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社会’新闻 182个
-
韩国政府规划"理想职场"战略 抵御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为缓解中小企业长期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政府计划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员工的金融产品,并配套与大型企业持平的福利制度。此举能否助力中小企业转型为“理想职场”引发关注。 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在23日的业务报告中提出,计划通过“缩小差距、共生发展”打造理想中小企业。根据这一目标,政府拟推出八年可积攒最高达6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1.1883万元)的“青年未来储蓄”,并扩大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规模。 大韩商工会议所发表的《青年职场偏好调查》显示,仅15.7%(多选)受访者倾向选择中小企业,不及中坚企业(36%)的一半。青年群体对中小企业存在负面评价的原因中,“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63.3%)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难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45.3%)、“发展前景不明朗”(43.7%)、“雇佣稳定性低”(39.3%)以及“社会认可度不足”(37%)。 此外,受访者认为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环境的首要课题是“提高工资水平”(78%),其次为“保障工作生活平衡”(62%)、“构建平等组织文化”(42%)和“营造安全工作环境”(39%)。 据悉,中企部拟自明年起推行“中小企业员工资产积累项目”,预算规模约为6500亿韩元。其中,“青年未来储蓄”面向青年职员与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政府计划与中小企业共同承担青年开户首笔启动资金。 韩国政府计划面向中小企业核心人才(企业研究所员工、持有技师资格证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等)推出专项补贴,并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承担。此外,政府计划对目前有3.2万名加入者的“中小企业员工优待储蓄”项目进一步增加支援,对连续工作满三年的职员发放600万韩元奖金。 福利政策方面,韩国政府计划自明年起把大韩商工会议所运营的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增至510亿韩元,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每人10万韩元福利积分等补贴,并计划面向工作环境较差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达5000万韩元的福利设施凭证。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与国土交通部协商改善中小企业住房特供制度,确保核心人才优先获得住房机会。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研究院研究委员卢旻善(音)表示,当前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收入差距显著,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政府亟需持续扩大财政支援力度。
2025-06-24 02:25:26 -
韩国咖啡馆"占座族"现象引热议 专家呼吁文明使用公共场所
近日,韩国网络上出现一则有关“咖啡馆占座行为”的帖子,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一名顾客在星巴克门店内用硬纸板自设隔断,占据座位并长时间离席。该照片上传至社交平台后,引发广泛热议。 对此,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敬德公开发文批评,指出此类占座行为不仅反映了公共空间使用的混乱,更已演变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让不少来韩旅游的外籍游客感到难以理解和失望。 23日,徐敬德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帖子。他表示,近期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张题为“我们小区星巴克也有‘占座族’”的照片,画面中,一家咖啡厅的桌子上搭起了简易的临时隔断,桌面上摆满了耳机、键盘、鼠标、平板电脑等办公设备,宛如一个“迷你办公区”。上传照片的网友透露,这位顾客几乎每天都以类似方式长时间占据座位。 徐敬德指出,这种占座现象并非个别案例,而是在韩国各地咖啡馆普遍存在的社会乱象。部分消费者将公共场所视为私人领域,随意搭建隔断、长期霸占座位,导致其他顾客难以找到座位,给公共秩序和良好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和批评。 日前,徐敬德在首尔某星巴克与一位外籍友人见面时,亲眼目睹类似情况。一名顾客竟然用硬纸板将邻桌隔开,躺在“隔间”内休息。此举令外籍友人极为震惊和不解,不禁质疑为何在公共场所能够如此随意占座,完全忽视他人权益。 针对即将到来的7月至8月韩国旅游旺季,徐敬德特别提醒社会各界,随着大量外籍游客访韩,咖啡厅等公共场所的秩序和礼仪将成为展现韩国文化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窗口。占座等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本地居民的生活体验,也可能损害国家形象,影响游客对韩国的整体印象。
2025-06-24 01:46:09 -
【亚洲人之声】风靡全球也难逃质疑 韩国文化软肋何在?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韩国是如何成为文化强国的?然后呢?》报道,深入剖析韩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与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从K-POP、K-Drama到K-Beauty与韩国美食,韩国的软实力正处于历史性的“高光时刻”,但盛世背后也浮现出新的问题与思考:韩国文化是否真的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不可否认的是,韩流已经不再是昙花一现的流行热潮,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生活方式。从《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到韩剧《鱿鱼游戏》风靡全球,再到韩妆、泡菜、紫菜包饭进入欧美超市,韩国正在改变世界对亚洲文化的传统认知,并塑造出一个新型文化强国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欣赏”层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模仿韩国明星的穿搭与妆容、学习韩语,甚至选择到韩国旅游、工作、留学。韩国文化不再是外在的“娱乐消费品”,而是潜移默化渗透到全球各地青年的日常生活之中。 然而,如《纽约时报》所言,韩国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尚存距离。相较美国、法国等老牌文化大国,韩国的文化输出尚未实现全面多元的扩展,依旧主要集中在娱乐与消费领域。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也为文化传播带来不确定性,导致韩流的传播在部分地区步履维艰。 此外,韩国社会内部对于多元文化和外来移民的包容也面临质疑。报道中提到泰国籍留学生受韩国文化吸引而选择在韩国工作生活,但也坦言韩国社会对外国人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现实提醒我们,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除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与广度,还应该在接纳多元、包容差异方面作出表率。 韩流的今天,是政府政策、企业战略、艺术创作和民间热情共同作用的成果。要想让这种影响持续深化,韩国需要更多元的文化表达、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强劲的全球协作能力。“文化强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段持续建设的过程。未来的挑战也不是热度能否维持,而是如何让这份文化力量真正成为全球共鸣、平等对话与人类精神交流的平台。
