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贷款’新闻 58个
-
韩去年四季度家庭负债占GDP比重全球第二 楼市回暖或加剧金融压力
韩国的家庭负债率仍处于全球最高水平。尽管政府设定了将家庭负债率控制在80%的目标,但在首尔市解除部分地区土地交易许可规定后,韩国银行(央行)又下调基准利率,房地产市场再度升温,家庭负债增加的趋势预计将持续。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16日发布的最新《全球负债》(Global Debt)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为91.7%,在全球38个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加拿大(100.6%)。这一比重远高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46.0%)、亚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57.4%)以及全球平均水平(60.3%)。 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比重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7年上升,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2020至2021年)急剧攀升,2021年底一度达到98.7%,被视为韩国经济的潜在风险之一。此后,由于调整国民账户统计基准,使GDP规模扩大,该比重有所下降至90%出头的水平。 不过,有分析指出,若将韩国独特的“全税保证金”纳入统计,韩国的家庭负债率或已达到全球最高水平。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下属的韩国经济研究院(KERI)在2023年发布的《全税保证金计入家庭负债的估算及启示》报告中指出,未被纳入国际统计的全税保证金在2022年底已达105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09万亿元)。 央行的《家庭信贷累积风险分析与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若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3年累计)上升1个百分点,4至5年后GDP增长率(3年累计)将下降0.25至0.28个百分点。研究还显示,家庭信贷持续增加后,3至5年内发生“经济衰退(年度GDP增长率转负)”的概率明显上升。此外,当家庭信贷比率超过80%后,消费收缩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衰退的风险。 面对居高不下的家庭债务比率,韩国政府已多次表态将推动债务水平缓解。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2月21日在宏观经济与金融事务会议(F4)上表示:“为了将家庭债务比率稳定至不会对国家经济造成负担的80%水平,未来家庭债务增长率应严格控制在2025年预计经济增长率(3.8%)范围内。” 不过,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可能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随着主要商业银行近期放宽住房抵押贷款条件,带动2月第一周首尔公寓价格在连续三周下跌后反弹。2月12日,首尔市长吴世勋宣布解除江南区三成洞、大峙洞、清潭洞及蚕室洞291个住宅地块的土地交易许可限制。2月25日,韩国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75%。 由于房地产交易的贷款审批及放款通常存在2至3个月的滞后期,上述政策调整对家庭债务增长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显现。
2025-03-16 20:22:10 -
Homeplus申请重组引发金融界震荡 银行风险敞口受关注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正式申请企业重组,金融市场的不安情绪进一步扩散。此举已引发连锁反应,不仅使Homeplus票据首次被银行业认定为违约,也加剧了市场对其风险敞口及应收账款担保贷款潜在损失的担忧。 据金融界13日消息,Homeplus已于10日被韩国金融结算院列入“停止往来账户持有人”名单。随后,SC第一银行和新韩银行相继将其票据认定为最终违约。此举与Homeplus在4日启动企业重组程序后发生的逾期付款直接相关。根据Homeplus向法院提交的资料,其金融敞口规模高达1.346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 从资金结构来看,韩华金融集团向Homeplus提供了约1.2万亿韩元的优先贷款,占据主要部分。银行业方面,五大银行合计提供1106亿韩元贷款,其中,国民银行贷款规模最大,为547亿韩元,新韩银行和友利银行分别提供289亿韩元和270亿韩元。此外,Homeplus的供应商还从国民、新韩、友利、IBK企业银行等机构获得总计300亿韩元的应收账款担保贷款。若Homeplus未能按期偿还,供应商将面临直接还款压力。 银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Homeplus承诺将维持正常运营,且银行贷款规模相对较小,预计本息回收问题不大,但我们仍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当前更大的担忧是供应商等小商户可能面临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为此,主要银行已推出支持措施,包括向受影响的合作企业提供最高5亿韩元的新贷款,并实施优惠利率及手续费减免等政策。 目前,市场焦点正集中在Homeplus永登浦店、金川店、京畿道东水原店和釜山新都市店四家门店的未来走向上。这四家门店涉及的5800亿韩元贷款将于今年8月到期,目前能否延期仍无定论。这些门店由IGIS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运营,其旗下房地产基金IGIS KORIF私募房地产投资信托13号于2012年购入相关物业并开展租赁业务。 银行业相关人士表示:“鉴于Homeplus已进入企业重组程序,贷款延期事宜仍在讨论中。由于距离贷款到期日尚有时日,预计将在4月前后形成初步方案。” 首尔市某家Homeplus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4 00:12:22 -
韩国互联网银行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
