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统计’新闻 269个
-
扫地机器人前赴空调后继 中国家电加速进军韩国市场
中国企业在韩国IT与家电市场上不断扩大影响,继扫地机器人、电视、智能手机之后,空调市场也开始逐渐涉及。在7月酷暑即将来临之际,韩国家电行业正在密切关注中国品牌的动向,不敢懈怠。 据家电行业24日消息,通过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Coupang等电商平台销售的中国品牌空调销量已跻身排行榜前列。在Coupang的空调品类中,销售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TCL和海尔的产品。 在韩国销售的中国空调中,半数以上为小型产品。TCL、海尔等品牌同样也销售壁挂式空调,但整体来看,小型产品数量明显更多。小型空调方便移动,安装灵活,主要受到单人家庭和露营达人的青睐。 中国空调受欢迎的最大原因是价格优势。小型空调的平均价格在10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30元),壁挂式空调也较韩国产品便宜约20万韩元。部分内外机一体式空调即买即用,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此外,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品还可享受免费售后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在2000年代初大举进军韩国空调市场但最终失败,吸取教训以后现在通过新的战略卷土重来。当前市场份额依旧有限,但未来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目前,中国品牌在韩国空调市场的销售占比尚未超过10%,三星与LG依旧稳占90%的市场份额,短期内中国品牌撼动市场格局较为困难。然而另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迅速发展,未来AI家电的推出有望进一步威胁韩国企业的市场地位。 中国企业未来或凭借庞大的产量对韩国市场展开更大规模的攻势。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空调产量达2.6598亿台。小米此前也宣布,去年空调出货数量刷新公司成立以来新高,达到680万台以上。
2025-06-25 00:41:51 -
韩国弱势群体就业率十年攀升 仍居OECD中下游水平
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过去十年间韩国青年、女性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就业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排名仍处于中下游水平。专家指出,韩国亟需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支持政策,以切实提升弱势群体的就业质量。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青年、女性和老年人就业率分别为45%、61.4%和69.9%,在38个OECD成员国中分别位居第27、第30和第15位,较2014年分别提升5.4、6.4和4.2个百分点,但在OECD中仍未能跻身前列。 据调查,韩国青年群体就业质量呈明显下滑趋势。统计显示,2014至2023年间,韩国青年正规职就业人数从约120万人减少至80万人,年均减少4.4%,为OECD成员国中降幅最大的国家。同时,从事兼职或临时工的非正规职青年就业人数从38万人增至56万人,年均增长4.4%,增长率在OECD国家中位列第六位。韩经协分析称,在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受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等影响,面向青年群体的正规就业岗位持续减少,导致更多青年被迫选择非正规就业形式。 在女性就业方面,尽管过去十年间韩国女性就业率有所提升,但在OECD国家中排名始终停滞在第30至31位,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数据显示,韩国女性低收入劳动者比例从2014年的37.8%(OECD排名第1位)下降至2023年的24.5%(第4位),虽然呈改善趋势,但在OECD中仍处于相对高位。韩经协指出,这是由于韩国女性劳动者高度集中于服务业、餐饮业和住宿业等低薪行业所致。 此外,老年群体就业率稳步提升。过去十年间,老年群体就业率增幅高于OECD平均水平,但排名从第7位下滑至第15位。韩经协强调,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已相继出台针对青年和老年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韩国也亟需制定针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就业扶持方案,以有效应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镐(音)表示:“随着内需持续疲软,弱势群体就业环境或将进一步恶化,为推动该群体更广泛地参与经济活动并实现稳定就业,亟需强化就业支持制度和福利政策。”
2025-06-24 23:45:33 -
美国加征钢铁关税政策显效 韩国对美钢铁出口承压明显
在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政策生效后,韩国对美钢铁出口明显受挫。 韩国贸易协会于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额为3.27亿美元,同比(3.9亿美元)下降16.3%;出口单价也从去年同期的每吨1429美元降至今年的1295美元,下跌9.4%。尽管月度出口量近乎持平,但5月出口单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业内分析认为,韩国钢铁企业为应对关税压力,不得不采取压缩利润空间以维持出口规模的经营策略。鉴于本月起美方对韩国本土钢铁关税提高至50%,市场普遍预测下半年对美出口将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从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量来看,今年1至5月分别为21.7万吨、24.2万吨、25万吨、24.8万吨和25.2万吨,3月实施关税政策后并未出现明显萎缩。然而在价格层面,出口单价在1至4月维持在每吨约1500美元,55月却骤降至1295美元,环比下降14.6%。显示出韩国钢铁企业通过主动调降产品价格来抵消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考虑到钢铁贸易通常具有2至3个月的订单周期,业界普遍认为3月实施的美国关税政策对4月前的出口影响有限,但负面效应已在5月数据中充分体现。