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调查’新闻 378个
-
韩国钢企推动反倾销申诉 剑指中国产低价钢材
为实现产品价格正常化,韩国钢铁行业正在积极推动一系列反倾销申诉。继厚板和热轧钢板之后,业内还计划陆续对涂层钢板、彩涂钢板以及特殊钢棒等产品申请反倾销调查。 据钢铁行业24日消息,东国制钢正在准备针对中国产涂层和彩涂钢板的反倾销申诉。东国制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准备中,计划尽快提出申诉。” 世亚特钢也正在准备对中国产特殊钢棒的反倾销申诉。特殊钢棒主要用于汽车、造船、机械等产业的零部件制造。 随着低价中国钢材的不断涌入,韩国钢铁价格下跌,销售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行业期待通过对低价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来恢复价格秩序。 实际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今年2月对中国产厚板作出反倾销初步裁定后,相关产品进口大幅减少。上月中国向韩国出口厚板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7万吨大幅减少62.9%。 此前,现代制铁就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向贸易委员会提出反倾销申诉,初步调查结果预计最早在7月底公布。如果初步裁定倾销属实,热轧钢板的进口也可能像厚板一样减少。今年1月至5月,韩国进口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共计143.9万吨。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反倾销税实施后,厚板进口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通过涂漆等手段伪装进口,规避限制。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必须由政府加以管控,钢铁行业才能真正复苏。” 此外,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钢铁减产也是钢材价格有望回升的重要因素。上月中国粗钢产量为865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6.9%。对此,有进投资证券研究员李宥真(音)表示,中国国内的钢铁减产正在成为现实,供给和不确定性均在减弱,市场正在向稳定方向发展。
2025-06-24 20:05:35 -
韩国就业市场筑起"经验高墙" 逾八成企业偏好"即战力"人才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韩商会”)于24日发布的《上半年就业市场调查及启示》显示,韩国就业市场正面临结构性矛盾。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遭遇“经验门槛”。逾半数求职者认为企业过度倾向录用有工作经验者,成为青年群体步入职场的主要障碍。 具体来看,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各大招聘平台累计发布岗位14.4181万个,其中明确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占比高达82%。而面向应届生的岗位仅占2.6%,同时接受应届生及有经验者的岗位占15.4%,应届生就业空间被严重挤压。 韩商会开面向1000名大学应届生开展的《大学应届生就业认知调查》结果显示,53.9%的受访者将“经验导向型招聘模式”列为首要就业障碍。企业普遍期望聘用“即战力”人才,然而53.2%的应届求职者表示在校期间未能获得与目标岗位相匹配的实践经验,直接削弱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凸显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韩商会分析称,在全球秩序重构与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企业用人策略正加速向“灵活用工”和“经验优先”方向转变。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商会建议大规模扩充校企合作实习岗位;将实习经历纳入高校学分考核;重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实务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化解决在校生经验积累难题。 此外,劳资双方在薪酬预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期望年薪达402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8万元),较企业平均起薪(3708万韩元)高出8.5%,折射出供需双方的市场认知偏差。 据调查,求职青年对非首都圈就业接受度显著提升。居住在首尔、京畿道、仁川等首都圈的受访者中,63.4%表示“愿意为优质岗位考虑非首都圈就业岗位。在就业地域考量方面,薪酬竞争力以78.9%的占比高居首位,其次依次为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57.1%)、工作与生活平衡(55.8%)、职业稳定性(42.5%)及专业能力提升空间(29.1%)。 韩国雇佣信息院就业动向分析组长尹正惠(音)指出:“非首都圈就业意愿提升,反映出首都圈过度竞争压力下,求职者的地域偏好正趋向理性化。政府应当配套实施激励政策,重点加强AI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质企业向地方转移,为青年群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态体系。”
2025-06-24 19:38:14 -
补充预算提振消费心理 6大核心指标全线上扬
受新政府成立和第二轮补充预算等利好因素影响,韩国消费者经济心理连续三个月呈回暖态势。 韩国银行(央行)24日发布《消费者动向调查》显示,6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108.7,较5月上升6.9点。本次调查面向全国2500户家庭,于本月10至17日实施。 去年12月,前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消费者心理指数当月剧跌12.5个点后持续波动,今年4月和5月连续回升至93.8和101.8点,6月继续保持回升势头,绝对值更创下了自2021年6月(111.1)后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通过综合当前生活状况、生活前景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当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等6项指标计算得出。高于100表示消费者心理较长期平均水平(2003年至2024年)更为乐观,低于100则表示更为消极。 与5月相比,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项指标全线上扬,尤其是未来经济展望和当前经济判断两项指标涨幅尤为显著。 央行负责人表示,政治不确定性基本消除,第二轮补充预算提上议程,新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令消费者心理指数大幅改善。补充预算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在即,消费心理将持续回暖,但美国的对等关税宽限期即将结束,中东局势等地缘政治风险尚存,仍需继续观望。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大幅攀升9个点,该指数表示预测一年后房价会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创下自2021年10月后近4年来的新高。相反,利率展望指数下降6个点,跌至2020年6月以后的最低水平,反映未来一年消费者物价上涨预期的通胀率也较5月回落0.2个点。
