的评估结果显示,中美顶尖AI模型的性能差距从去年1月的9.3%大幅缩小至今年2月的1.7%。 各项数据对比显示,今年2月美国顶尖AI模型谷歌在语言、思维、数学及编程水平综合评估中获得1385分,而中国顶尖AI模型DeepSeek获得1362分,略低于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1366分。 去年5月,DeepSeek推出V2版本后,与美国的差距大幅缩小,但OpenAI去年9月发布推理模型o1后差距一度扩大,DeepSeek今年1月发布R1模型后再次缩小差距。 在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MMLU)测试中,中美两国差距从2023年底的17.5%大幅缩小至去年底的0.3%。在测试科学、艺术、工程等通用人工智能(AGI)性能的大模型多模态评测(MMMU)中,两国差距从13.5%缩小至8.1%。解答数学题性能差距从24.3%缩小至1.6%,多语言代码生产评估(HumanEval)差距从31.6%缩小至3.7%,所有性能差距均有所缩小。 DeepSeek今年1月发布的R1模型以低廉成本实现媲美美国顶尖AI模型的性能震惊全球,报告称,DeepSeek仅使用部分常规硬件资源即可达成目标性能,不仅影响美国股市走向,更引发对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实际效果的质疑。 在去年发布的受瞩目AI模型数量上,中国为15款,美国为40款,差距从2022年的50款缩小至25款。法国为3款,韩国、加拿大、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为1款。 从具体企业来看,谷歌和OpenAI去年分别发布7款AI重要模型,阿里巴巴发布6款,苹果、Meta、英伟达分别发布4款。 在民间AI投资领域,去年美国以1099.8亿美元居首,超中国(92.9亿美元)10倍以上。美国投资额同比增长63%,中国同比增长28%,差距继续扩大。韩国投资额为13.3亿美元,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排名从第9位下滑至第11位。 2023年全球计算机科学(CS)领域论文中,中国论文占比23.2%,大幅超过美国(9.2%)。中国去年申请AI专利占全球的69.7%。从每10万人AI专利授权数量来看,韩国以17.27件领先卢森堡(15.31件)、中国(6.31件)、美国(5.2件),继2022年后蝉联全球首位。 韩国在2022年位列AI人才海外流出第三大国,但2023年排名降至第5位,位于以色列、印度、匈牙利和土耳其之后。 全球范围内对AI的积极看法持续上升,但各地区间仍差异显著。中国(83%)、印尼(80%)、泰国(77%)等国民众普遍认可AI产品服务的积极影响,但加拿大(40%)、美国(39%)、荷兰(36%)等国的乐观比例明显偏低。
2025-04-08 17:53:46 -
"中学蚂蚁"扬眉吐气 韩国投资者争相押注中国科技股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推动一波又一波的中国人工智能(AI)创新浪潮,市场对中国突破美国在技术上“卡脖子”,仍持续创新的预期升温,加上两会后一系列利好政策的相继落地,韩国股市中的“中学蚂蚁”(指投资中国股票的散户)重新扬眉吐气。 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近日消息,近一个月(2月21日至3月20日)期间,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居前20位的海外股票中,小米和比亚迪分别位列第9位和第11位,净买入金额为146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和1110亿韩元。相较于今年1月净买入前20位股票清一色为美股及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市场氛围正在发生变化。 在ETF市场,对中国科技股的关注更为显著。据韩国交易所数据,过去一个月,韩国ETF市场中净流入资金最多的产品是未来资产管理公司的“TIGER中国恒生科技”,净流入金额为2658亿韩元。该ETF投资于小米、阿里巴巴、京东等中国科技龙头企业。截止上月底,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共计44只,涨幅最大的近一个月收益率高达62.8%,远高于美国指数ETF不到10%的收益率,极大增强了“中学蚂蚁”的信心。 韩国投资者重新将目光转向中国科技股的一个重要契机是DeepSeek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今年1月,中国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公开的AI语言大模型DeepSeek-R1以不到ChatGPT十分之一的成本,向全球AI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尽管美国近年来采取限制对华出口高端AI芯片等一系列措施,但中国科技企业并未因此受挫,反而通过革新取得突破。 DeepSeek登场引发韩国股民对中国股市的投资热情。【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技术突破推动科技股上涨行情,腾讯、阿里巴巴、比亚迪、美团、小鹏汽车等中国主要科技企业股价今年持续上涨。 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也提振投资者信心,去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智能手机、电脑、电子设备等需求大幅升温,今年此项补贴从150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3000亿元。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美国股市波动,反而令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魅力上升。韩华投资证券研究员郑正英(音)称,中国政府持续推动AI、电动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有望拉动民间投资,阿里巴巴、腾讯也相继发布大规模投资计划,将提升大中华地区股市的长期吸引力。 尽管涨幅可观,但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中国科技“七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小米、中芯国际、比亚迪、京东、网易)仍落后于美股科技“七姐妹”(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特斯拉、英伟达),中国科技七巨头的平均市盈率为32.3倍,而处于全球人工智能狂热中心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估值为37.6倍。 自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以来,美国股市已上涨约50%,仅科技行业的市值就增加了13万亿美元。对于DeepSeek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韩国专家认为,中国股市未来可能会继续因为关税、消费等问题出现波动,但中国有足够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来控制不确定因素,这也是中国股票上涨的最大推动力。
