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关税’新闻 99个
-
韩国专家深度解读: 从两会看中国未来产业及中美博弈
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左)和韩中联合会会长朴胜赞。 【图片来源 本人提供】 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10日和11日闭幕,一年一度的两会圆满落幕。今年两会围绕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展开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布局。 中国经济的走向必然会影响韩国,因此中国两会受到韩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亚洲日报》近日就本次两会采访了两位韩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韩中联合会会长、韩国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朴胜赞和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博士全炳瑞。 ▲《亚洲日报》: 中方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发展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认为哪个领域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朴胜赞:人工智能与移动通信技术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过去一年中,高科技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增加值增速更为显著,同时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此外,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政府加大对人工智能及5G技术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这两个领域有望持续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全炳瑞:尽管美国对华实施科技封锁政策,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依然凭借尖端技术、优秀人才和创新能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政府已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持续加大研发(R&D)投入,并扩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巨大的内需市场,加之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有望实现更快的增长。鉴于此,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亚洲日报》: 本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谈中美关系时表示,相互尊重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而一味施压,中方必将坚决反制。如何看待未来中美贸易战及关税政策的走向? 朴胜赞:中方认为,一旦中美关系发生冲突,双方都将遭受严重损失,最终陷入两败俱伤的局面。尽管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合作解决分歧,并愿意与美国展开对话,但美国的对华强硬政策似乎仍未有缓和迹象。事实上,对话仅是外交谈判的一种手段,而美国通过贸易、科技、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对华施压的策略预计仍将持续。 全炳瑞:中美贸易战已从最初的关税争端,演变为涵盖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全方位竞争。在此次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中国政府在表明对美强硬立场的同时,也释放了对话与谈判的积极信号,意味着中国将在必要时采取谈判与反制并行的双重策略,以灵活应对复杂局势。中国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和优化供应链布局,逐渐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以应对贸易战的长期化。尽管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将持续,但由于双方经济高度相互依存,预计两国关系不会走向全面冲突,而是将在局部协商与有限对立的动态平衡中反复博弈。 ▲《亚洲日报》: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十大任务之首,提振消费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认为中国内需市场的复苏是否会为韩国企业带来新机遇? 朴胜赞:预计韩国各大产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对华出口方面,消费品及中间材料的出口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赴韩中国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韩国美妆(K-Beauty)、食品(K-Food)、奢侈品、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有所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复苏将对韩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不仅有助于韩国制造业、零售业的增长,还可能推动韩企加大对华投资,进一步深化韩中经贸合作。同时,旅游、免税、航空等行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炳瑞:过去,中国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往往为韩国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红利。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扩大内需的同时,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导致韩国企业在华地位逐渐弱化。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动车、电池、太阳能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自给率,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在此背景下,韩国企业若想从中国内需市场的复苏中分一杯羹,必须摒弃传统的单纯出口模式,转而深化本土化战略。尤其是在汽车、半导体、化妆品以及韩流文化消费品等领域,韩国企业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尽管中国内需市场的复苏为韩国企业提供了机遇,但利益可能远不及以往。因此,韩国企业亟需调整策略,从单纯追求出口规模转向加强技术合作与本土化布局,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专家简介 朴胜赞 朴胜赞担任韩中联合会会长、同时还担任韩国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在清华大学获得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曾作为韩国驻华大使馆经济通商及中小风险支援中心负责人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并帮助3500多家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此后,在美国杜克大学和密苏里州立大学研究中美博弈和经济关系。 近期代表著作包括《深层中国》《国益之路》《THE 中国》等。他还围绕中美博弈、韩中经济关系等多项中国相关议题,通过报纸专栏、广播、优兔(YouTube)等平台积极发声。此外,他曾受邀为韩国企划财政部、产业通商资源部等政府机构,以及三星、LG、SK海力士、现代汽车等主要企业讲授关于中国经济与中美博弈的专题课程。目前,他不仅专注于中国经济研究,还致力于为韩国企业提供全球化战略咨询。因此,他在韩国被评价为“罕见的理论和实践兼备的中国专家”。 全炳瑞 全炳瑞作为中国经济的资深专家与分析权威,现任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他毕业于庆北大学经济学系,随后于首尔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此后,在中国清华大学与复旦大学分别获得研究生管理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全炳瑞曾在金融界担任要职,包括大宇证券的常务及韩华证券的专务,并在中国上海韩华投资咨询担任顾问角色。他长期专注于中美韩IT产业与半导体行业的趋势分析。 自2002年起,全炳瑞对中国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涵盖中国大陆市场动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成长性产业的崛起等关键议题。目前,他不仅担任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还受邀担任庆熙大学China MBA的客座教授、世宗大学中国通商专业的客座教授以及中央大学的经营专业教授,致力于传授中国经济理论、金融分析、股市运作以及中国商业实践案例等前沿知识。
2025-03-19 01:13:40 -
