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产业链’新闻 5个
-
【亚洲人之声】美国对华又双叒加关税 转口贸易是否可行?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双方关税措施不断加码。美国对华加征高达145%关税,中国亦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加征125%关税。在此背景下,第三国转口贸易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据了解,近几个月,中国外贸企业普遍反映收到美方客户要求降价或取消订单的通知。面对高额关税壁垒,部分外贸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多数人认为,这一局势为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转口贸易模式被广泛推介。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经由第三国中转后再出口至目的国的贸易形式。该模式虽可规避目的国高关税,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多重风险。根据国际贸易规则,货物通关需提供包括提单、发票、贸易合同及原产地证明等全套文件。 在这股转口贸易热潮中,韩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稳固的美韩同盟关系以及相对合理的税率水平,自然成为热门中转站。然而,原产地是隐藏的风险之一。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唯有被确认为第三国原产的商品,方能享受该国与美国缔结的贸易协定所带来的关税优惠。这一制度漏洞催生了灰色产业链,部分第三国商家通过违规出具原产地证明文件与中国外贸企业进行利益交换。以往,鉴于转口贸易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终端市场的客户需求,此类违规操作往往被默许。 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原产地审查机制日趋严苛。一旦东窗事发,不仅可能触及法律红线,被定性为走私行为,更会连累合作的第三国企业。这些企业很可能因此被美国列入贸易黑名单,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笔者的贸易行业友人就曾透露,虽有中国合作伙伴多次提议通过其中转货物,但考虑到潜在风险,始终难下决心。 事实上,多数中国外贸企业对转口贸易模式持审慎态度,主要顾虑集中在成本与风险两个维度。相较于直供美国市场,转口贸易这条“曲线”,意味着额外的中转成本。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模式还存在钱货两失的潜在风险。加之美国关税政策存在诸多变数,不少出口厂商选择暂时观望,以待局势明朗。 此外,牺牲利益、承担高风险、选择转口贸易的往往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外贸企业居多,鲜见大型企业涉足。另一方面,美国采购商对此模式的接受度同样有限。多名外贸商家表示,美国主流买家通常不会接受转口贸易这种非常规供货方式。 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持续调整,对外贸人来说,今年注定是充满变数的一年。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如何平衡风险与机遇,将成为每个外贸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2025-04-17 19:34:51 -
恒盛集团收购韩国魔术龙头企业 加速布局全球娱乐产业链
中国恒盛集团25日宣布,将以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76万元)收购韩国知名魔术知识产权(IP)与内容制作公司Platform934的全部股权。此次收购标志着恒盛集团在娱乐产业多元化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根据公告,恒盛集团计划在4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最终敲定收购方案,并将Platform934收编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Platform934作为韩国魔术产业领军企业,其核心资产包括SBS热门综艺《The Magic Star》的完整IP版权及衍生业务权。这档魔术竞技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凭借创新的魔术竞技模式和专业级舞台呈现,持续刷新收视纪录,在韩国魔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该公司还具备大型魔术巡演全案策划能力,已成功打造多个全国巡回演出项目。 恒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魔术作为跨文化娱乐形式,具有独特的全球市场优势。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将整合Platform934的专业经验与中国市场资源,打造涵盖魔术演出、内容制作和IP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据悉,集团计划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魔术演出,并借助现有玩具业务渠道,开发魔术道具及周边产品,实现业务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恒盛集团首次进行跨界布局。早在2023年,恒盛集团就通过子公司HS Beauty成功进军美妆行业。目前,HS Beauty已在天猫、京东等中国主流电商平台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矩阵,成功运营朝鲜美女、Graymelin、BEAUADD等多个韩国知名美妆品牌,市场表现持续向好。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收购展现了恒盛集团从传统制造业向文化娱乐产业转型的战略决心。凭借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Platform934的专业IP运营能力,恒盛集团有望在魔术这一细分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未来,公司或将持续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完善其在娱乐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龙湖梧坑工业区的恒盛集团本部【图片来源 恒盛集团】
