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日,光州某空房的墙壁倒塌,管辖地方自治团体限制附近路边通行。【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韩国步入超老龄社会,地方地区空置房屋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每100户家庭中就有8户为空置房屋,凸显了空置房屋问题的严重性。
大韩建设政策研究院于5日以统计厅发布的住宅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的《各年度及地区空置房屋现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空置房屋数量达153.4万户,同比增加约5.7%,较2015年增加43.6%。自2015年以来,全国空置房屋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06.8万户逐年增加至2019年的151.7万户,创历史新高。
从地区分布来看,京畿道的空置房屋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8.6%,位居首位,其次是庆南(8.7%)和庆北(8.4%)。在京畿道内部,平泽的空置房屋占比最高,达11.2%,其次是华城(8.1%)、富川(6.3%)、水原(6.1%)和南杨州(5%)等。
从人口与空置房屋的比例来看,全国范围内每千人中有29.9户空置房屋,较2015年的每千人20.7户有所增加。具体而言,全南地区的空置房屋比例最高,每千人中有67.2户,其次是江原道(54户)、忠南(53.1户)、庆北(50.5户)和庆南(40.8户)。相比之下,人口密集的首儿和京畿道空置房屋比例最低,分别为每千人11.5户和21.0户。
大韩建设政策研究院指出,地方自治团体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空置房屋问题。长期闲置的房屋不仅会影响周边住宅的价值,还可能导致乡间居住环境的不稳定和贫民化问题,甚至引发犯罪率上升。研究院副研究委员高夏熙(音)建议:“地方自治团体应将空置房屋纳入公有财产管理体系,通过整顿和改造,将其转化为低收入阶层和青年群体的租赁住宅或商业化用途。通过提供贷款优惠或低价出售等方案,为地方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