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服务’新闻 365个
-
单亲家庭面临经济与时间双重困境 现行政策体系亟待结构性改革
在过马路的一家三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在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韩国单亲家庭普遍面临经济压力与时间匮乏的双重挑战。当前政府支持政策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缺陷,难以全面覆盖这一特殊群体需求。 29日,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于29日发布的《单亲家庭的时间与经济资源及政策》报告显示,以2022年为基准,韩国单亲家庭数达149万户,经济状况与双亲家庭形成鲜明对比。由于需独立承担家庭生计与子女养育责任,单亲家庭在收入与资产水平均呈明显劣势。分析显示,以可支配收入为衡量标准,31.4%的单亲家庭处于收入最低的10%区间(第一阶层),另有20%位列收入后20%区间(第二阶层),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单亲家庭属于低收入群体。 在就业单亲家庭中,经济困境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数据显示,69%的就业单亲家庭集中在收入第四阶层及以下区间,跻身收入前10%(第十阶层)的仅占3%。反之,双亲家庭在各收入阶层呈均衡分布现象,低收入家庭仅占16.1%,70.8%的双职工家庭集中于收入第五至十阶层。 在时间资源配置方面,单亲家庭同样面临系统性困境。报告指出,由于单亲家长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子女养育与家务劳动等多重责任,普遍存在严重的时间贫困现象。特别是,有学龄前儿童的单亲家庭,子女照料时间呈持续下降趋势,显示出当前社会支持体系在时间资源配置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尽管政府为应对低生育率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政策焦点主要集中于双职工家庭,未能充分考虑单亲家庭的特殊需求。具体来看,双职工家庭的日均子女照料时间从2004年的68.9分钟增至2019年的83.1分钟。同期,单亲家庭从126.2分钟锐减至60分钟,降幅超过50%。 报告显示,当前单亲家庭支援政策存在多项问题,包括由于申请流程复杂导致政策可及性低、存在支援盲区; 受不稳定的就业形态制约,单亲家庭难以有效享受时间支持政策;低生育率应对策略缺乏针对单亲家庭的专项措施等。 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多项优化建议,包括放宽制度适用标准,建立渐进式福利体系; 简化行政程序,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完善照护服务体系,扩大非常规时段的支援范围;构建弹性制度框架,建立多样化就业形态;制定符合单亲家庭的时间支持专项政策。 研究团队强调,政府应加强社会认知引导与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实质性政策创新,切实提升单亲家庭的社会融入度与经济稳定性。
2025-04-29 20:11:29 -
SK电讯遭黑客攻击引发用户信息泄露 免费更换USIM卡面临供货难题
因用户U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信息遭黑客窃取,韩国SK电讯公司(SKT)28日起正式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据悉,SKT当前可动用的USIM卡数量仅为600万张,不及2500万用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SKT已要求供应商最大限度提升产量,但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供货,用户混乱局面或将持续。 28日上午,SKT全国约2600家T world门店一开门便涌入大批前来更换USIM卡的用户,不少门店门前出现“开放即排队”的景象。特别是库存较少的代理门店,更是因人流量剧增导致服务人员应接不暇。即便是库存相对充足的大型直营门店,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线下混乱,SKT宣布开通线上预约渠道。但T world应用程序及网页因访问人数激增频频出现系统延迟提示,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与不便。 业内人士指出,USIM卡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USIM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多轮严格检测,这使得短时间内增加大批量供应成为难题。此外,不同通信运营商的USIM卡认证流程与信息格式各异,因此即使是KT、LG U+等竞争对手的库存也无法直接调配使用。 目前,SKT仅有约100万张现货USIM卡,并计划在下月内追加采购约500万张,但相较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仍显捉襟见肘。SKT在向内部员工发布的说明会上还提到,除无偿更换USIM卡外,公司计划引入通过软件初始化方式保护用户信息的措施。但SKT方面对外表示,相关细节暂不便公开确认。 受黑客事件影响,用户对SKT信任度显著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6日,SKT单日净流失1666名用户,转向其他通信公司的趋势明显。 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遭窃取后,于28日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当天在首尔市内一家SKT代理店,市民们为更换USIM卡排起长队等候办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49:10 -
SK电讯为所有用户免费更换SIM卡 供应紧张恐现大排长龙
4月19日,SK电讯(SK Telecom)遭遇黑客恶意软件攻击,导致SIM卡相关用户信息泄露。虽然泄露信息不涉及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敏感个人资料,但包括SIM卡识别码(ICCID)在内的关键信息泄露,仍可能使用户面临身份盗用等潜在风险。 对此,SK电讯近日宣布,自当日上午10点起,面向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SIM卡更换服务。希望更换SIM卡的用户,可前往全国各地SK电讯代理店或仁川机场漫游中心免费办理更换。 为减少门店排队等候时间,SK电讯还开通了线上预约通道,用户可提前选择营业厅,并按预约顺序办理SIM卡更换。公司方面建议,用户在更换SIM卡前,优先申请SIM卡保护服务。 据介绍,SIM卡保护服务与更换SIM卡具有同样的防护效果,能够有效阻止黑客攻击。若开通该服务后仍发生SIM卡非法复制问题,SK电讯将承担全部责任。 目前,SK电讯已准备了100万张SIM卡,并计划在5月追加供应约500万张。但有观点指出,SK电讯拥有2500万用户,现有SIM卡数量仍显不足。 事实上,在免费更换服务正式启动前,上周末已有部分用户前往SK电讯代理店要求更换SIM卡。对此,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已于本月27日指示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对SK电讯的应对措施进行严格审查。 SK电讯方面表示:“由于此次网络安全事件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公司将全力以赴解决此次事故,努力消除客户的不安与担忧。” 28日,在首尔一家SK电讯代理店,顾客们正在排队等待更换SIM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9 01:27:28 -
韩国电商巨头入局二手市场 循环经济成时尚行业新蓝海
