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管理’新闻 166个
-
驻韩中国使馆致函韩国外交部 呼吁关注反华示威升级情况
据外交消息人士10日透露,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前日向韩国外交部发送公函,反映近期部分韩国反华势力在大使馆附近举行示威日益升级,呼吁韩方对此给予关注。 近日在韩国流传毫无根据的中方介入韩国选举传闻,导致大使馆周边的反华示威愈演愈烈,中方因此要求韩国政府给予更多关注,加强应对管理。韩国外交部接到中国驻韩使馆公函后,已致函警方,要求进一步关注并切实管理有关情况。 中国驻韩大使馆日前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一些人近期在中国游客集中的首尔明洞等地区举行反华集会游行,不排除个别人员采取过激行为。使馆已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韩方采取措施保证中国公民人身安全。
2025-07-10 23:50:05 -
五年获超84亿研发经费 生物医疗企业成"吸金王"
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五年间,韩国未上市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中,生物、医疗及健康管理领域获得的国家研发经费位居首位。 10日,风险投资平台THE V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4年,生物、医疗及健康管理领域共获得国家研发经费1.612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3943亿元),占韩国研发总投入的30.4%。紧随其后的是移动出行(5139.3亿韩元,9.7%)、半导体与显示器(4964.9亿韩元,9.4%)、环境与能源(4645.3亿韩元,8.7%)。获得经费最少的行业为农水产与畜牧业,仅为1107.9亿韩元(2.1%)。 从参与过研发项目的企业数量来看,生物、医疗及健康管理领域的企业最多,达1008家。这一领域企业平均获得的研发经费为16亿韩元,并平均持有9.4项韩国国内注册专利。 然而,在半导体与显示器领域,企业的平均研发经费(28.1亿韩元)与平均国内注册专利数(14.9项)均位居行业之首。该领域企业平均研发经费较为充裕,其作为研发投资主要成果的注册专利数达8.3项,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至2024年间,人工智能(AI)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中,参与国家研发项目的企业共有607家,共获得研发经费7382亿韩元。文化内容与时尚美妆行业则共获得3208亿韩元。报告指出,这些企业大部分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内容创作和功能性美妆产品开发的生物企业。 韩国研发主管部门中,中小风险企业部的研发经费支持力度最大。过去五年间,该部门累计提供研发经费达2.8万亿韩元,占所有未上市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所获国家研发经费的37.7%。
2025-07-10 23:36:26 -
韩亚银行在华加速调整网点布局 两月内关闭两家支行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为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经监管部门批复,大连开发区支行自上月21日起停止对外营业。 网点关闭后,该支行业务全部并入韩亚银行大连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大连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大连分行正常办理银行业务。为确保撤并工作顺利进行,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已于上月21日凌晨0点至6点完成客户数据迁移工作。 与此同时,韩亚银行对北京营业网点也进行调整。根据公告,北京中关村支行将于8月8日结束营业后正式停业。停业后,该支行业务同样并入韩亚银行北京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北京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北京分行办理相关业务。 韩亚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韩国国内银行对部分营业网点进行整合一样,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在推动整合工作,这是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目前,该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烟台、沈阳、哈尔滨、长春、西安、南京等地设有18家分支机构,经营全面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 在经营业绩方面,去年韩亚银行成为在华韩资银行中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银行,净利润达5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83万元),同比增长10%。 关于中国市场策略,韩亚银行负责人表示:“面对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复苏乏力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不利因素,我行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低风险优质资产比重等措施,进一步夯实收益基础。”
2025-07-10 20:21:44 -
中国青山集团收购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