黄金投资热潮持续 银行黄金账户余额逼近1万亿韩元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截至本月14日,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三家商业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达到953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7亿元),较去年3月底(5660亿韩元)增长近70%。韩亚银行和NH农协银行不提供黄金账户服务。 黄金账户是商业银行为投资者提供的一种黄金投资方式。三家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从去年年底的7822亿韩元增至今年1月底的8353亿韩元,2月底进一步攀升至9165亿韩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仅本月以来,其余额已增长逾4%。若这一趋势持续,余额有望突破1万亿韩元。 随着黄金热度持续攀升,金条市场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和韩亚银行仍在销售金条,但KB国民银行从上月18日起、友利银行从上月14日起已分别暂停销售。因此,截至本月14日,三家银行的金条销售额仅为147亿韩元。 五大银行的金条销售额从1月的270亿韩元增至2月的883亿韩元,增长了三倍以上,但由于供应问题导致销售中断,销售额显著下降。 据悉,新韩银行从本月17日起开始销售由韩国冶炼企业LS MnM供应的10克和100克金条。NH农协银行则销售由韩国金交所提供的3.75克、10克、100克和1公斤规格的金条,以及由三星金交所提供的37.5克、187.5克和375克规格的金条。韩亚银行仅销售韩国金交所的1公斤规格金条。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经济担忧,国际金价持续攀升,并于本月14日首次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在此背景下,韩国投资者对避险资产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 黄金饰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8 23:17:08 -
韩元贬值推升通胀压力 下半年物价或再度走高
在韩元兑美元汇率持续徘徊于1450韩元左右高位的背景下,市场普遍预计这一趋势将对消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 专家指出,尽管美国贸易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短期内韩元贬值可能推升今年下半年的物价涨幅。此外,即便整体物价指数保持相对稳定,受汇率影响较大的商品价格可能大幅上涨。 根据韩国统计厅17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报告,2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较1月的2.2%有所回落。核心通胀率(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指数)也从1月的1.9%降至2月的1.8%,表明基本物价涨势持续放缓。 韩国发展研究院(KDI)分析指出,需求端压力整体较低,物价涨幅呈现放缓趋势。然而,自去年年底以来的高汇率影响尚未完全显现,预计将在一定滞后期后传导至物价水平,下半年通胀可能重新回升。 韩国银行(央行)指出,汇率对消费者物价的影响通常在9个月后达到峰值。目前,韩元汇率呈现单边贬值走势,尽管美元指数已回落至去年11月水平,韩元兑美元汇率仍未出现相应回调,与日元、人民币等主要亚洲货币的走势形成反差。 西江大学经济学教授许俊永(音)表示:“若韩元兑美元汇率维持在1450韩元水平,进口商品和能源价格将继续走高,消费者物价涨幅可能再次突破2%。”此外,央行预计2024年全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1.9%,政府预测为1.8%,KDI则预估为1.6%。 与此同时,若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全面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其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已于12日(当地时间)对钢铁和铝材加征25%关税,若此举推动美国国内通胀上升并带动利率上行,美元走强趋势可能延续,从而加剧韩国的通胀压力。 不过,若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需求端走弱,则可能拖累韩国经济增长,并对物价形成下行压力。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否会显著推高美国通胀仍存在争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政策不确定性反而抑制了经济活动,似乎正成为抑制物价的因素。” 业界指出,尽管整体通胀趋稳,但受汇率影响较大的能源和进口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运行。事实上,尽管2月消费者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加工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仍在持续上涨。 首尔麻古区商街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7 23:54:40 -
美中贸易战持续升级 韩企需警惕中企借道出口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16日发布的《第二届特朗普政府中美贸易争端进展及对韩国企业的影响》报告,中美贸易战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进一步升级,韩国企业需关注可能涉及的中国企业“借道出口”问题,并警惕中国对关键矿产出口的管制措施。 报告指出,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内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分两次额外加征共计20%的关税。作为回应,中国也采取了两轮反制措施,包括报复性关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及对特定企业的制裁等。 中美贸易战长期化将对韩国企业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华出口中间产品的企业,以及依赖中国零部件、原材料的在美投资企业,可能遭受直接冲击。 虽然此前拜登政府延续了对华遏制政策,导致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仍然是韩国制造企业的重要投资目的地。截至2023年底,韩国制造业海外投资累计额中,中国占比达31.6%(769亿美元)。 在此次额外关税中,受影响最大的产品类别为机械及电子产品。报告指出,机械及电子产品在美国自华进口中占比高达46.9%,因此,一旦关税负担加重,韩国对华出口的电机、电气等中间产品也将受到间接冲击。此外,在美投资、依赖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及电池材料的韩国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关税压力。 报告还特别强调,韩国企业可能被卷入中国企业的“借道出口”问题。若中国企业将几乎完工的产品在韩国仅经过简单加工或更换包装后,以“韩国制造”之名出口至美国,则可能被美方怀疑为“借道出口”,从而面临严查。此外,若产品中中国零部件占比过高,可能无法满足《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规定的原产地标准,导致其无法享受韩国商品的关税优惠。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韩雅凛(音)表示:“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可能会加强原产地审核,因此韩国企业需要强化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作,确保供应链管理和原产地证明材料的完善。同时,建议充分利用CBP的原产地预审制度,以尽可能降低美方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完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相关法律,显示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将关键矿产“武器化”的趋势。一旦中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国际市场价格可能飙升,而对中国矿产原料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其供应链也可能受到冲击。 事实上,今年2月,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额外关税后,中国即采取了针对钨(W)、钼(Mo)、铟(In)、铋(Bi)、碲(Te)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些矿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二次电池及国防工业等高端领域,而中国在全球生产和精炼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不过,韩国贸易协会也指出,韩国对美出口的铟、钨等关键矿产数量不小,因此,在中国供应受限的背景下,韩国相关企业可能会因替代需求增加而迎来市场机遇。 2月11日,出口车辆与集装箱整齐排列在京畿道平泽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19:23:39 -
内忧外患夹击现代制铁陷三重危机 启动降薪裁员紧急经营计划
