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零售’新闻 25个
-
外国游客数量逐步增加 韩国流通业推出特色服务
近年来,外籍游客已成为韩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为吸引更多客户,韩国流通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外籍游客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的数据,今年1月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8%,超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其中,中国游客数量最多,达36.4万人次,其后依次为日本(17.5万人次)、中国台湾(13.5万人次)、美国(7.4万人次)和中国香港(4.4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日常游”深受外籍游客的青睐。“日常游”是指以体验韩国人日常生活为核心的旅游方式,涵盖时尚、美容、美食、住宿、休闲等领域。 根据韩国金融科技公司Orange Square对访韩外籍游客预付卡“Wow Pass”的支付数据分析,去年外籍游客在韩国消费最多的领域是化妆品,在消费额排名前1000的商店中,化妆品行业占比达22%,其次是服装(15%)。 这一趋势在企业的业绩中也得到体现。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的外籍游客销售额增幅从去年的30%升至今年60%以上,增长近两倍。此外,MUSINSA的线下门店的退税金额破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同比增长6倍。希杰欧利芙洋(CJ Olive Young)去年外籍游客销售额同比增长140%。 除美妆与时尚外,便利店也成为外籍游客消费的重要领域。GS零售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GS25便利店内外币兑换服务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退税业务总交易量同比暴增935%;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 为吸引更多外籍游客,韩国流通企业纷纷加强相关服务和优惠措施。近期,GS零售在其运营的GS25便利店加装了“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是一款可24小时提供外币兑换服务的设备,可将美元、日元、欧元等15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韩元。每次兑换上限为4000美元,同时还支持预付卡的发行和充值。预付卡可在购买后以15国货币进行充值,并在充值时自动换算为韩元。 此外,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计划扩大针对外籍游客的体验内容和服务。Musinsa计划通过引入退税服务机和外语导览服务,提升外籍游客的购物便利性。同时,从去年4月起,各大Olive Young门店已投入可实时翻译16种语言的便携式翻译机,为外籍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外籍游客在韩屋风格的希杰欧利芙洋庆州皇南店前拍照留念。【图片提供 希杰欧利芙洋】
2025-03-08 17:00:00 -
韩国便利店GS25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
韩国GS零售5日宣布,为优化外籍游客的外币兑换服务,在钟路、仁寺洞等地的GS25便利店内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提供24小时外币兑换服务,支持美元、日元、人民币等15中外币兑换成韩元,并同时提供“预付卡”服务。外籍游客可在自助服务机上购买预付卡后,使用15种外币进行充值,充值时会自动兑换成韩元。 根据GS零售的数据,去年外币兑换服务机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其中,接待外籍游客最多的店铺为GS25安宁仁寺洞店。 韩国旅游发展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48.4%,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访韩游客数量的增加,前往韩国便利店利用金融服务的外籍顾客也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GS25自2023年起优化针对外籍顾客的金融服务,包括外币兑换服务、退税及移动支付等服务。今后,GS25计划通过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一步提升外币兑换的便利性。GS零售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针对外籍顾客的各种服务,将GS25打造成‘外国游客访韩必到的打卡地’。” 一位顾客正在GS25便利店内通过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行外币兑换。【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3-05 20:39:09 -
韩国折扣零售店逆势崛起 高折扣模式受消费者热捧
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韩国折扣零售店(Off-Price Retailing Store,简称OPR)正受到消费者日益关注。 据零售业界23日消息,OPR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通过大规模采购库存或过季商品,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目前,该模式在北美已相当成熟,约6700家门店遍布各地,而在韩国仍处于发展初期。 韩国目前运营OPR门店的主要企业包括新世界百货的Factory Store、现代百货的OFFWORKS及E-Land Retail的NC PIKS等。其中,E-Land Retail是最早引入OPR的企业,自2013年在堂山店试点以来,陆续扩展至NewCore Outlet千户店、NC百货江西店和松坡店。 新世界百货于2017年在Starfield高阳购物中心开设首家Factory Store,目前已运营18家门店。现代百货则于2019年9月在东大门开设首家OFFWORKS门店,随后陆续进驻Garden Five、松岛、SPACE1及大田店,目前共运营5家门店。 OPR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竞争力。除了传统奢侈品牌,部分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新奢品牌也加入其中,折扣力度最高可达90%,远超传统奥特莱斯30%至50%的折扣幅度。 高折扣率主要得益于海外直接采购,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企业通过与品牌方直接签约,大量采购库存及过季商品,避免中间商加价,确保价格优势。 以NC PIKS为例,该品牌在美国和欧洲设有专业采购团队,每周精选商品运回韩国。同时,OPR门店采用仓储式布局,减少陈列与装潢成本,使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面对高物价环境,OPR销售表现持续攀升。新世界Factory Store成立七年后,去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6亿元),较成立首年增长13倍。 现代百货OFFWORKS去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成为现代百货集团旗下增速最快的零售品牌。其中,去年新增客户占比达30%至40%,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NC PIKS的客户粘性同样较高,门店复购率达30%。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大企业正加快OPR业务扩张。新世界计划今年在韩国新开4家Factory Store,目标年交易额达1200亿韩元。此外,该品牌还计划在老挝首都万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正式进军国际市场。 位于Starfield水原购物中心的Factory Store【图片来源 新世界百货】