2025-03-24 01:17:50 -
李在镕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到访小米汽车会见雷军
22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到访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与小米CEO雷军会面。【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2025年年会于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海力士CEO郭鲁正等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高通公司总裁安蒙、等全球企业掌门悉数出席。本次论坛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召开,因此备受关注。 这是李在镕时隔两年再次参会,也是郭鲁正连续两年参会。除企业界人士外,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时昱也在与会嘉宾名单中。 本次论坛由专题研讨会和闭门会议组成,研讨会主题包括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与机遇、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扩大制度性开放、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 论坛开幕前日,李在镕与高通公司总裁安蒙访问了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小米CEO、副董事长林斌等进行接待。小米是三星的重要客户之一,双方在智能手机、半导体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李在镕将借此次出席论坛的机会与中国主要企业高层进行广泛接触,有分析称李在镕可能将与中国政府高级别人士会面。 李在镕2023年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与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举行会谈。去年5月,李在镕在首尔会见前来出席第九次韩中日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5-03-23 22:42:08 -
韩国2月生产者物价小幅上涨 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33(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05%。自去年11月转为上涨以来,该指数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从商品涨跌率来看,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4%,主要受农产品(3.6%)和水产品(1%)价格上涨影响;工业产品价格整体持平,其中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仪器(-0.7%)价格下降,而化学产品(0.3%)和初级金属产品(0.3%)等价格均上涨。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整体持平。在具体品类中,鱿鱼(20.5%)、苹果(20.4%)、柑橘(14.7%)价格大幅上涨,而猪肉(-7.5%)、手机(-13.6%)、闪存(-4.3%)、国际航空游客(-3.4%)等价格则有所下降。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存储半导体市场中,以通用产品为主的需求有所放缓,而手机价格则因新产品上市导致旧款价格下调。 生产者物价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一般会在1至2个月之后反映到消费者实际购买物价上。 数据显示,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原材料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3%,环比上涨2.4%;中间产品价格持平;最终产品价格则下降0.2%。 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市民正在选购蔬菜。【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1 18:42:05
-
特朗普关税大刀挥向智能手机 三星面临韩美两地市场困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包括iPhone在内的所有海外生产并销往美国的智能手机征收至少25%的关税,这一举措让三星电子开始陷入忧虑。如果受关税影响上调美国市场智能手机售价,三星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可能遭受打击。如果为了维持美国市场份额而在韩国本土同步提价,又可能导致部分市场拱手相让给在韩国积极扩张的中国品牌。 据IT行业27日消息,三星电子正在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推进情况,并多维审视智能手机销售策略。当地时间本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时表示,不仅对苹果,对三星智能手机也计划自下月底起征收关税。特朗普认为,通过征收关税可以促使企业把生产转移至美国本土,以此创造就业机会,同时推高进口产品价格,刺激本土产品销售。 特朗普强调,把产生产转移至美国就能避免关税,但业内普遍认为并不现实。目前约90%的iPhone产量来自中国,苹果正在考虑转移部分产能至印度。如果按照特朗普的主张,根据估算,苹果仅转移10%的供应链至美国就需耗费约300亿美元并耗时三年。三星方面也认为,考虑到人力成本因素,在美设厂生产并不可行。 在特朗普立场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的现实对策仅有涨价。业内预测,一旦关税开始征收,三星在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售价或提高30%至40%。苹果方面,分析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或涨价约60%,印度制造的产品也会涨价40%左右。这无疑会阻碍三星凭借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追赶苹果的步伐。 