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的获奖对于韩国文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有人期待能够为推动韩国全民阅读的良好契机,但现实往往可能不尽如人意。日前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学生的阅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语言文字的阅读表达能力每况愈下。
韩国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小学生从学校图书馆一年平均借书17.2本,较2014年的21.9本减少了21.5%。同一时期内,学校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从25.7本上升至39.9本,人均购书支出从2.0657万韩元增至3.4407万韩元,公立学校图书馆教师人数从519人大幅增长至1570人。
学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不断在变好,但学生却越来越不爱去图书馆了。究其原因,还是互联网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电子设备、AI教科书的普及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留给传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文化体育观光部实施的国民阅读现况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中小学生去年全年阅读量为34本,与2013年(39.5本)相比减少了13.9%。有阅读习惯的学生比重从2019年的43.7%连续下降至2021年的40%和2020年的39.6%。
阅读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来说,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培养甚至价值观的塑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老师,最近有关学生“听不懂话”的新闻频频在韩网引起热议。一名教师在向学生说明某件事的“始发点”(发音类似于韩国“国骂”)时,有学生举手质问:“老师,您为什么骂人?”看到食堂菜单上的“中餐”(午餐)以为是吃炸酱面;在有关“头发(发型)自由化”的讨论中,有学生以为“头发”是指“两条腿”,令老师们哭笑不得。
其实,这一现象不仅仅在韩国,在中国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听不懂的“网络黑话”入侵校园,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经在中小学生之间十分普遍,他们在日常交流时频繁使用网络黑话,谐音梗等。
例如语文老师在让小学生用“栓”字组词时,竟有学生写出“栓Q”,作文里频频出现“芭比Q了”等等,一名初二老师在批改学生周记时,总能看到“我真的会谢”、“泰裤辣”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流行语。
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流行语被学生带进课堂,一名学生在英语课上对老师说“厚礼蟹”让老师摸不着头脑,事后才知道这是英文“holy shit”的音译,意为“天啊”“见鬼了”。还有些教师称,本应该严肃对待或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如“伞兵”“烧杯”等,却成了学生间骂人的话。
根据中国去年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
韩国成均馆大学国文国语专业教授李熙贞(音)表示,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长期盲目模仿行跟风传播“梗”对正确理解运用语言,以及培养逻辑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此类用语。他们最初使用这些网络“梗”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好玩,为了博人眼球,或是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打成一片。然而,这些网络用语往往内涵空洞,语义歪曲,用词用字极不规范,且低级趣味盛行;有些甚至可能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
对于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韩中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严重性。韩国教育部今年3月制定《学校图书馆振兴基本计划》,将持续扩大学校图书管理员教师,开设专业读书课程,加强读书教育。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浩日前表示,期待此次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打造“全民阅读”社会的契机。
中国教育部上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但这一系列政策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仍有待检验。