浦项制铁决定将其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不锈钢生产企业——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以4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8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青山集团。 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浦项集团和江苏沙钢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是浦项制铁首家具备不锈钢一站式生产系统的海外工厂,年产冷轧不锈钢薄板110万吨。浦项集团持股约82.5%。曾被誉为中国“小浦项”,被视为浦项集团海外扩张的成功典范。 进入2000年以后,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年均盈利数百亿韩元,去年销售额仍超过3万亿韩元。但近年来在中国钢铁企业供大于求引发的价格“内卷”冲击下,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连年亏损。受中国政府推动钢铁自给战略导致的产能过剩影响,中国不锈钢年产能已达3000万吨,远超消费量(2400万吨)。近年来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每年亏损超过1000亿韩元,2023年成为浦项制铁38家海外法人中亏损最严重的企业,去年仍亏损1299亿韩元,最终决定撤资。 今年第一季度,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营业亏损190亿韩元,已连续12个季度营业亏损。出于业务结构调整的考量,浦项制铁于去年11月对外宣布,计划出售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 收购方青山集团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被誉为“世界镍王”,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造商和镍生产商,2024年销售收入4066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家年销售收入超4000亿的民营钢企,位列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第265位,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5位。青山集团首批管理团队已于近日进驻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将有序展开交接工作。 据悉,浦项制铁出售中国法人后,下一步或考虑出售位于阿根廷、土耳其等亏损较为严重的海外法人。
2025-07-10 19:07:14 -
阿里巴巴国际站加码韩国市场 B2B"贸易保障"服务正式落地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球企业对企业(B2B)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于7日在首尔江南区的朝鲜王宫酒店(Josun Palace)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韩国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贸易保障(Trade Assurance)”服务。该服务旨在为有意进军海外市场的本土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可信赖的线上交易环境,成为其拓展出口业务的重要支撑。 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业务开发总负责人杨渊(Shawn Yang)、全球供应链总负责人高雅(Summer Gao)、支付及交易总负责人陈亚洲(Andrew Chen)及韩国区总负责人杨孟翰(Marco Yang)出席了当天的发布会。 “贸易保障”是阿里巴巴国际站自主运营的订单保护服务,基于资金托管机制的安全支付系统,帮助卖家有效应对与海外买家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确定风险。该服务不仅涵盖交易保障,还贯穿支付至发货的全流程管理,并整合物流与金融功能,协助卖家构建高效、简化的跨境贸易体系。 借助该服务,卖家不仅可实现货款的稳定回收,还能显著提升整体交易安全性。系统同步提供风险预警功能,能在交易初期识别买家信用等级,实现前置化风险管理。随着交易记录的不断积累,卖家在平台内的搜索排名和曝光度将相应提升,有助于在全球买家群体中树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形象,进一步拓展海外商机,形成良性循环。 发布会上,杨渊表示:“信任缺失是国际贸易中的最大障碍,尤其对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全球拓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阿里巴巴国际站希望通过‘贸易保障’服务,为韩国中小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支持,助力其更安心地迈向海外市场。” 阿里巴巴国际站当日还同步发布了提升韩国企业线上出口能力与强化“韩国制造”品牌全球认知度的中长期战略。平台方面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在韩投资规模,不仅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还将致力于构建稳固的买卖双方信任机制,为本土中小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援。 高雅指出:“‘贸易保障’不仅具备交易保护功能,更是基于卖家交易记录与信誉,为全球买家提供信任依据的关键工具。我们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助力韩国中小企业在‘信任即竞争力’的全球市场格局中脱颖而出。” 平台方面强调,将以此次“贸易保障”服务上线为契机,进一步加快韩国中小企业迈向全球市场的步伐,通过构建以信任为核心的数字贸易生态,全面强化对本土卖家的支持项目,助力实现稳定且可持续的全球增长。
2025-07-07 23:53:58 -
三养首家海外工厂落地浙江嘉兴 斥资十亿后年投产"火鸡面"
据三养食品3日消息,公司当天在中国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路举行三养食品(浙江)嘉兴工厂奠基仪式。三养食品代表理事金东灿、三养方圆集团代表张锡勋、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英俊以及公司职员等约百人出席。 三养食品嘉兴工厂总投资达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占地约5.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以生产多种口味“火鸡面”为主的6条产线。公司介绍称,嘉兴工厂引入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守中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构建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库的全程透明质量管控系统。 为此,公司计划依次取得国际食品安全机构认证的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等国际认证,在食品安全、环境管理和员工健康等方面不断实现品质提升。 嘉兴工厂预计2027年1月竣工,届时年产“火鸡面”最多可达8.4亿包,所有产品面向中国内需市场供应。工厂建成后,加上韩国境内位于原州、益山和密阳的4家工厂,三养食品的“火鸡面”年总产能或提升至35.2亿包。 金东灿在奠基仪式致辞中表示:“我们一直努力让产品不仅限于‘美味的食物’,更能成为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的载体,化身连接世代与地区的文化媒介。”他强调,三养食品通过努力,以美味连接人与人,在餐桌上传递幸福与欢乐,逐渐成长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综合食品企业。