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去年三星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所占份额为21.3%,而苹果高达59.7%,关税的实施会导致这一差距更加难以缩小。另有预测指出,三星计划7月发布的新款折叠手机Galaxy Z Flip/Fold7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守住市场份额,三星可能会在韩国市场同步上调售价。如果仅在美国大幅涨价,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因此三星可能选择在包括韩国在内的多个市场小幅涨价进行成本平衡。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在韩国也涨价,势必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三星还需顾及本国消费者反应。 除此以外,小米等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自今年起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小米年初成立韩国法人并开设官方线上商城,新品发布后进入韩国市场的周期也大幅缩短。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三星提价之际,韩国消费者转而青睐物美价廉的中国手机品牌,对三星来说则是极为棘手的局面,由此可见三星正在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2025-05-27 20:12:35 -
"关税冲击波"撼动全球手机市场格局 苹果缩小与三星出货差距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出现新的动向。由于特朗普政府第一季度的关税政策,苹果公司提前向美国市场大量投放产品,与三星电子在出货量和销量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还罕见地推出了中端产品,令与三星电子的“龙头之争”持续升温。 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与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差距迅速缩小。通常而言,第一季度三星发布新款Galaxy系列产品,市场表现强劲,而苹果则在第三季度发布新款iPhone,以提升市场份额。然而,今年这一周期性规律被打破。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差距由去年的2.6个百分点缩小至0.9个百分点。三星出货量为6060万部,苹果为5970万部。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也显示出胶着局势: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则以19%紧随其后。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0%,是其追赶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轮对华关税措施后,苹果迅速采取行动,大量从印度调运产品。路透社报道称,苹果在印度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与塔塔电子公司3月向美国出口了约20亿美元的iPhone产品,创下月度出口最高纪录,相当于前两个月出口总和。为保证及时供货,苹果还动用了至少6架包机专门空运iPhone至美国。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苹果破例推出中端新机型iPhone 16e,进一步加剧了与三星的竞争。尽管出货量方面三星仍略胜一筹,但在实际销售量方面,苹果反超。根据对位研究的统计,第一季度苹果以19%的销量份额位居首位,三星则以18%排名第二。iPhone 16e在日本、印度、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发布时间较前作有所推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 出货量指的是手机制造商向渠道商、通信运营商或分销商供货的数量,属于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流通阶段。而销量则反映产品最终销售至消费者手中的实际数据。前者是供应的指标,后者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为规避可能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影响,苹果公司可能在第二季度继续加快出货节奏。IDC相关人士指出:“近期公布的90天关税缓冲期有助于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抢在价格上涨前完成采购,有望进一步推动第二季度的销售增长。”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也引发了对全年智能手机市场前景的担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仅为此前预测(6%)的一半。 对位研究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恐难实现4%的全年增长目标,增长率可能停留在0%,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8 19:46:56 -
三星与石头科技激烈角逐韩扫地机器人市场 韩中品牌迎正面对决
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继续在韩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三星电子则凭借新产品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业内普遍预计,今年将是两大品牌正面对决的重要一年。 全球主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2.4%。其中,按销售额计算,石头科技以46%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较上一年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星电子同样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至22%。三星于去年4月推出配备自动清洗、杀菌与烘干功能的“BESPOKE AI Steam”扫地机器人,上市一个月内即售出逾万台。尽管在相应功能推出时间上晚于中国品牌,但仍被业界评价为“表现不俗”。 