因劳资双方谈判破裂,现代制铁日前关闭唐津制铁所内燃工厂部分生产线,图为空空荡荡的生产车间。【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中国廉价钢铁来势汹汹,令韩国钢铁产业元气大伤。祸不单行,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的措施于本月12日起正式生效,再加上工会罢工,现代制铁14日宣布将启动紧急经营状态,全体高管薪酬削减20%,并考虑面向全体员工实施自愿退休。 现代制铁表示,在国内外严峻形势下,若不采取高强度自救措施,经营难以得到改善,因此不得已实施特殊举措。还计划最大程度减少海外出差,从多方面努力削减成本。 这从侧面反映出韩国钢铁业界最近面临的严峻形势。受建筑业不景气的影响,钢铁需求持续萎缩,近来缩减浦项第二工厂的开工量,并接受浦项工厂技术工的自愿退休申请,以及唐津制铁所和仁川工厂的转岗申请。 上月2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贸易委)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热轧碳素钢板、热轧合金钢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特朗普政府成立后,不断提高的贸易壁垒也加重了现代制铁的危机。根据特朗普上月10日签署的行政命令,本月12日将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韩国此前享受的对美出口钢铁免税配额(每年236万吨)也被取消,严重打击韩国钢铁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内忧外患下,工会罢工更是雪上加霜,现代制铁与工会的工资谈判从去年9月起陷入僵局。双方就绩效奖金等问题互不相让,工会近日持续进行罢工,正常生产亮起红灯。尽管公司对唐津制铁所冷轧工厂的部分生产线实施了部分关闭措施,但谈判在重启和破裂之间反复,工会宣布从13日晚7点起进行部分罢工,持续至20日。 现代制铁方面提出了人均2650万韩元(4.5倍基本工资+1000万韩元)的绩效奖金方案,但工会拒绝了这一提议,要求达到集团子公司现代汽车的“5倍基本工资+1800万韩元”。 现代制铁表示,劳资双方13日虽重新开始交涉,但未能缩小意见分歧协商破裂。预计劳资纠纷今后仍将持续,不可避免地对韩国钢铁产业界造成负面影响。
2025-03-14 22:59:10 -
韩政府加码中小企业出口补贴 迎战全球贸易变局
产业通商资源部于本月13日宣布,为应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将向1300余家出口企业提供总额达6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32亿元)的出口补贴代金券。旨在支持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出口补贴代金券是韩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一项重要支持措施,允许企业在代金券限额内免费使用包括业务咨询和海外市场开拓援助在内的7200多种出口相关服务。鉴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韩国政府决定将今年的出口补贴代金券规模从去年的561亿韩元增加至611亿韩元,增幅达9%,以帮助韩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 产业通商资源部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当天在首尔江南区COEX举办了“2025年出口补贴代金券宣传活动”。活动期间,主办方向参与企业详细介绍了出口补贴代金券的使用方法,并特别邀请了美国当地关税专家,以“美国关税政策动向及韩国企业关注点”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并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咨询。此次研讨会是首次由美国关税专家直接面向韩国企业进行讲解,因此备受关注。专家们特别针对使用中国零部件,但在韩国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时可能面临的关税问题,提供了详细的咨询和建议。 此外,产业通商资源部还计划设立“通商及物流咨询馆”,汇集关税、物流、认证等领域的专家,为在出口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现场咨询和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因美国关税政策而寻求替代市场的企业,提供专门的指导和方案,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在活动中表示:“我们相信,通过出口项目和出口国的多样化,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全球贸易市场的不确定性。”KOTRA社长姜京成也强调:“我们将全力支持从出口新手企业到成熟企业的转型,确保所有企业都能充分利用出口补贴代金券服务,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2025-03-14 01:03:47 -
美国关税新政冲击韩国钢铝出口 企业寻求多元化出路
美国自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这一政策给韩国主要生产和出口钢铁、铝制螺栓及螺母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占韩国钢铁及铝制品出口总额的35%,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然而,新关税实施后,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或将受到中国(含台湾)、越南等市场同类产品的冲击。 “这些国家早已面临美国关税,因此适应能力较强,而韩国企业则是新增关税,短期内难以有效应对,”一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企业好不容易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如今又面临新的挑战。” 铝行业相关企业代表同样表达担忧,预计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将明显萎缩。部分企业正加紧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新市场,但市场多元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实施,高碳排放钢铁和铝制品还将面临额外碳税,进一步加重企业出口负担。 “要进入新市场,我们必须开发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这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增加投资,对企业而言是巨大压力,”某铝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韩国出口企业措手不及。“我们无法预测哪些产品将被征税,标准也不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长期出口计划难以制定。”某生产夹芯板的企业代表坦言。 近年来,受“韩流”影响,“方便面即食加热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去年韩国对美出口额高达30亿韩元,并在维也纳世界韩商大会上签署1800万美元出口合同。然而,由于该类产品大量使用铝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被迫调整售价,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人士指出,除了美国贸易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企业出口。近期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导致海外韩流相关活动延期。若政府能积极推动相关活动,将有助于提升韩国品牌形象,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1815家钢铁及铝制品出口企业对美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8%。尽管当前面临挑战,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 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已开始收集企业意见,并计划设立企业困难咨询中心,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政府将加快拓展出口市场,提供物流支持,并扩大出口补贴,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美国政府自12日起正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当天,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铝制品制造企业的工厂内,大量铝制产品整齐堆放,企业正面临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3:38:56 -
国际油价创三年新低 韩国炼油行业盈利前景看好
