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高龄’新闻 18个
-
韩国医护人员逾半数曾遭暴力或性骚扰 女性受害者比例更高
韩国保健医疗工会今年1月对全国约4.49万名工会成员进行保健医疗实态调查,并于19日公布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半数以上医护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经历过语言辱骂、人身攻击或性骚扰等暴力事件。 数据显示,55.7%的受访者表示遭受过辱骂、暴力或性暴力等行为。其中,遭遇语言辱骂(包括高声斥责、人身侮辱等)受访者占55.1%,遭遇肢体暴力占11.5%,遭受性骚扰或性侵犯则占7.2%。 从性别来看,女性受害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中有59.8%表示遭受过辱骂,12.7%遭受过肢体暴力,8.4%遭受过性骚扰。男性相应比例则分别为36%、6.9%和2.5%。 医疗行业暴力事件频发,但多数受害者选择“忍气吞声”。数据显示,72%的受访者未采取任何正式应对措施,仅向周围熟人倾诉或默默忍受。在遭受暴言、暴力和性骚扰的受访者中,分别有75.5%、61.2%和66.4%表示“没有正式申诉,仅私下诉苦”。向工会、职场内部申诉机制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者比例极低,分别仅为1.8%、2.4%和2.6%。 更令人担忧的是,93%的受害者表示所在机构未采取任何形式的应对或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暂停工作、安排休息、隔离施暴者、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给予带薪假期等应对措施,但现实中往往难以落实。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施暴者为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其中,在遭遇暴言、暴力和性骚扰案例中,施暴者为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2.7%、84.5%和74.2%,为患者家属的比例分别为26.5%、9.5%和9.9%。 保健医疗工会指出,随着韩国进入低生育率、高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护理服务体系也在不断扩展,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强化对医护人员的人权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医护暴力事件持续发生。
2025-06-20 02:46:43 -
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 友利金融集团借鉴日本经验寻找突破口
一项研究显示,随着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借鉴已率先进入这一阶段的日本经验,或将成为韩国金融机构寻找突破口的重要契机。日本金融机构能够在危机中实现“华丽转身”,关键在于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强化企业金融和转型金融。这一成功经验对韩国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韩国友利金融集团旗下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18日发布《日本经济大转型》研究报告,并在友利银行总部举行记者座谈会。 据介绍,研究所历时一年多深入研究,并通过走访日本当地金融机构,详细分析了日本如何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冲击。 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所长朴正勋(音)表示:“为了给韩国金融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战略参考,我们此前走访了日本金融机构,深入探究其应对经济及金融挑战的成功之道。” 研究所重点分析了日本三大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瑞穗金融集团(Mizuho)如何通过拓展海外业务,成功摆脱长期萧条与低增长困境。 在日本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面临巨大压力。然而,上述三大集团凭借全球化布局逐步走出低谷。数据显示,三大金融集团的海外营业利润在2023年已达到2006年的5倍,海外业务在整体营业利润中的占比也从15%跃升至50%,为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企业金融也是助力日本金融机构摆脱长期低迷的重要支柱。研究所指出,日本商业不动产市场规模是住宅市场的2.7倍,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盈利机会。 此外,日本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府碳中和政策,大力推进转型金融,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以瑞穗金融集团为例,该集团是日本12家主要发电企业中11家的主力贷款行。2021至2023年间,瑞穗在转型金融领域的累计贷款规模高达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6亿元),取得显著成果。 研究所还指出,随着老龄化加剧,日本的资产管理模式也经历了重大转变。日本金融机构的生命周期资产管理、高龄友好型产业发展、护理与认知症保险的创新等,这些都是值得韩国参考借鉴的重要经验。 研究所强调,日本经验不仅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更为友利金融集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友利金融集团以收购保险公司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能力,致力于开发面向银发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子公司间的协同合作,支持新兴企业发展,扩大海外业务布局。
2025-06-19 01:16:02 -
韩国"银发创业潮"涌现 高负债低收益隐忧浮现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高龄个体工商户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方案》报告显示,出生于1964至1974年的第二波婴儿潮一代共954万人,正式步入退休阶段。 据报告,2023年韩国个体工商户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3.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位列第七。除墨西哥外,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于韩国的国家普遍经济规模较小。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元化的薪资就业岗位,因此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低。而韩国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在就业结构中的占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00至2014年期间,个体工商户占就业人口比例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而2015至2024年期间,这一降幅放缓至年均0.23个百分点。报告分析,随着第一波婴儿潮一代(1955至1963年出生者)陆续退休,60岁以上高龄个体工商户数量从2015年的142万人大幅增至2024年的210万人。鉴于面向退休人员的常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预计第二波婴儿潮一代退休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选择从事个体经营。报告预测,截至2032年,60岁以上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较2015年增加约106万人,达248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9%。 据悉,高龄个体工商户多数进入住宿餐饮、零售批发、建筑等极为不稳定的行业,导致从业者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薄弱、负债率高等多重挑战。数据显示,60岁新晋个体工商户的累计负债率高达140%,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水平。 报告分析认为,高龄人群在退休后选择个体经营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依靠养老金生活,他们更倾向于继续从事经济活动。因此,有必要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报告建议指出,应通过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发展来提升行业生产力,同时加强地方中小企业与高龄劳动者之间的就业对接机制建设。
