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紫菜’新闻 5个
-
韩国物价涨幅回落 "菜篮子"压力仍不减
韩国统计厅与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本月3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1%,创自2021年(2%)以来同期最低涨幅。数据显示,韩国物价涨幅呈持续回落态势,从2022年的4.6%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3.9%,去年降至2.8%。尽管整体物价走势趋于平稳,但部分食品类商品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成为影响消费者体感物价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水产品和畜产品物价指数分别上涨5.1%和4.3%。加工食品及餐饮价格延续年初以来的上涨态势,分别增长3.7%和3.1%。相比之下,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6%,统计厅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去年水果价格大幅上涨产生的基数效应,今年水果价格下跌6.1%,对农产品整体价格形成明显下拉作用。 从具体商品来看,今年上半年萝卜价格以54%的涨幅居首,其次依次为大麦米(42%)、鱿鱼丝(39.9%)、白菜(27%)、紫菜(25.1%)和糯米(23.8%)等。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受异常气候条件影响,白菜、萝卜等蔬菜类作物的产量下降,导致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高位运行。” 据分析,大麦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去年种植面积缩减,而鱿鱼丝价格攀升则与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的渔获量减少直接相关。加工食品中,巧克力(17%)、谷物早餐(9.9%)和咖啡(8.8%)等商品因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而呈较大涨幅。 市场分析指出,尽管部分食品价格维持涨势,但内需疲软带来的需求压力减弱,叠加国际原油价格下行等因素,预计全年消费者物价涨幅将维持在2%以下水平。韩国政府在今年初发布的《经济政策方向》中预测今年物价涨幅为1.8%,相关部门将在近期重新评估并更新预期值。 韩国银行(央行)于5月发布的展望报告同样将全年物价涨幅预期设定为1.9%。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物价整体涨幅趋于稳定,但消费者体感物价仍然较高。作为物价主管部门,将持续加强市场监测,确保物价稳定政策有效实施。”
2025-07-03 18:54:05 -
韩国紫菜出口创新高 中美市场成主要增长引擎
上月31日,日本游客在首尔某大型超市购买紫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韩国紫菜出口额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创历史新高。韩国政府此前提出的“2027年实现紫菜年出口额1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有望提前达成。 从出口规模来看,第一季度紫菜出口总量达1.161万吨,同比增长7.5%,较2015年同期(1076吨)实现844.3%的跨越式增长。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的月度统计报告显示,今年1至3月紫菜出口额同比增幅分别为7.4%、52.7%和10.9%,呈稳健上升态势。专家预测,基于当前强劲的市场需求,4月份出口量将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从各国家出口额来看,美国市场以5790万美元位居韩国紫菜出口国首位,中国市场则以5110万美元紧随其后,日本(3440万美元)和泰国(3420万美元)分列第三、四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幅高达86.5%,远超美国(21.6%)、泰国(15.9%)和日本(7.2%)的增长率。 细分产品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主要进口海苔产品,第一季度进口量达2258吨,同比激增97.2%,占韩国海苔出口总量的40.3%;进口额增长139.7%,达到4629万美元。反之,调味紫菜对中国出口量仅为209吨。美国市场则呈截然不同的消费偏好,第一季度对美出口调味紫菜1367吨,同比增长30.6%,占该类产品出口总量的30.2%,而海苔仅为140吨。韩国海洋水产部分析指出:“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文化内容的传播效应,特别是紫菜包饭文化的流行带动了海苔需求。而美国市场则持续表现出对健康零食的追捧,推动调味紫菜出口持续走高。” 在加工紫菜产品出口向好的背景下,作为原材料的生紫菜却面临价格困境。受丰收季产量过剩及非法养殖问题影响,今年1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渔民销毁约6000吨滞销生紫菜的情况。据水产业观测中心统计,今年1月生紫菜价格同比暴跌52.4%,至每公斤763韩元,2至3月价格虽有所回升,但仍较去年同期下降17.5%至42%。同时,加工海苔价格却维持在每10张1353韩元的高位,约为历年平均价格的1.5倍。 针对这一结构性矛盾,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当前海苔加工产能不足是导致原料价格低迷与成品价格上涨并存的主要原因。”该部门透露,正在研究通过设备更新提升海苔工厂的生产效能,以促进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2025-04-21 18:57:21 -