2025-02-23 23:53:59 -
韩国零售业加速布局"ESG快闪店"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近期,韩国零售业正加速布局“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快闪店”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旨在通过减少废弃物、提升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以短期运营、高效营销为特点的零售形式,快闪店近年来因环保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为减少快闪店运营产生的废弃物,部分企业开始研发专用设备,并扩大对可回收包装材料的应用范围。尽管这一环保趋势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品牌正从单纯追求业绩,转向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运营,体现出零售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适应与调整。 据业界最新消息,韩国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正大力推广环保快闪店模式,其每月举办的品牌快闪店已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专属设备,以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和废弃处理。这些设备不仅能有效营造品牌氛围,还可根据需求多次重组使用,显著降低资源浪费。Musinsa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设计快闪店时,企业将可重复使用与回收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力求在环保理念与品牌形象之间实现平衡。 TOUN28快闪店推出的“冰山肥皂”【图片来源 TOUN28】 美妆行业也在积极响应环保快闪店趋势。韩国本土品牌TOUN28在去年10月参加Musinsa“美妆节”期间,推出了洗发用固体皂,并通过优化展位布置精简设备,减少资源消耗。此外,该品牌还将肥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回收再加工为“冰山肥皂”,供消费者现场取用,增强环保互动体验。TOUN28还使用废旧报纸制作产品包装,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韩国知名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也在积极推动环保快闪店模式,重点关注废弃化妆品容器的回收利用。去年10月,集团在首尔圣水洞举办的快闪店中,展示了废弃容器的回收流程,并推广简易分类回收方法。通过现场演示废弃容器的升级再造与再利用,爱茉莉太平洋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对环保行动的认知与参与度。 去年10月,爱茉莉太平洋在圣水洞开设的快闪店一景。【图片来源 爱茉莉太平洋】 然而,尽管环保快闪店模式备受关注,其短期运营特性带来的废弃物管理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尤其是在首尔圣水洞等热门区域,工厂型快闪店因独特的工业风格备受欢迎,但由于其运营周期通常仅为1至2周,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迅速堆积,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为应对这一问题,城东区政府自去年起设立专门工作组,制定并发布《城东区快闪店手册》,旨在推动ESG理念在快闪店运营中的落地实施。手册核心内容包括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明确建筑用途申报、控制噪音污染、减少废弃物产生、推行分类回收以及鼓励使用可重复利用容器等。然而,该手册目前仅为指导性文件,缺乏法律约束力,企业仍需自觉遵守。 此外,快闪店废弃物管理仍存在监管漏洞。根据现行法规,建筑废弃物超过5吨需进行申报并分类回收,但快闪店平均仅产生约3吨废弃物,难以纳入监管范围。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将废弃物交由报价最低的处理公司,是否真正完成分类回收仍存疑。对此,城东区政府表示担忧,计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监管力度。 业内人士指出,快闪店作为短期内最大化市场影响力的工具,与ESG理念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冲突。然而,随着年轻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领先企业正加速推进环保转型,推动快闪店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韩国零售业的“ESG快闪店”模式有望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企业、政府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协作,这一模式或将为全球零售行业提供可借鉴的环保实践范例。
2025-02-23 18:54:20 -
经济衰退下韩国消费者转向企业型超市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21年来最大跌幅,并连续第三年下滑。随着韩国遭遇21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消费者纷纷转向超市购物,而非选择大型超市。 韩国统计厅最新数据显示,去年零售销售同比下降2.2%,主要受高通胀压力影响,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销售均出现下滑。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也是继2022年下降0.3%和2023年下降1.4%之后,零售销售额连续第三年下跌。 内需疲软导致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等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双双下滑。然而,企业型超市(SSM)却逆势增长,成为市场的新宠。 GS零售旗下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达到1.6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9亿元)同比增长11.1%;营业利润为315亿韩元,同比增长15.4%。 值得注意的是,GS The Fresh的销售额已连续三年增长,营业利润也连续两年上升。分析指出,企业型超市通常位于居民区或商业区,方便消费者就近购物,因此吸引了更多顾客。 