2025-06-18 22:55:55 -
韩国高龄就业人口首超700万 临时工占比高达三成
韩国60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首次突破700万大关,但其中三成以上属于合同期限不足一年的临时工。由此可见,老年人口在退休后也积极参与经济活动,但从事工作的质量令人担忧。 据韩国统计厅16日公开的经济活动人口调查微观数据,今年5月60岁以上临时工数量达到198.6万人,是自198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60岁以上就业总人口为704.9万人,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其中约28%是合同期限在1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临时工。 与其他年龄相比,高龄临时工的增长尤为显著。5月60岁以上临时工较去年同期增加19.7万人,而其他年龄则普遍减少。进入今年以来,高龄临时工数量已连续5个月出现10万人以上增长趋势。目前,每10名临时工中就有4名是60岁以上高龄。 此外,70岁以上临时工数量也接近100万。5月70岁以上临时工数量达到97.6万人,同比增加13.9万人,为2018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统计厅相关人士指出,5月60岁以上临时工主要集中在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行业,而政府直接提供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该行业,并且大多合同期限不到一年。政府此前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计划创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提供岗位的历史最高纪录。 60岁以上人口中近一半还在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但获得稳定就业的机会有限。5月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为49.4%,达到1999年6月开始该项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活动参与率是指某一年龄人口中就业者与失业者所占比例。 近五年来,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上升4.6个百分点,几乎是15岁以上人口总增幅(2.6个百分点)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高龄群体的参与率仅比处于下降趋势的15至29岁青年群体(49.5%)低0.1个百分点。在全国17个市道中,10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高于青年群体。 专家指出,不能仅为老年人口提供临时短期岗位,还需制定更加长期的对策。加图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梁俊晳表示,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和老人贫困现状,政府有必要提供相关就业岗位,但从中长期来看,还需推进提高老人收入的养老金改革等结构性举措。
2025-06-17 18:49:12 -
首尔市民文化消费显著回升 艺术体验参与度恢复至疫前水平
首尔文化财团对1.24万名首尔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首尔市民文化体验实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率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参与率为7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63.1%,2022年小幅回升至69.1%,2024年恢复至76.1%。 具体来看,首尔市民人均年度文化体验支出达2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元),较2022年(16.8万韩元)增长27.4%,同期,市民年均参与文化艺术活动频次从4.6次跃升至7.2次,增幅达56.5%,呈显著增长态势。 从消费结构分析,30至39岁人群以26.5万韩元的年均文化体验支出位居各年龄段之首,而70岁以上老年群体消费额最低,仅为8.8万韩元。在活动类型方面,表演艺术与展览类活动的参与率达65.2%,显著高于电影观赏(47.9%)。分析认为,随着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普及,影院观影率下降,同时反映出线下文化体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后疫情时代市民文化需求的持续释放。 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通过网络媒介接触文化艺术类数字内容的比例达81.5%,较2022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影视动画类内容以65.3%的消费率居首,音乐内容(44%)和网络文学(25.7%)分列二三位。 在创新文化形式接受度方面,45.7%的受访市民表示愿意体验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文化艺术活动,但仅35.9%的受访者表现出付费意愿。在50岁以上人群中,55至64岁群体文化参与最为活跃,而75岁以上高龄人群参与度相对较低。 此外,残障人士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仍待加强。该群体无任何文化体验的比例高达64.5%,远超普通市民23.9%的水平。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文化活动的残障人士比例仅为0.7%,与普通市民(13.3%)存在显著差距。在无障碍文化设施建设方面,45.3%的受访者认为“便利可达性”是关键因素。 首尔文化财团理事长宋亨钟(音)强调:“本次调查证实文化艺术在应对社会孤独感和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首尔市政府的政策协同,重点推进‘文化包容性发展计划’,为弱势群体构建更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
2025-06-11 19:41:34 -