2025-07-04 18:32:40 -
韩国年轻人慢性病高发 专家呼吁扩大患者专用食品销售渠道
近来,随着韩国20至40多岁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专家呼吁应扩大“营养食谱食品(患者专用食品)”的销售渠道。 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1日消息,目前患者专用食品主要以符合政府营养标准的家庭替代餐(HMR)形式销售。截至去年,该类食品销售额达56.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08万元)。 患者专用食品根据患者个性化需求进行配方设计和生产。例如,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减糖减脂的食谱;高血压患者则可通过低钠低脂、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食品来控制血压,维护心血管健康。 目前,韩国患者专用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企业包括现代Green Food、圃美多、大象Wellife等。这些企业主要采用家庭配送模式销售,并通过电视购物、定制生产平台等渠道拓展市场。 现代Green Food负责人透露:“慢性疾病患者在服药期间也会定期订购此类食品进行健康管理,但由于产品知名度不高,整体市场规模不大。”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将患者专用食品引入便利店被视为拓展消费接触点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不少挑战。与价格亲民的便利店常规食品相比,患者专用食品在定价和利润空间方面缺乏竞争优势,难以达到便利店的盈利预期。 然而,韩国医学界认为,受西式饮食习惯影响,韩国年轻群体的肥胖率与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因此,有必要提高患者专用食品的可及性,以提升民众整体生活质量。专家强调,从年轻阶段开始积极管理肥胖与慢性病,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央大学医院家庭医学教授金正夏(音)表示:“20至30多岁人群的肥胖与慢性病发病率正在上升,而这一群体恰恰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费者。如果能在便利店引入符合政府营养标准、原料安全健康的患者专用食品,将有助于年轻群体开展日常营养管理。”
2025-07-01 23:59:28 -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核心产业市场 多领域深化本土化战略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态势下,中国企业正以系统化及多元化的方式加速拓展韩国市场。新能源电池、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中国企业,通过设立本土法人、招聘人才、拓展销售渠道,以及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等方式,全面深化在韩业务布局。 据业界29日消息,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近日通过全球商务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及各大招聘平台连续发布多个专业技术岗位的招聘信息。据悉,部分猎头机构还向韩国本土电池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发出邀约。此次招聘重点聚焦储能系统(ESS)海外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需求分析与评估、定制化解决方案设计、投标文件编制、技术协议磋商,以及本土技术标准适配等核心业务环节。ESS作为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在韩国新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据SNE Research数据,宁德时代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在全球ESS市场斩获38%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榜首。 今年宁德时代在首尔江南设立韩国法人,正式进军韩国市场。鉴于目前宁德时代在韩尚未建立生产基地,结合其招聘需求和业务规划,业内分析认为,该举措意在参与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导的“ESS中央合同市场竞标项目”。产业通商资源部于上月22日宣布启动总容量达540MW的大型ESS建设项目,首轮招标规模达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后续还将推出多轮补充招标。 据悉,宁德时代已在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采用本土化运营模式,通过设立当地法人及人才招聘,深度布局当地ESS市场。但业界普遍认为,考虑到本次招标评审中包含“对韩国产业经济贡献度”等指标,加之项目由政府主导,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等韩国本土电池巨头仍具主场优势。但也有分析认为,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性价比,宁德时代有望在后续项目中获得突破。 此外,中国家电领军企业TCL也多管齐下拓展韩国市场。TCL自2023年成立韩国法人以来,逐步构建涵盖电子商务运营、数字营销、客户服务于一体的本土化运营体系。近期,TCL通过地铁广告矩阵投放、与本土电商平台战略合作等多元方式,重点推广高性价比大尺寸智能电视产品,积极抢占韩国市场。 智能科技企业小米的韩国布局同样引人注目。继今年年初完成法人注册后,小米于本月28日在首尔国际金融中心(IFC Mall)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小米之家”。据悉,小米还将建立大型家电专业售后服务体系,并计划将零售网络扩展至京畿道等主要商圈。 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电动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BYD)今年正式进军韩国汽车市场,首推定价在2000万韩元区间的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车型"ATTO 3",以卓越的性价比优势备受关注。目前,比亚迪已在韩国主要城市建立12个官方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前将扩展至25个以上,以进一步完善在韩业务版图。
