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中国’新闻 734个
-
韩国贸促机构发布报告 提醒韩企积极应对中国《关税法》
中国去年首次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以下简称《关税法》),《关税法》中强调根据他国关税政策可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等内容。韩国贸促机构称,中国法规的修订反映当地经营环境的变化,韩国企业应积极应对,客观分析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与中国法务法人“度正”21日发布包括上述内容的《2025年变化的中国主要经贸法规》报告,报告中对中国《关税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尤其是含进出口、通关、关税相关法规的《关税法》去年12月1日首次施行受到关注。中方表示,鉴于关税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有必要在总结现行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律。《关税法》中对报复性关税和对等原则等进行了规定。 对等原则是指对不履行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或者关税优惠条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报复性关税是指任何国家或者地区违反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中国在贸易方面采取禁止、限制、加征关税或者其他影响正常贸易的措施的,对原产于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可以采取征收报复性关税等措施。 此外,中国还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MFN)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商品数量虽较上一年减少了75项,但新增纯电动乘用车等商品,目的在于完成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提高制造业水平、改善民生等政府目标。 报告中表示,韩国企业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适用进口暂定税率、最惠国税率、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税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税率等,应根据具体商品尽可能的适用最低税率打开市场。 报告还强调,根据今年修订的《防洗钱法》,中国金融部门可要求在华从事营利活动的韩国企业提交资金来源、个人资料真伪确认书等相关资料。 20日,在首尔某免税店内,中国游客正在购物。【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19:20:01 -
彭博社爆比亚迪实际净债务达3230亿元 供应链融资成"隐形炸弹"
据彭博社20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BYD)通过推迟向供应商支付货款来掩盖债务增长问题。报道称,快速发展的企业利用债务推动增长并不罕见,但曾经预测房地产企业恒大集团债务问题的中国香港沽空机构GMT Research指出,比亚迪似乎对供应链融资上瘾,动向值得关注。 在去年创下1286万辆销量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售成绩占据3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比亚迪销量在短短五年内激增约20倍,远超特斯拉,但比亚迪似乎通过推迟支付供应商货款来填补资金缺口,而非增加债务。 GMT本月10日发布报告显示,如果把因出售或借贷而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的应收账款重新纳入计算,并把超过90天期限的应付账款调整为债务,截至去年6月底,比亚迪的净债务高达3230亿元人民币。目前官方公开的去年同期净债务仅为277亿元人民币。对此,比亚迪方面拒绝发表立场。 GMT分析师奈杰尔·史蒂文森(Nigel Stevenson)指出,无论结构如何,这显然是一种融资或隐藏债务的方式,比亚迪通过巧妙的方法把这部分债务表现为营运资本的一部分。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隐藏债务的存在让投资者更难评估比亚迪的真实财务状况。中国汽车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小型企业正在遭遇淘汰,而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则逐步扩大。 GMT特别关注的是,比亚迪的其他应付账款从2021年底的413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3年底的1650亿元人民币,但有关该项明细的信息严重不足。相比之下,吉利汽车的应付账款从2021年的574亿元人民币仅增至2023年的874亿元人民币。此外,吉利还详细公开其他应付账款中的债务与支付对象。 彭博社引用史蒂文森的分析称,比亚迪的财务报表中可能包含供应链融资。也就是说供应商如果想要早日收到货款,可能需要给出折扣或手续费,否则就要等待较长的付款周期。 比亚迪的债务披露方式并未违反会计规定,但美国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修订后,要求披露供应链融资对债务、现金流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以便全面评估企业财务状况。 彭博社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平均周期长达275天。中国汽车行业整体付款周期延长,但比亚迪远超其他国家汽车企业45至60天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付款周期通常在90天以内。 16日,在仁川举行的中国比亚迪乘用车品牌上市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正在介绍产品。【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2025-01-21 19:01:22 -
白菜价格暴涨致本土辛奇失宠 去年中国产辛奇进口额再创纪录
去年,中国产辛奇的进口额创下了历史新高。据分析,由于酷热天气和暴雨导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消费者对价格较低的中国产辛奇需求激增。 根据韩国关税厅20日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去年辛奇的进口额达到1.898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1.6357亿美元增长了16%。 辛奇进口额的激增与白菜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去年10月,正值韩国辛奇腌制高峰期,当月进口额达2355万美元,刷新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从长期趋势来看,辛奇进口额整体呈增长态势。自2008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后,至2015年间一直保持在1亿至1.1亿美元之间。从2016年起,进口额持续增长,2024年的进口额比2014年增长了81.8%。其中,中国产辛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进口额达1.8975亿美元,占总额的99.94%。 如果将白菜等辛奇腌制原料的进口计算在内,中国产辛奇的实际进口量预计更为庞大。为应对去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政府对进口白菜实施了临时分配关税(0%),大幅增加中国产白菜进口量。一些零售店甚至以每棵白菜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元)的高价销售。为稳定物价,政府加大了中国产白菜的进口力度。 尽管中国产辛奇长期以来因卫生问题备受争议,其需求依然持续增长。