2025-06-24 00:42:09 -
【亚洲人之声】短期"输血"可解近忧 长效"造血"方治根本
韩国政府近日出台一项民生经济刺激政策,拟向全体国民发放分层级消费补贴,每人最多可领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00元)的消费券。据政策,收入水平10%的上游人群可获15万韩元、普通国民可获25万韩元、准贫困阶层可获40万韩元、最低生活保障人群可获50万韩元。据初步估算,该政策总预算规模约达13万亿韩元。此项政策虽以提振消费、改善民生为初衷,但政策效果与社会公平性仍需全面审慎评估。 从积极层面来看,消费补贴确实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将对零售、餐饮等民生消费领域产生显著的拉动效应。此前,在新冠疫情长期化与全球通胀压力持续的双重挑战下,韩国居民消费能力显著萎缩,而类似政策的实施,有效向市场注入了活力。 然而,该政策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13万亿韩元的财政支出依赖税收收入,实质上形成了全体纳税人对特定群体的经济补贴,中高收入阶层或将因此成为政策的“净损失方”。据数据,韩国2025年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3.9%,追加预算将进一步加剧债务压力。若后续经济复苏乏力,政府可能被迫采取增税或削减公共服务等紧缩政策,从而陷入财政恶性循环。 从社会影响角度考量,该政策可能引发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化反应,或将加剧社会阶层间的对立情绪。 此外,政策实施效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目前消费券的具体使用范围尚未明确,若限定于特定行业,虽可实现定向扶持,但可能抑制居民的真实消费需求;若适用范围过广,则可能出现替代现金消费情况,难以产生预期的消费增量。 目前,韩国经济面临产业升级迟滞、青年失业率高企及房地产泡沫等结构性矛盾。短期消费补贴虽能暂时缓解民生压力,却无助于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过度依赖补贴政策,反而可能延误劳动力市场改革、科技创新投资等长远规划。 笔者认为,韩国政府的民生消费券政策是一项利弊交织政策。短期提振消费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财政可持续性与社会公平性等深层次问题仍需审慎权衡。政府在实施消费刺激政策的同时,应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扩大就业,并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唯有将短期“输血”与长期“造血”机制有效结合,方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实质提升。
2025-06-21 01:15:01 -
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 友利金融集团借鉴日本经验寻找突破口
一项研究显示,随着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借鉴已率先进入这一阶段的日本经验,或将成为韩国金融机构寻找突破口的重要契机。日本金融机构能够在危机中实现“华丽转身”,关键在于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强化企业金融和转型金融。这一成功经验对韩国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韩国友利金融集团旗下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18日发布《日本经济大转型》研究报告,并在友利银行总部举行记者座谈会。 据介绍,研究所历时一年多深入研究,并通过走访日本当地金融机构,详细分析了日本如何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冲击。 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所长朴正勋(音)表示:“为了给韩国金融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战略参考,我们此前走访了日本金融机构,深入探究其应对经济及金融挑战的成功之道。” 研究所重点分析了日本三大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瑞穗金融集团(Mizuho)如何通过拓展海外业务,成功摆脱长期萧条与低增长困境。 在日本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面临巨大压力。然而,上述三大集团凭借全球化布局逐步走出低谷。数据显示,三大金融集团的海外营业利润在2023年已达到2006年的5倍,海外业务在整体营业利润中的占比也从15%跃升至50%,为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企业金融也是助力日本金融机构摆脱长期低迷的重要支柱。研究所指出,日本商业不动产市场规模是住宅市场的2.7倍,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盈利机会。 此外,日本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府碳中和政策,大力推进转型金融,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以瑞穗金融集团为例,该集团是日本12家主要发电企业中11家的主力贷款行。2021至2023年间,瑞穗在转型金融领域的累计贷款规模高达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6亿元),取得显著成果。 研究所还指出,随着老龄化加剧,日本的资产管理模式也经历了重大转变。日本金融机构的生命周期资产管理、高龄友好型产业发展、护理与认知症保险的创新等,这些都是值得韩国参考借鉴的重要经验。 研究所强调,日本经验不仅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更为友利金融集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友利金融集团以收购保险公司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能力,致力于开发面向银发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子公司间的协同合作,支持新兴企业发展,扩大海外业务布局。
2025-06-19 01:16:02 -
韩企百强企业经济贡献强劲 三星电子居首