2025-06-29 19:36:38 -
小米在韩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新零售"正面挑战三星苹果
25日上午,小米在首尔汝矣岛康莱德酒店举行记者会,宣布在韩国的首家官方线下门店“Xiaomi Store首尔IFC Mall汝矣岛店”即将在本月28日正式开业。该店位于首尔汝矣岛IFC Mall L2层,总面积约60平方米,提供小米全线产品的发售与服务支持,消费者可在此购买产品并接受售后维修服务。 小米东亚区总经理李刚健、小米韩国法人社长吴国栋等高层出席记者会,对小米线下首店与多款新品进行介绍,并公开在韩发展战略。李刚健强调,此次开业的线下首店成为小米“新零售(New Retail)”战略正式落地韩国的一大重要标志,是小米在韩国构建的首个集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新消费体验空间。 与本地主导品牌三星和LG相比,小米强调自身在零售效率与产品价格上的优势,提出“线上线下同价同品”,通过门店体验打破用户对小米“线上卖便宜货”的刻板印象。小米方面表示,IFC门店采用官方直营模式,由总部直接管理产品、库存和服务系统,未来还计划逐步在首尔以外的主要城市扩展类似网点,并在服务层面强化售后响应速度和体验质量。 线下首店开业的同时也是旗舰智能手机Xiaomi 15在韩正式发布的重要节点。Xiaomi 15集合高性能处理器、与徕卡联合研发的三摄系统及全新一代HyperOS操作系统,在韩国智能手机高端市场正面挑战本地强势品牌。Xiaomi 15价格接近Galaxy S25,但小米自信强调产品的硬件参数、影像系统和AI能力,同时入门定价辅以限时早鸟优惠和高性价比配件组合,积极争取对性能与价格敏感的年轻用户。 记者会现场还同步推出智能手环新品Xiaomi Smart Band 10。小米表示,韩国是该产品的全球首发市场之一,由此可见公司对本地用户习惯的高度重视。此外,小米还公开旗下电动汽车产品SU7 Ultra的技术进展,此款产品目前暂未投放至韩国市场,但借助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创下的成绩以及即将登陆赛车竞速游戏《GT赛车7》的消息,小米在会上传达出未来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全球发展愿景。 在媒体问答环节,小米特别强调品牌正在韩国推进“从性价比到高端化”的转型。针对“如何与三星、LG、苹果等在本地深耕多年的科技巨头竞争”的提问,李刚健回应称:“小米不会照搬任何人的打法,而是希望用更高效的零售渠道、更直观的用户体验、更透明的产品价格等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赢得消费者青睐。”他还补充道,此次线下首店的设立正是打破“低价品牌”印象的重要一环。 关于韩国市场本地化战略,小米表示正在快速响应韩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包括优化服务网点布局、提供更加符合韩国市场审美与偏好的产品组合、提升维修效率等,并明确表示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品以“全球首发”或“首发批次”身份在韩国推出。 作为小米首个以“新零售”为支点落地的国家,韩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正在持续提升。小米高层多次强调,“人车家全生态”是品牌未来十年的核心方向,而韩国是其中智能家居生态领域最具技术渗透潜力的市场之一。随着此次线下门店的开启,小米正在以实际行动拓展在韩国的品牌影响力度,逐步与本地强势品牌展开正面较量。
2025-06-26 01:41:33 -
宋昌贤掌舵现代汽车上海前瞻研发中心 韩中研发融合提速
现代起亚先进汽车平台(AVP,Advanced Vehicle Platform)本部长宋昌贤将挂帅出任现代汽车位于中国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Hyundai Motor Advanced Technology R&D Shanghai)总负责人。 此举被解读为现代汽车在强化中国本土研发中心独立研发竞争力的同时,与韩国研究所在软件定义汽车(SDV)领域技术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 据汽车业界人士日前消息,现代汽车正在推进组织架构调整,计划将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现代汽车AVP本部直接管理。 去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心为现代汽车全资法人,负责现代汽车在中国区域总部的未来汽车研发工作。 现代汽车自2021年成立上海数字研发中心以来,持续强化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实力,以巩固在全球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去年1月,现代汽车将集团内较为分散的软件开发组织进行整合,新成立现代起亚AVP本部,由现代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移动初创公司42dot社长宋昌贤担任本部长。此次组织调整被视为体现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加速未来汽车研发技术量产的愿景。上月,郑义宣赴华参观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强调加强韩中研发协同效应。 现代汽车上海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AVP本部后,将在宋昌贤的全力指挥下,围绕以未来汽车产业核心——软件定义汽车为基础的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研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现代汽车中国合资法人北京现代日前公开首款战略级电动车“ELEXIO”,计划在2027年之前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全方位布局新能源市场,并借中国市场为跳板推进面向全球市场的未来汽车开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信息技术(IT)和SDV等领域具有优势,此次调整是现代汽车集团加强内部研发协同的措施。预计将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研发人才,持续加强以SDV为核心的新车开发。
2025-06-24 22:59:19
