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大的多厅影院(Multiplex)运营商希杰(CJ)CGV正面临业绩困境,被迫收紧开支。继上月实施80人自愿离职计划后,本月计划关闭4家影院。在疫情后在线视频服务(OTT)时代全面到来、电影观众数量未能恢复的情况下,CGV不得不加快经营调整步伐。其股价从曾经的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93元)暴跌至5000韩元以下。
据业界消息,CGV计划于本月23日关闭首尔松坡店和仁川延寿店,并于31日关闭昌原店和光州客运站店。至此,CGV在韩国的影院总数将减少至192家。
这一决定是在上月实施的自愿离职计划后作出的。CGV于2月面向工作7年以上的代理级员工推行了自愿离职方案,最终约80人选择离开公司。这是自疫情高峰期的2021年2月以来,时隔四年再次实施大规模人员调整。
业内分析认为,这是电影观众减少带来的无奈之举。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数据,2024年韩国影院总观众数为1.2313亿人次,较前一年减少1.6%。相较于疫情前(2017至2019年)平均2.2098亿人次的水平,仅恢复到56%左右。
2024年,CGV的合并销售额为1.957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7%;同期营业利润增长54%至759亿韩元。然而,这一增长主要归功于去年6月并入子公司希杰OliveNetworks所带来的效应。若单独计算CGV本部的业绩,公司实际营业亏损达76亿韩元。CGV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韩国电影市场整体萎缩,形势不容乐观。公司不能单纯寄希望于市场自行复苏,而是需要通过体质改善和效率优化来增强竞争力。”
不仅是CGV,整个韩国影院行业都面临困境。竞争对手Megabox去年录得134亿韩元营业亏损,已连续五年亏损。由乐天文化财团(Lotte Cultureworks)运营的乐天影院(Lotte Cinema)虽然实现3亿韩元营业利润,但主要得益于越南市场增长,韩国本土业务依然低迷。业内普遍认为,OTT平台的快速崛起以及缺乏票房大作,是韩国电影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电影及视频产业市场规模为3.3322万亿韩元,其中影院占比35.9%,而OTT平台已攀升至61.6%。相比之下,2019年影院市场份额仍占52.5%,OTT仅为42.7%。短短五年内,OTT市场份额便实现反超,成为行业主导。影院市场的萎缩进一步削弱了电影投资动力,导致优质作品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影院经营困难,影院方却不能轻易关店。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影院的租赁合同通常为15至20年,即使业绩不佳,经营方也难以立即关闭影院。”
面对市场低迷,影院行业正尝试多元化发展,CGV也在积极寻找突破口。
CGV近日与韩国职业棒球联赛(KBO)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影院内直播棒球比赛。从3月22日开幕战开始,每周日将播放两场比赛,并直播常规赛、全明星赛及季后赛。
此前,CGV曾成功推出BTS、IU、任英雄等艺人的演唱会实况电影,吸引大量粉丝观影。这次,公司同样希望借助体育赛事的忠实粉丝群体,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
此外,CGV还计划通过技术升级提升观影体验,例如推广四面屏幕的“ScreenX”特殊影厅。3月17日,CGV已与三星电子及其子公司哈曼(Harma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打造未来影院。同时,CGV也将加大在越南、印尼等新兴市场的投资,以弥补韩国本土市场的颓势。
CGV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后,消费者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来,我们将围绕‘影院技术升级’和‘内容多样化’这两个核心方向,探索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