随着国际油价跌至三年新低,决定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炼油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乐观预期。 据业界13日消息,今年综合炼油利润率持续攀升,从1月的每桶3.2美元上涨至2月的每桶4.9美元,并在3月进一步升至每桶7.6美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炼油利润率环比上涨2.1美元,达到每桶8.7美元。 炼油利润率是衡量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石油产品价格减去原油成本、运输及运营费用后的差额。业内普遍认为,每桶4至5美元是炼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市场分析指出,多重因素推动炼油利润率持续向好。首先,国际油价短期内预计将维持低位运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表态将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OPEC+计划于下月解除减产措施,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其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抑制了原油需求。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5日收于每桶68.33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 从供需结构来看,今年全球炼油产能净增规模受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至140万桶,但净增设规模仅约30万桶。 此外,俄乌冲突缓和的预期增强了市场对俄罗斯原油供应恢复的期待。此前,俄罗斯以低价向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原油,导致未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韩国炼油企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原油征收关税的政策也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利好。美国每日从加拿大进口400万桶原油,从墨西哥进口40万桶原油,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有分析指出,受关税影响无法出口美国的加拿大原油可能转向亚洲市场。与中东原油相比,加拿大原油价格每桶低约15美元,这将显著提升亚洲炼油企业的成本优势。 SK Innovation在上个月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部分加拿大原油可能流向亚洲市场,这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韩亚证券研究员尹在成(音)分析称:“油价的稳定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和利率压力,推动需求逐步复苏。同时,中国为应对贸易战而实施的内需刺激政策也将成为利好因素。”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25:46 -
韩国经济受全球因素影响减弱 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因行业而异
有研究显示,相较全球因素,韩国经济近来受到本国特有因素的影响更多,中美贸易摩擦对韩国经济的影响也因行业而异,因此需要制定针对性政策加以应对。 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13日发布的《近期全球经济波动特征及碎片化时代的启示》报告,新冠疫情后,全球因素对韩国经济的影响有所下降,而韩国自身的经济结构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也就是说,韩国经济对全球冲击的敏感度降低,本国主导的增长与稳定性变得更加重要。 KIEP表示,考虑到全球因素对韩国经济的影响正在减弱,而地区及国家特有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既要关注全球冲击的影响,也要结合本国经济特性,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此外,研究还分析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对华关税上调对各国及各行业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重组全球供应链的举措普遍导致多国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美国自身也难以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与中美相比,韩国的福利损失相对较小,但具有统计意义。假设所有国家、所有行业的关税上调5个百分点,韩国的总经济福利影响为-0.093%,低于美国(-0.845%)和中国(-0.345%)。 行业方面,医疗及办公用品、电子电气及通信设备、汽车等产业的贸易条件显著改善。研究团队指出,上述行业在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生产环节受阻时,表现可能相对较好。 报告建议,韩国应该针对不同产业的情况制定匹配政策,同时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全球供应链冲击扩大等风险,需要提前准备应对成本,制定长期战略,以降低潜在负面影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19:22:22 -
韩国遭特朗普"背刺"?钢铝关税取消豁免出口受冲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终于扣动了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的扳机。 随着特朗普在上月10日签署的钢铁和铝关税公告于美国东部时间12日0时1分(韩国时间12日13时1分)正式生效,全球贸易格局迎来了新的变化。 在今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后,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强调“关税”政策。然而,实际上,在他正式实施关税制裁的国家中,主要针对的仍然是全球竞争对手中国。自上月4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而在本月4日,又在此基础上追加了10%。 同日,特朗普还宣布对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然而,仅仅两天后的本月6日,他通过行政命令,将《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适用的相关商品关税实施期限推迟至4月2日,实际上将大部分关税措施推迟至下个月。 然而,这次实施的关税措施没有任何例外,意味着特朗普政府的第二任期关税战首次全面升级至全球范围。此次关税公告的核心内容是,废除第一任期(2018年)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钢铁和铝实施关税时,与部分国家达成的关税豁免协议。 具体而言,来自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日本和英国的钢铁产品将被统一征收25%的关税。此外,原本对部分国家和产品豁免的铝关税政策也被取消,2018年实施的10%关税被提高至25%。 特朗普在公告中表示,重新评估先前的协议后发现,“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钢铁产品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决定自2025年3月12日起终止相关协议。”此次被立即征收25%关税的产品不仅包括用于制造业的钢铁和铝原材料,还包括螺栓、螺母、弹簧等166种衍生产品。 此次措施对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美国最大钢铁和铝供应国——加拿大。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去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钢铁(含冶金原料、钢材、铁制品)总额为112亿美元,铝进口额为95亿美元,均居美国进口国之首。 与此同时,韩国也受到直接影响,并被正式卷入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由于特朗普政府废除了2018年4月30日实施的《总统公告9740号》,原本适用于韩国的无关税配额制(293万吨)也被取消。 去年,韩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32亿美元的钢铁产品,在美国进口钢铁国家中排名第六。在铝制品方面,尽管此前适用10%的关税,韩国去年仍出口了6.437亿美元,在对美出口国家中排名第四。然而,此次关税上调至25%,大幅增加了成本负担。 不过,部分分析认为,此举也可能带来机遇,即韩国钢铁产品不再受限于“配额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美出口。此外,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发展,可能使韩国在LNG工厂设备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 但另一方面,由于全球需求减少、中国供应过剩导致的低价产品冲击,以及对美出口竞争力下降等因素,韩国钢铁业界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次针对钢铁和铝的25%关税措施仅仅是即将到来的全球关税战的“信号弹”。 特朗普已宣布,将在下月2日开始对全球范围内实施“对等关税”政策。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已预告,将对韩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半导体和汽车等,实施额外关税。 在美国国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并导致股市震荡。尤其是对钢铁和铝加征25%关税的决定,在实施前就已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据彭博社报道,近期美国的钢铁、铝、铜等三大基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加紧囤货所致。彭博社指出,这种价格飙升可能引发严重的贸易逆风,使美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削弱企业信心,并加剧通胀担忧。 然而,特朗普仍坚定推进关税政策,并在日前于华盛顿举行的“商业圆桌会议”上表示,全球大型企业因关税政策正在加大对美投资,因此他将继续执行相关政策。他说:“关税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企业为了规避关税而增加对美国的投资,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功。”他甚至表示:“关税有可能比25%更高。” 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的“商业圆桌会议”季度会议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5-03-12 23:51:24