在物价上涨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理性消费理念不断扩散,电商行业也因此通过与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或强化自有服务,积极进军循环经济市场。尤其时尚行业的二手市场占有率或达整体的四分之一,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据流通行业27日消息,韩国综合网购平台Gmarket本月起与二手奢侈品平台GUGUS合作,开始销售GUGUS的二手奢侈品。GUGUS在全国运营26家线下门店和自有线上商城,专门从事二手奢侈品销售,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鉴定经验,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通过此次入驻,Gmarket平台预计上线约5万件二手时尚配饰及服装商品,用户可以选择快递配送或到GUGUS门店自提。 11号街也与GUGUS以及韩国最大二手奢侈品商店KOIBITO合作,运营垂直服务平台OOAh Luxe,销售超过6万件各类二手奢侈品。SSG.COM则与REEBONZ、KOIBITO等其他二手奢侈品合作伙伴签订协议,间歇性推出相关商品。 各大线上平台竞相布局循环经济市场的原因在于,在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的环境下,追求合理消费的用户正在快速增长。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数据显示,韩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已从2008年的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2.6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万亿韩元,2025年或进一步扩张至43万亿韩元。其中,时尚领域二手市场占有率预计从2023年的18.1%扩大至2027年的24.3%。 这一趋势同时为小规模经营二手业务的时尚平台带来新的盈利机会。韩国最大时尚平台之一MUSINSA计划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出旗下二手时尚商品交易服务MUSINSA USED。MUSINSA早在2015年就通过社区内认证会员小范围开展二手交易服务,2023年起又通过C2C平台Soldout提供二手交易服务。随着用户反响热烈,MUSINSA决定全面进军二手市场。 MUSINSA计划把MUSINSA USED直接集成在主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应用内进行二手商品的购买与销售。此外,MUSINSA还在开发一套支持约1.5万个品牌时尚与配饰商品进行二手交易的系统,无论品牌是否入驻MUSINSA平台均可使用。 随着循环经济市场的快速扩张,长期亏损的二手转售专门平台的盈利状况也开始改善。韩国本土二手交易平台鼻祖“胡萝卜市场”通过扩大地域定向广告服务,自去年起已实现盈利。“闪电市场”在全面引入安全交易机制后,用户付费交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月,月度付费交易额已突破900亿韩元。2023年8月成立的初创企业Charan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已达81.9万,同比(18.4万)激增近5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主要大型线上平台与二手专门企业的合作加深,中古交易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尤其是以奢侈品为中心的二手商品,不仅物以稀为贵,还持续受到MZ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韩国二手奢侈品购物平台GUGUS【图片来源 GUGUS】
2025-04-28 19:42:01 -
全球速卖通、Temu还不够?京东加入韩国电商混战
被誉为“最强中国电商平台”之一的京东集团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瞄准韩国消费者的钱包。 作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与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速卖通)和拼多多(运营平台Temu)并肩而立的京东,近日在韩国仁川和京畿道利川开设物流中心,启动本地仓储运营。这一举动意味着京东距离正式在韩开展电商业务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凭借“直采、正品保障、次日达”等优势,京东在中国本土电商市场上已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在韩国市场亦被视为潜在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京东28日消息,自本月24日起,京东已依托仁川与利川物流中心,面向全球卖家提供一体化(Fulfillment)服务。目前,京东物流已承接部分美国消费品品牌及韩国本土美妆、宠物电商企业的仓储配送业务,并在首尔及京畿部分地区开通了12小时内快速配送服务。 京东成为首家在韩国直接运营物流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按照其一贯战略,京东此前在进军泰国、印尼等地时也均先行布局物流体系,随后展开电商平台业务。业内普遍认为,京东此次在韩的物流投资,意在为全面开拓韩国电商市场奠定基础。 成立于1998年的京东,起步于北京中关村的小型电子产品批发商。创始人刘强东被视为中国新零售代表人物之一,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齐名,致力于打破线上线下的流通界限。 京东比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早12年创立,但两者在技术与经营战略上颇为相似。京东不仅早在2014年便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还在去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第47位(Coupang位列美国500强第168位)。去年京东实现营业收入1.1588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为Coupang的五倍以上。 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若在韩国正式开展电商业务,将展现出与全球速卖通、Temu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是正品保障。作为后来者,京东在假货横行的零售市场中,以严格正品检验与“十倍赔偿”制度赢得消费者信任。京东采取直采自营模式,直接采购并管理商品流通链路,从而有效杜绝假货流通,这一做法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也有望在对商品真伪要求极高的韩国市场赢得青睐。 二是极速配送。京东通过在中国广泛布局密集物流仓储网络,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各地商品需求,实现大范围区域内的“当日达”与“次日达”服务。在偏远山区,京东还引入无人机配送;在城市中心,则利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提高效率。尤其在中国双十一等大促期间,京东仍能维持快速履约能力,显示出雄厚的技术实力。 三是主攻高端品类。与主打生鲜、日用品的阿里巴巴、拼多多不同,京东在中国市场主攻高价电子电器产品,如TCL电视、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韩国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中国产电子商品接受度逐步提升,这一定位差异也成为京东进军韩国的一大助力。 当前,中国电商企业因内需放缓及出口受限,海外市场扩展迫在眉睫。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出口受阻,令韩国这一电商高度发达的市场对京东而言更具吸引力。 实际上,京东早在2018年便已设立韩国法人,主要管理出口中国的韩国卖家。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在韩国市场,中国产品凭借优良性能打破负面印象,因此主打性价比与信赖感的京东模式被认为具有一定潜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京东短期内难以撼动Coupang等本地巨头。一位韩国流通业界人士表示:“要提升物流效率,必须在首都圈核心地段拥有仓储中心,但目前可供建设的优质地块极为稀缺。”他指出,即使京东已有初步布局,完善物流网络仍需时间,因此其对现有市场格局的冲击尚属时日尚早。 京东韩国利川1号仓【图片来源 京东】
2025-04-28 19:40:25 -
中韩移动游戏"高地争夺战" 守住阵地还是改写规则?