-
驻韩中国使馆致函韩国外交部 呼吁关注反华示威升级情况
据外交消息人士10日透露,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前日向韩国外交部发送公函,反映近期部分韩国反华势力在大使馆附近举行示威日益升级,呼吁韩方对此给予关注。 近日在韩国流传毫无根据的中方介入韩国选举传闻,导致大使馆周边的反华示威愈演愈烈,中方因此要求韩国政府给予更多关注,加强应对管理。韩国外交部接到中国驻韩使馆公函后,已致函警方,要求进一步关注并切实管理有关情况。 中国驻韩大使馆日前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一些人近期在中国游客集中的首尔明洞等地区举行反华集会游行,不排除个别人员采取过激行为。使馆已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韩方采取措施保证中国公民人身安全。
2025-07-10 23:50:05 -
五年获超84亿研发经费 生物医疗企业成"吸金王"
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五年间,韩国未上市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中,生物、医疗及健康管理领域获得的国家研发经费位居首位。 10日,风险投资平台THE V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4年,生物、医疗及健康管理领域共获得国家研发经费1.612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3943亿元),占韩国研发总投入的30.4%。紧随其后的是移动出行(5139.3亿韩元,9.7%)、半导体与显示器(4964.9亿韩元,9.4%)、环境与能源(4645.3亿韩元,8.7%)。获得经费最少的行业为农水产与畜牧业,仅为1107.9亿韩元(2.1%)。 从参与过研发项目的企业数量来看,生物、医疗及健康管理领域的企业最多,达1008家。这一领域企业平均获得的研发经费为16亿韩元,并平均持有9.4项韩国国内注册专利。 然而,在半导体与显示器领域,企业的平均研发经费(28.1亿韩元)与平均国内注册专利数(14.9项)均位居行业之首。该领域企业平均研发经费较为充裕,其作为研发投资主要成果的注册专利数达8.3项,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至2024年间,人工智能(AI)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中,参与国家研发项目的企业共有607家,共获得研发经费7382亿韩元。文化内容与时尚美妆行业则共获得3208亿韩元。报告指出,这些企业大部分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内容创作和功能性美妆产品开发的生物企业。 韩国研发主管部门中,中小风险企业部的研发经费支持力度最大。过去五年间,该部门累计提供研发经费达2.8万亿韩元,占所有未上市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所获国家研发经费的37.7%。
2025-07-10 23:36:26 -
韩亚银行在华加速调整网点布局 两月内关闭两家支行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为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经监管部门批复,大连开发区支行自上月21日起停止对外营业。 网点关闭后,该支行业务全部并入韩亚银行大连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大连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大连分行正常办理银行业务。为确保撤并工作顺利进行,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已于上月21日凌晨0点至6点完成客户数据迁移工作。 与此同时,韩亚银行对北京营业网点也进行调整。根据公告,北京中关村支行将于8月8日结束营业后正式停业。停业后,该支行业务同样并入韩亚银行北京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北京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北京分行办理相关业务。 韩亚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韩国国内银行对部分营业网点进行整合一样,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在推动整合工作,这是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目前,该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烟台、沈阳、哈尔滨、长春、西安、南京等地设有18家分支机构,经营全面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 在经营业绩方面,去年韩亚银行成为在华韩资银行中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银行,净利润达5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83万元),同比增长10%。 关于中国市场策略,韩亚银行负责人表示:“面对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复苏乏力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不利因素,我行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低风险优质资产比重等措施,进一步夯实收益基础。”
2025-07-10 20:21:44 -
中国青山集团收购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