2021年的“裸体辛奇”事件成为典型案例,视频显示中国工厂员工赤裸身体在盐水中腌制白菜,引发韩国消费者强烈抵制。此外,2005年发现寄生虫卵和铅成分,2013年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事件,也曾加剧消费者的不安。然而,这种排斥情绪通常难以持续超过一年。 中国产辛奇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显著的价格优势。与韩国产辛奇相比,中国产价格仅为其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据主要在线购物平台数据显示,10公斤营业用辛奇的韩国产价格为4万至5万韩元,而中国产仅为1万至2万韩元。 虽然从去年10月起,韩国政府开始对中国出口辛奇生产企业强制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但消费者对中国产辛奇的卫生安全仍存疑虑。据统计,过去五年间,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中国产辛奇制造商共有56家,其中16家(44%)已获得HACCP认证或被食品药品安全处评为“合格”。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伪装原产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辛奇原材料供应链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严格监管原产地标识,营造消费者信任的环境至关重要。此外,为应对白菜价格暴涨,应努力确保夏季高温时期的白菜供应稳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18:59:37 -
宁德时代比亚迪引领中国电池市场 磷酸铁锂装机量快速攀升
据《Car News China》等媒体20日报道,2024年中国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宁德时代(CATL)以45.2%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而比亚迪(BYD)以25.1%的份额稳居第二。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达到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39GWh,占比25.3%,同比增长10.2%。另一方面,磷酸铁锂(LFP)电池装机量为409GWh,占比74.6%,同比大幅增长56.7%。 仅在2024年12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75.4GWh,同比大增57%,环比增长12.2%。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4.3GWh,占比19%,同比下降13.4%。而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61GWh,占比80.9%,同比激增95.1%。 比亚迪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5%,在第四季度更是达到26%。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下降至43%。全年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总装机量为256.01GWh,而比亚迪为135.02GWh。两家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装机量分别超过151.63GWh和134.84GWh。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00:51:37 -
比亚迪携ATTO 3进军韩国市场 以"性价比"冲击本土车企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企业比亚迪(BYD)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并以“性价比”作为武器,威胁着韩国本土整车行业。 据业界消息,BYD已经开始销售其首款国内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自2022年推出以来,ATTO 3在全球市场已售出超过100万辆,是BYD的代表车型之一。该车搭载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在常温综合工况下为321公里。 BYD将在韩国市场推出ATTO 3的标准版和Plus版,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30万韩元,价格仅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相比之下,ATTO 3在日本的售价为4000万韩元,在东南亚的售价则为3000万韩元左右。 由于使用LFP电池,预计ATTO 3在韩国的补贴额度不会太高。尽管如此,由于其本身较低的售价,实际购买价格有望在2000万韩元后半。ATTO 3的补贴方案尚未最终确定,预计将在2月正式交付之前敲定。 ATTO 3瞄准的是电动汽车热潮中的小型SUV市场,尤其是在暂时性需求停滞的背景下。现代汽车的Casper Electric和起亚的EV3在这一市场的表现良好。EV3的售价起步为3995万韩元,Casper Electric的起售价为2740万韩元。 这两款车均使用高能效的NCM(镍钴锰)电池,在性能上较ATTO 3更受好评,但ATTO 3在车辆尺寸和内部空间方面略占优势。考虑到各车型的优缺点,若价格差异超过1000万韩元,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ATTO 3。 从长远来看,有分析认为,比亚迪的进入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品牌的接受度,并消除相关负面认知。BYD韩国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ATTO 3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年轻且追求合理消费的人群。我们力求为客户提供能够毫无负担地体验的最佳价格。” ATTO 3的上市预计将对KG Mobility、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GM)等国内整车制造商造成直接冲击。其中,KG Mobility是唯一销售中型电动SUV Torre EVX的公司,售价为4438万韩元,价格比ATTO 3贵出1000万韩元以上。即便考虑到车型级别差异,价格差距仍不容忽视。两款车均使用LFP电池,补贴政策差异预计不会太大。 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计划在今年分别进口并销售“Scenic E-Tech electric”和“Equinox EV”这两款小型SUV,这与ATTO 3的市场竞争重叠,预计售价都将超过4000万韩元。由于这两款车需要进口,并受到高汇率的影响,降价空间有限。 如果BYD能够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比亚迪。长远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等韩国本土车企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实际上,BYD在进入韩国市场的同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展厅和售后服务(AS)网络,并专注于质量管理。此外,BYD还计划在今年推出中型电动轿车“海豹”(SEAL)和中型电动SUV“海狮7”(SEALION 7)等新车型,进一步扩展电动汽车产品线。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1-20 20:09:36 -
韩国缩减中韩客货轮船港口费用支援政策