韩国老年就业率居经合组织之首 岗位质量堪忧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业率虽高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首位,但就业质量存在显著问题。迫于养老金保障不足的经济压力,多数退休老人不得不重返劳动市场,却普遍面临职业断层与岗位降级的双重困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于27日发布的《人口与就业趋势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占全体的37.3%,远超OECD平均水平(13.6%),较同为老龄化社会的日本(25.3%)高出1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是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首要因素。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远低于2024年韩国单人家庭最低生活费标准(134万韩元)。 然而,在老年人就业率持续攀升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上就业群体中,非正规就业者占61.2%,其中近半数(49.4%)集中于员工规模不足10人的微型企业。从职业分布看,35.4%集中于简单劳务岗位,15%从事机械操作工作,反映出高龄再就业者主要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体力劳动,普遍职业层级下移,缺乏稳定性和发展性。 此外,老年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呈断崖式下跌。据数据,60岁以上再就业者月均工资(278.9万韩元)较50多岁在职群体(350.9万韩元)下降20.5%。调查显示,53.2%的65岁以上再就业者表示当前岗位与原职业“完全无关”或“关联性较低”。据分析,老由于缺乏有效的职业衔接机制,多数老年人在再就业时不得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投完全不相关的新领域,从而陷入“职业降级及薪资下滑”的双重困境。对此,报告强调,亟需建立多方协商机制,就“如何确保老年劳动者在退出主要职业生涯后仍能稳定地参与经济活动”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报告指出,韩国高龄群体虽具有强烈就业意愿,但目前劳动市场难以提供匹配岗位。政府应尽快构建高龄人才就业支持体系,通过职业培训、岗位对接等政策干预,缓解“经验与岗位错配”问题。同时需建立弹性退休机制,延长专业人才职业生命周期,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2025-05-27 18:36:55 -
韩国内需持续低迷 人口危机成经济负增长催化剂
随着经济持续放缓,韩国内需疲软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出生率走低和人口老龄化等结构因素正在加剧消费低迷,令韩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韩国统计厅25日数据,3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3%,服务业生产减少0.3%,设备投资下降0.9%。韩国银行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私人消费环比下滑0.1%,设备投资与建筑投资则分别下降2.1%和3.2%。业内普遍认为,高利率与高物价造成的消费信心萎缩,以及全球不确定性增加,是当前内需疲软的直接原因。 另有分析指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发展成为更深层次的“结构桎梏”。韩国人口总数自2020年达到5183万人后已连续三年减少,2023年降至5133万人。与此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迅速上升,从2020年的16.4%升至去年的20%以上,正式迈入“超级老龄社会”。 人口减少不仅象征消费主力的减少,还导致消费倾向整体下降。随着劳动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占比提高,消费能力受到长期抑制。韩国企划财政部已启动相关分析,拟厘清人口与经济之间的深层关系,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据统计厅未来人口推算,截至2030年韩国人口或降至5131万人,2072年锐减至3622万人。其中,生产年龄人口(15至64岁)预计从2019年的3763万人减至2040年的3230万人;高龄人口占比从2025年的20.3%激增至2050年的40.1%。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指出,人口减少和老龄化正在双重压缩韩国的潜在增长率。2025至2030年间的潜在增长率预计降至1.5%,2031至2040年为0.7%,2041至2050年进一步低至0.1%。悲观情形下,2040年代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韩国银行也预测,受人口老龄化影响,2020至2035年间韩国家庭年均消费或下降0.7%。此外,民众普遍为长寿作准备,倾向减少当前消费来增加储蓄,这种“跨期替代效应”进一步抑制消费活力。在这种结构压力下,经济景气回升也难以实现内需复苏。 专家指出,单靠财政支出难以继续有效刺激消费,并呼吁通过劳动改革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群体的收入与消费能力。加图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梁俊皙指出:“如果能延长工作年限并改善薪资结构,扩大高龄人群就业与收入来源,才能缓解内需长期萎缩的局面。”
2025-05-25 23:50:29 -
韩国就业现回暖假象 老年苦撑场面青壮年齐缩水
上月韩国就业人数整体增加,但除去60岁以上高龄群体后,就业人数实际出现减少。受内需疲软和出口放缓双重影响,青年就业人数连续三个月减少20万以上,同时“经济中坚”40至59岁群体的就业岗位也在减少。随着美国掀起新一轮关税战,韩国主力产业制造业的就业前景或更加黯淡。 韩国统计厅9日发布的就业动向数据显示,上月韩国就业人数共计2858.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9.3万人。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5.2万人后,今年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 从年龄来看,60岁以上高龄群体引领就业人数增长。该年龄段就业人数多达673.2万人,同比增长36.5万人,占整体就业人口的23.5%。除60岁以上群体之外,其他年龄段的就业人数反而减少17.2万人。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减少20.6万人,40多岁减少4.9万人,50多岁减少2.6万人。仅30多岁群体实现就业增长,增加10.9万人。 今年年初以来,在政府推动的以高龄人口为主的“税收岗位”增加下,就业市场整体勉强得以支撑。从行业来看,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岗位的公共行政、国防及社会保障行政领域就业人数增加8.7万人,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需求增加的保健与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数则增长21.2万人。 相反,“优质岗位”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11.2万人,并且已连续9个月呈现减少趋势,减幅逐渐扩大。上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幅达到疫情时期2020年11月后4年4个月以来的最大值,原因在于去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的滞后效应。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韩国通商环境面临阴霾,制造业就业前景雪上加霜。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内需恢复乏力,消费品轻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随着美国对各类商品加征关税,以出口为主的韩国制造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的就业可能进一步恶化。 内需寒潮同时还对建筑业造成冲击。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在一年内减少18.5万人,创下自2013年统计开始以来的最大减幅,并已连续11个月减少,刷新最长连续下滑纪录。在个体经营方面,有雇员的个体户减少2.9万,而无雇员的“一人老板”则增加2.8万,由此可见企业运营环境持续恶化。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优质岗位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无特殊原因而选择“躺平”的青年人数也达到45.5万人,同比增加5.2万人,为2003年统计开始以来3月的最高水平。企划财政部指出,与去年不同,今年就业低迷已经波及至20多岁群体,企业倾向招聘有经验者,导致20多岁青年难以进入就业市场。 9日,在首尔西部雇佣福利中心,求职人员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0 18:48:34 -
