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OECD在12日更新的《经济展望》报告,明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8%,较今年的2.02%低0.04个百分点。潜在GDP是指在不引发通胀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在充分动员劳动、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后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水平,因此也是国家经济基础能力的象征。
此次OECD的预测与近期韩国本土机构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再次引发关注。国会预算政策处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5年经济展望》中预计今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并认为目前下行趋势明显,明年可能进一步跌破这一水平。KDI本月8日发布的2025至2030年潜在增长率预测为1.5%,相比2022年时对2023至2027年作出的2%预测大幅下调。
导致韩国潜在增长率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潜在增长率根据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进行估算,其中劳动投入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与此同时,受本国优先主义下全球供应链断裂影响,资本投入也呈下降趋势。人工智能(AI)等技术迅速发展,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陷入停滞。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其他OECD成员国相比,韩国潜在增长率的跌幅尤为显著。2017至2026年的十年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1.02个百分点(3%降至1.98%),在公布数据的37个国家中排名第七,跌幅仅次于土耳其、捷克、爱沙尼亚等国。除土耳其外,以上国家的经济规模均不足韩国的一半,土耳其则是潜在增长率超过4%的新兴国家。
潜在增长率的快速下滑成为韩国经济基础能力正在迅速衰退的信号。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国内政局混乱等内外因素影响,韩国整体经济持续动荡,连续出现0%的增长预期也与此密切相关。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指出,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潜在增长率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时,发达国家遭受的冲击可能会更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