18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在韩国前500强大企中,面向提交年度业务报告的100家企业进行调查显示,去年受访企业经济贡献总额达1615.17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万亿元),同比(1554.936万亿韩元)增长3.9%。销售总额达2122.4078万亿韩元,同比(1991.7804万亿韩元)增长6.6%。 经济贡献额作为衡量企业综合价值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的整体经济效益。指标涵盖与合作企业的交易金额、员工薪资福利、政府税收缴纳、股东分红派息、债权利息支付以及各类社会公益捐赠等。 在企业经济贡献排名中,三星电子位居榜首,达157.537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连续两年保持领先地位。三星电子在百强企业总经济贡献额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9.8%,增长0.3个百分点。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分别以115.2187万亿韩元和86.589万亿韩元的贡献额位列第二和第三位。两家汽车制造商的合计经济贡献额达201.8077万亿韩元,超出三星电子44.2701万亿韩元。 LG电子以74.24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第四,其次依次为现代摩比斯(52.1965万亿韩元)、GS加德士(45.6535万亿韩元)、SK新能源(41.2588万亿韩元)、浦项制铁(38.8121万亿韩元)、三星物产(38.4301万亿韩元)以及LG化学(37.888万亿韩元),跻身经济贡献十强企业榜单。 从增幅来看,起亚汽车以12.7023万亿韩元的增长表现最为突出。SK海力士(10.6596万亿韩元)、三星电子(10.3666万亿韩元)、现代建设(3.947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8289万亿韩元)、LG显示(3.4906万亿韩元)、LG电子(2.4443万亿韩元)等紧随其后。反之,,部分企业的经济贡献额出现下滑,LG新能源(-7.5751万亿韩元),LG化学(-6.1728万亿韩元)、三星SDI(5.294万亿韩元)、现代摩比斯(3.2061万亿韩元)、现代制铁(2.1495万亿韩元)等均有所减少。 按行业划分,IT电气电子行业以370.241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为石油化学(312.5068万亿韩元)、汽车及零部件(303.5398万亿韩元)、建筑建材(123.3809万亿韩元)、造船(87.699万亿韩元)、钢铁(69.2186万亿韩元)、流通(68.583万亿韩元)等。尽管多数行业的经济贡献额保持增长态势,石油化学和流通两大行业却呈下降趋势。
2025-06-18 18:47:12 -
特朗普提前结束G7峰会日程 韩美首脑会谈恐落空
据韩国总统室17日消息,正在加拿大出席七国集团(G7)首脑峰会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提前结束日程回国,韩美首脑会谈恐无法成行,正在确认相关情况。 此前多数观点预测,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于17日借在加拿大出席G7峰会扩大会议之机与特朗普举行会谈。然而,由于以伊冲突激化,特朗普临时“变卦”,决定提前结束G7行程,各方普遍认为“李特会”将落空。 总统室有关人士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美首脑会谈实已定于明日举行,具体时间也已敲定。总统室方面在听闻特朗普决定提前回国的消息之后,正在确认情况。 总统室方面还表示,韩日首脑会谈有望举行,双方在协调有关事宜方面取得不少进展。 G7首脑峰会首日,李在明先后同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和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 在同西里尔·拉马福萨的会谈中,李在明高度评价韩国和南非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诸多领域深化合作,并提议今后继续紧密配合,在贸易、投资和能源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拉马福萨对韩国新政府成立表示祝贺,并表示,希望两国今后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合作,期待拥有高端技术的韩企进一步加大在南非的投资与布局。 在同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的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商定为实现韩半岛和平、促进朝核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沟通协作,并为APEC领导人会议成功举办积极合作。李在明高度评价韩澳两国作为“全面战略伙伴”为地区及国际社会稳定和繁荣开展合作。阿尔巴尼斯表示,基于长期以来建立的互信和纽带,两国在国防、军工、新能源、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积极合作,愿今后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2025-06-17 23:18:10 -
韩国外卖平台费用制度迎重构 新政府拟主导减负改革
随着新政府上台,去年由尹锡悦政府主导、外卖平台与入驻商家共同制定的“共生费用制度”将迎来重整。由共同民主党主导的“守护乙方的民生实践委员会”(乙支路委员会)正通过外卖平台社会对话机制,着手重构制度框架,推动以减轻店主经营负担为核心的费用体系改革。 据业界17日消息,乙支路委员会已明确改革方向,计划打破现行框架,围绕配送费、中介手续费及支付手续费等关键环节,构建更加合理的新型费用体系。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多数参与方认为,现行制度在设计上存在诸多局限,难以有效反映店主的实际经营压力。我们将以共生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重建制度基础。” 据悉,自上月底起,乙支路委员会便通过外卖平台社会对话机制,与店主团体“公平平台社长协会”及主要外卖平台企业持续协商,围绕减负方向探讨新一轮共生方案。协商过程中,韩国最大外卖平台“外卖的民族”曾提出,对单笔金额在1.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9元)以下的小额订单,将中介费、支付费及配送费等总手续费控制在订单金额的35%以内。乙支路委员会方面正就该方案进一步调整,以更贴近店主诉求,为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然而,现行制度下的调整效果并未获得各方一致认可。根据去年“共生协议体”达成的协议,“外卖的民族”与Coupang Eats自今年2月26日及4月1日起,分别将中介手续费从9.8%下调至销售额排名前35%的商家为7.8%、中位层为6.8%、末位为2%。但与此同时,配送费用却出现最高上调500韩元的情况,引发店主团体质疑“减负反而加压”。对此,时任共生协议体委员长、中央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李正熙(音)也指出:“现行方案与商家最初提出的诉求存在明显差距,也难以体现公平仲裁原则。” 围绕改革议题,乙支路委员会计划在7月前与“外卖的民族”展开正式磋商,广泛听取店主对小额订单手续费等关键问题的意见。随后将协商范围扩大至Coupang Eats等其他平台企业。委员会方面表示,虽然目前将协商期限暂定至7月,但若平台方展现出合作意愿,将考虑灵活延长讨论时间。 业界普遍认为,新政府将比前届政府更积极推动外卖平台制度改革。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曾提出制定《在线平台公平化法》,包括手续费上限等具体改革措施,显示未来政策将朝立法与制度化方向推进,构建更加明确的平台监管体系。 对此,国务总理候选人金民锡13日表示:“尹锡悦政府依赖自律监管的机制已宣告失败,政府与国会应更加积极介入,为制度完善提供实质性支撑。”而“外卖的民族”方面则回应称:“比起全面推翻,我们更倾向于在现有制度基础上逐步修正。” 观察人士指出,未来改革的实质进展,将取决于平台企业的参与度以及政府的协调能力。当前外卖平台生态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相关制度走向备受关注。
2025-06-17 21:42:47 -
韩国国家竞争力跌至第27位 政府承诺跨部门系统性应对