分析指出,三星选择在5月大型电商促销季前发布新款,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三星还在当年6月推出性价比更高的“BESPOKE Steam”机型,扩大了消费群体覆盖范围。 不过,尽管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三星与石头科技的差距反而扩大。后者凭借旗舰与中端性价比产品组合,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均实现强劲增长。相较之下,LG电子和中国品牌科沃斯(Ecovacs)则表现低迷。LG电子市场份额从16%跌至9%;科沃斯则从14%骤降至4%。 LG电子于去年8月才推出搭载自动清洗与烘干功能的“LG RoboKing AI All-in-One”,晚于三星约4个月,错失上半年销售高峰期,导致新品仅售出约4个月即陷入困境。业内认为,LG未能与三星同步推出竞争产品,间接促使三星市场份额上升。科沃斯销量下滑的原因则更多归因于内部调整。据悉,2023年底韩国总代理更换,造成渠道掌控力下降,销售业绩受损。 尽管石头科技目前仍具压倒性优势,但其于今年2月发布的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在功能上与前作差异不大,仅在导航系统与越障能力方面有所改进,价格却接近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高价低创新”的策略可能反而刺激旧款产品销量。 不过,石头科技的市场基础依然稳固。其S9系列开启预约活动时,共吸引超过5.2万人参与,创下该品牌在韩发布活动历史最高记录。其他中国品牌如科沃斯与追觅(Dreame)亦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科沃斯今年2月发布“地宝X8 Pro Omni”,实现边拖地边自动清洗拖布;追觅则于1月推出配备“长腿”的“X50 Ultra”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与科沃斯也已支持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可与包括三星电子、苹果、LG电子在内的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强用户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7 Max Ultra Robot”【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7 20:23:06 -
中国扫地机器人借"Matter"标准加速融入韩国家电生态 安全隐忧仍成隐形门槛
随着全球智能家居标准“Matter”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国扫地机器人品牌如石头科技(Roborock)和科沃斯(Ecovacs)正逐步融入韩国本土家电生态系统。此前,这些中国产品只能通过专属应用程序实现远程控制,如今已拓展至兼容苹果、三星和LG等全球主流平台。 据韩国家电业界15日消息,石头科技和科沃斯近期开始在部分旗舰型号中支持Matter协议。Matter是由智能家居标准联盟(CSA)制定的一项全球统一标准,旨在提升不同品牌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智能设备互联互通能力。CSA成员包括三星、LG、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国际科技巨头。 例如,过去石头扫地机器人仅能通过自家App远程操控,但今后用户可将其接入苹果的HomeKit平台,通过苹果语音助手Siri实现语音控制。据悉,苹果已于上月末发布iOS 18.4系统更新,新增对“扫地机器人”设备的支持。用户只需将支持Matter的设备连接至iPhone、iPad或Apple Watch等苹果终端,即可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控制。 石头科技目前已在其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S9 MaxV Slim等型号中推送支持Matter的固件更新,未来还将扩大至S8 MaxV Ultra和Qrevo Curv等机型。科沃斯方面也首先在旗舰系列DEEBOT X8、X2、X2 Combo等产品中支持Matter,并计划通过OTA(无线更新)方式逐步扩大至其他机型。 中国产扫地机器人搭载Matter协议后,也有望实现与三星电子SmartThings平台、LG电子ThinQ平台的无缝连接。当前,两大平台已将“支持Matter的品牌设备”纳入可接入品类之列。SmartThings平台无需额外连接Hub,即可直接控制中国产设备。尽管LG ThinQ目前尚未支持中国品牌扫地机器人的接入,但随着今年上半年AI家居中心“ThinQ On”的推出,用户也将可通过语音控制石头或科沃斯设备。 业界认为,尽管中国产品进入本土IoT生态系统在短期内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整个平台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进而带动用户整体体验提升。目前,石头科技已占据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40%以上的份额,若其在连接性方面的短板被补足,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若石头产品能够兼容SmartThings或LG ThinQ等平台,对消费者而言将增加购买吸引力”,但也强调,“引入第三方设备是扩展AI家居平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策略,目的是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互联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企业积极宣传加强安全防护以缓解公众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但因其仍需在政府要求下提交用户数据,仍存在结构性隐忧。某业内人士表示:“中企虽然加强了防黑客攻击的能力,但若中国政府提出要求,企业仍须依法提交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这对消费者而言确实令人不安。” 不过,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尚未发现中国产家电设备存在实际泄露用户隐私的情况。石头科技今年2月也曾公开表示,其机器人不会将收集到的视频、音频等信息储存在服务器,也不会向第三方提供任何数据。 三星和LG方面也表示,即便将中国设备接入自家平台,也会通过多重安全机制加以防护,以应对潜在风险。三星电子家电事业部战略负责人梁惠顺表示:“要接入SmartThings,必须通过三星Knox安全系统。”LG方面也表示,“ThinQ应用严格遵守相关隐私政策,并通过‘LG Shield’系统提供强力安全保障。” 【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5 20:05:14 -