随着韩国移动游戏市场竞争加剧,中韩两国游戏公司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高地争夺战”,不仅正面交锋在收入榜单上,更在市场生态、法律环境、消费者舆论等多个层面引发连锁反应。 据市场调查机构Mobile Index近日发布的数据,在韩国Google Play平台移动游戏收入排行榜前十名中,韩国和中国游戏各占五席。作为韩国移动游戏收入最大的平台,Google Play的榜单变化被广泛视为市场趋势的晴雨表。 年初时,中国游戏曾一度占据榜单七席,几乎形成压倒性优势。如今,随着韩国本土新作陆续上市,韩国游戏成功守住部分阵地,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反攻势头。 其中,网石(Netmarble)公司新推出的《RF Online Next》自上月发布以来迅速登顶榜首。该游戏以2004年推出的经典IP《RF Online》为基础,讲述三国在宇宙中通过战争与外交生存竞争的故事。 乐线(Nexon)公司的《洛奇Mobile》则在上市后迅速攀升至第三,目前排名第四。该作沿袭了原作童话般的画风,并强化了社交互动功能,深受Z世代玩家喜爱。 此外,恩希软件(NCSoft)的《天堂M》、娱美德(Wemade)的《Legend of YMIR》、Lionheart Studio的《奥丁:神叛》也分别占据第二、第八、第十位。 尽管韩国本土游戏奋力反击,中国游戏的攻势依然强劲。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位居第三,其它如《寒霜启示录》(Whiteout Survival)、《末日争霸》(Last War)、《I9:地狱九号》(Inferno Nine)等也牢牢占据前十席位。 然而,中国游戏的迅猛扩张也伴随着诸多争议。在韩国市场,中国游戏多次因历史争议、发布低俗虚假广告、服务突然中断后卷款跑路等问题引发舆论风暴。 《最后的战争:生存游戏》的运营商First Fun公司因拒绝履行消费者合法退款要求,限制退款用户继续游戏,被指违反韩国电子商务法。与此同时,《I9:地狱九号》则因未经授权擅自使用韩国Nexon公司《HIT2》游戏画面制作广告,遭到著作权侵权举报。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游戏依然在韩国市场高调运营,持续创造可观收益。 中国游戏公司以极为激进的市场策略著称,尤其在SNS广告投入方面几乎“不计成本”。面对整体市场增长放缓的趋势,中国公司主导的“零和博弈”策略加剧了行业内部竞争,使韩国本土中小型游戏公司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缩。 近期,中国多家游戏公司还对Google Play收取的高额手续费表达不满,酝酿集体提起诉讼。这一动向可能对全球移动应用分发生态带来新的震动。 业内人士指出,在中韩移动游戏竞争中,韩国企业虽凭借强大的IP资源和本土玩家基础暂时稳住阵脚,但在资本实力、全球化运营和市场推广能力方面,与中国游戏公司仍存在不小差距。 当前,韩国移动游戏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短期来看,韩国本土游戏凭借新作热潮与爱国消费情绪守住阵地,但长期而言,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提升自身竞争力,抵御外来冲击,成为摆在韩国游戏产业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 对于韩国消费者而言,既希望本土游戏能带来情感认同与优质体验,同时也难以抗拒更高性价比、更新颖玩法的外来产品。这种矛盾心态正在悄然重塑整个市场。 可以预见,未来中韩在移动游戏领域的较量将更加复杂和持久,不仅是技术和内容的竞争,也是法律、文化、市场规则等多维度的全面较量。 位于京畿道的乐线公司总部【图片来源 乐线】
2025-04-28 00:11:40 -
【亚洲人之声】韩国通信公司信任如何走向崩塌
信任是任何一家企业尤其是通信公司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然而,近期韩国最大电信运营商SK电讯(SK Telecom)的SIM卡黑客事件却狠狠打破了公众对其安全防护的信任。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SK电讯在信息安全防护上的漏洞,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作为一家长期以来享有高度信任的通信公司,SK电讯的这一失误,无疑是对其企业形象的巨大冲击。 4月19日深夜,SK电讯遭遇黑客恶意软件攻击,导致SIM卡相关的用户信息被泄露。虽然泄露的信息并不涉及用户的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敏感个人信息,但包括SIM卡的识别码(ICCID)等关键信息的泄露,依然使得用户面临潜在的身份盗用风险。更令人关注的是,SK电讯在发现异常后并未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导致事发后的处理过程显得迟缓且不透明。 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是通信公司最基本的责任。当用户个人信息因系统漏洞而被泄露时,客户对公司的安全防护能力产生质疑。更重要的是,事件发生后,SK电讯的回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延误了对公众的通报,导致社会的不安情绪蔓延。 为了帮助用户应对潜在风险,目前SK电讯决定从4月28日上午10点起,为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SIM卡更换服务。希望更换SIM卡的用户可以前往全国SK电讯代理店点和仁川机场漫游中心进行免费更换。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作为提供基础通信服务的公司,SK电讯不仅需要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还需要为自己的失误负责,并采取积极行动来修复公众的信任。 本月26日,在首尔一家SK电讯代理店,顾客们正在排队等待更换SIM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7 23:50:37 -
响应个性化消费趋势 欧利芙洋加速"体验型服务"全国布局
希杰(CJ)集团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于25日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前在全国主要商圈的约100家中大型门店分阶段引入“体验型美妆服务”。公司希望通过扩展以专业性美妆为基础的体验内容,进一步提升门店吸引力,为顾客提供差异化的购物体验。 该服务将于本月30日率先在京畿道城南市的书岘中央店上线,5月在清州梧仓店和原州茂实中央店推出,6月则扩展至京畿道安阳市的泛溪Town等门店。欧利芙洋计划在加快首都圈布局的同时,积极拓展非首都圈主要商圈,力争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可随时体验的美妆消费场域。 欧利芙洋方面表示,此举旨在响应其核心客户群——10至20多岁年轻人日益追求“个性化消费体验”的趋势。根据公司最新的顾客调查,97%的受访者表示,若常去的门店新增体验项目,将“愿意尝试”。去年11月开业的“Olive Young N 圣水店”便是体验型服务的代表案例,其推出后迅速成为韩妆体验的热门地标,并带动“开业即排队”的现象。 截至目前,在“Olive Young N 圣水店”体验“Skin Scan Pro(头皮与皮肤诊断)”服务的顾客,购买转化率高达78%,显著高于未体验顾客(43%)。该服务可根据顾客的头皮、肤质状况及个人色彩测试结果,提供量身定制的护肤建议。若需进一步咨询,门店员工还可通过随身携带的个人数字助理(PDA)设备,利用“SELLY”应用推荐适配产品,实现成分、肤质和质地等维度的精准匹配。 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Olive Young N 圣水店’的零售创新模式拓展至更多门店,让更多消费者切实体验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服务升级,致力于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更符合其价值观与偏好的超个性化购物体验。” 在欧利芙洋合井Mecenatpolis店,顾客正通过新引进的“Pick Your Color”设备进行个人色彩诊断体验。【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2025-04-25 20:15:28 -
