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薪酬’新闻 9个
-
韩国大企男女薪资差距持续缩小 结构性不平等问题仍突出
在过马路的上班族【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企女性平均年薪超过男性的70%水平。大企性别薪酬差距呈持续改善态势,但结构性不平等问题依然显著。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500强企业进行调查,并于22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以2024年为基准,韩国大企女性员工平均年薪达740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7.9万元),达到男性平均年薪(1.0561亿韩元)的70.1%水平。较2023年的68.6%提升1.5个百分点,较两年前的66.9%提升3.2个百分点,显示出性别薪资差距呈持续缩小趋势。 然而,从平均在职年限来看,性别薪资差距仍然显著。女性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为9.2年,为男性(11.9年)的77.3%水平。但在薪酬方面,女性仅达到了男性的70.1%,反映出女性在高层职位中的代表性仍不足。Leaders Index分析称,在韩国大企中,女性员工占比仅为26.4%,且多集中于中低层岗位,这一结构性因素直接制约了女性整体薪资水平的提升。 从行业细分来看,贸易、证券、保险、运输和银行等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尤为突出。 在贸易行业,女性员工平均在职年限11.3年,高于男性的10.1年,但平均年薪仅为7000万韩元,不及男性(1.151亿韩元)的60.8%;在证券行业,女性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10.8年)略高于男性(10.3年),但平均年薪为9900万韩元,仅为男性(1.52亿韩元)的65%水平;在保险业中,男女平均在职年限基本持平,分别为13年和13.1年,但女性的平均年薪为8800万韩元,为男性(1.31亿韩元)的67.5%水平;运输行业中,女性平均在职9.5年,略低于男性(10.2年),但平均年薪为6400万韩元,为男性(9700万韩元)的66.2%水平;银行业方面,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在职年限分别为15.4年与14.5年,男性平均年薪为1.28亿韩元,仍比女性(9700万韩元)高出24.5%。显示出在女性职业稳定性与男性相当甚至更优的情况下,薪资差距仍然显著。 Leaders Index指出,当前韩国大企在薪酬公平性方面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层次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显示,大企在职位晋升及薪资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系统性性别差异,特别是在高管层级的代表性方面,男性仍占据绝对优势。要实现真正的职场性别平等,企业需要从根本上优化人才选拔与晋升机制,建立更加透明、公平的职业发展体系,同时加强对女性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从而推动职场生态的实质性改善。
2025-04-22 23:01:21 -
韩国逾半数百强企业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100强企业中,超过半数企业员工平均年薪超过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韩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 韩联社对销售额前100强企业的事业报告进行全面分析,并于31日发布的结果显示,韩国大型企业员工平均年薪水平呈现持续攀升态势。韩国百强企业中,有55家企业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具体而言,进入"1亿韩元俱乐部"的企业数量从2019年的9家,逐年递增至2020年12家、2021年23家、2022年35家、2023年48家,直至去年达到55家,较2019年增长约6.1倍。 去年有7家新晋企业加入该行列,包括现代格罗唯视(1亿韩元)、韩华航空航天(1.18亿韩元)、三星电机(1.3亿韩元)以及KT&G(1.7亿韩元)等知名企业。此外,销售额前十强的企业全员跻身"1亿韩元俱乐部"。其中,三星电子员工平均年薪达1.3亿韩元,现代汽车为1.2亿韩元至1.4亿韩元,SK、起亚、LG电子等企业员工平均年薪分别为1.16亿韩元、1.36亿韩元、1.17亿韩元。SK Innovation(1.58亿韩元)、浦项制铁(1.48亿韩元)、HD现代(1.59亿韩元)、SK海力士(1.17亿韩元)、现代摩比斯(1.35亿韩元)的员工平均年薪也均超过1亿韩元。 从企业架构分析,控股公司员工平均年薪普遍高于旗下子公司。以LG集团为例,控股公司平均年薪高达1.87亿韩元,而LG电子(1.3亿韩元)、LG化学(1.3亿韩元)、LG能源解决方案(1.18亿韩元)等子公司则相对较低。据分析,这是由于控股公司高管相对较多。 从行业来看,在销售额100强企业中,S-Oil(1.54亿韩元)、SK innovation(1.58亿韩元)等能源领域企业薪酬水平位居前列,而易买得(5100万韩元)、乐天购物(5250万韩元)等零售流通业则相对较低。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长相浩(音)指出:"持续的高通胀环境下,大型企业薪酬持续攀升,而中小企业调薪幅度有限,预计未来不同规模企业间的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剧。"
2025-03-31 23:39:08 -
韩国大企应届生薪资领跑亚洲 全球竞争力几何?