2025-06-24 19:26:29 -
外卖"免配送费"引争议 商家经营压力加剧
韩国外卖平台推行“免配送费”服务已逾一年。尽管消费者需支付的配送费大幅减少,但商家需支付每单超过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59元)的配送费,进一步加重了经营负担。 去年,“共生协议体”曾向韩国两大外卖平台“外卖的民族”与Coupang Eats劝告终止免配送费服务,但其并未采纳。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上月亦成立外卖平台专项调查组,重点调查免配送费广告是否夸大宣传。 外卖业界23日消息,自Coupang Eats与“外卖的民族”开始实施免配送费服务而掀起巨大争议。去年3月Coupang Eats率先向其Wow会员推出“捆绑下单免配送费”服务,一周后,“外卖的民族”也推出了类似的“实惠配送”服务。 另外,拥有约60%市场份额的“外卖的民族”消费者纷纷转向实惠的平台配送,导致商家配送大幅减少。该配送费为4000韩元,通常由消费者和商家各自承担一半。然而,随着配送的减少,商家不得不接受平台配送“Baemin配送”,商家需每单支付约3400韩元的配送费。 去年,一位公益委员曾建议韩国应效仿其他国家,由消费者承担约1000韩元的部分配送费。在免配送费服务推行前,2公里以内的配送费通常约为3000韩元。Coupang Eats为其超过1400万名付费会员提供免配送费服务,“外卖的民族”也同样实施类似服务。 此外,“免配送费”也被指为餐厅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不少餐厅的堂食价格不变,外卖价格却上调1000至2000韩元,形成所谓的“外卖定价制”。对此,商家群体表示由于免配送费服务不得不抬高外卖餐食价格,配送费与手续费等费用合计已占到整体外卖价格的40%左右。 与此相反的是,外卖平台因免配送费服务使其营收迅速增长。数据显示,“外卖的民族”在推行此服务后,去年营收达4.322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6%(9071亿韩元);Coupang Eats营收达1.881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137.5%(7925亿韩元)。 虽然目前“外卖的民族”与Coupang Eats均未有终止免配送费服务竞争的迹象,但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可能成为外卖行业变局的关键因素。据悉,公平交易委员会正调查免配送费服务是否存在夸大宣传及Coupang是否涉嫌捆绑销售会员等问题。
2025-06-24 03:03:48 -
韩国政府规划"理想职场"战略 抵御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为缓解中小企业长期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政府计划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员工的金融产品,并配套与大型企业持平的福利制度。此举能否助力中小企业转型为“理想职场”引发关注。 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在23日的业务报告中提出,计划通过“缩小差距、共生发展”打造理想中小企业。根据这一目标,政府拟推出八年可积攒最高达6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1.1883万元)的“青年未来储蓄”,并扩大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规模。 大韩商工会议所发表的《青年职场偏好调查》显示,仅15.7%(多选)受访者倾向选择中小企业,不及中坚企业(36%)的一半。青年群体对中小企业存在负面评价的原因中,“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63.3%)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难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45.3%)、“发展前景不明朗”(43.7%)、“雇佣稳定性低”(39.3%)以及“社会认可度不足”(37%)。 此外,受访者认为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环境的首要课题是“提高工资水平”(78%),其次为“保障工作生活平衡”(62%)、“构建平等组织文化”(42%)和“营造安全工作环境”(39%)。 据悉,中企部拟自明年起推行“中小企业员工资产积累项目”,预算规模约为6500亿韩元。其中,“青年未来储蓄”面向青年职员与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政府计划与中小企业共同承担青年开户首笔启动资金。 韩国政府计划面向中小企业核心人才(企业研究所员工、持有技师资格证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等)推出专项补贴,并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承担。此外,政府计划对目前有3.2万名加入者的“中小企业员工优待储蓄”项目进一步增加支援,对连续工作满三年的职员发放600万韩元奖金。 福利政策方面,韩国政府计划自明年起把大韩商工会议所运营的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增至510亿韩元,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每人10万韩元福利积分等补贴,并计划面向工作环境较差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达5000万韩元的福利设施凭证。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与国土交通部协商改善中小企业住房特供制度,确保核心人才优先获得住房机会。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研究院研究委员卢旻善(音)表示,当前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收入差距显著,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政府亟需持续扩大财政支援力度。
2025-06-24 02:25:26 -
