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妇产科人力严重短缺 医生平均年龄均年过花甲

发稿时间 2024-11-26 14:37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新生儿室【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受低生育率和妇产科遇冷等影响,韩国妇产科医生老龄化严重,医生人力资源显著短缺。 据调查,每3名妇产科医生中,就有1名年过花甲,人力资源结构的严重失衡,特别是,地方妇产科医生不足现象尤为突出。

国会保健福利委员会共同民主党议员朴胜喜日前从保健福利部收到的资料显示,以今年8月为基准,全国妇产科医生共6082人,平均年龄为54.4岁。随着妇产科需求下降,年轻医生对该领域的热情明显减退,导致高龄医生比例急剧上升。

从年龄段来看,50多岁妇产科医生最多,占全体的32.5%。其次依次为40多岁(22.8%)、60多岁(22.2%)、30多岁(11.5%)、70岁以上(10.8%)、30岁以下(0.15%)等。 60岁以上高龄妇产科医生占比高达33%,与30岁以下医生占比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三成妇产科医生年龄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60岁以上;反之,30岁以下医生占比维持在0%区间,医生数量甚微。

据悉,地方地区妇产科医生老龄化现象更为严峻。具体来看,庆北的妇产科医生平均年龄最高,达60.8岁;其次为全北(59.6岁)和全南(59.1岁),均远高于全国平均的54.4岁。低于全国平均年龄的地区只有大邱、京畿、首尔、世宗等4个地区。此外,每千名女性仅对应0.24名妇产科医生,其中老龄化最严重的庆北更是低至0.16名,创全国新低。反之,首尔(0.34名)、光州(0.29名)、大邱(0.28名)、大田(0.25名)等大城市医生数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城乡之间医疗人力分配不均问题尤为突出。

朴胜喜对此表示担忧称,妇产科医生短缺问题在地方地区尤为严重,未来妇产科医疗因医护资源不足可能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制定地区公共医疗资源改善政策,加强地区公共医疗资源建设。

随着低生育率持续,可分娩的妇产科数量锐减。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仅剩425家可分娩妇产科,较2013年的706家减少281家,尤其是大型医院内妇产科数量近乎腰斩,同期,从409家减少至195家。 妇产科医生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培养的妇产科医生数量从2004年的年均259人骤降至2023年的102人,其中男性妇产科医生从171人减少至7人(6.7%)。

今年2月,因反对医科大学扩招,多数医生集体辞职,导致妇产科人力不足现象进一步加剧。目前,474名住院实习医生中仅剩38名留任,重新就业于小型诊所的医生仅48名。

妇产科医生协会会长金在研(音)表示:“低生育率、医疗环境恶化及政府支持不足等,导致妇产科医生剧减,分娩医疗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停业危机。”

恶劣的医疗环境和生育率持续下跌,导致分娩妇产科剧减。数据显示,可分娩的妇产科从2018年的555家减少至今年的425家,减少130家。全国250家市郡区医院中有22家没有妇产科科室,即便设有妇产科,但未设分娩室的医院达50家。分娩医生缺乏更是加剧了这一危机,多数医院负责分娩的产科教授仅1至2名,其中62%的医生每月值班6至10次,工作环境异常恶劣。

“妇产科医生荒”非一日之寒,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医生待遇问题。妇产科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收入相对较低,加之医疗事故诉讼风险高昂,使不少医生敬而远之。事实上,分娩过程中潜在的医疗事故风险,其后续的法律诉讼程序及可能面临的高额败诉赔偿费用,已成为许多妇产科医生难以承受的压力,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避开分娩领域。随着晚婚晚孕趋势加剧,韩国平均生育年龄不断攀升,导致孕妇及胎儿面临的高危状况频发。近期,一起妇产科诉讼案件中出现高达约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8万元)的赔偿判决,无疑为妇产科医生增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加剧分娩领域人力资源危机。

妇产科医生协会强调,为克服当前危机,政府亟需采取改善妇产科医生待遇、支持分娩医疗机构、建立医疗事故保险体系等积极措施。同时,为扩充医疗人力,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地区医疗发展基金会,并针对地方分娩基础设施的消亡制定具体支援策略,确保从根本上解决“妇产科医生荒”问题。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