韩国金融机构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Kakao银行、Toss银行、K银行韩国互联网银行去年员工平均年薪达到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7万元)。 具体来看,去年Kakao银行1671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4亿韩元,同比增长10.7%;Toss银行684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7亿韩元,同比下降14%;K银行619名员工平均年薪为9900万韩元,同比增长11.2%。 与此同时,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去年上半年的平均年薪为6050万韩元,月薪突破1000万韩元。外资银行方面,韩国花旗银行和渣打韩国第一银行两家银行的员工平均年薪从2023年的1.125亿韩元增至1.21亿韩元,月薪同样突破了1000万韩元。 数据显示,韩国花旗银行去年1621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29亿韩元,较2023年的1.17亿韩元增长了10.3%;渣打韩国第一银行去年3515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13亿韩元,较2023年的1.08亿韩元增长了4.6%。在此期间,渣打韩国第一银行行长的年薪从2023年的15亿韩元增至去年的16亿韩元。 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快速发展,员工的平均年薪也突破1亿韩元,并与主要商业银行的年薪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内需低迷、个体工商户倒闭率创新高的背景下,银行员工的高薪和政府贷款政策受到批评。此外,去年银行大幅扩大贷款业务,创下了历史最高业绩,这也引发了争议。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4 00:11:49 -
韩国信用卡逾期率创20年新高 经济低迷加剧还款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和银行联合会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普通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逾期率为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这是自2004年“信用卡危机”以来时隔20年的最高水平。普通商业银行是指可时经营信用卡业务的银行,不包括已分拆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逾期率从2021年的1.8%升至2022年的2%,2023年进一步升至2.8%,去年则达到3.1%,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包括商业银行和特殊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的信用卡逾期率去年为1.9%,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 有分析认为,银行信用卡逾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低迷。韩国经济增长率2022年为2.7%,2023年为1.4%,去年为2%,而今年预计为1%左右,显示出低增长趋势的长期化。特别是,作为衡量内需经济的重要指标,民间消费和建筑投资等持续疲软,导致贷款逾期率上升。根据统计厅的数据,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同比下降2.2%,这是自2003年(-3.1%)以来的最大降幅。 通常,信用评分较低的民众更容易依赖信用卡贷款。随着韩国经济增长放缓,信用卡逾期率逐年上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形势恶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信用卡贷款或现金服务借款,随后出现逾期现象。同时,银行贷款门槛也不断提高,高利率的信用卡贷款服务需求也增加。” 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四大金融集团旗下主要信用卡公司的逾期率也呈上升趋势。KB国民信用卡的信用卡逾期率从2023年的1.03%升至去年的1.31%。同期,新韩信用卡从1.45%升至1.51%;韩亚信用卡从1.67%升至1.87%;友利信用卡从1.22%升至1.44%。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3 22:30:26 -
韩2月家庭贷款环比增加4.3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委员会12日发布的《2025年2月家庭贷款动向》资料显示,截至2月,韩国家庭贷款余额为167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环比增4.3万亿韩元。 具体来看,住房抵押贷款环比增加5万亿韩元,增幅环比扩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家庭贷款环比分别增加5000亿韩元和1.5万亿韩元。 金融委员会表示,在年初设定新的经营目标后,正式开始受理家庭贷款。叠加新学期搬家需求等因素,导致贷款余额大幅增长。 韩国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3 01:59:26 -
停业比经营更难! 韩国个体工商户困境重重
韩国统计厅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为550万户,较去年11月的570万户减少20万户。这一数字低于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时期的590万户。 专家分析指出,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内需疲软和经济长期低迷。特别是去年12月实施紧急戒严后,消费心理迅速冻结,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和信用度下降,债务负担加重。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申请贷款的个体工商户共有335.8956万户,贷款总额达到1122.791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886万亿元),同比增加7719亿韩元。其中,贷款逾期超过3个月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5.506万户,同比增长35%;贷款规模为30.724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9%。 业内人士表示,疫情期间,许多个体工商户依靠贷款延期政策勉强维持经营,但随着内需持续低迷,经营压力日益加重,难以维持生计。即使选择停业,个体工商户仍需承担店铺修复费用、现有贷款偿还等成本。对于加盟店而言,还需支付违约金,选择停业同样需要大量资金。 面对个体工商户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关业界呼吁政府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当前家庭消费恶化和内需冻结等问题,使得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首尔一家已停业的餐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2 00:08:36 -