据仁川港湾公社(IPA)20日消息,韩国海洋水产部近日修订《贸易港等港口设施使用及费用相关规定》,大幅缩减面向中韩客货轮船公司的支援政策,把相关支援力度调整至新冠疫前水平。 根据新规,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面向中韩客货轮船公司提供的港口设施使用费用支援政策部分取消或缩减。其中,原本对客运码头办公租金给予80%以上减免的条款已经完全删除。此外,船只进出港口时需要缴纳的出入费和停泊费减免比例从40%降至30%。 对入驻客运码头的餐厅、咖啡厅等商业设施的专用港口设施使用费用减免比例也从100%调整为80%。仁川港湾公社表示,计划根据上述修订内容,近期向港湾委员会提交《仁川港港口设施使用及费用相关规定》修订案。 中韩客货轮船行业强调,目前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并呼吁维持现有支援政策。据统计,去年往返仁川和中国青岛、威海、石岛等6处的中韩定期客轮全年客运总量仅35.5万人,不及疫前2019年74.5万人的一半。 中韩轮船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疫情期间客运中断长达近四年,导致目前选择通过客轮赴华旅行的游客依旧寥寥无几。此外,中韩政治关系紧张,中国游客数量也大幅减少。他还补充称,目前客运领域的每次运行都难免亏损,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希望政府能够继续提供更多支援。 对此,海洋水产部相关人士表示,新冠大流行结束后,政府考虑到轮船公司和商业设施的经营困境,已经延长费用减免政策。目前轮船公司在货运领域的业绩有所好转,甚至超过疫前水平,因此决定调整费用减免比例。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20 20:05:17 -
韩国保健品攻占中美市场 出口额逐年增长
20日,韩国关税厅(海关)出口入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保健品出口额为7.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7.07亿美元)增长6.5%。从年度来看,保健品出口额从2020年的4.8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5.99亿美元,2020年达到6.01亿美元,去年突破了7亿美元大关。 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去年中国位居第一,出口额达到1.9亿美元。其次是日本(9933万韩元)、越南(7132万韩元)、美国(6086万韩元)和中国香港(3915万韩元)。 然而,国内市场由于需求低迷和消费趋势变化,保健品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的数据,2023年国内保健品销售额为3.76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9.6亿元),较前一年(3.8914万亿韩元)有所减少。 在此背景下,保健品行业正在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行业龙头KGC人参公社以红参产品为中心,开始攻占全球最大保健品市场——美国和中国。在美国,公司推出了维生素饮料产品;在中国,则推出了针对单人家庭的小包装保健品。 随着韩国保健品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KGC人参公社去年实现了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业绩,并荣获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颁发的“韩国食品出口奖”。KGC人参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美国和中国市场表现良好,预计出口业绩将持续增长。针对当地消费者推出的定制化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除了红参产品外,益生菌、维生素、胶原蛋白等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备受欢迎。运营益生菌品牌DUOLAC的细胞生物科技公司(CELLBIOTECH)正在扩大益生菌出口。此外,KolmarBNH、科丝美诗NBT、大象Wellife等公司也在不断拓展保健品的海外销售渠道。 海外消费者正在查看保健品。【图片提供 KGC人参公社】
2025-01-20 19:58:01 -
春节长假将至 韩国各大业界"火力全开"吸引中国游客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中国春节长假将从本月28日持续至下月4日,为期8天。在此期间,韩国旅游业界,包括免税店、赌场等,正积极加强市场营销,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访韩。 观光业界20日透露,为扩大春节期间客流量,韩国观光公社全力推进访韩旅游宣传项目,营造热烈欢迎中国游客的氛围。观光公社与中国当地的签证中心及航空公司紧密合作,针对个体游客推出旅游套装赠送活动,并开展多元化的打折促销活动。同时,韩国观光公社还与携程、去哪儿、爱彼迎等线上旅游平台携手,共同开发冬春季旅游商品,并进行大力促销。 文化体育观光部相关人士分析称:“今年,我们将以滑雪等冬季旅游商品为主进行商品开发和宣传。近期,随着泰国人口贩卖事件持续升级,中国游客纷纷取消了泰国等东南亚的旅行计划,因此,很有可能将旅游目的地转向日本或韩国。” 为吸引中国游客,韩国免税店和赌场等娱乐消费场所也加大了宣传力度。新罗免税店(首尔、济州、仁川店)特别推出了春节“红包促销”活动。从本月24日开始至下月2日,各分店将设置领取红包的二维码,凡消费满50美元以上,均可获得8美元的红包。此外,新罗免税店首尔店还将截至下月2日,面向外籍游客根据购买金额进行追加赠送预付卡的促销活动。 乐天免税店也将从本月24日至下月7日,针对外籍游客推出了春节特别结算促销活动。凡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卡消费满500美元,将获赠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0元)的LDF PAY;消费满1000美元,则将获得10万韩元的LDF PAY。新世界免税店也加入了促销行列,截至下月4日,该免税店将在官网随机赠送1万韩元积分等春节福袋,每日限7777人领取,且积分可在全体分店使用。 此外,韩国赌场也在积极吸引中国会员。艺术娱乐综合度假村百乐达斯城(Paradise City)将于本月25日和下月1日分别举行日本和中国会员晚宴。格兰德华克山庄(Paradise Walkerhill)也将于31日面向中国会员举办春节晚会。据悉,GLK(Grand Korea Leisure)也将以中国会员为对象开展春节活动,具体日期尚未确定。 此次春节长假期间,韩国旅游业界进行多元化的促销活动,旨在吸引中国游客旅韩。然而也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内需长期低迷,春节访韩游客很难恢复至新冠疫前的水平。
2025-01-20 19:46:33 -
全球扩张显成效 韩国食品出口目标今年瞄准140亿美元
去年,韩国食品不仅涵盖传统农食品,还延伸至智能农场等上下游产业,其总出口额突破130亿美元,再创历史纪录。面对农业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韩国政府为2025年设定了14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 根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食品出口额达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创下新高。其中,农食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0%,接近过去三年的三倍增长率。这是继2021年(13.1%)以来的最大增幅,当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家庭食品消费激增,推动出口大幅增长。 自2015年以来,农食品出口连续9年保持增长,2024年的成果尤为显著。在出口品目中,有14类产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加工食品表现尤为亮眼。方便面出口额同比增长31.1%,达到12.485亿美元;大米加工食品出口增长38.4%,达2.992亿美元。 随着韩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扩大,美国等市场成为韩国食品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美国一跃成为韩国农食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超过此前的中国与日本。 特别是在美国,方便面和大米加工食品的增长率均超过50%。德克萨斯州的大型零售商新设门店推动了70%以上的出口增长;大米加工食品因其“无麸质健康食品”以及“简便一餐”的特性,在美国市场增长了51.0%。 