另一家企业型超市乐天超市的去年销售额为1.296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93亿韩元。尽管销售额同比小幅下降0.8%,但营业利润增长了14.4%。自2022年录得55亿韩元亏损后,乐天超市的营业利润已连续两年增长。相比之下,乐天玛特的销售额(5.5765万亿韩元)和营业利润(650亿韩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8%和25.5%。 事实上,在乐天购物运营的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电商、Himart等零售渠道中,只有企业型超市的营业利润实现增长。企业型超市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利性和以小包装商品为主的销售策略。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按需购买、理性消费,而企业型超市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资料,去年韩国企业型超市行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6%,超过了便利店(4.3%),成为增长最快的零售渠道。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仅增长1.4%,而大型超市则下降了0.8%。 位于仁川市黔丹洞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2-11 23:34:58 -
健康风潮席卷韩国便利店 新年目标带动销售增长
随着新的一年到来,消费者对于制定新年健康及减肥目标的热情高涨,推动了健康管理类商品在便利店市场的热销。 韩国连锁便利店CU于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健康相关商品的销售额环比实现了大幅增涨。CU销售的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销售额分别环比增长20.6%和18.9%,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具体来看,在低热量商品类别中,水果类销售额增长28.2%、沙拉类增长20.7%、红薯增长12.8%等,均呈现出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而在功能性商品类别中,蛋白质饮料销售额增长20.1%、鸡胸肉增长18.2%、蛋白质棒增长14.2%等,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悉,相关健康产品尤其受到20至30岁年轻人群的青睐。分析指出,这是得益于益健娱乐(Healthy Pleasure)成为年轻人关注的重点趋势,使得健康管理在年轻群体中日益受到重视。 此外,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偏好在性别上呈现出不同趋势。CU对相关商品类别的性别销售比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热量商品的消费者中60.8%为女性,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者中65.3%为男性,反映出女性在体重管理方面更为集中,而男性则更侧重于肌肉运动。 韩国另一家便利店GS25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本月1日至15日为基准,GS25销售的沙拉和鸡胸肉销售额环比分别上涨了38.6%和29.8%。为了顺应这一健康管理趋势,GS25于本月7日针对健身群体新推出两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饭团,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多元化需求。 对此,BGF零售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健康管理成为普遍趋势,相关商品的销售额正逐年激增。便利店作为消费者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将继续积极调整商品结构,引入更多符合健康需求的优质商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需求。”
2025-01-31 20:29:41 -
K美妆与K时尚新地标 圣水洞吸引全球目光
首尔圣水洞一带因其独特的文化与时尚魅力,已成为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及外国游客的热门“圣地”。近年来,以K时尚与K美妆为主导,各类企业的旗舰店及政府机构的快闪店在这里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人群。 据流通业界27日消息,圣水洞原为首尔的准工业区,自2012年起,年轻艺术家、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纷纷进驻,赋予了该地“潮流”标签。旧工厂和仓库被改造为展览馆、时装秀场,老旧住宅区也摇身一变,成为独具风格的餐厅、咖啡馆和艺术家工作室。 圣水站下班时间段的日均客流量从2014年的8000人增长至2023年的1.8万人,特别是3号出口周末人潮涌动,甚至引发安全隐患担忧。为此,城东区政府特别开设了“圣水站直播”优兔(YouTube)频道(@seongsuLive),实时展示现场情况。 随着人流聚集,企业纷纷在圣水洞开设旗舰店。韩国知名品牌HANDSOME、New Balance及三星物产旗下时尚品牌BEAKER均已入驻。此外,时尚平台MUSINSA于2022年将总部从江南搬迁至圣水洞,并于大林仓库开设“Musinsa Store Seongsu@DaelimChanggo”,集合100多个品牌的服饰、鞋类和配饰。 美妆零售巨头欧利芙洋(Olive Young)是圣水洞的另一标志性企业。去年11月22日,欧利芙洋在圣水站4号出口附近开设了5层楼高的创新旗舰店“Olive Young N 圣水”,展示K美妆的未来蓝图。该店自开业两个月来,吸引超过50万名访客,日均客流量达8000人,去年12月25日至今年1月1日期间更高达1万人以上。 圣水洞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Olive Young N 圣水”的访客中,外籍游客占比高达50%,其消费占比达到70%。日本、中国和东南亚游客数量最多,来自欧美及澳洲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像当地人一样生活”(Live like local)的旅游趋势,使圣水洞成为外国游客的重要一站。尤其是“Olive Young N 圣水”提供的皮肤与头皮测试(Skin Fit Studio)及彩妆体验(Makeup Studio)等服务,深受游客青睐,每天开店前便有外籍游客排队等待。 欧利芙洋相关人士表示:“圣水洞独特的体验内容,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不仅吸引了本地顾客,也让外国游客慕名而来。我们通过专业化服务,力求提供世界级的K美妆体验。”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27 19:02:30 -