经济挑战加剧 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降至新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10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降至550万人,创下自2023年1月“地方病”(指在部分地区小规模暴发的流行病)暴发前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疫情后个体工商户数量曾一度呈现恢复迹象,但与去年11月的570多万人相比,减少了超过20万人。自2009年以来,这一数字一直维持在560万至570万之间,并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冲击降至550万人水平。 专家分析,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需疲软和经济低迷的长期化。中央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正熙(音)表示:“尽管新冠疫情后的社交限制措施已解除,但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等消费习惯已成常态。此外,高物价与高利率的持续,也使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环境愈发严峻。” 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炳勋(音)同样指出,随着疫情期间推行的贷款延期、利息缓缴等扶持政策相继到期,再加上内需持续低迷,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面临经营困境,难以维持生计。 多数个体工商户反映,销售额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物价上涨等因素进一步加重了经营负担。韩国经济人协会委托市场调研机构Mono Research的调查显示,在500名受访个体工商户中,22.2%认为原材料和材料成本是最大压力来源,其次是人工费(21.2%)、租金(18.7%)和贷款偿还本息(14.2%)。 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受访者称去年净利润较前年下降,降幅达13.3%,而仅有28%的受访者表示盈利有所增长。展望今年,62.2%的受访者预计净利润将进一步下滑,61.2%预计销售额将继续减少。 面对个体工商户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专家呼吁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支持措施。李正熙表示:“随着送货机器人和自助服务终端等自动化技术的普及,选择放弃个体经营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政府亟需推出中长期就业支持政策,以积极应对这一变化。” 石炳勋则强调,过去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通过鼓励创业推动个体工商户数量增长,而当前应将政策重点转向为停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就业衔接支持,而非单纯推动创业。 首尔中区黄鹤洞的一家二手厨房家具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0 19:48:08 -
贷款又被拒!在韩外国人贷款业务仍面临挑战
#在韩国居留的中国人陈伟持有长期居留签证F2签证。尽管他在韩国生活了近十年,韩语也说得非常流利,但申请贷款对他来说并非易事。最近,陈先生急需一笔资金,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时发现,由于韩国主要银行很少为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业务,他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渠道。 对于在韩国工作数年的外籍人员来说,攒下大量资金并非易事。由于生活成本上升、理财知识匮乏等多重原因,多数外籍人员面临着资金管理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北银行和BNK庆南银行面向外籍客户分别推出了“JB外籍劳工贷款”和“K Dream外国人信用贷款”等贷款产品。此外,全北银行水原外国人金融中心正在向持有E9、E7、F2、F5和F6签证类型的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JB BRAVO KOREA LOAN”服务。其贷款金额最低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990元),最高4000万韩元。 随着韩国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外籍人员逐渐成为韩国金融市场的新兴客户群体。根据韩国法务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长期居住(90天以上)的外籍人员已达265.0783万人,约占韩国总人口的5%,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尽管如此,外籍人员在申请贷款时仍面临诸多限制。与韩国人相比,外籍人员的信用记录不足,且缺乏担保资产,这使得他们在申请贷款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对外籍人员的贷款审批流程更为严格,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贷款难度。 韩国主要商业银行也提供外籍人员可申请的贷款产品,如KB国民银行的“Welcome Plus全租资金贷款”、新韩银行的“SOL GLOBAL全租资金贷款”以及友利银行的“公寓贷款”等,但这些产品并非专门为外籍客户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是不动产抵押贷款产品,对于更需要信用贷款的外籍人员来说,申请门槛较高。 银行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担保,银行仅凭个人信用决定是否放贷。但如果外国人在贷款后离境并拒绝还款,银行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对外籍人员的信用贷款业务持谨慎态度。” 有观点认为,外籍人员在韩国开设银行账户、办理金融理财和海外汇款等业务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多数银行仍选择将外籍客户拒之门外。专家指出,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等方式来消化风险,但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广泛采纳。 