2025-03-25 23:31:20 -
接棒比亚迪!极氪汽车出海成立韩国法人
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ZEEKR)日前成立韩国法人并完成商标注册,正式启动进军韩国市场计划。在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加速布局韩国市场之际,主打高端路线的极氪或对韩国市场产生更强烈的冲击。 23日,大法院(最高法院)的法人登记信息显示,极氪于上月28日以“极氪智能科技韩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韩国)以下简称极氪韩国的名称成立法人。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及相关产品进口、流通销售服务、汽车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加工、销售、租赁”等全产业链。代表理事为曹宇,注册资本为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5万元),地址位于首尔市江南区驿三洞。 前极星韩国(Polestar Korea)销售总监金南浩(音)为韩国唯一高管,已开始着手市场分析、遴选经销商等前期准备工作。 极氪汽车母公司吉利车集团已于本月17日在韩完成极氪LOGO的商标注册,并申请极氪SUV车型“7X”的商标,或为首款在韩上市车型。 极氪汽车2021年成立以后,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22年至去年销量先后为7.1941万辆、11.8585万辆和22.2123万辆。去年5月,极氪汽车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募资4.4亿美元,创下近3年间中国企业最大IPO纪录。 目前极氪汽车产品矩阵涵盖中大型001、小型SUV“X”、中型SUV“7X”等,7X后轮驱动(RWD)车型在欧洲售价为5.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四轮驱动(AWD)车型售价为6.3万欧元。 专家分析称,极氪汽车将对韩国市场带来和比亚迪不同的冲击波。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研究院崔在熙(音)称,极氪汽车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相比性能卓越,将对韩国市场造成威胁。虽然短期内韩国消费者仍对“中国制造”存在负面认知,但从长期来看有望逐步蚕食韩国市场份额。 去年11月,极氪汽车亮相2024悉尼国际电动汽车展。【图片提供 新华社】
2025-03-23 20:16:14 -
中国芯片产业全面突围 韩国领先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凭借三轮高达6869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以及强劲的半导体内需,正在以惊人速度追赶韩国和美国等半导体强国。与韩国专注存储芯片不同,中国正在构建涵盖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的产业链。美国对7纳米以下制程所需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以及人工智能(AI)加速器所需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实施出口管制后,中国加快自主研发GPU和半导体设备,以减少对外依赖。 中国第一大DRAM企业长鑫存储(CXMT)快速扩大产能,导致韩国半导体产业遭到威胁。长鑫存储已量产17-18纳米制程的DDR4、LPDDR4X等主流DRAM,并成功投产12纳米级别的DDR5、LPDDR5X(低功耗存储)。2020年长鑫存储的晶圆月产量仅为4万片,但去年已增至20万片。相比之下,韩国的总月产量约为114万片(三星电子68万片,SK海力士46万片),由此可见长鑫存储正在迅速追赶。 此外,中国企业还通过低价策略引发存储芯片价格战。目前,中国制造的DDR4价格仅为韩国产品的一半,甚至比二手产品价格还低约5%。去年7月,通用PC DRAM产品(DDR4 8Gb 1Gx8)的固定交易均价为2.1美元,今年1月已降至1.35美元,跌幅高达35.7%。长鑫存储的DDR5早期良率仅为20%,但经过持续优化,目前已提升至80%。 NAND闪存领域的技术差距也正在迅速缩小。长江存储(YMTC)本月已开始量产294层NAND闪存,而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分别量产321层和286层产品。存储芯片的层数决定存储容量和密度,是关键竞争指标,中国企业已逼近韩国。长江存储受美国制裁无法获得荷兰ASML的EUV设备,导致产品在质量和稳定方面落后,但业内普遍认为,韩国企业仅能依靠在高端NAND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来保持领先地位。 与韩国高度依赖出口不同,中国国内IT企业大规模采购本土芯片。华为早在2004年成立海思半导体,并成功研发自主应用处理器(AP)麒麟9000s,该芯片由中国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SMIC)采用7纳米制程代工,最终用于华为Mate 60 Pro智能手机。