据韩国企划财政部17日消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当天发布的《2025年国家(地区)竞争力评估结果》显示,韩国在全球69个评估对象中排名第27位,较去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第20位)下滑7位,令政界和经济界高度关注。 IMD每年6月发布一次全球竞争力年鉴,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及新兴国家(地区)进行评估,旨在衡量国家(地区)为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的能力。 企划财政部表示,此次评估基于2024年相关统计数据及2025年3月至5月期间的专家问卷调查。该评价围绕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四大领域,涵盖20个部门、337个细分指标,对全球69个国家的企业经营环境与国家支持能力进行了全面考察。 具体来看,韩国在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表现明显下滑,导致整体排名回落。企业效率方面,韩国由去年的第23位跌至第44位,成为国家竞争力下滑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劳动力市场、金融、管理实践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等相关指标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大企业竞争力从第41位降至第57位,对外应变能力也由第17位降至第52位。 基础设施领域方面,韩国排名由第11位降至第21位,基础设施、科技、科研、保健环境及教育等细分指标均出现下滑。城市管理效率、物流体系、数字与科技人才获取能力、网络安全等方面评价偏低,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的整体排名也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韩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两大领域排名有所回升。经济表现升至第11位,较去年上升5位;政府效率则上升8位至第31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物价稳定等细分领域的评价明显改善。 税收政策方面,个人所得税在激励劳动意愿的排名由第54位升至第43位,企业所得税也由第58位提升至第43位。政府财政状况和制度环境同样获得积极评价。但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显著,相关排名从第50位下降至第60位,去年“12·3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政局不确定性及企业信心下滑被视为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男女失业率差距排名也从第21位降至第33位。 全球范围内,瑞士跃居榜首,新加坡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中国香港位列第三。亚洲国家中,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16位,均高于韩国;日本则排名第35位。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中,加拿大位列第11位,美国第13位,德国第19位,英国第29位,法国第32位,意大利第43位。 针对竞争力排名下滑,总统室当天表示将跨部门系统性应对。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在书面简报中指出,总统李在明自候选人时期起便持续强调通过“真正的增长”提升国家潜力,政府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度化与具体化,全面恢复国家竞争力。政府计划强化由企划财政部主导的“国家竞争力政策协商会”,综合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国际信赖度。 姜由桢还表示,此次排名回落与去年整体经济表现疲软及社会不安引发的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扭转下行趋势,提升国际社会对韩国的信赖度。
2025-06-17 19:31:33 -
韩国老龄化催生就业新格局 老年劳动参与率直追年轻世代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韩国劳动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经济活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近乎持平。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今年5月为基准,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达49.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创自1999年6月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新高。受老龄化影响,60岁以上人群的劳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49.5%)仅相差0.1个百分点,反映出韩国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度持续攀升,代际就业格局近乎持平。 自2011年起,60岁以上群体的经济参与率加速上升。过去五年间,相关指标累计增长4.6个百分点,增幅达到全年龄段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从地域分布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国17个市道中,已有10个地区的老年人口就业率超过青年群体,占比逾半数。 反之,青年群体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自去年5月起已连续13个月呈下滑趋势。分析指出,这主要归因于选择“休息”等非求职状态的青年人数持续增加。尽管今年5月处于待业状态的青年人数(39.6万)出现13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同比减少3000人,但整体趋势仍不容乐观。专家认为,制造业、建筑业等优质岗位短缺及大企偏好雇佣资深员工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专家分析称,“银发就业”现象持续升温折射社会隐忧。截至2023年,韩国老年人贫困率高达38.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位居首位。统计显示,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明显低于一人家庭最低生活标准134万韩元。 此外,老年就业者缺乏雇佣稳定性。截至去年8月,60岁以上非正规就业者达281.2万人,居各年龄段之首。韩国老年人由于养老金领取年龄推迟造成的收入空窗期等问题,迫使多数老年人不得不从事低质量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 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表示:“当前劳动市场呈代际就业机会分配失衡现象。青年群体就业意愿持续走低,而高龄劳动者市场参与度却强劲增长,这一结构性矛盾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恶化。”他强调称,“银发就业潮”现象反映出人口结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滞后问题。政府需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通过系统性改革,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经济困境。