【图片提供 网络】 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在韩国属于超高水准,那么在全球是否也处于较高水平呢?从全球范围来看,韩国大企起薪水平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中位居前列,但相较于美国和英国较低。 近日,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发布的《韩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初薪分析》报告显示,韩国30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不含奖金等额外薪资)达500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4.7万元),包含额外薪资后的平均年薪达5302万韩元,显著高于韩国全体企业平均起薪3675万韩元。 从国际比较来看,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韩国大企应届毕业生起薪达5.7568万美元,较日本同类型企业高出57.9%。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方面,韩国较日本领先26.5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薪酬竞争力。 韩国头部企业的薪酬水平更为突出。韩国金融监督院和主要就业门户网站数据显示,以税前标准计算,韩国十大企业集团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均突破5000万韩元。其中,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达6900万至7000万韩元,现代汽车、LG电子、起亚等企业均在5500万至7000万韩元区间。尽管受企业业绩和经济环境影响,大企新员工年薪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维持在5000万至7000万韩元之间。以去年为基准,韩国整体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首次突破5000万韩元大关,较中小企业3200万韩元的起薪水平高出35%,凸显出韩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薪酬差距。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普通大企为基准,美国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为5.1万美元,德国5万美元,法国3.3万美元,加拿大4.2万美元,英国4.5万美元,澳大利亚3.6万美元,新加坡3万美元,日本2.8万美元。韩国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超过法国,略低于美国和德国。综合考虑各国生活成本、税收政策及福利待遇等因素,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已跻身全球前列,展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自2020年以来,韩国大型企业年薪水平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主要受包括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各行业人才争夺战加剧、IT及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市场结构性变革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程度提升,也成为推动企业薪酬改革的重要因素。 薪酬体系方面,绩效导向的奖金制度与多元化福利政策正成为新趋势。除传统薪资外,远程办公、弹性工作制、住房补贴等新型福利待遇日益受到重视。调查显示,新一代求职者在择业时,不仅关注薪酬水平,同时更看重长期职业发展空间和企业社会价值等综合因素。 根据大学生调研机构VinuLabs Insight日前发布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在对500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70.2%的受访者将"薪资水平"列为首要考虑因素,其次分别为“岗位匹配度”(52.6%)、“企业文化”(33.6%)和“工作地点”(30.2%)等。 在企业偏好方面,三星电子以8.1%的支持率位居榜首,其次依次为Naver(7.2%)、Kakao(5.5%)、现代汽车(4.7%)、希杰娱乐(3.3%)、爱茉莉太平洋(3.2%)、希杰第一制糖(3%)、大韩航空(2.9%)、SK海力士(2.5%)、LG电子(2%)等知名企业。选择理由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39.7%)和“企业荣誉感”(24.4%)占比最高。 就业类型选择上,29.5%的毕业生倾向大型企业,政府机构(17.9%)和国有企业(16.1%)分列二三位。与2021年相比,毕业生对体制内单位的偏好有所下降,而对大型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据悉,《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佳职场”榜单显示,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场格局呈现新变化。三星电子虽从连续四年的榜首位置降至第三,落后于微软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但仍领跑亚洲企业。同时,包括三星电子在内,KB金融集团(第11位),新韩金融集团(第92位)、起亚(第108位)、IBK企业银行(第123位)、现代汽车(第137位)、NAVER(第148位)、SK集团(第153位)、LG(第171位)等24家韩国企业上榜。
2025-03-28 19:53:22 -