韩国高龄驾驶者成"隐形杀手" 交通事故频发致剥夺老人驾驶权呼声高涨
首尔世宗大路附近行驶的车辆【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年来,韩国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社会各界对加强老年驾驶者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仅去年就发生了多起由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如7月份68岁司机逆行导致的事故及12月份74岁患有痴呆的司机引发的汽车冲撞事故等。尽管部分事故归因于车辆故障,但高龄驾驶者的疏忽和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媒体对高龄驾驶者交通事故的频繁报道,部分人士提出“应修改法律,禁止75岁以上人群驾驶”的强硬主张。然而,韩国道路交通公团交通事故分析系统(TAAS)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间,韩国共发生103.7516万起交通事故,其中65岁以上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事故达17.418万起,占全体的16.42%。从年龄层来看,50岁年龄段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事故最多,达24.2076万起,占23.34%,其次是40岁年龄段,达18.5628万起,占17.89%。65岁以上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事故数量位居第三。 但单纯以事故数量来比较不同年龄层的驾驶风险并不全面,因为韩国40至50岁年龄段的人口基数较大。据调查,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事故虽然数量上不及中年驾驶者,其事故的严重性更高。过去五年中,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事故导致3678人死亡,占所有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4632万人)的25%。尽管高龄驾驶者的事故数量相对较少,但事故致死率却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层。 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高龄驾驶者引发的死亡事故比例逐年上升。据韩国警察厅预测,到2030年,韩国高龄人口将达到1306万人,其中48%(约498万人)将持有驾照;到2040年,高龄人口将增至1724万人,其中76.3%(约1316万人)将持有驾照。 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驾驶者的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也会逐渐下降。韩国安全学会发布的《高龄驾驶者认知反应时间研究》指出,驾驶者的认知反应能力在51至55岁之间开始下降,55岁之后下降速度加快。此外,韩国道路交通公团发布的《高龄驾驶者主要交通事故情况及因素分析》报告指出,视力下降是高龄驾驶者的主要特征之一,尤其是视觉范围的缩小,显著增加了事故风险。 报告中,对65岁以上和25岁以下驾驶者的交通死亡事故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高龄驾驶者在交叉路口左转时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交叉路口的信息处理需求较大,而高龄驾驶者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弱。然而,仅以年龄为由剥夺高龄驾驶者的驾驶权利,将严重侵犯老年人的出行自由,尤其是考虑到韩国约有20%的公交车、出租车和货车司机为65岁以上的高龄者,若剥夺驾驶权将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生计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韩国《道路交通法》规定,75岁以上的驾驶者每三年需更新一次驾照,更新时需进行基本的健康检查和痴呆症状评估。国会立法调查处认为,现行的驾照更新要求较为宽松,应当通过实际的驾驶能力评估和加强认知功能检查来进一步严格管理。韩国政府近期决定在年内引入虚拟现实(VR)驾驶能力自我诊断测试,评估高龄驾驶者的认知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若测试结果显示驾驶能力显著下降,将引导驾驶者主动放弃驾照。此外,韩国各地方政府为鼓励高龄驾驶者自愿放弃驾照,推出了财政补贴政策,但补贴金额仅为10万至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至1500元),导致近年来驾照自愿返还率始终未能超过2%。 在海外,许多国家已采取更为严格的高龄驾驶者管理措施。美国大部分州均实行缩短驾照更新周期、医疗评估、道日本则规定71岁以上人群每三年需更新一次驾照,70岁以上人群在更新驾照时需接受老年人驾驶培训,75岁以上人群还需接受认知功能检查。若驾驶者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记录,还需进行现场驾驶评估。 韩国在应对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时,需在保障老年人出行自由与公共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多方位参考海外制度,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025-04-02 00:21:30 -
韩国进入超高龄社会 老年福利预算占比首破50%大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6日发布的《2025年高龄政策预算分析》报告显示,在韩国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背景下,2025年度政府社会福利预算中,老年领域支出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11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44亿元),占社会福利总预算229.1万亿韩元的50.6%。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韩国社会福利预算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社会福利总预算从2018年的133.8万亿韩元增加1.7倍,同期,老年领域预算从2018年的58.8万亿韩元增加近2倍。老年预算比重从2018至2022年的42%至43%,持续攀升至2023年的45.9%、2024年进一步增至47.5%,今年占比首次突破50%大关。 预算结构分析显示,以今年为基准,在115.8万亿韩元老年预算中,国民年金等公共年金支出占比达76.3%(88.3万亿韩元),"老年生活稳定"项目占21.5%(24.9万亿韩元),"老年医疗保障"占2.6%(3万亿韩元)。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年金在整体年金体系中的占比从44.3%提升至54.8%,而公务员年金(34.9%→30.4%)和军人年金(6.7%→5%)占比则呈现下降趋势。 在老年生活稳定项目方面,政府大幅增加了老年就业支持力度,相关预算从6000亿韩元激增至2.2万亿韩元,占比从6.4%提升至8.8%。地方自治团体的老年预算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老年预算占社会福利预算比重从2018年(93.5万亿韩元中)的31.2%上升至2024年(171万亿韩元中)的34.5%。 保健社会研究院副研究委员宋昌吉(音)在报告中表示:“随着人口高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预计老年预算的增长趋势将长期持续。为确保财政可持续性,需要在扩大老年人就业等社会参与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财政运营效率提升方案。"报告特别强调,不同地区因财政自主度和老龄化率差异,在老年福利供给能力上存在显著不均衡现象。