HBM热潮驱动 SK海力士一季度利润创新高
得益于高带宽存储器(HBM)需求持续增长,SK海力士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达7.440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9亿元),同比增长157.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创下公司历年一季度最佳业绩。 根据SK海力士24日发布的财报,公司在传统淡季通过扩大12层第五代高带宽存储(HBM3E)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实现营业利润和销售额双双增长。营业利润达7.4405万亿韩元,较韩联社旗下金融信息子公司联合Infomax预测值(6.7542万亿韩元)高出10.2%;同期销售额为17.639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9%;净利润为8.1082万亿韩元,同比大增323%。 继去年第四季度后,SK海力士本季度再度实现营业利润超越三星电子整体水平(6.6万亿韩元),连续两个季度领跑业界。从季度表现来看,其营业利润和销售额仅次于上季度,创下公司历史次高纪录。 公司表示,受人工智能(AI)开发热潮和客户库存回补需求带动,存储器市场回暖速度快于预期。为顺应这一趋势,公司加速提升12层HBM3E和DDR5等高端产品的销售占比。 在盈利能力方面,SK海力士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率达到42%,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增长。截至3月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4.3万亿韩元,较去年底增加了2000亿韩元,负债率和净负债率分别降至29%和11%。 面对全球不确定性上升,SK海力士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内部供应链协作,以提升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公司已于第一季度开始向部分PC客户供应AI PC专用高性能移动内存模块LPCAMM2,并计划在AI服务器用低功耗DRAM模块SOCAMM需求启动时同步推进供货。 在NAND业务方面,公司将积极应对大容量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市场的增长需求,同时保持审慎的投资策略,继续以盈利为核心推动业务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公司表示,2月启动的龙仁半导体集群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7年第二季度竣工,清州M15X工厂也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投产。 SK海力士首席财务官(CFO)金祐贤表示,公司将坚持“设备投资原则”,优先投向盈利能力强、需求明确的产品领域,从而提升整体投资效率。同时,作为AI存储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合作伙伴的技术协作,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此外,由于HBM产品需提前一年与客户确定供货量,公司预计2025年HBM相关销售额将同比增长约两倍。目前12层HBM3E产品销量持续增长,预计第二季度将占HBM3E整体销售的一半以上。公司上月已向主要客户提供第六代高带宽存储(HBM4)样品,并计划在年内完成12层HBM4的量产准备工作。 位于京畿道利川的SK海力士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4 23:58:42 -
韩国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2% 内需疲软成主因
受建筑、设备投资及民间消费低迷等内需不振因素拖累,韩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出现环比负增长,连续三个季度内再次出现经济萎缩。 韩国银行(央行)24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这一数字较央行今年2月公布的官方预测值(增长0.2%)低0.4个百分点。 这是继去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2%以来,韩国再次出现负增长。去年第三、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速均仅为0.1%,显示经济复苏势头乏力。 央行此前曾指出,国内政治不确定性持续、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信心下滑,是影响今年一季度增长的重要外部与内部因素。 从各项指标来看,民间消费因娱乐、文化和医疗等服务消费不振,环比减少0.1%;政府消费也因健康保险支出减少而下降0.1%。 投资方面,建筑投资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萎缩,环比下降3.2%;设备投资则以机械类为主,下降2.1%。 出口亦呈现疲态,受化学品、机械设备类产品表现不佳影响,出口总额环比下降1.1%;进口则主要因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类商品减少而下降2.0%。 从各领域对一季度增长率的拉动作用来看,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分别拖累整体增长率0.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民间消费和政府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均为零。 分行业来看,电力、燃气和供水行业增长7.9%,农林渔业增长3.2%。而制造业受化学品及设备类产品影响下降0.8%,建筑业因建筑工程不振减少1.5%。 此外,今年一季度实际国民总收入(GDI)环比下降0.4%,反映出居民和企业的实际购买力亦受到削弱。 分析人士指出,若当前内需疲软状况持续,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恐将低于央行此前预测的1.5%。 21日,京畿道平泽港堆满了集装箱。【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4 20:21:57
-
单亲家庭面临经济与时间双重困境 现行政策体系亟待结构性改革