浦项制铁决定将其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不锈钢生产企业——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以4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8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青山集团。 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浦项集团和江苏沙钢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是浦项制铁首家具备不锈钢一站式生产系统的海外工厂,年产冷轧不锈钢薄板110万吨。浦项集团持股约82.5%。曾被誉为中国“小浦项”,被视为浦项集团海外扩张的成功典范。 进入2000年以后,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年均盈利数百亿韩元,去年销售额仍超过3万亿韩元。但近年来在中国钢铁企业供大于求引发的价格“内卷”冲击下,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连年亏损。受中国政府推动钢铁自给战略导致的产能过剩影响,中国不锈钢年产能已达3000万吨,远超消费量(2400万吨)。近年来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每年亏损超过1000亿韩元,2023年成为浦项制铁38家海外法人中亏损最严重的企业,去年仍亏损1299亿韩元,最终决定撤资。 今年第一季度,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营业亏损190亿韩元,已连续12个季度营业亏损。出于业务结构调整的考量,浦项制铁于去年11月对外宣布,计划出售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 收购方青山集团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被誉为“世界镍王”,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造商和镍生产商,2024年销售收入4066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家年销售收入超4000亿的民营钢企,位列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第265位,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5位。青山集团首批管理团队已于近日进驻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将有序展开交接工作。 据悉,浦项制铁出售中国法人后,下一步或考虑出售位于阿根廷、土耳其等亏损较为严重的海外法人。
2025-07-10 19:07:14 -
阿里巴巴国际站加码韩国市场 B2B"贸易保障"服务正式落地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球企业对企业(B2B)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于7日在首尔江南区的朝鲜王宫酒店(Josun Palace)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韩国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贸易保障(Trade Assurance)”服务。该服务旨在为有意进军海外市场的本土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可信赖的线上交易环境,成为其拓展出口业务的重要支撑。 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业务开发总负责人杨渊(Shawn Yang)、全球供应链总负责人高雅(Summer Gao)、支付及交易总负责人陈亚洲(Andrew Chen)及韩国区总负责人杨孟翰(Marco Yang)出席了当天的发布会。 “贸易保障”是阿里巴巴国际站自主运营的订单保护服务,基于资金托管机制的安全支付系统,帮助卖家有效应对与海外买家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确定风险。该服务不仅涵盖交易保障,还贯穿支付至发货的全流程管理,并整合物流与金融功能,协助卖家构建高效、简化的跨境贸易体系。 借助该服务,卖家不仅可实现货款的稳定回收,还能显著提升整体交易安全性。系统同步提供风险预警功能,能在交易初期识别买家信用等级,实现前置化风险管理。随着交易记录的不断积累,卖家在平台内的搜索排名和曝光度将相应提升,有助于在全球买家群体中树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形象,进一步拓展海外商机,形成良性循环。 发布会上,杨渊表示:“信任缺失是国际贸易中的最大障碍,尤其对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全球拓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阿里巴巴国际站希望通过‘贸易保障’服务,为韩国中小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支持,助力其更安心地迈向海外市场。” 阿里巴巴国际站当日还同步发布了提升韩国企业线上出口能力与强化“韩国制造”品牌全球认知度的中长期战略。平台方面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在韩投资规模,不仅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还将致力于构建稳固的买卖双方信任机制,为本土中小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援。 高雅指出:“‘贸易保障’不仅具备交易保护功能,更是基于卖家交易记录与信誉,为全球买家提供信任依据的关键工具。我们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助力韩国中小企业在‘信任即竞争力’的全球市场格局中脱颖而出。” 平台方面强调,将以此次“贸易保障”服务上线为契机,进一步加快韩国中小企业迈向全球市场的步伐,通过构建以信任为核心的数字贸易生态,全面强化对本土卖家的支持项目,助力实现稳定且可持续的全球增长。
2025-07-07 23:53:58 -
三养首家海外工厂落地浙江嘉兴 斥资十亿后年投产"火鸡面"
据三养食品3日消息,公司当天在中国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路举行三养食品(浙江)嘉兴工厂奠基仪式。三养食品代表理事金东灿、三养方圆集团代表张锡勋、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英俊以及公司职员等约百人出席。 三养食品嘉兴工厂总投资达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占地约5.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以生产多种口味“火鸡面”为主的6条产线。公司介绍称,嘉兴工厂引入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守中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构建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库的全程透明质量管控系统。 为此,公司计划依次取得国际食品安全机构认证的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等国际认证,在食品安全、环境管理和员工健康等方面不断实现品质提升。 嘉兴工厂预计2027年1月竣工,届时年产“火鸡面”最多可达8.4亿包,所有产品面向中国内需市场供应。工厂建成后,加上韩国境内位于原州、益山和密阳的4家工厂,三养食品的“火鸡面”年总产能或提升至35.2亿包。 金东灿在奠基仪式致辞中表示:“我们一直努力让产品不仅限于‘美味的食物’,更能成为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的载体,化身连接世代与地区的文化媒介。”他强调,三养食品通过努力,以美味连接人与人,在餐桌上传递幸福与欢乐,逐渐成长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综合食品企业。