韩国干紫菜价格高位回落 政府推动市场供需平衡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上月28日,干紫菜(中等品)10片的平均零售价为1400韩元(约合人民币7元),较一周前下降27韩元,较上月下降76韩元。尽管如此,当前价格仍比去年同期高出25%,较历年平均水平高出49%。 数据显示,干紫菜的月均价格自去年1月的1036韩元持续上涨,并于今年1月达到1470韩元的高点,连续12个月上涨后,上月首次回落至1438韩元,结束了长达13个月的上涨趋势。 受干紫菜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去年东远F&B、希杰第一制糖等主要制造商相继上调了调味紫菜的售价。然而,近期价格走势显示,市场已出现回调迹象。今年1月,干紫菜单片价格一度涨至150韩元,较去年同期高出50韩元,但目前已回落至140韩元左右。2月价格在月初达到1476韩元的高点后,中旬降至1434韩元,月底进一步回落至1408韩元。 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干紫菜价格回落主要受其原料鲜紫菜价格下跌的影响。去年12月,鲜紫菜价格处于高位,但今年1月有所回落。这些鲜紫菜被加工成干紫菜后供应市场,推动价格的下降。预计干紫菜价格将很快降至1300韩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鲜紫菜产量因适宜的水温和养殖面积扩大而大幅增加。然而,由于加工厂消化能力有限,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暴跌,甚至出现6000吨鲜紫菜被倾倒入海的情况。对此,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打击非法养殖等,自上月起已无鲜紫菜被废弃,同时鲜紫菜产地价格也恢复至去年水平。 为稳定市场,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将通过由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共同组成的“紫菜产业协议体”,推动鲜紫菜的适量生产,并促进干紫菜的加工与流通,以确保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 市面上销售的干紫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4 20:30:00 -
加工食品物价上涨"拦不住" 涨幅创新高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市民在挑选紫菜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食品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加工食品物价创近一年来的最大涨幅。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居高不下,物价上涨压力进一步加剧。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消费者物价动向于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加工食品物价指数为122.03(以2020年基准为100),同比上升2.7%,创自去年1月(3.2%)以后的最高涨幅,超过全体消费者物价上涨率(2.2%)。 截至去年下半年为止,加工食品物价上涨率稳定在2%以下,但此后呈持续攀升趋势。具体来看,鱿鱼丝的物价涨幅在全体加工食品中最为显著,达22.9%,调味紫菜(22.1%)、辛奇(17.5%)、麦片(14.7%)、乳酸菌(13%)、巧克力(11.2%)等紧随其后。此外,香油(8.9%)、酱油(8.8%)、食用油(7.8%)等调味料和油类上涨7%至8%。同时,饼干(7%)、蛋糕(3.3%)、面包(3.2%)等以面粉为原料的加工食品价格也均有所上涨。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面包、咖啡、辛奇、饼干等的出厂价均有所上调,直接推动了整体加工食品物价上涨率的提升。” 进入今年以来,食品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上月,东亚大冢(Donga Otsuka)将宝矿力水特的价格上调了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大象集团则对蛋黄酱、胡椒、调味汁等酱料类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9.1%。SPC巴黎贝甜也对96种面包和25种蛋糕的价格进行了平均5.9%的上调,而乐天沃食品则计划从本月17日起,将26种巧克力棒的价格上调9.5%。各大企业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用的持续攀升,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势头尤为迅猛。用于辛奇的白菜价格因收成不佳而价格飙升。同时,受气候变化影响,巧克力原料可可、咖啡豆的国际价格也同样暴涨。由于韩国大部分食品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因此价格和汇率的上涨直接削弱了食品企业的盈利能力,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营负担。 为应对这一局势,政府与食品业界进行了多次座谈会,并要求企业稳定物价,并对主要食品原料实施了配额关税政策。然而,有观点认为,由于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加之汇率的持续波动,尽管企业在上半年内最大限度地遏制价格攀升,但若当前的材料涨价与汇率高企态势延续至下半年,或将难以有效控制价格上涨的局面。
2025-02-13 22:54:16 -
仁川机场春运盛况空前 机场内便利店收益颇丰