韩国财阀薪酬体系惊现"百倍落差" 与员工年薪差距悬殊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大型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虽略有收窄,但仍维持在15倍以上的高位。 企业分析研究机构Leaders Index对销售额前500强企业中,对284家提交事业报告并公开薪酬数据的企业进行分析,并于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企业最高年薪获得者(含绩效奖金等)的平均年薪为1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9.4万元),同比(14.6亿韩元)减少1.3%。同期普通员工平均年薪达9510万韩元,同比(9230万韩元)增加3%。受此双向影响,薪酬差距比由2023年的15.9倍微降至15.3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行业分析显示,食品饮料行业是薪酬差距最大的领域。该领域最高年薪获得者(19.9539亿韩元)和职员平均年薪相差29.7倍。其次依次为流通业(22.8倍)、制药业(22.2倍)、IT及电器电子业(21.7倍)、汽车及零部件业(20.6倍)。相比之下,金融业薪酬结构较为均衡,银行业差距最小(8.3倍),其他金融细分领域如信贷金融(8.4倍)、证券(10倍)、保险(10.1倍)等差距也相对较小。 在个别企业中,希杰第一制糖差距最大。希杰第一制糖会长孙京植会去年获81.71亿韩元,而职员平均年薪为7702万韩元,相差106.1倍。LS电气集团(87.3倍)、BH(84.2倍)、三星生物制药(75.5倍)、现代百货(73.9倍)、易买得(71.8倍)、海特真露(65.2倍)等紧随其后。职员平均年薪最高的企业为SK新能源,同比(1.5251亿韩元)增加5.2%,达1.6038亿韩元。 在个人薪酬方面,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以193.74亿韩元的总收入成为年度最高薪酬获得者。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178.34亿韩元)和HS晓星副会长赵显相(151.9亿韩元)分列二、三位。
2025-03-26 19:40:50 -
辛东彬蝉联韩国集团会长薪酬榜首 李在镕无偿经营八年
韩国主要上市公司截至19日提交的业务报告显示,韩国各大集团会长中去年获得薪酬(退休金除外)最高的是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去年从乐天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领取的薪酬共近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900万元),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以约194亿韩元的薪酬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韩国四大集团三星、SK、现代汽车、LG会长的薪酬则较前一年略有减少。 辛东彬在乐天控股等5家乐天集团子公司共获得178.34亿韩元报酬,加上尚未提交业务报告的乐天酒店与乐天物产,总额预计超过200亿韩元。仅在去年上半年,辛东彬从乐天酒店与乐天物产领取的薪酬就高达约19亿韩元。辛东彬在2023年也以212.79亿韩元的薪酬位居韩国集团会长薪酬榜首。 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从希杰和希杰第一制糖分别领取薪酬156.25亿韩元和37.49亿韩元,总计193.74亿韩元,同比大增95%,位居第二。李在贤去年薪酬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根据2021年至2023年期间的市值、累计营业利润等指标所产生的长期提成。 排在第三的是韩华集团会长金升渊,从韩华等4家子公司领取的薪酬共计139.81亿韩元。担任韩华集团副会长的金升渊长子金东官也从韩华、韩华解决方案和韩华航空航天公司获得总计91.99亿韩元的薪酬。 韩国四大集团会长的薪酬则较前年出现下降。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从现代汽车和现代摩比斯领取薪酬总计115.18亿韩元,同比下降5.6%。据悉,今年起起亚也会向郑义宣发放薪酬。LG集团会长具光谟去年薪酬共计81.77亿韩元,较2023年减少1.8%。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自2017年以来一直坚持进行无偿经营,未从三星电子领取任何薪酬。SK集团会长崔泰源从SK株式会社和SK海力士分别领取35亿韩元和25亿韩元,总计60亿韩元,与2023年持平。 新世界集团会长郑溶镇去年薪酬为36.09亿韩元,同比减少2.4%。公司方面解释称,郑溶镇成功实现易买得的扭亏为盈,但考虑到经营环境依旧严峻,他以身作则决定减少自身薪酬。同为新世界会长但主要负责百货业务的郑溶镇妹妹郑有庆的薪酬为35.96亿韩元,同比减少9000万韩元(2.4%)。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左)与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0 20:00:14 -
内忧外患夹击现代制铁陷三重危机 启动降薪裁员紧急经营计划
因劳资双方谈判破裂,现代制铁日前关闭唐津制铁所内燃工厂部分生产线,图为空空荡荡的生产车间。【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中国廉价钢铁来势汹汹,令韩国钢铁产业元气大伤。祸不单行,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的措施于本月12日起正式生效,再加上工会罢工,现代制铁14日宣布将启动紧急经营状态,全体高管薪酬削减20%,并考虑面向全体员工实施自愿退休。 现代制铁表示,在国内外严峻形势下,若不采取高强度自救措施,经营难以得到改善,因此不得已实施特殊举措。还计划最大程度减少海外出差,从多方面努力削减成本。 这从侧面反映出韩国钢铁业界最近面临的严峻形势。受建筑业不景气的影响,钢铁需求持续萎缩,近来缩减浦项第二工厂的开工量,并接受浦项工厂技术工的自愿退休申请,以及唐津制铁所和仁川工厂的转岗申请。 上月2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贸易委)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热轧碳素钢板、热轧合金钢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特朗普政府成立后,不断提高的贸易壁垒也加重了现代制铁的危机。根据特朗普上月10日签署的行政命令,本月12日将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韩国此前享受的对美出口钢铁免税配额(每年236万吨)也被取消,严重打击韩国钢铁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内忧外患下,工会罢工更是雪上加霜,现代制铁与工会的工资谈判从去年9月起陷入僵局。双方就绩效奖金等问题互不相让,工会近日持续进行罢工,正常生产亮起红灯。尽管公司对唐津制铁所冷轧工厂的部分生产线实施了部分关闭措施,但谈判在重启和破裂之间反复,工会宣布从13日晚7点起进行部分罢工,持续至20日。 现代制铁方面提出了人均2650万韩元(4.5倍基本工资+1000万韩元)的绩效奖金方案,但工会拒绝了这一提议,要求达到集团子公司现代汽车的“5倍基本工资+1800万韩元”。 现代制铁表示,劳资双方13日虽重新开始交涉,但未能缩小意见分歧协商破裂。预计劳资纠纷今后仍将持续,不可避免地对韩国钢铁产业界造成负面影响。
2025-03-14 22:59:10 -