2025-07-04 18:32:40 -
韩国年轻人慢性病高发 专家呼吁扩大患者专用食品销售渠道
近来,随着韩国20至40多岁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专家呼吁应扩大“营养食谱食品(患者专用食品)”的销售渠道。 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1日消息,目前患者专用食品主要以符合政府营养标准的家庭替代餐(HMR)形式销售。截至去年,该类食品销售额达56.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08万元)。 患者专用食品根据患者个性化需求进行配方设计和生产。例如,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减糖减脂的食谱;高血压患者则可通过低钠低脂、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食品来控制血压,维护心血管健康。 目前,韩国患者专用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企业包括现代Green Food、圃美多、大象Wellife等。这些企业主要采用家庭配送模式销售,并通过电视购物、定制生产平台等渠道拓展市场。 现代Green Food负责人透露:“慢性疾病患者在服药期间也会定期订购此类食品进行健康管理,但由于产品知名度不高,整体市场规模不大。”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将患者专用食品引入便利店被视为拓展消费接触点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不少挑战。与价格亲民的便利店常规食品相比,患者专用食品在定价和利润空间方面缺乏竞争优势,难以达到便利店的盈利预期。 然而,韩国医学界认为,受西式饮食习惯影响,韩国年轻群体的肥胖率与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因此,有必要提高患者专用食品的可及性,以提升民众整体生活质量。专家强调,从年轻阶段开始积极管理肥胖与慢性病,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央大学医院家庭医学教授金正夏(音)表示:“20至30多岁人群的肥胖与慢性病发病率正在上升,而这一群体恰恰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费者。如果能在便利店引入符合政府营养标准、原料安全健康的患者专用食品,将有助于年轻群体开展日常营养管理。”
2025-07-01 23:59:28 -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核心产业市场 多领域深化本土化战略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态势下,中国企业正以系统化及多元化的方式加速拓展韩国市场。新能源电池、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中国企业,通过设立本土法人、招聘人才、拓展销售渠道,以及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等方式,全面深化在韩业务布局。 据业界29日消息,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近日通过全球商务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及各大招聘平台连续发布多个专业技术岗位的招聘信息。据悉,部分猎头机构还向韩国本土电池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发出邀约。此次招聘重点聚焦储能系统(ESS)海外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需求分析与评估、定制化解决方案设计、投标文件编制、技术协议磋商,以及本土技术标准适配等核心业务环节。ESS作为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在韩国新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据SNE Research数据,宁德时代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在全球ESS市场斩获38%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榜首。 今年宁德时代在首尔江南设立韩国法人,正式进军韩国市场。鉴于目前宁德时代在韩尚未建立生产基地,结合其招聘需求和业务规划,业内分析认为,该举措意在参与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导的“ESS中央合同市场竞标项目”。产业通商资源部于上月22日宣布启动总容量达540MW的大型ESS建设项目,首轮招标规模达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后续还将推出多轮补充招标。 据悉,宁德时代已在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采用本土化运营模式,通过设立当地法人及人才招聘,深度布局当地ESS市场。但业界普遍认为,考虑到本次招标评审中包含“对韩国产业经济贡献度”等指标,加之项目由政府主导,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等韩国本土电池巨头仍具主场优势。但也有分析认为,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性价比,宁德时代有望在后续项目中获得突破。 此外,中国家电领军企业TCL也多管齐下拓展韩国市场。TCL自2023年成立韩国法人以来,逐步构建涵盖电子商务运营、数字营销、客户服务于一体的本土化运营体系。近期,TCL通过地铁广告矩阵投放、与本土电商平台战略合作等多元方式,重点推广高性价比大尺寸智能电视产品,积极抢占韩国市场。 智能科技企业小米的韩国布局同样引人注目。继今年年初完成法人注册后,小米于本月28日在首尔国际金融中心(IFC Mall)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小米之家”。据悉,小米还将建立大型家电专业售后服务体系,并计划将零售网络扩展至京畿道等主要商圈。 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电动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BYD)今年正式进军韩国汽车市场,首推定价在2000万韩元区间的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车型"ATTO 3",以卓越的性价比优势备受关注。目前,比亚迪已在韩国主要城市建立12个官方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前将扩展至25个以上,以进一步完善在韩业务版图。