韩国产业研究院指出:“钢铁关税的政策影响往往存在2至3个月的传导期,特朗普政府此次实施的关税措施预计将在5至6月的出口统计数据中逐步显现。” 自本月4日起,美国对韩国钢铁产品的惩罚性关税税率上调至50%,使韩国钢铁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业内指出,除直接削弱韩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外,美国采购商可能加速寻求替代供应渠道,从而对韩国出口造成二次冲击。此外,随着日本新日铁将于明年完成对美国钢铁(X.US)的战略收购,韩国钢铁产品在美市场份额恐将进一步萎缩。 韩国钢铁行业龙头浦项制铁和现代制铁,虽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一体化钢铁厂,但预计到2029年才实现商业投产。在当前形势下,已实现本土化生产的日本钢铁企业将在价格优势和供应链稳定性方面形成双重竞争力,使韩国产品处于更为不利的市场地位。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在允(音)表示:“日本企业通过对美直接投资持续强化本土化竞争优势,这将显著加速韩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替代进程。待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协同效应完全释放后,韩国亟需重新构建对美出口的战略布局。”
2025-06-23 19:29:10 -
韩国去年家庭债务占GDP比例居全球第五
国际清算银行(BIS)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90.1%,较前一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于2021年第三季度触及99.2%的峰值后开始下降,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该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国际金融协会(IIF)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从去年的91.7%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90.3%。尽管IIF和BIS的统计时间略有差异,但两者反映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 以BIS统计为准,去年韩国在全球44个受调查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五,仅次于瑞士(125.4%)、澳大利亚(112.1%)、加拿大(100.0%)和荷兰(93.6%)。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8.8%),也超过发达国家(67.0%)、新兴市场(46.6%)和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的平均水平(58.3%)。 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多次表示,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80%将制约经济增长或金融稳定,目标是将该数值逐步降至80%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家庭债务和房价不稳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风险明显上升。随着多项土地交易限制措施解除,首尔房价再次上涨,交易量也随之增加,引发市场对家庭债务可能重新激增的担忧。 数据显示,4月份金融机构家庭贷款增加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6.7亿元),5月进一步扩大至6万亿韩元,创去年10月(6.5万亿韩元)以来最大增幅。 此外,由于第三阶段总债务本息偿还比率(DSR)限制措施将于7月实施,大批借款需求涌入市场,预计6月份家庭贷款增幅将达到7至8万亿韩元。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朴廷祐(音)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韩国家庭债务增速将达到4%左右。如果这一趋势延续至下半年,考虑到今年名义GDP增速约为3%,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很可能再次上升。”
2025-06-22 23:24:44 -
仁川港拟设婚礼宴会厅 提高中韩客运枢纽利用率
为提高中韩国际客货轮往返枢纽仁川港国际客运码头的利用率,韩国方面正计划将该客运大楼部分空间改造为婚礼宴会厅,这一举措在韩国尚属首次。 仁川港湾公社(IPA)18日表示,正在与民间企业协商在国际客运码头五层活动大厅内开设婚礼宴会厅的相关方案。据悉,该活动大厅长期以来闲置未被有效利用,仁川港湾公社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已选定一家有意运营婚礼场所的企业。根据规划,该企业将在使用面积达2289平方米的空间内设立婚礼宴会厅,并运营五年。 该企业表示,拟计划在码头内部设置可容纳约600人的宴会场地,每年预计承办约350场婚礼和100场一般性活动。企业方面预测,婚礼厅在周末单日接待人数将超过3,000人。若项目正式启动,这将成为韩国首个在机场或港口客运码头内开设的婚礼场所。 仁川港湾公社表示,婚礼宴会厅不仅有助于提升仁川港国际客运码头的人流量,也有望带动中韩客货轮航线乘客数量增长,并提升码头内商业设施的营业收入。 目前,仁川港国际客运码头运营着往返中国威海、丹东等7个主要城市的中韩客货轮航线,但平日客流量相对较少,整体氛围较为冷清。 据初步统计,今年5月,仁川港7条中韩客货轮航线的总乘客数为4.2629万人,较2019年5月新冠疫情暴发前的8.7519万人减少近半。尽管因疫情中断的仁川至丹东航线已于4月28日时隔5年正式恢复,但目前客运码头的实际客流尚未出现明显回升。 仁川港湾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客运码头部分区域属于安保控制区,目前正就企业能否以其预期方式在该区域内运营婚礼厅进行可行性审查,并确保不会影响码头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推进吸引人流的前期准备工作。
2025-06-19 02:19:06 -
"午餐通胀"加剧 韩国上班族涌向便利店