韩国互联网银行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
韩国金融机构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Kakao银行、Toss银行、K银行韩国互联网银行去年员工平均年薪达到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7万元)。 具体来看,去年Kakao银行1671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4亿韩元,同比增长10.7%;Toss银行684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7亿韩元,同比下降14%;K银行619名员工平均年薪为9900万韩元,同比增长11.2%。 与此同时,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去年上半年的平均年薪为6050万韩元,月薪突破1000万韩元。外资银行方面,韩国花旗银行和渣打韩国第一银行两家银行的员工平均年薪从2023年的1.125亿韩元增至1.21亿韩元,月薪同样突破了1000万韩元。 数据显示,韩国花旗银行去年1621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29亿韩元,较2023年的1.17亿韩元增长了10.3%;渣打韩国第一银行去年3515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13亿韩元,较2023年的1.08亿韩元增长了4.6%。在此期间,渣打韩国第一银行行长的年薪从2023年的15亿韩元增至去年的16亿韩元。 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快速发展,员工的平均年薪也突破1亿韩元,并与主要商业银行的年薪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内需低迷、个体工商户倒闭率创新高的背景下,银行员工的高薪和政府贷款政策受到批评。此外,去年银行大幅扩大贷款业务,创下了历史最高业绩,这也引发了争议。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4 00:11:49 -
韩国退休年龄上调 经济成本激增
近年来,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旨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一项调查显示,若将现行60岁的退休年龄提升至65岁,由此带来的包括薪资在内的支出预计突破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5.6亿元)。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及统计厅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日发布的《延长退休年龄成本预估及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的首年,预计5.8万名劳动者将延长退休。政策实施的第五年,这一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面纳入延长退休政策的60至64岁年龄段劳动者约达59万名。 报告基于上述受众群体,详尽计算了包含四大保险及薪资在内的综合成本。数据显示,推行65岁退休制的首年,针对60岁在职员工的额外支出将达到3.1万亿韩元;至第五年,当所有60至64岁员工均适用新政策时,该费用将激增至30.2万亿韩元。 对此,韩经协表示:“因延迟退休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相当于以25至29岁年龄段员工的平均月薪为标准,足以雇佣约90.2万名青年劳动力。鉴于不同行业与企业对于高龄员工持续雇佣的需求存在差异,退休年龄的调整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化路径,而应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此外,雇佣劳动部早前发布的“2023年高龄劳动者雇佣现状”调研报告指出,行业间55岁以上高龄劳动者的分布并不均衡,农林渔业占比最高,达69.2%,而信息通信业则最低,仅占6.7%。 韩经协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正式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之前,我们需深入分析岗位价值、薪酬体系等因素,构建促进企业有效利用高龄人力资源的政策环境。致力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年龄段劳动力的潜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02 23:22:01 -
韩国四成青年感叹下半年就业更难 求职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求职青年每10人中就有4人认为今年下半年就业门槛较上半年更高。青年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多数偏好年薪在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6万元)左右的首都地区工作岗位。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面向全国1000名20至34岁待业青年进行《待业青年求职现状调查》,并于27日发布结果显示,对于今年下半年就业环境,43.1%的受访者认为较上半年恶化,认为有所改善的仅占6.7%。对于就业环境恶化的原因(多选),74.7%的受访者认为是经济持续低迷,其次为青年失业加剧导致就业竞争加剧,占比71%。 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多选)方面,69%的受访者表示缺乏与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发展机会。对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主要考量因素,54.3%的受访者认为是与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指出,求职青年已经意识到岗位经验的重要性,但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与岗位相关经验或职业发展的机会依旧不足。 对于理想工作的判断标准(多选),59.2%的受访者选择工作与生活平衡,其后依次是完善的员工福利制度(54.2%)和公平的薪酬机制(50.1%)。对于理想薪资水平,50.5%的受访者选择年薪3000万至4000万韩元。理想工作地点方面,61.2%的受访者希望在首都地区工作。 