-
韩国专家深度解读: 从两会看中国未来产业及中美博弈
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左)和韩中联合会会长朴胜赞。 【图片来源 本人提供】 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10日和11日闭幕,一年一度的两会圆满落幕。今年两会围绕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展开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布局。 中国经济的走向必然会影响韩国,因此中国两会受到韩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亚洲日报》近日就本次两会采访了两位韩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韩中联合会会长、韩国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朴胜赞和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博士全炳瑞。 ▲《亚洲日报》: 中方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发展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认为哪个领域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朴胜赞:人工智能与移动通信技术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过去一年中,高科技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增加值增速更为显著,同时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此外,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政府加大对人工智能及5G技术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这两个领域有望持续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全炳瑞:尽管美国对华实施科技封锁政策,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依然凭借尖端技术、优秀人才和创新能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政府已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持续加大研发(R&D)投入,并扩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巨大的内需市场,加之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有望实现更快的增长。鉴于此,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亚洲日报》: 本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谈中美关系时表示,相互尊重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而一味施压,中方必将坚决反制。如何看待未来中美贸易战及关税政策的走向? 朴胜赞:中方认为,一旦中美关系发生冲突,双方都将遭受严重损失,最终陷入两败俱伤的局面。尽管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合作解决分歧,并愿意与美国展开对话,但美国的对华强硬政策似乎仍未有缓和迹象。事实上,对话仅是外交谈判的一种手段,而美国通过贸易、科技、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对华施压的策略预计仍将持续。 全炳瑞:中美贸易战已从最初的关税争端,演变为涵盖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全方位竞争。在此次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中国政府在表明对美强硬立场的同时,也释放了对话与谈判的积极信号,意味着中国将在必要时采取谈判与反制并行的双重策略,以灵活应对复杂局势。中国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和优化供应链布局,逐渐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以应对贸易战的长期化。尽管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将持续,但由于双方经济高度相互依存,预计两国关系不会走向全面冲突,而是将在局部协商与有限对立的动态平衡中反复博弈。 ▲《亚洲日报》: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十大任务之首,提振消费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认为中国内需市场的复苏是否会为韩国企业带来新机遇? 朴胜赞:预计韩国各大产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对华出口方面,消费品及中间材料的出口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赴韩中国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韩国美妆(K-Beauty)、食品(K-Food)、奢侈品、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有所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复苏将对韩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不仅有助于韩国制造业、零售业的增长,还可能推动韩企加大对华投资,进一步深化韩中经贸合作。同时,旅游、免税、航空等行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炳瑞:过去,中国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往往为韩国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红利。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扩大内需的同时,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导致韩国企业在华地位逐渐弱化。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动车、电池、太阳能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自给率,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在此背景下,韩国企业若想从中国内需市场的复苏中分一杯羹,必须摒弃传统的单纯出口模式,转而深化本土化战略。尤其是在汽车、半导体、化妆品以及韩流文化消费品等领域,韩国企业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尽管中国内需市场的复苏为韩国企业提供了机遇,但利益可能远不及以往。因此,韩国企业亟需调整策略,从单纯追求出口规模转向加强技术合作与本土化布局,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专家简介 朴胜赞 朴胜赞担任韩中联合会会长、同时还担任韩国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在清华大学获得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曾作为韩国驻华大使馆经济通商及中小风险支援中心负责人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并帮助3500多家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此后,在美国杜克大学和密苏里州立大学研究中美博弈和经济关系。 近期代表著作包括《深层中国》《国益之路》《THE 中国》等。他还围绕中美博弈、韩中经济关系等多项中国相关议题,通过报纸专栏、广播、优兔(YouTube)等平台积极发声。此外,他曾受邀为韩国企划财政部、产业通商资源部等政府机构,以及三星、LG、SK海力士、现代汽车等主要企业讲授关于中国经济与中美博弈的专题课程。目前,他不仅专注于中国经济研究,还致力于为韩国企业提供全球化战略咨询。因此,他在韩国被评价为“罕见的理论和实践兼备的中国专家”。 全炳瑞 全炳瑞作为中国经济的资深专家与分析权威,现任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他毕业于庆北大学经济学系,随后于首尔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此后,在中国清华大学与复旦大学分别获得研究生管理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全炳瑞曾在金融界担任要职,包括大宇证券的常务及韩华证券的专务,并在中国上海韩华投资咨询担任顾问角色。他长期专注于中美韩IT产业与半导体行业的趋势分析。 自2002年起,全炳瑞对中国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涵盖中国大陆市场动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成长性产业的崛起等关键议题。目前,他不仅担任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还受邀担任庆熙大学China MBA的客座教授、世宗大学中国通商专业的客座教授以及中央大学的经营专业教授,致力于传授中国经济理论、金融分析、股市运作以及中国商业实践案例等前沿知识。
2025-03-19 01:13:40 -