春节期间的上月27日,仁川机场挤满了游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仁川机场出境乘客量创历史新高,日均达到21.8978万人次。 仁川机场公社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至本月2日的春节期间,仁川机场航班乘量达218.9778万人次,日均乘客达21.8978万人次,较历史最高纪录的2019年春节连休期间(20.2085万人次)增长8.36%,成功刷新以往纪录。统计期间,仁川机场共运行航班1.0898万次,其中包括出发航班5447次与到达航班5451次。 在国际航线方面,东南亚航线的出入境乘客量位居首位,达69.7891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日本(55.9697万人次)、中国(29.1621万人次)、东北亚(22.409万人次)、美洲(16.2993万人次)、欧洲(11.4991万人次)、大洋洲(8.4832万人次)、中东(3.2216万人次)以及其他航线(1.1819万人次)。尽管当前汇率维持高位,但海外旅游需求依然强劲。据分析,由于济州、釜山等国内旅游地区物价与海外相似甚至更昂贵,促使国内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海外旅行。 随着机场乘客量的激增,机场内便利店的销售业绩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小包装旅行用品及常备药等商品,销量大幅增加。对长假期间机场便利店主要商品销售额的分析结果显示,常备药品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达576.9%,其中感冒药增长382.4%,止痛药增长620.7%。这一增长趋势与近期流感的流行密切相关,游客为应对海外旅行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不适,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 便利店CU发布的春节连休期间(1月25日至28日)机场内主要门店销售额数据显示,整体销售额较去年春节激增239.9%。从产品种类来看,预防感冒的口罩(344.8%)、免洗手消毒液(193.3%)、口腔清洁剂(158.2%)等卫生用品销售额大增。此外,旅行用洗漱套装(61.8%)、剃须用品(48%)、内衣袜子(34.2%)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均表现良好。食品类如杯面(349.5%)、韩式酱(255.9%)、紫菜(200.6%)、辛奇(196.8%)以及速食米饭(155.3%)等,销售额也同比激增1.5至4倍。 同期,GS25机场内门店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同比221.8%的增长。其中,感冒药和止痛药的销售额分别大幅增长980%和433%。此外,手机相关用品如耳机(954%)、充电器(277%)、充电宝(267%)等产品的销量也急剧上升。随着在节假日及周末出境游订单“狂飙”,机场内商业设施消费复苏也迈出“加速度”,呈蓬勃发展态势。
2025-02-04 19:18:33
-
韩国物价涨幅回落 "菜篮子"压力仍不减
韩国统计厅与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本月3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1%,创自2021年(2%)以来同期最低涨幅。数据显示,韩国物价涨幅呈持续回落态势,从2022年的4.6%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3.9%,去年降至2.8%。尽管整体物价走势趋于平稳,但部分食品类商品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成为影响消费者体感物价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水产品和畜产品物价指数分别上涨5.1%和4.3%。加工食品及餐饮价格延续年初以来的上涨态势,分别增长3.7%和3.1%。相比之下,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6%,统计厅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去年水果价格大幅上涨产生的基数效应,今年水果价格下跌6.1%,对农产品整体价格形成明显下拉作用。 从具体商品来看,今年上半年萝卜价格以54%的涨幅居首,其次依次为大麦米(42%)、鱿鱼丝(39.9%)、白菜(27%)、紫菜(25.1%)和糯米(23.8%)等。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受异常气候条件影响,白菜、萝卜等蔬菜类作物的产量下降,导致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高位运行。” 据分析,大麦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去年种植面积缩减,而鱿鱼丝价格攀升则与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的渔获量减少直接相关。加工食品中,巧克力(17%)、谷物早餐(9.9%)和咖啡(8.8%)等商品因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而呈较大涨幅。 市场分析指出,尽管部分食品价格维持涨势,但内需疲软带来的需求压力减弱,叠加国际原油价格下行等因素,预计全年消费者物价涨幅将维持在2%以下水平。韩国政府在今年初发布的《经济政策方向》中预测今年物价涨幅为1.8%,相关部门将在近期重新评估并更新预期值。 韩国银行(央行)于5月发布的展望报告同样将全年物价涨幅预期设定为1.9%。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物价整体涨幅趋于稳定,但消费者体感物价仍然较高。作为物价主管部门,将持续加强市场监测,确保物价稳定政策有效实施。”
2025-07-03 18:54:05 -
韩国紫菜出口创新高 中美市场成主要增长引擎