此外,42.6%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使用过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其中60.1%主要用于撰写自我介绍书。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就业与社会政策本部长林永泰(音)表示,求职青年希望摆脱职场中的资历导向文化,转向关注绩效的评价和薪酬体系,同时也更加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求职过程中,青年缺乏获得岗位经验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主导的职业培训计划,并与就业服务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为青年应对就业挑战提供有效支援。 20日,在釜山海云台区BEXCO第二展厅举行的“2024釜山ICT工作岗位博览会”上,求职青年正在接受求职指导。【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00:22:26
-
韩国大企男女薪资差距持续缩小 结构性不平等问题仍突出
在过马路的上班族【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企女性平均年薪超过男性的70%水平。大企性别薪酬差距呈持续改善态势,但结构性不平等问题依然显著。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500强企业进行调查,并于22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以2024年为基准,韩国大企女性员工平均年薪达740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7.9万元),达到男性平均年薪(1.0561亿韩元)的70.1%水平。较2023年的68.6%提升1.5个百分点,较两年前的66.9%提升3.2个百分点,显示出性别薪资差距呈持续缩小趋势。 然而,从平均在职年限来看,性别薪资差距仍然显著。女性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为9.2年,为男性(11.9年)的77.3%水平。但在薪酬方面,女性仅达到了男性的70.1%,反映出女性在高层职位中的代表性仍不足。Leaders Index分析称,在韩国大企中,女性员工占比仅为26.4%,且多集中于中低层岗位,这一结构性因素直接制约了女性整体薪资水平的提升。 从行业细分来看,贸易、证券、保险、运输和银行等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尤为突出。 在贸易行业,女性员工平均在职年限11.3年,高于男性的10.1年,但平均年薪仅为7000万韩元,不及男性(1.151亿韩元)的60.8%;在证券行业,女性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10.8年)略高于男性(10.3年),但平均年薪为9900万韩元,仅为男性(1.52亿韩元)的65%水平;在保险业中,男女平均在职年限基本持平,分别为13年和13.1年,但女性的平均年薪为8800万韩元,为男性(1.31亿韩元)的67.5%水平;运输行业中,女性平均在职9.5年,略低于男性(10.2年),但平均年薪为6400万韩元,为男性(9700万韩元)的66.2%水平;银行业方面,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在职年限分别为15.4年与14.5年,男性平均年薪为1.28亿韩元,仍比女性(9700万韩元)高出24.5%。显示出在女性职业稳定性与男性相当甚至更优的情况下,薪资差距仍然显著。 Leaders Index指出,当前韩国大企在薪酬公平性方面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层次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显示,大企在职位晋升及薪资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系统性性别差异,特别是在高管层级的代表性方面,男性仍占据绝对优势。要实现真正的职场性别平等,企业需要从根本上优化人才选拔与晋升机制,建立更加透明、公平的职业发展体系,同时加强对女性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从而推动职场生态的实质性改善。
2025-04-22 23:01:21 -
韩国逾半数百强企业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100强企业中,超过半数企业员工平均年薪超过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韩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 韩联社对销售额前100强企业的事业报告进行全面分析,并于31日发布的结果显示,韩国大型企业员工平均年薪水平呈现持续攀升态势。韩国百强企业中,有55家企业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具体而言,进入"1亿韩元俱乐部"的企业数量从2019年的9家,逐年递增至2020年12家、2021年23家、2022年35家、2023年48家,直至去年达到55家,较2019年增长约6.1倍。 去年有7家新晋企业加入该行列,包括现代格罗唯视(1亿韩元)、韩华航空航天(1.18亿韩元)、三星电机(1.3亿韩元)以及KT&G(1.7亿韩元)等知名企业。此外,销售额前十强的企业全员跻身"1亿韩元俱乐部"。其中,三星电子员工平均年薪达1.3亿韩元,现代汽车为1.2亿韩元至1.4亿韩元,SK、起亚、LG电子等企业员工平均年薪分别为1.16亿韩元、1.36亿韩元、1.17亿韩元。SK Innovation(1.58亿韩元)、浦项制铁(1.48亿韩元)、HD现代(1.59亿韩元)、SK海力士(1.17亿韩元)、现代摩比斯(1.35亿韩元)的员工平均年薪也均超过1亿韩元。 从企业架构分析,控股公司员工平均年薪普遍高于旗下子公司。以LG集团为例,控股公司平均年薪高达1.87亿韩元,而LG电子(1.3亿韩元)、LG化学(1.3亿韩元)、LG能源解决方案(1.18亿韩元)等子公司则相对较低。据分析,这是由于控股公司高管相对较多。 从行业来看,在销售额100强企业中,S-Oil(1.54亿韩元)、SK innovation(1.58亿韩元)等能源领域企业薪酬水平位居前列,而易买得(5100万韩元)、乐天购物(5250万韩元)等零售流通业则相对较低。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长相浩(音)指出:"持续的高通胀环境下,大型企业薪酬持续攀升,而中小企业调薪幅度有限,预计未来不同规模企业间的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剧。"
2025-03-31 23:39:08 -
韩国大企应届生薪资领跑亚洲 全球竞争力几何?
