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便利店行业巨头CU与GS25的竞争已从本土市场延伸至海外。据流通业界日前消息,韩国便利店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进入“红海”阶段。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行业仍在扩张,但国内门店数量已接近上限,未来竞争的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服务质量和内容创新。”
受高物价与消费疲软影响,韩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促使CU与GS25加速海外布局,以寻求新的增长点。财报显示,CU母公司BGF Retail去年实现营业利润251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同比微降0.6%;GS25母公司GS Retail去年营业利润则为1946亿韩元,同比下滑10%。面对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两大品牌正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CU在蒙古、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市场表现亮眼,目前在蒙古运营460家门店,在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设有150家和27家门店。
CU于2018年进入蒙古市场,成为首个进军该国的韩国便利店品牌。在首都乌兰巴托开设的首家门店“CU香格里拉店”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门店数量突破300家,创下韩国零售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最快扩张纪录。
CU的海外成功策略主要体现在本地化经营。在蒙古市场,CU不仅提供紫菜包饭、韩式热狗等韩国食品,还推出蒸包、煎饺等符合当地口味的蒙古特色食品。

2024年3月,CU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开设首家门店“CU阿斯塔纳广场店”,目前门店数量已增至27家。CU在当地以“差异化、本地化、协同化”为核心策略,引入800余种韩国人气食品,包括方便面、零食、炒年糕、炸鸡块等,以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尤其是鉴于外国顾客对“汉江自煮方便面”兴趣提升,CU特设即食方便面烹饪设备,以此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另一家便利店巨头GS25目前在蒙古和越南分别运营355家和271家门店。其中,在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GS25已成为当地门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

在越南市场,GS25以胡志明市首家门店“GS25 Mastery店”为起点,积累成功的经验后,于今年3月14日首次进军北部市场,在河内市的巴亭、还剑、栋多、桥纸等区域同步开设6家门店。GS25在河内优先布局旅游区和商务区,并结合当地市场特点,采用越南传统风格、图书馆主题等独特门店设计,同时强化生鲜食品供应。
GS25针对越南消费者偏爱“街头食品”的饮食习惯,推出本地化食品,如越南馒头(banh bao),并引入炒年糕、紫菜包饭等韩式即食产品。此外,门店还融入餐饮、咖啡店和休息区概念,以提升市场竞争力。GS25计划今年在越南北部新增40家门店,将全国门店总数扩展至500家,并计划到2027年增至700家。
在蒙古市场,GS25虽在门店数量上暂时落后于CU,但凭借特色商品和本地化策略积极竞争。其引入旗下即食炸鸡品牌CHICKEN25,并结合蒙古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推出自主咖啡品牌Cafe25鲜奶拿铁等热门产品。此外,GS25持续丰富自有品牌(PB)商品和即食食品种类,不断优化市场供应结构,并加速向综合性生活方式平台转型。
数据显示,去年GS25在越南和蒙古市场的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9.5%。今年,GS25计划巩固现有市场业务,推动高端化转型,并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GS25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通过稳定运营与高端化战略构建盈利模式,并积极开拓潜力市场,进一步提升GS25的全球品牌价值。”
面对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CU与GS25正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本地化策略、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升级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随着两大品牌在蒙古、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持续扩张,韩国便利店行业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然而,如何在海外市场实现长期稳定盈利,并在本土化与品牌标准化之间找到平衡,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