韩国国家统计厅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餐饮业生产指数为111.1(以2020年基准为100)。该指数基于各企业销售额等数据计算,不变价指数反映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生产水平。 数据表明,近年来韩国民众外出就餐消费持续萎缩。餐饮业生产指数自从2022年的115降至2023年的114.2,去年进一步降至112,已连续两年下滑,今年4月维持下降趋势。 外出就餐需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午餐通胀”加剧。数据显示,2024年5月韩国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达124.56,较2020年(100)上涨约25%,涨幅超过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 从具体菜品来看,上班族午餐常选的紫菜包饭和汉堡价格涨幅最大,分别达38%和37%。其他常见菜品如炸酱面(33%)、方便面(32%)、排骨汤(31%)、炸猪排(29%)、雪浓汤(28%)、泡菜汤套餐(27%)价格也大幅上涨。 韩国“午餐通胀”现象与主要食品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密切相关,韩元贬值也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业界普遍预测,“午餐通胀”现象今年仍将持续。 随着外出就餐负担加重,越来越多上班族转向便利店速食产品。韩国便利店CU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速食产品销售占比按区域分布为住宅区(30.7%)、办公区(20.2%)、大学区(18.6%)。这反映出更多职场人和学生选择便利店购买价格更实惠的食品。 CU速食产品近三年销售额也保持两位数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增长26.1%,去年增长32.4%,今年前4个月增长20.7%。 面对速食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便利店行业正积极扩充产品线。业内人士表示:“针对午餐通胀问题,我们正专注于开发更具性价比和特色的新产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2025-06-18 22:56:50 -
韩国"银发创业潮"涌现 高负债低收益隐忧浮现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高龄个体工商户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方案》报告显示,出生于1964至1974年的第二波婴儿潮一代共954万人,正式步入退休阶段。 据报告,2023年韩国个体工商户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3.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位列第七。除墨西哥外,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于韩国的国家普遍经济规模较小。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元化的薪资就业岗位,因此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低。而韩国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在就业结构中的占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00至2014年期间,个体工商户占就业人口比例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而2015至2024年期间,这一降幅放缓至年均0.23个百分点。报告分析,随着第一波婴儿潮一代(1955至1963年出生者)陆续退休,60岁以上高龄个体工商户数量从2015年的142万人大幅增至2024年的210万人。鉴于面向退休人员的常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预计第二波婴儿潮一代退休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选择从事个体经营。报告预测,截至2032年,60岁以上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较2015年增加约106万人,达248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9%。 据悉,高龄个体工商户多数进入住宿餐饮、零售批发、建筑等极为不稳定的行业,导致从业者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薄弱、负债率高等多重挑战。数据显示,60岁新晋个体工商户的累计负债率高达140%,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水平。 报告分析认为,高龄人群在退休后选择个体经营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依靠养老金生活,他们更倾向于继续从事经济活动。因此,有必要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报告建议指出,应通过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发展来提升行业生产力,同时加强地方中小企业与高龄劳动者之间的就业对接机制建设。
2025-06-18 22:55:55 -
首尔公寓拍卖市场热度攀升 成交价超评估价案例激增
在首尔公寓买卖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这一上涨趋势正逐步扩散至拍卖市场。自6月以来,首尔地区频繁出现拍卖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公寓交易,显示市场热度正由一般交易领域向拍卖市场延伸。 促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土地交易许可区域的扩大及重新划定政策。一部分投资性买盘借监管空档迅速入市,同时叠加实际居住需求的增加,共同推高了拍卖市场的成交价率。 房地产拍卖数据公司GG Auction于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1日至16日期间,首尔公寓拍卖中成交价率(成交价与评估价之比)超过100%的案例达24起。鉴于6月尚未结束,该数据有望进一步上升。 从年初至5月底,首尔地区成交价率超过100%的公寓拍卖共计127起,月均约25.4件,呈现出稳步上扬的趋势。进入6月后,这一态势愈发明显。以6月10日为例,龙山区二村洞“江村公寓”84平方米以24.0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61万元)成交,较评估价高出4.46亿韩元,成交价率达122.8%;松坡区新川洞“Lotte Castle Gold”166平方米公寓以30.1亿韩元成交,超出评估价逾5亿韩元,成交价率达120.9%。 值得关注的是,高成交价率并未局限于江南等核心区域,土地交易许可区域之外的中低密度住宅区亦频繁出现类似案例。铜雀区大方洞“Sungwon”84平方米公寓以13.03亿韩元成交,较评估价高出8000万韩元;永登浦区杨平洞“永登浦中兴S-Class”59平方米公寓以10.5亿韩元成交,接近评估价水平。 对此,GG Auction首席分析师李柱贤(音)指出:“过去成交价率超过100%的拍卖多集中在江南一带,但本月以来,首尔城北区吉音洞、永登浦区大林洞等非核心区域也接连出现了接近或高于评估价的成交记录。”他分析认为,土地交易许可区域的调整在客观上刺激了投资与自住双重需求流入拍卖市场,成为当前价格走高的主要推力。 李柱贤进一步补充道:“投资型买家通常会考虑未来收益与租金回报,因而竞价幅度有限。而近期在江南以外地区频现高成交价率,更可能反映出刚性居住需求的持续上升。”
