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职业’新闻 34个
-
韩国时尚品牌加快"体育营销"步伐 体验式联名拓展年轻客群
近年来,韩国时尚服装企业加速推进“体育营销”战略,不仅推出与各类体育项目联名的系列产品,甚至亲自策划并主办体育赛事,积极通过“体验式互动”拓展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接触点。 据时尚业界7日消息,韩国时装和流通巨头衣恋世界(Eland World)旗下SPA品牌于上月16日,在江南2号店及官网同步推出与韩国职业棒球队斗山熊(Doosan Bears)合作的联名系列。此次合作旨在顺应近期韩国职业棒球人气持续上升的市场趋势。 该系列一经发售便受到消费者热烈响应。据悉,上市当天,SPAO江南2号店订单量突破1000单,销售额较前一周同期增长约10倍。SPAO官网上的棒球帽、钥匙扣、轻便背包等产品迅速售罄,部分儿童T恤亦出现断货。SPAO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与斗山熊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品牌与体育粉丝等多元客户群的接触点。” 体育元素的时尚跨界近年来持续升温。此前,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曾与韩国职业棒球联盟(KBO)旗下全部球队合作,推出联名系列“Ballpark Edition”,广受年轻消费者欢迎。可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FnC部门旗下户外品牌Kolon Sports上月也推出以射箭为灵感的“Aim, Set, Shoot”系列,涵盖T恤、棒球帽、头巾等10款产品。 除了推出联名产品,不少品牌还主动策划各类体育赛事,以增强品牌的体验式营销效应。LF集团旗下全球运动品牌锐步(Reebok)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训练挑战赛“REE:BOX IN SEOUL”,赛事以挑战体能、技术和团队协为核心内容,吸引130名选手参赛,现场观众约达1000人,反响热烈。 Kolon Sports也也于上月12日至14日在韩国郁陵岛举办第二届高强度户外挑战项目“Dive into Ulleung”,参与人数较去年翻倍至120人。该活动涵盖徒步、越野跑、攀岩等项目,为参与者提供为期两天的沉浸式户外挑战体验。Kolon Sports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主办极限户外活动,不仅能提升品牌认知度,也能向消费者清晰传达我们所倡导的价值与生活方式。” 此外,LF集团旗下户外品牌Teton Bros.也于今年5月赞助了第12届巨济越野跑大赛,进一步强化其在户外运动领域的品牌存在感。LF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越来越多运动品牌参与或主办各类体育活动,目的不仅在于推动消费,更希望通过真实体验,与重视生活质感的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人群)及体育爱好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2025-07-08 00:24:40 -
【亚洲人之声】"学历泡沫"必须戳破 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近年来,韩国社会“高学历低匹配”现象愈演愈烈,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韩国职业能力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指出,韩国学历过剩比率高达31%,远超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23%)。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韩国高学历者正在从事与学历水平不符的简单工作。与此同时,近半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专业无关,韩国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也垫底OECD。 表面上看,这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结构错配,本质则是韩国高等教育体制在长期纵容下形成的“虚胖”病灶所致。过去几十年间,社会对学历的过度追逐和大学升学的畸形膨胀,让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全民投资的“起跑竞争”。当高等教育不再代表更高质量的知识积累与技能训练,而仅是学历标签的产线时,“泡沫”终会破裂。 回顾韩国大学扩张历史,自金泳三政府时期放宽大学设立标准以来,各类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急剧增长。在学生资源有限、教研能力不足的现实面前,不少高校陷入招生困难、质量堪忧的困境。大学扩张未能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学力膨胀”演变成为“学历贬值”。 与此同时,大学学费16年来几乎处于冻结状态,导致高校既难以改善教育条件,也无法吸引优质人才,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教育土壤培养出“高学历低技能”求职青年,也匹配不到足以发挥学生专长的优质岗位,同时企业又抱怨人才难觅。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人力资源的低效使用发生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韩国劳动人口正在迅速减少,而大批青年才俊又在不相匹配的岗位上耗尽热情。这不仅是个体的不幸,更是国家的悲哀。尤其是在即将迎来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主导的全新产业时代,教育系统如果不能完成结构革新,韩国在全球竞争中或难以立足。 教育是百年大计,更是国家命脉所在。教育改革已经不是“是否要做”,而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上届政府高喊教育改革口号,但终究雷声大雨点小,三年无所作为。新政府必须警醒,唯有真正提升教育的内涵,才能打破学历崇拜的虚妄,让青年学有所用、业有所成,韩国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5-07-07 19:49:12 -
韩国2026年高考报名8月启动 考试结构持续优化