【图片提供 网络】 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在韩国属于超高水准,那么在全球是否也处于较高水平呢?从全球范围来看,韩国大企起薪水平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中位居前列,但相较于美国和英国较低。 近日,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发布的《韩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初薪分析》报告显示,韩国30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不含奖金等额外薪资)达500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4.7万元),包含额外薪资后的平均年薪达5302万韩元,显著高于韩国全体企业平均起薪3675万韩元。 从国际比较来看,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韩国大企应届毕业生起薪达5.7568万美元,较日本同类型企业高出57.9%。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方面,韩国较日本领先26.5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薪酬竞争力。 韩国头部企业的薪酬水平更为突出。韩国金融监督院和主要就业门户网站数据显示,以税前标准计算,韩国十大企业集团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均突破5000万韩元。其中,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达6900万至7000万韩元,现代汽车、LG电子、起亚等企业均在5500万至7000万韩元区间。尽管受企业业绩和经济环境影响,大企新员工年薪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维持在5000万至7000万韩元之间。以去年为基准,韩国整体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首次突破5000万韩元大关,较中小企业3200万韩元的起薪水平高出35%,凸显出韩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薪酬差距。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普通大企为基准,美国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为5.1万美元,德国5万美元,法国3.3万美元,加拿大4.2万美元,英国4.5万美元,澳大利亚3.6万美元,新加坡3万美元,日本2.8万美元。韩国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超过法国,略低于美国和德国。综合考虑各国生活成本、税收政策及福利待遇等因素,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已跻身全球前列,展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自2020年以来,韩国大型企业年薪水平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主要受包括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各行业人才争夺战加剧、IT及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市场结构性变革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程度提升,也成为推动企业薪酬改革的重要因素。 薪酬体系方面,绩效导向的奖金制度与多元化福利政策正成为新趋势。除传统薪资外,远程办公、弹性工作制、住房补贴等新型福利待遇日益受到重视。调查显示,新一代求职者在择业时,不仅关注薪酬水平,同时更看重长期职业发展空间和企业社会价值等综合因素。 根据大学生调研机构VinuLabs Insight日前发布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在对500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70.2%的受访者将"薪资水平"列为首要考虑因素,其次分别为“岗位匹配度”(52.6%)、“企业文化”(33.6%)和“工作地点”(30.2%)等。 在企业偏好方面,三星电子以8.1%的支持率位居榜首,其次依次为Naver(7.2%)、Kakao(5.5%)、现代汽车(4.7%)、希杰娱乐(3.3%)、爱茉莉太平洋(3.2%)、希杰第一制糖(3%)、大韩航空(2.9%)、SK海力士(2.5%)、LG电子(2%)等知名企业。选择理由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39.7%)和“企业荣誉感”(24.4%)占比最高。 就业类型选择上,29.5%的毕业生倾向大型企业,政府机构(17.9%)和国有企业(16.1%)分列二三位。与2021年相比,毕业生对体制内单位的偏好有所下降,而对大型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据悉,《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佳职场”榜单显示,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场格局呈现新变化。三星电子虽从连续四年的榜首位置降至第三,落后于微软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但仍领跑亚洲企业。同时,包括三星电子在内,KB金融集团(第11位),新韩金融集团(第92位)、起亚(第108位)、IBK企业银行(第123位)、现代汽车(第137位)、NAVER(第148位)、SK集团(第153位)、LG(第171位)等24家韩国企业上榜。
2025-03-28 19:53:22 -
韩国财阀薪酬体系惊现"百倍落差" 与员工年薪差距悬殊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大型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虽略有收窄,但仍维持在15倍以上的高位。 企业分析研究机构Leaders Index对销售额前500强企业中,对284家提交事业报告并公开薪酬数据的企业进行分析,并于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企业最高年薪获得者(含绩效奖金等)的平均年薪为1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9.4万元),同比(14.6亿韩元)减少1.3%。同期普通员工平均年薪达9510万韩元,同比(9230万韩元)增加3%。受此双向影响,薪酬差距比由2023年的15.9倍微降至15.3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行业分析显示,食品饮料行业是薪酬差距最大的领域。该领域最高年薪获得者(19.9539亿韩元)和职员平均年薪相差29.7倍。其次依次为流通业(22.8倍)、制药业(22.2倍)、IT及电器电子业(21.7倍)、汽车及零部件业(20.6倍)。相比之下,金融业薪酬结构较为均衡,银行业差距最小(8.3倍),其他金融细分领域如信贷金融(8.4倍)、证券(10倍)、保险(10.1倍)等差距也相对较小。 在个别企业中,希杰第一制糖差距最大。希杰第一制糖会长孙京植会去年获81.71亿韩元,而职员平均年薪为7702万韩元,相差106.1倍。LS电气集团(87.3倍)、BH(84.2倍)、三星生物制药(75.5倍)、现代百货(73.9倍)、易买得(71.8倍)、海特真露(65.2倍)等紧随其后。职员平均年薪最高的企业为SK新能源,同比(1.5251亿韩元)增加5.2%,达1.6038亿韩元。 在个人薪酬方面,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以193.74亿韩元的总收入成为年度最高薪酬获得者。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178.34亿韩元)和HS晓星副会长赵显相(151.9亿韩元)分列二、三位。