韩国零售销售额创21年最大降幅 内需低迷态势加剧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自2003年“信用卡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两年下降,这一现象即便在外汇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未曾出现。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2.1%。这是自2003年(-3.1%)以来同期的最大降幅,时隔21年再次出现。当年因信用卡过度发行引发的“信用卡危机”曾导致消费大幅下滑,而此次消费萎缩同样波及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耐用品消费同比下降2.8%,准耐用品下降3.7%,非耐用品下降1.3%。这是继2023年之后,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第二年同时下滑。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这种现象尚属首次。 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耐用品中的乘用车消费在2023年增长7.6%后,于去年大幅下降6.5%;准耐用品中的服装消费从2023年的微增(0.2%)转为下降3.2%;非耐用品中的食品饮料受高物价影响持续低迷,继2023年下降1.8%后,去年再度下滑2.5%,降幅进一步扩大。这是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滑。 与商品消费疲软相对应,服务消费增速也显著放缓。去年1月至11月,服务生产同比增长1.5%,远低于2023年的3.4%和2022年的6.9%。这一趋势显示,尽管疫情结束后服务消费曾短暂复苏,其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 通常情况下,商品和服务消费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趋势,但近年来两者均陷入低迷,进一步凸显内需困境。尽管自去年10月起连续降息一度提振了市场对内需复苏的期待,但“12.3紧急戒严”对消费信心的冲击再次令内需恢复蒙上阴影。 专家表示,高汇率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加重内需压力。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石秉勋指出:“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企业延缓投资,内需疲软的趋势可能持续深化。” 首尔明洞商业街某服装店门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20:04:21 -
高物价下韩国民众选择"在家做饭"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去年韩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14.18,同比上涨2.3%,达到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涨幅较2022年的5.1%和2023年的3.6%明显放缓,标志着物价压力有所缓解。 然而,进入新年以来,韩国食品和生活用品售价纷纷上涨。流通业相关人士表示,各种原材料涨价,加上韩元贬值,提价不可避免。新年的食品饮料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预计将持续上升。 近期,部分韩国食品企业以巧克力和棕榈油价格上涨为由上调商品价格。好丽友旗下13种产品价格上月平均上涨10.6%;海太制果的10种产品售价平均上涨8.6%。此外,炸鸡品牌PURADAK旗下10款菜品价格自去年12月30日起上涨最多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 与此同时,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加剧,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韩元贬值加剧了物价上涨压力,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政策可能将对韩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近期韩国政治动荡因素也可能将进一步推高韩国物价。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为减少食品支出,逐渐倾向于选择“在家做饭”,推动了大型超市和便利店销售额大幅增长。易买得去年12月生鱼片和牛肉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和12%。乐天玛特速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预制菜和寿司产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和10%。 然而,随着诸多消费者选择“在家做饭”,餐厅、咖啡厅等直接受到影响,申请停业的个体工商户不断增加。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领取失业补贴的个体工商户达3319户,同比增长8.6%,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年末年初本是消费旺季,但由于韩国政局骤然紧张,社会氛围也陷入不安。受此影响,人们逐渐减少聚会和外出,消费情绪进一步走弱,对韩国的零售市场造成直接冲击。” 韩国大型超市的杯面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9 20:15:59 -
GS零售今年出口规模超900万美元 加速开拓全球市场
韩国大型零售商GS Retail于26日宣布,今年出口规模超过900万美元,与2017年相比,出口额增长了超过65倍。从2017年以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0万元)的出口额起步,公司出口规模逐年攀升。2020年,GS Retail获得“300万美元出口奖”,2022年再创佳绩,荣获“700万美元出口奖”。 GS Retail认为,公司通过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丰富产品阵容等措施,公司成功扩大了出口规模。此外,针对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推出创新产品的策略,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根据GS Retail的数据,GS Retail的出口产品从2017年的40多种增加到今年的600多种,出口目的地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北美、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受韩国文化内容热潮的带动,GS Retail与奈飞(Netflix)合作推出的10多种产品创下了200万美元的出口业绩,成为公司出口产品中的销量冠军。其中,与《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推出的饮料产品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尤为畅销。 GS Retail正在加速扩大出口国家和产品阵容,并设定了到2025年实现1000万美元出口额的目标。为此,公司计划开拓清真等新兴市场,并扩大进入当地超市等新的流通渠道的比例。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韩国甜品等产品的出口力度。 GS Retail进出口组组长朴志焕(音)表示:“这一成果是公司多年来通过出口业务积累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开拓出口渠道的结果。未来,我们将出口更多优质产品,开拓全球市场,进一步巩固韩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国香港的一家超市内,陈列着GS Retail与奈飞合作推出的联名产品。【图片提供 GS Retail】
