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将于明日正式举行。尽管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在最新民调中保持领先,但整体选情依然扑朔迷离。随着大选进入最后倒计时,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与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的支持率双双上升,两者合计已接近李在明。保守阵营能否在最后时刻整合候选人、实现逆转,仍为一大悬念。
此次大选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并不只是因为它将决定下一任总统的归属,更在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节点。前总统尹锡悦因试图推动“紧急戒严”遭国会弹劾,宪法法院随后裁定罢免,国家陷入政局动荡,选举因此提前启动。过去一年,韩国政治风云剧烈变幻,社会氛围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作为一名在韩国生活的外国人,笔者虽无法参与投票,却切身感受到这场政治风暴带来的震动。从国会通过弹劾案、宪法裁决到代理政府临时接管,再到各党派的重整与竞逐,韩国的民主制度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压力测试。而此次大选,远不止一次政权更替,更像是对制度信任的修补,是社会对“强人政治”后遗症的一次集体回应。
与不少韩国朋友交流时,笔者发现,相较于支持哪位候选人,人们更频繁表达的是对安稳生活的强烈渴望。无论谁当选,民众更希望国家重回秩序,摆脱宪政危机的阴霾,日常生活也不再被政治纷争所打扰。
政治从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耐力赛。民主制度的修复,既需要时间的沉淀,也离不开信任的重建。对身处其中的外国人而言,韩国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所在、职业发展的舞台,更是观察东亚民主脉动的重要窗口。经历风暴之后,笔者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稳健成熟、能够重新赢得民意信赖的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