新鲜食品出口同样表现不俗,辛奇在美国和荷兰的出口增长率超过20%,出口额达到1.636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尽管农食品出口增长强劲,但上下游产业链出口同比下降2.4%。2024年,智能农场、农药和化肥等农资产品的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2023年中东地区大型订单基数效应的影响。然而,农林畜产食品部指出,目前正在谈判中的1.66亿美元海外订单有望在2025年转化为实际合同,前景依然光明。 另一方面,占上下游产业链出口约40%的农机械出口也出现增长放缓。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人士解释称:“北美是主要出口市场,但疫情期间家用农机械出口量较大,这些设备尚未达到更换周期,影响了新出口需求。” 宠物食品、动物用药品、农药等具有潜力的产品在2024年出口增长显著。农药在南美和东南亚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额增长61.7%;动物用药品因中东家禽疫苗需求增加,增长9.0%;宠物食品得益于新项目支持,增长7.4%。 展望2025年,农林畜产食品部计划将韩国食品出口目标定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7.4%。未来,将重点开拓中东、南非等新兴市场,以及美、中、日中小城市的市场潜力。 尽管韩国食品的出口持续增长,但仍面临一些阻碍。农协未来战略研究所在报告中指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产品组合以加工食品为主的结构性问题,可能限制韩国食品的长远发展。同时,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出口带来了风险。 然而,与内需低迷形成对比,韩国食品出口的增长态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为韩国农业贸易注入持续动力。 8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正在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3:08:33 -
免签带动韩游客访华热潮 旅游业界看好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赴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数量随之显著增长。中国媒体近日报道了该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指出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模德旅游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去年11月1日免签政策宣布至同年11月16日,赴华旅游的预订率同比增长104%。数据显示,去年12月,通过该公司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为9913人,较前一年同期的5631人增长了76%。 另一家大型旅行社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近两倍。该旅行社还指出,11月1日至15日期间的预订人数较此前半个月增长30%。教元旅游的统计则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通过该公司赴华的游客总数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4.4%。 旅游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韩国公众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不断加深,赴华旅游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多家旅行社统计,张家界是韩国游客最为青睐的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张家界的预订量同比显著增长。此外,从增长率来看,上海增长292%,青岛增长130%,成为热门目的地中的佼佼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近日报道,免签政策实施后,上海因韩国游客的大量到访变得格外繁忙。《环球时报》援引中国在线旅行平台“携程”的统计数据称,从韩国出发的赴华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2日期间,从韩国出发至上海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80%以上,环比增长15%。 模德旅游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月16日(按预订日期统计),张家界的预订比例占26%,位居首位,其次为青岛(19%)、上海(10%)和长白山(7%)。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期临近,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人流量可能会较大,我们将采取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并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此外,我们还推出了无需排队即可乘坐的张家界百龙天梯服务。” 教元旅游的数据显示,张家界以29.7%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其次为青岛(19.2%)、大连(18.0%)、上海(17.5%)和太行山(3.3%)。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虽然冬季通常是旅游淡季,但免签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20至30多岁年轻人和中老年游客的出游热情。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地因此表现突出。” 目前,中国对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亚洲、大洋洲等38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旨在提振内需、推动旅游业发展。然而,这一政策的整体成效仍有待观察。彭博社报道,去年前三季度,来华外国游客总数为2300万人次,未能达到官方预期。报道指出:“尽管免签国家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的访华外国游客总数仅为2019年的约66%。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吸引外国游客行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放宽签证要求所带来的消费增长也未达到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是否会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备受关注。今年1月2日发布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中,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研究实施针对中国团体游客的临时免签试点政策。韩国政府在去年底召开的第九次国家旅游战略会议上也提到,计划通过韩中旅行社合作,招募中国团体游客试点免签政策。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制度的试点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要实现大规模增长,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中国内部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一架飞机正在起飞。【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0:17:44