在过马路的一家三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在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韩国单亲家庭普遍面临经济压力与时间匮乏的双重挑战。当前政府支持政策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缺陷,难以全面覆盖这一特殊群体需求。 29日,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于29日发布的《单亲家庭的时间与经济资源及政策》报告显示,以2022年为基准,韩国单亲家庭数达149万户,经济状况与双亲家庭形成鲜明对比。由于需独立承担家庭生计与子女养育责任,单亲家庭在收入与资产水平均呈明显劣势。分析显示,以可支配收入为衡量标准,31.4%的单亲家庭处于收入最低的10%区间(第一阶层),另有20%位列收入后20%区间(第二阶层),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单亲家庭属于低收入群体。 在就业单亲家庭中,经济困境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数据显示,69%的就业单亲家庭集中在收入第四阶层及以下区间,跻身收入前10%(第十阶层)的仅占3%。反之,双亲家庭在各收入阶层呈均衡分布现象,低收入家庭仅占16.1%,70.8%的双职工家庭集中于收入第五至十阶层。 在时间资源配置方面,单亲家庭同样面临系统性困境。报告指出,由于单亲家长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子女养育与家务劳动等多重责任,普遍存在严重的时间贫困现象。特别是,有学龄前儿童的单亲家庭,子女照料时间呈持续下降趋势,显示出当前社会支持体系在时间资源配置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尽管政府为应对低生育率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政策焦点主要集中于双职工家庭,未能充分考虑单亲家庭的特殊需求。具体来看,双职工家庭的日均子女照料时间从2004年的68.9分钟增至2019年的83.1分钟。同期,单亲家庭从126.2分钟锐减至60分钟,降幅超过50%。 报告显示,当前单亲家庭支援政策存在多项问题,包括由于申请流程复杂导致政策可及性低、存在支援盲区; 受不稳定的就业形态制约,单亲家庭难以有效享受时间支持政策;低生育率应对策略缺乏针对单亲家庭的专项措施等。 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多项优化建议,包括放宽制度适用标准,建立渐进式福利体系; 简化行政程序,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完善照护服务体系,扩大非常规时段的支援范围;构建弹性制度框架,建立多样化就业形态;制定符合单亲家庭的时间支持专项政策。 研究团队强调,政府应加强社会认知引导与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实质性政策创新,切实提升单亲家庭的社会融入度与经济稳定性。
2025-04-29 20:11:29 -
SK电讯遭黑客攻击引发用户信息泄露 免费更换USIM卡面临供货难题
因用户U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信息遭黑客窃取,韩国SK电讯公司(SKT)28日起正式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据悉,SKT当前可动用的USIM卡数量仅为600万张,不及2500万用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SKT已要求供应商最大限度提升产量,但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供货,用户混乱局面或将持续。 28日上午,SKT全国约2600家T world门店一开门便涌入大批前来更换USIM卡的用户,不少门店门前出现“开放即排队”的景象。特别是库存较少的代理门店,更是因人流量剧增导致服务人员应接不暇。即便是库存相对充足的大型直营门店,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线下混乱,SKT宣布开通线上预约渠道。但T world应用程序及网页因访问人数激增频频出现系统延迟提示,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与不便。 业内人士指出,USIM卡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USIM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多轮严格检测,这使得短时间内增加大批量供应成为难题。此外,不同通信运营商的USIM卡认证流程与信息格式各异,因此即使是KT、LG U+等竞争对手的库存也无法直接调配使用。 目前,SKT仅有约100万张现货USIM卡,并计划在下月内追加采购约500万张,但相较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仍显捉襟见肘。SKT在向内部员工发布的说明会上还提到,除无偿更换USIM卡外,公司计划引入通过软件初始化方式保护用户信息的措施。但SKT方面对外表示,相关细节暂不便公开确认。 受黑客事件影响,用户对SKT信任度显著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6日,SKT单日净流失1666名用户,转向其他通信公司的趋势明显。 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遭窃取后,于28日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当天在首尔市内一家SKT代理店,市民们为更换USIM卡排起长队等候办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49:10 -
SK电讯为所有用户免费更换SIM卡 供应紧张恐现大排长龙
4月19日,SK电讯(SK Telecom)遭遇黑客恶意软件攻击,导致SIM卡相关用户信息泄露。虽然泄露信息不涉及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敏感个人资料,但包括SIM卡识别码(ICCID)在内的关键信息泄露,仍可能使用户面临身份盗用等潜在风险。 对此,SK电讯近日宣布,自当日上午10点起,面向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SIM卡更换服务。希望更换SIM卡的用户,可前往全国各地SK电讯代理店或仁川机场漫游中心免费办理更换。 为减少门店排队等候时间,SK电讯还开通了线上预约通道,用户可提前选择营业厅,并按预约顺序办理SIM卡更换。公司方面建议,用户在更换SIM卡前,优先申请SIM卡保护服务。 据介绍,SIM卡保护服务与更换SIM卡具有同样的防护效果,能够有效阻止黑客攻击。若开通该服务后仍发生SIM卡非法复制问题,SK电讯将承担全部责任。 目前,SK电讯已准备了100万张SIM卡,并计划在5月追加供应约500万张。但有观点指出,SK电讯拥有2500万用户,现有SIM卡数量仍显不足。 事实上,在免费更换服务正式启动前,上周末已有部分用户前往SK电讯代理店要求更换SIM卡。对此,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已于本月27日指示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对SK电讯的应对措施进行严格审查。 SK电讯方面表示:“由于此次网络安全事件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公司将全力以赴解决此次事故,努力消除客户的不安与担忧。” 28日,在首尔一家SK电讯代理店,顾客们正在排队等待更换SIM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9 01:27:28 -
韩国电商巨头入局二手市场 循环经济成时尚行业新蓝海