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于6日公布《2026学年度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高考)实施细则》,宣布今年高考将于11月13日举行,并将继续排除“超高难度题”,同时确保试题具备适当的区分度。 根据实施细则,今年高考的出题方向将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并结合EBS教材与讲座学习的学生能够作答为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命题还将综合参考6月和9月模拟考试结果及各科目的特点,确保试题具备必要的鉴别力。 鉴于本次考试涵盖的所有领域和科目均采用2015年修订的课程标准,试题将按照相应课程内容和难度进行命制。考试结束后,相关部门还将公布各试题的评分标准及命题依据,提升考试的透明度。 此外,EBS教材与讲座内容将通过图表、图片、文章等资料,以间接方式与高考试题进行关联,旨在提升考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各领域和科目的EBS内容在试题中的覆盖率将维持在约50%左右。 韩国史作为必考科目,虽不用于区分考生能力,但旨在评估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历史素养。试题围绕核心且重要内容命制,整体难度适中。未报考韩国史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被视为无效,且不予提供任何成绩。 自2022学年度起,现行高考结构已调整为国语、数学及职业探究领域采取“共同科目+选修科目”的形式;社会与科学探究领域则不再区分门类,考生可从17个选修科目中任选最多两科报考。英语、韩国史及第二外语或汉文等科目继续实行绝对评价。 高考报名现场受理时间定于8月21日至9月5日。成绩通知单将于12月5日前发放,考生在校期间可由所在学校统一领取,毕业生及自考生等则需通过线上方式获取。成绩单自12月8日起,可通过成绩单发放网站申请领取。
2025-07-07 00:09:51 -
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预赛落幕 卢旺达籍首尔大研究生晋级庆州决赛
3日,韩国教育部主办的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地区预赛在首尔全球中心国际会议厅顺利举行。来自首尔各大高校的15名外国留学生齐聚一堂,以流利的韩语、生动的讲述和真挚的情感,围绕“韩国留学”主题展开精彩角逐,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盛宴。 本次演讲大赛是为迎接2025年庆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配套活动大学生模拟APEC峰会中的项目之一,由韩国教育部主办、庆尚北道政府承办,旨在提升在韩外国留学生的韩语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多元文化交流。首尔市政府作为首尔地区预赛的主办方,积极动员市内高校参与,吸引来自中国、蒙古、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卢旺达等多个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报名参赛。 参赛选手从“我的梦想与未来职业”“我独特的首尔留学宣传创意”“我的首尔留学成功经验”以及“留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首尔经历”四个话题中择一展开三分钟以内的韩语演讲。选手们结合自身求学、生活、文化体验等真实经历,讲述各自眼中的首尔与对未来的期待,不仅展现出扎实的韩语实力,也传达出对韩国社会的理解与热情。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风格各异,有的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有的情感真挚,娓娓道来;还有的通过独特的视角引发在场评委与观众的共鸣。评委团从语言流畅度、内容原创性、结构逻辑、词汇语法使用以及现场表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来自卢旺达的首尔大学研究生NDAGIJIMANA FRANK AIMEE RODRIGUE荣获一等奖,代表首尔晋级下月26日在庆州东国大学WISE校区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另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和越南的四名选手分别获得优胜奖和优秀奖。获奖选手不仅赢得荣誉,还受邀参与由首尔市特别策划的“畅游首尔30日”文化体验项目,深入探索首尔生活的多彩面貌。 赛后,首尔市行政副市长金泰均表示:“我也有过曾经留学澳大利亚的经历,因此对选手们独自一人在语言环境不同的异国他乡求学感同身受。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把韩语作为第二母语熟练运用,令人欣喜。在韩外国留学生数量目前多达20万名,其中7万名在首尔地区。首尔市政府也一直积极致力对留学生在首尔的生活、就业乃至创业支援,期待所有在首尔奋斗的留学生都能实现梦想。”
2025-07-04 02:55:10 -
韩国食品业留不住年轻人 青年员工占比三年连降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主要食品企业20至30岁青年员工比例持续下滑。过去三年间,希杰第一制糖、乐天沃食品(Wellfood)、农心等企业青年员工占比呈下降趋势,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据业界3日消息,希杰第一制糖30岁以下员工规模从2022年的8533人缩减至2023年的7206人,去年进一步降至6957人,三年间减少约1500人。同期,企业新员工招聘规模也从5216人锐减至3062人,降幅达41.3%,反映出青年人才输入渠道显著收窄。 据数据,乐天沃食品方面,2022年新入职男女性员工分别为165人和169人,2023年分别减少至115人和77人,降幅分别达30.3%和54.4%。受此影响,30岁以下员工总数从842人减少至610人,三年间减少27.6%。尽管去年招聘规模较上年略有回升,但仍未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农心公司样面临相似挑战,2022青年员工占比达20%,2023年降至19%,2024年进一步跌至18%。同期,新入职员工人数也从1455人减少至1034人。 即便在扩大招聘规模的企业中,青年员工占比仍呈下滑态势。三养食品新招聘人数从2022年的706人增至2024年的906人,增幅达28.3%,但30岁以下员工人数却从205人降至188人,降幅为8.3%。这反映出食品行业对青年吸引力下降的深层问题。 分析指出,食品企业青年员工减少是由于食品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多分布于非首都圈地区,与当代青年择业偏好存在地域错配,且传统食品企业相对保守的组织文化与新生代员工追求的工作灵活性形成明显落差。同时,以生产岗位为主的就业结构,与青年群体重视的职业发展空间存在供需矛盾。 一位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食品行业面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亟需通过系统性改革重塑行业吸引力。企业应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创新企业文化,以有效遏制青年人才持续流失。”