由于大型金融机构贷款渠道有限,外籍人员不得不转向私人放贷者或非法贷款渠道。专门处理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律师白秀雄(音)表示:“在韩国工作的外国人中,能够利用金融机构贷款产品的人并不多。因此,近年来利用非法私人金融的外国人受害案例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有必要考虑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合适的贷款产品。” 随着外籍人员收入规模的增加,提供适合其金融需求的服务已成为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韩亚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白钟浩(音)指出:“与普遍认为外国人主要是低收入劳动者、金融需求有限的观念不同,近年来外国劳动者的收入与韩国人相差不大,且具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韩国金融业需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以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体。”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3-07 17:00:00 -
韩国经济下行 三成大企资金状况亮红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大企中就有3家表示今年的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销售额逾千亿韩元的大企业(不包括国企和金融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31%的受访企业表示今年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11%的企业表示有所改善,58%的企业表示与去年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及土木工程(50%)、金属(45.5%)、石油化工(33.3%)等行业资金状况恶化最为显著。韩经协分析指出,这些行业长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全球供应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筹措困境。 关于影响企业资金状况的主要负面因素,“汇率波动”回答最多,占24.3%,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23%)、借贷利率高企(17.7%)等回答紧随其后。此外,36%的受访企业预计今年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仅11%的企业表示资金需求将减少。在资金投入最多的领域方面,“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39.7%)位居首位,其次依次为“设备投资”(21.3%)、“偿还贷款”(14.3%)以及、“人工费和管理费”(14%)等。 在此次调查中,每5家企业中就有1家企业(20%)表示,营业利润已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尽管韩国银行(央行)已于上月25日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但58%的企业认为年内不会出现进一步降息。 多数企业预测,今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将在1500韩元左右达到峰值。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指出:"尽管近期实施了降息政策,但建筑、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仍深陷经济低迷。政府应当着力稳定汇率波动,降低企业外汇风险,同时加大财政补贴、优化金融政策、扩大税收减免等支持力度,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2025-03-06 19:52:12 -
韩国步入超老龄社会 地方空心化危机加剧
30日,光州某空房的墙壁倒塌,管辖地方自治团体限制附近路边通行。【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韩国步入超老龄社会,地方地区空置房屋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每100户家庭中就有8户为空置房屋,凸显了空置房屋问题的严重性。 大韩建设政策研究院于5日以统计厅发布的住宅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的《各年度及地区空置房屋现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空置房屋数量达153.4万户,同比增加约5.7%,较2015年增加43.6%。自2015年以来,全国空置房屋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06.8万户逐年增加至2019年的151.7万户,创历史新高。 调查显示,尽管2020年至2021年期间,由于住宅价格上升,空置房屋数量有所减少,2021年降至139.5万户,但自2022年起,空置房屋数量再次回升。全国空置房屋在总住宅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6.5%持续上升,2019年飙升至8.4%,2021年小幅回落至7.4%,但2022年和2023年分别回升至7.6%和7.9%。 从地区分布来看,京畿道的空置房屋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8.6%,位居首位,其次是庆南(8.7%)和庆北(8.4%)。在京畿道内部,平泽的空置房屋占比最高,达11.2%,其次是华城(8.1%)、富川(6.3%)、水原(6.1%)和南杨州(5%)等。 从人口与空置房屋的比例来看,全国范围内每千人中有29.9户空置房屋,较2015年的每千人20.7户有所增加。具体而言,全南地区的空置房屋比例最高,每千人中有67.2户,其次是江原道(54户)、忠南(53.1户)、庆北(50.5户)和庆南(40.8户)。相比之下,人口密集的首儿和京畿道空置房屋比例最低,分别为每千人11.5户和21.0户。 大韩建设政策研究院指出,地方自治团体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空置房屋问题。长期闲置的房屋不仅会影响周边住宅的价值,还可能导致乡间居住环境的不稳定和贫民化问题,甚至引发犯罪率上升。研究院副研究委员高夏熙(音)建议:“地方自治团体应将空置房屋纳入公有财产管理体系,通过整顿和改造,将其转化为低收入阶层和青年群体的租赁住宅或商业化用途。通过提供贷款优惠或低价出售等方案,为地方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25-03-05 19:49:58