上月31日,日本游客在首尔某大型超市购买紫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韩国紫菜出口额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创历史新高。韩国政府此前提出的“2027年实现紫菜年出口额1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有望提前达成。 从出口规模来看,第一季度紫菜出口总量达1.161万吨,同比增长7.5%,较2015年同期(1076吨)实现844.3%的跨越式增长。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的月度统计报告显示,今年1至3月紫菜出口额同比增幅分别为7.4%、52.7%和10.9%,呈稳健上升态势。专家预测,基于当前强劲的市场需求,4月份出口量将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从各国家出口额来看,美国市场以5790万美元位居韩国紫菜出口国首位,中国市场则以5110万美元紧随其后,日本(3440万美元)和泰国(3420万美元)分列第三、四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幅高达86.5%,远超美国(21.6%)、泰国(15.9%)和日本(7.2%)的增长率。 细分产品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主要进口海苔产品,第一季度进口量达2258吨,同比激增97.2%,占韩国海苔出口总量的40.3%;进口额增长139.7%,达到4629万美元。反之,调味紫菜对中国出口量仅为209吨。美国市场则呈截然不同的消费偏好,第一季度对美出口调味紫菜1367吨,同比增长30.6%,占该类产品出口总量的30.2%,而海苔仅为140吨。韩国海洋水产部分析指出:“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文化内容的传播效应,特别是紫菜包饭文化的流行带动了海苔需求。而美国市场则持续表现出对健康零食的追捧,推动调味紫菜出口持续走高。” 在加工紫菜产品出口向好的背景下,作为原材料的生紫菜却面临价格困境。受丰收季产量过剩及非法养殖问题影响,今年1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渔民销毁约6000吨滞销生紫菜的情况。据水产业观测中心统计,今年1月生紫菜价格同比暴跌52.4%,至每公斤763韩元,2至3月价格虽有所回升,但仍较去年同期下降17.5%至42%。同时,加工海苔价格却维持在每10张1353韩元的高位,约为历年平均价格的1.5倍。 针对这一结构性矛盾,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当前海苔加工产能不足是导致原料价格低迷与成品价格上涨并存的主要原因。”该部门透露,正在研究通过设备更新提升海苔工厂的生产效能,以促进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2025-04-21 18:57:21 -
韩国干紫菜价格高位回落 政府推动市场供需平衡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上月28日,干紫菜(中等品)10片的平均零售价为1400韩元(约合人民币7元),较一周前下降27韩元,较上月下降76韩元。尽管如此,当前价格仍比去年同期高出25%,较历年平均水平高出49%。 数据显示,干紫菜的月均价格自去年1月的1036韩元持续上涨,并于今年1月达到1470韩元的高点,连续12个月上涨后,上月首次回落至1438韩元,结束了长达13个月的上涨趋势。 受干紫菜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去年东远F&B、希杰第一制糖等主要制造商相继上调了调味紫菜的售价。然而,近期价格走势显示,市场已出现回调迹象。今年1月,干紫菜单片价格一度涨至150韩元,较去年同期高出50韩元,但目前已回落至140韩元左右。2月价格在月初达到1476韩元的高点后,中旬降至1434韩元,月底进一步回落至1408韩元。 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干紫菜价格回落主要受其原料鲜紫菜价格下跌的影响。去年12月,鲜紫菜价格处于高位,但今年1月有所回落。这些鲜紫菜被加工成干紫菜后供应市场,推动价格的下降。预计干紫菜价格将很快降至1300韩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鲜紫菜产量因适宜的水温和养殖面积扩大而大幅增加。然而,由于加工厂消化能力有限,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暴跌,甚至出现6000吨鲜紫菜被倾倒入海的情况。对此,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打击非法养殖等,自上月起已无鲜紫菜被废弃,同时鲜紫菜产地价格也恢复至去年水平。 为稳定市场,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将通过由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共同组成的“紫菜产业协议体”,推动鲜紫菜的适量生产,并促进干紫菜的加工与流通,以确保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 市面上销售的干紫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4 20:30:00 -
