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4日,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卖出规模达到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6.8亿元)。其中,主板市场(KOSPI)净卖出7.2284万亿韩元,科斯达克(KOSDAQ)市场净卖出8380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5日外资持股比例一度降至31.57%,创下自2023年8月31日(31.55%)以来近20个月的新低。而本月21日为准,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的持仓金额为667.5868万亿韩元,占比29.2%,跌破30%。
金融监督院发布的《2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上月外资在韩股市场净卖出2.83万亿韩元,连续7个月呈现资金外流,创下历史第三长的月度净卖出纪录。历史数据显示,外资最长净卖出纪录发生在2007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连续11个月),其次是2002年2至9月(连续8个月)。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重因素导致外资持续撤离韩国股市。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超出市场预期,推动美元走强,外资纷纷流向美国,韩元面临更大贬值压力。随后,韩国总统尹锡悦于去年12月3日突然宣布“紧急戒严”,引发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外资撤离韩国市场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委员长金英焕近日宣布,将计划于3月31日全面解除卖空禁令。金英焕在记者会上强调:“经过一年多的制度完善,我们已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没有必要实施部分开放。”
2023年11月,由于大批韩国散户投资者对机构的卖空交易行为不满,金融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国际机构“非法卖空”行为,调查对象为国内卖空交易前14家的国际投行,卖空交易量约占海外企业在韩国卖空行为总交易量的90%以上。同时,政府发布卖空禁令至去年6月。此后,韩国政府将股市卖空禁令延长至今年3月底。上月24日,金融委员会方面表示,已完成做空交易监测系统建设,3月31日起可解除股票做空禁令。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认为,卖空重启将提振韩国股市。这主要源于外资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通常会运用多空策略。多空策略(Long Short Strategy)的核心在于同时进行买入和卖出操作,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获取收益或对冲风险。
根据现代汽车证券公司的研究资料,2008年卖空禁令实施后,外资在KOSPI的交易占比从31至32%骤降至15%,而2009年6月解禁后逐步回升至20%左右。大信证券研究员李京民(音)分析指出:“在2009年6月和2011年11月两次解禁卖空后,外资流入韩国股市,这推动了KOSPI指数显著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