关税战下逆势起飞 韩国距离"军工强国梦"还差几步?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引发全球产业链震荡的背景下,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遭遇严峻挑战。但军工产业却实现逆势增长,现代罗特姆(Rotem)的K2坦克、韩华防务的K9自行火炮等明星产品,正成为韩国制造业新的“名片”。 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提出军工产业将与半导体、二次电池、未来汽车共同成为引领韩国经济的未来支柱产业,将力促韩国跻身全球军工四大强国行列,令相关产业的发展预期持续升温。 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有余,以伊冲突持续升级,全球各国对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凭借技术优势获得国际认可的韩国军工产业需求激增,不仅龙头企业受益,国内中小型配套企业也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本月10日,韩国宣布与波兰即将签署价值60亿美元的第二轮K2主战坦克出口合同,李在明上任伊始便拿下军工出口大单,为相关企业注入强心剂。 李在明竞选期间在庆尚南道拉票时,曾通过发表《航空航天国防政策》提出构建以政府主导的模式,承诺成立军工出口控制塔、加强防卫事业厅职能、扩大国防人工智能(AI)等国家科研投资,推进军工出口企业科研体制支援项目等,欲将军工产业打造为韩国出口下一个增长点。 军工业界认为,若军工企业的海外出口持续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李在明政府的各项承诺得以全面落实,订单余额有望从目前的80万亿韩元增长至超过100万亿韩元。出口目的地也将从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拓展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地区。 军工企业LIG Nex1生产的“天弓-II”导弹拦截系统自2022年出口阿联酋以来,2023年和2024年先后出口至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与中东三国签署总金额12.1万亿韩元的出口合同。近期关注领域拓展至舰艇、潜艇、战斗机等领域。 今年2月在沙特举行的世界防务展(WDS)上,韩华航空航天与沙特国家防卫部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MOU)。今后将从装甲车等地面武器系统拓展到使用机器人与卫星的监视侦察系统,签署一系列中长期合同。 近来以伊冲突加剧地缘政治不安,预计相关出口合同谈判有望提速。上月28日,2025韩国国际海事防务产业展(MADEX)在釜山举行,沙特阿拉伯海军参谋总长穆罕默德·加里比到访韩华航空航天的展位,对3600吨级的潜水艇“张保皋-III”表示出极大兴趣。还参观了HD现代重工展位,直接咨询6500吨级护卫舰出口的可能性。 阿联酋则对韩国型下一代战斗机KE-21表示关注。今年4月,阿联酋空军防空司令部一行访问韩国航空航天产业(KAI),参观了KF-21原型机生产设施,就出口至伊拉克的多用途直升机“完美雄鹰”(Surion)后续订单进行讨论。 政府在军工产业的稳步发展趋势同步出台配套愿景,计划通过出口市场多元化将军工产业年出口规模提升至200亿美元以上,5年内使韩国军工产业跻身全球四强。 但也有观点认为,李在明提出的全球四强目标略有“画大饼”之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SIPRI)于2023年进行的调查,韩国在全球军工市场所占份额仅为2%,与目前排名第4位的中国(5.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出口成绩来看,韩国军工企业四大巨头韩华航空航天、现代罗特姆、LIG Nex1和韩国航空航天产业去年出口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总金额达9.52万亿韩元,今年的出口前景也一片光明,各国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变化竞相增加国防支出,中东及俄乌战争等引发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东南亚军备需求持续扩大等因素将推动韩国军工产业持续发展,今年有望再次创下新纪录。
2025-06-24 01:12:51 -
李在明支持率上升至59.3% 共同民主党领先优势缩小
据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于23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总统李在明就任第二周的施政支持率为59.3%,较前一周小幅上升。 16日至20日,Realmeter受《能源经济新闻》委托,对2514名成年人进行电话自动应答(ARS)方式实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9.3%的受访者对李在明的执政表现给予正面评价;认为表现不佳的占33.5%,另有7.2%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与前一周相比,正面评价上升0.7个百分点,负面评价则下降0.7个百分点。 Realmeter分析称,因七国集团(G7)峰会召开、韩国综合股指(KOSPI)突破3000点等好消息,带动支持率上升。但由于国务总理候选人金民锡引发的资格审查争议,以及房地产市场过热等负面议题浮出水面,支持率出现下滑趋势。 从地区来看,李在明在光州与全罗道地区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8.9%。其次为济州道(64.8%)以及仁川与京畿道地区(62.3%)。除大邱与庆尚北道地区(49.2%)外,其他地区的积极评价均超过五成。 从年龄层来看,除20-29岁群体外,其余年龄段对李在明总统执政的正面评价均超过50%。其中40-49岁群体支持率最高,达73.3%。其次是50-59岁群体(70.2%)和30-39岁群体(54.9%)。20-29岁群体的支持率为49.6%,相对较低。 关于李在明未来的执政表现,60.5%的受访者表示看好,较上一轮调查上升1.1个百分点;34.3%表示不看好,较前一周下降0.6个百分点;另有5.3%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此外,Realmeter于19日至20日面向全国1008名18岁以上选民进行的政党支持率调查显示,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为48.4%,较前一周下降1.5个百分点。国民力量党则上升1.0个百分点至31.4%,两党之间的差距由19.5个百分点缩小至17个百分点。其他政党方面,改革新党支持率为4.9%,祖国革新党为2.9%,进步党为1.6%。
2025-06-23 20:19:39 -
韩国去年家庭债务占GDP比例居全球第五
