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行业震撼之际,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正在席卷生成式AI领域的知识产权市场。过去十年间,中国生成式AI专利占有率增长10倍以上,而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市场份额则在中国的攻势下出现下降。
韩国《每日经济》与全球专利分析机构LexisNexis 9日联合发布的《生成式AI领域国家及机构知识产权竞争力》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全球生成式AI相关专利中,中国专利占比高达约74%。相比2014年的7%,中国的专利占有率在十年间增长10倍以上。
与中国的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专利占比从2014年的约65%下滑至去年的约15%。韩国的市场份额同期也从6%降至4%,日本则从8%降至2%。对此有分析认为,在大语言模型(LLM)、新药研发、图像生成等各个领域的生成式AI知识产权竞争中,中国逐渐形成独占优势。
该分析使用LexisNexis的AI专利分类工具Classification和专利分析解决方案PatentSight的专利资产指数(PAI)。PAI指数综合考量企业持有的专利数量、专利引用次数、专利覆盖市场规模等多项指标,以评估专利竞争力。
报告显示,生成式AI相关专利自2018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从最初的不足2000项迅速增加到去年的约4万项。LexisNexis研究员Joe Begley表示,自谷歌公布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概念后,生成式AI相关专利数量开始大幅增长,几乎涵盖所有应用领域,未来全球专利布局还会持续扩展。
韩国在生成式AI领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趋势。韩国持有的生成式AI专利中,图像相关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文本、音频和新药研发等。韩国的图像生成AI专利数量较多,但专利质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oe Begley指出,这也可能成为韩国在该领域的弱点。
全球生成式AI的创新主要由企业推动。报告评选出15家在生成式AI知识产权竞争力方面领先的机构,其中除两家外均为企业。从国家来看,中国的上榜机构最多,包括抖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8家。美国方面,微软、Adobe、Alphabet、英伟达、IBM等6家企业入选。韩国仅有三星电子一家上榜,持有约300项生成式AI相关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