华为在过去十年间已投入约1.2万亿元人民币进行半导体研发。 目前,业界对中国半导体技术水平评价不一。汉阳大学融合电子工程学系教授朴在勤表示,中国持续扩展DRAM和NAND市场份额,在主流市场凭借政府补贴的低价策略占据优势,韩国企业必须向高端市场转型,以确保竞争力。韩国产业研究院专家金杨澎(音)则认为,中国在主流市场的低价竞争扰乱半导体市场秩序,但韩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尚未受到致命威胁。 实际上,中国针对韩国的高端芯片也已经发起挑战。目前,韩国企业在HBM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英伟达、超威等AI芯片巨头的主要供应商。中国则集中力量研究HBM带宽优化技术,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汉阳大学教授白瑞仁(音)指出,韩国的研发侧重硬件制造,而中国则更加注重系统级应用,未来中国提升HBM领域的研发能力后,全球HBM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面对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中国加快推进设备国产化。上海微电子已实现90-28纳米级别光刻机量产,并启动7纳米以下EUV光刻机研发。北方华创(NAURA)主攻刻蚀与沉积设备,中微半导体则研发等离子刻蚀设备。去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为40%,多数研发资金来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之下,韩国尚无光刻机制造能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2-13 23:21:20 -
第二次韩中产供链热线会议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8日消息,日前同中国商务部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第二次韩中产供链热线会议,本次会议是为了落实今年5月韩国总统尹锡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晤中,就维护两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达成的共识。 在本次会议上,双方介绍了本国的产供链政策,就为营造可预知的投资环境加强沟通达成一致。热线会议结束后还举行了第五次韩中产业园区工作会议,听取了韩国新万金、盐城、山东烟台和广东惠州韩中产业园的运营现况。 产业通商资源部称,在此次会议上呼吁中方为韩企营造友好的在华营商环境,给予积极支持和协助 产业通商资源部、中国商务部、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还于同日举行“韩中共同进军第三国市场论坛”,来自韩中两国企业的100多名负责人出席论坛,分享第三国投资环境信息和两国间的合作事例。
2024-11-28 17:39:05
-
【亚洲人之声】美国对华又双叒加关税 转口贸易是否可行?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双方关税措施不断加码。美国对华加征高达145%关税,中国亦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加征125%关税。在此背景下,第三国转口贸易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据了解,近几个月,中国外贸企业普遍反映收到美方客户要求降价或取消订单的通知。面对高额关税壁垒,部分外贸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多数人认为,这一局势为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转口贸易模式被广泛推介。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经由第三国中转后再出口至目的国的贸易形式。该模式虽可规避目的国高关税,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多重风险。根据国际贸易规则,货物通关需提供包括提单、发票、贸易合同及原产地证明等全套文件。 在这股转口贸易热潮中,韩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稳固的美韩同盟关系以及相对合理的税率水平,自然成为热门中转站。然而,原产地是隐藏的风险之一。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唯有被确认为第三国原产的商品,方能享受该国与美国缔结的贸易协定所带来的关税优惠。这一制度漏洞催生了灰色产业链,部分第三国商家通过违规出具原产地证明文件与中国外贸企业进行利益交换。以往,鉴于转口贸易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终端市场的客户需求,此类违规操作往往被默许。 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原产地审查机制日趋严苛。一旦东窗事发,不仅可能触及法律红线,被定性为走私行为,更会连累合作的第三国企业。这些企业很可能因此被美国列入贸易黑名单,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笔者的贸易行业友人就曾透露,虽有中国合作伙伴多次提议通过其中转货物,但考虑到潜在风险,始终难下决心。 事实上,多数中国外贸企业对转口贸易模式持审慎态度,主要顾虑集中在成本与风险两个维度。相较于直供美国市场,转口贸易这条“曲线”,意味着额外的中转成本。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模式还存在钱货两失的潜在风险。加之美国关税政策存在诸多变数,不少出口厂商选择暂时观望,以待局势明朗。 此外,牺牲利益、承担高风险、选择转口贸易的往往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外贸企业居多,鲜见大型企业涉足。另一方面,美国采购商对此模式的接受度同样有限。多名外贸商家表示,美国主流买家通常不会接受转口贸易这种非常规供货方式。 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持续调整,对外贸人来说,今年注定是充满变数的一年。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如何平衡风险与机遇,将成为每个外贸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2025-04-17 19:34:51 -