-
韩去年四季度家庭负债占GDP比重全球第二 楼市回暖或加剧金融压力
韩国的家庭负债率仍处于全球最高水平。尽管政府设定了将家庭负债率控制在80%的目标,但在首尔市解除部分地区土地交易许可规定后,韩国银行(央行)又下调基准利率,房地产市场再度升温,家庭负债增加的趋势预计将持续。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16日发布的最新《全球负债》(Global Debt)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为91.7%,在全球38个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加拿大(100.6%)。这一比重远高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46.0%)、亚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57.4%)以及全球平均水平(60.3%)。 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比重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7年上升,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2020至2021年)急剧攀升,2021年底一度达到98.7%,被视为韩国经济的潜在风险之一。此后,由于调整国民账户统计基准,使GDP规模扩大,该比重有所下降至90%出头的水平。 不过,有分析指出,若将韩国独特的“全税保证金”纳入统计,韩国的家庭负债率或已达到全球最高水平。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下属的韩国经济研究院(KERI)在2023年发布的《全税保证金计入家庭负债的估算及启示》报告中指出,未被纳入国际统计的全税保证金在2022年底已达105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09万亿元)。 央行的《家庭信贷累积风险分析与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若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3年累计)上升1个百分点,4至5年后GDP增长率(3年累计)将下降0.25至0.28个百分点。研究还显示,家庭信贷持续增加后,3至5年内发生“经济衰退(年度GDP增长率转负)”的概率明显上升。此外,当家庭信贷比率超过80%后,消费收缩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衰退的风险。 面对居高不下的家庭债务比率,韩国政府已多次表态将推动债务水平缓解。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2月21日在宏观经济与金融事务会议(F4)上表示:“为了将家庭债务比率稳定至不会对国家经济造成负担的80%水平,未来家庭债务增长率应严格控制在2025年预计经济增长率(3.8%)范围内。” 不过,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可能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随着主要商业银行近期放宽住房抵押贷款条件,带动2月第一周首尔公寓价格在连续三周下跌后反弹。2月12日,首尔市长吴世勋宣布解除江南区三成洞、大峙洞、清潭洞及蚕室洞291个住宅地块的土地交易许可限制。2月25日,韩国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75%。 由于房地产交易的贷款审批及放款通常存在2至3个月的滞后期,上述政策调整对家庭债务增长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显现。
2025-03-16 20:22:10 -
Homeplus申请重组引发金融界震荡 银行风险敞口受关注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正式申请企业重组,金融市场的不安情绪进一步扩散。此举已引发连锁反应,不仅使Homeplus票据首次被银行业认定为违约,也加剧了市场对其风险敞口及应收账款担保贷款潜在损失的担忧。 据金融界13日消息,Homeplus已于10日被韩国金融结算院列入“停止往来账户持有人”名单。随后,SC第一银行和新韩银行相继将其票据认定为最终违约。此举与Homeplus在4日启动企业重组程序后发生的逾期付款直接相关。根据Homeplus向法院提交的资料,其金融敞口规模高达1.346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 从资金结构来看,韩华金融集团向Homeplus提供了约1.2万亿韩元的优先贷款,占据主要部分。银行业方面,五大银行合计提供1106亿韩元贷款,其中,国民银行贷款规模最大,为547亿韩元,新韩银行和友利银行分别提供289亿韩元和270亿韩元。此外,Homeplus的供应商还从国民、新韩、友利、IBK企业银行等机构获得总计300亿韩元的应收账款担保贷款。若Homeplus未能按期偿还,供应商将面临直接还款压力。 银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Homeplus承诺将维持正常运营,且银行贷款规模相对较小,预计本息回收问题不大,但我们仍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当前更大的担忧是供应商等小商户可能面临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为此,主要银行已推出支持措施,包括向受影响的合作企业提供最高5亿韩元的新贷款,并实施优惠利率及手续费减免等政策。 目前,市场焦点正集中在Homeplus永登浦店、金川店、京畿道东水原店和釜山新都市店四家门店的未来走向上。这四家门店涉及的5800亿韩元贷款将于今年8月到期,目前能否延期仍无定论。这些门店由IGIS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运营,其旗下房地产基金IGIS KORIF私募房地产投资信托13号于2012年购入相关物业并开展租赁业务。 银行业相关人士表示:“鉴于Homeplus已进入企业重组程序,贷款延期事宜仍在讨论中。由于距离贷款到期日尚有时日,预计将在4月前后形成初步方案。” 首尔市某家Homeplus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4 00:12:22 -
韩国互联网银行员工平均年薪突破1亿韩元