2025-07-03 23:18:07 -
全球速卖通邀请100名韩国大学生访问阿里巴巴总部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1日表示,将邀请获得“Ali Dream”奖学金的韩国大学生前往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进行参观。 “Ali Dream”是全球速卖通去年9月启动的公益活动,旨在帮助韩国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拓宽职业探索机会。阿里速卖通向韩国奖学财团捐赠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30万元)此前,用于支持有志在IT及AI领域就业的大学生。 奖学金获得者将于本月前往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参观,与当地员工交流,参加职业规划讲座等。全球速卖通日前在位于首尔的银行会馆同韩国奖学财团共同举行“蓝灯塔速卖通捐赠奖学金颁奖暨启动仪式”。全球速卖通韩国代表张锐表示,AI和IT领域是能够让未来一代实现梦想的舞台,全球速卖通能参与这段旅程,意义非凡。
2025-07-02 01:12:52 -
韩国中高龄就业市场分化 男性追求高薪 女性青睐弹性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500名40至59岁的求职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30日公布的《中高龄求职者再就业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中高龄求职者在再就业考量因素方面呈显著性别差异,男性求职者最重视“薪资水平”,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关注“工作时间安排”。同时,受访者普遍期待政府增加“弹性工作制”和“非全日制”就业岗位等针对性扶持政策。 据调查,中高龄群体离职原因存在明显性别分化。男性受访者中,“企业裁员或劝退”(22.5%)以22.5%的占比成为首要原因,;而女性受访者则主要因“育儿及家庭照护责任”(43.2%)退出职场。。韩经协指出,在过去一年未参与求职活动的女性群体中,38.7%将“家庭照护责任”列为未就业主因,显示出家庭负担成为制约女性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认为,女性求职者为平衡家庭与职业发展,普遍更重视工作时间的灵活性。 薪酬期望方面,中高龄群体对再就业岗位的最低年薪预期(税前)平均为414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相当于前职收入的75%水平。受访者期望的平均工作年龄上限为65.6岁。在支出负担调查中,“家庭基本生活开支”以35.7%的占比居首,其次依次为“子女教育费”(17.7%)、“家庭医疗健康支出”(16.9%)及“贷款本息偿还”(15.8%)。此外,高达76.3%的受访者表示存在“退休准备不足”的财务忧虑。 关于再就业政策需求,22.2%的受访者首选“弹性工作制与非全日制岗位扩充”,“加强职业技能培训”(22%)、“扩大公共部门中高龄就业岗位”(17.9%)、“中高龄雇佣激励措施”(15.7%)等。调查显示,女性对弹性工作制度的诉求更为强烈,选择比例达24.5%,显著高于男性的19.8%。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昊(音)强调:“作为经济主力的中高龄群体不应被就业政策边缘化,,亟需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支持体系。特别是针对女性就业者,应当着力构建兼顾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的弹性工作制度,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良性平衡。”
2025-06-30 22:35:49 -
报告:韩国养老金体系难保退休后收入 荷兰集体缴费模式或成改革方向
韩国国民年金(养老金)研究院于27日发布题为《退休养老金制度的类型划分及类型之间的比较分析》的报告指出,当前韩国退休养老金的年金化比率偏低,难以发挥应有的收入保障功能,亟需通过制度改革提升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韩国退休养老金参保率为53.2%。其中,选择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比例仅占2023年的10.4%,大多数参保者倾向于一次性领取,导致退休后收入保障效果明显减弱。 研究团队依据“参保义务”(强制或自愿)和“退休后收入保障水平”(风险承担主体与监管强度)两个维度,将全球养老金制度划分为A至H八种类型。鉴于部分类型在现实中缺乏具体国家实践,报告重点聚焦于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模式:A型(瑞士)、B型(荷兰)、C型(澳大利亚)和G型(英国)。 A型瑞士模式属于“国家责任-强制参保”体系。国家通过立法规定最低收益率(2024年为1.25%)和养老金转换率(2024年为6.8%),实质采用确定给付型(DB)制度,具有显著的公共养老金特征。 B型荷兰模式为“劳资共担-准强制参保”体系。该制度依托行业劳资协议,近年来因DB制度面临可持续性挑战,正逐步向集体缴费确定型(CDC)转型,强调通过设立团结基金实现风险共担与领取权益保障。 C型澳大利亚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强制参保”特点。参保者承担全部投资风险,政府侧重监管市场环境。通过设立“默认选项”(MySuper)机制,推动市场竞争,降低费用并提升投资收益。 G型英国模式属于“个人责任—自愿参保”体系。自2012年引入自动参保机制以来,参保率显著上升,至2021年已达79%。该模式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员工和低收入群体,由国家主导运营国家职业储蓄养老金计划(NEST)。 报告指出,尽管瑞士模式在退休后收入保障方面最为完善,但其主要责任由雇主或养老金运营机构承担,在经济低增长的背景下,韩国企业难以承受类似负担,制度的社会接受度也相对较低。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和英国虽通过市场机制提升了参保率,但由于投资风险完全由个人承担,养老金转化率偏低,难以确保退休后收入的长期稳定。 相比之下,荷兰的CDC模式在保障缴费型制度可持续性的同时,通过设立共同基金和实施风险共担机制,兼顾了制度的稳定性。尤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荷兰通过强制设立团结基金以保障领取者权益,并以分期领取为原则,将一次性领取比例限制在10%以内,有效维护了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功能。 研究团队指出:“若以提升退休后收入保障为目标,瑞士与荷兰模式均具有参考价值。但综合制度可行性与社会接受度,荷兰式CDC模式更契合韩国国情。” 报告最后建议:“国家对退休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定位,将决定其未来发展路径。韩国应将其明确为退休后收入的核心保障机制,制定中长期改革蓝图,逐步完善制度体系。”