恒盛集团收购韩国魔术龙头企业 加速布局全球娱乐产业链
中国恒盛集团25日宣布,将以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76万元)收购韩国知名魔术知识产权(IP)与内容制作公司Platform934的全部股权。此次收购标志着恒盛集团在娱乐产业多元化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根据公告,恒盛集团计划在4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最终敲定收购方案,并将Platform934收编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Platform934作为韩国魔术产业领军企业,其核心资产包括SBS热门综艺《The Magic Star》的完整IP版权及衍生业务权。这档魔术竞技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凭借创新的魔术竞技模式和专业级舞台呈现,持续刷新收视纪录,在韩国魔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该公司还具备大型魔术巡演全案策划能力,已成功打造多个全国巡回演出项目。 恒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魔术作为跨文化娱乐形式,具有独特的全球市场优势。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将整合Platform934的专业经验与中国市场资源,打造涵盖魔术演出、内容制作和IP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据悉,集团计划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魔术演出,并借助现有玩具业务渠道,开发魔术道具及周边产品,实现业务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恒盛集团首次进行跨界布局。早在2023年,恒盛集团就通过子公司HS Beauty成功进军美妆行业。目前,HS Beauty已在天猫、京东等中国主流电商平台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矩阵,成功运营朝鲜美女、Graymelin、BEAUADD等多个韩国知名美妆品牌,市场表现持续向好。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收购展现了恒盛集团从传统制造业向文化娱乐产业转型的战略决心。凭借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Platform934的专业IP运营能力,恒盛集团有望在魔术这一细分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未来,公司或将持续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完善其在娱乐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龙湖梧坑工业区的恒盛集团本部【图片来源 恒盛集团】
2025-03-25 23:31:20 -
接棒比亚迪!极氪汽车出海成立韩国法人
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ZEEKR)日前成立韩国法人并完成商标注册,正式启动进军韩国市场计划。在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加速布局韩国市场之际,主打高端路线的极氪或对韩国市场产生更强烈的冲击。 23日,大法院(最高法院)的法人登记信息显示,极氪于上月28日以“极氪智能科技韩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韩国)以下简称极氪韩国的名称成立法人。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及相关产品进口、流通销售服务、汽车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加工、销售、租赁”等全产业链。代表理事为曹宇,注册资本为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5万元),地址位于首尔市江南区驿三洞。 前极星韩国(Polestar Korea)销售总监金南浩(音)为韩国唯一高管,已开始着手市场分析、遴选经销商等前期准备工作。 极氪汽车母公司吉利车集团已于本月17日在韩完成极氪LOGO的商标注册,并申请极氪SUV车型“7X”的商标,或为首款在韩上市车型。 极氪汽车2021年成立以后,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22年至去年销量先后为7.1941万辆、11.8585万辆和22.2123万辆。去年5月,极氪汽车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募资4.4亿美元,创下近3年间中国企业最大IPO纪录。 目前极氪汽车产品矩阵涵盖中大型001、小型SUV“X”、中型SUV“7X”等,7X后轮驱动(RWD)车型在欧洲售价为5.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四轮驱动(AWD)车型售价为6.3万欧元。 专家分析称,极氪汽车将对韩国市场带来和比亚迪不同的冲击波。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研究院崔在熙(音)称,极氪汽车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相比性能卓越,将对韩国市场造成威胁。虽然短期内韩国消费者仍对“中国制造”存在负面认知,但从长期来看有望逐步蚕食韩国市场份额。 去年11月,极氪汽车亮相2024悉尼国际电动汽车展。【图片提供 新华社】
