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亚洲人之声】中国介入宪院审理? 保守派阴谋论荒诞不经

陈姗娜 记者 2025-03-05 14:42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宣判临近,韩国保守派开始散布阴谋论,声称宪法法院负责审理尹锡悦弹劾案的特别工作组(TF)受到中国影响。所谓的“证据”是,该TF的10余名宪法研究官中,有不少人的姓氏疑似属于华侨或中国籍人士。  

实际上,除国家安全领域外,韩国法律并未禁止外国人或双重国籍者在公职部门任职。朴槿惠政府时期,未来创造科学部(现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首任长官就由一名美国籍韩裔人士担任。不过,中国的情况稍有不同,中国法律禁止本国公民持有双重国籍。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这种阴谋论更是无稽之谈。韩国大部分姓氏受中国文化影响,均为单姓。韩国的五大姓氏为金、李、朴、崔和郑,而中国则是李、王、张、刘和陈。如果仅凭姓氏就怀疑是中国人,那么同理可得李姓人士可能也都是中国人,显然荒谬。

最根本的问题是,历史上韩国的普通百姓原本没有姓氏。从新罗真兴王设立的四大巡狩碑之一北汉山碑的记载来看,截至6世纪,韩国大多数人都没有姓氏。高丽太祖王建统一后三国后,赐予地方豪族姓氏和本贯,统治阶级才开始有族谱。

在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之后,许多贱民和奴婢购买族谱或冒充主人的姓氏,姓氏制度逐渐普及。直到日据时期的1909年实施《户籍法》,韩国国民才普遍拥有姓氏。因此,历史上普遍认为来自中国大陆的家族是“真正的贵族”,比如南宋灭亡后归化高丽的罗氏,以及唐朝时期进入新罗的卢氏。

在反对弹劾的集会上,著名讲师全汉吉表示:“宪法法院的TF中有许多中国式名字,让这样的人来审判总统合理吗?”这一言论进一步助长所谓“中国介入”的阴谋论。值得注意的是,全汉吉是韩国历史顶级讲师,同时也是公务员考试专家,理应比他人更了解韩国的公职资格法规和姓氏渊源。

全汉吉为何提出这样的质疑,令人费解。如果以血统来判断是否具备弹劾案件审理资格,那么韩国不计其数的归化姓氏可能都需要排除在外。按照这种逻辑,几乎没有韩国人可以免于国籍争议。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上月22日,在大田西区大田市政府前,新教团体“SAVE KOREA”举行反对弹劾并敦促释放总统尹锡悦的国家紧急祈祷会,韩国历史讲师全汉吉正在发言。【图片来源 韩联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