2025-03-26 22:51:21
-
韩国医护人员逾半数曾遭暴力或性骚扰 女性受害者比例更高
韩国保健医疗工会今年1月对全国约4.49万名工会成员进行保健医疗实态调查,并于19日公布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半数以上医护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经历过语言辱骂、人身攻击或性骚扰等暴力事件。 数据显示,55.7%的受访者表示遭受过辱骂、暴力或性暴力等行为。其中,遭遇语言辱骂(包括高声斥责、人身侮辱等)受访者占55.1%,遭遇肢体暴力占11.5%,遭受性骚扰或性侵犯则占7.2%。 从性别来看,女性受害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中有59.8%表示遭受过辱骂,12.7%遭受过肢体暴力,8.4%遭受过性骚扰。男性相应比例则分别为36%、6.9%和2.5%。 医疗行业暴力事件频发,但多数受害者选择“忍气吞声”。数据显示,72%的受访者未采取任何正式应对措施,仅向周围熟人倾诉或默默忍受。在遭受暴言、暴力和性骚扰的受访者中,分别有75.5%、61.2%和66.4%表示“没有正式申诉,仅私下诉苦”。向工会、职场内部申诉机制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者比例极低,分别仅为1.8%、2.4%和2.6%。 更令人担忧的是,93%的受害者表示所在机构未采取任何形式的应对或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暂停工作、安排休息、隔离施暴者、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给予带薪假期等应对措施,但现实中往往难以落实。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施暴者为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其中,在遭遇暴言、暴力和性骚扰案例中,施暴者为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2.7%、84.5%和74.2%,为患者家属的比例分别为26.5%、9.5%和9.9%。 保健医疗工会指出,随着韩国进入低生育率、高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护理服务体系也在不断扩展,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强化对医护人员的人权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医护暴力事件持续发生。
2025-06-20 02:46:43 -
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 友利金融集团借鉴日本经验寻找突破口
一项研究显示,随着韩国迈入超老龄社会,借鉴已率先进入这一阶段的日本经验,或将成为韩国金融机构寻找突破口的重要契机。日本金融机构能够在危机中实现“华丽转身”,关键在于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强化企业金融和转型金融。这一成功经验对韩国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韩国友利金融集团旗下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18日发布《日本经济大转型》研究报告,并在友利银行总部举行记者座谈会。 据介绍,研究所历时一年多深入研究,并通过走访日本当地金融机构,详细分析了日本如何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冲击。 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所长朴正勋(音)表示:“为了给韩国金融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战略参考,我们此前走访了日本金融机构,深入探究其应对经济及金融挑战的成功之道。” 研究所重点分析了日本三大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瑞穗金融集团(Mizuho)如何通过拓展海外业务,成功摆脱长期萧条与低增长困境。 在日本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面临巨大压力。然而,上述三大集团凭借全球化布局逐步走出低谷。数据显示,三大金融集团的海外营业利润在2023年已达到2006年的5倍,海外业务在整体营业利润中的占比也从15%跃升至50%,为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企业金融也是助力日本金融机构摆脱长期低迷的重要支柱。研究所指出,日本商业不动产市场规模是住宅市场的2.7倍,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盈利机会。 此外,日本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府碳中和政策,大力推进转型金融,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以瑞穗金融集团为例,该集团是日本12家主要发电企业中11家的主力贷款行。2021至2023年间,瑞穗在转型金融领域的累计贷款规模高达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6亿元),取得显著成果。 研究所还指出,随着老龄化加剧,日本的资产管理模式也经历了重大转变。日本金融机构的生命周期资产管理、高龄友好型产业发展、护理与认知症保险的创新等,这些都是值得韩国参考借鉴的重要经验。 研究所强调,日本经验不仅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更为友利金融集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友利金融集团以收购保险公司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能力,致力于开发面向银发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子公司间的协同合作,支持新兴企业发展,扩大海外业务布局。
2025-06-19 01:16:02 -
韩国"银发创业潮"涌现 高负债低收益隐忧浮现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高龄个体工商户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方案》报告显示,出生于1964至1974年的第二波婴儿潮一代共954万人,正式步入退休阶段。 据报告,2023年韩国个体工商户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3.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位列第七。除墨西哥外,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于韩国的国家普遍经济规模较小。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元化的薪资就业岗位,因此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低。而韩国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在就业结构中的占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00至2014年期间,个体工商户占就业人口比例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而2015至2024年期间,这一降幅放缓至年均0.23个百分点。报告分析,随着第一波婴儿潮一代(1955至1963年出生者)陆续退休,60岁以上高龄个体工商户数量从2015年的142万人大幅增至2024年的210万人。鉴于面向退休人员的常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预计第二波婴儿潮一代退休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选择从事个体经营。报告预测,截至2032年,60岁以上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较2015年增加约106万人,达248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9%。 据悉,高龄个体工商户多数进入住宿餐饮、零售批发、建筑等极为不稳定的行业,导致从业者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薄弱、负债率高等多重挑战。数据显示,60岁新晋个体工商户的累计负债率高达140%,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水平。 报告分析认为,高龄人群在退休后选择个体经营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依靠养老金生活,他们更倾向于继续从事经济活动。因此,有必要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报告建议指出,应通过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发展来提升行业生产力,同时加强地方中小企业与高龄劳动者之间的就业对接机制建设。