在物价上涨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理性消费理念不断扩散,电商行业也因此通过与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或强化自有服务,积极进军循环经济市场。尤其时尚行业的二手市场占有率或达整体的四分之一,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据流通行业27日消息,韩国综合网购平台Gmarket本月起与二手奢侈品平台GUGUS合作,开始销售GUGUS的二手奢侈品。GUGUS在全国运营26家线下门店和自有线上商城,专门从事二手奢侈品销售,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鉴定经验,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通过此次入驻,Gmarket平台预计上线约5万件二手时尚配饰及服装商品,用户可以选择快递配送或到GUGUS门店自提。 11号街也与GUGUS以及韩国最大二手奢侈品商店KOIBITO合作,运营垂直服务平台OOAh Luxe,销售超过6万件各类二手奢侈品。SSG.COM则与REEBONZ、KOIBITO等其他二手奢侈品合作伙伴签订协议,间歇性推出相关商品。 各大线上平台竞相布局循环经济市场的原因在于,在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的环境下,追求合理消费的用户正在快速增长。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数据显示,韩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已从2008年的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2.6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万亿韩元,2025年或进一步扩张至43万亿韩元。其中,时尚领域二手市场占有率预计从2023年的18.1%扩大至2027年的24.3%。 这一趋势同时为小规模经营二手业务的时尚平台带来新的盈利机会。韩国最大时尚平台之一MUSINSA计划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出旗下二手时尚商品交易服务MUSINSA USED。MUSINSA早在2015年就通过社区内认证会员小范围开展二手交易服务,2023年起又通过C2C平台Soldout提供二手交易服务。随着用户反响热烈,MUSINSA决定全面进军二手市场。 MUSINSA计划把MUSINSA USED直接集成在主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应用内进行二手商品的购买与销售。此外,MUSINSA还在开发一套支持约1.5万个品牌时尚与配饰商品进行二手交易的系统,无论品牌是否入驻MUSINSA平台均可使用。 随着循环经济市场的快速扩张,长期亏损的二手转售专门平台的盈利状况也开始改善。韩国本土二手交易平台鼻祖“胡萝卜市场”通过扩大地域定向广告服务,自去年起已实现盈利。“闪电市场”在全面引入安全交易机制后,用户付费交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月,月度付费交易额已突破900亿韩元。2023年8月成立的初创企业Charan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已达81.9万,同比(18.4万)激增近5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主要大型线上平台与二手专门企业的合作加深,中古交易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尤其是以奢侈品为中心的二手商品,不仅物以稀为贵,还持续受到MZ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韩国二手奢侈品购物平台GUGUS【图片来源 GUGUS】
2025-04-28 19:42:01 -
全球速卖通、Temu还不够?京东加入韩国电商混战
被誉为“最强中国电商平台”之一的京东集团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瞄准韩国消费者的钱包。 作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与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速卖通)和拼多多(运营平台Temu)并肩而立的京东,近日在韩国仁川和京畿道利川开设物流中心,启动本地仓储运营。这一举动意味着京东距离正式在韩开展电商业务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凭借“直采、正品保障、次日达”等优势,京东在中国本土电商市场上已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在韩国市场亦被视为潜在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京东28日消息,自本月24日起,京东已依托仁川与利川物流中心,面向全球卖家提供一体化(Fulfillment)服务。目前,京东物流已承接部分美国消费品品牌及韩国本土美妆、宠物电商企业的仓储配送业务,并在首尔及京畿部分地区开通了12小时内快速配送服务。 京东成为首家在韩国直接运营物流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按照其一贯战略,京东此前在进军泰国、印尼等地时也均先行布局物流体系,随后展开电商平台业务。业内普遍认为,京东此次在韩的物流投资,意在为全面开拓韩国电商市场奠定基础。 成立于1998年的京东,起步于北京中关村的小型电子产品批发商。创始人刘强东被视为中国新零售代表人物之一,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齐名,致力于打破线上线下的流通界限。 京东比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早12年创立,但两者在技术与经营战略上颇为相似。京东不仅早在2014年便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还在去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第47位(Coupang位列美国500强第168位)。去年京东实现营业收入1.1588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为Coupang的五倍以上。 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若在韩国正式开展电商业务,将展现出与全球速卖通、Temu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是正品保障。作为后来者,京东在假货横行的零售市场中,以严格正品检验与“十倍赔偿”制度赢得消费者信任。京东采取直采自营模式,直接采购并管理商品流通链路,从而有效杜绝假货流通,这一做法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也有望在对商品真伪要求极高的韩国市场赢得青睐。 二是极速配送。京东通过在中国广泛布局密集物流仓储网络,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各地商品需求,实现大范围区域内的“当日达”与“次日达”服务。在偏远山区,京东还引入无人机配送;在城市中心,则利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提高效率。尤其在中国双十一等大促期间,京东仍能维持快速履约能力,显示出雄厚的技术实力。 三是主攻高端品类。与主打生鲜、日用品的阿里巴巴、拼多多不同,京东在中国市场主攻高价电子电器产品,如TCL电视、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韩国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中国产电子商品接受度逐步提升,这一定位差异也成为京东进军韩国的一大助力。 当前,中国电商企业因内需放缓及出口受限,海外市场扩展迫在眉睫。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出口受阻,令韩国这一电商高度发达的市场对京东而言更具吸引力。 实际上,京东早在2018年便已设立韩国法人,主要管理出口中国的韩国卖家。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在韩国市场,中国产品凭借优良性能打破负面印象,因此主打性价比与信赖感的京东模式被认为具有一定潜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京东短期内难以撼动Coupang等本地巨头。一位韩国流通业界人士表示:“要提升物流效率,必须在首都圈核心地段拥有仓储中心,但目前可供建设的优质地块极为稀缺。”他指出,即使京东已有初步布局,完善物流网络仍需时间,因此其对现有市场格局的冲击尚属时日尚早。 京东韩国利川1号仓【图片来源 京东】
2025-04-28 19:40:25 -
中韩移动游戏"高地争夺战" 守住阵地还是改写规则?
