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媒体《The Guru》1日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三星显示、三星SDI、三星电机等三星系企业在中国共获批1933项专利,较去年同期(1827项)增长约6%。三星正加速机器人、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专利布局,以确保其在华技术竞争优势。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数据显示,三星今年1月获批542项专利,2月665项,3月726项。其中,三星电子以396项专利居首,其次是三星显示(230项)、三星SDI(50项)和三星电机(47项)。
三星电子在机器人领域的专利布局尤为突出,近期获批的核心专利包括:行驶地图生成及控制方法的行驶机器人(专利号:CN119604391A)、通过控制ToF LiDAR传感器进行导航的机器人及控制方法(专利号:CN119585086A)和基于可靠性值识别移动路径的机器人装置及控制方法(专利号:CN119562883A)等。
这些专利将使机器人具备更精准的环境感知能力,优化自主行驶路径,并提升安全性,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服务业,助力三星提升其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力。
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领域,三星电子正聚焦提升可穿戴设备及AR/VR内容的沉浸感,以迎接即将推出的混合现实(XR)设备“Project Infinity”。近期获批的相关专利包括:用于显示虚拟对象的可穿戴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号:CN119678121A)、透视式AR系统中的深度重建和过滤的网格转换技术(专利号:CN119678188A)、可调节镜片间距的可穿戴电子装置(专利号:CN119585664A)和增强现实环境下的图像采集装置和方法(专利号:CN119678092A)。
三星显示在扩展现实(XR)设备的核心显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获批头戴式、眼镜式和移动显示设备相关专利(专利号:CN119667952A)。这些技术旨在优化XR设备的轻量化设计及显示清晰度,为未来AR/VR设备的创新奠定基础。
三星SDI正推进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的战略目标,并在本季度获批多项关键专利,包括:混合固态离子导体及其在电解质、正极、电化学装置中的应用(专利号:CN119725696A)和负极-固态电解质组件及其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专利号:CN119601578A)。
这些专利旨在提升全固态电池的离子导电性和稳定性,优化电极与电解质的结合性能,为未来新能源市场提供技术保障。
三星还积极加强与韩国半导体及显示设备制造商的合作,联合开发了多项技术专利。例如:与韩国最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Semes(细美事)合作,申请“衬底处理装置及其控制设备”专利(专利号:CN119673804A);与光伏设备及安装商Toptec(托普泰克)合作,申请“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专利(专利号:CN119562715A)。
业内分析认为,三星正通过强化自主研发及合作创新,进一步巩固其在半导体、显示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全球技术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