韩国金融机构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Kakao银行、Toss银行、K银行韩国互联网银行去年员工平均年薪达到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7万元)。 具体来看,去年Kakao银行1671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4亿韩元,同比增长10.7%;Toss银行684名员工平均年薪为1.17亿韩元,同比下降14%;K银行619名员工平均年薪为9900万韩元,同比增长11.2%。 与此同时,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去年上半年的平均年薪为6050万韩元,月薪突破1000万韩元。外资银行方面,韩国花旗银行和渣打韩国第一银行两家银行的员工平均年薪从2023年的1.125亿韩元增至1.21亿韩元,月薪同样突破了1000万韩元。 数据显示,韩国花旗银行去年1621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29亿韩元,较2023年的1.17亿韩元增长了10.3%;渣打韩国第一银行去年3515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13亿韩元,较2023年的1.08亿韩元增长了4.6%。在此期间,渣打韩国第一银行行长的年薪从2023年的15亿韩元增至去年的16亿韩元。 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快速发展,员工的平均年薪也突破1亿韩元,并与主要商业银行的年薪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内需低迷、个体工商户倒闭率创新高的背景下,银行员工的高薪和政府贷款政策受到批评。此外,去年银行大幅扩大贷款业务,创下了历史最高业绩,这也引发了争议。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4 00:11:49 -
韩国信用卡逾期率创20年新高 经济低迷加剧还款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和银行联合会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普通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逾期率为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这是自2004年“信用卡危机”以来时隔20年的最高水平。普通商业银行是指可时经营信用卡业务的银行,不包括已分拆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逾期率从2021年的1.8%升至2022年的2%,2023年进一步升至2.8%,去年则达到3.1%,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包括商业银行和特殊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的信用卡逾期率去年为1.9%,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 有分析认为,银行信用卡逾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低迷。韩国经济增长率2022年为2.7%,2023年为1.4%,去年为2%,而今年预计为1%左右,显示出低增长趋势的长期化。特别是,作为衡量内需经济的重要指标,民间消费和建筑投资等持续疲软,导致贷款逾期率上升。根据统计厅的数据,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同比下降2.2%,这是自2003年(-3.1%)以来的最大降幅。 通常,信用评分较低的民众更容易依赖信用卡贷款。随着韩国经济增长放缓,信用卡逾期率逐年上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形势恶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信用卡贷款或现金服务借款,随后出现逾期现象。同时,银行贷款门槛也不断提高,高利率的信用卡贷款服务需求也增加。” 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四大金融集团旗下主要信用卡公司的逾期率也呈上升趋势。KB国民信用卡的信用卡逾期率从2023年的1.03%升至去年的1.31%。同期,新韩信用卡从1.45%升至1.51%;韩亚信用卡从1.67%升至1.87%;友利信用卡从1.22%升至1.44%。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3 22:30:26 -
韩2月家庭贷款环比增加4.3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委员会12日发布的《2025年2月家庭贷款动向》资料显示,截至2月,韩国家庭贷款余额为167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环比增4.3万亿韩元。 具体来看,住房抵押贷款环比增加5万亿韩元,增幅环比扩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家庭贷款环比分别增加5000亿韩元和1.5万亿韩元。 金融委员会表示,在年初设定新的经营目标后,正式开始受理家庭贷款。叠加新学期搬家需求等因素,导致贷款余额大幅增长。 韩国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3 01:59:26 -
停业比经营更难! 韩国个体工商户困境重重
韩国统计厅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为550万户,较去年11月的570万户减少20万户。这一数字低于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时期的590万户。 专家分析指出,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内需疲软和经济长期低迷。特别是去年12月实施紧急戒严后,消费心理迅速冻结,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和信用度下降,债务负担加重。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申请贷款的个体工商户共有335.8956万户,贷款总额达到1122.791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886万亿元),同比增加7719亿韩元。其中,贷款逾期超过3个月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5.506万户,同比增长35%;贷款规模为30.724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9%。 业内人士表示,疫情期间,许多个体工商户依靠贷款延期政策勉强维持经营,但随着内需持续低迷,经营压力日益加重,难以维持生计。即使选择停业,个体工商户仍需承担店铺修复费用、现有贷款偿还等成本。对于加盟店而言,还需支付违约金,选择停业同样需要大量资金。 面对个体工商户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关业界呼吁政府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当前家庭消费恶化和内需冻结等问题,使得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首尔一家已停业的餐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2 00:08:36 -