2025-06-18 20:20:32 -
产能过剩叠加低价竞争 中国电动汽车深陷"内卷"泥潭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下陷入危机。部分企业已经破产,而行业龙头比亚迪也被曝可能背负超过4000亿元的债务。外界开始质疑由中国政府主导的“电动汽车崛起”战略是否已经走向失败。 据汽车行业16日消息,近期中国政府召集主要电动汽车企业高管前往北京,旨在遏制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业内认为,产能过剩导致各大品牌必须通过降价争夺市场,最终形成“自相残杀”的局面。外媒报道称,政府已要求企业自我约束,避免低于成本销售和过度折扣行为。 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远超市场需求。去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达1289万辆,同比增长约34%,而同期内销增长仅为22%。生产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需求增长。 为消化过剩产能,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开始积极扩大海外销售,但海外市场拓展并不顺利,反而进一步加剧国内价格竞争。比亚迪对部分车型提供高达34%的折扣,奇瑞汽车则把部分车型折扣幅度提高至47%。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在10%左右,因此上述车辆售价或低于生产成本。 此外,与以交付客户为准的其他国家统计方式不同,中国的新车运往销售渠道即算作“销售”。因此,不少企业为了虚增销量盲目扩大生产。实际上,中国市场上“0公里二手车”正在流行,即车辆已出库但从未使用就作为二手车转卖。摩根士丹利估算,在中国二手车市场中,上市3个月内、行驶里程在50公里以下的车辆达到1960万辆,占整体二手车市场的约13%。 这种销售策略显然不可持续,部分资金不足的初创电动汽车企业已相继倒闭。曾一度被誉为“特斯拉竞争者”的极越汽车自去年11月起已逐步停产并关闭门店。行业龙头比亚迪也未能幸免。外媒报道称,比亚迪尚未支付给合作伙伴的商票金额已超过4000亿元。比亚迪通常拥有较长的付款周期,外界担忧目前已经面临无法如期付款的危机。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风险加剧,近期中国部分电动车企宣布缩短合作伙伴的结算周期至60天以内。这一举措可能直接冲击企业财务状况,或引发新一轮的行业结构调整。业内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企业恐怕难以为继。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全球环境下,中国电动汽车内需增长已难以重现往日的高速趋势,美国市场基本“关门”,如果欧洲和亚洲市场无法吸收库存,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不会太多。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电动车企的困境可能为韩国企业带来机遇。三星证券研究院表示,未来中国也会出现一批无奈提价的电动汽车企业,在此情况下,具备功能和品质优势的现代和起亚等韩国品牌或许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2025-06-17 23:15:54 -
韩元贬值叠加油价走低 韩国5月进口物价创一年半来最大跌幅
受国际油价回落和韩元贬值影响,韩国5月以韩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持续走低,跌幅创一年半来新高。 韩国银行(央行)17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道显示,今年5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34.63(以2020年为基期100),环比下跌3.7%。这已是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行,此前2月下跌1%、3月下跌0.4%、4月下跌2.3%。5月跌幅为自2023年11月(-4.3%)以来的最大跌幅。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5.6%)、煤炭及石油制品(-4.2%)等主要类别降幅明显。其中,原油(-9.2%)、无烟碳(-7.8%)、咖啡(-6.1%)、 氢氧化铝(-4.9%)、粗汽油 (-4.2%)等品目成为拉动整体物价下跌的主要因素。 从汇率情况看,5月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394.49韩元,较4月的1444.31韩元贬值3.4%。此外,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4月的每桶67.74美元下降至5月的63.73美元,跌幅达5.9%。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虽然本月以来迪拜油价略有回升,但汇率呈现持续贬值态势。当前油价和汇率走势出现分化,加之中东局势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短期内仍需密切观察市场变化。” 5月出口物价也出现下滑。当月出口物价指数为128.56,环比下降3.4%,继4月(-1.5%)后连续两个月下跌,跌幅创2023年11月(-3.4%)以来新高。 从各类商品来看,农林水产品(-0.8%),工业品(-3.4%)等品目成为拖累整体出口物价的主要因素。具体商品中,ABS树脂下降6.7%、铝板下降6.6%、二次电池下降4%、DRAM下降3.2%。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94.5,同比上升3.4%,主要得益于同期进口物价降幅(-7.5%)大于出口物价降幅(-4.3%)。该指数反映了单位出口商品可兑换进口商品数量的相对变化。 受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增长2.5%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3.4%的双重推动,5月所得贸易条件指数达到114.8,同比大幅提升6%。
2025-06-17 18:54:44