-
韩国贸促机构发布报告 提醒韩企积极应对中国《关税法》
中国去年首次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以下简称《关税法》),《关税法》中强调根据他国关税政策可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等内容。韩国贸促机构称,中国法规的修订反映当地经营环境的变化,韩国企业应积极应对,客观分析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与中国法务法人“度正”21日发布包括上述内容的《2025年变化的中国主要经贸法规》报告,报告中对中国《关税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尤其是含进出口、通关、关税相关法规的《关税法》去年12月1日首次施行受到关注。中方表示,鉴于关税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有必要在总结现行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律。《关税法》中对报复性关税和对等原则等进行了规定。 对等原则是指对不履行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或者关税优惠条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报复性关税是指任何国家或者地区违反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中国在贸易方面采取禁止、限制、加征关税或者其他影响正常贸易的措施的,对原产于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可以采取征收报复性关税等措施。 此外,中国还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MFN)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商品数量虽较上一年减少了75项,但新增纯电动乘用车等商品,目的在于完成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提高制造业水平、改善民生等政府目标。 报告中表示,韩国企业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适用进口暂定税率、最惠国税率、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税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税率等,应根据具体商品尽可能的适用最低税率打开市场。 报告还强调,根据今年修订的《防洗钱法》,中国金融部门可要求在华从事营利活动的韩国企业提交资金来源、个人资料真伪确认书等相关资料。 20日,在首尔某免税店内,中国游客正在购物。【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19:20:01 -
彭博社爆比亚迪实际净债务达3230亿元 供应链融资成"隐形炸弹"
据彭博社20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BYD)通过推迟向供应商支付货款来掩盖债务增长问题。报道称,快速发展的企业利用债务推动增长并不罕见,但曾经预测房地产企业恒大集团债务问题的中国香港沽空机构GMT Research指出,比亚迪似乎对供应链融资上瘾,动向值得关注。 在去年创下1286万辆销量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售成绩占据3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比亚迪销量在短短五年内激增约20倍,远超特斯拉,但比亚迪似乎通过推迟支付供应商货款来填补资金缺口,而非增加债务。 GMT本月10日发布报告显示,如果把因出售或借贷而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的应收账款重新纳入计算,并把超过90天期限的应付账款调整为债务,截至去年6月底,比亚迪的净债务高达3230亿元人民币。目前官方公开的去年同期净债务仅为277亿元人民币。对此,比亚迪方面拒绝发表立场。 GMT分析师奈杰尔·史蒂文森(Nigel Stevenson)指出,无论结构如何,这显然是一种融资或隐藏债务的方式,比亚迪通过巧妙的方法把这部分债务表现为营运资本的一部分。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隐藏债务的存在让投资者更难评估比亚迪的真实财务状况。中国汽车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小型企业正在遭遇淘汰,而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则逐步扩大。 GMT特别关注的是,比亚迪的其他应付账款从2021年底的413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3年底的1650亿元人民币,但有关该项明细的信息严重不足。相比之下,吉利汽车的应付账款从2021年的574亿元人民币仅增至2023年的874亿元人民币。此外,吉利还详细公开其他应付账款中的债务与支付对象。 彭博社引用史蒂文森的分析称,比亚迪的财务报表中可能包含供应链融资。也就是说供应商如果想要早日收到货款,可能需要给出折扣或手续费,否则就要等待较长的付款周期。 比亚迪的债务披露方式并未违反会计规定,但美国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修订后,要求披露供应链融资对债务、现金流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以便全面评估企业财务状况。 彭博社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平均周期长达275天。中国汽车行业整体付款周期延长,但比亚迪远超其他国家汽车企业45至60天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付款周期通常在90天以内。 16日,在仁川举行的中国比亚迪乘用车品牌上市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正在介绍产品。【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2025-01-21 19:01:22 -
白菜价格暴涨致本土辛奇失宠 去年中国产辛奇进口额再创纪录
去年,中国产辛奇的进口额创下了历史新高。据分析,由于酷热天气和暴雨导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消费者对价格较低的中国产辛奇需求激增。 根据韩国关税厅20日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去年辛奇的进口额达到1.898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1.6357亿美元增长了16%。 辛奇进口额的激增与白菜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去年10月,正值韩国辛奇腌制高峰期,当月进口额达2355万美元,刷新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从长期趋势来看,辛奇进口额整体呈增长态势。自2008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后,至2015年间一直保持在1亿至1.1亿美元之间。从2016年起,进口额持续增长,2024年的进口额比2014年增长了81.8%。其中,中国产辛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进口额达1.8975亿美元,占总额的99.94%。 如果将白菜等辛奇腌制原料的进口计算在内,中国产辛奇的实际进口量预计更为庞大。为应对去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政府对进口白菜实施了临时分配关税(0%),大幅增加中国产白菜进口量。一些零售店甚至以每棵白菜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元)的高价销售。为稳定物价,政府加大了中国产白菜的进口力度。 尽管中国产辛奇长期以来因卫生问题备受争议,其需求依然持续增长。2021年的“裸体辛奇”事件成为典型案例,视频显示中国工厂员工赤裸身体在盐水中腌制白菜,引发韩国消费者强烈抵制。