经济挑战加剧 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降至新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10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降至550万人,创下自2023年1月“地方病”(指在部分地区小规模暴发的流行病)暴发前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疫情后个体工商户数量曾一度呈现恢复迹象,但与去年11月的570多万人相比,减少了超过20万人。自2009年以来,这一数字一直维持在560万至570万之间,并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冲击降至550万人水平。 专家分析,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需疲软和经济低迷的长期化。中央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正熙(音)表示:“尽管新冠疫情后的社交限制措施已解除,但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等消费习惯已成常态。此外,高物价与高利率的持续,也使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环境愈发严峻。” 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炳勋(音)同样指出,随着疫情期间推行的贷款延期、利息缓缴等扶持政策相继到期,再加上内需持续低迷,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面临经营困境,难以维持生计。 多数个体工商户反映,销售额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物价上涨等因素进一步加重了经营负担。韩国经济人协会委托市场调研机构Mono Research的调查显示,在500名受访个体工商户中,22.2%认为原材料和材料成本是最大压力来源,其次是人工费(21.2%)、租金(18.7%)和贷款偿还本息(14.2%)。 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受访者称去年净利润较前年下降,降幅达13.3%,而仅有28%的受访者表示盈利有所增长。展望今年,62.2%的受访者预计净利润将进一步下滑,61.2%预计销售额将继续减少。 面对个体工商户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专家呼吁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支持措施。李正熙表示:“随着送货机器人和自助服务终端等自动化技术的普及,选择放弃个体经营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政府亟需推出中长期就业支持政策,以积极应对这一变化。” 石炳勋则强调,过去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通过鼓励创业推动个体工商户数量增长,而当前应将政策重点转向为停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就业衔接支持,而非单纯推动创业。 首尔中区黄鹤洞的一家二手厨房家具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0 19:48:08 -
贷款又被拒!在韩外国人贷款业务仍面临挑战
#在韩国居留的中国人陈伟持有长期居留签证F2签证。尽管他在韩国生活了近十年,韩语也说得非常流利,但申请贷款对他来说并非易事。最近,陈先生急需一笔资金,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时发现,由于韩国主要银行很少为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业务,他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渠道。 对于在韩国工作数年的外籍人员来说,攒下大量资金并非易事。由于生活成本上升、理财知识匮乏等多重原因,多数外籍人员面临着资金管理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北银行和BNK庆南银行面向外籍客户分别推出了“JB外籍劳工贷款”和“K Dream外国人信用贷款”等贷款产品。此外,全北银行水原外国人金融中心正在向持有E9、E7、F2、F5和F6签证类型的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JB BRAVO KOREA LOAN”服务。其贷款金额最低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990元),最高4000万韩元。 随着韩国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外籍人员逐渐成为韩国金融市场的新兴客户群体。根据韩国法务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长期居住(90天以上)的外籍人员已达265.0783万人,约占韩国总人口的5%,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尽管如此,外籍人员在申请贷款时仍面临诸多限制。与韩国人相比,外籍人员的信用记录不足,且缺乏担保资产,这使得他们在申请贷款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对外籍人员的贷款审批流程更为严格,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贷款难度。 韩国主要商业银行也提供外籍人员可申请的贷款产品,如KB国民银行的“Welcome Plus全租资金贷款”、新韩银行的“SOL GLOBAL全租资金贷款”以及友利银行的“公寓贷款”等,但这些产品并非专门为外籍客户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是不动产抵押贷款产品,对于更需要信用贷款的外籍人员来说,申请门槛较高。 银行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担保,银行仅凭个人信用决定是否放贷。但如果外国人在贷款后离境并拒绝还款,银行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对外籍人员的信用贷款业务持谨慎态度。” 有观点认为,外籍人员在韩国开设银行账户、办理金融理财和海外汇款等业务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多数银行仍选择将外籍客户拒之门外。专家指出,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等方式来消化风险,但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广泛采纳。 由于大型金融机构贷款渠道有限,外籍人员不得不转向私人放贷者或非法贷款渠道。