-
扫地机器人前赴空调后继 中国家电加速进军韩国市场
中国企业在韩国IT与家电市场上不断扩大影响,继扫地机器人、电视、智能手机之后,空调市场也开始逐渐涉及。在7月酷暑即将来临之际,韩国家电行业正在密切关注中国品牌的动向,不敢懈怠。 据家电行业24日消息,通过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Coupang等电商平台销售的中国品牌空调销量已跻身排行榜前列。在Coupang的空调品类中,销售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TCL和海尔的产品。 在韩国销售的中国空调中,半数以上为小型产品。TCL、海尔等品牌同样也销售壁挂式空调,但整体来看,小型产品数量明显更多。小型空调方便移动,安装灵活,主要受到单人家庭和露营达人的青睐。 中国空调受欢迎的最大原因是价格优势。小型空调的平均价格在10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30元),壁挂式空调也较韩国产品便宜约20万韩元。部分内外机一体式空调即买即用,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此外,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品还可享受免费售后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在2000年代初大举进军韩国空调市场但最终失败,吸取教训以后现在通过新的战略卷土重来。当前市场份额依旧有限,但未来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目前,中国品牌在韩国空调市场的销售占比尚未超过10%,三星与LG依旧稳占90%的市场份额,短期内中国品牌撼动市场格局较为困难。然而另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迅速发展,未来AI家电的推出有望进一步威胁韩国企业的市场地位。 中国企业未来或凭借庞大的产量对韩国市场展开更大规模的攻势。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空调产量达2.6598亿台。小米此前也宣布,去年空调出货数量刷新公司成立以来新高,达到680万台以上。
2025-06-25 00:41:51 -
韩国弱势群体就业率十年攀升 仍居OECD中下游水平
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过去十年间韩国青年、女性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就业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排名仍处于中下游水平。专家指出,韩国亟需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支持政策,以切实提升弱势群体的就业质量。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青年、女性和老年人就业率分别为45%、61.4%和69.9%,在38个OECD成员国中分别位居第27、第30和第15位,较2014年分别提升5.4、6.4和4.2个百分点,但在OECD中仍未能跻身前列。 据调查,韩国青年群体就业质量呈明显下滑趋势。统计显示,2014至2023年间,韩国青年正规职就业人数从约120万人减少至80万人,年均减少4.4%,为OECD成员国中降幅最大的国家。同时,从事兼职或临时工的非正规职青年就业人数从38万人增至56万人,年均增长4.4%,增长率在OECD国家中位列第六位。韩经协分析称,在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受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等影响,面向青年群体的正规就业岗位持续减少,导致更多青年被迫选择非正规就业形式。 在女性就业方面,尽管过去十年间韩国女性就业率有所提升,但在OECD国家中排名始终停滞在第30至31位,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数据显示,韩国女性低收入劳动者比例从2014年的37.8%(OECD排名第1位)下降至2023年的24.5%(第4位),虽然呈改善趋势,但在OECD中仍处于相对高位。韩经协指出,这是由于韩国女性劳动者高度集中于服务业、餐饮业和住宿业等低薪行业所致。 此外,老年群体就业率稳步提升。过去十年间,老年群体就业率增幅高于OECD平均水平,但排名从第7位下滑至第15位。韩经协强调,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已相继出台针对青年和老年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韩国也亟需制定针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就业扶持方案,以有效应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镐(音)表示:“随着内需持续疲软,弱势群体就业环境或将进一步恶化,为推动该群体更广泛地参与经济活动并实现稳定就业,亟需强化就业支持制度和福利政策。”
2025-06-24 23:45:33 -
美国加征钢铁关税政策显效 韩国对美钢铁出口承压明显
在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政策生效后,韩国对美钢铁出口明显受挫。 韩国贸易协会于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额为3.27亿美元,同比(3.9亿美元)下降16.3%;出口单价也从去年同期的每吨1429美元降至今年的1295美元,下跌9.4%。尽管月度出口量近乎持平,但5月出口单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业内分析认为,韩国钢铁企业为应对关税压力,不得不采取压缩利润空间以维持出口规模的经营策略。鉴于本月起美方对韩国本土钢铁关税提高至50%,市场普遍预测下半年对美出口将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从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量来看,今年1至5月分别为21.7万吨、24.2万吨、25万吨、24.8万吨和25.2万吨,3月实施关税政策后并未出现明显萎缩。然而在价格层面,出口单价在1至4月维持在每吨约1500美元,55月却骤降至1295美元,环比下降14.6%。显示出韩国钢铁企业通过主动调降产品价格来抵消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考虑到钢铁贸易通常具有2至3个月的订单周期,业界普遍认为3月实施的美国关税政策对4月前的出口影响有限,但负面效应已在5月数据中充分体现。韩国产业研究院指出:“钢铁关税的政策影响往往存在2至3个月的传导期,特朗普政府此次实施的关税措施预计将在5至6月的出口统计数据中逐步显现。” 