2025-06-27 22:57:36 -
韩国就业市场筑起"经验高墙" 逾八成企业偏好"即战力"人才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韩商会”)于24日发布的《上半年就业市场调查及启示》显示,韩国就业市场正面临结构性矛盾。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遭遇“经验门槛”。逾半数求职者认为企业过度倾向录用有工作经验者,成为青年群体步入职场的主要障碍。 具体来看,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各大招聘平台累计发布岗位14.4181万个,其中明确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占比高达82%。而面向应届生的岗位仅占2.6%,同时接受应届生及有经验者的岗位占15.4%,应届生就业空间被严重挤压。 韩商会开面向1000名大学应届生开展的《大学应届生就业认知调查》结果显示,53.9%的受访者将“经验导向型招聘模式”列为首要就业障碍。企业普遍期望聘用“即战力”人才,然而53.2%的应届求职者表示在校期间未能获得与目标岗位相匹配的实践经验,直接削弱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凸显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韩商会分析称,在全球秩序重构与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企业用人策略正加速向“灵活用工”和“经验优先”方向转变。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商会建议大规模扩充校企合作实习岗位;将实习经历纳入高校学分考核;重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实务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化解决在校生经验积累难题。 此外,劳资双方在薪酬预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期望年薪达402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8万元),较企业平均起薪(3708万韩元)高出8.5%,折射出供需双方的市场认知偏差。 据调查,求职青年对非首都圈就业接受度显著提升。居住在首尔、京畿道、仁川等首都圈的受访者中,63.4%表示“愿意为优质岗位考虑非首都圈就业岗位。在就业地域考量方面,薪酬竞争力以78.9%的占比高居首位,其次依次为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57.1%)、工作与生活平衡(55.8%)、职业稳定性(42.5%)及专业能力提升空间(29.1%)。 韩国雇佣信息院就业动向分析组长尹正惠(音)指出:“非首都圈就业意愿提升,反映出首都圈过度竞争压力下,求职者的地域偏好正趋向理性化。政府应当配套实施激励政策,重点加强AI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质企业向地方转移,为青年群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态体系。”
2025-06-24 19:38:14 -
分享首尔留学故事 "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预赛招募启动
据首尔市政府13日消息,为迎接2025年大学生模拟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会议,市政府正式启动“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地区预赛的参赛者招募工作,面向就读首尔市内大学(含大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开放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本次演讲大赛由韩国教育部主办,庆尚北道政府承办,作为APEC配套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外国留学生的韩语能力与综合表达实力。全国总决赛计划8月26日在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的东国大学WISE校区举行,届时有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优胜者齐聚一堂,展开精彩角逐。 首尔地区预赛预计7月3日在首尔全球中心国际会议厅举办。参赛者需围绕“首尔留学”主题,从“我的梦想与未来职业”“我独特的首尔留学宣传创意”“我的首尔留学成功经验”以及“留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首尔经历”四个话题中任选其一进行3分钟以内的韩语演讲。 参赛者需通过电子邮件(lsb0515@seoul.go.kr)提交报名材料,并通过电话(0221335072 / 5068)进行详细咨询。申请表及材料格式通过官方宣传海报中的二维码下载获取。 预赛根据韩语流利度、内容原创性、语法与词汇使用、逻辑结构以及表达力与感染力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优秀奖2名及优胜奖2名。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代表首尔晋级全国总决赛,而全体获奖者还会受邀参加专为外国留学生打造的“畅游首尔30日”特别项目,深入体验首尔文化与生活。 首尔市全球都市政策官表示,随着在韩外国留学生人数突破20万,韩语已逐渐成为他们的第二母语。她强调:“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演讲大赛,不仅为在首尔学习生活的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希望为憧憬来韩留学的学子带来启发与勇气。”
2025-06-14 01:26:09