2025-06-29 19:36:38 -
小米在韩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新零售"正面挑战三星苹果
25日上午,小米在首尔汝矣岛康莱德酒店举行记者会,宣布在韩国的首家官方线下门店“Xiaomi Store首尔IFC Mall汝矣岛店”即将在本月28日正式开业。该店位于首尔汝矣岛IFC Mall L2层,总面积约60平方米,提供小米全线产品的发售与服务支持,消费者可在此购买产品并接受售后维修服务。 小米东亚区总经理李刚健、小米韩国法人社长吴国栋等高层出席记者会,对小米线下首店与多款新品进行介绍,并公开在韩发展战略。李刚健强调,此次开业的线下首店成为小米“新零售(New Retail)”战略正式落地韩国的一大重要标志,是小米在韩国构建的首个集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新消费体验空间。 与本地主导品牌三星和LG相比,小米强调自身在零售效率与产品价格上的优势,提出“线上线下同价同品”,通过门店体验打破用户对小米“线上卖便宜货”的刻板印象。小米方面表示,IFC门店采用官方直营模式,由总部直接管理产品、库存和服务系统,未来还计划逐步在首尔以外的主要城市扩展类似网点,并在服务层面强化售后响应速度和体验质量。 线下首店开业的同时也是旗舰智能手机Xiaomi 15在韩正式发布的重要节点。Xiaomi 15集合高性能处理器、与徕卡联合研发的三摄系统及全新一代HyperOS操作系统,在韩国智能手机高端市场正面挑战本地强势品牌。Xiaomi 15价格接近Galaxy S25,但小米自信强调产品的硬件参数、影像系统和AI能力,同时入门定价辅以限时早鸟优惠和高性价比配件组合,积极争取对性能与价格敏感的年轻用户。 记者会现场还同步推出智能手环新品Xiaomi Smart Band 10。小米表示,韩国是该产品的全球首发市场之一,由此可见公司对本地用户习惯的高度重视。此外,小米还公开旗下电动汽车产品SU7 Ultra的技术进展,此款产品目前暂未投放至韩国市场,但借助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创下的成绩以及即将登陆赛车竞速游戏《GT赛车7》的消息,小米在会上传达出未来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全球发展愿景。 在媒体问答环节,小米特别强调品牌正在韩国推进“从性价比到高端化”的转型。针对“如何与三星、LG、苹果等在本地深耕多年的科技巨头竞争”的提问,李刚健回应称:“小米不会照搬任何人的打法,而是希望用更高效的零售渠道、更直观的用户体验、更透明的产品价格等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赢得消费者青睐。”他还补充道,此次线下首店的设立正是打破“低价品牌”印象的重要一环。 关于韩国市场本地化战略,小米表示正在快速响应韩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包括优化服务网点布局、提供更加符合韩国市场审美与偏好的产品组合、提升维修效率等,并明确表示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品以“全球首发”或“首发批次”身份在韩国推出。 作为小米首个以“新零售”为支点落地的国家,韩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正在持续提升。小米高层多次强调,“人车家全生态”是品牌未来十年的核心方向,而韩国是其中智能家居生态领域最具技术渗透潜力的市场之一。随着此次线下门店的开启,小米正在以实际行动拓展在韩国的品牌影响力度,逐步与本地强势品牌展开正面较量。
2025-06-26 01:41:33 -
宋昌贤掌舵现代汽车上海前瞻研发中心 韩中研发融合提速
现代起亚先进汽车平台(AVP,Advanced Vehicle Platform)本部长宋昌贤将挂帅出任现代汽车位于中国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Hyundai Motor Advanced Technology R&D Shanghai)总负责人。 此举被解读为现代汽车在强化中国本土研发中心独立研发竞争力的同时,与韩国研究所在软件定义汽车(SDV)领域技术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 据汽车业界人士日前消息,现代汽车正在推进组织架构调整,计划将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现代汽车AVP本部直接管理。 去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心为现代汽车全资法人,负责现代汽车在中国区域总部的未来汽车研发工作。 现代汽车自2021年成立上海数字研发中心以来,持续强化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实力,以巩固在全球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去年1月,现代汽车将集团内较为分散的软件开发组织进行整合,新成立现代起亚AVP本部,由现代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移动初创公司42dot社长宋昌贤担任本部长。此次组织调整被视为体现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加速未来汽车研发技术量产的愿景。上月,郑义宣赴华参观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强调加强韩中研发协同效应。 现代汽车上海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AVP本部后,将在宋昌贤的全力指挥下,围绕以未来汽车产业核心——软件定义汽车为基础的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研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现代汽车中国合资法人北京现代日前公开首款战略级电动车“ELEXIO”,计划在2027年之前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全方位布局新能源市场,并借中国市场为跳板推进面向全球市场的未来汽车开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信息技术(IT)和SDV等领域具有优势,此次调整是现代汽车集团加强内部研发协同的措施。预计将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研发人才,持续加强以SDV为核心的新车开发。
2025-06-24 22: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