国际清算银行(BIS)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90.1%,较前一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于2021年第三季度触及99.2%的峰值后开始下降,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该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国际金融协会(IIF)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从去年的91.7%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90.3%。尽管IIF和BIS的统计时间略有差异,但两者反映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 以BIS统计为准,去年韩国在全球44个受调查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五,仅次于瑞士(125.4%)、澳大利亚(112.1%)、加拿大(100.0%)和荷兰(93.6%)。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8.8%),也超过发达国家(67.0%)、新兴市场(46.6%)和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的平均水平(58.3%)。 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多次表示,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80%将制约经济增长或金融稳定,目标是将该数值逐步降至80%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家庭债务和房价不稳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风险明显上升。随着多项土地交易限制措施解除,首尔房价再次上涨,交易量也随之增加,引发市场对家庭债务可能重新激增的担忧。 数据显示,4月份金融机构家庭贷款增加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6.7亿元),5月进一步扩大至6万亿韩元,创去年10月(6.5万亿韩元)以来最大增幅。 此外,由于第三阶段总债务本息偿还比率(DSR)限制措施将于7月实施,大批借款需求涌入市场,预计6月份家庭贷款增幅将达到7至8万亿韩元。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朴廷祐(音)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韩国家庭债务增速将达到4%左右。如果这一趋势延续至下半年,考虑到今年名义GDP增速约为3%,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很可能再次上升。”
2025-06-22 23:24:44 -
调查:韩国养老准备水平达69.9分 收入差距影响显著
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2日发布的《2024年养老准备现状调查及诊断指标细分方案研究》报告,韩国30至60多岁人群的养老准备水平评分为69.9分(满分100分),较2019年的67.5分提升2.4分。 本次调查由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受保健福祉部委托,于去年8月至9月期间展开,面向全国3040名30至69岁成年人,通过“健康”“财务”“人际关系”“休闲”四大领域共37项指标进行面谈评估。 从各领域来看,“健康”得分最高(74.5分),其后依次为“财务”(67.6分)、“人际关系”(64.9分)与“休闲”(60.3分)。其中,“财务”领域分数较2019年提高7.3分,而“人际关系”则下降2.4分。报告指出,该变化可能与家庭结构等社会因素有关。 此外,不同经济群体间的养老准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尤以“财务”领域最为突出,高收入群体得分为73.4分,低收入群体为64.6分,相差8.8分。“休闲”“人际关系”“健康”领域也呈现出分化,高收入群体分别得分为64.4分、68.2分、76.5分,低收入群体则为57.3分、63.4分、73.1分。 婚姻状况、家庭构成与居住地也对养老准备水平产生影响。无配偶者(65.6分)、单人家庭(65分)、农村居民(67.2分)得分均低于有配偶者(71.0分)、多人家庭(70.8分)及大城市居民(72.1分)。 从年龄段来看,40多岁群体得分最高,为71.1分;60多岁群体最低,仅为66.9分。整体来看,受访者预期从事有收入活动的平均年龄为66.5岁,其中60多岁人群预期工作至70.7岁。 在退休后生活费预期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每月需约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方可维持基本生活。对当前养老准备水平的自评分则为5.28分(满分10分)。 为提升国民养老准备能力,政府自2016年起提供多项相关公共服务。但调查显示,仅有3%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并非常了解”相关服务。对此,研究团队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拓展服务覆盖面,并提出应将更多人口统计学特征纳入评估体系,同时将调查对象范围扩大至20多岁群体,以提升服务认知度与诊断咨询的精准性。
2025-06-22 19:49:00 -
韩国医护人员逾半数曾遭暴力或性骚扰 女性受害者比例更高
韩国保健医疗工会今年1月对全国约4.49万名工会成员进行保健医疗实态调查,并于19日公布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半数以上医护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经历过语言辱骂、人身攻击或性骚扰等暴力事件。 数据显示,55.7%的受访者表示遭受过辱骂、暴力或性暴力等行为。其中,遭遇语言辱骂(包括高声斥责、人身侮辱等)受访者占55.1%,遭遇肢体暴力占11.5%,遭受性骚扰或性侵犯则占7.2%。 从性别来看,女性受害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中有59.8%表示遭受过辱骂,12.7%遭受过肢体暴力,8.4%遭受过性骚扰。男性相应比例则分别为36%、6.9%和2.5%。 医疗行业暴力事件频发,但多数受害者选择“忍气吞声”。数据显示,72%的受访者未采取任何正式应对措施,仅向周围熟人倾诉或默默忍受。在遭受暴言、暴力和性骚扰的受访者中,分别有75.5%、61.2%和66.4%表示“没有正式申诉,仅私下诉苦”。向工会、职场内部申诉机制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者比例极低,分别仅为1.8%、2.4%和2.6%。 更令人担忧的是,93%的受害者表示所在机构未采取任何形式的应对或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暂停工作、安排休息、隔离施暴者、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给予带薪假期等应对措施,但现实中往往难以落实。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施暴者为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其中,在遭遇暴言、暴力和性骚扰案例中,施暴者为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2.7%、84.5%和74.2%,为患者家属的比例分别为26.5%、9.5%和9.9%。 保健医疗工会指出,随着韩国进入低生育率、高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护理服务体系也在不断扩展,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强化对医护人员的人权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医护暴力事件持续发生。
2025-06-20 02:46:43