-
韩国时尚品牌加快"体育营销"步伐 体验式联名拓展年轻客群
近年来,韩国时尚服装企业加速推进“体育营销”战略,不仅推出与各类体育项目联名的系列产品,甚至亲自策划并主办体育赛事,积极通过“体验式互动”拓展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接触点。 据时尚业界7日消息,韩国时装和流通巨头衣恋世界(Eland World)旗下SPA品牌于上月16日,在江南2号店及官网同步推出与韩国职业棒球队斗山熊(Doosan Bears)合作的联名系列。此次合作旨在顺应近期韩国职业棒球人气持续上升的市场趋势。 该系列一经发售便受到消费者热烈响应。据悉,上市当天,SPAO江南2号店订单量突破1000单,销售额较前一周同期增长约10倍。SPAO官网上的棒球帽、钥匙扣、轻便背包等产品迅速售罄,部分儿童T恤亦出现断货。SPAO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与斗山熊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品牌与体育粉丝等多元客户群的接触点。” 体育元素的时尚跨界近年来持续升温。此前,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曾与韩国职业棒球联盟(KBO)旗下全部球队合作,推出联名系列“Ballpark Edition”,广受年轻消费者欢迎。可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FnC部门旗下户外品牌Kolon Sports上月也推出以射箭为灵感的“Aim, Set, Shoot”系列,涵盖T恤、棒球帽、头巾等10款产品。 除了推出联名产品,不少品牌还主动策划各类体育赛事,以增强品牌的体验式营销效应。LF集团旗下全球运动品牌锐步(Reebok)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训练挑战赛“REE:BOX IN SEOUL”,赛事以挑战体能、技术和团队协为核心内容,吸引130名选手参赛,现场观众约达1000人,反响热烈。 Kolon Sports也也于上月12日至14日在韩国郁陵岛举办第二届高强度户外挑战项目“Dive into Ulleung”,参与人数较去年翻倍至120人。该活动涵盖徒步、越野跑、攀岩等项目,为参与者提供为期两天的沉浸式户外挑战体验。Kolon Sports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主办极限户外活动,不仅能提升品牌认知度,也能向消费者清晰传达我们所倡导的价值与生活方式。” 此外,LF集团旗下户外品牌Teton Bros.也于今年5月赞助了第12届巨济越野跑大赛,进一步强化其在户外运动领域的品牌存在感。LF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越来越多运动品牌参与或主办各类体育活动,目的不仅在于推动消费,更希望通过真实体验,与重视生活质感的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人群)及体育爱好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2025-07-08 00:24:40 -
【亚洲人之声】"学历泡沫"必须戳破 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近年来,韩国社会“高学历低匹配”现象愈演愈烈,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韩国职业能力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指出,韩国学历过剩比率高达31%,远超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23%)。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韩国高学历者正在从事与学历水平不符的简单工作。与此同时,近半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专业无关,韩国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也垫底OECD。 表面上看,这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结构错配,本质则是韩国高等教育体制在长期纵容下形成的“虚胖”病灶所致。过去几十年间,社会对学历的过度追逐和大学升学的畸形膨胀,让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全民投资的“起跑竞争”。当高等教育不再代表更高质量的知识积累与技能训练,而仅是学历标签的产线时,“泡沫”终会破裂。 回顾韩国大学扩张历史,自金泳三政府时期放宽大学设立标准以来,各类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急剧增长。在学生资源有限、教研能力不足的现实面前,不少高校陷入招生困难、质量堪忧的困境。大学扩张未能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学力膨胀”演变成为“学历贬值”。 与此同时,大学学费16年来几乎处于冻结状态,导致高校既难以改善教育条件,也无法吸引优质人才,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教育土壤培养出“高学历低技能”求职青年,也匹配不到足以发挥学生专长的优质岗位,同时企业又抱怨人才难觅。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人力资源的低效使用发生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韩国劳动人口正在迅速减少,而大批青年才俊又在不相匹配的岗位上耗尽热情。这不仅是个体的不幸,更是国家的悲哀。尤其是在即将迎来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主导的全新产业时代,教育系统如果不能完成结构革新,韩国在全球竞争中或难以立足。 教育是百年大计,更是国家命脉所在。教育改革已经不是“是否要做”,而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上届政府高喊教育改革口号,但终究雷声大雨点小,三年无所作为。新政府必须警醒,唯有真正提升教育的内涵,才能打破学历崇拜的虚妄,让青年学有所用、业有所成,韩国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5-07-07 19:49:12 -
韩国2026年高考报名8月启动 考试结构持续优化