2025-06-17 01:35:37
-
韩国政府规划"理想职场"战略 抵御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为缓解中小企业长期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政府计划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员工的金融产品,并配套与大型企业持平的福利制度。此举能否助力中小企业转型为“理想职场”引发关注。 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在23日的业务报告中提出,计划通过“缩小差距、共生发展”打造理想中小企业。根据这一目标,政府拟推出八年可积攒最高达6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1.1883万元)的“青年未来储蓄”,并扩大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规模。 大韩商工会议所发表的《青年职场偏好调查》显示,仅15.7%(多选)受访者倾向选择中小企业,不及中坚企业(36%)的一半。青年群体对中小企业存在负面评价的原因中,“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63.3%)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难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45.3%)、“发展前景不明朗”(43.7%)、“雇佣稳定性低”(39.3%)以及“社会认可度不足”(37%)。 此外,受访者认为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环境的首要课题是“提高工资水平”(78%),其次为“保障工作生活平衡”(62%)、“构建平等组织文化”(42%)和“营造安全工作环境”(39%)。 据悉,中企部拟自明年起推行“中小企业员工资产积累项目”,预算规模约为6500亿韩元。其中,“青年未来储蓄”面向青年职员与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政府计划与中小企业共同承担青年开户首笔启动资金。 韩国政府计划面向中小企业核心人才(企业研究所员工、持有技师资格证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等)推出专项补贴,并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承担。此外,政府计划对目前有3.2万名加入者的“中小企业员工优待储蓄”项目进一步增加支援,对连续工作满三年的职员发放600万韩元奖金。 福利政策方面,韩国政府计划自明年起把大韩商工会议所运营的中小企业福利平台预算增至510亿韩元,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每人10万韩元福利积分等补贴,并计划面向工作环境较差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达5000万韩元的福利设施凭证。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与国土交通部协商改善中小企业住房特供制度,确保核心人才优先获得住房机会。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研究院研究委员卢旻善(音)表示,当前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收入差距显著,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政府亟需持续扩大财政支援力度。
2025-06-24 02:25:26 -
韩国咖啡馆"占座族"现象引热议 专家呼吁文明使用公共场所
近日,韩国网络上出现一则有关“咖啡馆占座行为”的帖子,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一名顾客在星巴克门店内用硬纸板自设隔断,占据座位并长时间离席。该照片上传至社交平台后,引发广泛热议。 对此,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敬德公开发文批评,指出此类占座行为不仅反映了公共空间使用的混乱,更已演变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让不少来韩旅游的外籍游客感到难以理解和失望。 23日,徐敬德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帖子。他表示,近期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张题为“我们小区星巴克也有‘占座族’”的照片,画面中,一家咖啡厅的桌子上搭起了简易的临时隔断,桌面上摆满了耳机、键盘、鼠标、平板电脑等办公设备,宛如一个“迷你办公区”。上传照片的网友透露,这位顾客几乎每天都以类似方式长时间占据座位。 徐敬德指出,这种占座现象并非个别案例,而是在韩国各地咖啡馆普遍存在的社会乱象。部分消费者将公共场所视为私人领域,随意搭建隔断、长期霸占座位,导致其他顾客难以找到座位,给公共秩序和良好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和批评。 日前,徐敬德在首尔某星巴克与一位外籍友人见面时,亲眼目睹类似情况。一名顾客竟然用硬纸板将邻桌隔开,躺在“隔间”内休息。此举令外籍友人极为震惊和不解,不禁质疑为何在公共场所能够如此随意占座,完全忽视他人权益。 针对即将到来的7月至8月韩国旅游旺季,徐敬德特别提醒社会各界,随着大量外籍游客访韩,咖啡厅等公共场所的秩序和礼仪将成为展现韩国文化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窗口。占座等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本地居民的生活体验,也可能损害国家形象,影响游客对韩国的整体印象。
2025-06-24 01:46:09 -
【亚洲人之声】风靡全球也难逃质疑 韩国文化软肋何在?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韩国是如何成为文化强国的?然后呢?》报道,深入剖析韩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与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从K-POP、K-Drama到K-Beauty与韩国美食,韩国的软实力正处于历史性的“高光时刻”,但盛世背后也浮现出新的问题与思考:韩国文化是否真的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不可否认的是,韩流已经不再是昙花一现的流行热潮,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生活方式。从《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到韩剧《鱿鱼游戏》风靡全球,再到韩妆、泡菜、紫菜包饭进入欧美超市,韩国正在改变世界对亚洲文化的传统认知,并塑造出一个新型文化强国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欣赏”层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模仿韩国明星的穿搭与妆容、学习韩语,甚至选择到韩国旅游、工作、留学。韩国文化不再是外在的“娱乐消费品”,而是潜移默化渗透到全球各地青年的日常生活之中。 然而,如《纽约时报》所言,韩国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尚存距离。相较美国、法国等老牌文化大国,韩国的文化输出尚未实现全面多元的扩展,依旧主要集中在娱乐与消费领域。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也为文化传播带来不确定性,导致韩流的传播在部分地区步履维艰。 此外,韩国社会内部对于多元文化和外来移民的包容也面临质疑。报道中提到泰国籍留学生受韩国文化吸引而选择在韩国工作生活,但也坦言韩国社会对外国人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现实提醒我们,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除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与广度,还应该在接纳多元、包容差异方面作出表率。 韩流的今天,是政府政策、企业战略、艺术创作和民间热情共同作用的成果。要想让这种影响持续深化,韩国需要更多元的文化表达、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强劲的全球协作能力。“文化强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段持续建设的过程。未来的挑战也不是热度能否维持,而是如何让这份文化力量真正成为全球共鸣、平等对话与人类精神交流的平台。