自本月4日起,美国对韩国钢铁产品的惩罚性关税税率上调至50%,使韩国钢铁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业内指出,除直接削弱韩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外,美国采购商可能加速寻求替代供应渠道,从而对韩国出口造成二次冲击。此外,随着日本新日铁将于明年完成对美国钢铁(X.US)的战略收购,韩国钢铁产品在美市场份额恐将进一步萎缩。 韩国钢铁行业龙头浦项制铁和现代制铁,虽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一体化钢铁厂,但预计到2029年才实现商业投产。在当前形势下,已实现本土化生产的日本钢铁企业将在价格优势和供应链稳定性方面形成双重竞争力,使韩国产品处于更为不利的市场地位。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在允(音)表示:“日本企业通过对美直接投资持续强化本土化竞争优势,这将显著加速韩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替代进程。待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协同效应完全释放后,韩国亟需重新构建对美出口的战略布局。”
2025-06-23 19:29:10 -
韩国去年家庭债务占GDP比例居全球第五
国际清算银行(BIS)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90.1%,较前一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于2021年第三季度触及99.2%的峰值后开始下降,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该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国际金融协会(IIF)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从去年的91.7%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90.3%。尽管IIF和BIS的统计时间略有差异,但两者反映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 以BIS统计为准,去年韩国在全球44个受调查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五,仅次于瑞士(125.4%)、澳大利亚(112.1%)、加拿大(100.0%)和荷兰(93.6%)。 韩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8.8%),也超过发达国家(67.0%)、新兴市场(46.6%)和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的平均水平(58.3%)。 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多次表示,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80%将制约经济增长或金融稳定,目标是将该数值逐步降至80%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家庭债务和房价不稳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风险明显上升。随着多项土地交易限制措施解除,首尔房价再次上涨,交易量也随之增加,引发市场对家庭债务可能重新激增的担忧。 数据显示,4月份金融机构家庭贷款增加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6.7亿元),5月进一步扩大至6万亿韩元,创去年10月(6.5万亿韩元)以来最大增幅。 此外,由于第三阶段总债务本息偿还比率(DSR)限制措施将于7月实施,大批借款需求涌入市场,预计6月份家庭贷款增幅将达到7至8万亿韩元。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朴廷祐(音)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韩国家庭债务增速将达到4%左右。如果这一趋势延续至下半年,考虑到今年名义GDP增速约为3%,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很可能再次上升。”
2025-06-22 23:24:44 -
仁川港拟设婚礼宴会厅 提高中韩客运枢纽利用率
为提高中韩国际客货轮往返枢纽仁川港国际客运码头的利用率,韩国方面正计划将该客运大楼部分空间改造为婚礼宴会厅,这一举措在韩国尚属首次。 仁川港湾公社(IPA)18日表示,正在与民间企业协商在国际客运码头五层活动大厅内开设婚礼宴会厅的相关方案。据悉,该活动大厅长期以来闲置未被有效利用,仁川港湾公社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已选定一家有意运营婚礼场所的企业。根据规划,该企业将在使用面积达2289平方米的空间内设立婚礼宴会厅,并运营五年。 该企业表示,拟计划在码头内部设置可容纳约600人的宴会场地,每年预计承办约350场婚礼和100场一般性活动。企业方面预测,婚礼厅在周末单日接待人数将超过3,000人。若项目正式启动,这将成为韩国首个在机场或港口客运码头内开设的婚礼场所。 仁川港湾公社表示,婚礼宴会厅不仅有助于提升仁川港国际客运码头的人流量,也有望带动中韩客货轮航线乘客数量增长,并提升码头内商业设施的营业收入。 目前,仁川港国际客运码头运营着往返中国威海、丹东等7个主要城市的中韩客货轮航线,但平日客流量相对较少,整体氛围较为冷清。 据初步统计,今年5月,仁川港7条中韩客货轮航线的总乘客数为4.2629万人,较2019年5月新冠疫情暴发前的8.7519万人减少近半。尽管因疫情中断的仁川至丹东航线已于4月28日时隔5年正式恢复,但目前客运码头的实际客流尚未出现明显回升。 仁川港湾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客运码头部分区域属于安保控制区,目前正就企业能否以其预期方式在该区域内运营婚礼厅进行可行性审查,并确保不会影响码头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推进吸引人流的前期准备工作。
2025-06-19 02:19:06 -
"午餐通胀"加剧 韩国上班族涌向便利店