-
韩国钢企推动反倾销申诉 剑指中国产低价钢材
为实现产品价格正常化,韩国钢铁行业正在积极推动一系列反倾销申诉。继厚板和热轧钢板之后,业内还计划陆续对涂层钢板、彩涂钢板以及特殊钢棒等产品申请反倾销调查。 据钢铁行业24日消息,东国制钢正在准备针对中国产涂层和彩涂钢板的反倾销申诉。东国制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准备中,计划尽快提出申诉。” 世亚特钢也正在准备对中国产特殊钢棒的反倾销申诉。特殊钢棒主要用于汽车、造船、机械等产业的零部件制造。 随着低价中国钢材的不断涌入,韩国钢铁价格下跌,销售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行业期待通过对低价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来恢复价格秩序。 实际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今年2月对中国产厚板作出反倾销初步裁定后,相关产品进口大幅减少。上月中国向韩国出口厚板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7万吨大幅减少62.9%。 此前,现代制铁就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向贸易委员会提出反倾销申诉,初步调查结果预计最早在7月底公布。如果初步裁定倾销属实,热轧钢板的进口也可能像厚板一样减少。今年1月至5月,韩国进口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共计143.9万吨。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反倾销税实施后,厚板进口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通过涂漆等手段伪装进口,规避限制。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必须由政府加以管控,钢铁行业才能真正复苏。” 此外,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钢铁减产也是钢材价格有望回升的重要因素。上月中国粗钢产量为865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6.9%。对此,有进投资证券研究员李宥真(音)表示,中国国内的钢铁减产正在成为现实,供给和不确定性均在减弱,市场正在向稳定方向发展。
2025-06-24 20:05:35 -
韩国就业市场筑起"经验高墙" 逾八成企业偏好"即战力"人才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韩商会”)于24日发布的《上半年就业市场调查及启示》显示,韩国就业市场正面临结构性矛盾。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遭遇“经验门槛”。逾半数求职者认为企业过度倾向录用有工作经验者,成为青年群体步入职场的主要障碍。 具体来看,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各大招聘平台累计发布岗位14.4181万个,其中明确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占比高达82%。而面向应届生的岗位仅占2.6%,同时接受应届生及有经验者的岗位占15.4%,应届生就业空间被严重挤压。 韩商会开面向1000名大学应届生开展的《大学应届生就业认知调查》结果显示,53.9%的受访者将“经验导向型招聘模式”列为首要就业障碍。企业普遍期望聘用“即战力”人才,然而53.2%的应届求职者表示在校期间未能获得与目标岗位相匹配的实践经验,直接削弱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凸显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韩商会分析称,在全球秩序重构与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企业用人策略正加速向“灵活用工”和“经验优先”方向转变。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商会建议大规模扩充校企合作实习岗位;将实习经历纳入高校学分考核;重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实务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化解决在校生经验积累难题。 此外,劳资双方在薪酬预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期望年薪达402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8万元),较企业平均起薪(3708万韩元)高出8.5%,折射出供需双方的市场认知偏差。 据调查,求职青年对非首都圈就业接受度显著提升。居住在首尔、京畿道、仁川等首都圈的受访者中,63.4%表示“愿意为优质岗位考虑非首都圈就业岗位。在就业地域考量方面,薪酬竞争力以78.9%的占比高居首位,其次依次为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57.1%)、工作与生活平衡(55.8%)、职业稳定性(42.5%)及专业能力提升空间(29.1%)。 韩国雇佣信息院就业动向分析组长尹正惠(音)指出:“非首都圈就业意愿提升,反映出首都圈过度竞争压力下,求职者的地域偏好正趋向理性化。政府应当配套实施激励政策,重点加强AI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质企业向地方转移,为青年群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态体系。”
2025-06-24 19:38:14 -
补充预算提振消费心理 6大核心指标全线上扬
受新政府成立和第二轮补充预算等利好因素影响,韩国消费者经济心理连续三个月呈回暖态势。 韩国银行(央行)24日发布《消费者动向调查》显示,6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108.7,较5月上升6.9点。本次调查面向全国2500户家庭,于本月10至17日实施。 去年12月,前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消费者心理指数当月剧跌12.5个点后持续波动,今年4月和5月连续回升至93.8和101.8点,6月继续保持回升势头,绝对值更创下了自2021年6月(111.1)后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通过综合当前生活状况、生活前景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当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等6项指标计算得出。高于100表示消费者心理较长期平均水平(2003年至2024年)更为乐观,低于100则表示更为消极。 与5月相比,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项指标全线上扬,尤其是未来经济展望和当前经济判断两项指标涨幅尤为显著。 央行负责人表示,政治不确定性基本消除,第二轮补充预算提上议程,新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令消费者心理指数大幅改善。补充预算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在即,消费心理将持续回暖,但美国的对等关税宽限期即将结束,中东局势等地缘政治风险尚存,仍需继续观望。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大幅攀升9个点,该指数表示预测一年后房价会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创下自2021年10月后近4年来的新高。相反,利率展望指数下降6个点,跌至2020年6月以后的最低水平,反映未来一年消费者物价上涨预期的通胀率也较5月回落0.2个点。