2024-12-26 20:06:10
-
外国游客数量逐步增加 韩国流通业推出特色服务
近年来,外籍游客已成为韩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为吸引更多客户,韩国流通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外籍游客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的数据,今年1月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8%,超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其中,中国游客数量最多,达36.4万人次,其后依次为日本(17.5万人次)、中国台湾(13.5万人次)、美国(7.4万人次)和中国香港(4.4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日常游”深受外籍游客的青睐。“日常游”是指以体验韩国人日常生活为核心的旅游方式,涵盖时尚、美容、美食、住宿、休闲等领域。 根据韩国金融科技公司Orange Square对访韩外籍游客预付卡“Wow Pass”的支付数据分析,去年外籍游客在韩国消费最多的领域是化妆品,在消费额排名前1000的商店中,化妆品行业占比达22%,其次是服装(15%)。 这一趋势在企业的业绩中也得到体现。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的外籍游客销售额增幅从去年的30%升至今年60%以上,增长近两倍。此外,MUSINSA的线下门店的退税金额破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同比增长6倍。希杰欧利芙洋(CJ Olive Young)去年外籍游客销售额同比增长140%。 除美妆与时尚外,便利店也成为外籍游客消费的重要领域。GS零售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GS25便利店内外币兑换服务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退税业务总交易量同比暴增935%;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 为吸引更多外籍游客,韩国流通企业纷纷加强相关服务和优惠措施。近期,GS零售在其运营的GS25便利店加装了“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是一款可24小时提供外币兑换服务的设备,可将美元、日元、欧元等15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韩元。每次兑换上限为4000美元,同时还支持预付卡的发行和充值。预付卡可在购买后以15国货币进行充值,并在充值时自动换算为韩元。 此外,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计划扩大针对外籍游客的体验内容和服务。Musinsa计划通过引入退税服务机和外语导览服务,提升外籍游客的购物便利性。同时,从去年4月起,各大Olive Young门店已投入可实时翻译16种语言的便携式翻译机,为外籍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外籍游客在韩屋风格的希杰欧利芙洋庆州皇南店前拍照留念。【图片提供 希杰欧利芙洋】
2025-03-08 17:00:00 -
韩国便利店GS25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
韩国GS零售5日宣布,为优化外籍游客的外币兑换服务,在钟路、仁寺洞等地的GS25便利店内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提供24小时外币兑换服务,支持美元、日元、人民币等15中外币兑换成韩元,并同时提供“预付卡”服务。外籍游客可在自助服务机上购买预付卡后,使用15种外币进行充值,充值时会自动兑换成韩元。 根据GS零售的数据,去年外币兑换服务机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其中,接待外籍游客最多的店铺为GS25安宁仁寺洞店。 韩国旅游发展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48.4%,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访韩游客数量的增加,前往韩国便利店利用金融服务的外籍顾客也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GS25自2023年起优化针对外籍顾客的金融服务,包括外币兑换服务、退税及移动支付等服务。今后,GS25计划通过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一步提升外币兑换的便利性。GS零售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针对外籍顾客的各种服务,将GS25打造成‘外国游客访韩必到的打卡地’。” 一位顾客正在GS25便利店内通过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行外币兑换。【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3-05 20:39:09 -
韩国折扣零售店逆势崛起 高折扣模式受消费者热捧
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韩国折扣零售店(Off-Price Retailing Store,简称OPR)正受到消费者日益关注。 据零售业界23日消息,OPR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通过大规模采购库存或过季商品,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目前,该模式在北美已相当成熟,约6700家门店遍布各地,而在韩国仍处于发展初期。 韩国目前运营OPR门店的主要企业包括新世界百货的Factory Store、现代百货的OFFWORKS及E-Land Retail的NC PIKS等。其中,E-Land Retail是最早引入OPR的企业,自2013年在堂山店试点以来,陆续扩展至NewCore Outlet千户店、NC百货江西店和松坡店。 新世界百货于2017年在Starfield高阳购物中心开设首家Factory Store,目前已运营18家门店。现代百货则于2019年9月在东大门开设首家OFFWORKS门店,随后陆续进驻Garden Five、松岛、SPACE1及大田店,目前共运营5家门店。 OPR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竞争力。除了传统奢侈品牌,部分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新奢品牌也加入其中,折扣力度最高可达90%,远超传统奥特莱斯30%至50%的折扣幅度。 高折扣率主要得益于海外直接采购,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企业通过与品牌方直接签约,大量采购库存及过季商品,避免中间商加价,确保价格优势。 以NC PIKS为例,该品牌在美国和欧洲设有专业采购团队,每周精选商品运回韩国。同时,OPR门店采用仓储式布局,减少陈列与装潢成本,使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面对高物价环境,OPR销售表现持续攀升。新世界Factory Store成立七年后,去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6亿元),较成立首年增长13倍。 现代百货OFFWORKS去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成为现代百货集团旗下增速最快的零售品牌。其中,去年新增客户占比达30%至40%,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NC PIKS的客户粘性同样较高,门店复购率达30%。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大企业正加快OPR业务扩张。新世界计划今年在韩国新开4家Factory Store,目标年交易额达1200亿韩元。此外,该品牌还计划在老挝首都万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正式进军国际市场。 位于Starfield水原购物中心的Factory Store【图片来源 新世界百货】