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于6日公布《2026学年度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高考)实施细则》,宣布今年高考将于11月13日举行,并将继续排除“超高难度题”,同时确保试题具备适当的区分度。 根据实施细则,今年高考的出题方向将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并结合EBS教材与讲座学习的学生能够作答为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命题还将综合参考6月和9月模拟考试结果及各科目的特点,确保试题具备必要的鉴别力。 鉴于本次考试涵盖的所有领域和科目均采用2015年修订的课程标准,试题将按照相应课程内容和难度进行命制。考试结束后,相关部门还将公布各试题的评分标准及命题依据,提升考试的透明度。 此外,EBS教材与讲座内容将通过图表、图片、文章等资料,以间接方式与高考试题进行关联,旨在提升考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各领域和科目的EBS内容在试题中的覆盖率将维持在约50%左右。 韩国史作为必考科目,虽不用于区分考生能力,但旨在评估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历史素养。试题围绕核心且重要内容命制,整体难度适中。未报考韩国史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被视为无效,且不予提供任何成绩。 自2022学年度起,现行高考结构已调整为国语、数学及职业探究领域采取“共同科目+选修科目”的形式;社会与科学探究领域则不再区分门类,考生可从17个选修科目中任选最多两科报考。英语、韩国史及第二外语或汉文等科目继续实行绝对评价。 高考报名现场受理时间定于8月21日至9月5日。成绩通知单将于12月5日前发放,考生在校期间可由所在学校统一领取,毕业生及自考生等则需通过线上方式获取。成绩单自12月8日起,可通过成绩单发放网站申请领取。
2025-07-07 00:09:51 -
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预赛落幕 卢旺达籍首尔大研究生晋级庆州决赛
3日,韩国教育部主办的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地区预赛在首尔全球中心国际会议厅顺利举行。来自首尔各大高校的15名外国留学生齐聚一堂,以流利的韩语、生动的讲述和真挚的情感,围绕“韩国留学”主题展开精彩角逐,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盛宴。 本次演讲大赛是为迎接2025年庆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配套活动大学生模拟APEC峰会中的项目之一,由韩国教育部主办、庆尚北道政府承办,旨在提升在韩外国留学生的韩语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多元文化交流。首尔市政府作为首尔地区预赛的主办方,积极动员市内高校参与,吸引来自中国、蒙古、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卢旺达等多个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报名参赛。 参赛选手从“我的梦想与未来职业”“我独特的首尔留学宣传创意”“我的首尔留学成功经验”以及“留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首尔经历”四个话题中择一展开三分钟以内的韩语演讲。选手们结合自身求学、生活、文化体验等真实经历,讲述各自眼中的首尔与对未来的期待,不仅展现出扎实的韩语实力,也传达出对韩国社会的理解与热情。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风格各异,有的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有的情感真挚,娓娓道来;还有的通过独特的视角引发在场评委与观众的共鸣。评委团从语言流畅度、内容原创性、结构逻辑、词汇语法使用以及现场表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来自卢旺达的首尔大学研究生NDAGIJIMANA FRANK AIMEE RODRIGUE荣获一等奖,代表首尔晋级下月26日在庆州东国大学WISE校区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另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和越南的四名选手分别获得优胜奖和优秀奖。获奖选手不仅赢得荣誉,还受邀参与由首尔市特别策划的“畅游首尔30日”文化体验项目,深入探索首尔生活的多彩面貌。 赛后,首尔市行政副市长金泰均表示:“我也有过曾经留学澳大利亚的经历,因此对选手们独自一人在语言环境不同的异国他乡求学感同身受。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把韩语作为第二母语熟练运用,令人欣喜。在韩外国留学生数量目前多达20万名,其中7万名在首尔地区。首尔市政府也一直积极致力对留学生在首尔的生活、就业乃至创业支援,期待所有在首尔奋斗的留学生都能实现梦想。”
2025-07-04 02:55:10 -
韩国食品业留不住年轻人 青年员工占比三年连降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主要食品企业20至30岁青年员工比例持续下滑。过去三年间,希杰第一制糖、乐天沃食品(Wellfood)、农心等企业青年员工占比呈下降趋势,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据业界3日消息,希杰第一制糖30岁以下员工规模从2022年的8533人缩减至2023年的7206人,去年进一步降至6957人,三年间减少约1500人。同期,企业新员工招聘规模也从5216人锐减至3062人,降幅达41.3%,反映出青年人才输入渠道显著收窄。 据数据,乐天沃食品方面,2022年新入职男女性员工分别为165人和169人,2023年分别减少至115人和77人,降幅分别达30.3%和54.4%。受此影响,30岁以下员工总数从842人减少至610人,三年间减少27.6%。尽管去年招聘规模较上年略有回升,但仍未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农心公司样面临相似挑战,2022青年员工占比达20%,2023年降至19%,2024年进一步跌至18%。同期,新入职员工人数也从1455人减少至1034人。 即便在扩大招聘规模的企业中,青年员工占比仍呈下滑态势。三养食品新招聘人数从2022年的706人增至2024年的906人,增幅达28.3%,但30岁以下员工人数却从205人降至188人,降幅为8.3%。这反映出食品行业对青年吸引力下降的深层问题。 分析指出,食品企业青年员工减少是由于食品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多分布于非首都圈地区,与当代青年择业偏好存在地域错配,且传统食品企业相对保守的组织文化与新生代员工追求的工作灵活性形成明显落差。同时,以生产岗位为主的就业结构,与青年群体重视的职业发展空间存在供需矛盾。 一位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食品行业面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亟需通过系统性改革重塑行业吸引力。企业应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创新企业文化,以有效遏制青年人才持续流失。”