此外,2005年发现寄生虫卵和铅成分,2013年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事件,也曾加剧消费者的不安。然而,这种排斥情绪通常难以持续超过一年。 中国产辛奇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显著的价格优势。与韩国产辛奇相比,中国产价格仅为其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据主要在线购物平台数据显示,10公斤营业用辛奇的韩国产价格为4万至5万韩元,而中国产仅为1万至2万韩元。 虽然从去年10月起,韩国政府开始对中国出口辛奇生产企业强制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但消费者对中国产辛奇的卫生安全仍存疑虑。据统计,过去五年间,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中国产辛奇制造商共有56家,其中16家(44%)已获得HACCP认证或被食品药品安全处评为“合格”。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伪装原产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辛奇原材料供应链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严格监管原产地标识,营造消费者信任的环境至关重要。此外,为应对白菜价格暴涨,应努力确保夏季高温时期的白菜供应稳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18:59:37 -
宁德时代比亚迪引领中国电池市场 磷酸铁锂装机量快速攀升
据《Car News China》等媒体20日报道,2024年中国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宁德时代(CATL)以45.2%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而比亚迪(BYD)以25.1%的份额稳居第二。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达到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39GWh,占比25.3%,同比增长10.2%。另一方面,磷酸铁锂(LFP)电池装机量为409GWh,占比74.6%,同比大幅增长56.7%。 仅在2024年12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75.4GWh,同比大增57%,环比增长12.2%。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4.3GWh,占比19%,同比下降13.4%。而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61GWh,占比80.9%,同比激增95.1%。 比亚迪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5%,在第四季度更是达到26%。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下降至43%。全年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总装机量为256.01GWh,而比亚迪为135.02GWh。两家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装机量分别超过151.63GWh和134.84GWh。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00:51:37 -
比亚迪携ATTO 3进军韩国市场 以"性价比"冲击本土车企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企业比亚迪(BYD)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并以“性价比”作为武器,威胁着韩国本土整车行业。 据业界消息,BYD已经开始销售其首款国内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自2022年推出以来,ATTO 3在全球市场已售出超过100万辆,是BYD的代表车型之一。该车搭载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在常温综合工况下为321公里。 BYD将在韩国市场推出ATTO 3的标准版和Plus版,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30万韩元,价格仅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相比之下,ATTO 3在日本的售价为4000万韩元,在东南亚的售价则为3000万韩元左右。 由于使用LFP电池,预计ATTO 3在韩国的补贴额度不会太高。尽管如此,由于其本身较低的售价,实际购买价格有望在2000万韩元后半。ATTO 3的补贴方案尚未最终确定,预计将在2月正式交付之前敲定。 ATTO 3瞄准的是电动汽车热潮中的小型SUV市场,尤其是在暂时性需求停滞的背景下。现代汽车的Casper Electric和起亚的EV3在这一市场的表现良好。EV3的售价起步为3995万韩元,Casper Electric的起售价为2740万韩元。 这两款车均使用高能效的NCM(镍钴锰)电池,在性能上较ATTO 3更受好评,但ATTO 3在车辆尺寸和内部空间方面略占优势。考虑到各车型的优缺点,若价格差异超过1000万韩元,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ATTO 3。 从长远来看,有分析认为,比亚迪的进入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品牌的接受度,并消除相关负面认知。BYD韩国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ATTO 3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年轻且追求合理消费的人群。我们力求为客户提供能够毫无负担地体验的最佳价格。” ATTO 3的上市预计将对KG Mobility、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GM)等国内整车制造商造成直接冲击。其中,KG Mobility是唯一销售中型电动SUV Torre EVX的公司,售价为4438万韩元,价格比ATTO 3贵出1000万韩元以上。即便考虑到车型级别差异,价格差距仍不容忽视。两款车均使用LFP电池,补贴政策差异预计不会太大。 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计划在今年分别进口并销售“Scenic E-Tech electric”和“Equinox EV”这两款小型SUV,这与ATTO 3的市场竞争重叠,预计售价都将超过4000万韩元。由于这两款车需要进口,并受到高汇率的影响,降价空间有限。 如果BYD能够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比亚迪。长远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等韩国本土车企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实际上,BYD在进入韩国市场的同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展厅和售后服务(AS)网络,并专注于质量管理。此外,BYD还计划在今年推出中型电动轿车“海豹”(SEAL)和中型电动SUV“海狮7”(SEALION 7)等新车型,进一步扩展电动汽车产品线。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1-20 20:09:36 -
韩国缩减中韩客货轮船港口费用支援政策