2025-06-18 22:55:55 -
韩国高龄就业人口首超700万 临时工占比高达三成
韩国60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首次突破700万大关,但其中三成以上属于合同期限不足一年的临时工。由此可见,老年人口在退休后也积极参与经济活动,但从事工作的质量令人担忧。 据韩国统计厅16日公开的经济活动人口调查微观数据,今年5月60岁以上临时工数量达到198.6万人,是自198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60岁以上就业总人口为704.9万人,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其中约28%是合同期限在1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临时工。 与其他年龄相比,高龄临时工的增长尤为显著。5月60岁以上临时工较去年同期增加19.7万人,而其他年龄则普遍减少。进入今年以来,高龄临时工数量已连续5个月出现10万人以上增长趋势。目前,每10名临时工中就有4名是60岁以上高龄。 此外,70岁以上临时工数量也接近100万。5月70岁以上临时工数量达到97.6万人,同比增加13.9万人,为2018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统计厅相关人士指出,5月60岁以上临时工主要集中在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行业,而政府直接提供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该行业,并且大多合同期限不到一年。政府此前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计划创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提供岗位的历史最高纪录。 60岁以上人口中近一半还在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但获得稳定就业的机会有限。5月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为49.4%,达到1999年6月开始该项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活动参与率是指某一年龄人口中就业者与失业者所占比例。 近五年来,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上升4.6个百分点,几乎是15岁以上人口总增幅(2.6个百分点)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高龄群体的参与率仅比处于下降趋势的15至29岁青年群体(49.5%)低0.1个百分点。在全国17个市道中,10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高于青年群体。 专家指出,不能仅为老年人口提供临时短期岗位,还需制定更加长期的对策。加图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梁俊晳表示,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和老人贫困现状,政府有必要提供相关就业岗位,但从中长期来看,还需推进提高老人收入的养老金改革等结构性举措。
2025-06-17 18:49:12 -
首尔市民文化消费显著回升 艺术体验参与度恢复至疫前水平
首尔文化财团对1.24万名首尔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首尔市民文化体验实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率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参与率为7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63.1%,2022年小幅回升至69.1%,2024年恢复至76.1%。 具体来看,首尔市民人均年度文化体验支出达2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元),较2022年(16.8万韩元)增长27.4%,同期,市民年均参与文化艺术活动频次从4.6次跃升至7.2次,增幅达56.5%,呈显著增长态势。 从消费结构分析,30至39岁人群以26.5万韩元的年均文化体验支出位居各年龄段之首,而70岁以上老年群体消费额最低,仅为8.8万韩元。在活动类型方面,表演艺术与展览类活动的参与率达65.2%,显著高于电影观赏(47.9%)。分析认为,随着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普及,影院观影率下降,同时反映出线下文化体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后疫情时代市民文化需求的持续释放。 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通过网络媒介接触文化艺术类数字内容的比例达81.5%,较2022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影视动画类内容以65.3%的消费率居首,音乐内容(44%)和网络文学(25.7%)分列二三位。 在创新文化形式接受度方面,45.7%的受访市民表示愿意体验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文化艺术活动,但仅35.9%的受访者表现出付费意愿。在50岁以上人群中,55至64岁群体文化参与最为活跃,而75岁以上高龄人群参与度相对较低。 此外,残障人士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仍待加强。该群体无任何文化体验的比例高达64.5%,远超普通市民23.9%的水平。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文化活动的残障人士比例仅为0.7%,与普通市民(13.3%)存在显著差距。在无障碍文化设施建设方面,45.3%的受访者认为“便利可达性”是关键因素。 首尔文化财团理事长宋亨钟(音)强调:“本次调查证实文化艺术在应对社会孤独感和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首尔市政府的政策协同,重点推进‘文化包容性发展计划’,为弱势群体构建更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
2025-06-11 19:41:34 -