2025-06-24 00:42:09 -
【亚洲人之声】短期"输血"可解近忧 长效"造血"方治根本
韩国政府近日出台一项民生经济刺激政策,拟向全体国民发放分层级消费补贴,每人最多可领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00元)的消费券。据政策,收入水平10%的上游人群可获15万韩元、普通国民可获25万韩元、准贫困阶层可获40万韩元、最低生活保障人群可获50万韩元。据初步估算,该政策总预算规模约达13万亿韩元。此项政策虽以提振消费、改善民生为初衷,但政策效果与社会公平性仍需全面审慎评估。 从积极层面来看,消费补贴确实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将对零售、餐饮等民生消费领域产生显著的拉动效应。此前,在新冠疫情长期化与全球通胀压力持续的双重挑战下,韩国居民消费能力显著萎缩,而类似政策的实施,有效向市场注入了活力。 然而,该政策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13万亿韩元的财政支出依赖税收收入,实质上形成了全体纳税人对特定群体的经济补贴,中高收入阶层或将因此成为政策的“净损失方”。据数据,韩国2025年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3.9%,追加预算将进一步加剧债务压力。若后续经济复苏乏力,政府可能被迫采取增税或削减公共服务等紧缩政策,从而陷入财政恶性循环。 从社会影响角度考量,该政策可能引发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化反应,或将加剧社会阶层间的对立情绪。 此外,政策实施效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目前消费券的具体使用范围尚未明确,若限定于特定行业,虽可实现定向扶持,但可能抑制居民的真实消费需求;若适用范围过广,则可能出现替代现金消费情况,难以产生预期的消费增量。 目前,韩国经济面临产业升级迟滞、青年失业率高企及房地产泡沫等结构性矛盾。短期消费补贴虽能暂时缓解民生压力,却无助于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过度依赖补贴政策,反而可能延误劳动力市场改革、科技创新投资等长远规划。 笔者认为,韩国政府的民生消费券政策是一项利弊交织政策。短期提振消费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财政可持续性与社会公平性等深层次问题仍需审慎权衡。政府在实施消费刺激政策的同时,应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扩大就业,并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唯有将短期“输血”与长期“造血”机制有效结合,方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实质提升。
2025-06-21 01:15:01 -
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 友利金融集团借鉴日本经验寻找突破口
一项研究显示,随着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借鉴已率先进入这一阶段的日本经验,或将成为韩国金融机构寻找突破口的重要契机。日本金融机构能够在危机中实现“华丽转身”,关键在于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强化企业金融和转型金融。这一成功经验对韩国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韩国友利金融集团旗下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18日发布《日本经济大转型》研究报告,并在友利银行总部举行记者座谈会。 据介绍,研究所历时一年多深入研究,并通过走访日本当地金融机构,详细分析了日本如何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冲击。 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所长朴正勋(音)表示:“为了给韩国金融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战略参考,我们此前走访了日本金融机构,深入探究其应对经济及金融挑战的成功之道。” 研究所重点分析了日本三大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瑞穗金融集团(Mizuho)如何通过拓展海外业务,成功摆脱长期萧条与低增长困境。 在日本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面临巨大压力。然而,上述三大集团凭借全球化布局逐步走出低谷。数据显示,三大金融集团的海外营业利润在2023年已达到2006年的5倍,海外业务在整体营业利润中的占比也从15%跃升至50%,为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企业金融也是助力日本金融机构摆脱长期低迷的重要支柱。研究所指出,日本商业不动产市场规模是住宅市场的2.7倍,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盈利机会。 此外,日本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府碳中和政策,大力推进转型金融,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以瑞穗金融集团为例,该集团是日本12家主要发电企业中11家的主力贷款行。2021至2023年间,瑞穗在转型金融领域的累计贷款规模高达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6亿元),取得显著成果。 研究所还指出,随着老龄化加剧,日本的资产管理模式也经历了重大转变。日本金融机构的生命周期资产管理、高龄友好型产业发展、护理与认知症保险的创新等,这些都是值得韩国参考借鉴的重要经验。 研究所强调,日本经验不仅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更为友利金融集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友利金融集团以收购保险公司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能力,致力于开发面向银发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子公司间的协同合作,支持新兴企业发展,扩大海外业务布局。
2025-06-19 01:16:02 -
韩企百强企业经济贡献强劲 三星电子居首