加工食品物价上涨"拦不住" 涨幅创新高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市民在挑选紫菜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食品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加工食品物价创近一年来的最大涨幅。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居高不下,物价上涨压力进一步加剧。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消费者物价动向于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加工食品物价指数为122.03(以2020年基准为100),同比上升2.7%,创自去年1月(3.2%)以后的最高涨幅,超过全体消费者物价上涨率(2.2%)。 截至去年下半年为止,加工食品物价上涨率稳定在2%以下,但此后呈持续攀升趋势。具体来看,鱿鱼丝的物价涨幅在全体加工食品中最为显著,达22.9%,调味紫菜(22.1%)、辛奇(17.5%)、麦片(14.7%)、乳酸菌(13%)、巧克力(11.2%)等紧随其后。此外,香油(8.9%)、酱油(8.8%)、食用油(7.8%)等调味料和油类上涨7%至8%。同时,饼干(7%)、蛋糕(3.3%)、面包(3.2%)等以面粉为原料的加工食品价格也均有所上涨。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面包、咖啡、辛奇、饼干等的出厂价均有所上调,直接推动了整体加工食品物价上涨率的提升。” 进入今年以来,食品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上月,东亚大冢(Donga Otsuka)将宝矿力水特的价格上调了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大象集团则对蛋黄酱、胡椒、调味汁等酱料类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9.1%。SPC巴黎贝甜也对96种面包和25种蛋糕的价格进行了平均5.9%的上调,而乐天沃食品则计划从本月17日起,将26种巧克力棒的价格上调9.5%。各大企业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用的持续攀升,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势头尤为迅猛。用于辛奇的白菜价格因收成不佳而价格飙升。同时,受气候变化影响,巧克力原料可可、咖啡豆的国际价格也同样暴涨。由于韩国大部分食品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因此价格和汇率的上涨直接削弱了食品企业的盈利能力,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营负担。 为应对这一局势,政府与食品业界进行了多次座谈会,并要求企业稳定物价,并对主要食品原料实施了配额关税政策。然而,有观点认为,由于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加之汇率的持续波动,尽管企业在上半年内最大限度地遏制价格攀升,但若当前的材料涨价与汇率高企态势延续至下半年,或将难以有效控制价格上涨的局面。
2025-02-13 22:54:16 -
仁川机场春运盛况空前 机场内便利店收益颇丰
春节期间的上月27日,仁川机场挤满了游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仁川机场出境乘客量创历史新高,日均达到21.8978万人次。 仁川机场公社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至本月2日的春节期间,仁川机场航班乘量达218.9778万人次,日均乘客达21.8978万人次,较历史最高纪录的2019年春节连休期间(20.2085万人次)增长8.36%,成功刷新以往纪录。统计期间,仁川机场共运行航班1.0898万次,其中包括出发航班5447次与到达航班5451次。 在国际航线方面,东南亚航线的出入境乘客量位居首位,达69.7891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日本(55.9697万人次)、中国(29.1621万人次)、东北亚(22.409万人次)、美洲(16.2993万人次)、欧洲(11.4991万人次)、大洋洲(8.4832万人次)、中东(3.2216万人次)以及其他航线(1.1819万人次)。尽管当前汇率维持高位,但海外旅游需求依然强劲。据分析,由于济州、釜山等国内旅游地区物价与海外相似甚至更昂贵,促使国内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海外旅行。 随着机场乘客量的激增,机场内便利店的销售业绩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小包装旅行用品及常备药等商品,销量大幅增加。对长假期间机场便利店主要商品销售额的分析结果显示,常备药品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达576.9%,其中感冒药增长382.4%,止痛药增长620.7%。这一增长趋势与近期流感的流行密切相关,游客为应对海外旅行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不适,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 便利店CU发布的春节连休期间(1月25日至28日)机场内主要门店销售额数据显示,整体销售额较去年春节激增239.9%。从产品种类来看,预防感冒的口罩(344.8%)、免洗手消毒液(193.3%)、口腔清洁剂(158.2%)等卫生用品销售额大增。此外,旅行用洗漱套装(61.8%)、剃须用品(48%)、内衣袜子(34.2%)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均表现良好。食品类如杯面(349.5%)、韩式酱(255.9%)、紫菜(200.6%)、辛奇(196.8%)以及速食米饭(155.3%)等,销售额也同比激增1.5至4倍。 同期,GS25机场内门店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同比221.8%的增长。其中,感冒药和止痛药的销售额分别大幅增长980%和433%。此外,手机相关用品如耳机(954%)、充电器(277%)、充电宝(267%)等产品的销量也急剧上升。随着在节假日及周末出境游订单“狂飙”,机场内商业设施消费复苏也迈出“加速度”,呈蓬勃发展态势。
2025-02-04 19: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