2025-02-23 23:53:59 -
韩国零售业加速布局"ESG快闪店"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近期,韩国零售业正加速布局“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快闪店”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旨在通过减少废弃物、提升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以短期运营、高效营销为特点的零售形式,快闪店近年来因环保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为减少快闪店运营产生的废弃物,部分企业开始研发专用设备,并扩大对可回收包装材料的应用范围。尽管这一环保趋势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品牌正从单纯追求业绩,转向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运营,体现出零售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适应与调整。 据业界最新消息,韩国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正大力推广环保快闪店模式,其每月举办的品牌快闪店已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专属设备,以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和废弃处理。这些设备不仅能有效营造品牌氛围,还可根据需求多次重组使用,显著降低资源浪费。Musinsa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设计快闪店时,企业将可重复使用与回收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力求在环保理念与品牌形象之间实现平衡。 TOUN28快闪店推出的“冰山肥皂”【图片来源 TOUN28】 美妆行业也在积极响应环保快闪店趋势。韩国本土品牌TOUN28在去年10月参加Musinsa“美妆节”期间,推出了洗发用固体皂,并通过优化展位布置精简设备,减少资源消耗。此外,该品牌还将肥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回收再加工为“冰山肥皂”,供消费者现场取用,增强环保互动体验。TOUN28还使用废旧报纸制作产品包装,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韩国知名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也在积极推动环保快闪店模式,重点关注废弃化妆品容器的回收利用。去年10月,集团在首尔圣水洞举办的快闪店中,展示了废弃容器的回收流程,并推广简易分类回收方法。通过现场演示废弃容器的升级再造与再利用,爱茉莉太平洋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对环保行动的认知与参与度。 去年10月,爱茉莉太平洋在圣水洞开设的快闪店一景。【图片来源 爱茉莉太平洋】 然而,尽管环保快闪店模式备受关注,其短期运营特性带来的废弃物管理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尤其是在首尔圣水洞等热门区域,工厂型快闪店因独特的工业风格备受欢迎,但由于其运营周期通常仅为1至2周,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迅速堆积,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为应对这一问题,城东区政府自去年起设立专门工作组,制定并发布《城东区快闪店手册》,旨在推动ESG理念在快闪店运营中的落地实施。手册核心内容包括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明确建筑用途申报、控制噪音污染、减少废弃物产生、推行分类回收以及鼓励使用可重复利用容器等。然而,该手册目前仅为指导性文件,缺乏法律约束力,企业仍需自觉遵守。 此外,快闪店废弃物管理仍存在监管漏洞。根据现行法规,建筑废弃物超过5吨需进行申报并分类回收,但快闪店平均仅产生约3吨废弃物,难以纳入监管范围。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将废弃物交由报价最低的处理公司,是否真正完成分类回收仍存疑。对此,城东区政府表示担忧,计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监管力度。 业内人士指出,快闪店作为短期内最大化市场影响力的工具,与ESG理念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冲突。然而,随着年轻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领先企业正加速推进环保转型,推动快闪店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韩国零售业的“ESG快闪店”模式有望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企业、政府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协作,这一模式或将为全球零售行业提供可借鉴的环保实践范例。
2025-02-23 18:54:20 -
经济衰退下韩国消费者转向企业型超市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21年来最大跌幅,并连续第三年下滑。随着韩国遭遇21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消费者纷纷转向超市购物,而非选择大型超市。 韩国统计厅最新数据显示,去年零售销售同比下降2.2%,主要受高通胀压力影响,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销售均出现下滑。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也是继2022年下降0.3%和2023年下降1.4%之后,零售销售额连续第三年下跌。 内需疲软导致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等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双双下滑。然而,企业型超市(SSM)却逆势增长,成为市场的新宠。 GS零售旗下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达到1.6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9亿元)同比增长11.1%;营业利润为315亿韩元,同比增长15.4%。 值得注意的是,GS The Fresh的销售额已连续三年增长,营业利润也连续两年上升。分析指出,企业型超市通常位于居民区或商业区,方便消费者就近购物,因此吸引了更多顾客。 另一家企业型超市乐天超市的去年销售额为1.296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93亿韩元。