韩国老年就业率居经合组织之首 岗位质量堪忧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业率虽高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首位,但就业质量存在显著问题。迫于养老金保障不足的经济压力,多数退休老人不得不重返劳动市场,却普遍面临职业断层与岗位降级的双重困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于27日发布的《人口与就业趋势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占全体的37.3%,远超OECD平均水平(13.6%),较同为老龄化社会的日本(25.3%)高出1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是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首要因素。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远低于2024年韩国单人家庭最低生活费标准(134万韩元)。 然而,在老年人就业率持续攀升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上就业群体中,非正规就业者占61.2%,其中近半数(49.4%)集中于员工规模不足10人的微型企业。从职业分布看,35.4%集中于简单劳务岗位,15%从事机械操作工作,反映出高龄再就业者主要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体力劳动,普遍职业层级下移,缺乏稳定性和发展性。 此外,老年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呈断崖式下跌。据数据,60岁以上再就业者月均工资(278.9万韩元)较50多岁在职群体(350.9万韩元)下降20.5%。调查显示,53.2%的65岁以上再就业者表示当前岗位与原职业“完全无关”或“关联性较低”。据分析,老由于缺乏有效的职业衔接机制,多数老年人在再就业时不得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投完全不相关的新领域,从而陷入“职业降级及薪资下滑”的双重困境。对此,报告强调,亟需建立多方协商机制,就“如何确保老年劳动者在退出主要职业生涯后仍能稳定地参与经济活动”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报告指出,韩国高龄群体虽具有强烈就业意愿,但目前劳动市场难以提供匹配岗位。政府应尽快构建高龄人才就业支持体系,通过职业培训、岗位对接等政策干预,缓解“经验与岗位错配”问题。同时需建立弹性退休机制,延长专业人才职业生命周期,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2025-05-27 18:36:55 -
韩国内需持续低迷 人口危机成经济负增长催化剂
随着经济持续放缓,韩国内需疲软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出生率走低和人口老龄化等结构因素正在加剧消费低迷,令韩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韩国统计厅25日数据,3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3%,服务业生产减少0.3%,设备投资下降0.9%。韩国银行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私人消费环比下滑0.1%,设备投资与建筑投资则分别下降2.1%和3.2%。业内普遍认为,高利率与高物价造成的消费信心萎缩,以及全球不确定性增加,是当前内需疲软的直接原因。 另有分析指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发展成为更深层次的“结构桎梏”。韩国人口总数自2020年达到5183万人后已连续三年减少,2023年降至5133万人。与此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迅速上升,从2020年的16.4%升至去年的20%以上,正式迈入“超级老龄社会”。 人口减少不仅象征消费主力的减少,还导致消费倾向整体下降。随着劳动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占比提高,消费能力受到长期抑制。韩国企划财政部已启动相关分析,拟厘清人口与经济之间的深层关系,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据统计厅未来人口推算,截至2030年韩国人口或降至5131万人,2072年锐减至3622万人。其中,生产年龄人口(15至64岁)预计从2019年的3763万人减至2040年的3230万人;高龄人口占比从2025年的20.3%激增至2050年的40.1%。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指出,人口减少和老龄化正在双重压缩韩国的潜在增长率。2025至2030年间的潜在增长率预计降至1.5%,2031至2040年为0.7%,2041至2050年进一步低至0.1%。悲观情形下,2040年代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韩国银行也预测,受人口老龄化影响,2020至2035年间韩国家庭年均消费或下降0.7%。此外,民众普遍为长寿作准备,倾向减少当前消费来增加储蓄,这种“跨期替代效应”进一步抑制消费活力。在这种结构压力下,经济景气回升也难以实现内需复苏。 专家指出,单靠财政支出难以继续有效刺激消费,并呼吁通过劳动改革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群体的收入与消费能力。加图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梁俊皙指出:“如果能延长工作年限并改善薪资结构,扩大高龄人群就业与收入来源,才能缓解内需长期萎缩的局面。”
2025-05-25 23:50:29 -
韩国就业现回暖假象 老年苦撑场面青壮年齐缩水
上月韩国就业人数整体增加,但除去60岁以上高龄群体后,就业人数实际出现减少。受内需疲软和出口放缓双重影响,青年就业人数连续三个月减少20万以上,同时“经济中坚”40至59岁群体的就业岗位也在减少。随着美国掀起新一轮关税战,韩国主力产业制造业的就业前景或更加黯淡。 韩国统计厅9日发布的就业动向数据显示,上月韩国就业人数共计2858.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9.3万人。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5.2万人后,今年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 从年龄来看,60岁以上高龄群体引领就业人数增长。该年龄段就业人数多达673.2万人,同比增长36.5万人,占整体就业人口的23.5%。除60岁以上群体之外,其他年龄段的就业人数反而减少17.2万人。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减少20.6万人,40多岁减少4.9万人,50多岁减少2.6万人。仅30多岁群体实现就业增长,增加10.9万人。 今年年初以来,在政府推动的以高龄人口为主的“税收岗位”增加下,就业市场整体勉强得以支撑。从行业来看,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岗位的公共行政、国防及社会保障行政领域就业人数增加8.7万人,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需求增加的保健与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数则增长21.2万人。 相反,“优质岗位”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11.2万人,并且已连续9个月呈现减少趋势,减幅逐渐扩大。上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幅达到疫情时期2020年11月后4年4个月以来的最大值,原因在于去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的滞后效应。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韩国通商环境面临阴霾,制造业就业前景雪上加霜。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内需恢复乏力,消费品轻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随着美国对各类商品加征关税,以出口为主的韩国制造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的就业可能进一步恶化。 内需寒潮同时还对建筑业造成冲击。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在一年内减少18.5万人,创下自2013年统计开始以来的最大减幅,并已连续11个月减少,刷新最长连续下滑纪录。在个体经营方面,有雇员的个体户减少2.9万,而无雇员的“一人老板”则增加2.8万,由此可见企业运营环境持续恶化。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优质岗位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无特殊原因而选择“躺平”的青年人数也达到45.5万人,同比增加5.2万人,为2003年统计开始以来3月的最高水平。企划财政部指出,与去年不同,今年就业低迷已经波及至20多岁群体,企业倾向招聘有经验者,导致20多岁青年难以进入就业市场。 9日,在首尔西部雇佣福利中心,求职人员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0 18:48:34 -