2025-06-24 19:26:29 -
外卖"免配送费"引争议 商家经营压力加剧
韩国外卖平台推行“免配送费”服务已逾一年。尽管消费者需支付的配送费大幅减少,但商家需支付每单超过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59元)的配送费,进一步加重了经营负担。 去年,“共生协议体”曾向韩国两大外卖平台“外卖的民族”与Coupang Eats劝告终止免配送费服务,但其并未采纳。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上月亦成立外卖平台专项调查组,重点调查免配送费广告是否夸大宣传。 外卖业界23日消息,自Coupang Eats与“外卖的民族”开始实施免配送费服务而掀起巨大争议。去年3月Coupang Eats率先向其Wow会员推出“捆绑下单免配送费”服务,一周后,“外卖的民族”也推出了类似的“实惠配送”服务。 另外,拥有约60%市场份额的“外卖的民族”消费者纷纷转向实惠的平台配送,导致商家配送大幅减少。该配送费为4000韩元,通常由消费者和商家各自承担一半。然而,随着配送的减少,商家不得不接受平台配送“Baemin配送”,商家需每单支付约3400韩元的配送费。 去年,一位公益委员曾建议韩国应效仿其他国家,由消费者承担约1000韩元的部分配送费。在免配送费服务推行前,2公里以内的配送费通常约为3000韩元。Coupang Eats为其超过1400万名付费会员提供免配送费服务,“外卖的民族”也同样实施类似服务。 此外,“免配送费”也被指为餐厅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不少餐厅的堂食价格不变,外卖价格却上调1000至2000韩元,形成所谓的“外卖定价制”。对此,商家群体表示由于免配送费服务不得不抬高外卖餐食价格,配送费与手续费等费用合计已占到整体外卖价格的40%左右。 与此相反的是,外卖平台因免配送费服务使其营收迅速增长。数据显示,“外卖的民族”在推行此服务后,去年营收达4.322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6%(9071亿韩元);Coupang Eats营收达1.881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137.5%(7925亿韩元)。 虽然目前“外卖的民族”与Coupang Eats均未有终止免配送费服务竞争的迹象,但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可能成为外卖行业变局的关键因素。据悉,公平交易委员会正调查免配送费服务是否存在夸大宣传及Coupang是否涉嫌捆绑销售会员等问题。
2025-06-24 03:03:48 -
韩国政府规划"理想职场"战略 抵御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为缓解中小企业长期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政府计划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员工的金融产品,并配套与大型企业持平的福利制度。此举能否助力中小企业转型为“理想职场”引发关注。 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在23日的业务报告中提出,计划通过“缩小差距、共生发展”打造理想中小企业。根据这一目标,政府拟推出八年可积攒最高达6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1.1883万元)的“青年未来储蓄”,并扩大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规模。 大韩商工会议所发表的《青年职场偏好调查》显示,仅15.7%(多选)受访者倾向选择中小企业,不及中坚企业(36%)的一半。青年群体对中小企业存在负面评价的原因中,“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63.3%)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难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45.3%)、“发展前景不明朗”(43.7%)、“雇佣稳定性低”(39.3%)以及“社会认可度不足”(37%)。 此外,受访者认为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环境的首要课题是“提高工资水平”(78%),其次为“保障工作生活平衡”(62%)、“构建平等组织文化”(42%)和“营造安全工作环境”(39%)。 据悉,中企部拟自明年起推行“中小企业员工资产积累项目”,预算规模约为6500亿韩元。其中,“青年未来储蓄”面向青年职员与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政府计划与中小企业共同承担青年开户首笔启动资金。 韩国政府计划面向中小企业核心人才(企业研究所员工、持有技师资格证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等)推出专项补贴,并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承担。此外,政府计划对目前有3.2万名加入者的“中小企业员工优待储蓄”项目进一步增加支援,对连续工作满三年的职员发放600万韩元奖金。 福利政策方面,韩国政府计划自明年起把大韩商工会议所运营的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增至510亿韩元,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每人10万韩元福利积分等补贴,并计划面向工作环境较差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达5000万韩元的福利设施凭证。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与国土交通部协商改善中小企业住房特供制度,确保核心人才优先获得住房机会。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研究院研究委员卢旻善(音)表示,当前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收入差距显著,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政府亟需持续扩大财政支援力度。
2025-06-24 02:25:26 -