专门处理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律师白秀雄(音)表示:“在韩国工作的外国人中,能够利用金融机构贷款产品的人并不多。因此,近年来利用非法私人金融的外国人受害案例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有必要考虑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合适的贷款产品。” 随着外籍人员收入规模的增加,提供适合其金融需求的服务已成为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韩亚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白钟浩(音)指出:“与普遍认为外国人主要是低收入劳动者、金融需求有限的观念不同,近年来外国劳动者的收入与韩国人相差不大,且具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韩国金融业需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以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体。”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3-07 17:00:00 -
韩国经济下行 三成大企资金状况亮红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大企中就有3家表示今年的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销售额逾千亿韩元的大企业(不包括国企和金融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31%的受访企业表示今年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11%的企业表示有所改善,58%的企业表示与去年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及土木工程(50%)、金属(45.5%)、石油化工(33.3%)等行业资金状况恶化最为显著。韩经协分析指出,这些行业长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全球供应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筹措困境。 关于影响企业资金状况的主要负面因素,“汇率波动”回答最多,占24.3%,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23%)、借贷利率高企(17.7%)等回答紧随其后。此外,36%的受访企业预计今年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仅11%的企业表示资金需求将减少。在资金投入最多的领域方面,“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39.7%)位居首位,其次依次为“设备投资”(21.3%)、“偿还贷款”(14.3%)以及、“人工费和管理费”(14%)等。 在此次调查中,每5家企业中就有1家企业(20%)表示,营业利润已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尽管韩国银行(央行)已于上月25日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但58%的企业认为年内不会出现进一步降息。 多数企业预测,今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将在1500韩元左右达到峰值。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指出:"尽管近期实施了降息政策,但建筑、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仍深陷经济低迷。政府应当着力稳定汇率波动,降低企业外汇风险,同时加大财政补贴、优化金融政策、扩大税收减免等支持力度,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2025-03-06 19:52:12 -
韩国步入超老龄社会 地方空心化危机加剧
30日,光州某空房的墙壁倒塌,管辖地方自治团体限制附近路边通行。【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韩国步入超老龄社会,地方地区空置房屋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每100户家庭中就有8户为空置房屋,凸显了空置房屋问题的严重性。 大韩建设政策研究院于5日以统计厅发布的住宅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的《各年度及地区空置房屋现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空置房屋数量达153.4万户,同比增加约5.7%,较2015年增加43.6%。自2015年以来,全国空置房屋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06.8万户逐年增加至2019年的151.7万户,创历史新高。 调查显示,尽管2020年至2021年期间,由于住宅价格上升,空置房屋数量有所减少,2021年降至139.5万户,但自2022年起,空置房屋数量再次回升。全国空置房屋在总住宅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6.5%持续上升,2019年飙升至8.4%,2021年小幅回落至7.4%,但2022年和2023年分别回升至7.6%和7.9%。 从地区分布来看,京畿道的空置房屋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8.6%,位居首位,其次是庆南(8.7%)和庆北(8.4%)。在京畿道内部,平泽的空置房屋占比最高,达11.2%,其次是华城(8.1%)、富川(6.3%)、水原(6.1%)和南杨州(5%)等。 从人口与空置房屋的比例来看,全国范围内每千人中有29.9户空置房屋,较2015年的每千人20.7户有所增加。具体而言,全南地区的空置房屋比例最高,每千人中有67.2户,其次是江原道(54户)、忠南(53.1户)、庆北(50.5户)和庆南(40.8户)。相比之下,人口密集的首儿和京畿道空置房屋比例最低,分别为每千人11.5户和21.0户。 大韩建设政策研究院指出,地方自治团体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空置房屋问题。长期闲置的房屋不仅会影响周边住宅的价值,还可能导致乡间居住环境的不稳定和贫民化问题,甚至引发犯罪率上升。研究院副研究委员高夏熙(音)建议:“地方自治团体应将空置房屋纳入公有财产管理体系,通过整顿和改造,将其转化为低收入阶层和青年群体的租赁住宅或商业化用途。通过提供贷款优惠或低价出售等方案,为地方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25-03-05 19: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