反制还是反噬?中美关税战引爆韩国出口焦虑
随着围绕全球经济主导权的中美关税争端不断加剧,韩国作为高度依赖对外出口的经济体,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和间接冲击风险显著上升。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原计划适用于除中国以外所有国家的互征关税政策推迟90天施行,仅暂时征收10%的基础关税;而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则在此前20%的基础上进一步上调至145%。对此,中国亦宣布对美商品加征最高至125%的反制性关税,令双边经贸摩擦进一步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此轮中美关税博弈或对韩国出口形势构成复杂影响。一方面,韩国产品在中美两国贸易摩擦背景下或可在美国市场获得部分替代效应,尤其是在汽车、电池等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韩国对华出口中约78.4%为中间产品,其中包括高附加值的半导体和显示面板等,若中国对美出口减少,韩国相关对华供货也可能出现同步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出口总额达6838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133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1278亿美元,分别占总出口的19.5%和18.7%。中国和美国长期以来稳居韩国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 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通过供应链分析观察韩中贸易结构变化及启示》报告指出,韩国对华出口结构以中间投入品为主,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产品的比重超过九成。若中国终端制造业出口受阻,韩国在中间环节的需求也将大幅下降。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表示,当前形势下,应密切关注中美经贸摩擦的后续动向,及时开展与美方的沟通与协商,努力降低对韩出口的间接冲击。 业内人士指出,除传统的电子、半导体领域外,韩国汽车与电池产业或将在当前格局中迎来发展契机。随着美方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包括电动汽车零部件、电子整机在内的部分中国产品在美市场将面临竞争力下降。韩国部分企业已建立在美生产体系,有望借此提升市场份额。 此外,美国日前宣布将智能手机、电脑、存储芯片等特定信息通信产品排除在高关税清单之外。对此,美国媒体分析认为,苹果、英伟达等美企将直接受益,而三星电子、台积电等企业亦有望获得间接受益。 不过,业内也指出,尽管韩国在个别领域可能获得短期利好,但中长期来看仍需加快供应链结构调整。尤其是在电池、汽车等产业中,部分零部件依赖中国供给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专家建议,韩企应根据出口市场特点,实施“供应链双轨化”策略——对美出口尽可能规避中国原料,对其他市场则兼顾价格与竞争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院长张相植(音)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难以消除,韩国应在积极应对的同时,加快构建多元化、稳定性的全球供应网络,提升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3 19:45:55 -
90天关税缓冲期启动 三星谷歌暂获喘息 苹果独陷"中国困局"
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图片来源 韩联社AP】 美国政府除中国外的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政策正式生效。这一政策为三星、谷歌等跨国企业提供了缓冲期,而苹果公司则遭受大棒冲击。鉴于此次政策仅为临时性暂缓而非永久性取消关税,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业供应链格局或将重塑。 全球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智能手机企业的影响,并于11日发布结果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出台的关税政策对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呈现差异化特征。三星电子面临的冲击程度较预期有所缓解。数据显示,三星约60%的智能手机产自越南生产基地。按照原定关税政策,越南进口产品将面临高达46%的关税,但得益于此次90天的宽限期,暂时仅需缴纳10%的基础关税。 有分析认为,该政策窗口期将为三星电子加速推进印度产能转移创造有利条件。据悉,三星电子目前在印度拥有两家制造工厂,其中一家具备显著的产能冗余优势,使其在产能布局调整方面较竞争对手更具战略灵活性。印度输美产品适用26%的双边关税,处于相对有利水平。虽然韩国产品目前尚未被列入高关税清单,但未来韩美贸易谈判结果仍存不确定性。Counterpoint预测,若谈判取得积极进展,韩国本土生产的高端机型出口规模有望实现增长。 同时,美国科技巨头谷歌的发展态势也较为乐观。谷歌旗下Pixel系列智能手机原先主要依赖中国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但近期正迅速将产能转移至印度和东南亚地区。谷歌作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后起之秀,凭借强大的技术掌控力与雄厚的资金实力,被认为完全有能力化解生产基地迁移带来的运营挑战。特别是,谷歌与印度EMS(电子制造服务)建立的弹性合作模式,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战略价值。 反之,苹果被认为是此次关税措施中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约90%的苹果手机仍在产自中国,而特朗普此次将中国排除在关税宽限名单之外,使苹果受到直接冲击。虽然特朗普提及部分美国企业可能获得关税豁免,但苹果能否成为受益对象仍不确定。虽然特朗普在首任时期,苹果首席执行官(CEO)蒂姆·库克曾成功争取到部分产品的关税豁免,但此次能否延续这一政策导向,尚属未知。 分析认为。虽然当前苹果首当其冲承受压力,其他制造商获得暂时喘息,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远未结束。此次政策仅为90天的临时性措施,而非永久性取消关税。Counterpoint警告称,宽限期结束后恢复高额关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考虑到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已表态将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全球贸易环境可能面临更多变数。