关税战下逆势起飞 韩国距离"军工强国梦"还差几步?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引发全球产业链震荡的背景下,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遭遇严峻挑战。但军工产业却实现逆势增长,现代罗特姆(Rotem)的K2坦克、韩华防务的K9自行火炮等明星产品,正成为韩国制造业新的“名片”。 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提出军工产业将与半导体、二次电池、未来汽车共同成为引领韩国经济的未来支柱产业,将力促韩国跻身全球军工四大强国行列,令相关产业的发展预期持续升温。 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有余,以伊冲突持续升级,全球各国对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凭借技术优势获得国际认可的韩国军工产业需求激增,不仅龙头企业受益,国内中小型配套企业也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本月10日,韩国宣布与波兰即将签署价值60亿美元的第二轮K2主战坦克出口合同,李在明上任伊始便拿下军工出口大单,为相关企业注入强心剂。 李在明竞选期间在庆尚南道拉票时,曾通过发表《航空航天国防政策》提出构建以政府主导的模式,承诺成立军工出口控制塔、加强防卫事业厅职能、扩大国防人工智能(AI)等国家科研投资,推进军工出口企业科研体制支援项目等,欲将军工产业打造为韩国出口下一个增长点。 军工业界认为,若军工企业的海外出口持续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李在明政府的各项承诺得以全面落实,订单余额有望从目前的80万亿韩元增长至超过100万亿韩元。出口目的地也将从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拓展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地区。 军工企业LIG Nex1生产的“天弓-II”导弹拦截系统自2022年出口阿联酋以来,2023年和2024年先后出口至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与中东三国签署总金额12.1万亿韩元的出口合同。近期关注领域拓展至舰艇、潜艇、战斗机等领域。 今年2月在沙特举行的世界防务展(WDS)上,韩华航空航天与沙特国家防卫部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MOU)。今后将从装甲车等地面武器系统拓展到使用机器人与卫星的监视侦察系统,签署一系列中长期合同。 近来以伊冲突加剧地缘政治不安,预计相关出口合同谈判有望提速。上月28日,2025韩国国际海事防务产业展(MADEX)在釜山举行,沙特阿拉伯海军参谋总长穆罕默德·加里比到访韩华航空航天的展位,对3600吨级的潜水艇“张保皋-III”表示出极大兴趣。还参观了HD现代重工展位,直接咨询6500吨级护卫舰出口的可能性。 阿联酋则对韩国型下一代战斗机KE-21表示关注。今年4月,阿联酋空军防空司令部一行访问韩国航空航天产业(KAI),参观了KF-21原型机生产设施,就出口至伊拉克的多用途直升机“完美雄鹰”(Surion)后续订单进行讨论。 政府在军工产业的稳步发展趋势同步出台配套愿景,计划通过出口市场多元化将军工产业年出口规模提升至200亿美元以上,5年内使韩国军工产业跻身全球四强。 但也有观点认为,李在明提出的全球四强目标略有“画大饼”之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SIPRI)于2023年进行的调查,韩国在全球军工市场所占份额仅为2%,与目前排名第4位的中国(5.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出口成绩来看,韩国军工企业四大巨头韩华航空航天、现代罗特姆、LIG Nex1和韩国航空航天产业去年出口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总金额达9.52万亿韩元,今年的出口前景也一片光明,各国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变化竞相增加国防支出,中东及俄乌战争等引发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东南亚军备需求持续扩大等因素将推动韩国军工产业持续发展,今年有望再次创下新纪录。
2025-06-24 01:12:51 -
李在明支持率上升至59.3% 共同民主党领先优势缩小
据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于23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总统李在明就任第二周的施政支持率为59.3%,较前一周小幅上升。 16日至20日,Realmeter受《能源经济新闻》委托,对2514名成年人进行电话自动应答(ARS)方式实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9.3%的受访者对李在明的执政表现给予正面评价;认为表现不佳的占33.5%,另有7.2%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与前一周相比,正面评价上升0.7个百分点,负面评价则下降0.7个百分点。 Realmeter分析称,因七国集团(G7)峰会召开、韩国综合股指(KOSPI)突破3000点等好消息,带动支持率上升。但由于国务总理候选人金民锡引发的资格审查争议,以及房地产市场过热等负面议题浮出水面,支持率出现下滑趋势。 从地区来看,李在明在光州与全罗道地区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8.9%。其次为济州道(64.8%)以及仁川与京畿道地区(62.3%)。除大邱与庆尚北道地区(49.2%)外,其他地区的积极评价均超过五成。 从年龄层来看,除20-29岁群体外,其余年龄段对李在明总统执政的正面评价均超过50%。其中40-49岁群体支持率最高,达73.3%。其次是50-59岁群体(70.2%)和30-39岁群体(54.9%)。20-29岁群体的支持率为49.6%,相对较低。 关于李在明未来的执政表现,60.5%的受访者表示看好,较上一轮调查上升1.1个百分点;34.3%表示不看好,较前一周下降0.6个百分点;另有5.3%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此外,Realmeter于19日至20日面向全国1008名18岁以上选民进行的政党支持率调查显示,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为48.4%,较前一周下降1.5个百分点。国民力量党则上升1.0个百分点至31.4%,两党之间的差距由19.5个百分点缩小至17个百分点。其他政党方面,改革新党支持率为4.9%,祖国革新党为2.9%,进步党为1.6%。
2025-06-23 20:19:39 -
韩国去年家庭债务占GDP比例居全球第五