2025-03-26 19:40:50 -
辛东彬蝉联韩国集团会长薪酬榜首 李在镕无偿经营八年
韩国主要上市公司截至19日提交的业务报告显示,韩国各大集团会长中去年获得薪酬(退休金除外)最高的是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去年从乐天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领取的薪酬共近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900万元),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以约194亿韩元的薪酬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韩国四大集团三星、SK、现代汽车、LG会长的薪酬则较前一年略有减少。 辛东彬在乐天控股等5家乐天集团子公司共获得178.34亿韩元报酬,加上尚未提交业务报告的乐天酒店与乐天物产,总额预计超过200亿韩元。仅在去年上半年,辛东彬从乐天酒店与乐天物产领取的薪酬就高达约19亿韩元。辛东彬在2023年也以212.79亿韩元的薪酬位居韩国集团会长薪酬榜首。 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从希杰和希杰第一制糖分别领取薪酬156.25亿韩元和37.49亿韩元,总计193.74亿韩元,同比大增95%,位居第二。李在贤去年薪酬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根据2021年至2023年期间的市值、累计营业利润等指标所产生的长期提成。 排在第三的是韩华集团会长金升渊,从韩华等4家子公司领取的薪酬共计139.81亿韩元。担任韩华集团副会长的金升渊长子金东官也从韩华、韩华解决方案和韩华航空航天公司获得总计91.99亿韩元的薪酬。 韩国四大集团会长的薪酬则较前年出现下降。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从现代汽车和现代摩比斯领取薪酬总计115.18亿韩元,同比下降5.6%。据悉,今年起起亚也会向郑义宣发放薪酬。LG集团会长具光谟去年薪酬共计81.77亿韩元,较2023年减少1.8%。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自2017年以来一直坚持进行无偿经营,未从三星电子领取任何薪酬。SK集团会长崔泰源从SK株式会社和SK海力士分别领取35亿韩元和25亿韩元,总计60亿韩元,与2023年持平。 新世界集团会长郑溶镇去年薪酬为36.09亿韩元,同比减少2.4%。公司方面解释称,郑溶镇成功实现易买得的扭亏为盈,但考虑到经营环境依旧严峻,他以身作则决定减少自身薪酬。同为新世界会长但主要负责百货业务的郑溶镇妹妹郑有庆的薪酬为35.96亿韩元,同比减少9000万韩元(2.4%)。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左)与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0 20:00:14 -
内忧外患夹击现代制铁陷三重危机 启动降薪裁员紧急经营计划
因劳资双方谈判破裂,现代制铁日前关闭唐津制铁所内燃工厂部分生产线,图为空空荡荡的生产车间。【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中国廉价钢铁来势汹汹,令韩国钢铁产业元气大伤。祸不单行,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的措施于本月12日起正式生效,再加上工会罢工,现代制铁14日宣布将启动紧急经营状态,全体高管薪酬削减20%,并考虑面向全体员工实施自愿退休。 现代制铁表示,在国内外严峻形势下,若不采取高强度自救措施,经营难以得到改善,因此不得已实施特殊举措。还计划最大程度减少海外出差,从多方面努力削减成本。 这从侧面反映出韩国钢铁业界最近面临的严峻形势。受建筑业不景气的影响,钢铁需求持续萎缩,近来缩减浦项第二工厂的开工量,并接受浦项工厂技术工的自愿退休申请,以及唐津制铁所和仁川工厂的转岗申请。 上月2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贸易委)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热轧碳素钢板、热轧合金钢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特朗普政府成立后,不断提高的贸易壁垒也加重了现代制铁的危机。根据特朗普上月10日签署的行政命令,本月12日将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韩国此前享受的对美出口钢铁免税配额(每年236万吨)也被取消,严重打击韩国钢铁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内忧外患下,工会罢工更是雪上加霜,现代制铁与工会的工资谈判从去年9月起陷入僵局。双方就绩效奖金等问题互不相让,工会近日持续进行罢工,正常生产亮起红灯。尽管公司对唐津制铁所冷轧工厂的部分生产线实施了部分关闭措施,但谈判在重启和破裂之间反复,工会宣布从13日晚7点起进行部分罢工,持续至20日。 现代制铁方面提出了人均2650万韩元(4.5倍基本工资+1000万韩元)的绩效奖金方案,但工会拒绝了这一提议,要求达到集团子公司现代汽车的“5倍基本工资+1800万韩元”。 现代制铁表示,劳资双方13日虽重新开始交涉,但未能缩小意见分歧协商破裂。预计劳资纠纷今后仍将持续,不可避免地对韩国钢铁产业界造成负面影响。
2025-03-14 22:59:10 -
韩国互联网银行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