2025-07-03 23:18:07 -
全球速卖通邀请100名韩国大学生访问阿里巴巴总部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1日表示,将邀请获得“Ali Dream”奖学金的韩国大学生前往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进行参观。 “Ali Dream”是全球速卖通去年9月启动的公益活动,旨在帮助韩国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拓宽职业探索机会。阿里速卖通向韩国奖学财团捐赠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30万元)此前,用于支持有志在IT及AI领域就业的大学生。 奖学金获得者将于本月前往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参观,与当地员工交流,参加职业规划讲座等。全球速卖通日前在位于首尔的银行会馆同韩国奖学财团共同举行“蓝灯塔速卖通捐赠奖学金颁奖暨启动仪式”。全球速卖通韩国代表张锐表示,AI和IT领域是能够让未来一代实现梦想的舞台,全球速卖通能参与这段旅程,意义非凡。
2025-07-02 01:12:52 -
韩国中高龄就业市场分化 男性追求高薪 女性青睐弹性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500名40至59岁的求职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30日公布的《中高龄求职者再就业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中高龄求职者在再就业考量因素方面呈显著性别差异,男性求职者最重视“薪资水平”,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关注“工作时间安排”。同时,受访者普遍期待政府增加“弹性工作制”和“非全日制”就业岗位等针对性扶持政策。 据调查,中高龄群体离职原因存在明显性别分化。男性受访者中,“企业裁员或劝退”(22.5%)以22.5%的占比成为首要原因,;而女性受访者则主要因“育儿及家庭照护责任”(43.2%)退出职场。。韩经协指出,在过去一年未参与求职活动的女性群体中,38.7%将“家庭照护责任”列为未就业主因,显示出家庭负担成为制约女性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认为,女性求职者为平衡家庭与职业发展,普遍更重视工作时间的灵活性。 薪酬期望方面,中高龄群体对再就业岗位的最低年薪预期(税前)平均为414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相当于前职收入的75%水平。受访者期望的平均工作年龄上限为65.6岁。在支出负担调查中,“家庭基本生活开支”以35.7%的占比居首,其次依次为“子女教育费”(17.7%)、“家庭医疗健康支出”(16.9%)及“贷款本息偿还”(15.8%)。此外,高达76.3%的受访者表示存在“退休准备不足”的财务忧虑。 关于再就业政策需求,22.2%的受访者首选“弹性工作制与非全日制岗位扩充”,“加强职业技能培训”(22%)、“扩大公共部门中高龄就业岗位”(17.9%)、“中高龄雇佣激励措施”(15.7%)等。调查显示,女性对弹性工作制度的诉求更为强烈,选择比例达24.5%,显著高于男性的19.8%。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昊(音)强调:“作为经济主力的中高龄群体不应被就业政策边缘化,,亟需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支持体系。特别是针对女性就业者,应当着力构建兼顾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的弹性工作制度,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良性平衡。”
2025-06-30 22:35:49 -
报告:韩国养老金体系难保退休后收入 荷兰集体缴费模式或成改革方向
韩国国民年金(养老金)研究院于27日发布题为《退休养老金制度的类型划分及类型之间的比较分析》的报告指出,当前韩国退休养老金的年金化比率偏低,难以发挥应有的收入保障功能,亟需通过制度改革提升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韩国退休养老金参保率为53.2%。其中,选择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比例仅占2023年的10.4%,大多数参保者倾向于一次性领取,导致退休后收入保障效果明显减弱。 研究团队依据“参保义务”(强制或自愿)和“退休后收入保障水平”(风险承担主体与监管强度)两个维度,将全球养老金制度划分为A至H八种类型。鉴于部分类型在现实中缺乏具体国家实践,报告重点聚焦于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模式:A型(瑞士)、B型(荷兰)、C型(澳大利亚)和G型(英国)。 A型瑞士模式属于“国家责任-强制参保”体系。国家通过立法规定最低收益率(2024年为1.25%)和养老金转换率(2024年为6.8%),实质采用确定给付型(DB)制度,具有显著的公共养老金特征。 B型荷兰模式为“劳资共担-准强制参保”体系。该制度依托行业劳资协议,近年来因DB制度面临可持续性挑战,正逐步向集体缴费确定型(CDC)转型,强调通过设立团结基金实现风险共担与领取权益保障。 C型澳大利亚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强制参保”特点。参保者承担全部投资风险,政府侧重监管市场环境。通过设立“默认选项”(MySuper)机制,推动市场竞争,降低费用并提升投资收益。 G型英国模式属于“个人责任—自愿参保”体系。自2012年引入自动参保机制以来,参保率显著上升,至2021年已达79%。该模式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员工和低收入群体,由国家主导运营国家职业储蓄养老金计划(NEST)。 报告指出,尽管瑞士模式在退休后收入保障方面最为完善,但其主要责任由雇主或养老金运营机构承担,在经济低增长的背景下,韩国企业难以承受类似负担,制度的社会接受度也相对较低。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和英国虽通过市场机制提升了参保率,但由于投资风险完全由个人承担,养老金转化率偏低,难以确保退休后收入的长期稳定。 相比之下,荷兰的CDC模式在保障缴费型制度可持续性的同时,通过设立共同基金和实施风险共担机制,兼顾了制度的稳定性。尤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荷兰通过强制设立团结基金以保障领取者权益,并以分期领取为原则,将一次性领取比例限制在10%以内,有效维护了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功能。 研究团队指出:“若以提升退休后收入保障为目标,瑞士与荷兰模式均具有参考价值。但综合制度可行性与社会接受度,荷兰式CDC模式更契合韩国国情。” 报告最后建议:“国家对退休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定位,将决定其未来发展路径。韩国应将其明确为退休后收入的核心保障机制,制定中长期改革蓝图,逐步完善制度体系。”