黄金投资热潮持续 银行黄金账户余额逼近1万亿韩元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截至本月14日,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三家商业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达到953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7亿元),较去年3月底(5660亿韩元)增长近70%。韩亚银行和NH农协银行不提供黄金账户服务。 黄金账户是商业银行为投资者提供的一种黄金投资方式。三家银行的黄金账户余额从去年年底的7822亿韩元增至今年1月底的8353亿韩元,2月底进一步攀升至9165亿韩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仅本月以来,其余额已增长逾4%。若这一趋势持续,余额有望突破1万亿韩元。 随着黄金热度持续攀升,金条市场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和韩亚银行仍在销售金条,但KB国民银行从上月18日起、友利银行从上月14日起已分别暂停销售。因此,截至本月14日,三家银行的金条销售额仅为147亿韩元。 五大银行的金条销售额从1月的270亿韩元增至2月的883亿韩元,增长了三倍以上,但由于供应问题导致销售中断,销售额显著下降。 据悉,新韩银行从本月17日起开始销售由韩国冶炼企业LS MnM供应的10克和100克金条。NH农协银行则销售由韩国金交所提供的3.75克、10克、100克和1公斤规格的金条,以及由三星金交所提供的37.5克、187.5克和375克规格的金条。韩亚银行仅销售韩国金交所的1公斤规格金条。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经济担忧,国际金价持续攀升,并于本月14日首次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在此背景下,韩国投资者对避险资产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 黄金饰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8 23:17:08 -
韩元贬值推升通胀压力 下半年物价或再度走高
在韩元兑美元汇率持续徘徊于1450韩元左右高位的背景下,市场普遍预计这一趋势将对消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 专家指出,尽管美国贸易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短期内韩元贬值可能推升今年下半年的物价涨幅。此外,即便整体物价指数保持相对稳定,受汇率影响较大的商品价格可能大幅上涨。 根据韩国统计厅17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报告,2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较1月的2.2%有所回落。核心通胀率(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指数)也从1月的1.9%降至2月的1.8%,表明基本物价涨势持续放缓。 韩国发展研究院(KDI)分析指出,需求端压力整体较低,物价涨幅呈现放缓趋势。然而,自去年年底以来的高汇率影响尚未完全显现,预计将在一定滞后期后传导至物价水平,下半年通胀可能重新回升。 韩国银行(央行)指出,汇率对消费者物价的影响通常在9个月后达到峰值。目前,韩元汇率呈现单边贬值走势,尽管美元指数已回落至去年11月水平,韩元兑美元汇率仍未出现相应回调,与日元、人民币等主要亚洲货币的走势形成反差。 西江大学经济学教授许俊永(音)表示:“若韩元兑美元汇率维持在1450韩元水平,进口商品和能源价格将继续走高,消费者物价涨幅可能再次突破2%。”此外,央行预计2024年全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1.9%,政府预测为1.8%,KDI则预估为1.6%。 与此同时,若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全面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其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已于12日(当地时间)对钢铁和铝材加征25%关税,若此举推动美国国内通胀上升并带动利率上行,美元走强趋势可能延续,从而加剧韩国的通胀压力。 不过,若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需求端走弱,则可能拖累韩国经济增长,并对物价形成下行压力。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否会显著推高美国通胀仍存在争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政策不确定性反而抑制了经济活动,似乎正成为抑制物价的因素。” 业界指出,尽管整体通胀趋稳,但受汇率影响较大的能源和进口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运行。事实上,尽管2月消费者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加工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仍在持续上涨。 首尔麻古区商街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7 23:54:40 -
美中贸易战持续升级 韩企需警惕中企借道出口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16日发布的《第二届特朗普政府中美贸易争端进展及对韩国企业的影响》报告,中美贸易战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进一步升级,韩国企业需关注可能涉及的中国企业“借道出口”问题,并警惕中国对关键矿产出口的管制措施。 报告指出,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内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分两次额外加征共计20%的关税。作为回应,中国也采取了两轮反制措施,包括报复性关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及对特定企业的制裁等。 中美贸易战长期化将对韩国企业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华出口中间产品的企业,以及依赖中国零部件、原材料的在美投资企业,可能遭受直接冲击。 虽然此前拜登政府延续了对华遏制政策,导致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仍然是韩国制造企业的重要投资目的地。截至2023年底,韩国制造业海外投资累计额中,中国占比达31.6%(769亿美元)。 在此次额外关税中,受影响最大的产品类别为机械及电子产品。报告指出,机械及电子产品在美国自华进口中占比高达46.9%,因此,一旦关税负担加重,韩国对华出口的电机、电气等中间产品也将受到间接冲击。此外,在美投资、依赖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及电池材料的韩国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关税压力。 报告还特别强调,韩国企业可能被卷入中国企业的“借道出口”问题。若中国企业将几乎完工的产品在韩国仅经过简单加工或更换包装后,以“韩国制造”之名出口至美国,则可能被美方怀疑为“借道出口”,从而面临严查。此外,若产品中中国零部件占比过高,可能无法满足《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规定的原产地标准,导致其无法享受韩国商品的关税优惠。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韩雅凛(音)表示:“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可能会加强原产地审核,因此韩国企业需要强化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作,确保供应链管理和原产地证明材料的完善。同时,建议充分利用CBP的原产地预审制度,以尽可能降低美方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完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相关法律,显示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将关键矿产“武器化”的趋势。一旦中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国际市场价格可能飙升,而对中国矿产原料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其供应链也可能受到冲击。 事实上,今年2月,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额外关税后,中国即采取了针对钨(W)、钼(Mo)、铟(In)、铋(Bi)、碲(Te)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些矿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二次电池及国防工业等高端领域,而中国在全球生产和精炼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不过,韩国贸易协会也指出,韩国对美出口的铟、钨等关键矿产数量不小,因此,在中国供应受限的背景下,韩国相关企业可能会因替代需求增加而迎来市场机遇。 2月11日,出口车辆与集装箱整齐排列在京畿道平泽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19:23:39 -
内忧外患夹击现代制铁陷三重危机 启动降薪裁员紧急经营计划