18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在韩国前500强大企中,面向提交年度业务报告的100家企业进行调查显示,去年受访企业经济贡献总额达1615.17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万亿元),同比(1554.936万亿韩元)增长3.9%。销售总额达2122.4078万亿韩元,同比(1991.7804万亿韩元)增长6.6%。 经济贡献额作为衡量企业综合价值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的整体经济效益。指标涵盖与合作企业的交易金额、员工薪资福利、政府税收缴纳、股东分红派息、债权利息支付以及各类社会公益捐赠等。 在企业经济贡献排名中,三星电子位居榜首,达157.537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连续两年保持领先地位。三星电子在百强企业总经济贡献额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9.8%,增长0.3个百分点。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分别以115.2187万亿韩元和86.589万亿韩元的贡献额位列第二和第三位。两家汽车制造商的合计经济贡献额达201.8077万亿韩元,超出三星电子44.2701万亿韩元。 LG电子以74.24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第四,其次依次为现代摩比斯(52.1965万亿韩元)、GS加德士(45.6535万亿韩元)、SK新能源(41.2588万亿韩元)、浦项制铁(38.8121万亿韩元)、三星物产(38.4301万亿韩元)以及LG化学(37.888万亿韩元),跻身经济贡献十强企业榜单。 从增幅来看,起亚汽车以12.7023万亿韩元的增长表现最为突出。SK海力士(10.6596万亿韩元)、三星电子(10.3666万亿韩元)、现代建设(3.947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8289万亿韩元)、LG显示(3.4906万亿韩元)、LG电子(2.4443万亿韩元)等紧随其后。反之,,部分企业的经济贡献额出现下滑,LG新能源(-7.5751万亿韩元),LG化学(-6.1728万亿韩元)、三星SDI(5.294万亿韩元)、现代摩比斯(3.2061万亿韩元)、现代制铁(2.1495万亿韩元)等均有所减少。 按行业划分,IT电气电子行业以370.241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为石油化学(312.5068万亿韩元)、汽车及零部件(303.5398万亿韩元)、建筑建材(123.3809万亿韩元)、造船(87.699万亿韩元)、钢铁(69.2186万亿韩元)、流通(68.583万亿韩元)等。尽管多数行业的经济贡献额保持增长态势,石油化学和流通两大行业却呈下降趋势。
2025-06-18 18:47:12 -
特朗普提前结束G7峰会日程 韩美首脑会谈恐落空
据韩国总统室17日消息,正在加拿大出席七国集团(G7)首脑峰会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提前结束日程回国,韩美首脑会谈恐无法成行,正在确认相关情况。 此前多数观点预测,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于17日借在加拿大出席G7峰会扩大会议之机与特朗普举行会谈。然而,由于以伊冲突激化,特朗普临时“变卦”,决定提前结束G7行程,各方普遍认为“李特会”将落空。 总统室有关人士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美首脑会谈实已定于明日举行,具体时间也已敲定。总统室方面在听闻特朗普决定提前回国的消息之后,正在确认情况。 总统室方面还表示,韩日首脑会谈有望举行,双方在协调有关事宜方面取得不少进展。 G7首脑峰会首日,李在明先后同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和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 在同西里尔·拉马福萨的会谈中,李在明高度评价韩国和南非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诸多领域深化合作,并提议今后继续紧密配合,在贸易、投资和能源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拉马福萨对韩国新政府成立表示祝贺,并表示,希望两国今后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合作,期待拥有高端技术的韩企进一步加大在南非的投资与布局。 在同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的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商定为实现韩半岛和平、促进朝核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沟通协作,并为APEC领导人会议成功举办积极合作。李在明高度评价韩澳两国作为“全面战略伙伴”为地区及国际社会稳定和繁荣开展合作。阿尔巴尼斯表示,基于长期以来建立的互信和纽带,两国在国防、军工、新能源、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积极合作,愿今后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2025-06-17 23:18:10 -
韩国外卖平台费用制度迎重构 新政府拟主导减负改革
随着新政府上台,去年由尹锡悦政府主导、外卖平台与入驻商家共同制定的“共生费用制度”将迎来重整。由共同民主党主导的“守护乙方的民生实践委员会”(乙支路委员会)正通过外卖平台社会对话机制,着手重构制度框架,推动以减轻店主经营负担为核心的费用体系改革。 据业界17日消息,乙支路委员会已明确改革方向,计划打破现行框架,围绕配送费、中介手续费及支付手续费等关键环节,构建更加合理的新型费用体系。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多数参与方认为,现行制度在设计上存在诸多局限,难以有效反映店主的实际经营压力。我们将以共生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重建制度基础。” 据悉,自上月底起,乙支路委员会便通过外卖平台社会对话机制,与店主团体“公平平台社长协会”及主要外卖平台企业持续协商,围绕减负方向探讨新一轮共生方案。协商过程中,韩国最大外卖平台“外卖的民族”曾提出,对单笔金额在1.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9元)以下的小额订单,将中介费、支付费及配送费等总手续费控制在订单金额的35%以内。乙支路委员会方面正就该方案进一步调整,以更贴近店主诉求,为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然而,现行制度下的调整效果并未获得各方一致认可。根据去年“共生协议体”达成的协议,“外卖的民族”与Coupang Eats自今年2月26日及4月1日起,分别将中介手续费从9.8%下调至销售额排名前35%的商家为7.8%、中位层为6.8%、末位为2%。但与此同时,配送费用却出现最高上调500韩元的情况,引发店主团体质疑“减负反而加压”。对此,时任共生协议体委员长、中央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李正熙(音)也指出:“现行方案与商家最初提出的诉求存在明显差距,也难以体现公平仲裁原则。” 围绕改革议题,乙支路委员会计划在7月前与“外卖的民族”展开正式磋商,广泛听取店主对小额订单手续费等关键问题的意见。随后将协商范围扩大至Coupang Eats等其他平台企业。委员会方面表示,虽然目前将协商期限暂定至7月,但若平台方展现出合作意愿,将考虑灵活延长讨论时间。 业界普遍认为,新政府将比前届政府更积极推动外卖平台制度改革。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曾提出制定《在线平台公平化法》,包括手续费上限等具体改革措施,显示未来政策将朝立法与制度化方向推进,构建更加明确的平台监管体系。 对此,国务总理候选人金民锡13日表示:“尹锡悦政府依赖自律监管的机制已宣告失败,政府与国会应更加积极介入,为制度完善提供实质性支撑。”而“外卖的民族”方面则回应称:“比起全面推翻,我们更倾向于在现有制度基础上逐步修正。” 观察人士指出,未来改革的实质进展,将取决于平台企业的参与度以及政府的协调能力。当前外卖平台生态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相关制度走向备受关注。
2025-06-17 21:42:47 -
韩国国家竞争力跌至第27位 政府承诺跨部门系统性应对