尽管销售额同比小幅下降0.8%,但营业利润增长了14.4%。自2022年录得55亿韩元亏损后,乐天超市的营业利润已连续两年增长。相比之下,乐天玛特的销售额(5.5765万亿韩元)和营业利润(650亿韩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8%和25.5%。 事实上,在乐天购物运营的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电商、Himart等零售渠道中,只有企业型超市的营业利润实现增长。企业型超市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利性和以小包装商品为主的销售策略。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按需购买、理性消费,而企业型超市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资料,去年韩国企业型超市行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6%,超过了便利店(4.3%),成为增长最快的零售渠道。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仅增长1.4%,而大型超市则下降了0.8%。 位于仁川市黔丹洞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2-11 23:34:58 -
健康风潮席卷韩国便利店 新年目标带动销售增长
随着新的一年到来,消费者对于制定新年健康及减肥目标的热情高涨,推动了健康管理类商品在便利店市场的热销。 韩国连锁便利店CU于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健康相关商品的销售额环比实现了大幅增涨。CU销售的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销售额分别环比增长20.6%和18.9%,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具体来看,在低热量商品类别中,水果类销售额增长28.2%、沙拉类增长20.7%、红薯增长12.8%等,均呈现出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而在功能性商品类别中,蛋白质饮料销售额增长20.1%、鸡胸肉增长18.2%、蛋白质棒增长14.2%等,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悉,相关健康产品尤其受到20至30岁年轻人群的青睐。分析指出,这是得益于益健娱乐(Healthy Pleasure)成为年轻人关注的重点趋势,使得健康管理在年轻群体中日益受到重视。 此外,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偏好在性别上呈现出不同趋势。CU对相关商品类别的性别销售比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热量商品的消费者中60.8%为女性,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者中65.3%为男性,反映出女性在体重管理方面更为集中,而男性则更侧重于肌肉运动。 韩国另一家便利店GS25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本月1日至15日为基准,GS25销售的沙拉和鸡胸肉销售额环比分别上涨了38.6%和29.8%。为了顺应这一健康管理趋势,GS25于本月7日针对健身群体新推出两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饭团,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多元化需求。 对此,BGF零售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健康管理成为普遍趋势,相关商品的销售额正逐年激增。便利店作为消费者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将继续积极调整商品结构,引入更多符合健康需求的优质商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需求。”
2025-01-31 20:29:41 -
K美妆与K时尚新地标 圣水洞吸引全球目光
首尔圣水洞一带因其独特的文化与时尚魅力,已成为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及外国游客的热门“圣地”。近年来,以K时尚与K美妆为主导,各类企业的旗舰店及政府机构的快闪店在这里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人群。 据流通业界27日消息,圣水洞原为首尔的准工业区,自2012年起,年轻艺术家、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纷纷进驻,赋予了该地“潮流”标签。旧工厂和仓库被改造为展览馆、时装秀场,老旧住宅区也摇身一变,成为独具风格的餐厅、咖啡馆和艺术家工作室。 圣水站下班时间段的日均客流量从2014年的8000人增长至2023年的1.8万人,特别是3号出口周末人潮涌动,甚至引发安全隐患担忧。为此,城东区政府特别开设了“圣水站直播”优兔(YouTube)频道(@seongsuLive),实时展示现场情况。 随着人流聚集,企业纷纷在圣水洞开设旗舰店。韩国知名品牌HANDSOME、New Balance及三星物产旗下时尚品牌BEAKER均已入驻。此外,时尚平台MUSINSA于2022年将总部从江南搬迁至圣水洞,并于大林仓库开设“Musinsa Store Seongsu@DaelimChanggo”,集合100多个品牌的服饰、鞋类和配饰。 美妆零售巨头欧利芙洋(Olive Young)是圣水洞的另一标志性企业。去年11月22日,欧利芙洋在圣水站4号出口附近开设了5层楼高的创新旗舰店“Olive Young N 圣水”,展示K美妆的未来蓝图。该店自开业两个月来,吸引超过50万名访客,日均客流量达8000人,去年12月25日至今年1月1日期间更高达1万人以上。 圣水洞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Olive Young N 圣水”的访客中,外籍游客占比高达50%,其消费占比达到70%。日本、中国和东南亚游客数量最多,来自欧美及澳洲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像当地人一样生活”(Live like local)的旅游趋势,使圣水洞成为外国游客的重要一站。尤其是“Olive Young N 圣水”提供的皮肤与头皮测试(Skin Fit Studio)及彩妆体验(Makeup Studio)等服务,深受游客青睐,每天开店前便有外籍游客排队等待。 欧利芙洋相关人士表示:“圣水洞独特的体验内容,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不仅吸引了本地顾客,也让外国游客慕名而来。我们通过专业化服务,力求提供世界级的K美妆体验。”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27 19:02:30 -