因劳资双方谈判破裂,现代制铁日前关闭唐津制铁所内燃工厂部分生产线,图为空空荡荡的生产车间。【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中国廉价钢铁来势汹汹,令韩国钢铁产业元气大伤。祸不单行,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的措施于本月12日起正式生效,再加上工会罢工,现代制铁14日宣布将启动紧急经营状态,全体高管薪酬削减20%,并考虑面向全体员工实施自愿退休。 现代制铁表示,在国内外严峻形势下,若不采取高强度自救措施,经营难以得到改善,因此不得已实施特殊举措。还计划最大程度减少海外出差,从多方面努力削减成本。 这从侧面反映出韩国钢铁业界最近面临的严峻形势。受建筑业不景气的影响,钢铁需求持续萎缩,近来缩减浦项第二工厂的开工量,并接受浦项工厂技术工的自愿退休申请,以及唐津制铁所和仁川工厂的转岗申请。 上月2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贸易委)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热轧碳素钢板、热轧合金钢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特朗普政府成立后,不断提高的贸易壁垒也加重了现代制铁的危机。根据特朗普上月10日签署的行政命令,本月12日将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韩国此前享受的对美出口钢铁免税配额(每年236万吨)也被取消,严重打击韩国钢铁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内忧外患下,工会罢工更是雪上加霜,现代制铁与工会的工资谈判从去年9月起陷入僵局。双方就绩效奖金等问题互不相让,工会近日持续进行罢工,正常生产亮起红灯。尽管公司对唐津制铁所冷轧工厂的部分生产线实施了部分关闭措施,但谈判在重启和破裂之间反复,工会宣布从13日晚7点起进行部分罢工,持续至20日。 现代制铁方面提出了人均2650万韩元(4.5倍基本工资+1000万韩元)的绩效奖金方案,但工会拒绝了这一提议,要求达到集团子公司现代汽车的“5倍基本工资+1800万韩元”。 现代制铁表示,劳资双方13日虽重新开始交涉,但未能缩小意见分歧协商破裂。预计劳资纠纷今后仍将持续,不可避免地对韩国钢铁产业界造成负面影响。
2025-03-14 22:59:10 -
韩政府加码中小企业出口补贴 迎战全球贸易变局
产业通商资源部于本月13日宣布,为应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将向1300余家出口企业提供总额达6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32亿元)的出口补贴代金券。旨在支持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出口补贴代金券是韩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一项重要支持措施,允许企业在代金券限额内免费使用包括业务咨询和海外市场开拓援助在内的7200多种出口相关服务。鉴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韩国政府决定将今年的出口补贴代金券规模从去年的561亿韩元增加至611亿韩元,增幅达9%,以帮助韩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 产业通商资源部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当天在首尔江南区COEX举办了“2025年出口补贴代金券宣传活动”。活动期间,主办方向参与企业详细介绍了出口补贴代金券的使用方法,并特别邀请了美国当地关税专家,以“美国关税政策动向及韩国企业关注点”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并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咨询。此次研讨会是首次由美国关税专家直接面向韩国企业进行讲解,因此备受关注。专家们特别针对使用中国零部件,但在韩国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时可能面临的关税问题,提供了详细的咨询和建议。 此外,产业通商资源部还计划设立“通商及物流咨询馆”,汇集关税、物流、认证等领域的专家,为在出口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现场咨询和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因美国关税政策而寻求替代市场的企业,提供专门的指导和方案,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在活动中表示:“我们相信,通过出口项目和出口国的多样化,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全球贸易市场的不确定性。”KOTRA社长姜京成也强调:“我们将全力支持从出口新手企业到成熟企业的转型,确保所有企业都能充分利用出口补贴代金券服务,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2025-03-14 01:03:47 -
美国关税新政冲击韩国钢铝出口 企业寻求多元化出路
美国自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这一政策给韩国主要生产和出口钢铁、铝制螺栓及螺母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占韩国钢铁及铝制品出口总额的35%,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然而,新关税实施后,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或将受到中国(含台湾)、越南等市场同类产品的冲击。 “这些国家早已面临美国关税,因此适应能力较强,而韩国企业则是新增关税,短期内难以有效应对,”一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企业好不容易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如今又面临新的挑战。” 铝行业相关企业代表同样表达担忧,预计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将明显萎缩。部分企业正加紧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新市场,但市场多元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实施,高碳排放钢铁和铝制品还将面临额外碳税,进一步加重企业出口负担。 “要进入新市场,我们必须开发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这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增加投资,对企业而言是巨大压力,”某铝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韩国出口企业措手不及。“我们无法预测哪些产品将被征税,标准也不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长期出口计划难以制定。”某生产夹芯板的企业代表坦言。 近年来,受“韩流”影响,“方便面即食加热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去年韩国对美出口额高达30亿韩元,并在维也纳世界韩商大会上签署1800万美元出口合同。然而,由于该类产品大量使用铝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被迫调整售价,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人士指出,除了美国贸易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企业出口。近期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导致海外韩流相关活动延期。若政府能积极推动相关活动,将有助于提升韩国品牌形象,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1815家钢铁及铝制品出口企业对美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8%。尽管当前面临挑战,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 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已开始收集企业意见,并计划设立企业困难咨询中心,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政府将加快拓展出口市场,提供物流支持,并扩大出口补贴,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美国政府自12日起正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当天,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铝制品制造企业的工厂内,大量铝制产品整齐堆放,企业正面临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3:38:56 -
国际油价创三年新低 韩国炼油行业盈利前景看好