韩国国家统计厅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餐饮业生产指数为111.1(以2020年基准为100)。该指数基于各企业销售额等数据计算,不变价指数反映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生产水平。 数据表明,近年来韩国民众外出就餐消费持续萎缩。餐饮业生产指数自从2022年的115降至2023年的114.2,去年进一步降至112,已连续两年下滑,今年4月维持下降趋势。 外出就餐需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午餐通胀”加剧。数据显示,2024年5月韩国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达124.56,较2020年(100)上涨约25%,涨幅超过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 从具体菜品来看,上班族午餐常选的紫菜包饭和汉堡价格涨幅最大,分别达38%和37%。其他常见菜品如炸酱面(33%)、方便面(32%)、排骨汤(31%)、炸猪排(29%)、雪浓汤(28%)、泡菜汤套餐(27%)价格也大幅上涨。 韩国“午餐通胀”现象与主要食品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密切相关,韩元贬值也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业界普遍预测,“午餐通胀”现象今年仍将持续。 随着外出就餐负担加重,越来越多上班族转向便利店速食产品。韩国便利店CU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速食产品销售占比按区域分布为住宅区(30.7%)、办公区(20.2%)、大学区(18.6%)。这反映出更多职场人和学生选择便利店购买价格更实惠的食品。 CU速食产品近三年销售额也保持两位数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增长26.1%,去年增长32.4%,今年前4个月增长20.7%。 面对速食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便利店行业正积极扩充产品线。业内人士表示:“针对午餐通胀问题,我们正专注于开发更具性价比和特色的新产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2025-06-18 22:56:50 -
韩国"银发创业潮"涌现 高负债低收益隐忧浮现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高龄个体工商户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方案》报告显示,出生于1964至1974年的第二波婴儿潮一代共954万人,正式步入退休阶段。 据报告,2023年韩国个体工商户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3.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位列第七。除墨西哥外,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于韩国的国家普遍经济规模较小。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元化的薪资就业岗位,因此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低。而韩国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在就业结构中的占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00至2014年期间,个体工商户占就业人口比例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而2015至2024年期间,这一降幅放缓至年均0.23个百分点。报告分析,随着第一波婴儿潮一代(1955至1963年出生者)陆续退休,60岁以上高龄个体工商户数量从2015年的142万人大幅增至2024年的210万人。鉴于面向退休人员的常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预计第二波婴儿潮一代退休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选择从事个体经营。报告预测,截至2032年,60岁以上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较2015年增加约106万人,达248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9%。 据悉,高龄个体工商户多数进入住宿餐饮、零售批发、建筑等极为不稳定的行业,导致从业者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薄弱、负债率高等多重挑战。数据显示,60岁新晋个体工商户的累计负债率高达140%,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水平。 报告分析认为,高龄人群在退休后选择个体经营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依靠养老金生活,他们更倾向于继续从事经济活动。因此,有必要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报告建议指出,应通过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发展来提升行业生产力,同时加强地方中小企业与高龄劳动者之间的就业对接机制建设。
2025-06-18 22:55:55 -
首尔公寓拍卖市场热度攀升 成交价超评估价案例激增
在首尔公寓买卖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这一上涨趋势正逐步扩散至拍卖市场。自6月以来,首尔地区频繁出现拍卖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公寓交易,显示市场热度正由一般交易领域向拍卖市场延伸。 促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土地交易许可区域的扩大及重新划定政策。一部分投资性买盘借监管空档迅速入市,同时叠加实际居住需求的增加,共同推高了拍卖市场的成交价率。 房地产拍卖数据公司GG Auction于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1日至16日期间,首尔公寓拍卖中成交价率(成交价与评估价之比)超过100%的案例达24起。鉴于6月尚未结束,该数据有望进一步上升。 从年初至5月底,首尔地区成交价率超过100%的公寓拍卖共计127起,月均约25.4件,呈现出稳步上扬的趋势。进入6月后,这一态势愈发明显。以6月10日为例,龙山区二村洞“江村公寓”84平方米以24.0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61万元)成交,较评估价高出4.46亿韩元,成交价率达122.8%;松坡区新川洞“Lotte Castle Gold”166平方米公寓以30.1亿韩元成交,超出评估价逾5亿韩元,成交价率达120.9%。 值得关注的是,高成交价率并未局限于江南等核心区域,土地交易许可区域之外的中低密度住宅区亦频繁出现类似案例。铜雀区大方洞“Sungwon”84平方米公寓以13.03亿韩元成交,较评估价高出8000万韩元;永登浦区杨平洞“永登浦中兴S-Class”59平方米公寓以10.5亿韩元成交,接近评估价水平。 对此,GG Auction首席分析师李柱贤(音)指出:“过去成交价率超过100%的拍卖多集中在江南一带,但本月以来,首尔城北区吉音洞、永登浦区大林洞等非核心区域也接连出现了接近或高于评估价的成交记录。”他分析认为,土地交易许可区域的调整在客观上刺激了投资与自住双重需求流入拍卖市场,成为当前价格走高的主要推力。 李柱贤进一步补充道:“投资型买家通常会考虑未来收益与租金回报,因而竞价幅度有限。而近期在江南以外地区频现高成交价率,更可能反映出刚性居住需求的持续上升。”