韩国高龄驾驶者成"隐形杀手" 交通事故频发致剥夺老人驾驶权呼声高涨
首尔世宗大路附近行驶的车辆【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年来,韩国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社会各界对加强老年驾驶者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仅去年就发生了多起由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如7月份68岁司机逆行导致的事故及12月份74岁患有痴呆的司机引发的汽车冲撞事故等。尽管部分事故归因于车辆故障,但高龄驾驶者的疏忽和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媒体对高龄驾驶者交通事故的频繁报道,部分人士提出“应修改法律,禁止75岁以上人群驾驶”的强硬主张。然而,韩国道路交通公团交通事故分析系统(TAAS)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间,韩国共发生103.7516万起交通事故,其中65岁以上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事故达17.418万起,占全体的16.42%。从年龄层来看,50岁年龄段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事故最多,达24.2076万起,占23.34%,其次是40岁年龄段,达18.5628万起,占17.89%。65岁以上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事故数量位居第三。 但单纯以事故数量来比较不同年龄层的驾驶风险并不全面,因为韩国40至50岁年龄段的人口基数较大。据调查,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事故虽然数量上不及中年驾驶者,其事故的严重性更高。过去五年中,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事故导致3678人死亡,占所有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4632万人)的25%。尽管高龄驾驶者的事故数量相对较少,但事故致死率却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层。 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高龄驾驶者引发的死亡事故比例逐年上升。据韩国警察厅预测,到2030年,韩国高龄人口将达到1306万人,其中48%(约498万人)将持有驾照;到2040年,高龄人口将增至1724万人,其中76.3%(约1316万人)将持有驾照。 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驾驶者的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也会逐渐下降。韩国安全学会发布的《高龄驾驶者认知反应时间研究》指出,驾驶者的认知反应能力在51至55岁之间开始下降,55岁之后下降速度加快。此外,韩国道路交通公团发布的《高龄驾驶者主要交通事故情况及因素分析》报告指出,视力下降是高龄驾驶者的主要特征之一,尤其是视觉范围的缩小,显著增加了事故风险。 报告中,对65岁以上和25岁以下驾驶者的交通死亡事故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高龄驾驶者在交叉路口左转时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交叉路口的信息处理需求较大,而高龄驾驶者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弱。然而,仅以年龄为由剥夺高龄驾驶者的驾驶权利,将严重侵犯老年人的出行自由,尤其是考虑到韩国约有20%的公交车、出租车和货车司机为65岁以上的高龄者,若剥夺驾驶权将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生计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韩国《道路交通法》规定,75岁以上的驾驶者每三年需更新一次驾照,更新时需进行基本的健康检查和痴呆症状评估。国会立法调查处认为,现行的驾照更新要求较为宽松,应当通过实际的驾驶能力评估和加强认知功能检查来进一步严格管理。韩国政府近期决定在年内引入虚拟现实(VR)驾驶能力自我诊断测试,评估高龄驾驶者的认知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若测试结果显示驾驶能力显著下降,将引导驾驶者主动放弃驾照。此外,韩国各地方政府为鼓励高龄驾驶者自愿放弃驾照,推出了财政补贴政策,但补贴金额仅为10万至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至1500元),导致近年来驾照自愿返还率始终未能超过2%。 在海外,许多国家已采取更为严格的高龄驾驶者管理措施。美国大部分州均实行缩短驾照更新周期、医疗评估、道日本则规定71岁以上人群每三年需更新一次驾照,70岁以上人群在更新驾照时需接受老年人驾驶培训,75岁以上人群还需接受认知功能检查。若驾驶者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记录,还需进行现场驾驶评估。 韩国在应对高龄驾驶者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时,需在保障老年人出行自由与公共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多方位参考海外制度,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025-04-02 00:21:30 -
韩国进入超高龄社会 老年福利预算占比首破50%大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6日发布的《2025年高龄政策预算分析》报告显示,在韩国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背景下,2025年度政府社会福利预算中,老年领域支出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11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44亿元),占社会福利总预算229.1万亿韩元的50.6%。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韩国社会福利预算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社会福利总预算从2018年的133.8万亿韩元增加1.7倍,同期,老年领域预算从2018年的58.8万亿韩元增加近2倍。老年预算比重从2018至2022年的42%至43%,持续攀升至2023年的45.9%、2024年进一步增至47.5%,今年占比首次突破50%大关。 预算结构分析显示,以今年为基准,在115.8万亿韩元老年预算中,国民年金等公共年金支出占比达76.3%(88.3万亿韩元),"老年生活稳定"项目占21.5%(24.9万亿韩元),"老年医疗保障"占2.6%(3万亿韩元)。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年金在整体年金体系中的占比从44.3%提升至54.8%,而公务员年金(34.9%→30.4%)和军人年金(6.7%→5%)占比则呈现下降趋势。 在老年生活稳定项目方面,政府大幅增加了老年就业支持力度,相关预算从6000亿韩元激增至2.2万亿韩元,占比从6.4%提升至8.8%。地方自治团体的老年预算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老年预算占社会福利预算比重从2018年(93.5万亿韩元中)的31.2%上升至2024年(171万亿韩元中)的34.5%。 保健社会研究院副研究委员宋昌吉(音)在报告中表示:“随着人口高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预计老年预算的增长趋势将长期持续。为确保财政可持续性,需要在扩大老年人就业等社会参与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财政运营效率提升方案。"报告特别强调,不同地区因财政自主度和老龄化率差异,在老年福利供给能力上存在显著不均衡现象。
2025-03-26 22: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