随着国际油价跌至三年新低,决定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炼油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乐观预期。 据业界13日消息,今年综合炼油利润率持续攀升,从1月的每桶3.2美元上涨至2月的每桶4.9美元,并在3月进一步升至每桶7.6美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炼油利润率环比上涨2.1美元,达到每桶8.7美元。 炼油利润率是衡量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石油产品价格减去原油成本、运输及运营费用后的差额。业内普遍认为,每桶4至5美元是炼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市场分析指出,多重因素推动炼油利润率持续向好。首先,国际油价短期内预计将维持低位运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表态将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OPEC+计划于下月解除减产措施,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其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抑制了原油需求。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5日收于每桶68.33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 从供需结构来看,今年全球炼油产能净增规模受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至140万桶,但净增设规模仅约30万桶。 此外,俄乌冲突缓和的预期增强了市场对俄罗斯原油供应恢复的期待。此前,俄罗斯以低价向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原油,导致未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韩国炼油企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原油征收关税的政策也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利好。美国每日从加拿大进口400万桶原油,从墨西哥进口40万桶原油,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有分析指出,受关税影响无法出口美国的加拿大原油可能转向亚洲市场。与中东原油相比,加拿大原油价格每桶低约15美元,这将显著提升亚洲炼油企业的成本优势。 SK Innovation在上个月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部分加拿大原油可能流向亚洲市场,这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韩亚证券研究员尹在成(音)分析称:“油价的稳定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和利率压力,推动需求逐步复苏。同时,中国为应对贸易战而实施的内需刺激政策也将成为利好因素。”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25:46 -
韩国经济受全球因素影响减弱 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因行业而异
有研究显示,相较全球因素,韩国经济近来受到本国特有因素的影响更多,中美贸易摩擦对韩国经济的影响也因行业而异,因此需要制定针对性政策加以应对。 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13日发布的《近期全球经济波动特征及碎片化时代的启示》报告,新冠疫情后,全球因素对韩国经济的影响有所下降,而韩国自身的经济结构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也就是说,韩国经济对全球冲击的敏感度降低,本国主导的增长与稳定性变得更加重要。 KIEP表示,考虑到全球因素对韩国经济的影响正在减弱,而地区及国家特有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既要关注全球冲击的影响,也要结合本国经济特性,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此外,研究还分析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对华关税上调对各国及各行业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重组全球供应链的举措普遍导致多国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美国自身也难以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与中美相比,韩国的福利损失相对较小,但具有统计意义。假设所有国家、所有行业的关税上调5个百分点,韩国的总经济福利影响为-0.093%,低于美国(-0.845%)和中国(-0.345%)。 行业方面,医疗及办公用品、电子电气及通信设备、汽车等产业的贸易条件显著改善。研究团队指出,上述行业在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生产环节受阻时,表现可能相对较好。 报告建议,韩国应该针对不同产业的情况制定匹配政策,同时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全球供应链冲击扩大等风险,需要提前准备应对成本,制定长期战略,以降低潜在负面影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19:22:22 -
韩国遭特朗普"背刺"?钢铝关税取消豁免出口受冲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终于扣动了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的扳机。 随着特朗普在上月10日签署的钢铁和铝关税公告于美国东部时间12日0时1分(韩国时间12日13时1分)正式生效,全球贸易格局迎来了新的变化。 在今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后,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强调“关税”政策。然而,实际上,在他正式实施关税制裁的国家中,主要针对的仍然是全球竞争对手中国。自上月4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而在本月4日,又在此基础上追加了10%。 同日,特朗普还宣布对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然而,仅仅两天后的本月6日,他通过行政命令,将《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适用的相关商品关税实施期限推迟至4月2日,实际上将大部分关税措施推迟至下个月。 然而,这次实施的关税措施没有任何例外,意味着特朗普政府的第二任期关税战首次全面升级至全球范围。此次关税公告的核心内容是,废除第一任期(2018年)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钢铁和铝实施关税时,与部分国家达成的关税豁免协议。 具体而言,来自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日本和英国的钢铁产品将被统一征收25%的关税。此外,原本对部分国家和产品豁免的铝关税政策也被取消,2018年实施的10%关税被提高至25%。 特朗普在公告中表示,重新评估先前的协议后发现,“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钢铁产品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决定自2025年3月12日起终止相关协议。”此次被立即征收25%关税的产品不仅包括用于制造业的钢铁和铝原材料,还包括螺栓、螺母、弹簧等166种衍生产品。 此次措施对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美国最大钢铁和铝供应国——加拿大。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去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钢铁(含冶金原料、钢材、铁制品)总额为112亿美元,铝进口额为95亿美元,均居美国进口国之首。 与此同时,韩国也受到直接影响,并被正式卷入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由于特朗普政府废除了2018年4月30日实施的《总统公告9740号》,原本适用于韩国的无关税配额制(293万吨)也被取消。 去年,韩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32亿美元的钢铁产品,在美国进口钢铁国家中排名第六。在铝制品方面,尽管此前适用10%的关税,韩国去年仍出口了6.437亿美元,在对美出口国家中排名第四。然而,此次关税上调至25%,大幅增加了成本负担。 不过,部分分析认为,此举也可能带来机遇,即韩国钢铁产品不再受限于“配额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美出口。此外,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发展,可能使韩国在LNG工厂设备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 但另一方面,由于全球需求减少、中国供应过剩导致的低价产品冲击,以及对美出口竞争力下降等因素,韩国钢铁业界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次针对钢铁和铝的25%关税措施仅仅是即将到来的全球关税战的“信号弹”。 特朗普已宣布,将在下月2日开始对全球范围内实施“对等关税”政策。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已预告,将对韩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半导体和汽车等,实施额外关税。 在美国国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并导致股市震荡。尤其是对钢铁和铝加征25%关税的决定,在实施前就已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据彭博社报道,近期美国的钢铁、铝、铜等三大基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加紧囤货所致。彭博社指出,这种价格飙升可能引发严重的贸易逆风,使美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削弱企业信心,并加剧通胀担忧。 然而,特朗普仍坚定推进关税政策,并在日前于华盛顿举行的“商业圆桌会议”上表示,全球大型企业因关税政策正在加大对美投资,因此他将继续执行相关政策。他说:“关税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企业为了规避关税而增加对美国的投资,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功。”他甚至表示:“关税有可能比25%更高。” 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的“商业圆桌会议”季度会议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5-03-12 23: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