据仁川港湾公社(IPA)20日消息,韩国海洋水产部近日修订《贸易港等港口设施使用及费用相关规定》,大幅缩减面向中韩客货轮船公司的支援政策,把相关支援力度调整至新冠疫前水平。 根据新规,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面向中韩客货轮船公司提供的港口设施使用费用支援政策部分取消或缩减。其中,原本对客运码头办公租金给予80%以上减免的条款已经完全删除。此外,船只进出港口时需要缴纳的出入费和停泊费减免比例从40%降至30%。 对入驻客运码头的餐厅、咖啡厅等商业设施的专用港口设施使用费用减免比例也从100%调整为80%。仁川港湾公社表示,计划根据上述修订内容,近期向港湾委员会提交《仁川港港口设施使用及费用相关规定》修订案。 中韩客货轮船行业强调,目前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并呼吁维持现有支援政策。据统计,去年往返仁川和中国青岛、威海、石岛等6处的中韩定期客轮全年客运总量仅35.5万人,不及疫前2019年74.5万人的一半。 中韩轮船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疫情期间客运中断长达近四年,导致目前选择通过客轮赴华旅行的游客依旧寥寥无几。此外,中韩政治关系紧张,中国游客数量也大幅减少。他还补充称,目前客运领域的每次运行都难免亏损,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希望政府能够继续提供更多支援。 对此,海洋水产部相关人士表示,新冠大流行结束后,政府考虑到轮船公司和商业设施的经营困境,已经延长费用减免政策。目前轮船公司在货运领域的业绩有所好转,甚至超过疫前水平,因此决定调整费用减免比例。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20 20:05:17 -
韩国保健品攻占中美市场 出口额逐年增长
20日,韩国关税厅(海关)出口入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保健品出口额为7.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7.07亿美元)增长6.5%。从年度来看,保健品出口额从2020年的4.8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5.99亿美元,2020年达到6.01亿美元,去年突破了7亿美元大关。 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去年中国位居第一,出口额达到1.9亿美元。其次是日本(9933万韩元)、越南(7132万韩元)、美国(6086万韩元)和中国香港(3915万韩元)。 然而,国内市场由于需求低迷和消费趋势变化,保健品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的数据,2023年国内保健品销售额为3.76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9.6亿元),较前一年(3.8914万亿韩元)有所减少。 在此背景下,保健品行业正在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行业龙头KGC人参公社以红参产品为中心,开始攻占全球最大保健品市场——美国和中国。在美国,公司推出了维生素饮料产品;在中国,则推出了针对单人家庭的小包装保健品。 随着韩国保健品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KGC人参公社去年实现了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业绩,并荣获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颁发的“韩国食品出口奖”。KGC人参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美国和中国市场表现良好,预计出口业绩将持续增长。针对当地消费者推出的定制化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除了红参产品外,益生菌、维生素、胶原蛋白等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备受欢迎。运营益生菌品牌DUOLAC的细胞生物科技公司(CELLBIOTECH)正在扩大益生菌出口。此外,KolmarBNH、科丝美诗NBT、大象Wellife等公司也在不断拓展保健品的海外销售渠道。 海外消费者正在查看保健品。【图片提供 KGC人参公社】
2025-01-20 19:58:01 -
春节长假将至 韩国各大业界"火力全开"吸引中国游客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中国春节长假将从本月28日持续至下月4日,为期8天。在此期间,韩国旅游业界,包括免税店、赌场等,正积极加强市场营销,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访韩。 观光业界20日透露,为扩大春节期间客流量,韩国观光公社全力推进访韩旅游宣传项目,营造热烈欢迎中国游客的氛围。观光公社与中国当地的签证中心及航空公司紧密合作,针对个体游客推出旅游套装赠送活动,并开展多元化的打折促销活动。同时,韩国观光公社还与携程、去哪儿、爱彼迎等线上旅游平台携手,共同开发冬春季旅游商品,并进行大力促销。 文化体育观光部相关人士分析称:“今年,我们将以滑雪等冬季旅游商品为主进行商品开发和宣传。近期,随着泰国人口贩卖事件持续升级,中国游客纷纷取消了泰国等东南亚的旅行计划,因此,很有可能将旅游目的地转向日本或韩国。” 为吸引中国游客,韩国免税店和赌场等娱乐消费场所也加大了宣传力度。新罗免税店(首尔、济州、仁川店)特别推出了春节“红包促销”活动。从本月24日开始至下月2日,各分店将设置领取红包的二维码,凡消费满50美元以上,均可获得8美元的红包。此外,新罗免税店首尔店还将截至下月2日,面向外籍游客根据购买金额进行追加赠送预付卡的促销活动。 乐天免税店也将从本月24日至下月7日,针对外籍游客推出了春节特别结算促销活动。凡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卡消费满500美元,将获赠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0元)的LDF PAY;消费满1000美元,则将获得10万韩元的LDF PAY。新世界免税店也加入了促销行列,截至下月4日,该免税店将在官网随机赠送1万韩元积分等春节福袋,每日限7777人领取,且积分可在全体分店使用。 此外,韩国赌场也在积极吸引中国会员。艺术娱乐综合度假村百乐达斯城(Paradise City)将于本月25日和下月1日分别举行日本和中国会员晚宴。格兰德华克山庄(Paradise Walkerhill)也将于31日面向中国会员举办春节晚会。据悉,GLK(Grand Korea Leisure)也将以中国会员为对象开展春节活动,具体日期尚未确定。 此次春节长假期间,韩国旅游业界进行多元化的促销活动,旨在吸引中国游客旅韩。然而也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内需长期低迷,春节访韩游客很难恢复至新冠疫前的水平。
2025-01-20 19:46:33 -
全球扩张显成效 韩国食品出口目标今年瞄准140亿美元
去年,韩国食品不仅涵盖传统农食品,还延伸至智能农场等上下游产业,其总出口额突破130亿美元,再创历史纪录。面对农业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韩国政府为2025年设定了14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 根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食品出口额达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创下新高。其中,农食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0%,接近过去三年的三倍增长率。这是继2021年(13.1%)以来的最大增幅,当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家庭食品消费激增,推动出口大幅增长。 自2015年以来,农食品出口连续9年保持增长,2024年的成果尤为显著。在出口品目中,有14类产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加工食品表现尤为亮眼。方便面出口额同比增长31.1%,达到12.485亿美元;大米加工食品出口增长38.4%,达2.992亿美元。 随着韩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扩大,美国等市场成为韩国食品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美国一跃成为韩国农食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超过此前的中国与日本。 特别是在美国,方便面和大米加工食品的增长率均超过50%。德克萨斯州的大型零售商新设门店推动了70%以上的出口增长;大米加工食品因其“无麸质健康食品”以及“简便一餐”的特性,在美国市场增长了51.0%。 