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即使是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盟友韩国也未能幸免于难。韩国政府正在推动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访美计划,启动正式协商渠道。但据悉政府并不急于取得谈判成果,将重点放在谨慎制定战略上。
由于美国对韩国企业生产基地越南等全球南方国家也抛下关税“炸弹”,韩国企业或将进行大规模供应链调整,同时还需密切关注欧盟、日本等竞争国家对美谈判进展。
想降低对等关税税率,关键在于缩小对美贸易顺差,但对于以出口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的韩国来说,减少对全球最大市场美国的出口存在现实难度。政府和各产业界将首先围绕对美贸易结构和供应链重组制定对策。
三星、LG等韩国企业主要海外生产基地越南、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被视为本次对等关税的最大受害区。尤其是三星电子全球超过50%的智能手机产自越南,越南被加征46%的对等关税,在越生产的商品“闯美”不可避免将受阻。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越南制造对美出口难度加大,企业可能将出口方向多元化转向欧洲和中国等地,同时将对等关税率相对较低的韩国产品销往美国。
政府拟本周内公布对本月3日起适用25%关税的汽车产业紧急支援方案,包括刺激内需、强化核心技术竞争力及支持供应链重组费用等。
政府还将密切关注竞争国家的动向。即使韩国在初期谈判中成功降低部分关税率,但在后续谈判中若竞争国家获得比韩国更有利的条件,韩国仍将处于被动局面。
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美国同加拿大、墨西哥进行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谈判,同韩国等国家进行FTA谈判,韩国快速应对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此次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被列入对等关税征收对象,周边国家的谈判战略和成果必将直接影响韩国。
加上总统尹锡悦本月4日被宪法法院罢免后,谈判的最高控制塔实际缺失,这也将成为对美谈判的一大掣肘。考虑到特朗普十分重视首脑间的沟通互动,采购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LNG)等谈判筹码可能在新政府成立后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