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政策调整虽提供短期缓冲,但全球供应链结构性重组已是大势所趋。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已促使众多品牌商加速推进生产基地多元化战略,逐步将产能向印度、越南、巴西等新兴市场转移。除关税因素外,地缘政治风险、物流效率、劳动力成本以及各国产业政策等多重因素,都在持续推动全球制造业版图重构。本轮关税争端可能成为加速这一进程的关键催化剂。 Counterpoint特别强调,三星电子在印度布局中具备显著的产能优势,将极大增强应对关税波动的能力。若韩国政府能在对美贸易谈判中取得突破,高端智能手机出口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空间。在当前中国产品面临145%超高关税的背景下,未来贸易政策走向仍充满变数。并强调,对跨国企业而言,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储备和资金支持,更取决于各国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成果。
2025-04-11 19:09:44 -
报告:中美AI技术差距大幅缩小 韩国专利领先投资缩水
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 【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令全球侧目之际,中美AI技术差距在一年内大幅缩小。当地时间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AI研究所(HAI)发布《2025AI指数报告》称,AI性能测评平台“LMSYS盲测竞技场”的评估结果显示,中美顶尖AI模型的性能差距从去年1月的9.3%大幅缩小至今年2月的1.7%。 各项数据对比显示,今年2月美国顶尖AI模型谷歌在语言、思维、数学及编程水平综合评估中获得1385分,而中国顶尖AI模型DeepSeek获得1362分,略低于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1366分。 去年5月,DeepSeek推出V2版本后,与美国的差距大幅缩小,但OpenAI去年9月发布推理模型o1后差距一度扩大,DeepSeek今年1月发布R1模型后再次缩小差距。 在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MMLU)测试中,中美两国差距从2023年底的17.5%大幅缩小至去年底的0.3%。在测试科学、艺术、工程等通用人工智能(AGI)性能的大模型多模态评测(MMMU)中,两国差距从13.5%缩小至8.1%。解答数学题性能差距从24.3%缩小至1.6%,多语言代码生产评估(HumanEval)差距从31.6%缩小至3.7%,所有性能差距均有所缩小。 DeepSeek今年1月发布的R1模型以低廉成本实现媲美美国顶尖AI模型的性能震惊全球,报告称,DeepSeek仅使用部分常规硬件资源即可达成目标性能,不仅影响美国股市走向,更引发对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实际效果的质疑。 在去年发布的受瞩目AI模型数量上,中国为15款,美国为40款,差距从2022年的50款缩小至25款。法国为3款,韩国、加拿大、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为1款。 从具体企业来看,谷歌和OpenAI去年分别发布7款AI重要模型,阿里巴巴发布6款,苹果、Meta、英伟达分别发布4款。 在民间AI投资领域,去年美国以1099.8亿美元居首,超中国(92.9亿美元)10倍以上。美国投资额同比增长63%,中国同比增长28%,差距继续扩大。韩国投资额为13.3亿美元,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排名从第9位下滑至第11位。 2023年全球计算机科学(CS)领域论文中,中国论文占比23.2%,大幅超过美国(9.2%)。中国去年申请AI专利占全球的69.7%。从每10万人AI专利授权数量来看,韩国以17.27件领先卢森堡(15.31件)、中国(6.31件)、美国(5.2件),继2022年后蝉联全球首位。 韩国在2022年位列AI人才海外流出第三大国,但2023年排名降至第5位,位于以色列、印度、匈牙利和土耳其之后。 全球范围内对AI的积极看法持续上升,但各地区间仍差异显著。中国(83%)、印尼(80%)、泰国(77%)等国民众普遍认可AI产品服务的积极影响,但加拿大(40%)、美国(39%)、荷兰(36%)等国的乐观比例明显偏低。
2025-04-08 17:53:46 -
"中学蚂蚁"扬眉吐气 韩国投资者争相押注中国科技股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推动一波又一波的中国人工智能(AI)创新浪潮,市场对中国突破美国在技术上“卡脖子”,仍持续创新的预期升温,加上两会后一系列利好政策的相继落地,韩国股市中的“中学蚂蚁”(指投资中国股票的散户)重新扬眉吐气。 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近日消息,近一个月(2月21日至3月20日)期间,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居前20位的海外股票中,小米和比亚迪分别位列第9位和第11位,净买入金额为146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和1110亿韩元。相较于今年1月净买入前20位股票清一色为美股及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市场氛围正在发生变化。 在ETF市场,对中国科技股的关注更为显著。据韩国交易所数据,过去一个月,韩国ETF市场中净流入资金最多的产品是未来资产管理公司的“TIGER中国恒生科技”,净流入金额为2658亿韩元。该ETF投资于小米、阿里巴巴、京东等中国科技龙头企业。截止上月底,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共计44只,涨幅最大的近一个月收益率高达62.8%,远高于美国指数ETF不到10%的收益率,极大增强了“中学蚂蚁”的信心。 韩国投资者重新将目光转向中国科技股的一个重要契机是DeepSeek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今年1月,中国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公开的AI语言大模型DeepSeek-R1以不到ChatGPT十分之一的成本,向全球AI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尽管美国近年来采取限制对华出口高端AI芯片等一系列措施,但中国科技企业并未因此受挫,反而通过革新取得突破。 DeepSeek登场引发韩国股民对中国股市的投资热情。