新鲜食品出口同样表现不俗,辛奇在美国和荷兰的出口增长率超过20%,出口额达到1.636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尽管农食品出口增长强劲,但上下游产业链出口同比下降2.4%。2024年,智能农场、农药和化肥等农资产品的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2023年中东地区大型订单基数效应的影响。然而,农林畜产食品部指出,目前正在谈判中的1.66亿美元海外订单有望在2025年转化为实际合同,前景依然光明。 另一方面,占上下游产业链出口约40%的农机械出口也出现增长放缓。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人士解释称:“北美是主要出口市场,但疫情期间家用农机械出口量较大,这些设备尚未达到更换周期,影响了新出口需求。” 宠物食品、动物用药品、农药等具有潜力的产品在2024年出口增长显著。农药在南美和东南亚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额增长61.7%;动物用药品因中东家禽疫苗需求增加,增长9.0%;宠物食品得益于新项目支持,增长7.4%。 展望2025年,农林畜产食品部计划将韩国食品出口目标定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7.4%。未来,将重点开拓中东、南非等新兴市场,以及美、中、日中小城市的市场潜力。 尽管韩国食品的出口持续增长,但仍面临一些阻碍。农协未来战略研究所在报告中指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产品组合以加工食品为主的结构性问题,可能限制韩国食品的长远发展。同时,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出口带来了风险。 然而,与内需低迷形成对比,韩国食品出口的增长态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为韩国农业贸易注入持续动力。 8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正在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3:08:33 -
免签带动韩游客访华热潮 旅游业界看好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赴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数量随之显著增长。中国媒体近日报道了该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指出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模德旅游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去年11月1日免签政策宣布至同年11月16日,赴华旅游的预订率同比增长104%。数据显示,去年12月,通过该公司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为9913人,较前一年同期的5631人增长了76%。 另一家大型旅行社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近两倍。该旅行社还指出,11月1日至15日期间的预订人数较此前半个月增长30%。教元旅游的统计则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通过该公司赴华的游客总数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4.4%。 旅游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韩国公众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不断加深,赴华旅游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多家旅行社统计,张家界是韩国游客最为青睐的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张家界的预订量同比显著增长。此外,从增长率来看,上海增长292%,青岛增长130%,成为热门目的地中的佼佼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近日报道,免签政策实施后,上海因韩国游客的大量到访变得格外繁忙。《环球时报》援引中国在线旅行平台“携程”的统计数据称,从韩国出发的赴华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2日期间,从韩国出发至上海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80%以上,环比增长15%。 模德旅游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月16日(按预订日期统计),张家界的预订比例占26%,位居首位,其次为青岛(19%)、上海(10%)和长白山(7%)。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期临近,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人流量可能会较大,我们将采取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并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此外,我们还推出了无需排队即可乘坐的张家界百龙天梯服务。” 教元旅游的数据显示,张家界以29.7%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其次为青岛(19.2%)、大连(18.0%)、上海(17.5%)和太行山(3.3%)。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虽然冬季通常是旅游淡季,但免签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20至30多岁年轻人和中老年游客的出游热情。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地因此表现突出。” 目前,中国对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亚洲、大洋洲等38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旨在提振内需、推动旅游业发展。然而,这一政策的整体成效仍有待观察。彭博社报道,去年前三季度,来华外国游客总数为2300万人次,未能达到官方预期。报道指出:“尽管免签国家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的访华外国游客总数仅为2019年的约66%。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吸引外国游客行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放宽签证要求所带来的消费增长也未达到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是否会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备受关注。今年1月2日发布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中,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研究实施针对中国团体游客的临时免签试点政策。韩国政府在去年底召开的第九次国家旅游战略会议上也提到,计划通过韩中旅行社合作,招募中国团体游客试点免签政策。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制度的试点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要实现大规模增长,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中国内部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一架飞机正在起飞。【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0: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