随着韩国移动游戏市场竞争加剧,中韩两国游戏公司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高地争夺战”,不仅正面交锋在收入榜单上,更在市场生态、法律环境、消费者舆论等多个层面引发连锁反应。 据市场调查机构Mobile Index近日发布的数据,在韩国Google Play平台移动游戏收入排行榜前十名中,韩国和中国游戏各占五席。作为韩国移动游戏收入最大的平台,Google Play的榜单变化被广泛视为市场趋势的晴雨表。 年初时,中国游戏曾一度占据榜单七席,几乎形成压倒性优势。如今,随着韩国本土新作陆续上市,韩国游戏成功守住部分阵地,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反攻势头。 其中,网石(Netmarble)公司新推出的《RF Online Next》自上月发布以来迅速登顶榜首。该游戏以2004年推出的经典IP《RF Online》为基础,讲述三国在宇宙中通过战争与外交生存竞争的故事。 乐线(Nexon)公司的《洛奇Mobile》则在上市后迅速攀升至第三,目前排名第四。该作沿袭了原作童话般的画风,并强化了社交互动功能,深受Z世代玩家喜爱。 此外,恩希软件(NCSoft)的《天堂M》、娱美德(Wemade)的《Legend of YMIR》、Lionheart Studio的《奥丁:神叛》也分别占据第二、第八、第十位。 尽管韩国本土游戏奋力反击,中国游戏的攻势依然强劲。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位居第三,其它如《寒霜启示录》(Whiteout Survival)、《末日争霸》(Last War)、《I9:地狱九号》(Inferno Nine)等也牢牢占据前十席位。 然而,中国游戏的迅猛扩张也伴随着诸多争议。在韩国市场,中国游戏多次因历史争议、发布低俗虚假广告、服务突然中断后卷款跑路等问题引发舆论风暴。 《最后的战争:生存游戏》的运营商First Fun公司因拒绝履行消费者合法退款要求,限制退款用户继续游戏,被指违反韩国电子商务法。与此同时,《I9:地狱九号》则因未经授权擅自使用韩国Nexon公司《HIT2》游戏画面制作广告,遭到著作权侵权举报。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游戏依然在韩国市场高调运营,持续创造可观收益。 中国游戏公司以极为激进的市场策略著称,尤其在SNS广告投入方面几乎“不计成本”。面对整体市场增长放缓的趋势,中国公司主导的“零和博弈”策略加剧了行业内部竞争,使韩国本土中小型游戏公司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缩。 近期,中国多家游戏公司还对Google Play收取的高额手续费表达不满,酝酿集体提起诉讼。这一动向可能对全球移动应用分发生态带来新的震动。 业内人士指出,在中韩移动游戏竞争中,韩国企业虽凭借强大的IP资源和本土玩家基础暂时稳住阵脚,但在资本实力、全球化运营和市场推广能力方面,与中国游戏公司仍存在不小差距。 当前,韩国移动游戏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短期来看,韩国本土游戏凭借新作热潮与爱国消费情绪守住阵地,但长期而言,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提升自身竞争力,抵御外来冲击,成为摆在韩国游戏产业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 对于韩国消费者而言,既希望本土游戏能带来情感认同与优质体验,同时也难以抗拒更高性价比、更新颖玩法的外来产品。这种矛盾心态正在悄然重塑整个市场。 可以预见,未来中韩在移动游戏领域的较量将更加复杂和持久,不仅是技术和内容的竞争,也是法律、文化、市场规则等多维度的全面较量。 位于京畿道的乐线公司总部【图片来源 乐线】
2025-04-28 00:11:40 -
【亚洲人之声】韩国通信公司信任如何走向崩塌
信任是任何一家企业尤其是通信公司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然而,近期韩国最大电信运营商SK电讯(SK Telecom)的SIM卡黑客事件却狠狠打破了公众对其安全防护的信任。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SK电讯在信息安全防护上的漏洞,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作为一家长期以来享有高度信任的通信公司,SK电讯的这一失误,无疑是对其企业形象的巨大冲击。 4月19日深夜,SK电讯遭遇黑客恶意软件攻击,导致SIM卡相关的用户信息被泄露。虽然泄露的信息并不涉及用户的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敏感个人信息,但包括SIM卡的识别码(ICCID)等关键信息的泄露,依然使得用户面临潜在的身份盗用风险。更令人关注的是,SK电讯在发现异常后并未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导致事发后的处理过程显得迟缓且不透明。 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是通信公司最基本的责任。当用户个人信息因系统漏洞而被泄露时,客户对公司的安全防护能力产生质疑。更重要的是,事件发生后,SK电讯的回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延误了对公众的通报,导致社会的不安情绪蔓延。 为了帮助用户应对潜在风险,目前SK电讯决定从4月28日上午10点起,为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SIM卡更换服务。希望更换SIM卡的用户可以前往全国SK电讯代理店点和仁川机场漫游中心进行免费更换。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作为提供基础通信服务的公司,SK电讯不仅需要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还需要为自己的失误负责,并采取积极行动来修复公众的信任。 本月26日,在首尔一家SK电讯代理店,顾客们正在排队等待更换SIM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7 23:50:37 -
响应个性化消费趋势 欧利芙洋加速"体验型服务"全国布局
希杰(CJ)集团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于25日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前在全国主要商圈的约100家中大型门店分阶段引入“体验型美妆服务”。公司希望通过扩展以专业性美妆为基础的体验内容,进一步提升门店吸引力,为顾客提供差异化的购物体验。 该服务将于本月30日率先在京畿道城南市的书岘中央店上线,5月在清州梧仓店和原州茂实中央店推出,6月则扩展至京畿道安阳市的泛溪Town等门店。欧利芙洋计划在加快首都圈布局的同时,积极拓展非首都圈主要商圈,力争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可随时体验的美妆消费场域。 欧利芙洋方面表示,此举旨在响应其核心客户群——10至20多岁年轻人日益追求“个性化消费体验”的趋势。根据公司最新的顾客调查,97%的受访者表示,若常去的门店新增体验项目,将“愿意尝试”。去年11月开业的“Olive Young N 圣水店”便是体验型服务的代表案例,其推出后迅速成为韩妆体验的热门地标,并带动“开业即排队”的现象。 截至目前,在“Olive Young N 圣水店”体验“Skin Scan Pro(头皮与皮肤诊断)”服务的顾客,购买转化率高达78%,显著高于未体验顾客(43%)。该服务可根据顾客的头皮、肤质状况及个人色彩测试结果,提供量身定制的护肤建议。若需进一步咨询,门店员工还可通过随身携带的个人数字助理(PDA)设备,利用“SELLY”应用推荐适配产品,实现成分、肤质和质地等维度的精准匹配。 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Olive Young N 圣水店’的零售创新模式拓展至更多门店,让更多消费者切实体验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服务升级,致力于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更符合其价值观与偏好的超个性化购物体验。” 在欧利芙洋合井Mecenatpolis店,顾客正通过新引进的“Pick Your Color”设备进行个人色彩诊断体验。【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2025-04-25 20:15:28 -