韩国零售销售额创21年最大降幅 内需低迷态势加剧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自2003年“信用卡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两年下降,这一现象即便在外汇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未曾出现。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2.1%。这是自2003年(-3.1%)以来同期的最大降幅,时隔21年再次出现。当年因信用卡过度发行引发的“信用卡危机”曾导致消费大幅下滑,而此次消费萎缩同样波及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耐用品消费同比下降2.8%,准耐用品下降3.7%,非耐用品下降1.3%。这是继2023年之后,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第二年同时下滑。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这种现象尚属首次。 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耐用品中的乘用车消费在2023年增长7.6%后,于去年大幅下降6.5%;准耐用品中的服装消费从2023年的微增(0.2%)转为下降3.2%;非耐用品中的食品饮料受高物价影响持续低迷,继2023年下降1.8%后,去年再度下滑2.5%,降幅进一步扩大。这是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滑。 与商品消费疲软相对应,服务消费增速也显著放缓。去年1月至11月,服务生产同比增长1.5%,远低于2023年的3.4%和2022年的6.9%。这一趋势显示,尽管疫情结束后服务消费曾短暂复苏,其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 通常情况下,商品和服务消费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趋势,但近年来两者均陷入低迷,进一步凸显内需困境。尽管自去年10月起连续降息一度提振了市场对内需复苏的期待,但“12.3紧急戒严”对消费信心的冲击再次令内需恢复蒙上阴影。 专家表示,高汇率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加重内需压力。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石秉勋指出:“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企业延缓投资,内需疲软的趋势可能持续深化。” 首尔明洞商业街某服装店门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20:04:21 -
高物价下韩国民众选择"在家做饭"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去年韩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14.18,同比上涨2.3%,达到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涨幅较2022年的5.1%和2023年的3.6%明显放缓,标志着物价压力有所缓解。 然而,进入新年以来,韩国食品和生活用品售价纷纷上涨。流通业相关人士表示,各种原材料涨价,加上韩元贬值,提价不可避免。新年的食品饮料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预计将持续上升。 近期,部分韩国食品企业以巧克力和棕榈油价格上涨为由上调商品价格。好丽友旗下13种产品价格上月平均上涨10.6%;海太制果的10种产品售价平均上涨8.6%。此外,炸鸡品牌PURADAK旗下10款菜品价格自去年12月30日起上涨最多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 与此同时,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加剧,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韩元贬值加剧了物价上涨压力,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政策可能将对韩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近期韩国政治动荡因素也可能将进一步推高韩国物价。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为减少食品支出,逐渐倾向于选择“在家做饭”,推动了大型超市和便利店销售额大幅增长。易买得去年12月生鱼片和牛肉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和12%。乐天玛特速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预制菜和寿司产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和10%。 然而,随着诸多消费者选择“在家做饭”,餐厅、咖啡厅等直接受到影响,申请停业的个体工商户不断增加。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领取失业补贴的个体工商户达3319户,同比增长8.6%,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年末年初本是消费旺季,但由于韩国政局骤然紧张,社会氛围也陷入不安。受此影响,人们逐渐减少聚会和外出,消费情绪进一步走弱,对韩国的零售市场造成直接冲击。” 韩国大型超市的杯面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9 20:15:59 -
GS零售今年出口规模超900万美元 加速开拓全球市场
韩国大型零售商GS Retail于26日宣布,今年出口规模超过900万美元,与2017年相比,出口额增长了超过65倍。从2017年以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0万元)的出口额起步,公司出口规模逐年攀升。2020年,GS Retail获得“300万美元出口奖”,2022年再创佳绩,荣获“700万美元出口奖”。 GS Retail认为,公司通过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丰富产品阵容等措施,公司成功扩大了出口规模。此外,针对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推出创新产品的策略,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根据GS Retail的数据,GS Retail的出口产品从2017年的40多种增加到今年的600多种,出口目的地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北美、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受韩国文化内容热潮的带动,GS Retail与奈飞(Netflix)合作推出的10多种产品创下了200万美元的出口业绩,成为公司出口产品中的销量冠军。其中,与《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推出的饮料产品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尤为畅销。 GS Retail正在加速扩大出口国家和产品阵容,并设定了到2025年实现1000万美元出口额的目标。为此,公司计划开拓清真等新兴市场,并扩大进入当地超市等新的流通渠道的比例。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韩国甜品等产品的出口力度。 GS Retail进出口组组长朴志焕(音)表示:“这一成果是公司多年来通过出口业务积累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开拓出口渠道的结果。未来,我们将出口更多优质产品,开拓全球市场,进一步巩固韩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国香港的一家超市内,陈列着GS Retail与奈飞合作推出的联名产品。【图片提供 GS Retail】
2024-12-26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