韩国金融机构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Kakao银行、Toss银行、K银行韩国互联网银行去年员工平均年薪达到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7万元)。 具体来看,去年Kakao银行1671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4亿韩元,同比增长10.7%;Toss银行684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7亿韩元,同比下降14%;K银行619名员工平均年薪为9900万韩元,同比增长11.2%。 与此同时,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去年上半年的平均年薪为6050万韩元,月薪突破1000万韩元。外资银行方面,韩国花旗银行和渣打韩国第一银行两家银行的员工平均年薪从2023年的1.125亿韩元增至1.21亿韩元,月薪同样突破了1000万韩元。 数据显示,韩国花旗银行去年1621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29亿韩元,较2023年的1.17亿韩元增长了10.3%;渣打韩国第一银行去年3515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13亿韩元,较2023年的1.08亿韩元增长了4.6%。在此期间,渣打韩国第一银行行长的年薪从2023年的15亿韩元增至去年的16亿韩元。 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快速发展,员工的平均年薪也突破1亿韩元,并与主要商业银行的年薪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内需低迷、个体工商户倒闭率创新高的背景下,银行员工的高薪和政府贷款政策受到批评。此外,去年银行大幅扩大贷款业务,创下了历史最高业绩,这也引发了争议。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4 00:11:49 -
韩国退休年龄上调 经济成本激增
近年来,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旨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一项调查显示,若将现行60岁的退休年龄提升至65岁,由此带来的包括薪资在内的支出预计突破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5.6亿元)。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及统计厅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日发布的《延长退休年龄成本预估及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的首年,预计5.8万名劳动者将延长退休。政策实施的第五年,这一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面纳入延长退休政策的60至64岁年龄段劳动者约达59万名。 报告基于上述受众群体,详尽计算了包含四大保险及薪资在内的综合成本。数据显示,推行65岁退休制的首年,针对60岁在职员工的额外支出将达到3.1万亿韩元;至第五年,当所有60至64岁员工均适用新政策时,该费用将激增至30.2万亿韩元。 对此,韩经协表示:“因延迟退休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相当于以25至29岁年龄段员工的平均月薪为标准,足以雇佣约90.2万名青年劳动力。鉴于不同行业与企业对于高龄员工持续雇佣的需求存在差异,退休年龄的调整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化路径,而应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此外,雇佣劳动部早前发布的“2023年高龄劳动者雇佣现状”调研报告指出,行业间55岁以上高龄劳动者的分布并不均衡,农林渔业占比最高,达69.2%,而信息通信业则最低,仅占6.7%。 韩经协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正式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之前,我们需深入分析岗位价值、薪酬体系等因素,构建促进企业有效利用高龄人力资源的政策环境。致力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年龄段劳动力的潜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02 23:22:01 -
韩国四成青年感叹下半年就业更难 求职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求职青年每10人中就有4人认为今年下半年就业门槛较上半年更高。青年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多数偏好年薪在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6万元)左右的首都地区工作岗位。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面向全国1000名20至34岁待业青年进行《待业青年求职现状调查》,并于27日发布结果显示,对于今年下半年就业环境,43.1%的受访者认为较上半年恶化,认为有所改善的仅占6.7%。对于就业环境恶化的原因(多选),74.7%的受访者认为是经济持续低迷,其次为青年失业加剧导致就业竞争加剧,占比71%。 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多选)方面,69%的受访者表示缺乏与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发展机会。对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主要考量因素,54.3%的受访者认为是与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指出,求职青年已经意识到岗位经验的重要性,但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与岗位相关经验或职业发展的机会依旧不足。 对于理想工作的判断标准(多选),59.2%的受访者选择工作与生活平衡,其后依次是完善的员工福利制度(54.2%)和公平的薪酬机制(50.1%)。对于理想薪资水平,50.5%的受访者选择年薪3000万至4000万韩元。理想工作地点方面,61.2%的受访者希望在首都地区工作。 此外,42.6%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使用过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其中60.1%主要用于撰写自我介绍书。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就业与社会政策本部长林永泰(音)表示,求职青年希望摆脱职场中的资历导向文化,转向关注绩效的评价和薪酬体系,同时也更加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求职过程中,青年缺乏获得岗位经验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主导的职业培训计划,并与就业服务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为青年应对就业挑战提供有效支援。 20日,在釜山海云台区BEXCO第二展厅举行的“2024釜山ICT工作岗位博览会”上,求职青年正在接受求职指导。【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0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