2025-03-23 20:16:14 -
中国芯片产业全面突围 韩国领先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凭借三轮高达6869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以及强劲的半导体内需,正在以惊人速度追赶韩国和美国等半导体强国。与韩国专注存储芯片不同,中国正在构建涵盖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的产业链。美国对7纳米以下制程所需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以及人工智能(AI)加速器所需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实施出口管制后,中国加快自主研发GPU和半导体设备,以减少对外依赖。 中国第一大DRAM企业长鑫存储(CXMT)快速扩大产能,导致韩国半导体产业遭到威胁。长鑫存储已量产17-18纳米制程的DDR4、LPDDR4X等主流DRAM,并成功投产12纳米级别的DDR5、LPDDR5X(低功耗存储)。2020年长鑫存储的晶圆月产量仅为4万片,但去年已增至20万片。相比之下,韩国的总月产量约为114万片(三星电子68万片,SK海力士46万片),由此可见长鑫存储正在迅速追赶。 此外,中国企业还通过低价策略引发存储芯片价格战。目前,中国制造的DDR4价格仅为韩国产品的一半,甚至比二手产品价格还低约5%。去年7月,通用PC DRAM产品(DDR4 8Gb 1Gx8)的固定交易均价为2.1美元,今年1月已降至1.35美元,跌幅高达35.7%。长鑫存储的DDR5早期良率仅为20%,但经过持续优化,目前已提升至80%。 NAND闪存领域的技术差距也正在迅速缩小。长江存储(YMTC)本月已开始量产294层NAND闪存,而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分别量产321层和286层产品。存储芯片的层数决定存储容量和密度,是关键竞争指标,中国企业已逼近韩国。长江存储受美国制裁无法获得荷兰ASML的EUV设备,导致产品在质量和稳定方面落后,但业内普遍认为,韩国企业仅能依靠在高端NAND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来保持领先地位。 与韩国高度依赖出口不同,中国国内IT企业大规模采购本土芯片。华为早在2004年成立海思半导体,并成功研发自主应用处理器(AP)麒麟9000s,该芯片由中国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SMIC)采用7纳米制程代工,最终用于华为Mate 60 Pro智能手机。华为在过去十年间已投入约1.2万亿元人民币进行半导体研发。 目前,业界对中国半导体技术水平评价不一。汉阳大学融合电子工程学系教授朴在勤表示,中国持续扩展DRAM和NAND市场份额,在主流市场凭借政府补贴的低价策略占据优势,韩国企业必须向高端市场转型,以确保竞争力。韩国产业研究院专家金杨澎(音)则认为,中国在主流市场的低价竞争扰乱半导体市场秩序,但韩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尚未受到致命威胁。 实际上,中国针对韩国的高端芯片也已经发起挑战。目前,韩国企业在HBM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英伟达、超威等AI芯片巨头的主要供应商。中国则集中力量研究HBM带宽优化技术,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汉阳大学教授白瑞仁(音)指出,韩国的研发侧重硬件制造,而中国则更加注重系统级应用,未来中国提升HBM领域的研发能力后,全球HBM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面对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中国加快推进设备国产化。上海微电子已实现90-28纳米级别光刻机量产,并启动7纳米以下EUV光刻机研发。北方华创(NAURA)主攻刻蚀与沉积设备,中微半导体则研发等离子刻蚀设备。去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为40%,多数研发资金来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之下,韩国尚无光刻机制造能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2-13 23:21:20 -
第二次韩中产供链热线会议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8日消息,日前同中国商务部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第二次韩中产供链热线会议,本次会议是为了落实今年5月韩国总统尹锡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晤中,就维护两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达成的共识。 在本次会议上,双方介绍了本国的产供链政策,就为营造可预知的投资环境加强沟通达成一致。热线会议结束后还举行了第五次韩中产业园区工作会议,听取了韩国新万金、盐城、山东烟台和广东惠州韩中产业园的运营现况。 产业通商资源部称,在此次会议上呼吁中方为韩企营造友好的在华营商环境,给予积极支持和协助 产业通商资源部、中国商务部、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还于同日举行“韩中共同进军第三国市场论坛”,来自韩中两国企业的100多名负责人出席论坛,分享第三国投资环境信息和两国间的合作事例。
2024-11-28 17: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