【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技术突破推动科技股上涨行情,腾讯、阿里巴巴、比亚迪、美团、小鹏汽车等中国主要科技企业股价今年持续上涨。 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也提振投资者信心,去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智能手机、电脑、电子设备等需求大幅升温,今年此项补贴从150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3000亿元。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美国股市波动,反而令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魅力上升。韩华投资证券研究员郑正英(音)称,中国政府持续推动AI、电动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有望拉动民间投资,阿里巴巴、腾讯也相继发布大规模投资计划,将提升大中华地区股市的长期吸引力。 尽管涨幅可观,但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中国科技“七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小米、中芯国际、比亚迪、京东、网易)仍落后于美股科技“七姐妹”(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特斯拉、英伟达),中国科技七巨头的平均市盈率为32.3倍,而处于全球人工智能狂热中心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估值为37.6倍。 自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以来,美国股市已上涨约50%,仅科技行业的市值就增加了13万亿美元。对于DeepSeek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韩国专家认为,中国股市未来可能会继续因为关税、消费等问题出现波动,但中国有足够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来控制不确定因素,这也是中国股票上涨的最大推动力。
2025-03-24 01:17:50 -
李在镕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到访小米汽车会见雷军
22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到访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与小米CEO雷军会面。【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2025年年会于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海力士CEO郭鲁正等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高通公司总裁安蒙、等全球企业掌门悉数出席。本次论坛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召开,因此备受关注。 这是李在镕时隔两年再次参会,也是郭鲁正连续两年参会。除企业界人士外,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时昱也在与会嘉宾名单中。 本次论坛由专题研讨会和闭门会议组成,研讨会主题包括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与机遇、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扩大制度性开放、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 论坛开幕前日,李在镕与高通公司总裁安蒙访问了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小米CEO、副董事长林斌等进行接待。小米是三星的重要客户之一,双方在智能手机、半导体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李在镕将借此次出席论坛的机会与中国主要企业高层进行广泛接触,有分析称李在镕可能将与中国政府高级别人士会面。 李在镕2023年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与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举行会谈。去年5月,李在镕在首尔会见前来出席第九次韩中日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5-03-23 22:42:08 -
韩国2月生产者物价小幅上涨 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20.33(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05%。自去年11月转为上涨以来,该指数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从商品涨跌率来看,农林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4%,主要受农产品(3.6%)和水产品(1%)价格上涨影响;工业产品价格整体持平,其中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仪器(-0.7%)价格下降,而化学产品(0.3%)和初级金属产品(0.3%)等价格均上涨。 电力、天然气和水费价格整体持平。在具体品类中,鱿鱼(20.5%)、苹果(20.4%)、柑橘(14.7%)价格大幅上涨,而猪肉(-7.5%)、手机(-13.6%)、闪存(-4.3%)、国际航空游客(-3.4%)等价格则有所下降。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存储半导体市场中,以通用产品为主的需求有所放缓,而手机价格则因新产品上市导致旧款价格下调。 生产者物价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一般会在1至2个月之后反映到消费者实际购买物价上。 数据显示,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原材料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3%,环比上涨2.4%;中间产品价格持平;最终产品价格则下降0.2%。 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市民正在选购蔬菜。【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1 18: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