HBM热潮驱动 SK海力士一季度利润创新高
得益于高带宽存储器(HBM)需求持续增长,SK海力士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达7.440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9亿元),同比增长157.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创下公司历年一季度最佳业绩。 根据SK海力士24日发布的财报,公司在传统淡季通过扩大12层第五代高带宽存储(HBM3E)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实现营业利润和销售额双双增长。营业利润达7.4405万亿韩元,较韩联社旗下金融信息子公司联合Infomax预测值(6.7542万亿韩元)高出10.2%;同期销售额为17.639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9%;净利润为8.1082万亿韩元,同比大增323%。 继去年第四季度后,SK海力士本季度再度实现营业利润超越三星电子整体水平(6.6万亿韩元),连续两个季度领跑业界。从季度表现来看,其营业利润和销售额仅次于上季度,创下公司历史次高纪录。 公司表示,受人工智能(AI)开发热潮和客户库存回补需求带动,存储器市场回暖速度快于预期。为顺应这一趋势,公司加速提升12层HBM3E和DDR5等高端产品的销售占比。 在盈利能力方面,SK海力士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率达到42%,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增长。截至3月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4.3万亿韩元,较去年底增加了2000亿韩元,负债率和净负债率分别降至29%和11%。 面对全球不确定性上升,SK海力士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内部供应链协作,以提升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公司已于第一季度开始向部分PC客户供应AI PC专用高性能移动内存模块LPCAMM2,并计划在AI服务器用低功耗DRAM模块SOCAMM需求启动时同步推进供货。 在NAND业务方面,公司将积极应对大容量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市场的增长需求,同时保持审慎的投资策略,继续以盈利为核心推动业务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公司表示,2月启动的龙仁半导体集群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7年第二季度竣工,清州M15X工厂也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投产。 SK海力士首席财务官(CFO)金祐贤表示,公司将坚持“设备投资原则”,优先投向盈利能力强、需求明确的产品领域,从而提升整体投资效率。同时,作为AI存储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合作伙伴的技术协作,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此外,由于HBM产品需提前一年与客户确定供货量,公司预计2025年HBM相关销售额将同比增长约两倍。目前12层HBM3E产品销量持续增长,预计第二季度将占HBM3E整体销售的一半以上。公司上月已向主要客户提供第六代高带宽存储(HBM4)样品,并计划在年内完成12层HBM4的量产准备工作。 位于京畿道利川的SK海力士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4 23:58:42 -
韩国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2% 内需疲软成主因
受建筑、设备投资及民间消费低迷等内需不振因素拖累,韩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出现环比负增长,连续三个季度内再次出现经济萎缩。 韩国银行(央行)24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这一数字较央行今年2月公布的官方预测值(增长0.2%)低0.4个百分点。 这是继去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2%以来,韩国再次出现负增长。去年第三、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速均仅为0.1%,显示经济复苏势头乏力。 央行此前曾指出,国内政治不确定性持续、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信心下滑,是影响今年一季度增长的重要外部与内部因素。 从各项指标来看,民间消费因娱乐、文化和医疗等服务消费不振,环比减少0.1%;政府消费也因健康保险支出减少而下降0.1%。 投资方面,建筑投资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萎缩,环比下降3.2%;设备投资则以机械类为主,下降2.1%。 出口亦呈现疲态,受化学品、机械设备类产品表现不佳影响,出口总额环比下降1.1%;进口则主要因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类商品减少而下降2.0%。 从各领域对一季度增长率的拉动作用来看,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分别拖累整体增长率0.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民间消费和政府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均为零。 分行业来看,电力、燃气和供水行业增长7.9%,农林渔业增长3.2%。而制造业受化学品及设备类产品影响下降0.8%,建筑业因建筑工程不振减少1.5%。 此外,今年一季度实际国民总收入(GDI)环比下降0.4%,反映出居民和企业的实际购买力亦受到削弱。 分析人士指出,若当前内需疲软状况持续,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恐将低于央行此前预测的1.5%。 21日,京畿道平泽港堆满了集装箱。【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4 2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