2025-06-18 20:20:32 -
产能过剩叠加低价竞争 中国电动汽车深陷"内卷"泥潭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下陷入危机。部分企业已经破产,而行业龙头比亚迪也被曝可能背负超过4000亿元的债务。外界开始质疑由中国政府主导的“电动汽车崛起”战略是否已经走向失败。 据汽车行业16日消息,近期中国政府召集主要电动汽车企业高管前往北京,旨在遏制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业内认为,产能过剩导致各大品牌必须通过降价争夺市场,最终形成“自相残杀”的局面。外媒报道称,政府已要求企业自我约束,避免低于成本销售和过度折扣行为。 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远超市场需求。去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达1289万辆,同比增长约34%,而同期内销增长仅为22%。生产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需求增长。 为消化过剩产能,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开始积极扩大海外销售,但海外市场拓展并不顺利,反而进一步加剧国内价格竞争。比亚迪对部分车型提供高达34%的折扣,奇瑞汽车则把部分车型折扣幅度提高至47%。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在10%左右,因此上述车辆售价或低于生产成本。 此外,与以交付客户为准的其他国家统计方式不同,中国的新车运往销售渠道即算作“销售”。因此,不少企业为了虚增销量盲目扩大生产。实际上,中国市场上“0公里二手车”正在流行,即车辆已出库但从未使用就作为二手车转卖。摩根士丹利估算,在中国二手车市场中,上市3个月内、行驶里程在50公里以下的车辆达到1960万辆,占整体二手车市场的约13%。 这种销售策略显然不可持续,部分资金不足的初创电动汽车企业已相继倒闭。曾一度被誉为“特斯拉竞争者”的极越汽车自去年11月起已逐步停产并关闭门店。行业龙头比亚迪也未能幸免。外媒报道称,比亚迪尚未支付给合作伙伴的商票金额已超过4000亿元。比亚迪通常拥有较长的付款周期,外界担忧目前已经面临无法如期付款的危机。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风险加剧,近期中国部分电动车企宣布缩短合作伙伴的结算周期至60天以内。这一举措可能直接冲击企业财务状况,或引发新一轮的行业结构调整。业内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企业恐怕难以为继。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全球环境下,中国电动汽车内需增长已难以重现往日的高速趋势,美国市场基本“关门”,如果欧洲和亚洲市场无法吸收库存,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不会太多。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电动车企的困境可能为韩国企业带来机遇。三星证券研究院表示,未来中国也会出现一批无奈提价的电动汽车企业,在此情况下,具备功能和品质优势的现代和起亚等韩国品牌或许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2025-06-17 23:15:54 -
韩元贬值叠加油价走低 韩国5月进口物价创一年半来最大跌幅
受国际油价回落和韩元贬值影响,韩国5月以韩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持续走低,跌幅创一年半来新高。 韩国银行(央行)17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道显示,今年5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34.63(以2020年为基期100),环比下跌3.7%。这已是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行,此前2月下跌1%、3月下跌0.4%、4月下跌2.3%。5月跌幅为自2023年11月(-4.3%)以来的最大跌幅。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5.6%)、煤炭及石油制品(-4.2%)等主要类别降幅明显。其中,原油(-9.2%)、无烟碳(-7.8%)、咖啡(-6.1%)、 氢氧化铝(-4.9%)、粗汽油 (-4.2%)等品目成为拉动整体物价下跌的主要因素。 从汇率情况看,5月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394.49韩元,较4月的1444.31韩元贬值3.4%。此外,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4月的每桶67.74美元下降至5月的63.73美元,跌幅达5.9%。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虽然本月以来迪拜油价略有回升,但汇率呈现持续贬值态势。当前油价和汇率走势出现分化,加之中东局势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短期内仍需密切观察市场变化。” 5月出口物价也出现下滑。当月出口物价指数为128.56,环比下降3.4%,继4月(-1.5%)后连续两个月下跌,跌幅创2023年11月(-3.4%)以来新高。 从各类商品来看,农林水产品(-0.8%),工业品(-3.4%)等品目成为拖累整体出口物价的主要因素。具体商品中,ABS树脂下降6.7%、铝板下降6.6%、二次电池下降4%、DRAM下降3.2%。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94.5,同比上升3.4%,主要得益于同期进口物价降幅(-7.5%)大于出口物价降幅(-4.3%)。该指数反映了单位出口商品可兑换进口商品数量的相对变化。 受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增长2.5%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3.4%的双重推动,5月所得贸易条件指数达到114.8,同比大幅提升6%。
2025-06-17 18: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