据韩国企划财政部17日消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当天发布的《2025年国家(地区)竞争力评估结果》显示,韩国在全球69个评估对象中排名第27位,较去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第20位)下滑7位,令政界和经济界高度关注。 IMD每年6月发布一次全球竞争力年鉴,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及新兴国家(地区)进行评估,旨在衡量国家(地区)为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的能力。 企划财政部表示,此次评估基于2024年相关统计数据及2025年3月至5月期间的专家问卷调查。该评价围绕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四大领域,涵盖20个部门、337个细分指标,对全球69个国家的企业经营环境与国家支持能力进行了全面考察。 具体来看,韩国在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表现明显下滑,导致整体排名回落。企业效率方面,韩国由去年的第23位跌至第44位,成为国家竞争力下滑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劳动力市场、金融、管理实践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等相关指标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大企业竞争力从第41位降至第57位,对外应变能力也由第17位降至第52位。 基础设施领域方面,韩国排名由第11位降至第21位,基础设施、科技、科研、保健环境及教育等细分指标均出现下滑。城市管理效率、物流体系、数字与科技人才获取能力、网络安全等方面评价偏低,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的整体排名也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韩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两大领域排名有所回升。经济表现升至第11位,较去年上升5位;政府效率则上升8位至第31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物价稳定等细分领域的评价明显改善。 税收政策方面,个人所得税在激励劳动意愿的排名由第54位升至第43位,企业所得税也由第58位提升至第43位。政府财政状况和制度环境同样获得积极评价。但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显著,相关排名从第50位下降至第60位,去年“12·3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政局不确定性及企业信心下滑被视为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男女失业率差距排名也从第21位降至第33位。 全球范围内,瑞士跃居榜首,新加坡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中国香港位列第三。亚洲国家中,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16位,均高于韩国;日本则排名第35位。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中,加拿大位列第11位,美国第13位,德国第19位,英国第29位,法国第32位,意大利第43位。 针对竞争力排名下滑,总统室当天表示将跨部门系统性应对。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在书面简报中指出,总统李在明自候选人时期起便持续强调通过“真正的增长”提升国家潜力,政府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度化与具体化,全面恢复国家竞争力。政府计划强化由企划财政部主导的“国家竞争力政策协商会”,综合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国际信赖度。 姜由桢还表示,此次排名回落与去年整体经济表现疲软及社会不安引发的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扭转下行趋势,提升国际社会对韩国的信赖度。
2025-06-17 19:31:33 -
韩国老龄化催生就业新格局 老年劳动参与率直追年轻世代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韩国劳动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经济活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近乎持平。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今年5月为基准,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达49.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创自1999年6月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新高。受老龄化影响,60岁以上人群的劳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49.5%)仅相差0.1个百分点,反映出韩国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度持续攀升,代际就业格局近乎持平。 自2011年起,60岁以上群体的经济参与率加速上升。过去五年间,相关指标累计增长4.6个百分点,增幅达到全年龄段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从地域分布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国17个市道中,已有10个地区的老年人口就业率超过青年群体,占比逾半数。 反之,青年群体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自去年5月起已连续13个月呈下滑趋势。分析指出,这主要归因于选择“休息”等非求职状态的青年人数持续增加。尽管今年5月处于待业状态的青年人数(39.6万)出现13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同比减少3000人,但整体趋势仍不容乐观。专家认为,制造业、建筑业等优质岗位短缺及大企偏好雇佣资深员工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专家分析称,“银发就业”现象持续升温折射社会隐忧。截至2023年,韩国老年人贫困率高达38.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位居首位。统计显示,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明显低于一人家庭最低生活标准134万韩元。 此外,老年就业者缺乏雇佣稳定性。截至去年8月,60岁以上非正规就业者达281.2万人,居各年龄段之首。韩国老年人由于养老金领取年龄推迟造成的收入空窗期等问题,迫使多数老年人不得不从事低质量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 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表示:“当前劳动市场呈代际就业机会分配失衡现象。青年群体就业意愿持续走低,而高龄劳动者市场参与度却强劲增长,这一结构性矛盾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恶化。”他强调称,“银发就业潮”现象反映出人口结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滞后问题。政府需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通过系统性改革,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经济困境。
2025-06-17 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