2025-06-27 22:57:36 -
韩国就业市场筑起"经验高墙" 逾八成企业偏好"即战力"人才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韩商会”)于24日发布的《上半年就业市场调查及启示》显示,韩国就业市场正面临结构性矛盾。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遭遇“经验门槛”。逾半数求职者认为企业过度倾向录用有工作经验者,成为青年群体步入职场的主要障碍。 具体来看,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各大招聘平台累计发布岗位14.4181万个,其中明确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占比高达82%。而面向应届生的岗位仅占2.6%,同时接受应届生及有经验者的岗位占15.4%,应届生就业空间被严重挤压。 韩商会开面向1000名大学应届生开展的《大学应届生就业认知调查》结果显示,53.9%的受访者将“经验导向型招聘模式”列为首要就业障碍。企业普遍期望聘用“即战力”人才,然而53.2%的应届求职者表示在校期间未能获得与目标岗位相匹配的实践经验,直接削弱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凸显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韩商会分析称,在全球秩序重构与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企业用人策略正加速向“灵活用工”和“经验优先”方向转变。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商会建议大规模扩充校企合作实习岗位;将实习经历纳入高校学分考核;重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实务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化解决在校生经验积累难题。 此外,劳资双方在薪酬预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期望年薪达402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8万元),较企业平均起薪(3708万韩元)高出8.5%,折射出供需双方的市场认知偏差。 据调查,求职青年对非首都圈就业接受度显著提升。居住在首尔、京畿道、仁川等首都圈的受访者中,63.4%表示“愿意为优质岗位考虑非首都圈就业岗位。在就业地域考量方面,薪酬竞争力以78.9%的占比高居首位,其次依次为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57.1%)、工作与生活平衡(55.8%)、职业稳定性(42.5%)及专业能力提升空间(29.1%)。 韩国雇佣信息院就业动向分析组长尹正惠(音)指出:“非首都圈就业意愿提升,反映出首都圈过度竞争压力下,求职者的地域偏好正趋向理性化。政府应当配套实施激励政策,重点加强AI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质企业向地方转移,为青年群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态体系。”
2025-06-24 19:38:14 -
分享首尔留学故事 "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预赛招募启动
据首尔市政府13日消息,为迎接2025年大学生模拟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会议,市政府正式启动“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地区预赛的参赛者招募工作,面向就读首尔市内大学(含大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开放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本次演讲大赛由韩国教育部主办,庆尚北道政府承办,作为APEC配套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外国留学生的韩语能力与综合表达实力。全国总决赛计划8月26日在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的东国大学WISE校区举行,届时有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优胜者齐聚一堂,展开精彩角逐。 首尔地区预赛预计7月3日在首尔全球中心国际会议厅举办。参赛者需围绕“首尔留学”主题,从“我的梦想与未来职业”“我独特的首尔留学宣传创意”“我的首尔留学成功经验”以及“留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首尔经历”四个话题中任选其一进行3分钟以内的韩语演讲。 参赛者需通过电子邮件(lsb0515@seoul.go.kr)提交报名材料,并通过电话(0221335072 / 5068)进行详细咨询。申请表及材料格式通过官方宣传海报中的二维码下载获取。 预赛根据韩语流利度、内容原创性、语法与词汇使用、逻辑结构以及表达力与感染力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优秀奖2名及优胜奖2名。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代表首尔晋级全国总决赛,而全体获奖者还会受邀参加专为外国留学生打造的“畅游首尔30日”特别项目,深入体验首尔文化与生活。 首尔市全球都市政策官表示,随着在韩外国留学生人数突破20万,韩语已逐渐成为他们的第二母语。她强调:“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演讲大赛,不仅为在首尔学习生活的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希望为憧憬来韩留学的学子带来启发与勇气。”
2025-06-14 01: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