国际清算银行(BIS)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90.1%,较前一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于2021年第三季度触及99.2%的峰值后开始下降,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该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国际金融协会(IIF)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从去年的91.7%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90.3%。尽管IIF和BIS的统计时间略有差异,但两者反映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 以BIS统计为准,去年韩国在全球44个受调查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五,仅次于瑞士(125.4%)、澳大利亚(112.1%)、加拿大(100.0%)和荷兰(93.6%)。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8.8%),也超过发达国家(67.0%)、新兴市场(46.6%)和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的平均水平(58.3%)。 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多次表示,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80%将制约经济增长或金融稳定,目标是将该数值逐步降至80%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家庭债务和房价不稳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风险明显上升。随着多项土地交易限制措施解除,首尔房价再次上涨,交易量也随之增加,引发市场对家庭债务可能重新激增的担忧。 数据显示,4月份金融机构家庭贷款增加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6.7亿元),5月进一步扩大至6万亿韩元,创去年10月(6.5万亿韩元)以来最大增幅。 此外,由于第三阶段总债务本息偿还比率(DSR)限制措施将于7月实施,大批借款需求涌入市场,预计6月份家庭贷款增幅将达到7至8万亿韩元。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朴廷祐(音)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韩国家庭债务增速将达到4%左右。如果这一趋势延续至下半年,考虑到今年名义GDP增速约为3%,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很可能再次上升。”
2025-06-22 23:24:44 -
调查:韩国养老准备水平达69.9分 收入差距影响显著
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2日发布的《2024年养老准备现状调查及诊断指标细分方案研究》报告,韩国30至60多岁人群的养老准备水平评分为69.9分(满分100分),较2019年的67.5分提升2.4分。 本次调查由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受保健福祉部委托,于去年8月至9月期间展开,面向全国3040名30至69岁成年人,通过“健康”“财务”“人际关系”“休闲”四大领域共37项指标进行面谈评估。 从各领域来看,“健康”得分最高(74.5分),其后依次为“财务”(67.6分)、“人际关系”(64.9分)与“休闲”(60.3分)。其中,“财务”领域分数较2019年提高7.3分,而“人际关系”则下降2.4分。报告指出,该变化可能与家庭结构等社会因素有关。 此外,不同经济群体间的养老准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尤以“财务”领域最为突出,高收入群体得分为73.4分,低收入群体为64.6分,相差8.8分。“休闲”“人际关系”“健康”领域也呈现出分化,高收入群体分别得分为64.4分、68.2分、76.5分,低收入群体则为57.3分、63.4分、73.1分。 婚姻状况、家庭构成与居住地也对养老准备水平产生影响。无配偶者(65.6分)、单人家庭(65分)、农村居民(67.2分)得分均低于有配偶者(71.0分)、多人家庭(70.8分)及大城市居民(72.1分)。 从年龄段来看,40多岁群体得分最高,为71.1分;60多岁群体最低,仅为66.9分。整体来看,受访者预期从事有收入活动的平均年龄为66.5岁,其中60多岁人群预期工作至70.7岁。 在退休后生活费预期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每月需约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方可维持基本生活。对当前养老准备水平的自评分则为5.28分(满分10分)。 为提升国民养老准备能力,政府自2016年起提供多项相关公共服务。但调查显示,仅有3%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并非常了解”相关服务。对此,研究团队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拓展服务覆盖面,并提出应将更多人口统计学特征纳入评估体系,同时将调查对象范围扩大至20多岁群体,以提升服务认知度与诊断咨询的精准性。
2025-06-22 19:49:00 -
韩国医护人员逾半数曾遭暴力或性骚扰 女性受害者比例更高
韩国保健医疗工会今年1月对全国约4.49万名工会成员进行保健医疗实态调查,并于19日公布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半数以上医护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经历过语言辱骂、人身攻击或性骚扰等暴力事件。 数据显示,55.7%的受访者表示遭受过辱骂、暴力或性暴力等行为。其中,遭遇语言辱骂(包括高声斥责、人身侮辱等)受访者占55.1%,遭遇肢体暴力占11.5%,遭受性骚扰或性侵犯则占7.2%。 从性别来看,女性受害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中有59.8%表示遭受过辱骂,12.7%遭受过肢体暴力,8.4%遭受过性骚扰。男性相应比例则分别为36%、6.9%和2.5%。 医疗行业暴力事件频发,但多数受害者选择“忍气吞声”。数据显示,72%的受访者未采取任何正式应对措施,仅向周围熟人倾诉或默默忍受。在遭受暴言、暴力和性骚扰的受访者中,分别有75.5%、61.2%和66.4%表示“没有正式申诉,仅私下诉苦”。向工会、职场内部申诉机制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者比例极低,分别仅为1.8%、2.4%和2.6%。 更令人担忧的是,93%的受害者表示所在机构未采取任何形式的应对或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暂停工作、安排休息、隔离施暴者、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给予带薪假期等应对措施,但现实中往往难以落实。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施暴者为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其中,在遭遇暴言、暴力和性骚扰案例中,施暴者为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2.7%、84.5%和74.2%,为患者家属的比例分别为26.5%、9.5%和9.9%。 保健医疗工会指出,随着韩国进入低生育率、高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护理服务体系也在不断扩展,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强化对医护人员的人权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医护暴力事件持续发生。
2025-06-20 02: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